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经济信息经济新闻发布会会的稿件

浙江省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发言实录_网易新闻
浙江省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发言实录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浙江省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发言实录)
11月15日上午11时,浙江省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行。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秀军、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和浙江省领导出席发布会,并共同启动浙江省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会上,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宣读了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关于同意设立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的批复,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宣读了关于同意设立杭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批复,省政府副省长冯飞介绍了浙江省信息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和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建设主要设想,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秀军对创建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许昆林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  浙江省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创建经验将向全国推广许昆林 。新京报记者 李东 摄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息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信息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并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信息惠民、信息消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和网络扶贫等国家试点范围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了一批与信息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基地、示范区和特色小镇。此次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创建工作要着力加强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落实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数字经济发展与和议成果,着力探索适合信息经济创新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激发全民创业创新活力,努力推动浙江在&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新型智慧城市、跨境电子商务、分享经济、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新型企业家成长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示范区创建工作要坚持统筹规划、特色发展、创新驱动、产用融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先行先试、上下联动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着力打造杭州、嘉兴、湖州、金华、衢州、舟山、绍兴和宁波8个各具特色的试点城市。要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为载体,创建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浙江省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指导和检查,每半年听取一次浙江省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汇报,及时协调解决创建过程遇到的问题。原则上,浙江省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示范区创建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届时,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将深入总结示范区创建经验,全面推广。  陈肇雄  工信部副部长  设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陈肇雄。新京报记者 李东 摄为优化互联网网间互联架构,促进互联网产业科学布局,提升基础网络的支撑服务能力,根据经济社会和互联网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杭州的地理区位特点、互联网相关禅应、网络设施和网络运行情况,同意设立杭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该骨干直联点作为骨干网互联网枢纽,应具备各骨干网单位全国范围网间通信流量的疏通能力。设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对于建设完善我国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满足社会信息服务需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挥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冯飞  浙江省副省长  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要在三方面&示范&冯飞。新京报记者 李东 摄近年来,浙江信息经济发展呈现了三个亮点:第一,信息经济产业规模在上新台阶。2015年全省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5.1%,增速比GDP快了7.1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7.7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一批企业脱颖而出,14家企业入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八家企业入围全国软件百强,11家企业入围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21家企业入围中国电子元件百强,均居全国的前列。浙江的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发展迅猛,一些领域领跑全国,电子商务和信息消费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2015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了3万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约占全国的16%,网络零售额和居民网络消费额大幅增长。全国返乡创业最活跃的10个县浙江有4个,均居全国第一。第二,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基于互联网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嵌入式软件传感器、存储芯片、工业控制等网络信息技术在越来越多的产品中得到应用。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了32.2%。