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猜成语:非诚勿扰广告,一童一颜叟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德育之窗栏目
《民族精神代代传》九(2)主题班会教案
【字体: 】
《民族精神代代传》九(2)主题班会教案
作者:&&&&德育之窗来源:&&&&点击数:214&&&&更新时间:
活动目的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学习围棋届名人奋力拼搏承传民族精神的故事,继承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将民族精神化为学习中的动力,将五千年传承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活动形式以故事诵讲和快板表演等形式展开。活动准备:a、搜集从古至今围棋名人的故事。b、学习爱国歌曲。活动过程1、趣味故事大家听:烂柯的传说 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后来,后人就把“烂柯”作为围棋的一个别名。2、知识博士告诉你:围棋的发展是随着人们的智力的发展而发展,也是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最主要的是表现在棋盘的道数上。棋盘的道数少,变化就少,下起来就简单,棋盘道数多,变化就多,就复杂,下起来就难,就不好掌握。我们现在的棋盘是19 X 19道,而在早些年,我们的祖先在发明围棋时,一开始并不是这样。那时是比这个规格要小。我们现在通过这些年的考古,已经一点一点的知道了以前的事。在考古中,我们国家发现的最小的棋盘是13 X 13道, 1977年4月5日 ,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一座辽代古墓,墓内供桌下,有一高 10厘米 边长 40厘米 的围棋方桌。桌上涂白漆,中间画有长宽各 30厘米 的棋盘,棋盘纵横13道。这种13道的棋盘是我们国家目前能见到的道数最少的棋盘。3、智力大比拼:A、古代围棋的等级标准是怎样的呢?可能是受我国从三国时就推行的“九品官人法”的影响,三国时代所著的《艺经》中将围棋分为九品:1守拙,2若愚,3斗力,4小巧,5用智,6通幽,7具体,8坐照,9入神。现在我国的台湾省,还实行着“九品围棋”制。B、现代围棋的等级标准是:我们现在实行的“九段”制,是从日本那里普及起来的,我国在1962年第一次评定了段位,当时的最高段位是五段,共四人:刘棣怀,过惕生,陈祖德,吴凇笙。20年后,1982年我国正式实行围棋段位制,被授予九段的棋手有三人:陈祖德,吴淞笙,聂卫平。4、名人故事知多少?聂卫平1974年,第一次战胜日本九段宫本直毅。1975年聂卫平首次夺得全国个人赛冠军。并在当年连胜来访的日本围棋代表团中的两位九段棋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高川秀格。“聂旋风”的雅号开始在日本流传。1976年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比赛,聂卫平连胜日本的“天元”藤泽秀行,“本因坊”石田芳夫及另四位九段,仅输了一盘。取得七战六胜的辉煌战绩。以此为标志,开始了聂卫平时代。在1985年至1987年的前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作为中方擂主取得了九连胜的辉煌战绩,连胜三场擂台赛。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擂台赛英雄”。聂卫平的围棋生涯达到了光辉的顶峰!为了表彰聂卫平对中国围棋的卓越贡献,中国围棋协会于1988年授于他名誉“棋圣”称号。聂卫平一生战绩辉煌,曾获六次全国个人赛冠军,八次新体育杯冠军,六次十强赛冠军,棋王,天元,CCTV杯各一次,共计23个国内冠军!并获得了三次世界大赛的亚军。聂卫平历史功绩在于,把我国的围棋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极大的缩小了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三个世界亚军),并引发了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围棋热,一次从未有过的大井喷!5、谁是中国现代围棋事业的奠基人?陈毅元帅是我国现代围棋事业的奠基人。陈毅爷爷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和围棋有着不小的缘份。1921年,陈毅到法国里昂勤工俭学,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和难友们自制围棋,钻研棋艺,消渡时光。回国后,在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爷爷在赣南打游击的艰难岁月里,围棋成了陈毅爷爷和同志们闲暇之时最好的休息方式。在挺进苏北的黄桥大战前夜,陈毅爷爷依然抽空和军中的棋友对局。其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感染身边的同志们和周围的朋友。新中国成立以后,陈毅爷爷是我国的副总理和外交部长,他在日理万机中仍然没有忘记围棋,是我国第一任围棋协会名誉主席,为围棋的开展普及和对外交流,起了决定的作用。陈毅爷爷有一首围棋名诗“纹枰对坐,从容谈兵。研究棋艺,推陈出新。棋虽小道,品德最尊。中国绝艺,源远根深。继承发扬,专赖后昆。敬待能者,夺取冠军。6、请跟我学:欧阳修的一首围棋诗 :《 梦 中 作》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7、齐唱一首歌《爱我中华》。8、快板表演《了不起》:了不起了不起,了不起,我们中国了不起!万里山河似锦绣,拥有人口十三亿。悠悠上下五千年,历史画卷多壮丽。万里长城大运河,中医中药更神奇。四大发明传天下,汉字涵盖音形义。五十六族好兄弟,亲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建设新中国,面貌日新又月异。长江三峡建电站,神舟五号上天际。西气东输创奇迹,东方世龙腾空起。了不起,了不起,中国人真了不起。勤劳勇敢又智慧,奋发自强永不息。 张衡发明地动仪,祖冲之算出圆周率,著《本草》有李时珍,译《几何》有徐光启。苏武牧羊节不变,岳飞报国志不移。孙中山把皇帝来推翻,毛主席领导革命得胜利。邓小平指引改革开放路,共产党一心为人民谋利益。雷锋精神代代传,铁人高举奋斗旗,神州大地多英豪,定能开创新天地。了不起,了不起,中华少年有志气。民族精神我传承,要为祖国来争气。树理想,立壮志,努力掌握新科技;讲文明,讲礼貌,形成道德好风气;勤动手,勤动脑,创造之花开满地;又能文,又能武,全面发展德智体;学英雄,学先辈,准备建设新世纪。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人人夸我有出息! 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人人夸我有出息!9、宣布班会结束。
通过活动,学生了解了围棋界的前辈们为了民族的荣誉,在方寸的世界中与外国同行较量、搏杀,也明白了作为炎黄子孙要为祖国争气,要承传优秀的民族精神,学英雄,学先辈,勤动脑,勤动手,争做了不起的中国人。&
德育之窗录入:jdc&&&&责任编辑:jdc&
上一个德育之窗: 下一个德育之窗:
【】【】【】【】
相关德育之窗
友情连接:
国家级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信息网
中国基础教育网
省级教育网站
江苏省教育厅
省教育装备网
市级教育网站
区县教育网站
周边学校网站
大桥高级中学
张纲中学校园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张纲中学信息技术中心主办&
公安机关备案号 99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20:28
《啃老族混上了总经理》纪实连载(二十四)
& && &这陈老师朗诵完,席间顿时一片掌声和叫好声。
& && &这老先生也不客气,说:“你们都说好,知道好在哪里吗?”
& && &那恭维的话自然是一句接一句,一句抢一句,一句盖过一句。有的说这诗词韵律优美,朗朗上口,表意直白,通俗易懂;有的说笔调辛辣,用词通俗,语句诙谐,淋漓酣畅;有的说内容深刻,切中时弊,令人深思,发人警醒。
& && &老先生接着说:“你们有谁懂诗词平仄吗?”
& && &我抢着说:“我们一中的高材生肯定懂的。”说着,大伙都把目光投向了那高材生同学。
& && &高材生同学正玩着手机,说:“老师讲过,每个字的平仄就是现在的声调。现代普通话的第一二声就是平声,三四声就是仄声。我正在百度上查找您这《临江仙》的词牌格律,发现您这首诗词读起来那么顺口、听起来那么悦耳的原因,可能就是它除了用词通俗、人人都能听懂之外,又都押韵,还都完全合乎古诗词的平仄格律吧!我平时学习之余有时也写点古诗词,但最头疼的就是凑了平仄顾不了押韵,压了韵脚却又找不到正好能表达意思的词语。您的每一处用词造句,看似是信手拈来、通俗易懂,但都处处都合着平仄格律啊!”
