账龄划分的日期是按照实际发生日期还是按照会计年度的起止日期

畅捷通T+应收账龄时按时点余额分析和最终余额分析有什么区别? - 用友财务软件免费版下载
温馨提示:请使用IE浏览器打开本站,否则可能看不到下载地址!QQ群:
您的位置: : &
& &&&&&&&&用友QQ交流群:(密:ufsoft)
用友畅捷通T+软件的总账模块有时点余额分析和最终余额分析2种,而且不同的分析方式又有按末核销往来明细分析和按往来明细分析2种分析内容,那么这些应收账龄分析的分析方式和分析内容都有什么不同呢?
的总账模块有时点余额分析和最终余额分析2种,而且不同的分析方式又有按末核销往来明细分析和按往来明细分析2种分析内容,那么这些应收账龄分析的分析方式和分析内容都有什么不同呢?下面请看网的小辣妹老师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给大家讲解一下。首先我们举例一个详细的业务背景:7月12号发生一笔业务,假设财务凭证为,借:应收账款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7月13日发生四笔业务,假设财务凭证为,借:应收账款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借:现金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借:应收账款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 ;借:现金500 贷:应收账款500 (其中500元这笔业务做了往来核销)7月14日发生四笔业务,假设财务凭证为,借:应收账款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借:现金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借:应收账款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借:现金200 贷:应收账款 200(其中200元这笔业务做了往来核销)下面ufidawhy为大家分别阐述应收账龄分析选择不同的查询方案,所显示的结果。(1) 分析方式:时点余额,分析内容为:按未核销往来明细明析(2) 分析方式:时点余额,分析内容为:所有往来明细分析(3) 分析方式:最终余额,分析内客为:按未核销往来明细明析(4) 分析方式:最终余额,分析内客为:所有往来明细分析1、操作步骤:7月13日核销500元,总账—往来核销(凭证核销的前提是凭证已记账),7月14日200元的核销也类似操作。2、总账—往来报表—应收账龄分析:当查询条件为:分析方式:时点余额,分析内容为:按未核销往来明细明分析。3、查询出来的数据为:日)+日)=20004、当查询条件为:分析方式:时点余额,分析内容为:所有往来明细分析5、查询结果为:不考虑核销情况,按应收科目的借方金额减去贷方金额的结余金额进行分析,则为:00+500-500=10006、当查询条件为:分析方式:最终余额,分析内客为:按未核销往来明细明析7、计算所有未核销的数据,即日)+日)=20008、当查询条件为:分析方式:最终余额;分析内客为:按所有往来明细分析9、计算结果为:日)+(0-500)(7月13日)+(0-200)(7月14日)=1000(PS:理论上余额为1000才是正常的,但0至30天没数,这是因为我的截止日期填了7月13日,如填7月14日,则正常为1000,此处不确定是否是财务管理软件的BUG。)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应收账龄分析时按时点余额分析和最终余额分析的区别:“时点余额”表示到截止日期为止的应收账龄分析,不考虑截止日期之后的核销或回款数据“最终余额”表示不考虑截止日期,按最新未核销或未收回的金额进行账龄分析(余额不会考虑载止日期,但后面的账期的余额如:0至30天,会考虑)“按未核销往来明细分析”表示对未核销的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按所有往来明细分析”表示不考虑核销情况,按应收科目的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的结余金额进行账龄分析。
如果你有安装和使用问题需要咨询请点击到: 中咨询和讨论,技术维护类问题请访问查询,或者加用友2000人QQ交流群:,密码:ufsoft进行咨询,如果看不到下载地址,请用IE浏览器打开本页面,如果您不会下载请点击查看:,照文章说明下载免费的用友软件即可。
相关文章列表:
用友软件下载SQL数据库下载用友安装教程讨论库存账龄分析的目的与后续的分析方法,为降低库存提供实际的操作方法
讨论库存账龄分析的目的与后续的分析方法,为降低库存提供实际的操作方法。
1.& && &库存账龄与库存周转率
……提到库存账龄,就不得不说到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是在某特定的周期,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以衡量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速度,是反映企业的供应链的整体效率的绩效指标之一,而且很多企业都把它作为整体经营业绩的考核指标之一。而库存账龄是在某时间节点,某种或者某类存货的库存时间的加权平均值。很明显,库存周转率越高,库存账龄越低,但是二者又不是反比关系(比较简单的证明就是同样的平均库存,入库时间的不同就会引起库存账龄很大的差异),所以虽然这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不能简单的把库存账龄看成库存周转率的一个衍生指标来对待。
2.& && &库存账龄分析的目的
