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为什么要讲党性只看形式不看本质,党性到哪里去了

您现在的位置: >> 党性教育 >> 党性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党性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来源: 时间:
【党性教育学习】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开展以来,我带头抓学习、起示范,除积极 参加党支部的学习教育外,还精心准备,采用 PPT 图文演示方式,为全体职 工作了“国税系统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特征就是为税清廉”的专题党课,取 得了良好的领学、带学效果。通过相对集中、高密度地学习教育,使我在党 性修养方面取得了不晓得进步,下面谈谈我的。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章》对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提高政治素质的重要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政 治本色,才能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谓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从政治、道 德品质、作风纪律等方面,不断进行教育,自我磨练,自我改造和完善。实践证明领导干部能不能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 关系到的健康成长, 关系到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特别是在当 前形势下,强调加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和修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是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人类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需要各级党员 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带 入新世纪,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重要历史使命。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和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课题。只有建设 一支党性强、素质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领导干部队伍,才能完成 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后,曾察觉到党内有些人漠1 视党性的错误倾向,严肃地指出“有的同志认为,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实行改革开放,讲党性还有什么实际意义?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并强调 说“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结合在一 起的,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伟大创造。共产党员要用党性来保证和促进这 个新体制的建立,同时要用党性来抵制市场活动中的消极因素,使这一新的 经济体制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应该说,这是党在新 时期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最深刻和最鲜明的原则说明。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推向新世纪、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需要。二、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改善干部队伍现状的重要保证 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需要我们重视党性修养。从目前党员领导干部队 伍现状看,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党性不强, 理想信念动摇。有的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对党的领导缺乏信心,思想 上出现了困惑和误区,感到“共产主义希望渺茫,社会主义模糊不清,资本 主义垂而不死,封建主义幽灵不散,个人主义实实在在” ;有的忽视对马克思 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政治观念淡薄, 在大事大非面前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二是纪律松懈,缺乏全局观念。有的本位主义严重,缺乏大局意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不利;有的不 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把 “ 私人关系 ” 看得重于组织关系。三是宗旨 意识淡化。有的忘记了自己的公仆身份,存在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丢掉 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满意 ” ,无视群 众利益。四是作风不实,党风党纪不正。有的丢了党的优良传统,把“三大2 作风”变成了理论联系实惠” 、 “密切联系领导” 、 “表扬与自我表扬” ;有极少 数党员领导干部甚至经不住金钱、美色和权利的诱惑,腐化变质,走上犯罪 道路。上述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也触目惊心。它同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根本 不相容的,严重阻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损害了党和政府与人 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抵制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重要保证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强调党性修养。人所共知,由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对我们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提出 许多新的问题和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 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创新观念和民主法制观念得到增强。但同 时,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因素,容易诱发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拜金主义、 讲实惠、 “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把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变为对钱财的向往,促 使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只顾自身利益,忘记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关心 的是“实现自我、发展自我” ,这与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是相背离的。市 场经济讲求等价交换和有偿劳动,这就很容易助长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权 钱交易意识,有时把应尽的职责变成了有偿服务,使权利商品化、市场化。这些情况说明,新旧两种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调整, 使党员的党性修养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和修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一靠自我改 造,二靠组织教育。各级党组织应当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把抓好领导干部思 想作风建设,作为加强党性党风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 实搞好领导干部的管理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和修养的自觉性。3