以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产业装备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8%,纺织机械、食品机械、农业装备、环保装备、物流装备等传统商品向数控一代、智能一代升级趋势明显。在生产制造上融合方面,智能制造模式广泛兴起一大批基础条件好的在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控制、供应链优化等方面进行的改造,建成了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世界互联网大会效应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浙江,发展了一批集聚吸引力的特色小镇,浙江已成为世界互联网领域创业创新的一大热土。第三,网络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普及率越上新水平。宽带浙江建设体提速扩面。宽带普及提速,光纤到户,无线城市、4G网络、广电一省一网整合等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网络覆盖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无线局域网已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公共场所。二是互联网普及率快速提升,全省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65.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移动互联网户均接入流量达到531.5M高居全国第一。互联网域占全国的10.2%,增幅居全国第二。三是信息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2015年,全省信息经济发展指数125.6,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信息化发展指数95.89仅次于北京、上海。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指数98.15仅次于广东。浙江省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的&示范&内容具体来讲包括三大方面:第一,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第二,培育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第三要示范的是体制机制的创新。  王秀军  国信办副主任  浙江省要把握机会 发挥典型引路、示范推广效应王秀军。 新京报记者 李冬摄借此机会,我就创建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谈几点意见:一是领会精神,着眼全局,充分认识创建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特别是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创建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务实探索,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也是落实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因势利导,总结规律,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浙江省具有创建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刚刚闭幕的G20杭州峰会发布了《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信息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式和方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明天将在这里隆重开幕,数字经济仍将是全球互联网领军人物热衷交流的重点话题。特别重要的是,刚刚过去的&双11&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和体验,也给数字经济和信息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除此之外,浙江省信息经济具有坚实的基础,固定宽带普及率全国第一,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和质量较好,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深化,信息消费、信息惠民、新型智慧城市、跨境电商等试点示范取得了积极成效,阿里巴巴驻在地杭州是名副其实的&电子商务之都&。浙江省要抓住机遇、把握先机,以创新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为契机,立足区域生产力优化布局,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构建新动能和新引擎,发挥典型引路、示范推广的效应。
三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精心打造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标杆。浙江省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是国新办与国家发改委联合批复的全国首个信息经济示范区,同时,又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起步。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布局上都具有特殊的政策导向意义。一要规划先行,一张蓝图干到底,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互补和滚动调整。二要坚持目标导向,大力发展网络信息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网络治理体系,保持领先领跑优势。三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体制机制,破除束缚和阻碍信息经济创新发展的樊篱,解放信息生产力,最大程度释放&数字红利&。四要坚持以人为本,走开放、包容、共享的发展路子,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信息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充实的获得感。五要加强信息经济运行监测和理论研究。新京报记者 李雪莹 整理新京报记者 李冬 摄影
编辑:李雪莹 倪雪莹&&校对:郭利琴
(原标题:浙江省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发言实录)
本文来源:新京报即时新闻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现在的位置:>>>>
2017年一季度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稿
(2017年4月18日)
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熊建中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一季度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基础进一步增强的宏观环境下,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项目年”活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平稳增长。一季度,全省经济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稳定增长态势,先行指标持续转好,市场需求有所改善,三次产业稳定发展,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回升趋势进一步增强,实现快于上年同期、好于年初预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良好开局,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5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2%,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3.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688.9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3249.8亿元,增长9.8%。
