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程的度数级数和度数的区别是什么

音级数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音级数,意思是音与音之间的听觉上的距离。
音乐中的-度  首先说,度是一种单位,用来衡量音与音之间的听觉上的距离。它是一种量度,其大小是人为规定的。  再解释什么叫。这其实是个不太好说的问题,因为其它宽度的关系都是在八度的基础上,相对八度而言的。彻底地说清需要从定律开始说起,虽然有点麻烦……  举例说明,每个听来有确定音高的音,它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是可以保持在某个频率上的,比如440,这就是现在的标准音a,在前人的尝试和实践中,他们发现频率为二倍关系的两个音听来有相似性。比如1与低音1与高音1,听起来类似,虽然比较起来高度差很多。这种类似性在现实中的例子呢,就比如我们有时唱某些歌的某些高的部分,会吃力,唱不上去;此时我们可能会低下来唱,经常听到说“低八度唱”这种说法,虽然与原唱相比低得多了,但是感觉和原唱并不冲突,也还在调上,与伴奏也仍然和谐,只是低了而已。之所以低了很多却仍然和谐,就缘于这种相似性。  那么倍频关系的音听来有相似性,就是说像220,440,880,这样关系的音,听起来类似,这就成为人们确定音律的重要基础。因为相似,也就是说音阶可以以这个距离为单位循环往复,本来无规律的无数个音,因此可以变得有规律起来。于是以倍频关系的两音在听觉上的距离为基础,人们相继定出了这两个音之间的各个音,组成一个音阶,由于倍频音有相似性,于是这个音阶就可以向上下循环扩展,组成一组一组相连接的音阶了。  后来,由于在通行的十二平均律中,互为倍频关系的两个音(含)之间,一共有八个自然音级(如),于是听来有相似性的这种音程关系,被称作八度。  简单地说,度,就是音与音之间距离的衡量单位。音与音之间音高的距离,就叫做音程。  讲到音程之前,先要说些更基本的概念:和全音半音。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就叫做音级。像1234567就是基本音级。全音和半音在宽度上是二倍关系,一个全音是两半音的宽度。上面提到八度和十二平均律,把一个八度的距离等分十二份,每一份,就是一个半音,两个半音等于一个全音。在平均律中,半音是构成音乐的最小单位。各基本音级之间相隔的距离并不平均,所以十二个半音构成了有八个基本音级的音列,大调音阶各音之音的关系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下面说音程,音程的大小以度为单位来衡量。最基本的音程是纯一度和纯八度。纯一度就是相同的两音,没有距离称为纯一度。纯八度为什么基本,上面说过了,就不再叙述了,在许多时候,纯八度的属性和纯一度是类似甚至一样的。在这两个音程的基础上,再加上纯四度和纯五度两种音程,这就是四个基本的纯音程。  各个音程属性的确定,要通过两个条件来判断。第一,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第二,音程所包含的半音的个数。举例说明,13两个音,它包含了123三个音级,因此可以确定为三度,但此时定性并不完全,再看12和23之间都有两个半音,因此13这个三度包含三个音级四个半音,这样的叫做大三度。再例,35包含345三个音级,但是34之间只有一个半音,包含三个音级三个半音的,叫做小三度。  像14这样,包含四个音级五个半音的,是纯四度。15这样包含五个音级七个半音的,是纯五度。如果是1到升4,包含四个音级,但有六个半音的,叫做增四度;1到降5这样,包含五个音级,六个半音的,叫减五度。我们可以注意到,其实增四与减五这两个音程是一样宽的,都是有六个半音,但是名称却不同,这就是音级数决定的,虽然一样宽,但是一个从属于四度,一个从属于五度,名字就不一样。所以说一个音程的定性,一定要注意音级和半音数目两个方面。  从前面可以看出,音程有大小增减纯之分,这些名字的用法也有相应的规定:  在大和纯的基础上再加半音的,叫做增;在小和纯的基础上再减半音的,叫做减。  在大的基础上减半音叫小,在小的基础上加半音叫大。  举例说明,46是大三度(为什么?看上面),那么4到升6,则是增三度,4到降7是纯四度,两者一样宽,但名称不同。(为什么?看上面)  35是小三度,3到升5就是大三度。同理4到降6是小三度。  35是小三度,3到降5就是减三度。3到升4是大二度,两者一样宽,名字不同。  1到升1叫增一度,1到降2是小二度,12是大二度,1到升2是增二度,1到降3是小三度……  综上,只要注意音级和半音数目,并且依据上面的大小增减纯的命名原则,音程的判断不成问题。能够熟练判断所以音程了,音程这一块就过关了:)  下面用半音来计算各种常见音程——  距离0个半音:纯一度(DO-DO、MI-MI)  距离1个半音:小二度(MI-FA)、增一度(DO-#DO)  距离2个半音:大二度(DO-RE)、减三度(#RE-FA)  距离3个半音:小三度、增二度  距离4个半音:大三度、减四度  距离5个半音:纯四度  距离6个半音:增四度、减五度  距离7个半音:纯五度  距离8个半音:小六度  距离9个半音:大六度  距离10个半音:小七度  距离11个半音:大七度  距离12个半音:纯八度  记住最基本的自然音程,其他的就依照原则去推论:若这个音程是大、小、完全音程,那就没什么关系了。