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撒的结合缺少自身问题,我们还缺什么

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字体大小:小中大
选择――写给考研与工作的人们
很多朋友开始问我以后要怎么做,大家都在面临两个选择:考研还是工作。在我身边,也许是由于文科缘故,很多的同学选择考研,而我恰恰是坚决的准备步入职场。
但是我经常和朋友谈论经常问大家也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
你为什么考研或者工作?
是为了“考研”而考研,还是为了想要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抑或是为了自己的某个目标必须要得到那个文凭,为更好的工作做准备,或者是惧怕就业的压力,想要再给自己两年的时间去适应?
至于工作,我想同样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工作?也许很多人觉得这很简单,为了生活,但我恰恰认为这是一个最错误的正确答案。其实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为了生存”,但这只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几乎所有工作都能满足我们的基本,那么当你选择,你的“为什么”将决定你判断一份工作好还是差的标准,回到现在,你的“为什么”回答的是在考研和工作之间你为了什么选择工作而不考研?
你现在有什么?
无论考研还是工作,我们总是要面对现实,当我们决定下我们的选择,那么我们面对的还有很多,要考取什么学校,是不是要跨专业?要去哪里工作,准备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而这些的选择就要参照我们的现在,你现在有什么,你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起跑线?
你想要什么?
看清楚现实,还要看清楚自己,你究竟想要什么?这是你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三年或者五年后你想要在哪里?甚至是你心中期望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更现实的说,你想要考取什么级别学校的研究生?你想要从事什么方面、或者什么性质企业的工作?你想要的就是人生的阶段性目标,就是你以后要面对的一切!
很多人总是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或是“走一步算一步”,其实人生真的面对太多的不确定,但是我向大家还没有真的理解这这里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方向、一个趋势,这里没有时间的限制,而只有指引的意义,这就像是一个企业的愿景一般,其实当我们和很多有成就的人交谈,你会发现,虽然他们的人生也是充满太多的偶然,虽然他们当初也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成就,但是当你审视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会发现有一种内在,深藏在深处的东西指引着他们的选择,这就是“战略”,人生的“战略”!
你还缺少什么?
在上面三个问题的基础上,自然的,我们要面对是我们还缺什么?这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也是我们行动的计划。我们要把我们需要的列出清单,做出计划,根据轻重缓急,所需时间等等写清楚,让我们知道我们的下一步会在哪里。
“为什么”回答的是你的愿景问题,就是你最根本最本质的动力源泉所在;“有什么”是你对自己对现实的认识,还原一个客观的自己;“要什么”是对自己方向的确定,是我们行动的灯塔;而“缺什么”则是告诉我们从哪里行动,而不是仅仅在脑海中建立一个空中楼阁。
也许对于未来真的有太多的不确定,也许我们对于现实对于自己还有很多无法把握的方面,甚至真的如那句话一般“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当我们回顾我们会发现,在我们拥有自己的行动能力的那天起,指引我们行动的永远是一个或者遥远或者切近的目标,只是有的模糊,有的明确,有的目标我们到达了,而有的目标我们失去了。
最后我想当我们能够想清楚或者能够勾勒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规划后,只剩下一件事情:“Just&Do&It!”
其实以上的思路不过是“5W1H”的简单化,我想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一方法,只是,我想问当我们遇到问题,有几个人真正的静下来真正的运用这些简单的方法作出分析判断?我想这才是值得深思的地方!