  一、工业稳步向好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集体企业增长5.7%,股份制企业增长8.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1.2%。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轻工业增长10.4%。
  分行业看,全省41个行业大类中有35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9%,汽车制造业增长14.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7.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3%,医药制造业增长1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8.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2.1%。
  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69.9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利润总额404.5亿元,增长23.6%。
  二、服务业发展加快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7.5%,金融业增长8.6%,房地产业增长9.2%,其他服务业增长12.8%。
  三、投资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92.4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849.8亿元,增长12.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91.6亿元,同比增长34.3%;第二产业投资2044.4亿元,增长9.7%,其中工业投资2018.4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投资4756.3亿元,增长12%。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投资到位资金7567.3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3.3%,利用外资增长456.4%,债券增长268.8%,自筹资金下降1.3%,国内贷款下降6.8%,其他资金增长27.6%。
  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1179.5亿元,同比增长0.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3.5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33315.6万平方米,增长0.9%;商品房竣工面积1642万平方米,下降5.3%;商品房销售面积2122.3万平方米,增长26.9%。
  四、消费品市场增势稳定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1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
  按销售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3278.3亿元,同比增长12.2%;乡村零售额772.7亿元,增长12.7%。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546.2亿元,增长13.2%;商品零售3504.8亿元,增长12.1%。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1832.4亿元,增长12.7%。
  从热点商品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9.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日用品类增长22.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2%,家具类增长15.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5.2%,通讯器材类增长29.7%,汽车类增长4.9%。
  五、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
  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965.7亿元,同比增长57.1%。其中,出口额468.5亿元,增长40.8%;进口额497.2亿元,增长76.4%。
  总的来看,一季度四川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但经济持续向好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筑底回升的基础尚需进一步巩固。二季度还需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抓好“项目年”各项工作,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17年3月份四川主要经济指标
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按轻重工业分:
按经济类型分:
&& #国有企业
&&& 集体企业
&&& 股份合作企业
&&& 股份制企业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出口交货值(亿元)
主要产品产量
&&& 汽油(万吨)
&&& 天然气(亿立方米)
&&&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 生铁(万吨)
&&& 钢(万吨)
&&& 成品钢材(万吨)
&&&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万吨)
&啤酒(万千升)
&白酒(万千升)
&水泥(万吨)
&&& 汽车(辆)
电子计算机整机(万台)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
按构成分:
&& 建筑工程
&& 安装工程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其他费用
按产业分: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其中:工业
&& 第三产业
&&&& 其中:交通运输
投资资金来源(亿元)
&& 国家预算内资金
&& 国内贷款
&& 利用外资
&& 自筹资金
&& 其他资金来源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按销售所在地分:
按消费形态分:
&& 商品零售
五、进出口总额(亿元)
六、居民消费价格
1、食品烟酒
4、生活用品及服务
5、交通和通信
6、教育文化和娱乐
7、医疗保健
8、其他用品和服务
七、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一般日用品
耐用消费品
八、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燃料及动力类
黑色金属材料类
有色金属和电线类
化工原料类
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注: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通信地址:成都市二环路西一段108号 邮政编码:610041 网站维护电话:028- 
主办:四川省统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统计局 (C) (2005 - 2011)
许可证编号:蜀ICP备号[经济信息联播]新闻发布会上美发言人与俄记者激烈交锋
扫一扫,立即关注!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微博
3·15投诉排行榜
博客劲爆点新闻发布会 - 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
全省灾区恢复重建和群众生产生活安排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