& && &老先生说:“孺子可教,璞玉可雕啊!快喊你卢哥大师兄吧!”说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 && &我一听这话,知道这老先生又认了这高材生同学当了弟子,生怕他把我这还没认下的弟子忘了,连忙站起来双手端起酒杯,跟那卢哥和高材生同学分别碰了一下,喊道:“师傅在上,我们三个弟子一齐敬您一杯!我们干,您随意!”说完就把自己先把自己杯子里的啤酒一饮而尽了。
& && &旁边那施律师见我干杯,不等那卢律师和高材生沾杯,就站起来跟他们做了个暂停的手势,说:“既然是敬师傅的酒,怎么能把我扔下呢?你刚喝的不能算数,再把杯子倒满,我们一起来敬!”
& && &这施律师刚一说完,席上的人都要站起,当然包括武汉来的那几个,当然不包括老板娘和陈老师两口子。
& && &我当然不会把这么好的巴结老板娘的机会,当然也是在酒席上凑兴的机会让给别人。连声说:“不是单敬师傅,是敬师傅和师娘两个吧!”说着就把自己酒杯再次斟满,也给老板娘两口子面前的酒杯里分别倒了那么一点点。
& && &接下来自然是碰杯干杯了。
& && &就此打住,不多废话了。
补充内容 ( 20:22):
说完就先把自己杯子里的啤酒一饮而尽了。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20:30
《啃老族混上了总经理》纪实连载(二十五)
& && &客人们一走,老板娘也说她保险公司有事要忙也接着走了。陈老师准备就在店里包房沙发上歇一会儿,我和高材生两个软磨硬缠的要了这陈老师的QQ号和空间密码,迫不急待地打开他老的空间,一起拜读起他老的《流氓演义》来。
& && &读完之后,陈老师也睡醒起来了。我们两个跟他商量说请他答应我们把这小说前几回在嘉鱼热线上发出来,让我们嘉鱼的网友们先睹为快、一饱眼福。他老先是不同意,后来开了一个条件,就是要我们保证他的创作不能受到任何网友的干扰。我们当然是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答应了。
& && &下面我就先把这小说的前几回发出来吧——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20:32
《啃老族混上了总经理》纪实连载(二十六)
& && &当代纪实体长篇网络章回小说《流氓演义》第一回(上)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 &版权所有,谢绝转发!
  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托起流氓。男儿生性好争强。人人称老总,个个想当王。
  唯利是图生意场,尔虞我诈何妨。锱铢必较是商量。今天兄弟喊,明儿个日他娘。
  ——调寄《临江仙·当代纪实体长篇网络章回小说“流氓演义”开篇词》。
  点击进入天涯社区“狂飙诗友会”版块查看原帖——
  /post-bbb26c23e-1.shtml
  第一回 牧牛老者失神百龙岔,驾鹤仙人隐迹大岩山
  话说人生运势,衰久必盛,盛极必衰。不论家境如何,每个人初来世上,都是只知饱暖,不知忧愁。看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一出娘胎就落在蜜糖罐里,自幼便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长大就享受着别墅豪宅,宝马名车。若没有大的变故,一生中不说风光无限,最起码也能衣食无忧,财务自由。出世时要落在那草根屁民之家,生来就被人唤作穷二代、苦二代,首先就输在起跑线上,无论再怎么打拼挣扎,总觉得命运长与人作对,人人都给我为难。只听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却不知为什么老天爷老不开眼,天总是不遂人愿。
  推其贫富之由,殆始于家族。有道是富不过三代,穷不过百年。恶而不灭,祖有余德;善而不昌,祖有余殃。积金钱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本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些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是也。
  也不知是哪个朝代,哪个年月,只知道传说中有一位仙人,也不知其名号,驾鹤云游四海。一日,骑下之鹤好不容易飞过长江,从江北飞到江南,已是人困鹤乏。鹤儿四处一望,望见紧邻江边有一处湖泊,湖面碧波荡漾,湖畔水草丰美,湖水清澈见底,湖上渔歌互答。鹤儿瞧见如此去处,只把那翅膀稍稍一收,轻轻地落在了一处湖岔之间。再说这鹤背上那位仙人,瞧见这湖泊周边如此美景,早已经心有所动,好一个腾挪辗转,也顺势从鹤背上轻灵飘逸地降落下来。
  不说这鹤儿在那湖州之上尽享鱼水之欢,一忽儿来一个白鹤亮翅,一忽儿来一个鹤立鸡群,一忽儿来一个仙鹤伸腿,一忽儿来一个引颈鹤鸣。单说那仙人下了鹤背,飘然从湖边采了些莲蓬,就着那甘冽的湖水吃了些莲子,已是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又躺在湖岔边草地上歇息片刻,已是元神归位、元气充盈。待大仙吃饱喝足,觉足饭饱,就手在湖边抓了把泥土,捏成一个泥哨,一边吹着曲儿,一边在湖岔间信步闲游起来。
  不一会,泥哨的乐声引来一位牧牛的老者。老者问大仙这嘴中吹的玩意儿是啥名堂,大仙说:你听这声音像是什么?老者说:乍一听,只听到“呜嘟呜嘟”之声;细细品来,又觉得这声音圆润悦耳、浑厚悠长。此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大仙说:“你听到的是呜嘟之声,就叫它‘呜嘟’好了;你喜欢这玩意儿,就送给你吧。”
  大仙转而问老农这湖叫啥名儿,老农告知此湖名曰“大野湖”。大仙又问老农可知这大野湖有多少个湖岔。老农一会手搭凉棚,一会扳着手指,数了又数,数了几遍,答曰九十九个。大仙听了,不觉放声大笑起来。
  老农问其因何而笑,大仙笑道:“大野湖九十九个岔,顶不到洞庭湖一个坝!若是这大野湖有一百个湖岔,有朝一日,这湖上就会有百条鲤鱼跳过龙门,化成真龙,天下苍生也就得福了!”说话间,大仙又用手边泥土捏出一个“呜嘟”。只见他把那“呜嘟”朝嘴里一放,吹出一阵悠扬的音响,先前所骑的那只仙鹤翩然飞至跟前。仙人跨上仙鹤,就朝东南方向飞翔而去。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20:35
《啃老族混上了总经理》纪实连载(二十七)
& && &当代纪实体长篇网络章回小说《流氓演义》第一回(下)
  仙人一去,老农愣了半晌,突然把脚一跺,大声喊道“糊涂!糊涂啊!我怎么数来数去,把自己脚下站着的这湖岔给数掉了?!这大野湖分明就是一百个湖岔啊!!!”