但若不是,则比大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多半音的音程称为增音程;反之,比小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少半音的音程称为减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称为复音程(八度以内称为单音程),要判别复音程很简单,只要算出这个音程是八度+??度数,再减去一度即可得到答案,如c和c2虽然都是唱DO,但差了二个八度,所以他们的音程就是八度+八度再减去一度,答案15度。  2:音程的分类之一:  先后弹奏的两个音形成旋律音程。同时弹奏的两个音形成和声音程。旋律音程书写时要错开,和声音程书写时要上下对齐。音程中,下面的音叫根音,上面的音叫冠音。旋律音程依照它进行的方向分为上行、下行、平行三种。  3:转位音程  (1)定义:  音程的根音和冠音相互颠倒,叫做音程转位。音程的转位可以在一个八度内进行,也可以超过八度。音程转位时可以移动根音或冠音,也可以根音、冠音一起移动。  (2)音程转位时的规律:  A、所有音程分为两组,它们是可以相互颠倒的。  B、可以颠倒的音程总和是9。因此我们若要知道某一音程转位后成几度音程,便可以从9中减去原来音程的级数,例如:七度(7)转位后(9-7=2)成二度,其他依此类推。除了纯音程外,其他音程转为后都成为相反的音程:纯音程转位后成为纯音程,大音程和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相互转化,增音程和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可以相互转化,但增八度转位后不是减一度,而是减八度,倍增音程和倍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可以相互转化。  4:音程的分类之二  极完全协和音程协和音程完全协和音程音程(按和声音程在视觉上的印象)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二度、大小七度不协和音程所有增减音程倍增、倍减音程  (1)按照和声音程在听觉上所产生的印象,音程可分为协和的及不协和的两类。听起来悦耳、融合的音程,叫协和音程。协和音程又可分为三种:  A.声音完全合一的纯一度和几乎完全合一的八度是极完全协和音程。其特性是声音有点空。  B.声音相当融合的纯五度和纯四度是完全协和音程。其特性是声音有点空。  C.不很融合的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是不完全协和音程。其特性是声音则较为丰满  (2)听起来比较刺耳,彼此不很融合的音程叫做不协和音程。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及所有增减音程(包括增四、减五度音程)倍增、倍减音程。  两音间的高度距离。两音同时发出,称和声音程;两音先后发出,称旋律音程。在现有音体系中,相邻两音的距离称半音,两个半音为一全音,但习惯上音程以“度”来计算。度说明音程所含的音级数,但不能确切地说明音程性质,因此音程的名称必须同时加上“纯、大、小、增、减、倍增、倍减”等词。在自然七声音阶中,do与do本身和从do到上方的fa、sol、do这一、四、五、八度都是纯音程。从do到上方的re、mi、la、si这二、三、六、七度都是大音程。比大音程小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小音程。比纯音程、大音程增大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增音程。比增音程再增大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倍增音程。比纯音程、小音程减少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减音程。比减音程再减少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倍减音程。  八度以内的音程为单音程,超过八度的为复音程。把音程中的底音移高八度或将冠音移低八度,称为音程的转位。两个音数相同,音高也相同,但由于同音异名而名称不同的音程称为等音程。  音程的协和程度一般分为3等:①完全协和音程,包括所有的纯音程。②不完全协和音程,包括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③不协和音程,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及所有的增减音程。  自然音阶上所可能构成的音程为自然音程,纯一、纯四、纯五、纯八、大二、小二、大三、小三、大六、小六、大七、小七、增四、减五均为自然音程,其余的增减音程为变化音程六线谱检索:
