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考移民越来越隐蔽接近,都睡不着了。。。。。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心理专家为高考生降压支招:睡不着,别再数绵羊
职工租房提取公积金的,只需要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3个月...
  对付失眠,数绵羊靠谱吗?最近学不进去,怎么办?考前焦虑该如何应对?高考冲刺进入倒计时,很多考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昨天下午,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青少年心理科主任钟慧做客本报&大考2015&热线,为考生&减压&支招。
  &数绵羊&催眠是个误区
  高考越来越近,失眠成了很多家长和考生焦虑的事。&孩子最近比较紧张,入睡很困难,这样会不会影响高考发挥?&&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尽快入睡?数绵羊有用吗?&对于家长普遍关注的睡眠问题,钟慧表示,数绵羊催眠法、提前上床等待睡意等都是误区。
  &数绵羊会让大脑得不到休息,精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这样反而会影响睡眠。&钟慧说,考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失眠,高考期间少睡一两个小时,对考生来说是正常的,不必恐慌。&只要第二天起床,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没有问题,不会影响考试发挥。&如果考生不断暗示自己失眠了,只会加深焦虑,更睡不着。
  很多考生为了节约时间,学习结束后会立刻上床睡觉。在钟慧看来,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入睡时间延迟。&学习结束后,不要立刻上床睡觉,中间要有10~15分钟的过渡期。&因为看完书,大脑很兴奋,很难迅速入眠。这时,考生可在房间里走走,适当休息一会再上床睡觉。此外,钟慧还建议考生不要在床上想问题。&一旦躺下,要尽量放空脑子。&
  家长别随便&鼓励&考生
  高考临近,孩子情绪上的&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家长的神经。&有时感觉家长比孩子更紧张、更焦虑。&钟慧说,从接到的咨询电话来看,很多家长已处于焦虑状态,这种情绪往往会转移到孩子身上,加重他们的压力。
  &家长考前不要太关注孩子,应顺其自然。&至于哪些行为属于过度关注,钟慧举了几个例子:如不断提醒孩子好好学习;提醒孩子别紧张;特别在意孩子的情绪;问孩子要不要买些营养品等。
  模考时,考生未取得理想成绩,心情很差,家长该如何安慰呢?钟慧说,一些家长可能会对孩子说&没关系&&别紧张&之类的话。其实这些话会给孩子造成更大心理负担。&家长不要去评价孩子的成绩或情绪,而是去了解他的想法,如为何发挥失常?有的放矢更能解决问题。&
  对很多家长们来说,孩子学习帮不上忙,就会想着在生活中给予更多照顾。钟慧建议:熟悉的才是最好的。她特别提醒家长,考试期间最好让孩子吃熟悉的食物、穿舒服的旧衣服。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些东西会让人放松。
  答疑解惑:平常心面对高考,才是最佳状态
  问:孩子在家做模拟题时思维敏捷,准确率较高,可一到模考就发挥失常,这是怎么了?
  答:除了心理素质外,模考发挥失常可能是考生没调整好生物钟,考试期间缺少兴奋点。一些考生只关注眼前复习,生物钟在夜晚达到高峰,到了白天就处于低谷,这和高考时间完全相悖。为此,考生在家复习时,尽量调整好生物钟,让兴奋点在9∶00~11∶00和下午3∶00~5∶00达到高峰;尽量按照高考考试时间,来安排做模拟题时间,从而让自己考试时达到最佳状态。
  问:孩子最近太过放松,在家不怎么看书,会不会影响高考发挥?
  答:考生考前过度紧张或什么都不想干,都是考前忧虑症。平常心面对高考,才是最佳状态。调节压力时,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压力太大就给他减压;没什么压力,就要加压。
  问:孩子一遇到重要考试就睡不着,家长该怎么做?
  答:睡眠质量好坏,不是通过睡眠时间长短来衡量,而是看第二天精神状态。经常因考试失眠的孩子,他们会有自己的处理经验,应该可以应对第二天考试。
  问:孩子学文科,最近感觉学不进去,自己很着急,该怎样调节?
  答:孩子学不进去是因为脑子过度疲劳造成的,这时候不如大胆放松一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放松方式可根据孩子喜好来选择,散散步、听音乐都是不错的。有的孩子觉得打游戏能放松,这也未尝不可。目前这个阶段,心态比学知识更重要。
  问:孩子平时成绩算中上等,总担心第一场考试发挥不好,这该怎么办?