附1:利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谈考研
当我们很多人在面临考研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执行着一个小型的项目,这里面有明确的愿景和目标,有执行人、参与者,有时间限制,有资源分析及利用等等。当然这里面也有本身的特殊之处,比如我们的项目领导者、监督人以及执行人基本只是我们一个人,所以我们可以姑称之为一个人的项目。
那么现在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我们所面对的项目构成究竟有那些以及我们如何才能高质量的执行这一项目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其实在正文中我们所谈的几个问题也是我们在项目管理中必然的要提到的任务安排要素。
下面我们将就任务安排的其他几个基本要素一一分析:
我们首先把这些要素分成两个部分:
1.&明面的问题:
①&目标:这其实也就是要问自己“你想要什么”,你要获得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但这里和上面我们所问的问题不同的是,这里的目标不再是追问我们自己一个愿景一个意义,而是一个明确的可以衡量的具体目标,在考研中即可以描述为“你想要考什么学校哪个专业”。
②&时间表:关键事项和最终结果何时达成?对于最终结果的时间其实我们已经毋庸讨论,自然是每年一次的全国的统一考试,这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关键事项的时间表,找出最占用你时间,在整个计划中权重最大的一项作为主线首先确定,其他的再依照这条主线确定。(在整个的过程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事情,尤其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考研人,通过订立时间表,你会得到很多)
③&资源与支持:你需要哪些物质上面的支持,这里包括你需要的书籍资料,准备参加的辅导班,获得途径,以及这些背后的资金提供。然后就是能够给你提供支持的老师、同学,那些有经验可供你参考的人们,另外,不要忘记这项任务中最为关键的支持者&―我们的父母。
2.&隐含层面的问题:
①&角色:你对自己在这个项目中实际上期望如何行动?或者说,在你的心里,你认为自己应该有怎样的行动才是最佳?
②&能力:你认为自己的知识构成、行为模式、努力程度是能够达成项目目标?这最好是能够得到第三方参照,找一个了解你所处的位置了解你的目标的人为你做出一个客观现实的评价,哪怕是一个打击但总比“把头埋在沙堆中要好得多”
③&调子:你订立的目标是否说明你对自己完成有极大的信心?你下定了多大的决心要完成这项工作而不只是作为一个期望?你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最后我要说一个最简单却最重要的步骤:请把所有的一切,你的计划,目标,战略等等等等,写下来,详细的写下来!!!
附2:谈目标倒推和工作对冲在考研中的运用
目标倒推法是我的在读《蒙牛内幕》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而引申出来的一个思路,我认为很适于时间由外在因素决定,同时目标方向确定,只是看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完成的项目,而考研或者其他类型的考试择正是适合这一方法的运用。
我认为,当我们面临压力,尤其是渴望寻求突破的时候,这一方法尤为适用。
那么什么是目标倒推法呢?
我国有句古话,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但蒙牛乳业完全颠覆了这一传统,其奉行的是“只修改手段,不修改目标”的“自动伺服机制”。
“自动伺服机制”是一个军事术语,是指,导弹一旦发射目标即行锁定,不能再更改,而所有的修正都只是为了向这一目标前进。
我认为,这种“不打折”的目标倒推正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是执行文化的最坚决体现。
我认为这里面有三个关键点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一是目标确认,既然是目标倒推,那么目标自然是在行动前进行确认,那么这个目标的确认则是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决定我们成败得失的首要关键点。我认为,目标倒推法中的目标要有两个特点,其一,这个目标不是“大跃进”,而是我们在总和分析了环境、竞争、资源、时间等种种因素后做出的选择,他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及其严格的现实基础;其二,这一目标又是高于现实,结合了自身意愿和渴求,在现实基础上订立出超出寻常的目标才是真正的运用了这一方法的精髓。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目标倒推法的力量,达到一种超出常态的突破。
二是目标定制后的行动制定,当你制定了一个看似难以到达的目标,你更应该明白现实的残酷,那么除了更加严格的执行,不会有第二种方法可以帮助你达到这一目标,所以需要我们制定出更加苛刻的、超出一般的行动计划,这一计划必须是刚性的,毫无回旋的,必须达到的,不允许任何借口的执行。因为在过程中我们不会给自己改正和停止的时间与机会,如果有,那么只能说明你的计划还不够严密,时间利用率和效率还是不够,我们要做到每一步就像是在流水生产线上的强制节奏,如果你不能完成,就将面临淘汰。
第三就是我们的决心和态度,要知道,当我们面对超常的目标和如此高强度的行动计划,只有靠坚强的精神力量才能支撑你的行动,要把自己逼入绝路,要有破釜沉舟的气势,这就像是在考研中,我们一旦确定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就绝不会想着什么“如果我考不上这个还可以选择低一些的”,更不要想着“考不上就去工作“之类的话,在这里只有目标,“不成功,则成仁”!我们不能接受失败,只有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手段跟上我们的目标,要有一种几乎偏执的强烈意愿,要不断的强化,不断的让自己相信这一目标就是现在的唯一!