  且说这老者回过神来,这天色已近黄昏。老者急匆匆跨上老牛,扬起牛鞭,就朝那仙鹤飞走的方向追了过去。有道是“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这老牛也是善解人意,牛不停蹄地就一路奔跑起来。
  单表这痴汉老牛一对活宝,从黄昏到天黑,从天黑到月出,从月出到夜深,一路上是昼夜兼程,废寝忘食,只顾奔跑,不知死活。行近那鸡鸣时分,不觉中已跑出了小几十里,来到一座大山跟前,这人和牛早已是饥肠辘辘、口舌冒烟。正是那夜深人静的时候,隐约中听见一股叮叮咚咚、溪流淙淙的声响,不自觉就循声摸索过去。走着走着,月光下远远望见一只雄鸡在一泓泉水边忽而低头畅饮,忽而引颈扬脖,忽而雄鸡振翅,忽而金鸡独立。一会儿,就见那鸡鸡的小肚鸡肠被那山泉灌饱,站在那山岩上兀自“咯咯咯”的唱起歌来。有道是,一唱雄鸡天下和,万方乐奏有齐鸣。霎时间,山上山下村村寨寨旮旮旯旯的公鸡母鸡芦花鸡家鸡野鸡叫花鸡老鸡嫩鸡小鸡鸡齐刷刷就地雄起,全都引吭高歌引颈长鸣唱了起来。好一个一呼百应,此起彼伏,如雷贯耳,响彻云霄。
  再说这痴汉老牛,听到这漫山遍野的群鸡共鸣之声,已经是不知在云里梦里,只觉得蒙头转向。走到泉边,顾不上看那雄鸡飞去哪里,牛和人一个劲狂饮起来。好一番酣畅淋漓,淋漓尽致!待到牛饮方罢,屎尿完毕,牛人一并倒头便睡。这一睡便是昏天黑地,雷打不醒,浑如死猪。
  也不知睡了多久,躺了几天,只知道这老汉醒来时已是日上三竿。老牛在不远处啃着嫩草,公鸡在山野里不知所踪。老汉举目一望,只望见跟前这大山——山头上巨岩盖顶,山坡上绿草青青,山窝里别有蹊径,山野里桃李成林。
  望见那漫山遍野的桃李果实,这老汉顿觉肚里咕咕直响,口中唾沫横飞,早已把此行的来意初衷忘到了九霄云外,根本就顾不上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等不得穿上也不知什么时候脱下的衣服裤子,顺着那山间小道就一路裸奔,攀枝采果去了。
  不说这老汉张牙舞爪胡吃海塞狼吞虎咽暴殄天物的狼狈吃相,只说他肚皮胀饱完了的光景。就在他腆着个浑圆肚皮像个皮球在果木林中颠来簸去的时候,正恰巧来了一位毛发蓬松须发齐腰浑身上下通体雪白的白毛老怪。这老汉见到老怪,刹那间是毛骨悚然胆破心惊魂飞天外魄丧九霄。这老怪见了老汉那怂样儿,却是不温不火见怪不怪心平气和波澜不惊,慢条斯理柔声说道:“小儿勿惊,我不是怪物,我乃这大山之中普通樵夫一枚。汝是何人,从何而来,有何所求?”
  老汉听到这老怪居然会说人话,斗着胆子战战兢兢问道:“您,您,您老既是山中樵夫,怎,怎,怎么这般模样?”老怪也不直接回答,吟声唱道:
& && & 砍樵大山间,
& && & 山洞遇神仙。
& && & 洞中方数日,
& && & 世上已千年。
& && & 接着,这老怪向老汉讲起了他的经历:
  也不知是多少年前,有一天他到这座山上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这山中一个洞边下着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地上驻足观看。也不知过了多久,童子说“你该回家了”,于是他起身去拿斧子准备回家。谁知一看斧柄已经腐烂得稀里哗啦根本拿不上手,原本磨得十分光滑锋利无比的斧头也是锈迹斑斑锈的凸凹不平不成模样了。前几日回到家里,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只有几位老者依稀曾经听说,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回到山中,只看见——
& && & 山洞今犹在,
& && & 童叟已无踪。
& && & 棋局浑不见,
& && & 人去洞成空。
  听完老怪讲的故事,老汉忽然想起自己的经历和此行的来意,赶紧求老怪把他带到所说的山洞。两人洞内洞外找了一遍又一遍,山上山下寻了一遭又一遭,还是找不见这神仙的半点踪迹。最后只在山洞旁一块巨石后面看到一阙打油诗,诗曰:
  大岩山,大野湖,
  遇到一个老糊涂。
  百龙岔,百条龙,
  数数不清百代怂。
  从此,这山、这湖、这山洞、这湖岔、这泉水就都有了正规名儿,分别叫了大岩山、大野湖、百龙岔、仙人洞和鸡公泉。
  要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二回《小湖咀全村百余口,大家庭一屋十弟兄》。
鱼泡468 个
评论于 09:33
原来是这么来的
鱼泡878 个
评论于 16:13
不错,要是配上图就更好了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19:25
原来是这么来的
谢谢跟帖!后面是想看@南嘉书生 老师的《流氓演义》还是看我这啃老族当总经理的故事呢?(*^__^*) 嘻嘻……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19:28
不错,要是配上图就更好了
谢谢鼓励!配什么图呢?店里的还是《流氓演义》的?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13:27
《啃老族混上了总经理》纪实连载(二十八)
& && &当代纪实体长篇网络章回小说《流氓演义》第二回(上)
  第二回 小湖咀全村百余口,大家庭一屋十弟兄
  词曰:
  每到清明上岗丘,探询先祖过田头。子侄相与妻相伴,饮水思源问远流。
  离闹市,向深幽,抚今追昔带春游。血浓于水情无异,我辈平安亲莫愁 。
  ——调寄《鹧鸪天·癸巳清明次韵奉和@归山虎啸 君》。
  点击进入天涯社区“狂飙诗友会”部落查看原帖——
  /group_post.jsp?itemId=164790&articleId=bff00895cfbb61d048f3f
  且说这大岩湖滨,东北方向,有一湖咀,名鹿角咀。湖咀之上零零散散坐落着刘家、胡家、王家、方家、管家、曾家、熊家等等一些村落人家。湖咀远端,一直伸向大湖纵深有一村庄,名鹿角庄。村庄里聚居着陈魏二姓,一二十户人家,百十号人。
  也不知二姓始祖何年何月从何处迁来此地,只知道一直就有“陈魏二姓不分家”的说法,两姓也一直保持着互不通婚的传统。方圆一带的人也把这小村庄叫做鹿角咀陈魏家。
  传说这鹿角庄陈姓始祖名号官山,原本居于这大湖西南远岸,不说家产十分丰厚,至少也算得上家道殷实。相传在某年某月某日,这官山老祖门下,有一家奴母亲去世,因其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无处安葬。这官山公本是陈武帝霸先之后,又出自江州义门陈氏,自古凭仁德立世、从来以忠义传家。闻知此事,官山公赐给家奴土地十丈,用于葬母,并立下赐地文书。却不料这家奴日后拿出赐地文书,与其对簿公堂。
& && &公堂之上,文书中那“十”字头上不知什么时候被人加了一撇,竟然变成了个“千”字。官山公先是一惊,后悔当初把数字没分大写小写;平静之后,想想“吃亏是福”的祖训,也不申辩,就任由那县令还是府尹胡乱判决了事。
  不说这官山公经此变故,家奴散尽,田土尽失,拖家带口来到这鹿角咀后如何开基创业开荒垦地从头开始重建家园。只说这陈门一族,也不知过了多少岁月年代,传到清末民初,也仅有两房血脉。
