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na考试云计算考np必须要有na吗

新长征路上:华为云计算的光荣与梦想
作者:baojj
分类 : 比特网
  在进入市场之初,便成为这一市场瞩目的焦点。时至今日,也凭借过硬实力在这一市场打下了一片江山。目前,云计算已经成为华为增长最快的业务。当时光的指针进入2017年,华为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在云计算市场的表现与未来?
  近日,华为在北京举行云计算年度沟通会,详细阐述了华为云计算在新长征路上的光荣与梦想。
  光荣:一份来自华为云计算的精彩答卷
  全球830个,其中云数据中心420个,虚拟机量超过200万台;在金融领域拿下工行、建行、交行、招行等多个银行,并在金融大数领域实现创新领先者突破;在全国多个城市的政务云建设;以及与、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的公有云合作。除此之外,华为已发布了44个云服务,涉及计算、、、、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云 、管理与部署、应用等10大类的业务领域。——这是华为云计算在市场进展中所交出的一份漂亮答卷。
  “华为做云计算,主要是围绕大企业,我们于帮助大企业实现云化的转型 。” 华为IT产品线云计算营销总监李阳如是说道。在李阳看来,走在新长征路上、以客户为中心,正是目前华为做云计算的状态。
  何为“走在新长征路上” ?在过去,华为在以设备销售为主的产品研发模式下,只需要平均用6到9个月的时间规划开发出一款过硬的产品交到市场。但在云计算领域,研发模式产生了巨大变化,需要用快速迭代、不断试错的方式,不断将新的云服务推向华为的公有云的平台上。 这对华为而言,是一个艰难的转型过程。“华为在自己的公有云上提供这些服务,更多地是想通过平台去验证版本的能力。未来,华为还会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能力。走在云计算的新长征路上,说的正是华为云计算所面临的这一转型。”李阳说道。
  而华为云计算的努力和成绩也得到了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认可。据Forrester的报告显示,华为自营公有云在国内公有云领域已处于强劲表现者地位,私有云套件在全球范围内也处于强劲表现者地位。据IDC报告显示,在国内市场,华为云计算已处于市场增长率第一、桌面云国内厂商第一的位置。
华为IT产品线云计算营销总监李阳
  梦想:联接企业的现在与未来
  李阳所说的华为云计算的第二个状态,便是“以客户为中心”。那么,华为云计算又是如何践行这一点的?
  华为认为:过去十年,如果说是云计算的1.0时代,那么1.0时代的特点是企业去适配云,云只提供标准服务,标准归一。而未来十年,企业要进入云计算市场,行业云会成为主角,云计算将进入云去适配企业的2.0时代。
  “在云适配企业的时代,我们将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去考虑。华为云计算所设想的业务战略,就是如何能够匹配企业的诉求,帮助企业去做好云化的转型,即所谓的为人民服务。”李阳说道。
  云适配企业有两条路径:对于公有云厂商而言,其方式是面向业务部门提供丰富的云服务能力,这些服务更多偏向I层和P层,主要服务的是开发人员和业务部门。而对于IT基础设施而言,他们的方式是面向运维、数据中心部门提供I层的能力,针对I层资源提升效率。但同时,只提供I层业务能力,并没有解决业务部门的问题。对业务部门而言,更希望看到丰富的P层能力。
  从客户需求的角度来看:对于当前大企业的云化来说,不同的部门有着不同的业务诉求。要将这些诉求都能够满足,才能够实现大企业的云化之路。而从云计算厂商的角度来看:仅仅只凭一家厂家单纯提供一面的云服务,只能解决一面的问题,解决不了另一面的问题。因此,云适配企业的这两条路径,需要同时兼顾。