最后我提一下工作对冲法,其实这样不是首创,我相信大家都曾经有过运用,就是通过把工作中让自己局部的进行休息,但是整体却始终没有离开工作。比如我们学习一个小时的数学再学习一个小时的英语,就是一种简单的工作对冲,但是在高强度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把学习进一步细化,分为思考、背诵、阅览、抄写、朗读等部分,然后结合自身习惯,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具体划分,以期最大限度减少非工作休息,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总之就是不断的利用大脑不同的区域兴奋点,使得大脑在学习中得到休息,进而最大可能发挥出大脑潜能。
其实,以上的种种都是借助管理的方法帮助我们克服着人性中固有的劣性,我们没有必要总是在做过后再去后悔与懊恼,在我看来这很正常,除了极少数自律性极强的“伟人”和聪明人,作为普通人,所以的一切都很正常,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种正常而成为自己放纵的理由,我们要通过科学、适当的方法来克服这种“劣性”,我一直赞同“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在生活中,着同样适用!
0 我顶! $(function(){$("#blogsign").html("");}); 推荐到鲜果: cT="0";nc="#444444";nBgc="";nBorder="#F5E5A9";tc="#649B00";tBgc="#FFF4D0";tBorder="#F5E5A9";tDigg="%E6%8E%A8%E8%8D%90";tDugg="%E5%B7%B2%E8%8D%90";defaultItemUrl="WEB_URL";defaultFeedUrl ="/Rss.aspx?name=jasonzhang"; function posttoWb(){ var _t = encodeURI(document.title); var _url = encodeURI(window.location); var _site = encodeURI(""); var _pic = ""; var _u = "http://v./share/share.php?title="+_t+"&url="+_url+"&source="+_source+"&site="+_site+"&pic="+_ window.open( _u,"转播到腾讯微博", "width=700, height=580, top=180, left=320, toolbar=no, menubar=no, scrollbars=no, location=yes, resizable=no, status=no" ); } .tmblog{ padding-left:22 height:19 line-height:19 background:url(http://v./share/images/ico.png) no- } var _source = 1000018; 转播到微博 查阅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工作 考研 项目管理 任务 时间表 本文章由
供稿,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推荐】外贸网征商100名
quanfrzhou的人气博文
访问(234)评论(0)
访问(131)评论(0)
访问(129)评论(0)
访问(121)评论(0)
访问(115)评论(0)
本博文的最近访客
我来评两句
本周推荐博文零售平台思维还缺啥? - 推酷
零售平台思维还缺啥?
不花公子:中国零售迭代的平台思维到底讲漏了什么?
黄小宝的故事: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黄小宝的启示】人生充满诱惑,不要和诱惑较劲,也不要跟它对抗,而是静静的看着它,然后离得越远越好。
昨日(9月3日)下午,不花参加了以“零售迭代下的平台思维”为主题的“2015(第五届)中国美妆代理商论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78位行业大佬、CS及KA渠道代理商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代理商目前发展中的困惑。
(魏庆老师分享两个客户管理表格)
今天第三次来到这个会场,现场场面依旧十分火爆,由于老师干货依旧,座无虚席!虽然现场的主题是传统渠道的升级,但是也离不开互联网与微商的话题。(比如说冯建军老师谈到的新兴渠道冲击)
一、到底是谁抢走了客户?
我当时在现场感觉挺纳闷的!为什么?因为线下感觉线上的渠道(电商、微商)冲击带走了客户,无奈的是线上的代理商就觉得因为客户去线下卖产品去了,我们微商又不会动销,所以还是拼不过线下!线下撕逼线上,到底现在的客户都去哪了?