【党性教育学习心得】党性教育活动学习心得体会绿草沟煤矿共产党员:童志忠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章》对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提高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 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才能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所谓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从政治思想、道 德品质、作风纪律等方面,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磨练,自我改造和完善。实践证明领导干部能不能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 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 关系到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特别是在当 前形势下,强调加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和修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是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人类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需要各级党员 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带 入新世纪,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重要历史使命。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和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课题。只有建设 一支党性强、素质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领导干部队伍,才能完成 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江泽民同志曾经严肃地指出“有的同志认为,现在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改革开放,讲党性还有什么实际意义?这完全是 一种误解。”并强调说“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 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伟大创造。共产党员要用1 党性来保证和促进这个新体制的建立,同时要用党性来抵制市场活动中的消 极因素,使这一新的经济体制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应该说,这是党在新时期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最深刻和最鲜明 的原则说明。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是把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世纪、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需 要。二、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改善干部队伍现状的重要保证 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需要我们重视党性修养。从目前党员领导干部队 伍现状看,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党性不强, 理想信念动摇。有的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对党的领导缺乏信心,思想 上出现了困惑和误区,感到“共产主义希望渺茫,社会主义模糊不清,资本 主义垂而不死,封建主义幽灵不散,个人主义实实在在” ;有的忽视对马克思 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政治观念淡薄, 在大事大非面前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二是纪律松懈,缺乏全局观念。有的本位主义严重,缺乏大局意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不利;有的不 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把“私人关系”看得重于组织关系。三是宗旨意识 淡化。有的忘记了自己的公仆身份,存在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丢掉了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 “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满意” ,无视群众利益。四 是作风不实,党风党纪不正。有的丢了党的优良传统,把“三大作风”变成 了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 、 、 ;有极少数党员领导 干部甚至经不住金钱、美色和权利的诱惑,腐化变质,走上犯罪道路。上述 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也触目惊心。它同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根本不相容的, 严重阻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损害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2 肉关系,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抵制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重要保证?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强调党性修养。人所共知,由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对我们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提出 许多新的问题和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 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创新观念和民主法制观念得到增强。但同 时,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因素,容易诱发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拜金主义、 讲实惠、 “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把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变为对钱财的向往,促 使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只顾自身利益,忘记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关心 的是“实现自我、发展自我” ,这与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是相背离的。市 场经济讲求等价交换和有偿劳动,这就很容易助长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权 钱交易意识,有时把应尽的职责变成了有偿服务,使权利商品化、市场化。这些情况说明,新旧两种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调整, 使党员的党性修养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 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和修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一靠自我改 造,二靠组织教育。各级党组织应当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把抓好领导干部思 想作风建设,作为加强党性党风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 实搞好领导干部的管理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和修养的自觉性。3
【党性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党性心得体会――――――丁 河通过在党校的学习,使我深深地明白,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 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是非常重要的,也使我在党性修养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特 别是使我对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如何增强党性锻炼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党 校两年来的教育即将结束时,把我的党性教育锻炼情况向组织作一个汇报。党校是轮训和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坚持和 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阵地,是干部增强党性的熔炉。为了适 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新时 期、新任务、新环境的需要,要求共产党员更加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就显得更加 迫切。党性教育是党校函授教育学员的必修课,是党校函授教育的重要特色。增强 党性是党校函授教育的最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求我们要将 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函授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而且把党性教育作为一门主 课,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我比较完整,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党性理论 的基础知识,更加自觉地增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在学习党性教育这门课程时,我还认真地学习了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的 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 承和发展, 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党必 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通过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了我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水平,使我真正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党性教育这门课是一门政治性、导向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在学习过程 中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问题十分重要。