……在库存账龄分析中,其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库存成本的控制。库存账龄在ERP系统内,应该可以查询指定的时间点,各库存存货的库存账龄情况,即从入库起在仓库中放置了多久。与应收账款的账龄一样,存货的库存账龄越长,说明周转越慢,占压的资金也就越多。这也就是我们大家平常所说的呆滞料。对于呆滞料,应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计划的源头控制入手,才能最有效的降低无效的库存,达到降低库存总额的目的。呆滞料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不周转的物料和周转慢的物料,对于不周转的物料,显然除了上述工作外,还应该做相应的处理:比如代用或者变卖。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等同于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对于超龄的库存,也应该做好存货损失的准备,更真实的反映库存的实际价值。
3.& && &库存账龄的计算
……手工计算库存账龄是很困难的。在ERP系统中,库存账龄的计算相当方便。如果要计算某一仓库或者全部存货的库存账龄(虽然该数字可能没有实际的意义),那么公式如下:
库存账龄=∑(批次入库金额/统计时点库存总额*批次入库时间)。
下面我举例一说明:
在日,存货A的库存为1000,系统自动搜索入库单,得到如下入库单:
入库单号& &日期& && &数量
NO.025& &&&10月5日 入库 200
NO.023& &&&10月4日 入库 300
NO.022& &&&10月3日 入库 300
NO.020& &&&10月2日 入库 400
NO.015& &&&10月1日 入库 100
系统默认先进先出的原则,从10月6日的入库单倒推满1000为止,也就是200(10月5日)+300(10月4日)+300(10月3日)+200(10月2日入库的400只取值200即可)=1000.
那么:库存账龄=200*/0/100*2+300//.2+0.6+0.9+0.8=2.5天
库存账龄还有另外一种报表方式,反映的是库存账龄的集中度,举例二如下:
库存30天以下的金额:& & 1000
库存30天--90天的金额:&&2000
库存 90天--180天的金额: 1500
库存 180天以上的金额:& & 500
4.& && &库存账龄标准的设定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库存账龄分析的目的,和库存账龄的计算方法,但是,在现实的管理中,如何知道某种存货的库存时间长了呢?如何定义呆滞料,标准是什么呢?
我下面介绍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1、& && && &&&按照财务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的期限设定。比如:财务规定超过180天,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为2%;超过360天,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为5%。那么结合库存账龄集中度的表格,对超过180天以上的物料应该立即处理,上面例二中超过180天的500就应该按照比例计提了。对于90天以上的物料应该额外关注。
2、& && && &&&按照公司制定的存货周转率设定库存账龄标准。举例如下:
存货周转率设定为1次/月,那么库存账龄的平均值是0.5月,最大值不能超过1月。按照ABC分类,A类物料占存货总额的80%,B类物料占存货总额的15%,C类物料占存货总额的5%。显然,把所有的物料设置为同样的周转速率是不对的,对A类物料的额外关注,多订货,分批次,对于降低库存总额是最有效的。那么:假定,B类物料的为2个月,C类物料的账龄为4个月,在这个条件下,只有A类物料的账龄不大于0.625月时才可以满足要求:80%*0.625+15%*2.0+5%*4.0=1
3、& && && &&&按照每种物料的经济批量设定。也就是说,物料的存储时间不应超过经济批量的平均消耗时间。这种计算方式忽略了安全库存对于库存账龄的影响,但是很明显,只适用于在物料均匀比较消耗,标准方差很小的情况下。
4、& && && &&&参考采购提前期确定,物料的存储时间不应超过采购的周期。显然,这种方法比第3种更容易获得参考值。
5、& && && &&&如果该物料有保质期,库存账龄超过保质期就是报废了。那么结合ERP系统中的保质期和批次管理,该库存账龄的危险期必然要小于保质期。
以上的各种方法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料,选择使用。
5.& && &……后续的工作
……在物料管理工作中,库存账龄分析的方法,是发现库存积压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发现问题很重要,更重要的如何解决问题。
所以,在发现物料积压的情况之后,一定要把发现的问题立项解决,完成一个PDCA的循环。当库存降低后,更容易发现库存的问题,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
1、& && && &&&对于发现积压的物料,不能一概予以同样的关注,因为管理也需要成本的。发动机周转速度变慢,要比标准件积压更可怕。
2、& && && &&&在库存账龄分析中,用金额表示比用数量表示,更直观,更有效。
3、& && && &&&对于标准账龄的设定,也是需要不断修正的,因为提高库存的周转速度,降低无效库存为最终目的。
4、& && && &&&库存账龄分析是事后诸葛亮,是纠正方法,远不如事先控制也就是预防有效。在这点上,与质量管理的原理是一样的。
在处理库龄时,需要注意的一个就是如何确定库龄,就是每个物料的出生日期,一种是按照先进先出法,这种方式需要明确的就是是按照记账日期还是系统维护日期,如果中间删除一笔记录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数据计算,解决的方式可以通过结账的方式来防止过多的前期删除导致重新计算,sap中就是采用的结账后不许再做,对这种方式很有用,第二个就是按照一个批次的方式,直接取一个批次的最小值作为库存的日期,这样可以每次产生入库时比对。
微信怎么截图wxgzpt.cc/weixinshiyongjiaocheng/387.html&
1\入库日期的确认问题. 采用入库单的日期,还是采用物品首次入库的日期?