  答:高考是有区分度的,即便是状元也不可能全考满分。家长要提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遇到难题先跳过去,学会取舍。
  朱世玲本报记者叶晓/文王从启/图
心理专家为高考生降压支招:睡不着,别再数绵羊
焦点阅读:
备受广大瓜农和市民关注的地产西瓜临时销售点正式公布,全市...
COPYRIGHT ©2013 合肥报业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新出网证(皖)字16号
未经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本网举报电话:1推荐培训机构
高考心理——考前父母太关心考生怎么办
  跟孩子最亲近的就是家长,在考前的十几天中,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的情绪,这让家长们很是揪心。那么,家长如何做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的积极心态,在考试时发挥出自己的理想状态。
  症状:自责
  父母太关心 子女很紧张
  这学期的第一次模拟考中,安安(化名)发挥不错,又一次接近了本一线。安安的妈妈看着成绩单,觉得女儿的能力不止如此,于是她连着好几天跟女儿 说:“安安,你的实力其实很不错,只要再努力一些,再拼一拼,妈妈相信你一定能上本一。”从此,安安的心里总会对自己说:还要再继续努力,这些还不够。
  以前安安从未超过晚上12点睡觉,但从那以后,安安每天晚自习回家,还要再继续挑灯夜读到凌晨一两点。这时,安安的妈妈也会隔一会儿就进屋“督 查”女儿,顺便给女儿端茶送水、做点心。即便如此,安安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努力,还差一点。现在,安安一看到试卷就开始紧张,偶尔出现一点下滑,就责怪自己 不够努力。
  病根:考前这段时间,家长有两个词最好不要说:必须和应该。父母很喜欢跟孩子说:你应该怎么做,你必须怎么做。但这些话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适得其反。
  解决之道:高三的同学在这段高度紧张的时期,最需要父母的“心理”关怀。来自父母的宽慰,能帮助孩子降低焦虑情绪。父母可以学着多跟孩子沟通, 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苦恼,缓解其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双方都要做好失败的准备,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突然的进步,也要允许孩子出现失误,与孩子一起用积极的 态度面对高考。
width:100%">
高考心理——高考前内心封闭了怎么办
  距离高考只剩10几天,许多孩子因高考而出现了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让家长们很是揪心。毫无疑问,在高考成功的诸多因素中,良好的心态是基础。如何能调节好心理,考试时发挥出自己的理想状态?
  症状:封闭
  成绩没提高 不与人讲话
  立凯(化名)的成绩在班里的排名一直处在中间位置。高一、高二时,立凯觉得还有努力的机会。现在高三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立凯的成绩并没有 提高多少,这让立凯很着急。而他平时又不太爱讲话,总是阴沉着脸,刚开始同学们以为他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关心地问他:“立凯,你怎么了?”但立凯每次都 不回应,久而久之,与同学也慢慢疏远。“其实我有时候也想跟同学聊一聊,但是成绩这么差,心情好不起来,也就不想理他们了。”最近的一次省质检,立凯从走 进考场,坐在座位上,直到考试结束,每一刻都感到很不舒服,“好像有很多蚂蚁在挠”。到了晚上,又一直辗转难眠,连着好几天失眠。
  病根:有这种情况的同学要学会了解和承认自己,看清楚自己的优缺点并学会接受,理解成绩一直都提不上去,有可能是自己本身知识功底不是很足。剩下最后一段时间,能补多少就多少,喜欢的科目可以多看一些,不喜欢的、觉得太难的科目可以少去接触,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解决之道:国外有项调查表明,情绪的高低会影响智商的发挥。因此,建议同学们在高考前,可以保持适当的娱乐,如跑步、听音乐、逛街,让压力有个 舒缓的渠道。每天睡觉前,多想些快乐的事,带着微笑入睡,不要睡觉前还在想:我有一道题还没算出来,还有篇课文没背完。平时也尽量不要去钻研一些难题、怪 题,这样很容易让自己一直处于神经紧绷、焦虑状态。考试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平时习惯用的文具,让自己处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
width:100%">
高考心理——高考前失眠了怎么办
  距离高考只剩十几天,许多孩子因高考而出现了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让家长们很是揪心。毫无疑问,在高考成功的诸多因素中,良好的心态是基础。如何能调节好心理,考试时发挥出自己的理想状态?