嘉 宾: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贵洲;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军;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焦泰文;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昌斌
内 容: 今年入梅以来,我省连续遭受六次超强降雨过程,给受灾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省委、省政府要求“以决胜之心打赢三大决战”,新闻发布会在此介绍有关情况。
发布会会场
主席台嘉宾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张修富
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贵洲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军
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焦泰文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昌斌
发布会记者提问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张修富: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因灾倒房恢复重建暨冬春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新闻发布会。今年入梅以来,我省连续遭受六次超强降雨过程,给受灾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全省所有市县均不同程度受灾,主要灾情指标较“十二五”时期(年)均值高出5-6倍,属于重灾年份。为此,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以决胜信心打赢三大决战”的战略部署。时值年终,新年新春前夕,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请“三大决战”的两支主力部队——省农业厅、省民政厅分别介绍全省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和全省因灾倒房恢复重建暨冬春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情况。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通报情况;二是记者提问。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省农业厅戴贵洲厅长,焦泰文副厅长;省民政厅彭军厅长,杨昌斌副厅长。
  下面请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贵洲介绍全省农业灾后生产恢复情况。
  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贵洲:
  首先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湖北农业的关注和支持!感谢媒体朋友们对今年我省遭遇的农业灾情和抗灾救灾工作给予的及时客观的报道!在大灾之年,我省农业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收成,也与媒体界的各位朋友的辛勤奉献、忘我工作分不开的。下面,我就农业灾后重建工作作个简要的介绍。 请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军介绍我省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情况。
  今年6月以来,全省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尤其是梅雨期六轮强降雨,有15个县降雨量超过800毫米,23个县降雨量超过600毫米。降水强度百年一遇,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梅雨期全省农业受灾面积3674万亩,成灾1677万亩,绝收452.3万亩;部分农业生产设施被毁坏;水产、畜牧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尤其是水产业特色养殖遭受重创;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面对严重灾情,省农业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关键时刻主动作为,做抗灾保目标冲锋在一线的主力军、生力军,全力抓好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实现了“大灾之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目标。
  一、灾后重建与生产恢复的主要成果
  1.抢抓改种补种,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全省水稻、玉米、蔬菜、花生等农作物累计改补种422.8万亩。其中,水稻绝收面积218.1万亩,改补种晚稻和返秋播种137万亩,占水稻绝收面积的62.8%;玉米绝收面积69.9万亩,补种玉米46.7万亩,改种大豆、绿豆等作物77.4万亩,可弥补粮食产量120.7万吨。虽然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洪涝灾害影响,我省粮食仍然保持较高水平,总产510.82亿斤,仅低于、1997年,居历史第4高位,仍居全国11位。
  蔬菜绝收94万亩,改补种132.2万亩,其中快生蔬菜早在9月上旬就已陆续供应市场。全省畜禽补栏1319.6万头(只),灾后接种免疫畜禽5900.8万头(只);水产养殖业补充亲本15.3万组,补投鱼种2.9万吨,补放鱼苗60.1亿尾。
  同时,今年秋冬播生产恢复到往年水平并略有提高。据农情调度,今年全省秋冬播面积4449.1万亩,比上年增加40.8万亩。其中,小麦面积同比减26万亩、减幅1.6%;油菜同比增23.3万亩、增幅1.4%;蔬菜765.5万亩,同比增13.5万亩,增幅1.8%;绿肥与青饲料201.5万亩,同比增24万亩、增幅13.5%。
  2.抢抓修葺重建,基础设施得到恢复。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水毁农田修复面积99.1万亩;修复损毁设施蔬菜大棚5875.7万平方米,修复进度93.6%;修复育秧大棚86.3万平方米,修复进度76.7%。畜牧业已修复加固受损畜禽圈舍125万平方米,占受损畜禽圈舍的78%。水产养殖业已修复精养鱼池167.7万亩,占受损面积的87.5%;已修复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04.3万亩,占受损面积的92.1%;全省渔业复产面积达389万亩,占受灾养殖水面的97%。
  3.加大帮扶力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心得到恢复。在今年的洪涝灾害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遭受的损失特别巨大,部分更是遭受“灭顶之灾”。他们遭受的重大损失,实则是一种大灾面前巨大的社会担当,他们集千家万户的损失于一身,让流转土地的农民免遭损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省农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是现代农业发展引领者,是促进农业增收的稳压器。省委省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灾后复产和重建工作特别重视,专门安排了1亿元贷款贴息资金,支持帮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信贷恢复生产。我厅会同省农信联社迅速组织落实,确保扶持政策早到位。截至12月15日,经农业部门和农信联社审核,共帮扶符合享受贷款贴息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815个,贴息总额9610.54万元。同时,省农业厅引导各级生产发展资金优先用于灾后恢复生产,重点扶持损失严重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专家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对口技术帮困。鼓励非灾区的龙头企业到灾区联办、创建农业企业。在多方支持、帮扶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恢复生产信心的到极大提升。
  二、主要工作措施