如果是入库单的日期,则如果发生仓库的调拨,退货,库存的盘盈.....等一系列入库业务时,物料入库日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能当成库龄计算日期,而应该以该物料首次入库的日期来计算库龄.那么,首次入库日期如何来确认?
2\如果采用流水帐的库存入库及出库控制方式下,可以确定的每个入库单都会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出库单,任何一个出库单都可能从一个入库单或者多个入库单上出物品,并让系统严格控制和跟踪到相应的入库单,此时入库单上的数量可以表达为库存数量=入库数量-出库单已经出库的数量.那么库龄的计算方式可以这么理解为
∑有库存量的入库单(入库数量-已出库数量)*(查询截止日期-入库日期)/库存总量
看看后面有时间的话,我将这个报表直接做出来看看.
我没表达清楚,我其实想说的是,物品的批次的首次入库日期,而不是该物品的第一次入库日期.打个比方:
A001物品, 号,入库A仓库1000个,批次为
A001物品, 号,入库A仓库500个,批次为
A001物品,号,移库从A仓库移B仓库1200个,批次批次的1000个,批次的200个.
从仓库上考虑,B仓库的库龄如果以8月1号入库日期来计算的,库龄肯定短;
可以从公司整体上考虑,移库并不能使库龄发生变化.能否以批次的首次入库日期来计算B仓库的库龄,此时,A,B仓库的库龄应该都是一样的;
严格的帐龄分析有3个条件:
1、系统记录物料的出入库记录,自动依照先进先出原则出入库
2、仓库之间的调拨,不更新出入库记录,保持原有出入库时间不变
3、所有退料或者退库作业都必须严格核对出库或者出货单号
--专业仓库管理行业交流平台!从业人员必上---
“库存周转率是在某特定的周期,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
这里,存货平均余额---如何考虑??
对于不同行业的计算方式是不同的。
存货成本与时间变动密切的情况或采购策略,
分析方式不同,会导致库存周转率失真严重。
我目前遇到的一个客户,是这样考虑的,将分析区间再作等分,做各个区间段存货平均余额的加权平均作存货平均余额,
这样能对时间作二次平滑,效果好一些,基本客户能认可。
其次关于库龄,对于一些行业,退货部分很难跟踪到出库和入库,所以这部分很难有好的解决。很多时候只能变通。
其次关于转库,批次。。。
本帖评分记录威望
/25/25331/ 永夜君王
总评分:&威望 + 1&
MS的axapta,navision,还有一些其它的西方软件是这样做的:
他们在物理的库存系统中,有个强制的、自动完成的收发记录匹配表,以该表就可出所谓的库龄分析。
该表与成本的计算没有任何关系。
反观,K3,U8,因没有完全剥离出物理库存与帐面库存,没有物理的收发匹配表,导致精确的库龄分析需要依赖成本方面的FIFO、LIFO、个别计价等手段来实现,也必须要进行批号管理才能实现。
在国外的产品中你可以看到,批号管理完全是物理层面的问题,与计价方式无关。同样,库龄分析也是物理层面的问题,同样与计价方式无关。
一个很简单的东西被高手们拆的七零八落,最直接的要求就是物料流转的过程都需要一个号(批号,更甚者是唯一序列号)全程跟踪,这个号可以绑定很多明细信息(比物料号更细,和具体业务数据有关的信息,如,保质期限等)。至于能否做到这个全程跟踪就看管理水平能否做到、管理成本是否能承受,做不到这点,库龄分析就是根据算法算出来的理论数字(而且这里理论到处补补丁,如:转移的保留原批号),只不过呢,实务中转移、退货少,大部分物流都是单向的,可以近似的认为仓库执行FIFO,按库龄算法出来的结果正确
在K3库存账龄分析表,选择“调拨单参与分析”和不选择有什么区别呢?按理讲,调拨单据只是物料在仓库内的异动,并不会减少总物料库存的数量,因不参与分析才对,但是K3的操作指引里写的是调拨单要参与分析,请各位老师指点,谢谢!急!!