  放下这幺房暂且不表,单说这长房,到陈胡满公第一百一十六代,原本也有仁、义、礼、智、信兄弟五个,却不料到下一代却只留下一个名叫文松的独苗男丁和一个名叫好英的女儿。这男丁文松也只活了四十八岁,在世时遇农闲就拎个竹篮走村串乡卖些蓝矾,人称“卖蓝矾个”,与夫人熊氏原本也生有四子,却也只两个长到成年。又不知小郎思聪二十七岁便撇下一双幼子英年早逝,仅留下大郎思明靠着姑妈好英支撑着整个家庭。
  再说这名叫好英的女子,嫁到不远处“畈那边”杨家多年,膝下也是无儿无女。应该是在公元一九三一年,长江发大水,仙桃沔阳三伏潭一对杜姓夫妻从江北逃荒过来,用箩筐挑来一对双胞胎姐妹。好英夫妇留在她家住了一段时间,求那夫妻把这双胞胎中稍大的那个给自己做了女儿,把那生庚八字问了,知是庚午年七月十六,即一九三零年九月八日巳时所生,取名杨顺生,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养大,嫁回娘家给侄儿思明做了妻子。这顺生嫁到陈家,与这大郎思明倒也恩恩爱爱,也没多久就生了两个女儿。
  又说那小郎思聪,小名东山,表字超奇。据那陈氏家谱记载,生于民国初年庚午年腊月二十八日丑时,查万年历应该是公元一九三一年二月十五日。相传这陈东山幼时便勤奋好学,有胆有识,腹有诗书,胸有抱负。十几岁时遇到国民党军抓壮丁,竟然跑到兵营把年长两岁的哥哥陈思明替换回家。一九四九年国军撤退,这小郎东山算来应是年方十八稍稍有余,火车从京广线开往南方,路过蒲圻(今湖北赤壁市),这小郎东山竟瞅空开了小差,溜了回来。应在那公元一九五八年前后,可能是受不了“大办人民公社”、“大办钢铁”等一系列极左运动的折腾,也算是经历坎坷、阅历丰富、懂得忧国忧民的小郎思聪,不知咋地就像是着了魔似的走上了信访之路,踏上了不归之途。传说中他一连给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写了三封长信,还不远千里徒步到北京上访,回来后便一病不起。那年戊戌,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这龙头就再也没能抬起。次日初三,即公元一九五八年三月二十二日,应是午时,这小郎思聪就一命呜呼抱憾而去了。有诗为证:
  三封血书到北京,
& && &此番一定见英明。
& && &倘若秘书拆我信,
& && &一河海水洗不清。
& && &——作者:陈思聪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13:31
《啃老族混上了总经理》纪实连载(二十九)
& && &当代纪实体长篇网络章回小说《流氓演义》第二回(下)
  老一辈都说这小郎思聪死后阴魂不散,有一回还把魂魄附在一个“扁担倒地不晓得是个一字”的表兄弟活人身上。说那大郎思明,表字超耀,戊辰年三月二十六日,即公元一九二八年五月十五日未时所生。不光知书识礼,为人极其忠信仁义,对阴阳之道也是有所知之,人送外号“家神菩萨”,可他也说不相信是思聪回了。不知是不是故意激将,只听这“家神”对那鬼魂附体之人说:“我弟思聪会写诗。你要能写一首,我就信了。”旁人拿来纸笔,不料那一字不识的表弟竟然现场提起笔来,一气呵成,一挥而就,边写边哭边唱,立马就写了一首以方言入声行韵的七言诗歌:“如今亡人好作孽(nie ),头七未过就有人说(shue)(给寡妻说媒)。不得哥哥打招呼,一日怎么到天黑(he)。”那情景,真叫个声泪俱下,笔墨横飞,神形共舞,鬼神同悲。传说那字迹与思聪的笔迹竟毫无二致全无分别;那张字纸也在家中保留了几年,后来却失向不知放到哪里去了。
  却说这思明思聪的母亲熊氏,早在思聪去世之前就知道这小郎东山寿命不久,老太太不愿看到儿子先娘而去,自尽而亡。寿年六十八岁。
  不提这些说起来全都是泪的伤心往事,接着说三年自然灾害之后,老百姓日子有了些改善,这“家神菩萨”的妻子杨氏顺生又怀孕了。前面已作交待,在此之前她已生了两个女儿,旁人见她挺着个硕大肚子,都说应该是个大胖小子,“思明菩萨”也呵呵乐乐。那一年时过端午,五月十四再次临盆,接生婆拉下一个婴儿,不料又是个“绣花儿个”女孩。这思明菩萨因弟弟思聪妻子改嫁,所生两个男丁已被自己抚养,倒也不很在意男孩女孩。没想到,万万没想到,绝对没想到——
  这杨氏生产过后,肚子也没咋见减小多少,没多久竟然又挺的高高的了。过了两个月,仅仅也就只过了两个月,就在七月十四,鬼门关中元节的前日,杨氏顺生那肚子好一阵剜心剖腹般的剧痛,居然又生出个孩儿,竟然还是个“读书儿个”男孩。后来知道这男孩乃是杨氏前后所生六胎之中唯一的男丁血脉。
  且说这杨氏顺生过了两年,又生了一胎,是个女儿,没几天便夭折了。到一九六八年二月二十九日,农历二月初二凌晨子时,又诞下一胎,还是女儿。这一胎彻底要了她的小命,杨顺生再也没能顺利生产,终因乡村僻远医疗条件太差救治不及难产而亡。女儿活了,娘却死了。呜呼!哀哉!
  不说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算是机缘凑巧。单说陈思明这“家神菩萨”妻子死后,来了几个江苏窑匠,村里安排住在他家为生产队里烧砖制瓦。窑匠见了他家光景,给他又提了一门亲事。女方是江苏宿迁皂河人氏,姓邱,名叫景淑,甲戌年(一九三四年)七月初十辰时所生。原系一名抗日军人、解放军的一名转业师级干部的夫人。因这位转业军人当时已另配新偶,这邱氏离婚后带着与前夫所生的幼儿在苏北娘家独居。第二年,一九六九年春节刚过,这邱氏便拖着个油瓶带了个异姓男孩嫁到陈家,为陈家又生育了二男一女。公元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四日,农历正月初九,邱氏寿终正寝,就在鹿角庄安葬。此是后话。
  至此,这陈家长房文松公世下思明、思聪共有五男五女,皆由“家神菩萨”思明抚养长大。按陈魏家当地传统习俗,男女皆称“哥哥、佬佬(弟弟)”,是以弟兄相称。恰巧这五男五女按出生次序排行,一三五七九恰是女孩,二四六八十巧为男生。那异姓男孩也是“家神爹”养大完婚,后来迁往生父转业地贵州赤水顶替父职认祖归宗去了。
  要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三回《邱二娘挑起一家担,陈小六逗死万人嫌》。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19:17
占个坑,怎么还没有更新啊!
又更了,怎么还不来看贴啊!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19:27
楼主在家里20000元一个月当个总经理,搞到我都想回去竞争这个总经理了,先顶帖支持一下看看你的套路,回去 ...
地球人都知道我这总经理的套路无非就是内部管理和对外营销,现在内部管理无论是食品安全和卫生还是服务,应该都上来了;每个月还拿大几千块钱的现金出来给客人摸奖;可营业额还是上不来。我真的有愧于老板娘的信任,你回来我就让贤吧!-_-|||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19:48
床前明月光,来到忆口香。流氓来自荐,搞个经理当。
床前明月光,来到忆口香。流氓来自荐,搞个经理当。
春眠不觉晓,处处虾子搅。夜来忆口香,优惠知多少。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19:51
日照香炉生紫烟,网看文章连载篇,
遥看瀑布挂前川,就上热线电脑端,
飞流直下三千尺,流氓演义不能止, ...