即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 丢,特别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二是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学建设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运用,着眼 于深化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三是一定要在改主 观世界上下功夫,联系身边的实际灵活多样,讲求效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性的集中体现。政党是一定阶级 的政治组织,是一定阶级利益的政治代表,由于阶级利益不同,决定了各政党所 确立的宗旨,也必然不同,决定了各政党所确立的宗旨也必然不同,资产阶级政 党由于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利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 因而决定了它不可能成 为全体人民意志、 愿望和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而只能代表和反映资产阶级的 私利。与其他一切政党不同,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忠实地代表着 无产阶级的利益,而无产阶级作为人类历史上最进步,革命最坚决、最有前途的 阶级, 其最高利益和理想, 就是消灭一切私有制, 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阶级差别, 解放全人类, 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这说明无产阶级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 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党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也就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 益。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奉行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考虑一切问题, 处理一切问题的根本着眼 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言行的最高准则。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并将这一宗旨充分体现在党的各条战线、方针、政 策中。党必然要求其成员认真履行党的宗旨,一言一行都要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 的最大利益, 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的标准,在行动上作为人民服务的 模范。 两年的党性教育课程即将结束,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门课程教会了我党性修 养的方法。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堂 堂正正地做人,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 样。“四自”是进行党性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方法。特别强调了,在 社会生活中,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他们手中的权力是受人民之托,用来为人 民服务的。所以,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我更要做到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同那样违背党性原则的行为作斗争。党性修养贵在自觉、贵在坚持、贵在实践,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 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对一个党员干部来说,党性教育课程的结束,并不意味 着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的终结,党性修养贵在坚持、实践。所以在以后的 工作、 生活中, 我将严格按照党性原则办事,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知行统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他人进 行自己的党性修养,更好地完善自己,努力真正成为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 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丁 河“和谐社会” 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 社会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构想,又包 括相应的执政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指的“社会”,应是一个具体的发 展领域,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和谐社会” 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 社会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构想,又包 括相应的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社会治理方略和社会运行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就是针对这些情况提出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 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 适 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 共同愿望。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把握好和谐社会建设 的着力点。和谐社会,即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用社会运行论的术语来说,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学不是别的, 在我看来,就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 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些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从这 一视角看, 我们也可以说,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的条件和机制的综 合性具体科学。这是从正向说的。从反向来说,社会学则是研究如何减少不和谐 因素,把不和谐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的学问。从社会互构论的角 度看,和谐社会意味着多元社会主体――个人、集体(群体、组织、阶层、阶级 等) 社会, 、 以及作为整体社会的代表――国家, 经由行动意义效应的互构过程, 在认同和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持久的行动协同。换言之,和谐社会是 社会主体间行动关联及其模式化结构的最佳状态, 这种状态是以社会与自然的和 谐关系为基本前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和谐社会的制度性结构性质 和价值取向,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新型现代性理论的一种富于创意的表 达。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也有其特定的时代含义,它 已不同于传统社会中那种原生性、自发性的和谐秩序。这是因为,现代性完全改 变了个人、社会和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社会挣脱了自然生长、缓慢进化的缰绳, 在跌绊震荡之中向未来疾驰。原生性、自发性的和谐秩序不复存在。现代社会世 界面对着种种悖谬:困境与希望同在、风险与机遇共生、毁灭与创造相互轮回。显然,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和谐的意涵远远超越了传统的范域。应该说,社会和 谐是现代性过程所凸显出来的问题,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焦点、越来越迫切 需要解决的时代性课题。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思想上树立几个深层理念 第一,双赢互利的理念 为什么要树立双赢互利的理念, 因为贯穿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双赢互利的观 念。和谐社会,也可以通俗地说,就是双赢互利的社会。