  目前, 20%的企业业务是运行在云上的,主要是以私有云为主;未来企业业务转向云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到2025年将有85%的企业业务是跑在云上的,那时将会以公有云为主。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云化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什么系统需要云化?二是云化以后,部署在公有云还是私有云?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未来云化业务负载的越来越大,更多的业务负载将从私有云迁到公有云,并且,未来还会出现更多包括IoT、视频、人工智能等衍生出的边缘计算的需求,以及对混合开放企业云的需求。在华为看来,企业业务云化指的就是传统的IT的四类业务的云化:交互系统、系统、开发测试系统和记录系统。围绕这些典型负载,华为将要做的就是帮助企业应用迁移到云上,将这些企业典型负载云化做好。
  对此李阳表示:“华为云计算的想法就是联接企业的现在与未来。企业云化有多种多样场景和业务模式,对于华为而言,最终要做的是平台的能力,即构建全栈的ICT云服务能力。”华为所要实现的ICT云服务能力,不仅仅包含IT服务,还有CT服务。“我们将UC会议视频、以及IoT全部都搬到华为的云平台上,充分发挥华为在CT方面的能力,华为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将不仅是I层、P层、S层,我们要提供的是能够满足企业典型的应用上云的一站式服务。”李阳说道。
  实现企业的业务云化,为什么华为能行?最后,李阳也向我们描述了华为在帮助企业IT云化转型中的优势所在:首先,对于当前企业业务云化的四类系统,华为都拥有集成的经验和能力帮助企业将四类系统迁到云平台上。华为所强调的是:为企业建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云。其次,在云计算领域,华为的业务中立,能够保障客户数据安全。华为提供的是平台能力,聚焦在行业里面的分析,能够客户需求。最后,华为具有很深的的基因,华为的IPD流程中,有众多的工程能力交付经验会提到云的架构与交付,会指导如何去一步一步帮助企业实现云的架构与交付。
  可以说,华为云计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提供的不仅仅是I层的能力,还能够更多地提供P层能力,从而能够满足企业业务的敏捷开发,让企业构建面向未来的业务应用。“华为公司的特点是认准一个事儿,决定要干了,那就将是战略的投入。构建全方位的开放体系,繁荣产业链,联接企业的现在与未来,这是华为云计算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李阳说道。
* 本文为ChinaByte比特网原创内容,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未经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 责任编辑:包俊君 ]
比特网 15:27:55
带着朋友和机器人上月亮散步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前段时间,拒了腾讯,去了华为的云计算部门。年薪20万左右吧,但是最近在网上看到华为这样的企业文化,想毁约。
如题,不知道该不该毁约,暂时还没有下家。
学长,你好,你现在还在华为的云计算部门么?我是今年刚刚找工作的应届生,和你一样,准备拒掉一个互联网公司去华为的云计算部门。你在华为的云计算部门感觉怎么样呢?希望指点指点,谢谢!
楼主进了华为么?现在还在华为么?
拒腾讯去华为,为毛?想不明白
--- 共有 1 条评论 ---
因为当时想做云计算。
华为还好吧,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差,具体怎么样,自己进去后,待一段时间就知道啊,建议进去待一段时候后,再考虑不合适跳槽。
装,拿了20w年薪跟你开始将企业文化了。
引用来自“好为”的答案什么企业文化? 华为把人当牲口使是出了名的。华为如果继续这么做,迟早有一天会吃到苦头的
什么企业文化? 华为把人当牲口使是出了名的。
撸主后悔了吧。。
--- 共有 1 条评论 ---
算是有点吧。
数据肯定是企鹅大, 用户就是数据, 你真以为数据库的容量吗
脸谱靠什么赚钱,用户数量 - 》 流量
当初为何拒绝企鹅?
--- 共有 4 条评论 ---
拒绝同原因啊
当时我是别的方向,不是很感兴趣。
: 企鹅的数据还不够大么
想做大数据的方向,就没签企鹅。查看: 6346|回复: 1
华为云计算部门如何?
论坛徽章:0
华为云计算部门如何?有什么牛人在带?未来发展如何?能竞争过EMC VMWARE这些公司吗?