日照香炉生紫烟,网看文章连载篇,忆口香虾味道鲜,
遥看瀑布挂前川,就上热线电脑端,人文餐厅人气欢,
飞流直下三千尺,流氓演义不能止,我这经理不知耻,
疑似银河落九天,断更俺就气冒烟。写个纪实连载篇。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20:53
《啃老族混上了总经理》纪实连载(三十)
& && &当代纪实体长篇网络章回小说《流氓演义》第三回(上)
  第三回 邱二娘挑起一家担,陈小六逗死万人嫌
  词曰:
  我自逍遥世外,万人竞逐活该。窟窿几个很难猜,尔且株旁等待。
  不是存心耍赖,亏您使我学乖。玉身托付此胸怀,天上人间同在。&&
  ——调寄《西江月·接@黄梁幽梦 好句,也咏十二生肖之“兔”》。
  点击进入天涯社区“狂飙诗友会”部落查看原帖——
  /group_post.jsp?itemId=164790&articleId=3acc2eacde78
  这一回单说那“家神菩萨”陈思明原配杨氏顺生死后,家中本就已经有了老大全新、老二陈新、老三惠新、老四泽新、老五溎新、老六建新六个子女,这回又添了个活宝,取名再圆。连同这做爷的“思明菩萨”,这一家共是八口,只有家神菩萨一个壮劳力,儿女中老大、老二也只十四五岁。好在老四泽新,又名陈发,本是小郎思聪所生,已由生母熊氏带往湖岔对面西门黄家做了随娘儿;思明思聪的姑妈、娃儿们的姑奶奶兼外婆,那个年轻时嫁到“畈那边”叫陈好英的,住的并不大远。老太太虽已七十多岁,身体却还健旺,因丈夫去世多年,膝下无儿无女,是人民公社的五保户,也不用在生产队里出工干活,可以在娘家常住,帮着换尿片、端粑粑、化牛乳、熬米糊,照料那刚出世就没了娘的外孙女儿。
  出世就冇得娘的娃儿是有人帮着带了,可一家大小还得吃饭穿衣。无奈之下,这思明菩萨只好狠心把全新、陈新、惠新三个娃儿全都从学堂拉了回来。老大、老二在生产队里跟着大人们挣个半劳力的工分,老三惠新还不够半劳力的标准,就在家里学着带带佬佬,收拾收拾家务杂活。收工后便老的带少的,大的带小的,一起或分头放牛的放牛,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烧火的烧火,弄饭的弄饭,打猪草的打猪草,种菜园的种菜园,织渔网的织渔网,哄娃儿的哄娃儿。忙活一天下来,到那晚上八九点钟,一家人才能吃上晚饭。
  再说那老五老六,本应是双胞胎同胞姐弟,虽同在癸卯兔年出生,却不知怎么阴差阳错,生辰却差了整两个月。此事说来虽然离奇,事后却也无人纠结。纠结倒是无人纠结,可那五儿六儿,无论在那性别天性,还是身材个头,都有着天壤之别。有道是“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那五儿虽是女身,却生来身材抽长,性情大大咧咧,个性突出要强。因生相像她那买蓝矾的爷爷,村儿里都叫她“卖蓝矾个”。那六儿却是个头矮小,其貌不扬,都叫他“陈矮子”。
  单说那陈小六,小名建新,与那老二陈新、老四陈发一样,也有学名,单名凯字。因老陈家到他这一代是世字辈,家谱派名原为世凯,后因父亲续娶江苏邱氏又生了男丁,与那八弟并取名为世忠、世良,意为“世代忠良”。
  话说这“陈矮子”,不光个头矮小,其貌不扬;两个眼睛还一大一小,眼皮也是一单一双:头顶还长了两个“溅窝”,跟人吵起架来弄不好就被人骂做“生得贱、讨得贱”;面门正中又长了个“滴水鼻儿”,那鼻梁比常人都高,那鼻尖往下垂出一节。
  再说这“思明菩萨”,不说在整个村里是德高望重,至少在大伙心目中是无所不能。不管谁家有个大事小事,首先就会找他拿个主意;谁家大人小孩有个磕磕碰碰跌打损伤风寒暑热昏迷不醒,只他一到,立马就手到病除起死回生。夏夜的禾场、冬日的火炉,只要他在,那总是围满了听众聚满了粉丝,听他讲天上人间地底下,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来必然绝对肯定要发生的事情。
  那时节尽管日子过得很是艰辛,他对子女的教育却从来是一丝不苟毫不马虎。除了在课本上和学堂里学到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治挂帅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理想和毛主席语录、雷锋王杰张思德、喜儿铁梅杨子荣,儿女们还真真切切切切实实实实在在从他身上潜移默化感受到感知了忠孝仁爱仁义礼智长幼尊卑温良恭俭的国学传统和家学礼节。所养育的十一个孩子,包括那邱氏带来的异性男孩,都是整个村里同龄少儿中书念的最长学上的最久的。孩子们也还都算得上是品学兼优,头几个孩子在学堂里还都是连连跳级,成为学校老师树立的学习标兵和童鞋们的学习榜样。  
  回过头来再从那杨氏死后说起,这家神菩萨狠心把老大老二老三从学堂拉了回来,这小五小六正是四五岁光景。那年开春,应是一九六八年,恰逢新学期开学,那时候咱毛爷爷对咱学堂的入学率普及率是极其重视,上个学读年把书也就只要花一块多钱,对贫困家庭还可以实行减免。再加上大队学堂那些只记工分木有工资的老师们,对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无限忠于无比崇拜,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无私奉献,对培养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迫切心情迫使手段,每天到各家各户上门求爷爷告奶奶不怕跑断腿磨破嘴撞了神碰了鬼,这五儿六儿也就跟着村儿里大大小小娃儿们一起上学去了。
  接着说第二年邱氏来后,所带来的那随娘儿幼名小昌,也在陈家改了姓氏入了户籍上了学堂。思明菩萨丧偶后又得续娶,应是出于对老天爷发自内心的由衷感激,对邱氏出自肺腑的真情怜爱,对上天赐给的这段机缘是无比珍惜,对这娘儿母子是疼爱有加,对那小昌儿也是视为己出。说这邱氏娘家,虽说不上是名门望族大户人家,在当地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望,解放初划的是富农成分。这邱氏不说是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却也是出自书香门第,可算知书达理。特别是经过前一次的婚姻变故和多少年的颠沛流离,本就性情温和热爱生活的她,更懂得感恩天地珍爱幸福善待丈夫照料家庭。打从一来陈家,就在生产队里跟当地妇女一样干起了农活挣起了工分,还支起那不远千里带来的缝纫机,帮村儿里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裁剪起布料缝起了衣服。
  说这陈思明、邱景淑夫妻二人,既然都有这份寻常现在看来却是很不寻常的宁静心态,日子也是过得有条有理波澜不惊。那小昌、六儿作为分别出自夫妻两人各自膝下的男丁,这一对宝贝疙瘩相互间也是秋毫无犯,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从来就没有红过脸皮。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20:57
《啃老族混上了总经理》纪实连载(三十一)
& && &当代纪实体长篇网络章回小说《流氓演义》第三回(下)
  常言说:“矮子矮,一肚子拐”。不说那陈小昌年长几岁,在母亲的调教之下,也懂得安全礼让;单说这陈小六,生来天资聪颖天性顽劣,那性情是从不认输,读书成绩从来是只说一不说二。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先后读了几所学校,每次进入新的学校新的环境之前,可能因为学习进度、所学内容的差距,入学时成绩整体排名不怎靠前,可是,再不咋滴,不消两月,那矮子个儿就再也不会只拿第二名了。学习之外,这陈矮子也是时常戳火惹祸,常惹事端。不管是屋里外头,常闹得是老幼不安鸡犬不宁,人称“逗死万人嫌”。