  症状1:失眠
  几次没考好 夜夜睡不着
  高三学生于铭(化名)就读于某重点高中,学习成绩属中等水平,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都不理想。近来,于铭每天都感到心慌、头痛,处在莫名的恐惧 中。“老师,你救救我吧,我不想死,却总有跳楼的冲动。” 于铭告诉辅导老师,进入最后的冲刺期,他总是觉得力不从心,每次背题时只要有一个字背错,他就 会担心自己这个学科的高考成绩很差。因为不安,于铭对什么事情都很担心,每天晚上都要检查家里的煤气阀、水龙头、门是否关好,有时甚至要检查十几次,才能 放心回卧室睡觉。睡到半夜时,于铭常常会惊醒,产生想从自家高层窗户跳下去的冲动。
  病根:从个案的情况来看,于铭有可能平时就有一些类似强迫和抑郁的心理疾病,高考的逼近引起的焦虑导致情况有所加重,而引发了强迫、抑郁等症状 的出现。如果考生的情绪反应比较大,确实应该考虑去看看医生,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用些药或者采用非药物治疗及进行心理放松训练,使考生的心理达到一个 平衡的状态。
  解决之道:情绪低落的考生,这一段时间要多参加一些运动型活动,如慢跑、散步等,以缓解紧张的情绪。另外,要重新评价自己,多看自己的优点,对 自己说:“我能行。”坚决杜绝用:“完了,我糟糕透顶了”、“没有考好,老师会另眼相看”、“爸爸、妈妈会受不了”等这类消极语言暗示自己,不应过于顾虑 失败的后果。
width:100%">
心理案例分析:高三考生考前复习失眠怎么办
  案例描述:
  “随着高考一天天临近,我觉得自己越来越紧张,吃不香睡不着。从模拟考试之后,我就开始失眠。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越想早点儿睡就越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总是做梦。白天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坐在教室里,精神却集中不了,听讲效率很低。有时候为了保证睡眠,我特意早上床睡觉,结果更糟,两三点了才入睡。从小我一直是爸妈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他们都说我一定能上重点大学。如果照现在这样下去,高考我肯定考不好,得让大家失望了!”
  这是一位高三学生在咨询时说的话。这位学生谈到“临近高考,越来越紧张”,“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情况,可能是很多高三学生面临的问题。临近高考,大部分高三学生都会产生紧张焦虑的反应。之所以紧张焦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和孩子对高考的高度重视,甚至是过分夸大了高考的意义,既希望能超水平发挥,又担心万一考不好怎么办,日思夜想,忧心忡忡。怎样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
  首先,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既然从小学到中学,孩子一路都是踏踏实实走过来的,成绩很稳定,就要相信孩子的实力,在高考中能正常发挥。
  其次,父母要淡看高考。尽管高考是一次重大考试,但并不会就此决定孩子的一生。退一步说,即便孩子在高考中不能正常发挥,求学的路并没有就此止步,以后还有机会继续学习深造。因此,高三阶段,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精神上的鼓励,不要因为自己的殷切希望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父母如果一味强调要考一个好大学,让孩子觉得只能赢不能输,势必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其实,只要让孩子心态平和,就能更好地应对高考。
  很多高三生和父母都为失眠的问题而烦恼。为什么会出现失眠?失眠是因为对睡眠过度关注,每到入睡时,便担心睡不着,于是产生了对睡眠的焦虑。其实出现失眠是正常的,造成困扰的不是失眠本身,而是“不想让自己失眠”的想法。当一个人觉得难以入睡时,往往会力图控制自己的睡眠,总想让自己早点入睡,但这种想法往往只会起到干扰作用,结果是越控制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想控制,造成了恶性循环,令自己疲惫不堪。
  发现孩子偶然失眠后,父母首先要让孩子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告诉孩子“偶尔失眠没什么可怕的”,并不意味着从此就会患上失眠症;复习完了,洗个澡,躺在床上身心放松,闭目养神,睡意反而会不期而至。
  其次,不要刻意“求睡”。有的高三生觉得前一晚失眠了,必须要补回来,因此刻意改变平时的作息时间,提前去睡,结果反而睡不好。这是因为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人体的生物钟不能一下子适应。
  大多数高三生习惯了每天复习到很晚才睡觉。如果希望高考前能够早睡一会儿,以保证状态,要提前一段时间逐步调整:从今天开始提前15分钟,过几天觉得适应了,再提前15分钟,慢慢地到高考前就可以提前到合适的时间了。如果突然提前很多,往往会导致躺在床上睡不着,进而为失眠而烦恼。