论坛徽章:0
1.硬件:华为是一家不错的公司,很野蛮。先是和赛门铁克合作搞了华赛做存储,然后学到赛门铁克软件的真谛后收购华赛(华赛现在应该是国内做存储最牛逼的),之后自己补充服务器产品线先oem ibm和超微的,再把dell当做楷模,dell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现在做的也很有起色。但华为毕竟起步晚,存储虽说国内还行,但遇到EMC,Netapp,Hitachi,IBM,hp之流完败,EMC是一直主导存储发展方向的牛逼公司,华为和emc竞争是笑话,但在一些项目和客户上华为还是可以拿一些份额的。服务器技术门槛没有存储那么高,不需要软件和产品线的积淀,,但华为在企业这买的真心不好,sales、渠道。。。。太多因素的
2软件:再谈重点的软件,中国的大多数人把云计算归结为虚拟化,华为的虚拟化用的开源xen,然后再用citrix的桌面协议做虚拟桌面,ica协议效果是业界最优秀的。华为的云计算(特指虚拟化和桌面)先是疯狂的招人,但貌似盈利不大又xx掉很多。开源的xen,能用好也是一件难事,没能上手体验下华为的产品很遗憾(谁有镜像的话希望share下,),云的管理但貌似也没和openstack/cloudstack扯上关系,个人认为不是主流方向,在vmware和微软、kvm加上各种stack的竞争下市场很难发展。不敢说华为虚拟化做的不好,但和vmware肯定差的很多很多多多多。虚拟桌面是vmware的软肋,用ica的华为桌面确实表现很出众,大的实施运维经验也是其他做桌面的公司不能比的(华为内部也在用,数量也很大,这点确实是优势)但没有xenapp,个人认为还是半个残疾,再者桌面也不太符合中国国情,视频游戏和带宽限制,搞死了桌面。服务器虚拟化最好的肯定是vmware,桌面是citrix,华为在这个市场上想竞争基本没有可能性,市场上到处都是vmware的代理,华为是一个公司很一群不比华为差的公司战斗,能活下来养活自己的产品线就不错了。桌面的市场华为倒是没少拿,但每一个桌面的利润都分给了微软、citrix和升腾,华为也是一个苦逼的打工仔。
3.云计算:云计算强调的是服务,国内抄作的太厉害,变成了服务器存储虚拟化分布式。。。。中国模式太独特了,没有充分竞争的市场华为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真不好说,希望大家都不要抄概念圈钱圈地,实实在在的都点东西,先把iaas服务做起来再吹别的,国内数据中心一个pue控制好的都没还天天吹节能环保,paas和saas更是吹的没边了,数据库就叫paas,是个软件就叫saas,云电视云手机甚至做个电子狗也叫云狗。。。我现在也懵,什么才是云计算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皓辰网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当前位置: >>
华为存储NA考试重点
第一张存储知识 IT 系统基本体系结构 存储资源、网络资源、计算资源、软件资源 IT 系统基础设施分类 塔式服务器、机架服务器、刀片服务器、服务器集群 IT 系统面临的问题 资源利用率低、系统可靠性差、统一管理困难 数据中心概念 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构成 服务器、存储、电源、网络、安防、空调 存储在数据中心的功能和应用 集
中存储、海量空间、快速 I/O 存储的内部应用环境 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文件系统、设备驱动、存储设备 网络存储的应用环境 存储设备、网络连接、主机服务器 机械硬盘的主要参数指标 硬盘容量、转速、缓存 有 ATA(并行接口) 、SATA(串行接口) 、SAS(串行接口) 、SCSI(并行接口) 、FC(串行接口)几种接口 SSD 硬盘优势 响应时间短、读写效率高、功耗低、抗高温、抗冲击 第二章 RAID RAID 的实现方式 硬件和软件 RAID RAID 的数据组织方式 条带、分条来组织的。 RAID 的异或检验 相同为 0(假)相异为 1(真) RAID 的几种状态 创建、正常、降级、失效 RAID0 实现方式 数据分别在不同盘上同时存储,读取数据块。数据没有保护。适合迅速读写,安全性不高场合。如图形工作站。 RAID 1 实现方式 数据分别在 2 个盘上同时存储、读取数据。数据安全性最好。适合随机数据写入,安全性要求高,如服务器,数据库。 RAID3 实现方式 单独有一块校验盘,通过对奇偶信息来恢复故障盘数据。适合访问较长的连续记录。连续数据传输,如视频,大型数据库。 