  家里边,仗着亲妈大娘杨氏过世,上有父亲、姑奶奶兼外婆罩着,一二三四,从老大到老四,再到那随娘儿小昌母子,从大到小,从老到幼,对他无不是呵哄有加,大不了是惹不起躲得起。除了打着老爷子的旗号叫他做点什么,一般是不会对他吆五喝六指手画脚。他要一高兴来点什么恶作剧,那大的小的老的少的也都会忍气吞声诚惶诚恐不敢撩他生气惹他发毛。有一次,一家人吃完饭,把那剩饭剩菜和着剩下的汤汤水水盛进一个钵子,留在锅里用锅盖盖着准备下顿喂给小猪儿吃。弟兄中平日最疼他的三哥(姐姐)惠新不知从哪回来说还没吃饭,六儿骗她说大锅盖子下面钵子里就是特地留给她吃的。待他看着小姐姐狼吞虎咽吃完,他才咯咯直笑告诉姐姐那是猪食,还一直笑话姐姐“吃猪食”,姐姐也只抿嘴一笑,不敢声张言语。
  整个家里都对他呵着哄着,唯独那双胞胎姐姐五儿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时不时给他来个下马威。有一次五儿竟用一个织渔网的农具,上面是竹竿筒子,下面是丁字形实木做的,叫做“网柱”的东东,照他脑袋瓜子生生的敲了一响。那六儿自是不依不饶,向父亲投诉。谁知那在他心目中一向是明辨是非坚持正义主持公平的父亲竟然对他不闻不理,他还一而再、再而三地找父亲胡闹,直到父亲耐心跟他说是五儿不对,但她是姐姐、是亲人,我们不能把姐姐杀了,就是打的还回来,自己也不能解了伤痛,他还不肯善罢甘休。因为父亲没有如他所想的责令姐姐向他道歉,竟然几年都不跟那五儿说一句话。
  不知是父亲对这陈小六的有意磨砺,还是迫于生计的无奈,六儿至今记得,从五六岁上小学时起,他就一直是一边上学读书一边为生产队放牛挣工分,一直到初中毕业。并且,别人家里一般只放一头牛,他家放的是一头母牛,母牛每两年生一头小牛,恰好和他后来的江苏妈妈生弟弟妹妹的节奏不差上下。
  早上放牛一般是老人小孩天不亮就起床把牛骑着或牵着,到山坡、田埂、湖滩上吃些青草,待到天亮青壮劳力们起床后开过早工、吃过早饭,把牛赶回村里交给用牛的男子们去耕田耙地,然后吃饭上学。下午放牛是放学后吃了饭到大人收工时接上牛绳再牵去放牧,一般是放到天黑后才回家。下午放牛的时间长些,孩子们有时就把那牛群抛放在湖滩、山野或那田埂上,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打些猪草,摸些鱼儿,玩些游戏。当然也少不了打架相骂,偷些吃的,玩些恶作剧。
  说起打架,这陈矮子自然不是别人对手,只有吃亏的份。平日里要不就被几个稍大点的孩子头儿拉来拉去,看他们怎么一会孤立这个一会孤立那个,以势欺人,还好他一直没怎么成为被孤立的对象;要不就跟女孩子们一起,给她们信口开河编些故事、儿歌,逗她们开心玩儿。后来大一点的孩子不放牛了,他也顺理成章当了那么一段孩子王,还号称司令军长神马的,也带着村里的娃娃们跟湖岔对面蒲州咀的放牛娃们打了一仗。这一仗,自然是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倒的是稀里哗啦。几天后,人高马大的四哥陈发回来,和他一起带着人牛而不是人马,跨过湖岔远征蒲州咀,才给他挽回些面子,竖起点威风。
  大人小孩一起,他可算出了名的能说会道,也讲道理,最最叫人受不了的就是得理不饶人。好多次,也分明是他占着理儿,可他明摆着打不赢,却还跟人家死缠烂打胡搅蛮缠,直到对方大人说他太过胡闹、有理也变得无理了,是“缠不死的猪婆耷”,他还不肯回头。有时还猖口野嘴满嘴喷粪倒屎倒尿,把人家护短的大人骂的狗血淋头恨不能钻到地缝里去。一个叫孙理金的老师说他也有不对,要他多做自我批评,他还搬出来毛主席语录,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把老师弄得哈哈大笑,他还觉得委屈。做错了事,他也懂得承认错误接受惩罚给人赔不是,就是“一不小心”就又犯点“一时糊涂”。老师教他:光会认错还不行,知错不改等于“坦白痞子”。进入小学毕业班时,老师安排他当了学校的“红小兵大队长”。可他“狗子坐箢篼不识抬举”,也就因为芝麻大点小事老师委屈了他,就在班上和一位年过半百德高望重从“五七干校”出来叫郭时忠的老师公然作对。高中毕业班时,也还是学生干部,尽管个头还是班上最小,又因老师冤枉了自己,与一个姓杨的年轻老师在教室里就通娘骂老子,闹得乌烟瘴气,直到轰动全校,校长亲自出面调停。可惜,太可惜,实在是可惜!现在看来,那么多的好老师,那么明白的父亲,咋就没人教会他“得理也饶人”的道理啊!嘘唏,悲哉!
  要知后事如何,请看第四回《高中皇榜祖坟烟初冒,急下陡坡家神儿没丢》。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21:16
《啃老族混上了总经理》纪实连载(三十二)
& && &当代纪实体长篇网络章回小说《流氓演义》第四回(上)
  第四回 高中皇榜祖坟烟初冒,急下陡坡家神儿没丢
  诗曰:
  吾乃六零后,而今五十多。生在砖瓦房,住的向阳坡。
  吃的是娘奶,牛乳也听说。一屋几张床,兄弟同被窝。
  红薯和饭煮,青菜也凑合。卫生不太好,猫鼠竞唱歌。
  长到六七岁,自带板凳桌。木有幼儿园,直接上小学。
  走路上学校,迟到站墙角。怕饿带点饭,不带就忍饿。
  一筒麦麸饼,卖价一角二。几分钱一两,那叫猪耳朵。
  有钱就买点,没钱咽唾沫。胖瘦无人讲,穷富没人唆。
  学习很上进,读书靠自觉。从来不补课,也没文理科。
  伙伴在一起,情同姐妹哥。男女同凳坐,从不送秋波。
  女孩跳皮筋,男孩打陀螺。课间滚铁环,课后玩风车。
  一张乒乓台,人浪一拨拨。球网砖头搭,球拍木板削。
  枪炮自己造,飞机用纸折。军棋凑钱买,珠子泥巴搓。
  同伴吵起架,气来把脚跺。和好拉拉手,气散乐呵呵。
  外面闯了祸,自己求解决。谁若告爹娘,准被敲脑壳。
  偷鸡摸狗事,大伙都不做。能知父母苦,自觉帮干活。
  放牛挣工分,打草喂猪猡。拾穗摘棉花,割谷插秧禾。
  树上有鸟蛋,沟渠有田螺。泥鳅双手逮,弹弓射鸟窠。
  大湖撒鱼网,可能有人捉。顺手摘瓜果,不算偷和摸。
  村里干水塘,逮鱼用蔑箩。谁家杀年猪,肉汤都能喝。
  杀虫用石灰,驱蚊烧烟火。中暑得感冒,不用针和药。
  人人上夜校,村村有广播。最爱看电影,不惧山水隔。
  地道地雷战,掀起参军热。英雄是榜样,八路是楷模。
  全民穿军装,至今犹记得。头上银丝添,眼角皱纹刻。
  今看崽和女,泪眼已婆娑。又是一代人,后生莫蹉跎。
  ——调寄《古风·六零后之歌——根据网络流行诗歌改编》。
  点击进入天涯社区“狂飙诗友会”部落查看原帖——
  /post-b04d96db9ad9-1.shtml   
  这回书接着说那陈矮子,因为上学时正值“文革”,时兴开门办学搞劳动,而他个头太小,小学时就让老师和家长先后强行压了两级。但因他入学实在太早,听人说当年发蒙时还穿着破裆裤、围着个“抱裙”,所以再怎么压级留级,在同年级的同学中也是排在最小的之列,到那高中毕业时年龄也还不到十六岁,身高只有一米五零,体重刚刚四十公斤。
  话说那陈矮子高中毕业已是一九七九年。那时候,“四人帮”已被打倒,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已是第三个年头。想不到,他所就读的那所在头一年高考中生生被“剃了光头”、一个大学生都没考取的农村中学,这一年竟然彻底来了个咸鱼大翻身,所在的那个“重点班”一下子就考出了十五个大学生。他的成绩更是遥遥领先,一不小心居然还拿了个全县理科第二名。消息传来,那真是祖坟上面冒青烟,一时轰动半边天。一时间,学校成了全县的榜样,矮子也变成了神话中的超人。