  有高三生和父母担心,高考前一晚,由于紧张和兴奋会失眠。其实大可不必过分担忧。医学上认为,晚上睡不着,躺在床上也是一种休息,对大脑有一定的放松作用,考生不必因为睡不着而太紧张。即便真的睡不着,由于考试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睡眠不足的影响也不大。
  另外,父母要让孩子尽量生活规律,正常作息,以保持人体的生物节律;适度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入睡;让孩子的卧室保持整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睡前不要喝茶、咖啡等使人兴奋的饮料,避免看惊险刺激的小说、电影、激烈的体育比赛等。
  考前失眠自我调节的小方法
  第一种方法:上床后熄灯躺下仰卧,先做3至5次深呼吸,然后想象在黑暗中有一个不太亮的白点,并集中注意力控制这一想象中的白点进行缓慢的圆周运动50次,再换成缓慢地勾画五角星轨迹50次。如果感到改变不大,则重复上述意念运动程序数次,然后再进行两次深呼吸。每进行一次深呼吸,对自己进行一次暗示“我已经睡着了”。这样就可以起到诱导入睡的效果。
  第二种方法:躺在床上,不必刻意入睡,让自己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不要过分关注自己是否入眠,可以想一些轻松的事情;告诉自己一定会成功的,不用焦虑。其次想象自己漂在水面上,告诉自己“我现在很舒服,很快就可以入睡了”。有了良性的心理暗示之后,情绪就会放松,入睡也就容易了。
width:100%">
心理专家提醒:父母期望过高 孩子心理负担过重
  案例描述:
  我们夫妇俩人都是“985工程”大学的高才生,经过努力考取了博士。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平时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特别希望孩子能够考入国内的顶尖学府深造。
  儿子从小聪明好学,成绩拔尖。小学、初中,他的成绩在年级排名总是第一。中考时,他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重点班。高中期间,他仍然勤奋好学,但全市许多品学兼优的学生都汇聚到这个班,他的成绩虽然一直名列前茅,但却失去了领头羊的地位。正上高三的他,期末考试成绩却不理想,由年级第二名退到第五名,最强学科数学才考了117分。现在已进入高考第二轮复习的关键时期,孩子正在全力以赴备战高考。他把上课的时间用来看书,自己喜欢的篮球也不玩了,晚上复习直到凌晨2点多钟才允许自己睡觉。然而这段时间,我们发现孩子看书效率变得很低,精神不集中,胡思乱想,晚上经常被恶梦惊醒。我们非常担心,如果这种状态到高考仍无法改变,可怎么办呀?
  分析:尖子生因其学习处于“拔尖”的位置,有“发展前途”,老师、父母都对他们寄予很高的期望,他们也感到了这种期望,并认为无论如何不能辜负这种期望。过高的期望会产生心理负重,造成心理疲劳。偶尔一次考试失误,就会使他们惶惑不安、自信消失、情绪低落,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学校狠抓尖子生不放,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导致对尖子生期望过高。这种期望仅仅是对考试成绩的期望,而不是要求其全面发展,因此很少关心尖子生的正常要求和兴趣爱好。期望过高和期望偏向会使尖子生失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容易滋长消极情绪。沉重的负担使尖子生身心疲惫,对人冷漠,对集体不关心,自我封闭,外人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建议: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受到挫折,父母要及时疏导,帮助他们调整情绪。具体方法如下:
  (1)情绪宣泄法。当孩子感觉心理受挫时,父母要及时采取合理的方式,通过正常的途径,让他们释放,保持心理平衡,不钻“牛角尖”,不走极端,引导他们“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如可通过交谈倾听,还可以借助各种活动,将因紧张情绪所积累的能量排遣出去。
  (2)迁移法。父母要尽量使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活动上去,暂时避开挫折情境,如让其回忆一些愉快的事,也可听听音乐、打打球、散散步等。
  (3)心理咨询法。父母可以通过找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对孩子的内心冲突和苦恼给以分析、研究、劝解、安慰、鼓励,减轻其情绪压力,改变其认识问题的方法,用新的、正常的经验代替旧的、反常的经验,使孩子摆脱矛盾,恢复心理平衡,并帮助孩子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取得更有效的发展和成就。