RAID5 实现方式 每块磁盘即有数据信息,也有校验信息。适合大数据操作。随机数据传送,如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 RAID6 实现方式 有 2 块校验盘,可防止 2 块盘故障。分为 P+Q 和 DP 二种模式,其中 P+Q 模式,P 是其他平行模块异域算法得到,Q 是其他平行模块进行变换后进行 异域算法得到。DP 模式,横向校验 P 和徐向校验 DP 得到。随机数据传送,如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 RAID10 实现方式 2 组 RAID1 进行 RAID0 得到的。适合在速度和容错性要求高的场景。数据量大、安全高,如银行、金融。 RAID50 实现方式 2 组 RAID5 和 RAID0 得到的。适合随机数据传输,并发能力要求高,如邮件服务器,WWW 服务器。 热备技术 当 RAID 阵列中某个磁盘失效时,用备用盘代替失效盘。分全局热备和局部热备 预拷贝技术 系统通过监控发现某盘即将故障,提前将即将故障盘数据拷贝到热备盘。 重构技术 RAID 中发生故障盘上的数据重新生成到热备盘上。 RAID 与 LUN 的关系 磁盘先 RAID 形成物理卷,在物理卷上形成逻辑卷(即 LUN) 第三章 存储阵列技术 存储系统基本组成 存储硬件、存储软件、解决方案-1- 存储阵列的组成 控制框、硬盘框 控制框的组成模块 集成式的: 系统插框、控制模块、风扇-BBU 模块、电源模块和硬盘模块组成。分离式的:控制模块、电源模块、风扇和 BBU 模块、接口模块组成。 存储冗余技术 控制模块、电源模块、BBU 模块、风扇模块、管理模块、接口模块冗余 存储多控技术 主备模式(工作模式)和双活模式、 磁盘坏道检测、修复、DHA 技术 读写失败自动分析、硬盘介质自动扫描对硬盘进行坏道检测;对于空闲盘使用全零数据进行覆盖,触发硬盘坏道地址重新映射完成修复, 对于已使用盘,先回复该盘数据,使用该盘恢复的数据重新写入该盘,完成修复。DHA:磁盘健康分析。包括:硬盘信息采集模块、分 析模块、 CALL HOME 模块、 数据预处理、 磁盘信息数据库、 数据分析。 阵列集成了 DHA 控制采集模块, 对硬盘信息进行采集传送给 ISM 进行分析并作出诊断,通过 CALL HOME 返回给华为服务中心。 多路径技术 主机与阵列存在多条路径,避免单节点故障。并在主机中只有一个 LUN。 CACHE 镜像技术 2 个控制器写 CACHE(高速缓存)数据通过相互镜像实现备份。确保数据安全。提高可靠性。镜像通道有 SAS、PCI-E、FC 通道。 硬盘保险箱盘技术 系统掉电时,由 BBU 给 CACHE 和硬盘保险箱同时供电,让 CACHE 中的数据写到保险箱中进行保存。 硬盘预拷贝技术 系统实时监控硬盘状态,当发现硬盘错误超过设定值后,立即把疑是故障硬盘数据拷贝到热备盘。 快照技术 为一个数据对象产生完全可用的副本,是该数据在某一时间点的映像。没有完整的物理数据拷贝,知识得到源数据在某一时间点的数据副 本。 扩展性技术 SCALE OUT 通过分布式算法将多节点组成一个系统。 ISCSI 把 SCSI 命令和块数据封装在 TCP 中传输,利用 IP 网络实现延伸。 FC 主要是 FC 网络 SAS 技术 PCI-E 技术 块级虚拟化 将硬盘分成若干块 CK,以 CK 组成 RAID。就是 RAID2.0 技术。 SMART TIER 技术 分用户等级存储,活跃数据存储在 SSD 盘,不经常用的数据存储在 ATA 盘。 SMAT QOS 技术 根据先后顺序进行培训资源。 SMART THIN 技术 按需分配。 操作分级管理 无影响级、不进行处理。提示级。警告级。危险级。 第四章 FC-SAN 传统存储的问题 存储容量不足、可靠性不高、利用率低、数据分散、扩展性差 DAS 存储技术 直接连接存储。在逻辑上把几个物理磁盘串联在一起。 SCSI 协议模型 SCSI 应用层、SCSI 传输层、SCSI 互联层 SCSI 协议寻址 总线号:区分不同的 CSCI 总线;设备 ID:区分 SCSI 总线上不同设备;逻辑单元号:区分 SCSI 设备中的子设备 SAN 典型组网 直连、单交换、双交换三种。 SAN 组件 存储设备、光纤交换机、HBA 卡和驱动、光纤线缆 FC 拓扑结构 点对点(直接连接) ,仲裁环(光纤集线器,最左 127 个设备) ,交换式(光纤通道交换机,可达 1 千六百万个设备)三种模式 FC 交换机端口 F-PORT 用于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连接;E-PORT 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FL-PORT 作为环路接口,接入到仲裁环组网中;G-PORT 通用接-2- FC 协议 FC WWNN 和 WWPN口,可以做为 F-PORT 或者 E-PORT 接口。 