具体说来,也就是使构 成我们社会的各方、参与我们社会发展的各方,例如,我们的城市和乡村、东中 西部不同区域、 经济和社会、 人和自然、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参与发展的各方, 都能获得双赢互利,而不是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双赢互利,这是 和谐社会的要旨,同样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 观的要旨;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则是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是 不可能达到社会和谐的,同样它也是社会发展问题上“零和游戏”,是片面的、 不协调的、不可持续发展旧式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如果更深入一点,我们还可 以发现, 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双赢互利的深层理念,符合现代性从旧 式到新型的世界潮流和发展趋势。所谓旧式现代性就是那种以征服自然、控制 资源为中心,社会与自然不谐调,个人与社会不和谐,自然和社会付出双重代价 的现代性。上世纪与本世纪的转折期间,全球社会生活景观呈现出重大转折的种 种迹象:人类对自然的倒行逆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绿色惩罚”;人欲的激发 和资源的匮乏所引发的对资源控制权力的争夺,导致了价值尺度的扭曲、伦理准 则的变形。于是人类“向地球发动的战争”变成了人类“走向自我毁灭的战争”。旧式现代性已经进入明显的危机时期。所谓新型现代性,是指那种以人为本, 人和自然双盛、人和社会双赢,两者关系协调和谐,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 少到最低限度的现代性。当代国际社会的一系列巨变,进一步推动了对旧式现代 性的质疑、批判和反务于人的完善、社会的进步和人类解放目标的实现,否则, 它的任何成就都是可疑的。这样,在世界,在中国,探索新型现代性便成为一种 势在必行的世界潮流和趋向。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的提出以及它所包含的双 赢互利的理念, 不仅符合符合现代性在当代进展的趋势,而且也是对我国优秀文 化传统中精华的东西的继承和弘扬。中国有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文化学术遗产, 其中关于“和谐” “和合”的思想同样十分丰富。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 、 生在上世纪 90 年代曾经讲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两个最主要的基本思想:一 是人伦和谐;二是天人协调。人伦和谐是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天人协调是说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 文还出版专著,论述“和合学” 总之,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的提出以及它所包 。含的双赢互利的理念,说明执政党对新型现代性的日益自觉。第二, “增促社会 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理念 迄今人们看到的每一个社会进步,都是伴随着社会 代价的。纯粹的进步、理想状态的进步,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世界上找不 到没有社会代价的社会进步。也许这是黑格尔的名言“历史是恶”的含义之一吧! 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取得社会进步,同时又不断付出社会代价的历史。据此,社会学,得出了自己学科的深层理念: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这 里,增促社会进步,就是增加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成员 个人的全面发展;减缩社会代价,就是指社会代价尽管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可 以研究如何把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到最小范围的途径和办法。我国社会 正处在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快速转型的一个鲜明特 点,就是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20 多年来,以 社会转型形式出现的社会巨大变化,不管是利益格局、社会关系、次级制度的变 化,还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承受能力等等的 变化, 都表明, 一方面, 上述各个社会领域都得到的不同程度的优化, 另一方面, 又引发了、出现了大量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一方面,20 多年的进步和 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举世瞩目,全球公认,与此同时,也付出了种种代 价,一些代价还非常沉重。特别是随着人均 GDP 进入
美元时期,我 国社会进入了不协调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这是世界各国同期历史 所表明的, 也是任何一个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政党所不得不面对的。中国也不能 例外,它们也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智慧。处在这样一个时期,中国社会事实上 有两种前景。一种是活跃的不谐调因素和多发的社会矛盾,由于种种原因,得不 到正确处理,导致冲突加剧,经济停滞,社会动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损。这是一种黯淡的前景。国外已有先例。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一些主要国家如巴西, 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到 90 年代中, 情况就是这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编写的 《全 球工业发展报告 1996》称这些国家是“失去的十年” 另一种是活跃的不谐调因素 。和多发的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在改革发展的同时,社会保持稳定、充满生 机,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综合国力迅速提升。这是一种光明的前 景。我们中国人值得自豪的是,由于邓小平理论及其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在同期 超过了初始条件比自己好的许多国家,争取实现了光明的前景。《全球工业发展 报告 1996》称中国的这个十年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大受益”的十年。这种 结果,令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羡慕不已,让海外的炎黄子孙振奋不已。从新 世纪开始的我国战略机遇期,大体上与人均 GDP 进入
美元时期相一 致。实践已经表明, 中国社会转型兼具双重使命, 即从前现代性向现代性的转变, 和由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的转变。进入新世纪,后一转变日益突出。在这一 过程中多种因素同时并存、相互交织,形成了种种复杂的社会效应。随着社会风 险化和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中国社会中各种不和谐因素也进入了新的 活跃期和多发期。各种新旧的不和谐因素频频展现在人们面前:由人为因素而加 剧的自然灾害、城乡区隔、区域差距、贫富分化、失业、刑事犯罪、生产事故、 劳资纠纷、族群冲突、新型传染和多发期的新的回应。既然从客观上说,和谐 社会的提出是以我们国家的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生、 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 为背景的, 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 价的过程, 那么我们在主观上必须自觉地树立这样的深层理念,并在行动上自觉 地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缩社会代价。第三,现代治理的理念, 特别是善治的理念任何和谐社会都不可能自动到来,它凭借的只能是对社会治 理,特别是善治的不断尝试和努力,而由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公共与私人 部门、 政府、 社会组织与公民共同治理一个社会同样是对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所 作出的最佳尝试性选择。要了解现代治理的理念,特别是善治的理念,不能不 回到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科学中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公共性”。近代由国家与社 会相分离且社会分化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所引致的国家职能分解为统治和管 理两大职能。公共性问题再次得到彰显。公共性在现代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政 治学、社会学、制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重大课题。公共性从其初始意义和 其发展至今的当代涵义中都与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关于新型公 共性的内容,有学者将之概括为五点:(一)作为一种描述现代政府活动基本性 质与归宿的重要分析工具的公共性。指政府作为人民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权力的 执行者,应按照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 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二)作为一种现代公共精神的公共性。包括民主的 精神、法的精神、公正的精神、公共服务的精神四个方面。(三)作为价值理念 的公共性。强调了政务公开和公民参与,强调公共部门运作要体现人民主权和政 府行为合法性, 克服追求私人利益和部门利益, 强调政府行为的制度公正性。