--专业仓库管理行业交流平台!从业人员必上---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仓库社区微信公众号 /1
扫一扫,每日行业最新资讯+仓储物流干货知识分享,更有名师授课,更多精彩,不容错过......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 &&请照此输入(点击图片刷新验证码)
&&&&最多输入10000个字符
最佳答案:
会计核算应当遵循及时性原则,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凡会计期内发生的经济事项,应当在该期内及时登记入账,不得拖至后期,并要做到按时结账,按期编报会计报表。
因此,记账凭证的日期一般为业务发生日或编制记账凭证当天的日期,尤其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业务,应当与实际收付的日期一致,这样也方便对账。
其它答案:共0条
等待您来回答
101424282118
编辑推荐财税资讯会计中心税务中心财税问答政策法规共享中心产品服务
3秒后窗口关闭查看PDF原文公告日期: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企业会计准则》及《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集团公司及合并范围内各级子公司,执行本制度。期货公司、租 赁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公司、典当公司、物业公司等特殊行业,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本制度总体原则的前提下,可结合行业规定制定并执行相关会计制度。 第三条 企业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 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第四条 企业录入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应按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以企 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客观、真实、完整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条 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期末编制财务会计 报告。本制度所称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半年度和月度,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会计期末,是指月末、季末和年末。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七条 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 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八条 记账基础和计量属性: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以历史成本为 基本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等为辅助计量属性。 第九条 集团公司实行统一科目体系,各级子公司未经集团公司审核同意 不得自行增减变更会计科目及科目代码。 第二章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第十条 本制度仅在国家财务相关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一般规定 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对集团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处理方法作出具体规定或对特定事项作进一步强调,未具体规定或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会计准则》处理。 第十一条 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1.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公司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公司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份额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公司在购买日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如果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首先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二条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母公司将其控制的所有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财务报表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由母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编制。 第十三条 合营安排分类及共同经营会计处理方法: 1.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 2. 当公司为共同经营的合营方时,确认与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相关的下列 项目: (1) 确认单独所持有的资产,以及按持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 (2) 确认单独所承担的负债,以及按持有份额确认共同承担的负债; (3) 确认出售公司享有的共同经营产出份额所产生的收入; (4) 按公司持有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因出售资产所产生的收入; (5) 确认单独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按公司持有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发生的费用。 第十四条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列示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第十五条 外币业务和外币报表折算: 1. 外币业务折算 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除与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外,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人民币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 2.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按照上述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第十六条 金融工具: 1.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两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 2.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依据、计量方法和终止确认条件 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公司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但下列情况除外:(1) 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2)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按照成本计量。 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但下列情况除外:(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结清金融负债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2) 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负债,按照成本计量;(3) 不属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财务担保合同,或没有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并将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在初始确认后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之中的较高者进行后续计量:1)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确定的金额;2) 初始确认金额扣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原则确定的累积摊销额后的余额。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按照如下方法处理:(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在资产持有期间所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处置时,将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持有期间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计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投资收益;处置时,将实际收到的金额与账面价值扣除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后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当收取某项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已终止或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 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已转移时,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当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解除时,相应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 3. 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公司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继续确认所转移的金融资产,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公司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2) 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按照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 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2) 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2) 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之和。 4.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 公司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确定相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公司将估值技术使用的输入值分以下层级,并依次使用: (1) 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 未经调整的报价; (2) 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 观察的输入值,包括:活跃市场中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非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除报价以外的其他可观察输入值,如在正常报价间隔期间可观察的利率和收益率曲线等;市场验证的输入值等; (3) 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包括不能直接观 察或无法由可观察市场数据验证的利率、股票波动率、企业合并中承担的弃置义 务的未来现金流量、使用自身数据做出的财务预测等。 5. 