尤克里里谱
浏览:29次上传时间: 10:13:00来源:
基础乐理理论篇所有课程
音程是指两音之间的音高关系或音高距离。先后发声的音程叫旋律音程,其基本形态可以分为上行、下行和平行三种形式。在原位音程中,高音(上方音)称为&冠音&,低音(下方音)称为 &根音&。音程的书写:旋律音程,按发音顺序,两音之间留出适当间隔;和声音程,上下对齐。一度或二度和声音程,记写时两音紧密相连,低音在左,高音在右。音程的读法:旋律音程按照发音顺序和进行方向读出;和声音程从低向高读出。第二节音程的构成与性质一、度数与音数构成音程涉及两音之间的&度数&和&音数&。&度数&是两个音之间所含的音级数量,在五线谱上,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代表一个音级,一个音程包括多少个音级就称为多少度。例如:c-G,包含有C、D、E、F、G五个音级,这个音程即为五度。&音数&是指两音之间所含的全音、半音数的多少,一个全音的音数是1,一个半音的音数为专,大于1而不是整数的音数用分数形式表示,如C-F,包括两个全音一个1半音,则音数为二又二分之一,即2去。二、音程的性质音程的性质是由音程的度数与音数同时决定的。在相同度数的音程中,音数不同,性质就不同;相同音数的音程,度数不同,性质也不同。音程的性质分别一般以大、小、增、减、纯等表示。下面,以基本音级为例:例3--5观察上例,C音级向上构成大音程、小音程、纯音程、增四度、减五度等14种音程,其中,按度数分类有:一度:纯一度 二度:dx--度、大二度三度:大三度、小三度四度:纯四度、增四度五度:减五度、纯五度六度:大六度、小六度七度:大七度、小七度八度:纯八度其中增四、减五度音程因为音数是三,又被称为&三全音&。牢记以上14种音程的性质,特别是度数、音数,是正确构成和识别各种音程的基础。第三节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一、自然音程自然音程是指自然调式中存在的音程。上一节提到的14种音程,就是自然音程:以基本音级为例,自然音程是:纯一度(音级是1,音数是0)共有7个,即C-C,肛D,E-E,F-F,GG,A-A,BB:小二度f音级是2,音数是寺)共有2个,即E_F,B-C;大二度(音级是2,音数是l)共有5个,即C-D,DE,F_G,GA,A-B;度(音级是3,音数是l专)共有4个,9P DF,E-G,A-c,B-D;大三度(音级是3,音数是2)共有3个,即c_E,F_A,C-B;纯四度(音级是4,音数是2专)共有6个,即C-F,DG,BA,Gc,A.D,BE;增四度(音级是4,音数是3又称三全音)有1个,即F_B;减五度(音级是5,音数是3又称三全音)有1个,即BF;, 1、纯五度(音级是5,音数是3专)共有6个,即C-G,DA,E-B,F-c,GD,A-E;小六度(音级是6,音数是4)共有3个,即E_C,A-F,B-G;大六度(音级是6,音数是4专)共有4个,即C-A,DB,F_D,G-E;小七度(音级是7,音数是5)共有5个,即DC,E-D,GF,A-G,I}A;大七度(音级是7,音数是5专)共有2个,即c-B,F-E;纯八度(音级是8,音数是6)共有7个,即c-高音C,D高音D,E_高音E,F_高音F,G-高音G,A-高音A,B高音8。由此可见,由基本音级构成的音程,都是自然音程。二、变化音程变化音程是指除了增四、减五度音程以外的其他增减音程。它包括增一度;增、减二度;增减三度;减四度;增五度;增、减六度;增、减七度;增、减八度等。从理论上讲,还有倍增和倍减音程。三、音程扩大与缩小一个音程在级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其音数量,性质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比原有音数量多,即为音程扩大;比原有音数量少,即为音程缩小。音程的扩大与缩小主要是靠升高或降低冠音与根音来实现的。扩大音程,有三种形式:①升高冠音。如E-F(小二度)扩大为大二度E-蕾;②降低根音。如E-F(d、--度)扩大为大二度6E-F;③同时升高冠音、降低根音。如D-F(小三度)扩大为增三度。D蕾。缩小音程也有三种形式:①升高根音。如C-D(大二度)缩小为小二度*{(2-D;②降低冠音。如C-D(大二度)缩小为小二度C-6D;③同时升高根音,降低冠音。如C-E(大三度)缩小为减三度尊c-6E。音程扩大和缩小后,因为音数发生变化,性质也相应改变,其规律如下:音级数不变,音数每增加半音,音程性质则&纯音程和大音程一增音程&;&小音程一大音程&;&减音程一纯音程或小音程&;&增音程-倍增音程&。例3--8在晋程的扩大和缩小过程中,特别注意一度、四度、五度、八度音程性质变化。纯一度在缩小时没有减一度,只有增一度。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可以通过音程的扩大和缩小,在度数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自然音程转为变化音程:如大二度C-D,扩大半音转为增二度c-勘;变化音程转为自然音程:如减四度D'G,扩大半音转为纯四度DG。