(当前的线上线下的代理商都是这个摸样)
中国美妆的桂总建议,在零售迭代的大环境下,代理商可以考虑用平台思维来抗衡“迭代”的市场。他认为,平台思维首先是一种全局观的思维,帮助我们改变单纯卖货的模式;其次,平台思维是一种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而平台思维的转变应该如何实现,桂总将其概括为“三合”,即组合、融合、整合。桂总说的的确没错,无论是线下的代理商,还是线上的微商都需要改变原有的思维,问题的本身是无法解决问题,与其天天想着如何打补丁(缺什么补什么)不如换一个系统操作!比如说我不认为线上线下谁影响了谁的生意,真正影响生意是你自己,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方便性会影响他的购买渠道,但不一定影响他的购买决策,消费者的心智里面是先有“品类思考,才再有品牌选择”,心中先有鸡,才后有蛋,所以消费者只存在同样的商品选择哪个的品牌问题!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再也不复存在,如果你想通过赚价格差来忽悠消费者的话,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魏庆老师讲的一点我是比较认可的:“厂商和代理商之间是互相吸引的关系(大部分都处于对立的关系),而代理商吸引厂商的关键点在于他们的利润管理,因此,代理商的最大价值便在于创造有利润的销量。在推产品之前,首先应该将净利率算明白,知道哪些产品需要淘汰,而哪些产品要扶持,其次,在毛利率低时,应该在年周转次数上下功夫(即何时做节日促销清理库存、如何提高带客率等),因为化妆品并非奢侈品,不能过于追求其毛利率。”
二、系统化才是平台思维的关键
本次论坛参会嘉宾接近400人,还有很多代理都是密密在后面站着一大批!从现象的层面来讲,是因为美妆大会论坛办得好,但从本质来看,这说明了“大家都有病!”因为我发现当时也有不少经营微商品牌的朋友!之前听过有很多传统的代理商跟微商进行渠道撕逼,但是还是无法去解决核心的销量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关注的都是在现象的层面的,产品的层面,而非系统的层面,比如说什么是系统?你们看,微商大部分都是属于高颜值的美女,虽然比不上一二线明星,但是绝对能够堪比三四线的,怎么可能不能互助互联呢,共同引流,共同成交呢?
(以上这两张图是我3月份在山东的美妆论坛分享的营销逻辑)
其实这个营销策略,在互联网的领域早就行之有效了!为何这样说?我今天听冯建军老师分享说到,线下如果要获取一个客户,平均要派发300张传单,其中一个传单的成本大概在0.43块,那意味着获取一个客户成本是129块钱,而电商原来获取一个客户的成本也要80-100块,都是非常高的成本,如何才能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客户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应该都有团购电影的经历吧!你们知道吗?当时团购的用户获取成本非常高,砸100块钱才能换一个团购付费用户。现在美团只要降10块钱,电影票量一下就起来了,大量新用户就拉进来了。对于美团而言,电影票对他而言不是盈利窗口,而是获取流量的入口。只要有用户进来了,自然就会消费!而美团做电影票是不指望赚钱的。这就是系统化的思维!如果团购平台都在拼哪个电影院好看,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们需要的是应该联合把行业市场盘子做大!把一些像不花这样的从前都没有美肤习惯的群体培养成用户,这样的市场才能长治久安,而非尔虞我诈!
我一直很苦恼!为什么这些好产品就卖不动?为什么产品好的公司失败了?大家都说品牌需要年轻化,但是90后选品牌有六大关键词:“新奇特,潮酷乐”,你拿起你的产品,扣心自问,你的产品符合以上哪些特征了!很多人说产品最重要,难道互联网变得让产品不重要了吗?我们能否利用互联网手段,做离用户最近的事情,通过系统化思维分析问题,现象之下是功能,功能之下是产品,产品之下是系统。
三、鸡汤毁三代,励志害一生
另外我再想说的是,不要盲目的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因为那是别人的内裤,自己还得结合自身情况摸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有些话,你就听听算了;有些道理,听多你也不过好这一生!所以我们应该学习用系统化思维,大家可能深受鸡汤毒害,认为产品致胜、口碑极致化、小米、苹果、用户体验、尖叫度这些很重要,但是我觉得那都是现象,关键是要从系统看,要学习从系统看线上的产品划分,而不再是从产品看。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沙克仲:会展“老大”们还缺什么 | 掌上世博 中国第一双线会展运营服务平台
联系电话:021-
当前位置 >
沙克仲:会展“老大”们还缺什么大咖视角
掌上世博讯:一次跟某主办单位领导聊到展览培训,这位领导表示兴趣不大,他倒是很“自信”地谈到他们的展览在所属行业从规模上已经是“世界老大”,展位供不应求。言下之意,谁有资格培训他们?他们现在倒可以给老外上上课。展览圈的“老大”们是不是真的已经这么“无敌”了?