  (4)父母要不断调节自己的心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施以心理教育,教育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父母可让孩子多与同学交往,通过平等相处,使孩子感受同学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德,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面对分数和荣誉学会淡然处之、互相谦让,以培养自己豁达而淡泊的心境。
width:100%">
专家支招:高考复习“泄了气”怎么办
  在高考复习中你是不是常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单上的那个分数却还纹丝不动。于是,渐渐地,你开始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再也动弹不起来了……
  案例分析
  方小培常给人一种斤斤计较的小气感。大伙一起搞卫生,他总把任务划得清清楚楚;同桌学习上遇到麻烦向他求助,本是举手之劳,可方小培也懒得去帮忙。同学们都觉得他不好相处,太独。他也有自己的说法:“我交了钱只读自己的书,干吗去多管别人闲事?”其实,曾经的方小培,是一个对学习大有热情的人。刚上高一,无论是学习,还是班里琐事,他都算得上是最积极的一个。可积极性虽高,汗水付出也多,到头来考试成绩却总是不称心如意。渐渐地,方小培就对周围的一切失去信心,变得消极起来。学习上不再和老师、同学进行任何的沟通,对老师嘱咐、交代的一切任务,他不也再发表任何言论,只被动地接受着……
  ——注意注意,以上这个版本的小皮球就快泄气了,它警示我们,该及时识别一些相关的“危险讯号”,以及早防御和及时应对。
  讯号一:复习太枯燥、作业太多、压力太大、成绩上不去、前途太渺茫……抱怨倍增,动力荡然无存,想要继续付出努力的欲望自然也随之熄灭。
  讯号二:喜欢吃的食物渐渐没了味道,喜欢玩的东西渐渐没了兴趣,喜欢聊天的朋友也渐渐变得没了好感……于是,你开始对一切都提不起精神,甚至更懒得哭、懒得笑。
  讯号三:醒着的时候想要睡觉,可一旦到睡觉时却又睡不着,即便睡着了也乱七八糟地做些支离破碎的梦,每天清晨起床都晕头转向,天天都有请假旷课的冲动。
  讯号四:学习上缺乏激情与创意,之前花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习题,现在绞尽脑汁想了大半天也得不出个所以然来;之前连续三天三夜挑灯夜读的劲头,现在每天只要一超过10点,脑子就开始想要罢工,连眼睛都睁不开。
  解读:识破泄气的四大猫腻
  猫腻一:前程茫然受阻
  学习上出现红灯危机,内心渐渐出现迷惘,不知自己前途会如何,看不到光明,所以,也就无法产生内心自发、主动式的学习热情。这类皮球的泄气,可以理解成他们在学习上出现的某种倦怠期,需要调整。
  猫腻二:学习枯竭感倍增
  这类皮球的泄气,大多是对学习产生了枯竭感。因为他们的生活中只有学习,学习承载了太多的负重,包括人生的成败,学习上所承载的压力大过了他们对学习产生的乐趣,所以,一旦遇到瓶颈,他们也就开始感到越学越没劲。同时,由于生活中缺乏其他调剂,学习的枯竭感更是雪上加霜。
  猫腻三:内心动力不足
  内心动力不足,是指一个人的内心能量不够。就像一辆汽车一样,油箱太小,油量有限,所以,只有不断地加油才能前进。当油量耗尽的时候,这类皮球或许就快出现泄气了,稍微加点油,又好一些,底气足一些,还能继续再滚动一段。所以,从根本上讲,泄气,还是他们的内心能量不够,不能自给自足。
  猫腻四:不公平竞争下的消极处世
  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点的例子,也会使人泄气。比如,在一个班级中,你努力了,成绩也上去了,可老师表扬的总是别人;你的作文写得不错,分数却总被别人踩在脚下。于是,你深深意识到自己所在的并不是一个百分之百公平的环境,于是便开始怀疑一切,带着拒绝、消极、被动的情绪在学习中混日子,难免不成为一只泄气的皮球。
  支招:从泄气中营救自己
  猜谜游戏
  高考前,我们班上很多同学都喜欢找一些杂志,做后面的拼图游戏、纵横字谜游戏、逻辑拼图来缓解一下脑力,我当然也不例外。我觉得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像这样的猜谜游戏是个娱乐学习、娱乐生活很棒的方法,它能使我们的大脑随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也使精神最大限度地放松。——2011年北京理科状元梁思齐
  尝新益智
  多去做一些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就是在开发大脑巨大潜力,无形中也会使你对学习更充满活力。也许,你忽然有了一种关于某道数学题新的解法,那么就去大胆尝试吧;如果你的脑中现在还没有一个主意,就每天先开始学十个新单词……主动性与智力的挖掘有着巨大的联系。这就是让我对学习每天充满能量,不感乏味的最好方式。——2011年宁夏文科状元乔良
  笔下醒脑
  从小学开始,我一直就是个以写日记来捕捉想法的践行者。我发现,在自己这样做着的时候,我的脑子被很好地激活了,我的生活也在无形中被拓宽了。多年来,写作最大的好处就是扩充了我的脑容量,让我对生活饱含热情。高三,这种方式更是在脑力和精神两方面同时给我带来了好处,课余我会在博客上写些给我的朋友阅读的东西,写些自己童年的故事……无论哪种方式,既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也舒缓了我的精神压力。——2011年重庆文科状元罗诗语
  仔细观察那些天天都对学习保有激情、活力的同学,他们的秘诀何在?