四) ( 作为一种公平与正义的公共性。这既作为一种价值伦理, 又是对公共行政的要求。要求政府尽量响应公众要求,负有社会责任感,让公民有平等的参与权与机会, 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五)作为一种理性与法的公共性。把公共性作为一种理 性和道德, 强调公共舆论的监督和批判作用。我们认为公共性在现代社会的核心 内容和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公共理性即“属于秩序良好之宪政民主社会的一种构 想。”对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服务,即用现代公共理念管理国家与社会则是公 共性最重要的环节和它的核心内容在实践中的体现, 同时它也催生了一种能改变 现代社会结构的领域,即不同于传统公共权力领域的公共领域。这种新型公共 性,在政府和市场都失灵的领域,便承担起另外一重角色。它在本质上属于私人 领域的市民社会中离析出一种公共领域。这种公共领域它可动员和汲取大量社会 资源, 处理各种公共事务和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公 平, 在市场和政府都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地方承担起有效的角色功能,并在制度 创新和社会治道变革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在市场与国家失灵的处所,都会潜伏一 种不安定、不和谐因素,严重的可能导致社会动荡不居、恶性运行。若不出现一 有效机制进行角色安排, 建构和谐社会则是空中楼阁。新型公共性是建构和谐社 会的重要调节手段和基础保证。公共性与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内在联系则充分 体现在公共性的核心内容公共事务的治理包括善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之中。治 理 “是统治方式的一种新发展, 其中的公私部门之间以及公私部门各自的内部的 界线均趋于模糊。治理的本质在于,它所偏重的统治机制并不依靠政府的权威或 制裁。”全球治理委员会给治理所下的定义是: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 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治理与统治的本质区别有三点:一是 统治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权力部门,其权威来源只能来自政府。而治理的主体可以 是公共权力部门,也可以是私人部门,还可以是二者的合作,其权威来源依仗的 主要并非是政府, 而是合作主体之间的持续性互动;二是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 向度不同。统治的权力向度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度运作过程,而治理则是多元的、 上下互动的过程, 它通过合作、 协调及对共同目标的确定等手段达致对公共事务 的治理;三是统治遵循的是正式、制度与程序,而治理则以信任为基础,遵 循的是由主体间协商与同意的规则与程序。由此可见,治理较统治更适合于复杂 性、多样性与动态性的快速转型期社会,那种多元的、上下互动的权力运作过程 更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善治是世界提出的口号,业已成为世界银行 向第三世界提供贷款政策的主导思想”。善治的提法按辛西娅.休伊特.德.阿尔 坎塔拉的说法是便于对许多国家的和官僚机构进行改革更具技术性而较少 政治色彩。俞可平将善治界定为“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 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 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他将善治视作为治理的理想状态。接着 他又将善治的基本要素概括为六点。总之, “善治实质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 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善治只是治理的一种状态。从 上述公共治理的基本特征中我们可以发现,公共治理是一种过程、一种模式,而 这种过程与模式本身就是谋求建构和谐社会的尝试与努力。善治,它几乎就是当 前所构划的和谐社会的一体两面,善治是和谐社会的治理过程,是构建和谐社会 的条件与机制的最佳实施过程。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体研究和谐社会的条件和机制 具体说来,就必 须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认同、社会结构,也即个人、群体、社会等方面 来具体研究和谐社会的条件和机制。这里只说一些要点。第一,就人际关系方 面看,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就要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培育,这主要是通 过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人化机制,把我们的社会成员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通过不断的继续社会化,使社会成员能够恰当地 扮演自己的角色, 能够以自己的辛勤合法有道地从社会获取自己应得的一份,从 而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通过社会化和个人化的主要手段学习,把社会成员 培养成一个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人员,以适应现代学习型社会的要 求。第二,就资源配置方面看,这主要是通过社会阶层体系这一社会激励机制 的的建立,在合理的社会差别的基础上,激发社会的活力,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 会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通过社会流动机制,使社会成员都有机会通过 自己的努力,能够从较低的阶层上升为较高的阶层。所有这些,都使社会成员能 够多赢互利,使社会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处理。第三,就社会认同来说,它是社 会团结和社会整合的思想心理基础, 必须处理好社会成员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的关系,要特别重视文化认同、价值认同、目标认同、多元一体的民族认同等认 同类型的作用,充分发挥它们的正功能,在当前,还要十分注意全球化和信息化 对中国社会认同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必须说, 一个社会认同有严重问题的社会, 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第四,就社会结构方面看,合理的社会结构是社会 和谐的基础。它以社会根源的形式决定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协调与否。社会结 构还以路径依赖的方式制约着各类社会主体的社会行动, 以中介条件的样式规定 着行动主体活动的范围、能够达到的限度。一话,社会结构总是这样那样地建 构着、塑造着社会行动。同时,我们也要强调,按照当代社会学的观点,也包括 我们提出的社会互构论的观点, 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又是相互建构的。社会行动, 反过来,也以自己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例如,发展理念的形成,发展战略的 制定,社会政策的出台,体制改革的进行,影响着、重组着种种社会结构。换言 之,社会行动也总是这样那样地建构着、塑造着社会结构。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行 动的相互建构中,何者的建构作用是主要的,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社会发 展来说,一般地讲,社会结构的作用是基本的。但是,一个社会在不改变原有的 结构,就不能发展时,改变原有社会结构的社会行动,就起着主要作用。例如, 我国“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后,就面临这样的形势,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这 样的社会行动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同样,两个社会在差不多相同的社会结构的 条件下,何者发展得更快,社会行动的作用也能是主要的。例如在经济全球化过 程中,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收益,取决于两个条件:初始水平和经济政策。在初始 条件上,中国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相比,相 差也不少。但是,中国却能在全球化进程中大大受益,收益程度大大超过这些初 始条件比自己好或差不多的国家,真正是创造了奇迹。中国能够这样,主要要归 功于实行了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即主观因素。正是根据这种社会结构 和社会行动相互建构的观点, 我们提出建构合理的社会结构,以促进和谐社会的 建立;而社会更加和谐的实现,则又进一步促进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形成进程,两 者良性循环。 三、 构建和谐社会, 在实践上从抓和谐入手是可行的和谐社会与和谐社 区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从大小看,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是大社会,整个 社会, 社区是小社会, 部分社会。整个和谐社会, 是由众多的和谐小社会构成的。就社会的部门看,整个社会由三大部门组成,第一部门,政府组织,第二部门, 经济的盈利组织, 第三部门非盈利的社会组织, 社区, 总的来说, 属于第三部门。整个和谐社会, 要由这三大部门的每一部门的和谐以及这三大部门之间和谐来实 现。从发展趋势看,正如我上面在介绍公共性、治理和善治时所说,和谐社区将 减轻政府的管理成本,并在政府和市场都失灵的地方,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从 抽象程度看,社会是高度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社区则是具体的,看 得见、摸的着的。