  全省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系列部署,按照应急与谋远相结合的要求,认真落实《应对“灾情98+”,实现“损失98-”农业行动方案》,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抓好灾后复产和重建工作。
  1.全面落实“六抢一超”,力保实现全年目标。
  积极落实“六抢”措施。一是抢排渍水。减轻涝灾,恢复生产。二是抢季补种。加强种子调度,抢种水稻、玉米、快生菜;对果茶及时进行补肥提苗;抢抓渔业补苗、畜禽补栏。三是抢修设施。抓紧修复水毁农业基础设施设备,组织各类农机服务主体和农机户及时维修、保养农机具13.8万台(套)。四是抢抓田管。做好肥水调控,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淘汰处理泡水严重和体质虚弱的畜禽,做好逃逸成鱼回捕及纠纷调解工作。五是抢时收获。组织78.5万台(套)农业机械抢收早稻等农作物303.5万亩。六是抢防疫病。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确保不发生灾后灾。“一超”即超前谋划今年秋冬种工作,努力实现夏季损失秋季补。
  2.全面落实“五个推进”,扎实抓好农业供给侧改革。
  全省农业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以灾后农业恢复生产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契机,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抓好“五个推进”,坚决打好灾后农业复产及秋冬农业生产攻坚战。一是推进种植结构调整。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提升粮食产能。二是推进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建设。在保证面积不减少、单产有提高、总产保第一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双低油菜品种的推广和管理,坚决杜绝单高、双高品种进入采购名录,坚决杜绝单、双高品种下田,实现油菜籽品质大提升。三是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抓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化工厂育苗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畜禽水产养殖场、养殖小区标准化改造及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认真开展果园“三改三减”工作。四是推进种养循环。强化技术创新,实施“果沼畜”、“菜沼畜”、“茶沼畜”等重点工程,大力推进种养结合、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多种技术模式。五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积极打造粮棉油、食用菌、柑橘、茶叶、淡水鱼和小龙虾等优势产业链;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在信息进村入户、农业农村大数据、12316综合服务、农业物联网建设等方面,规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助推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3.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保证措施落实到位。
  一是紧急动员部署。迅速下发《关于赴灾区指导农业抗灾救灾的紧急通知》,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三级响应,派出50个工作组,200余人奔赴受灾地方指导抗灾救灾,做到了受灾县市全覆盖。代省政府起草了《关于做好农业抗灾保目标工作的紧急通知》,省政府以明传电报印发全省。
  二是加强科学救灾指导。先后下发三个关于灾后农业复产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抽调14名教授级农业专家,赴受灾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印制一万余本《湖北省农业灾害应急技术手册》,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编印《渔业抗灾保目标技术手册》2.2万本发放到渔民手中;编印1万本《农业机械灾害应急技术问答》发放送到基层技术人员、经营组织和灾区农民手中。组织召开两次现场会,指导全省抗灾复产工作。
  三是积极争取救灾资金。省农业厅4次由厅领导带队到农业部汇报我省灾情,通过与农业部相关司局衔接,将规划的一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争取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通过积极与农业部衔接和不懈努力,我厅共争取各项资金256671万元,其中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2097万元,其他中央支农专项资金244574万元,支农项目27个,为我省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有力帮助。同时,在省人大的大力支持下,充分调研,争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亿元的贷款贴息政策,发挥了很大的杠杆作用。
  下面请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军介绍全省因灾倒房重建暨冬春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情况。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军:
  一、基本灾情和抗灾救灾工作情况
  即将过去的2016年,是湖北历史上少有的重灾年份。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特别是6月18日入梅后6轮大范围强降雨,降雨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灾害损失之重,历史罕见,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据全省各级民政部门2016年度自然灾害情况年报初报统计,今年以来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省2297.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16人、失踪16人,紧急转移安置172.1万人,因灾倒塌房屋3.18万户7.9万间,不同程度损坏房屋10.91万户27.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35.1亿元。
  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临湖北,在抗洪抢险一线视察指导抗灾救灾;民政部领导对湖北抗灾救灾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分别于6月20日和7月2日两次对湖北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3批次工作组到湖北查看灾情,指导救助工作,下拨洪涝灾害生活补助资金2.66亿元,并紧急调拨帐篷、折叠床、衣被等救灾物资5.5万件(套)。
  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周密部署,举全省之力,全力抗灾救灾。省委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深入防汛救灾一线;省政府及时派出由省政府领导带队的5个工作专班,分赴各地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省减灾委下发紧急通知,并3次召开全体会议,对救灾应急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减灾办24小时值班,积极应对灾情;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省抗灾救灾办公室,组派省、市、县三级抗灾救灾工作组1.6万个5.7万人,分赴各受灾县、乡、村,指导和帮助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灾害发生后,省减灾委、民政厅先后启动了省Ⅲ级救灾应急响应、省Ⅱ级救灾应急响应,省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及各地也分类分级启动了救灾应急响应,落实救灾措施,加强灾情管理,及时统计报送灾情信息,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工作,指导各地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险转移,及时通过新闻发布会、媒体报道等方式向社会发布灾情和抗灾救灾工作情况,保证抗灾救灾工作有序开展。与此同时,省级财政累计筹措资金698亿元,支持抗灾救灾工作,其中省级财政安排财力转移支付补助资金55亿元,优先保障受灾群众安置、生活救助以及毁损房屋的重建修复,重点解决受灾群众生活急需和必需等民生问题,特别是要足额保障灾区群众基本口粮,严禁挪用。省民政厅建立了厅领导分片指导督查救灾工作机制,下发系列通知防范应对灾害,安排部署防灾救助工作,及时动员组织三分之二的机关干部组成21个工作组奔赴灾区一线,参与指导救灾工作。同时,省民政厅向灾区紧急调拨各类救灾应急物资22.2万件套,下拨救灾资金3.33亿元,根据相关规定启动了救灾捐赠,所接收捐赠资金和物资已全部拨付灾区。