  也不知是他老陈家祖祖辈辈哪一代得罪了哪路神仙,还是老天爷真的要降神马特别巨大的大任于斯人,反正是这一家人还没高兴多久,就被那天老菩萨抬起来摔了一跤。眼见快到八月底了,眼看着比他考分低的同学的录取通知书都陆陆续续来了,一家人早也盼晚也盼望穿双眼,却还没有望到那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县教育局在这学校蹲点的领导、县教研室的卢主任也急了,说在省招办找不到陈矮子的档案了,不知道被哪所高校提走了也没退回来。连忙到这蹲点学校找到那“重点班”姓肖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赶紧派人步行跑到到陈矮子家里把他找来,问他到底是怎么填的志愿。
  说那卢主任和肖老师,当面再次确认了陈矮子的第一志愿是填的武汉大学。又听说这陈矮子体检有些问题,除身高和体重之外,眼睛还是个色盲,报的专业却是武大理论物理学和无线电电子学两个专业,但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中填的是“服从调剂”。两人反复分析,说那武大在全省的录取计划是整三百人,而他的成绩在全省排名是在前三百五十名之列,报武汉大学是绝对没有理由不被提档的。要出问题可能就在专业限制上面。
  弄清这些情况之后,那卢主任立马与省招办和武大取得联系,可惜还是为时已晚,慢了整整几个节拍。还没等武大把那档案退回招办,所有重点非重点的本科院校的招生录取都已结束,仅剩下几所地方性的专科院校的招录工作也都接近尾声。因为早在志愿填报之初,可能是为了保证所在中学的录取率,班主任就要所有够线了的同学都在志愿书上所有“是否服从分配”的地方全部都填了“服从分配”。就这样,后来据说还是县里那位卢主任找到以前他的老师、当时在地区一所师范类专科院校担任院长的关系,陈矮子以高出录取分数线近八十分的成绩被这所“大专院校”录取,好不容易好歹总算也收到了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正是:
  高考通知发九州,
& && &几家欢乐几家愁。
& && &几家欢饮庆功酒,
& && &矮子全家要跳楼。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21:20
《啃老族混上了总经理》纪实连载(三十三)
& && &当代纪实体长篇网络章回小说《流氓演义》第四回(下)
  接着说这通知书一来,全家上下自然也没多大喜气。上门前来道贺的亲友,一边夸赞老陈家了不起出了大人才,一边也为这陈矮子唏嘘不已感到惋惜,认得不认得的人都说这娃儿糟蹋了浪费了可惜了。这陈小六一会被抬到天上一会又跌入谷底,别说是个娃儿,就是大人乃至神人,谁又经得住如此打击?表面看起来好像也没啥事,在人前他也时而有些笑容,背了人却一直耿耿于怀闷闷不乐郁结不散愁眉不展。没多久,当然不可能有多久,终于,他还是和常人一样——积郁成疾一病不起,平生第一次住进了县人民医院。
  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会病。那时大姐全新已在几年前嫁到离家四十里开外的县城边的一个国营农场,好像吃的是什么半商品粮,条件比普通农村要好。应该是在上学报到之前,大姐把他接去玩儿,也想进城给他置办点上学要用的东西。不料想原本还是好好的,连自个儿都不知道怎么会病的他,有一天早上不知不觉中竟然发起烧来。大姐把他带到人民医院,医生让他住进了病房,打起了点滴。
  说来就跟小说故事里的情节一样,在医院,病床上,大白天里,他还真做了个梦。朦胧中见到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人,应该就是神话小说中的无常判官还是阎王,这个一句那个一句对他说:那边不要你,到我们这儿来吧!醒来时也和小说电影里的情节不差上下,出了一身大汗。看到的还是病房里白白的墙壁、病床上白白的被单被套、输液架上挂着的吊瓶和瓶子里那透明的液体,还有窗外那在家乡不曾见过、也不知道叫啥名儿的阔叶树木;听到的是病房楼道里不知什么人拖动着什么物体发出的虽然有些聒噪却也还算正常的声响。打完针感觉好了也就出院了,这事、这梦也没怎么放心里去。
  上学前他也犹豫不决。父亲开导他,说能够凭自己的真本事考上大学、成为“国家的人”,名正言顺地由农村户口转为商品粮户口,这样也算是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了;机会不好没能上更高的学校,那也不怪自己;每个人的高度和成就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那是祖祖辈辈好多代人当然也包括自己点点滴滴的漫长积累;每一代都要为下代下下代子孙万代打基础;根基打牢了自然而然该有的就有该来的就来了......
  父亲那套什么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他是不信,但他自己也反复想过,这次高考能考得这么好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拿本校第一名是在情理之中,在全县全省的排名能够那么靠前却是在意料之外。想想学校头年的第一名都名落孙山了,自己能够上个师范专科学院也不错了。又想到来年高考要加考生物,英语也要由现在的“重点大学录取时按高考得分的百分之十计算作为参考成绩”改为“直接按高考得分的百分之三十计入总分”,怕要再考今年那么好的名次也是未必了。再加上招生文件上说的很清楚了,上头规定凡已被录取的考生一律不许复读,否则三年内不得再次参加高考。那个时候高考刚刚恢复不久,“复读风”还没有开始刮起,哪个也不敢保证上面不会对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于是,从来都是上面说啥就信啥的一家子人摆过谢师宴,把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老师们轮流请了,把闻讯前来送了恭贺的远亲近邻答谢一番之后,就把娃儿送到那填报志愿时根本就不知道有那么学校的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上学去了。
  送他上学的是二哥陈新。那一天是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三日,几位在这学校高年级上学的老乡事先就听说学校录到了他这么个分数特高的小同乡,和他的首位班主任叫方水金的老师一起,就在长途车站新生接待处等着。把学校的入学手续办了,到寝室把被窝行李安顿下来,二哥也没呆多久就告别回家了。临行时却也平平淡淡,并没有发生电影小说中那依依不舍挥泪惜别的情节。
  那一届也就是七九级,整个学校就录了中文和数学各两个班,他分在了数学二班。因为考分特高,老师和同学们推荐他当了班上的学习委员兼团支部的宣传委员,后来还在校团委当了干部;因为考分特高,高年级、同年级的同学都把他像看外星人似的有事没事朝着他指指点点,当面背面议论纷纷。又因为个头太小,一些不认识他的师长、校工,在食堂、在澡堂还以为他是学校老师家的孩子,对他也算有些别样的关照。
  经过家里父母、兄姊和其他大人们的细心开导和与学校老师、同学们的不多交流,他也算逐渐走出了阴影。尽管不再像以前在小学中学时那么特别活跃,尽管有时候也会一个人独自发呆,却还是融入到学校的正常生活节奏之中。该吃吃,该睡睡,该上课上课,该参加集体活动时参加集体活动,该逃课的时候当然也会逃课。
  要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五回《非金子也有光华遮不住,到底层犹存壮志萌未休》。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00:14
《啃老族混上了总经理》纪实连载(三十四)
& && &当代纪实体长篇网络章回小说《流氓演义》第五回(上)
  第五回&&非金子也有光华遮不住,到底层犹存壮志萌未休
  诗曰:
  红粉为谁生?