金融资产的减值测试和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1) 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 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 (2)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先将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区 分开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根据其账面价值高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 (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 表明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 ① 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② 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 ③ 公司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 让步; ④ 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⑤ 因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债务工具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⑥ 其他表明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况。 2) 表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权益工具投资的公 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以及被投资单位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公司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本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单独进行检查。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若其于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超过50%(含50%)或低于其成本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含12个月)的,则表明其发生减值;若其于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超过20%(含20%)但尚未达到50%的,或低于其成本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含6个月)但未超过12个月的,本公司会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诸如价格波动率等,判断该权益工具投 资是否发生减值。对于以成本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公司综合考虑被投资单位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判断该权益工具是否发生减值。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予以转出并计入减值损失。对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在期后公允价值回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并计入当期损益。对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期后公允价值回升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以成本计量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发生减值时,将该权益工具投资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发生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予转回。 第十七条 应收款项: 1.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金额重大的判断依据或 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0%以上 金额标准 的款项;其他应收款――占其他应收款账面 余额10%以上的款项。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 经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 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值的,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 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经单独进行减值 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将其划入具有类似信用 风险特征的若干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2.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1) 确定组合的依据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确定组合的依据 账龄分析法组合 以账龄为信用风险组合确认依据 关联方组合 应收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关联方款项 押金备用金及保证金组合 职工借款及具有保证金性质的款项 包括单项金额重大但经单独减值测试未发现 其他组合 减值的及可回收性不存在明显差异的单项金 额不重大款项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账龄分析法组合 账龄分析法 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关联方组合 差额计提坏账准备 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押金备用金及保证金组合 差额计提坏账准备 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其他组合 差额计提坏账准备 (2) 账龄分析法 账龄 应收账款计提比 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 例(%) (%) 1年以内(含1年,以下同) 0.8 0.8 1-2年 30 30 2-3年 80 80 3年以上 100 100 3.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理由 有确凿证据表明可收回性存在明显差异 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 对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应收利息、长期应收款等其他应收款项,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 第十八条 存货: 1. 存货的分类 存货包括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2.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 贸易行业及4S店发出库存商品采用个别计价法或加权平均法核算,其 他行业发出原材料和产成品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 (2) 开发用土地按开发产品占地面积计算分摊计入项目的开发成本。 (3) 开发成本在项目完工并验收合格但尚未决算时,按预算成本转入开发产 品,待项目决算后再按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的差额调整开发产品的开发成本。 (4) 发出开发产品按照建筑面积平均法核算。 (5) 意图出售而暂时出租的开发产品和周转房按公司同类固定资产的预计 使用年限分期平均摊销。 (6) 公共配套设施早于有关开发产品完工的,在公共配套设施完工决算后, 按有关开发项目的建筑面积分配计入有关开发项目的开发成本;如果公共配套设施晚于有关开发产品完工的,则先由有关开发产品预提公共配套设施费,待公共配套设施完工决算后再按实际发生数与预提数之间的差额调整有关开发产品成本。 3.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存货类别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 4. 存货的盘存制度 存货的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 第十九条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 公司将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非流动资产(不包含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1. 该组成部分必须在其当前状况下仅根据出售此类组成部分的通常和惯用条款即可立即出售;2.已经就处置该组成部分作出决议;3.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4.该项转让很可能在一年内完成。 第二十条 长期股权投资: 1. 共同控制、重要影响的判断 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认定为共同控制。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 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认定为重大影响。 2. 投资成本的确定 (1)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 承担债务或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判断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 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通常表明应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1)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2)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 (3)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 (4)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属于“一揽子交易”的,把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在合并日,根据合并后应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达到合并前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进一步取得股份新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在购买日按照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 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1)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 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2)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判断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 属于“一揽子交易”的,把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权益法核算下的其他综合收益等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收益。但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3) 除企业合并形成以外的:以支付现金取得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 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以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按《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3. 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4.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投资至丧失控制权的的处理方法 (1) 个别财务报表 对处置的股权,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剩余股权,对被投资单位仍具有重大影响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转为权益法核算;不能再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进行核算。 (2) 合并财务报表 1)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投资至丧失控制权,且不属于“一揽子 交易”的 在丧失控制权之前,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丧失对原子公司控制权时,对于剩余股权,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 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同时冲减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2)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投资至丧失控制权,且属于“一揽子交 易”的 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第二十一条 投资性房地产: 1. 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 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 2. 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十二条 固定资产: 1. 