前不久,一位外国朋友到北京参加某知名展会,邀请笔者去参观他们公司的展位,一起聊聊。那个展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展览,熟悉中国展会的朋友都能想象出展览现场的场景:展览说好听了叫“人气很旺”,是个不乏大爷大妈积极参与的“B2B展览会”。笔者和朋友试图找一个清净的地方,争取彼此不用喊话就能顺畅沟通,未果。很难想象在这里能够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谈生意。
“有没有喝咖啡的地方?”没想到笔者不经意的一问竟引来了外国朋友的一番“吐槽”:“喝咖啡?几万平方米的展场里只有一个地方勉强可以称为‘吃饭的地方’,中国的展览馆就是盒饭的天下,主办方宁可把展位卖光,也不会多设几个用餐区。出去吃?这么大的展场加上北京的交通,不花上两三个小时就别想回来,还做什么生意!”
外国朋友的“吐槽”从餐饮延伸到其他问题:展馆间的通道堆放着搭建用的铝料、板车和杂物,实在有碍观瞻;开展前他们到达现场,发现展位的实际位置跟图纸上标注的差了一米多,据说是因为忽略了展馆里的柱子。买家?感觉上这个展的客户多数是自发前来参观的,没看到主办方有什么有组织的买家邀请措施,前一天得到通知,今天9点半安排了与买家见面活动,早晨又通知取消了,说通知错了。凡此种种。为什么还来参展?按照他们每年制定的营销计划,在欧洲、美国、中国等主要市场都要参加展会,中国是个大市场,不可能不到中国来。这个展是中国本行业历史最久的展会,规模也最大,他们就来了。虽然服务实在不敢恭维,但他们也没什么别的选择。
实际上,很多外国公司这两年已经不参展了,这个展览会的国际化程度现在已经大幅度下降。在展会期间,笔者碰巧见到主办单位的领导并向他提起国际化的问题。笔者从这位领导身上看到了熟悉的“自信”:“世界都在看中国,我们从规模上已经是本行业展会的世界第二,坐二望一,很快就会成为老大。国际化程度确实有所下降,因为现在国外正闹经济危机,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展会启用全馆,还有企业拿不到展位,不愁没人参展。”
听这位领导如此解读国际化程度下降原因,老外冲口而出:“有了经济危机更要加强营销,经济危机根本不是外国公司不来参展的原因,很多外国同行看法都很一致,这跟经济危机无关,主要是展览会的服务有问题!我们经常在其他国家参展,很了解国外展览公司的服务。如果有国外知名展览公司在中国组织同类展览,我们绝对会考虑参加他们办的展览。”
在我国展览行业,这样的情况也许只是个案。但和上述主办单位领导一样的“自信”,我们倒经常能够见到:我们展位供不应求,我们不差钱,中国是个大市场,老外不敢不来,你不来有别人来。这和本文开头的话题异曲同工:我们是老大,谁能培训我们?
展览圈里经常说一句话:“中国展览业大而不强。”到底哪儿不强?笔者想,恐怕还是在服务,在服务的细节。而服务细节的背后是服务理念,服务理念的背后应该是人文情怀、是对人有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认同。我们的服务业表面上是不注意服务细节,实际上是骨子里缺少这种情怀。
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有点芝麻爵位或者银子”自我感觉就好得不得了,我们是老大了、世界第一了、不差钱了,自信满满。服务不行,却喜欢微言大义,言必称“代表行业”、“服务企业”,行的却是挣钱之实。当然,挣钱也没什么不对,关键是是否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有钱也不是错,关键是有了钱就更要有情怀。最近流行的“土豪”一词就是一些人的写照。土豪之可悲在于不知道自己很“土”,更可悲的是“以土为豪”!没有服务理念,没有情怀,不懂得让客户有尊严,纵使你腰缠万贯,也赢得不了别人的认同和尊重。
中国的展览行业发展历史并不长。在这段时间里,一些主办单位培育出了成功的、甚至在世界上都有一席之地的展会,因为他们有企业家的精神、敏锐的市场意识、敢为人先的胆识和丰富的行业资源,而展览市场素来承认先发优势,鼓励先下手为强,B2B展会又通常具有赢者通吃的特点。但是展会成功了、做大了,如果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不尊重客户,不强化服务意识,总是陶醉在老大的良好感觉之中,依靠先发优势取得的市场地位迟早也会松动。大不等于强,知名不等于品牌,纵使在规模上世界第一也不等于客户忠诚度第一。
我们的一些展会主办方仍然一如既往地“自信”和沾沾自喜,殊不知,在参展企业当中其实已经有暗流涌动。没准儿哪一天,这股暗流就会演变成为精于服务的国外同行的市场机会。我们的一些“老大”们不缺“自信”,缺的是扎根在骨子里的服务意识。
掌上世博欢迎第北千山:成功的投资者做到了什么?亏损的你还缺些什么?-联合中文网
您的位置: >>
北千山:成功的投资者做到了什么?亏损的你还缺些什么?