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从构建和谐社区切入,不仅是必要的,而 且是可行的。社区有不同的类型,情况各个不同。例如农村社区是社区发展问 题,而城镇社区则是社区建设问题。所以和谐社区的建设要区分不同的情况。现 在还出现了网络上的虚拟社区,情况就更加复杂。这里着重谈谈城镇社区,特别 是城市社区的问题。我考虑,当前我国城市和谐社区的建设,涉及到一个目标 的问题。也就是社区布局的问题。参加北京市社区调查的四个课题的结题 评审, 看到有关这方面的最新成果。例如, 其中一个成果, 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 提出在目前北京市城市的发展中,同时存在社区阶层化和社区混合化这两种趋 势。所谓社区阶层化,就是社区分化现象,出现了富人阶层社区和穷人阶层社区 的鲜明分野。所谓社区混合化,就是富人阶层和穷人阶层杂居在一个小区中。并 由此进一步把社区分为地位同质,身份同质、地位异质,身份异质这四种理想类 型。根据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 该成果分别对不同类型的社区的管理提出了政策 建议。这个课题本身做得不错。但是,这个课题和其他几个课题一样都使人产 生这样的感觉,似乎这种发展是自然的、合理的,因此也使人产生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社区发展的结果会怎样, 依我看来,很快会形成社区的美国式的布局―― 富人阶层社区和穷人阶层社区的鲜明分野, 弄不好会使印度式的布局――富人阶 层社区和穷人阶层社区的尖锐对比, 这与我们的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不一致?这 里面有没有一个我们的社会政策引导的问题。我们可以客观地想一想,富人阶层 社区和穷人阶层社区、 也就是强势群体社区和弱势群体社区这样尖锐的对比,一 个城市能否有和谐的气氛,必须明白,当穷人阶层、弱势群体将自己的不如意境 遇归结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 社会中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他们的敌视和仇视指 向也会扩散蔓延。社会风险最容易在承受力最低的社会群体身上爆发,从而构成 危及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社会隐患。我们也应该想一想,这样的 布局是能够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减轻来自经济、社会和心理的巨大压力,反而增加 他们的压力?这方面应该吸取国际上的经验教训。我认为和谐社会建构、和谐 社区的建设与社区的和谐布局是不可截然分开的。这也涉及到我们中国特色的社 区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制定适当的社会政策,在体制上保证社区合理的布局, 我看是应该认真考虑的时候了。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现阶段,我们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公 平、公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生机、朝气蓬勃、人和自然和 谐相处。&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 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应 当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它是千百年来 民众所期待的&政通人和&,也是理想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一、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1、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现阶段阶级斗争早已经&过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 新月异的今天,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的世界的主题,发展已经成为压倒一切 的任务,成为重中之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 就是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 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同时,主要依靠自己 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以达到和谐平衡。2、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社会的协调 多年以来, 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的协调, 出现了不少矛盾。有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对社会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管理。监督部门 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只要经济能够发展,其它事情也不计较这么多 了。对环境的破坏熟视无睹。杀鸡取卵,枯泽而渔的现象不足为奇,这样就存在 着经济发展腿长、社会发展腿短的不相适应因素,有的地方只关注 GDP 的增长, 对许多社会以及公益事业的发展有所忽视, 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之间明显出 现了不和谐的因素, 社会上呈现了一些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如贫富悬殊 问题,失业下岗问题,社会和医疗保障问题,社会公共事业滑坡问题,群众上访 有加重的迹象等问题。3、不少地方和部门都现出&人治&现象,缺乏和谐因素 不少地方官员和部门的领导排斥异己,姿意妄为,例如不少领导狂贷 1 亿或 几千万搞基建,上项目;有些地方教育局拖欠工作,将教师住房基金挪作它 用,官员的权力无限澎胀,官员代表政府&乱作为&或不作为,在局部地区搞得民 怨沸腾。加上中国人的&儒家思想&和&官本位&观念,无疑给不和谐因素增加&温 床&。这种因素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爆发。不少群众见到朋友便说,我家乡腐败 极了, 你那里可以好一点?谁知他那里的老百姓也这么说的:我家乡腐败得不象 话了,你那里可能要好一点! 创新网购新模式繁荣发展宅经济―――――丁 河[摘要]轻敲几下键盘,点几下鼠标,然后安心在家等“宝贝”送上门来。即 便没事做也整天泡在网上, 是各大网购站的忠实会员,快递对他们家的地址 很熟悉,书桌上贴这一带所有餐厅和超市的外卖电话, 这样一群人我们把他们 称为“宅一族”。伴随着“宅一族”的不断壮大,所谓的“宅经济”也正在悄然 兴起。所谓“宅经济”是指在家中上班,在家中兼职,在家中办公或者在家中从 事商务工作,主要包括居家办公,从事全职或兼职的商务工作,或利用电视、电 话、网络等进行消费的行为。而中国的“宅经济”目前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在线 娱乐、 游戏为代表的网上经济以及产业链上其他行业的商业交易。在当今世界经 济不景气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投资人的眼里,宅人们不仅引领 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也引发了新的经济现象和新的商业模式,跟带来了新的商 机。宅经济”也成为了这几年商界和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关键]宅经济 电子商务网购 一、宅经济的兴起 在过去一年中,多少人有过网购经历?答案是 1.87 亿人。在过去一年中, 网购的交易额高达 7735.6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67%。而现在面临欧盟主权债务 危机, 国内经济形势持续下滑的处境,网络购物新型消费业态发展无疑作为今年 政府部门重点发展工作之一。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 至 2011 年 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5.13 亿。而在 2011 年, “亲”、 “包邮” 等淘宝网上的语言成为了现实社会中的流行语, 这一切都在显示伴随着我国互联 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依托于网络的网购经济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 并逐渐影响中国传统经济产业的格局和发展:中西部网络经济的 崛起;更加出人意料的优质商品与低廉价格源源不断,供不应求;空前拥堵的物 流渠道; 呈几何数增长的消费总额还有大中型企业不断投身其中??种种迹象显 示,中国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改写中国经济产业格局的重要力量。当然, 中国电子商务带给消费者和产业界的也仅仅只有碧水蓝天。伴随着电 子商务的一路高歌猛进, 它也向我们显示了这个市场不成熟的一面,假冒伪劣商 品泛滥;交易网站和网店质量良莠不齐;而国内监管法律不健全,造成垄断商务 网站商店大欺客, 网购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这些种种的现象,正成为业内和 消费者不可承受之痛, 也成为了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步伐的畔脚石。那么如 何让处于“疯狂期”的“宅经济”摆脱目前发展畸形,监管困难的局面,走向良 性产业发展的轨道,无疑是目前在国内外处于严峻经济形式下,扩大内需,保障 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二、宅经济的生命力――网络购物 如果说“宅经济”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那么网络购物就是“宅经济” 活力的源头, 网络购物作为网络科技和商务移动技术结合的产物,一直以它的方 便快捷、物美价廉等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用户尤其是都市年轻人的喜爱和青睐。