FC0:物理变换层 FC1:编码、解码层;FC2:结构协议层;FC3:通用服务层;FC4:命令映射集层 WWNN 全球唯一节点,WWPN 全球唯一端口。WWNN 可以被多个 WWPN 共同使用。WWPN 只能一个端口使用。 第五章 IP-SAN 前期存储价格高、技术复杂、传输距离短、不同产家无法共享。 接入标准化、传输距离远、可维护性好、带宽扩展方便 数据安全性、TCP 负载(为了完成数据排序,需要占用较多的主机 CPU) 、块数据传输(IP 协议只适合传输小块数据,不利于大块数据传 输) ISCSI 存储设备、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卡和 ISCSI INITIATOR 软件 以太网网线 以太网卡+INITIATOE 软件方式 ISCSI 协议和 TCP/IP 协议全由主机 CPU 处理 硬件 TOE 网卡+INITIATOR 软件方式 ISCSI 协议由主机 CPU 处理,TCP 协议由 TOE 网卡处理 ISCSI HBA 卡方式 ISCSI 协议和 TCP 协议均由 HBA 卡处理 把 SCSI 命令和块数据封装在 TCP 中在 IP 网络中传输,利用成熟的 IP 网络延伸 SAN。 ISCSI 启动器为 INITIATOE 驱动程序,硬件的 TOE 卡和 ISCSI HBA 卡,目标器为 ISCSI 磁盘阵列、ISCSI 磁带库 SCSI-ISCSI-TCP-IP-LINK&IP-TCP-ISCSI-SCSI 第六章 运维管理 192.168.128.101 192.168.128.102 指定 IP 地址 指定 IP 地址段 同一子网 创建 RAID-创建热备盘-创建 LUN 使用 SMARTCACHE 使用虚拟快照 使用 LUN 拷贝 使用同步远程复制 使用异步远程复制 使用分裂镜像 使用自动精简配置 邮件通知、短消息通知、系统状态通知、SYSLOG 通知 硬盘容量大小相同 硬盘接口类型相同 硬盘速率相同 64KB 115200 showctrlinfo df-h #systool Ccfc_host CA node_name Class=”fc_host” Class Device=”honst4” #sys/class/fc_host/host*/port_name mkfs.ext3/dev/sdx(x 表示新增盘) mount/dex/sdx /mnt/sdx rpm Civh xxxx.rpm-3-IP-SAN 产生背景 IP-SAN 优势 IP-SAN 面临挑战 IP-SAN 组件 ISCSI 连接方式ISCSI 协议体系架构 ISCSI 启动器目标器 ISCSI 会话连接 A、B 控制器默认管理 IP 新设备发现方式 创建存储空间的顺序 需要导入 LICENSE 的功能 事件通知的方式 创建 RAID 组成员盘的要求 分条深度推荐大小 串口登录的波特率 查看控制器信息的命令 查看磁盘命令 查看 FCHBA 卡号命令 格式化磁盘命令 挂载 LUN 命令 OPEN-ISCSI 安装命令 OPEN-ISCSI 登录命令 iscsiadm Cm node -l 查看 LINUX 操作系统版本命令 cat/etc/issue 多路径安装方法 1.登录应用服务器。2.运行 cd xxx/linux 命令进入多路径软件安装包目录。3.转换 install.sh 脚本的格式。#dos2unix./install.sh。4.修改 install.sh 脚本的执行权限。#chmod744./install.sh。5.执行安装脚本。#./install.sh。6.重启系统。#reboot。 检查多路径软件是否安装的方法 执行 rpm Ca UltraPath 显示 UlteaPath-5.01.070-2 表示安装 安装多路径后的扫描磁盘命令 hot_add 磁盘空间的使用查看命令 fdisk -l 什么情况用 GPT 磁盘 映射给主机 LUN 大于 2TB 时 查看启动器名称方法 打开 initiator 软件,点击 Change 即可看到启动器名称 IP 地址配置 #iscsiadm Cm discovery Ct st Cp 192.168.123.100 WINDOWS 文件系统类型 FAT FAT32 NTFS OPEN-ISCIS 服务启动方式 安装多路径时:/etc/init.d/open-iscsi start 未安装多路径时:service open-iscsi start OPEN-ISCIS 连接命令 iscsiadm Cm discovery Ct