核心提示:
北千山:成功的投资者到底做到了什么?亏损的你还缺些什么?    作为一个投资者要懂得控制风险,要有着良好的心态及正确的投...
  北千山:成功的投资者到底做到了什么?亏损的你还缺些什么?    作为一个投资者要懂得控制风险,要有着良好的心态及正确的投资观念;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面对剧烈波动的市场行情,我们要把握住每一个时机,把握住了机会也就等于把握住了明天!    1、以闲余资金投资    如果现货投资者,是以家庭生活的必须费用来投资,万一亏蚀,就会直接影响家庭生计的话,在投资市场里失败的机会就会增加。因为用一笔不该用来投资的钱来生财时,心理上已处于下风,故此在决策时亦难以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亏得起多少做多少。    2、正视市场,摒弃幻想    不要感情用事,过分憧憬将来和缅怀过去。一位美国期货交易员说:一个充满希望的人是一个美好和快乐的人,但他并不适合做投资家,一位成功的投资者是可以分开他的感情和交易的。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总是自己。    3、知己知彼    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容易冲动或情绪化倾向严重的人并不适合这个市场,成功的投资者大多数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且有严谨的纪律性,能够有效地约束自己。我们是人不是神,错误总是难免的。    4、勿轻率改变主意    预先订下当日入市的价位和计划,勿因眼前价格涨落影响而轻易改变决定,基于当日价位的变化以及市场消息而临时作出决定是十分危险的。铁军必有铁的纪律。    5、切勿过量交易    要成为成功投资者,其中一项原则是随时保持3倍以上的资金以应付价位的波动。假如资金不充足,应减少手上所持的买卖合约,否则,就可能因资金不足而被迫斩仓以腾出资金出来,纵然后来证明眼光准确亦无济于事。弹药不要一次用光,子弹随时上膛。    6、作出适当的暂停买卖    日复一日的交易会令你的判断逐渐迟钝。一位成功的投资家说:每当我感到精神状态和判断效率低至90%,我开始赚不到钱,而当我的状态低过90%时,便开始蚀本,故此,我会放下一切而去渡假数周。暂短的休息能令你重新认识市场,重新认识自己,更能帮你看清未来投资的方向。当太近森林时,你甚至不能看清眼前的树。    7、切勿盲目    成功的投资者不会盲目跟从旁人的意思。当每人都认为应买入时,他们会伺机沽出。当大家都处于同一投资位置,尤其是那些小投资者亦都纷纷跟进时,成功的投资者会感到危险而改变路线。这和逆反的理论一样,当大多数人说要买入时,就该伺机沽出。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北千山寄语:    投资市场不缺机会,缺少的只是最好的机会和你把握机会的能力。倡导顺势为王,止损在先,长短结合,擅长波段操作,不求一次重仓帮投资者赚到翻仓,因为没有人能做到100%,扫单不害怕,好的心态也能成就好的未来。北千山只愿通过遵守交易原则,以小博大,稳健给单,用心帮助投资者朋友持续稳健获利,细水长流!    文/北千山/V-訫bqs6666    
编辑:miti166
Tags:成功 投资者 做到 什么 亏损 你还 什么
联合中文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 Reserved. 佳媒内容平台[
稿件、媒介合作: 客服、投诉建议:
联合中文网版权归长沙佳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网站部分内容涉及金融证券,我们郑重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湘ICP备号-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合岗位谈谈优缺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