据了解,目前,经常网购的用户仍以生活在城市的年轻群体为主,但是随着中西 部经济的发展, 和乡镇农村等地互联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网购在这些地区的渗透 正在持续的加大, 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网络购物会成为更多人群的第一 选择。目前, 网上购物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作为 他们消费的主要渠道。据统计,即使是生活在中国最北边的漠河镇的人们,只要 通过网上购物, 也同样可以享受到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生活水平。而一位生 活在“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的买家,只要拥有一台连接网络的电脑,一个淘宝 账户,每天只要上网两次,就可以解决吃穿用住行的所有问题,商品的种类从电 子产品到日常小物件,无所不包。和往年相比, 网购的人群也开始有单一的年轻人, 逐渐向着多年龄层面发展。据统计,2011 年,60 岁以上的淘宝用户已经将近 10 万人,而购买产品的种类也 呈现出与年轻人不同的消费倾向,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老年宅民们买的更多 的是养生类保健品、 各种小家电及家居用品。往往这些用品有许多都是子女买给 他们的节日礼物。特别对于一些大城市的职业白领,工作时间很固定,平时过节 也很难有时间回家, 白领们就利用网购,送礼上门的服务方式来表达自己长辈的 思念之情。网购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物美价廉。这些年,尤其是 2009 年随着国内外经济 形式的日益严峻和国内物价的上涨, 省钱成为人们在选择消费产品过程中的重要 影响因素,因此以“价格低廉,物超所值”为招牌的团购网就层出不穷,成井喷 之势,成为 2011 年网络消费的新亮点。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网络团购已经 从“时尚消费”向“全民消费”火热发展,据了解,2011 年中国团购市场交易 额达 600 亿元,比 2010 年增长约 40%。随着一些传统行业面临电商化的趋势, 越来越多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到网络商务的领域,他们不仅将传统行业带入 B2C 的时代,更打造出大量“网络品牌”。例如阮华君,原本是一名国内知名大学的 博士生,他利用互联网,将网络与当地传统产业相结合,将珍珠养殖业经过 工业加工,又进一步插上了电商翅膀,成为网络上珍珠粉销售第一品牌。网上销 售已经占到了其产品销售额的 60%。同时, 网络经济的独有特点还改变了一些中国传统的商业模式。例如面对网 络订单具有“短小急”的特征,因此为了获得订单,制造企业不得不提升反应力 与营销力。网络经济的这种生态特征还给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带来的新机 遇。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一批小企业和小网店,通过自己的 创意研发了许多吸引不同年龄消费者的时尚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在日趋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成长、发展起来。据浙江一家传统制造企业负责人说,在 国内外经济形式不景气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他选择了一些时尚网店 作为配套商家,“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产品,比如创意抱枕两用靠垫、孔明灯、懒 人沙发等,主要靠产品的创意和文化包装吸引消费者,相比而言,企业订单虽然 小了、急了,但是利润没有降低,我们寻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 伴随着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渗透, 网购领域已经从产品一直延伸到了本 地化服务、房产等领域,甚至传统观念中很难与网购扯上关系的生鲜冷产品、线 下的吃喝玩乐都能在网络上买到, 这就使得网购和电子商务产业链条也在随之不 断延伸、拓展,进而推动更多的宅经济形势下的新的商业模式。而“宅经 济” 在不断改变中国传统产业面貌和格局的同时, 也在催生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那就是“宅配送”。除了网上开店外, “宅配”也成为“宅行业”中的一员。“宅 配送”与一般的同城快递相比,它的服务项目显得更加个性化和细致化:它不仅 包含了传统的购物、快递、挂号、买票,还有话费充值、排队、遛狗个性化服务 等等,囊括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大事小事。三、宅经济存在的问题 当然, 和中国其他新兴产业一样,中国的网购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不全是一 帆风顺。高速发展的市场与不相适应的配套环境,必将使得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 发展之路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据笔者看来,我国目前的“宅经济”面临着 以下这几个严峻的问题首先是在网络上充斥这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 “宅经济”所提供的产品质量 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目前有 80%以上的人担忧网 购的产品有问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一个市场得以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 建立网络电子商务诚信机制, 规范网络服务,提高网络质量是我国网络电子商务 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其次是需要建立规范的网购公司服务评价体系。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发布中心 的调查显示,在网购的网民中,有 60%以上的网民是通过网页上的广告来了解网 站信息,40%以上的人是通过搜索和论坛的形式了解购物网站信息,近 40%的人 是通过好友推荐。因此目前, 我国的网络经济缺乏真正规范的信用评定和专业的 行业服务标准。在现实生活中,某些网站或网店为了提升自己的信用升级,出现 自买自销的奇怪现象。有的甚至还经常到发帖欺骗网民。这样得出的信用评定自 然会有一些水分。最后是网上购物的售后配套服务还有待提高。在调查中显示,有 79.2%的网 民希望网购公司的售后服务能够提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网购常常是无店铺销 售,因此在商品售后的退换、维修、保修、退换等方面都有诸多不便。而即便是 有些比较正规的公司承诺有完整的售后服务的保证,但是售后程序程序复杂,维 修点集中在大城市, 常常使得一些消费者尤其是生活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的消 费者望而却步。因此,从消费者领域来说,网购商品信誉保障依然不足,而网络 团购更是问题多多。四、宅经济的未来 “宅经济” 会成为主流经济吗?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即使在现在看来 “宅 经济”面临着诸如假货泛滥、缺乏诚信等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是它依然会成为未 来经济的主流模式。这从我国网络经济这些年高速发展就可以看出来。“宅经济” 在世界经济萎靡的情况下快速发展, 也一定会在伴随着经济的振兴迎来另一番发 展的新天地。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宅经济”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经济体 系:网站凭借“物美价廉”和快捷运输来吸引人气,提升销售额,支付平台负责 买卖双方的交易结算; 经营者提供便捷快速的送货服务和越来越私人化的个性服 务,使消费者获得更方便更贴心的享受;同是,保持&宅经济&产业链畅通活跃的 软性设施如网络通讯软件、 橱窗推荐软件等;硬件设备如宽带网络以及电脑设备 制造商等也将随&宅经济&而起舞。它颠覆了以往人们从商品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 流通方式,使这个过程简化了;而且也为很多年轻人创业提供了可能,是对传统 营销方式的补充。“宅经济”在未来将实现和现有的实体 商业模式融合。传统商业模式将会融入网络,并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服务渠道, 而网络经济到一定程度也将会浮出水面,开实体店。有专家就认为未来购物模式 的趋势:1.富有特色的网店界面。随着消费者群体的日益扩大,大家对大众化的 商品已不再感兴趣了, 他们需要一些有自己特色的,个性化的产品来彰显自己的 与众不同。于是需要有个性化的网店来根据每个客户的兴趣,爱好,通过对过去 的购买经历、浏览记录、评论等生成一套针对本人浏览兴趣的个性化界面,这样 使搜索商品更加便捷, 更易吸引顾客。2.针对性的包装设计网络购物的品种丰富, 根据不同的商品,有针对性的设计包装,保证商品送达顾客手中时完美无缺。3. 快速的物流配送在更多的城市建立健全网络体系, 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更快的 送货服务。强大的仓储管理从售卖耐保存的商品到尝试生鲜食品,这就意味着网 络购物将会有更强大的仓储管理作为后备保障。“宅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形式而言,它在未来与实体商业模式融合之前,在 一段时间内会成长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商业模式, 和现有的实体商业模式实现互 补。它与传统经济形式相比具有一些比较鲜明的优势,如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参 与者年轻化等特点。因此它与实体商业模式关系将经历“附庸”―“独立”―“融合” 三个阶段。同时,在“宅经济”中,由于商品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方式和过程变得 更加简化,因此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创业的可能。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目前 我国的网络经济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维权困难、售后服务缺 乏,这些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笔者依然相信,我国“宅经济”发展未来 必将会十分美好。