  驻鄂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勇挑重担,冲锋在前,铸就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
  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在相关部委的关心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军民上下一心、和衷共济,在“灾情98+”的情况下,实现了“损失98-”的目标,取得了全省抗灾救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二、因灾倒损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情况
  在全省抗灾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同时,省委、省政府将工作重心从救灾应急转向灾后重建,先后召开全省灾后重建暨脱贫攻坚工作现场会、因灾倒房恢复重建暨群众生活救助现场会,对倒房恢复重建工作进行部署。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民政厅关于全省因灾倒损农房恢复重建的实施意见》,就恢复重建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对象标准和实施步骤进行明确。各地和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包保责任和销号制管理机制,加大政策资金整合力度,完善各项工作措施,积极推进倒房恢复重建工作。从各地统计上报的数据看,截至12月19日,全省恢复重建任务圆满完成,共实现符合救助政策且有意愿建房的因灾倒房重建23724户,修缮损房49702户,开工率、竣工率均为100%,真正做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三、受灾困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情况
  今年湖北灾情严重,受灾群众冬春期间生活困难问题突出。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做好各项生活保障工作。省民政厅超前谋划,在灾情稳定后就部署了全省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需求调查评估工作,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受灾农户,实地调查了解受灾群众冬春期间口粮、衣被、取暖等需求。根据各地统计数据,全省冬春需救助人口518.76万人,其中:需口粮救助人口453.84万人、需衣被救助人口67.65万人、需取暖救助人口24.55万人、需其他生活救助人口19.67万人。为了做好冬春救助工作,省民政厅组织民政系统对全省冬春需救助人员情况进行摸底核实,已下拨省级御寒棉衣(被)15万件(床),拟下拨冬春救助资金4.23亿元,且要求全部资金春节前发放到户到人,确保困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节。
  在此,非常高兴与媒体的各位朋友互动交流,也欢迎社会各界和媒体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各市、州,省直管市已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或主流媒体向社会发布了因灾倒房恢复重建情况,如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可拨打热线电话027-,向我们反映情况,提供线索。对发现的问题,一经查实,决不护短,严格问责追责。
  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张修富:
  下面进行第二项,请新闻媒体提问。
  记者提问一:请问民政厅彭军厅长,为了完成省委、省政府“农村因灾倒房困难户春节前搬入新居”的目标任务,省民政厅采取了哪些措施?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军:我厅党组高度重视恢复重建工作,将完成省委、省政府“农村因灾倒房困难户春节前搬入新居”的目标任务作为一项关系民生的政治任务完成。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出台《省民政厅关于全省因灾倒损农房恢复重建的实施意见》并请省政府转发各地各部门遵照执行。明确县级人民政府是本辖区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实现县、乡、村联动,分级负责、分片包干,“销号式”管理。二是提供资金保障。争取中央救灾资金2.66亿元,省级配套自然灾害生活救助专项资金8530万元。同时,省级财政安排财力转移支付补助资金55亿元,优先用于困难群众生活救助,重点保障受灾群众因灾倒房重建等。各级安排恢复重建资金共计6.98亿元,其中5.84亿元已拨付到户到人。三是强化督查督办。我厅先后三次召开调度会,每15日通报一次重建进度,派出多个督导组进行督办,编发督办情况通报9期,对进度滞后的县市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四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及时报请省政府启动救灾捐赠,捐赠资金已全部下拨,帮助困难群众进行恢复重建。组织90名社工骨干力量为领队的多个工作组分赴重灾区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进行灾后心理社会援助、关系调适、资源链接、社区重建等。
  记者提问二:戴厅长好!在今年的自然灾害中,我省的新型经营主体损失较大。经营主体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又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请问您,针对灾情,农业部门在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恢复生产、补充“元气”上,有哪些具体政策,目前落实情况如何?
  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贵洲:省委省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灾后复产工作特别重视,安排了1亿元财政贴息资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恢复生产。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厅会同省农信联社迅速落实贷款贴息政策,截至12月中旬核定3800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享受到贷款贴息,贴息额度9600多万元,补贴贷款总额19.2亿元,极大地鼓舞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灾后恢复生产的信心、决心,对灾后复产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为帮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恢复生产,农业厅还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比如,引导各级生产发展资金优先用于灾后恢复生产,重点扶持损失严重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专家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对口技术帮困;鼓励非灾区的龙头企业到灾区联办、创建农业企业等。在多方支持、帮扶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恢复生产信心的到极大提升。
  记者提问三:焦厅长好!近两年,我省农业农村改革也正在稳步推进,比如农村土地确权,今年的洪涝灾害是否影响到推进进度?能否按期完成?