  情丝我自增。
  无人来采藕,
  忍垢不相争。
  ——调寄《绝句·伤藕——接@菇凉来也 好句而作》
  点击进入天涯社区“狂飙诗友会”部落查看原帖——
  /group_post.jsp?itemId=164790&articleId=e5803baaffda4df3b63a23ea67580b75&&
  话说这小说主人公,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告别了每日荊椒鲊、馇菜下饭的高中生活。凭着国家每月发给十七八块的生活费和两三块钱的助学金,吃上了馒头花卷肉包子、蒸饭炒菜红烧肉,竟也蹭蹭蹭地长起个来。三年下来,当年的陈矮子已不再矮小,居然也长成个中等身材,身高已定格在一米六八,体重也长到一百一十八斤。这一拨的同学们本来就不知道他陈矮子的外号,都以学名称呼了。
  说这原先被人叫做陈矮子现在就叫学名陈凯的,三年中,那表现也就平平。除进校时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一个话题,过后也就班上的同学和几个老师对他高考时的曾经辉煌还有些印象,慢慢的他也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性和视野,也没受到学校领导的什么格外关注和特殊照应。
  倒是那七七、七八前面两届的学长,绝大多数都是文革十年沉淀下来经历过大鸣大放文攻武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无论在年龄还是在社会阅历上,跟这基本上都是直接从学校招来的七九级的,明摆着绝然不同显然是天壤之别。学校领导不说七九级的孩子们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好反应灵活思维活跃,那位主管学生工作的学工处范主任还老把“七九级的,不怎么样!”作为口头禅,不管大会小会当面背面老是拖着长长的怪腔怪调抑扬顿挫的把这些娃们大声呵斥喝来斥去,把整个七九级“一竹竿扫一船人”,扫的是一个个灰头土脸灰不溜秋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也不知是那号称专门研究心理学教育学的范主任内心真不把咱娃儿当咋回事,还是他刻意的拿这七九级的进行高强度、强刺激的心理实验,但毕竟万物都有向上的本性,阳光总是不分厚薄不分彼此普照着世上苍生,就是完全自生自灭的环境也可能长出壮苗,甚至环境越是恶劣越能造就不朽之材。这七九级的老师和同学们也还算争气,据说到写这流氓小说的时候,整个七九级这一届,中文、数学共四个班一百八十多人居然一个都没死,管他活的好歹,可还全都活着。不是危言耸听,这还真是奇迹!各位看官,不管年龄大小上学长短,不信的话,您也不妨回头轮一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您每个学段所在的那一个班级,只说有木有一个班级,有木有至今全班一个都没死的?这也正是应了本作者南嘉书生的那句至理名言:什么样的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什么样的人生都是成功的人生!活着,真好!(*^__^*) 嘻嘻……
  回头再说这故事的主角儿,在入学前本就受了打击,在学校也没有故意出啥风头,总体上还算比较平淡低调,并没有什么异常突出的表现。不同的是除了数学学科的专业课程,还保持着对文史哲学的偏爱和喜好,自修时间大都在学校图书馆里翻看、借阅着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书籍。再就是因为一直当着个学生干部,同学们又实实在在看到他在专业之外其他方面的才气和能力,学校上面布置下来的各种活动他自然是推脱不掉,再加上年轻人都应有的那么一股玩闹劲儿,所以也有那么一些与众不同的表现。
鱼泡282 个
评论于 00:17
《啃老族混上了总经理》纪实连载(三十五)
& && &当代纪实体长篇网络章回小说《流氓演义》第五回(中)
  进校不久学校布置出墙报,作为班上团支部的宣传委员,他也是赶鸭子上架不得不勉力而为。墙报出来,在那些能说会写能写会画经历丰厚阅历丰富的高年级学长们眼里,整个七九级的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一塌糊涂。课外闲聊,别人无意他是有心,凭着在小学、初中打下的美术、毛笔那么点小小功底,和他那做任何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力求尽善尽美的执着劲头,居然也能听到那些就会挑刺的学长们对他所付出的心血和劳动的首肯。限时作文竞赛,他用寓言体的写法,把一个不限文体的标题“铺路石“,写的虽然算不上妙笔生花但也文理通顺文笔流畅蕴含哲思富有哲理就是与众不同,成为全校理科生中唯一获奖的文章。演讲比赛,虽然没有拿到大奖,但那洋洋洒洒的一篇“略谈鄂东南方言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居然得到了学校语言学专家、教务处王主任的充分赞赏。
  运动会上,他的稿子给班上同学鼓足了劲,所在的七九数二是越战越勇越战越强,在最后一个学年终于夺得全校总分第一。篮球场上,虽然轮不到他去上场,但高年级学长毕业之后,他可以从班上挑出二十个人来,任人再从这二十个人中随便选出五个去打全场,也可以在全校所向披靡。体育课上,他的体操动作也时常被老师引为示范。单杠双杠蹲桩甩体攀高跳马前后滚翻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原地跳高立定跳远俯卧撑弓箭步等等也都样样在行还能玩出花样。排球测试,虽然平时也轮不到他上场比赛,但他根据测试规则由自己挑选对手跟自己配对相互传球作为自己的测试成绩,居然也拿了个对面传球个数全班第一。音乐课虽然学校不开,但他竟能自己琢磨着哼上几遍就可以把任何一首只要能唱出来的曲子还原成简谱的曲谱,各种乐器也都能粗通。
  “女排热”时,他也带头和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还亲自站在三轮车上擂着大鼓,喊着“向中国女排学习”、“打倒小日本,振兴大中华”的口号。喊口号那是喊的声嘶力竭声音嘶哑,哑到是只能看到口型听到口里呵气完全听不见在喊什么;擂鼓擂的那手掌上的细皮嫩肉生生被那鼓锤磨破,磨的是鲜血直流,磨的那下一届的小学妹小女生心里疼死争着抢着用手绢给他包扎......(此处暂且省略一万字)
  由于从进入初中起就因开门办学、老师学生一起开荒垦地烧砖建校,再加上农村教师本就配置不齐、数学课程虽是开了但内容基本没学,刚进高一时只因仅仅一次没有积极举手发言,居然还闹出不懂得因式分解、不知道啥叫解简易方程、连怎么用X的代数式表示Y都不会做的笑话。数学基础一直不强的他,到大学了专业成绩还是不能冒尖,但他也一直不曾丢弃改变个人命运、更好报效国家的幻想。
  那时科学技术已被提高到第一生产力的高度,刚进高中时就听老师拿着报纸念过一个叫宁铂的神童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的故事,进了大学又听同学说同学的同学考分比他低多少多少竟也被那所当初在填报志愿时心里特别想报却又浑身不敢报的中国科技大学录取了的事情。刚进校不久,他就给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国家领导人方毅写了一封长信,以自己的亲身遭遇,反映高考招生录取环节存在的弊端,表达自己想进入更高级别学校求学、献身科学技术事业的强烈心愿。那封信当然还没到方副总理手里就不知被手下人怎么灵活处置当然是石沉大海了,但他却还不死心,一会胡乱折磨着自己的身心,一会又设想着自己的未来,一会又想着怎么随遇而安。
  从高考结束高中毕业,他就每天记起了心得日记,并且这一记就是连续十年,从未间断。直到参加工作六年后因工作调动而自己尚未安家,把近半个书箱的日记本像宝贝似的存放到县城边上的大姐家中,可惜大姐后来竟不知把那些宝贝扔到哪儿去了。大学里他是一有假期一有空闲就跑到省城县城地区中心城市各处新华书店东翻西翻左看右看直到人家关门下班还不肯走人。还积积攒攒四处搜罗买了好多各方面的书籍,连同学校发的课本,在第一次结婚前特地叫木工师傅按他自己设计的样子打了一个大大的书柜装在了一起。又可惜后来因自己虽已调到县城上班但没固定住所放在七妹的一间小屋,再后来也被从部队复员回来也是没有住房在那借住的叫“辉辉”的大外甥当废品给卖了。
  学校铁定是转不成了,他也曾找学校领导试图转个专业。现在看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小说第一回结尾处那神仙在大岩山留下了“百龙岔,百条龙,数数不清百代怂”的诗句,冥冥之中有人要他学好数学,反正当时那学校领导就一口回绝,断了他的念想。他也曾想过考研,并且为选择考研的专业方向,翻来覆去把当时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恨不得都翻烂了,好不容易才找到有那么个学校招收“数学发展史”方向的学生。可是回头一看,不管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什么研究方向,都需要大学本科学历才能报考。那时根本就没有什么“专升本”方面的考试,好不容易等到毕业几年后上面总算出台了招收专科起点本科生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他报名后也是以高分通过了“中国革命史”和“英语”两门考试,后来却自动放弃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童一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