【党性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我对党性教育学习的体 会。通过这三天的学习,自我感觉在党性修养上得到了 锻炼和提高,使我对如何增强党性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谈到党性,可能大家对这个概念会有一些模棱两可的认 识,越是出现这些认知上的模糊时,党性教育对我们来 说就体现的尤为重要。我们作为全县优秀的青年公务员 之一,工作于不同的岗位,服务于不同的对象,但我们 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 党性的核心,我想也是我们这次公务员培训所想要达到 的精髓吧。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们的现场教 学带给我的心灵的震撼,特别在拜谒杨靖宇将军、参观 展厅的过程中感触颇多,杨靖宇将军不但是民族英雄也 是伟大的共产党员,他的英勇不由让我想起陈毅的 “创业艰难百战多”这句诗,这不仅仅是前辈们创业的 感悟;也是对我们新时代人民公仆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 永不言败的鼓舞;是对工作上“谋事要实、创业要实、 做人要实”的激励。我们要抓住这次党性教育学习的机 会,戒浮戒躁、恒心恒行,以树立伟大理想信念为定心 丸,不断改善作风和推进党的先进性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抓 作风建设我们都感同身受,反腐败工作“老虎苍蝇一起 打”大快人心。但反过来追究出现问题的一系列原因, 无一离不开缺乏党性和纪律约束不到位。我们作为基层 工作人员参加这次党性教育学习,能够从我们自身提高 对党性的认识,依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不 断自我升华。这次学习也让我体会到主管部门的良苦用 心,是防范于未然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公务员素质和队 伍建设水平的顶层设计。我们要以此次党性教育学习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 和生活中,要把开展先进性理论学习作为一项政治要求, 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针,切实 深入到群众中“惠民生、解民忧” ,拉近党群、干群关系;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中华 传统美德和职业道德;不断探索新的理论途径和工作方 法,真正做到党性要求和服务群众融会贯通。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是对我精神上的一次洗礼, 我一定会珍惜学习成果,认真总结,争取把党性修养和 先进性教育融入到工作各个环节,发挥党性带动指引作 用。虽然学习已经接近了尾声,但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 休止符,党性教育永远在路上,这次学习的结束,更是 我们建设幸福美丽新靖宇的开始。谢谢大家!
【党性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党性锻炼的心得体会随着十八大的刚刚闭幕,我们也结束了党校在职研究生 第五个学期的学习,回顾这两年多的生活和学习,我端正学 习和工作态度, 明确目标, 妥善处理好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 严格按照学校的学习和计划,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圆 满完成了学习任务,现将我的学习、如下一、努力钻研理论知识,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水平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努力研读管理专业和理论知识 上的书籍, 结合实际深入思考, 努力做到在学习思考中“想 明白”、在集体研讨中“讲明白”、在笔记和论文中“写明 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坚持做到真学、 真信、真懂、真用。一是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对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会议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 了理论水平,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 性和坚定性。二是认真学习了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法制 和文化等方面的新知识,使我更进一步明确了目前所面临的 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共在,在世界多极化、 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格局下,应该如何更有效地吸收人类文明 进步的共同成果,并为我所用。三是利用党校良好的学习环境,阅读了政治、经济、文 化类书籍。通过学习,拓宽了知识面,促进了知识更新,提 高了驾驭实现工作和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二、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觉悟和党性修养 两年来的学习中,我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加强党性锻炼, 提高觉悟和修养1.通过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修养关键是 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我牢固地确立了一个共产党党员所必须 确立的科学信仰,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2.通过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实践活动加强党性修养 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反腐教育基地”,这在我心灵 深处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使我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3.通过严守各项纪律加强党性修养 学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组织、廉政纪律,无 论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出差在外,都十分注意个人形象和 修养, 严格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做到了自重、 自省、 自警、 自励, 始终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 陶冶自己。 三、坚定信念,提高能力,学以致用 两年的管理专业学习, 让我掌握了很多理论和业务知识,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我积极积极投身于业务工作的钻研, 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坚定信念,以坚定的信念发,始终保持 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去克服改革攻坚阶段的众多矛盾和困 难。坚信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面对复杂问题,一定能 有更理性的思考,更准确的判断,更合理的解决办法。学习 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使我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 识,从个别实例到概括出一般规律的水平得以提高,使我克 服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盲目性,从而增加工作的原则 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掌握工作主动性的能力得以 增强,使我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准确性有 了保障。通过学习领导科学与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我更进一 步增强了科学领导的意识和艺术,进一步提高了执行民主集 中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四、求真务实,增强实干意识。老一辈革命家陈云说过:“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比较、变换、反复”。这也就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 一,“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党员应时刻坚持重实际,说 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思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扎扎实实、 竭尽心力的为人民办好事,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同样,我 也会用实干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提高为人民服务的 能力,用实干让自己的党性修养永葆青春。总之,作为一个党员干部,通过两年来的学习,我受益 匪浅。同时,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 质,加强党性锻炼,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服务群众,才 可以真正的把工作做好,做到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性教育形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