  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焦泰文:今年6月2日,省政府在襄阳市襄州区召开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议,省委常委、任振鹤副省长要求各地按时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扎实推进农村经营管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各地成立了由县(市、区)党委或政府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确权领导小组,组建了由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与的工作专班,乡镇、村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各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实行县(市、区)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组,各驻村工作队包重点农户的包保责任制。
  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100个涉农县(市、区)、931.9万承包农户、国土“二调”面积7569.6万亩。截至2016年10月,全省已完成883.2万农户的调查测绘工作,实测面积6256.7万亩,分别占全省总数的94.8%和82.7%。除恩施州部分县市由于航拍原因获得工作底图较晚,工作进度稍有延缓外,其余地区到今年底可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各地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各地通过成立纠纷调处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主体责任,积极梳理问题,依法依规化解确权过程中存在的矛盾纠纷,确保了农村稳定。各地受理土地承包纠纷7.5余件,调解仲裁7.1万余件,纠纷调处率达94.5%。
  记者提问四:请问民政厅杨昌斌副厅长,针对今年汛期的严重自然灾害,省政府启动了救灾捐赠。我想了解一下,该次救灾捐赠的相关情况?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昌斌:针对今年汛期出现的严重自然灾害,省减灾委、省民政厅启动了省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二级响应。根据《湖北省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要求,省民政厅提请省政府启动了救灾捐赠,并抽调专班成立了省民政厅救灾捐赠办公室。截至目前,2016年暴雨洪涝灾害全省接收捐赠款物43717.55万元,其中资金25598.72万元,物资折价18118.83万元。省本级接收捐赠款物13620.16万元,其中资金7707.13万元,物资折价5913.03万元。特别是,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向我省受灾地区捐赠1万吨大米,帮助灾区群众缓解了困难所需,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睦邻友好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让灾区人民深受感动。全部捐赠款物第一时间已拨付受灾地区,用于帮助灾区倒房重建。对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省民政厅要求各地及时向社会公示捐赠款物的去向,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记者提问五:请问民政厅彭军厅长,冬春生活救助是一项什么样的救助政策?当前我省冬春救助开展了哪些工作?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军:冬春生活救助是一种临时生活困难救助政策,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冬令春荒期间无力克服的口粮、衣被、取暖、饮水、伤病救治等基本生活困难。一般按照缺口粮需救助情况来区分类别。一类对象缺口粮需救助在5个月以上;二类对象缺口粮需救助在3-4个月;三类对象缺口粮需救助在1-2个月。一、二、三类对象每人的救助标准分别不得低于180元、110元、60元。
  为了做好冬春救助工作,我厅主要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摸清底数。落实民政部冬春救助工作规程,及时召开救灾工作调度会,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冬春救助程序,落实民主评议和公开公示制度,于10月15日前对全省冬春需救助人员情况摸底。当前,省民政厅已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台账,受灾群众冬春期间口粮、衣被、取暖等需求情况掌握到户到人。二是下拨资金和物资。争取中央冬春救助资金4.23亿元,各地正在酝酿方案,将于春节前发放到受灾困难群众手中。11月下旬,省民政厅向各地调拨省级御寒棉衣(被)15万件(床),紧急追加600万元采购棉衣被,为受灾群众救助做好物资保障准备。三是加强检查。根据掌握的冬春台账进行电话抽查,每个市州不低于两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不低于两个乡镇,每个乡镇不低于两个村,进一步核实了解台账的真实性。派出2个工作组对全省冬春受灾困难群众生活安排情况进行巡回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及时整改,确保救助政策落到实处。
  记者提问六:焦厅长好!在今年农业经受洪涝灾害后,对今后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有什么经验和反思,下一步将如何完善,补齐短板?
  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焦泰文:今年7月的一场特大洪涝灾害,农业遭受了“伤筋动骨”的重创,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灾情发生后,全省农业部门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迅速实施“六抢一超”,着力帮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确保灾年农业少减产、农民不减收。目前,全省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积极有效进展。据农业部门统计,改种补种农作物422万亩,修复因灾损毁农田99万亩、设施蔬菜大棚8.7万亩,有效预防重大动植物疫病发生,基本恢复损毁渔业基础设施。
  应对“98+”的洪涝灾害,我们农业部门主动担当、不辱使命,经受住了艰难的考验。同时,我们更为深切地体会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还存在短板。比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设施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科技支撑水平不高,农业财政、信贷保险等扶持政策有待加强等。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着重从五个方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推进新建灌区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二是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认真实施《湖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年)》,重点开展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排设施、田间道路、配套电网林网等建设,到2020年建成旱涝保收、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3570万亩。三是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菜篮子”工程基地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普及适用性、多功能、智能化、精准化的设施农业装备。四是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推进水稻、小麦、油菜、玉米、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重点提升植保装备水平。五是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等防灾减灾体系,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包括信息采集、警情分析、信息发布的农情监测体系,提高农业灾害防范、处置能力。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张修富:
  刚才4位领导就全省农业生产和全省倒房重建灾民生活救助等问题回答6位记者的提问。全省农业战线,全省民政系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是有力度的,效果是显著的。希望各媒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选择不同的角度,充分展示“三大战略”的赫赫战果。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闻发布会信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