st Cp 192.168.7.21 第七章 NAS NAS 引擎的作用 提供文件系统(提供文件共享接口、提供 NAS 软件运行的硬件平台、提供与存储连接接口) NFS 协议适用的操作系统 UNIX 系统 CIFS 协议适用的操作系统 WINDOWS 系统 NSA 网络性能影响 跳转次数(网络丢包) 、重传、目录服务的认证、路由交换机性能 NAS 设备侧性能影响 文件目录太深、设备过载、存储阵列降级、存储阵列设备性能低 CPU 密集 应用程序内部逻辑复杂,占 CPU 资源多,对磁盘的实际 IO 操作少 IO 密集 应用程序内部逻辑简单,占 CPU 资源不多,但存储数据量比较大并且较频繁 SAN 适用环境 大块连续 IO 密集环境 NAS 适用环境 小块 CPU 密集环境 第八章 大数据 大数据的 4V 特性 巨量、多样性、速度、价值密度 行业数据结构特征 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 互联网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 HADOOP 架构 HADOOP 架构 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 、HBASE(非关系型数据库) 、MAPREDUCE(分布式并行处理架构) N9000 的特点 统一管理、统一硬件平台、同一组网,低时延、高带宽、高并发、支持多种接口与数据类型。负载均衡、分级存储、全局缓存、文件系统、 配额管理、ERASURE CODE M 节点\C 节点与 P 节点特性 P 节点适用于 OPS 密集型应用场景 2U 25 盘(2.5 寸数据盘)设备 2 路 6 核 CPU,48G 内存 4*200G SSD+21*600G SAS 硬盘 C 节点适用高带宽应用场景 4U 36 盘(3.5 寸数据盘)设备 2 路 6 核 CPU,48G 内存 1*200G SSD+35*4T SATA 硬盘-4- M 节点适用于小容量场景2U 12 盘(3.5 寸数据盘)设备 2 路 4 核 CPU,32G 内存 第九章 系统备份1*200G SSD+11*2T SATA 硬盘备份系统组成 备份软件、备份介质、备份服务器 重复数据删除关键指标 重删率、重删性能、数据可靠性、复制性能、恢复性能 备份策略 完全备份、差量备份、增量备份 容灾分类 数据级、应用级、业务级 RPO 恢复数据目标,数据丢失越少越好。 RTO 恢复时间目标。时间越短越好。 国际标准 分 7 级。一层:有数据备份,无备用系统;二级:有数据备份,有备用系统;三层:在第二级上加了关键数据电子链接技术;四层:应用程序层,加快 备份频率,使数据能在一天内恢复。五层:完整交易层,六层:少量或无数据丢失。七层:解决方案与业务相结合,实现自主管理,无需人工介入自动 站点故障切换。 容灾建设流程 项目评估-项目分析-制定策略-执行策略-日常管理 第十章 云计算 云计算特点 虚拟化、动态可扩展、按需部署、高灵活性、高可靠性、高性价比 云计算是商业模式和技术理念的统一 商业模式:按需服务模式。 技术:分布式和并行软件系统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概念 公有云面向大众,私有云企业内部使用,混合云:内部资料放在私有云上,外部资料放在公有云上。 IAAS、PAAS、SAAS 模式理解 IAAS 基础设施服务。PASS 应用平台服务。SAAS 软件服务 云计算关键技术 虚拟化技术、存储自动精简配置、QOS 精化管控、自动负载均衡 华为云计算解决方案 FUSIONSPHERE 基础设施虚拟化、FUSIONCUBE 一体机、FUSSIONACCESS 桌面云三种方案 FUSHIONCUBE 解决方案特点 硬件上集计算、存储、交换于一体,通过预安装 FUSIONCOMPUTE、FUSIONMANAGE、FUSIONSTORAGE 软件实现硬件资源 的虚拟化和统一管理。 FUSHIONACCESS 解决方案与 FUSIONSPHERE、FUSIONCUBE 解决方案的关系 FUSHIONSPHERE 基础设施虚拟化解决方案是其他解决方案的基础,实现对物理基础设 施的虚拟化。在特定硬件形态上预装 FUSIONSPHERE 软件可形成 FUSHIONCUBE 一体机解决方案,在 FUSHIONCUBE 或 FUSIONSPHERE 的基础上部署 VDI,可形成 FUSIONACCESS 桌面云解决方案。-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na考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