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计价和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时予以确认。 2. 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项目 折旧年限(年) 残值率(%) 年折旧率(%) 房屋及建筑物 10-50 0-5% 1.90-10.00 机器设备 4-30 0-5% 3.17-25.00 运输工具 3-15 0-5% 6.33-33.33 电子设备及其他 3-5 0-5% 19.00-33.33 固定资产装修 按收益期计提折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认定依据、计价方法和折旧方法 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的,认定为融资租赁:(1) 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 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2) 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 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3) 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 通常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以上(含75%)];(4) 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 90%以上(含90%)];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90%以上(含90%)];(5) 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中较低者入账,按自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计提折旧。 第二十三条 在建工程: 1. 在建工程同时满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则予以确认。 在建工程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实际成本计量。 2.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工程实际成本转入固定资产。已达 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先按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暂估价值,但不再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 第二十四条 借款费用: 1.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1) 当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开始资本化:1) 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3)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 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2) 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 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确认为当期费用,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 (3) 当所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 态时,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3.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 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包括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的,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第二十五条 生物资产: 1.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 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1) 因过去的 交易或者事项对其拥有或者控制;(2) 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公司;(3) 其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时予以确认。 2. 生物资产按照成本计量,但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 续可靠取得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3. 资产负债表日,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生物资产,当有确凿证据表 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按本财务报表附注四之存货所述方法计提跌价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4. 公益性生物资产不摊销也不计提减值准备。 第二十六条 无形资产: 1. 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及非专利技术等,按成本进行初始计 量。 2.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使用寿命内按照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 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系统合理地摊销,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采用直线法摊销。 项目 摊销年限(年) 土地使用权 30-50 软件使用权 2-10 软件 2-10 其他 5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公司在每个会计期间均对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但每年均对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调整,并进行减值测试。 3.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均进行减值测试。 4.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内部研究 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 (1) 完成 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 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 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证明其有用性;(4)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二十七条 部分长期资产减值: 对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发生减值的,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对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进行减值测试。商誉结合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该等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第二十八条 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入账,在受益期或规定的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如果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则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第二十九条 职工薪酬: 1.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2. 短期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职工为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3. 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离职后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1) 在职工为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 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2) 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通常包括下列步骤: 1) 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 统计变量和财务变量等作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所属期间。同时,对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2)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 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 3) 期末,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认为服务成本、设定受益 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以及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等三部分,其中服务成本和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但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这些在其他综合收益确认的金额。 4. 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向职工提供的辞退福利,在下列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1) 公司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2) 公司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 用时。 5.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向职工提供的其他长期福利,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按照设定提存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除此之外的其他长期福利,按照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为简化相关会计处理,将其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认为服务成本、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以及重新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等组成项目的总净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第三十条 预计负债: 1. 因对外提供担保、诉讼事项、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等或有事项形成 的义务成为公司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公司,且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时,公司将该项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 2. 公司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对预计负债进行初始 计量,并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第三十一条 优先股、永续债等其他金融工具: 根据金融工具相关准则和《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4〕13号),对发行的优先股/永续债(例如长期限含权中期票据)/认股权/可转换公司债券等金融工具,公司依据所发行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实质而非仅以法律形式,结合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等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分类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归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其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作为公司的利润分配,其回购、注销等作为权益的变动处理;对于归类为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其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按照借款费用进行处理,其回购或赎回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等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十二条 收入: 1. 