例3-11(1)自然音程转变化音程 (2)变化音程转自然音程第四节单音程与复音程当音程两音的音高距离不超过八度时,称为&单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则称为&复音程&。如:复音程的性质也是由音级数和音数决定的。两个八度以内的复音程可以理解为一个单音程加八度音程组成,其中单音程的性质与复音程相同,而度数则是7+单音程度数。如例3--12中的大九度c_一高八度D,就是C一高音C这个八度加上C-一D大二度组成。表面上看,应该是十度,但实际上,因为有一个八度音被计算了两次,所以去除之后复音程度数就是7+单音程度数,即C、D、E、F、G、A、B、C、D共九个音级。复音程中,两个八度以内的音程(含两个八度),均可用实际度数来称谓。而两个八度以上的复音程,为了简便易行,则往往先述八度的数量,再加述单音程的名称。如下例:第五节音程转位音程的冠音与根音相互转换位置,叫做音程的转位。音程转位的方式有三种:1.冠音保持,根音上移;2.根音不动,冠音下移;3.根音上移,冠音下移,即根音与冠音同时移动。如下例:例3-15音程转位引起音程度数变化,其变化的规律是:&一度与八度互转,二度与七度互转,三度与六度互转,四度与五度互转。&原位音程与转位音程度数之和是9度,用9减去原位音程度数就是转位音程度数,计算公式为:9一原位音程度数=转位音程度数例3一l6(1)一√\度互转(2)--、七度互转(3)---、六度互转(4)四、五度互转同时,音程性质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其规律是:&大、小音程互转,增、减音程互转,纯音程不变。&如:例3--17(1)增转减 (2)减转增 (3)大转小(4)小转大 (5)纯因为音程的转位是使音程冠音与根音互换位置,而上例中的倍增七度,如果转位成为倍减二度,那么其根音与冠音就没有互换位置。同理,增十五度(增八度)转位不能是减一度。第六节等音程与音程识别一、等音程音响效果相同,而记谱和意义不同的两个音程就叫等音程,等音程之间的共性是音数相同。等音程是等音概念作进一步扩展的结果。等音程分为两类:1.音程性质不变,即音级数和音数不变。如C.一D与:旺}一1C;2.音程性质改变,即音级数改变,音数不变,又分为两种形式:(1)低音保持,冠音等音变化。如C-D与C卜№E;(2)冠音保持,根音等音变化。如c-一D与饱一D。另外,等音程可以使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互转。如上例3-19中第--tb节就是自然音程通过等音转换为变化音程。下例是变化音程通过等音转换为自然音程。从上面可以看出:小音程与增音程互相构成等音程;大音程与减音程互相构成等音程;纯音程与增或减音程互相构成等音程。二、识别音程识别音程,首先要熟练掌握自然音程的构成,尤其是要熟练掌握以七个基本音级为根音来构成的各种自然音程。识别这些音程,是识别其他音程的基础。同时,记清基本音程的构成是很重要的,这是识别带变化音音程的基础。识别带变化音的音程时,先按照基本音级进行识别,然后分析其是音程扩大或缩小,从而确定该音程性质。第七节协和与不协和音程音程在实际音响方面存在差异,根据听觉感受一般分为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两类。协和音程听起来悦耳、融合度较好,不协和音程听起来比较尖锐、融合度较差。这两类还可以细分:协和音程包括完全协和和不完全协和两种。完全协和音程有:纯一度、纯八度、纯四度、纯五度。不完全协和音程有:大三度、小三度、大六度、小六度。不协和音程包括大二度、小七度音程以及各种增、减音程;dx--度、大七度属极不协和音程。由于存在等音程,音数相等而级数不等的两个音程中,可能存在着一个是协和的自然音程,而另一个是不协和的变化音程。例3-23(1)不协和音程(2)协和音程 (3)协和音程(4)不协和音程形成音程协和与不协和的主要原因是:从调式音程的角度看,等音程分别属于不同的调式,具有不同的调性意义,它们在调式、调性中的地位、倾向性与解决方式都会不同,这也会产生听觉感受的不同。上例中增五度音程G_℃,作为a和声小调音程时,它强烈倾向于其主音与上中音这一稳定音程C-A,那么从听觉上,C一#G相对稳定音程p-A就显得不协和。而小六度C_一&A属于6A大调时,它是主音与中音构成的,具有稳定性,所以,听起来就觉得比较协和。当学到后面的调式、调性时,把音程纳入调式、调性中去分析,我们会对音程的性质,等音程、协和与不协和音程等都会产生更深的理解与认识。听辨音程时,要体会其音响效果,建立音响感觉,识别音响&色彩&;还要结合理论知识,从音程的音高距离、色彩差异、紧张度差异等方面进行细致比较,去分辨各种音程。同时,要结合作品感受音程,最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级数和数列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