收入确认原则 (1) 销售商品 销售商品收入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1) 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 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 公司不再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不再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 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5)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 提供劳务 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够可靠估计的(同时满足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的收入,并按已完工作的测量确定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在资产负债表日不能够可靠估计的,若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劳务成本;若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够得到补偿,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确认劳务收入。 (3) 让渡资产使用权 让渡资产使用权在同时满足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收入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确认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利息收入按照他人使用本公司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使用费收入按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2. 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 (1)传统贸易 公司主要销售钢材等产品。内销产品收入确认需满足以下条件:公司已根据合同约定将产品交付给购货方,且产品销售收入金额已确定,已经收回货款或取得了收款凭证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产品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外销产品收入确认需满足以下条件:公司已根据合同约定将产品报关、离港,取得提单,且产品销售收入金额已确定,已经收回货款或取得了收款凭证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产品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房地产销售收入 在开发产品已经完工并验收合格,签订了销售合同并履行了合同规定的义务,在同时满足开发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公司不再保留通常 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和对已售出的开发产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3)出租物业收入 按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承租日期与租金额,在相关租金已经收到或取得了收款的证据时确认出租物业收入的实现。 (4)物业管理收入 在物业管理服务已经提供,与物业管理服务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与物业管理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物业管理收入的实现。 (5)典当收入 对于发生和收回的典当款在同一期间的业务,按照实际所占用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费率或利率计算确认收入;对于发放和收回的典当款在不同期间的业务,按权责发生制分期确认收入。 (6)其他业务收入 按相关合同、协议的约定,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与收入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其他业务收入的实现。 第三十三条 政府补助: 1.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判断依据及会计处理方法 公司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划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判断依据及会计处理方法 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划分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十四条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1. 根据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 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数之间的差额),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2.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 所得额为限。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认以前会计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 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 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则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转回减记的金额。 4. 公司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作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计入当期损益,但 不包括下列情况产生的所得税:(1) 企业合并;(2)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 交易或者事项。 第三十五条 租赁: 1. 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方法 公司为承租人时,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将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确认为当期损益,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公司为出租人时,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将租金确认为当期损益,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除金额较大的予以资本化并分期计入损益外,均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 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方法 公司为承租人时,在租赁期开始日,公司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中两者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租赁资产价值。在租赁期各个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费 用。 公司为出租人时,在租赁期开始日,公司以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在租赁期各个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收入。 第三十六条 套期会计: 1. 套期包括公允价值套期。 2. 对于满足下列条件的套期工具,运用套期会计方法进行处理:(1) 在套 期开始时,公司对套期关系(即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之间的关系)有正式指定,并准备了关于套期关系、风险管理目标和套期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2) 该套期预期高度有效,且符合公司最初为该套期关系所确定的风险管理策略;(3) 对预期交易的现金流量套期,预期交易很可能发生,且必须使公司面临最终将影响损益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4) 套期有效性能够可靠地计量;(5)持续地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并确保该套期在套期关系被指定的会计期间内高度有效。 套期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公司认定其高度有效:(1) 在套期开始及以后期 间,该项套期预期会高度有效地抵销套期指定期间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2) 该套期的实际抵销结果在80%至125%的范围内。 3. 公允价值套期套期会计处理 套期工具为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套期工具为非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账面价值因汇率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被套期项目的账面价值。 4.为规避所持有现货公允价值变动风险(即被套期风险),与期货交易所签订的期货合约(即套期工具),该项套期为公允价值套期。 第三十七条 一般税(费)项及核算方法 1.增值税:国内贸易一般商品税率为17%,其他商品与应税项目按规定的 适用税率;出口销售税率为零,出口销售产品进项税按国家规定退税率计算退税额,并按规定程序向税务机关申报退税。同一商品进项税额与按规定退税率计算的退税额的差额,计入出口商品成本。 2.营业税:按3%、5%的适用税率计缴。 3.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应交流转税税额的1%―7%计缴。 4.教育费附加:按应交流转税税额的3%计缴。 5.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算交纳,享受优惠政策的子公司执行相应的优惠税率。 6.土地增值税:按超率累进税率计缴并按规定进行清算。 7.其他税(费)按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计算交纳。 第三章 财务报告和分析 第三十八条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公司 严格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编制和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两部分。 为符合公司对外信息披露要求和内部管理需要,财务报表分外部报表和内部报表: (一)外部报表主要有以下表式: 1. 资产负债表 月报 2. 利润表 月报 3. 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 月报 4. 现金流量表 月报 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季报 6. 其他有关附表 (二)内部报表根据公司具体要求报送。 财务分析需按月度逐级上报,公司所运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是比较法,就是将连续两期或两期以上的财务报表放在一起,就有关的项目进行比较,以揭示 多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增减变化情况及其发展的趋势。 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的比较,采用百分比法或比例法。在运用比较法时,应在分析前剔除偶然发生的非常项目,以排除特殊事件对公司正常经营的影响。 财务报表的指标主要有: 1、变现能力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2、资产管理比率。包括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3、负债比率。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已获利息倍数; 4、盈利能力比率。包括销售毛利率、销售费用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公司还需计算并分析每股收益(全面摊薄和加权平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每股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加权及摊薄的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等。 第四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执行。 第四十条 本制度解释权属公司董事会。 第四十一条 本制度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点击查看PDF原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账龄划分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