  不难发现,首先这些同学的人缘肯定不错。不妨你也有样学样,抽时间放一放自己手头上的功课,在课余之外发起一场小范围的欢乐聚会,或者给大家讲个小幽默,或者领头唱个小曲……让同学们快乐的欢笑声使你不再对任何事情都深感无动于衷;除此以外,对自己假想中的竞争对手少些敌意,放下姿态,尝试跟其他比自己学习好的同学多交流,这样会借鉴到别人好的复习想法、做法。
  早上出门,改掉那些对学习深感厌倦的坏习惯与坏念头,每天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试着微笑说一句:“我一定可以!”随后,制订下当日的学习工作计划,并尽可能按期完成。
  繁重的学习之外,多看看一些温情、励志类的电视剧,还有某类你喜欢的杂志上一些开阔视野的知识栏目。随时随地记下自己的感想,培养自己对周围一切事物独立思考、喜欢动脑筋的习惯,并时刻保持自己感情上对外界的敏感和联系。其实,很多在考试中所需要的能力,诸如作文能力、论述能力等并不一定非得在学习中才能培养起来,喜欢留心世界、开动脑筋的考生,肯定是最晚“泄气”的考生,也肯定是高考赢利最大的考生。
width:100%">
专家支招:高三成功密码 自信又从容
  心理案例
  冬阳的烦恼
  匆匆太匆匆!还没来得及准备好,时光列车便把冬阳带到了高三。以前,冬阳曾无数次与学哥、学姐们聊起高三——紧张、枯燥,又充满挑战。而今,面对自己的高三,冬阳未免有些烦恼:她的高三生活在期待紧张但又无法紧张起来的状态下开始了。
  冬阳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早上起床,下定决心——到校学习,效率低下——放学回家,心情烦躁——早上起床,下定决心……她有些惊慌失措,看着都在埋头苦学的同学们,她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
  心灵解码
  “高三”一词,总是与梦想贴得很近。传统意义上讲,人们喜欢为了某一梦想的实现,而放弃生活的其他意义。同学如此,老师如此,学校亦如此。为了一年后的某个目标,同学们还没来得及弄清楚高三究竟怎样度过,便和老师、学校一起一猛子扎进了高三。有的同学紧张,有的同学烦躁,有的同学郁闷,有的同学找不到方向……有的同学认为,上述种种便是高三生活的全部内容。
  紧张、烦躁、郁闷以及冬阳的紧张不起来,都是刚上高三时同学们的不知所措造成的,那是一层迷雾,轻轻地笼罩着高三的同学们。这层迷雾,称之为焦虑。
  一般来讲,焦虑的产生,除了与个人气质、性格具有关联度,还与环境的变化直接相关。到了高三,一切与学习无关的娱乐活动都被取消,同学们各顾各地学习,相互间的交流减少,这种潜在的氛围变化,会使一部分适应能力不强的同学产生焦虑感。焦虑的产生,还与对自己的预期即目标的设定密不可分。越是对自己期望值高的同学,焦虑感越强,相同的道理,目标设得越高远的同学,焦虑感越强。
  焦虑的表现千变万化,以致人们往往雾里看花,难以洞悉它的真面目。有时它表现为紧张,甚至过于紧张,有时又表现为无法紧张;有时它表现为幻想,甚至整日幻想,有时又表现为坐立不宁;有时它表现为敏感,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发脾气,有时它又表现为很松弛,松弛到不知何时开始动手做一件事。万变不离其宗,剥离表象,抓住根本,依据表现,可将焦虑分为两种:
  一种称之为外化的焦虑,即表现为坐立不安、手心出汗、心跳加快等外在的特征。
  另一种称之为内化的焦虑,即表现为思维迟缓、效率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内在的特征。
  冬阳的表现,应该属于第二种,即内化焦虑,这种焦虑不易于被识别,往往被忽视,但却真实地影响着学习的速度与效率。
  心灵夜航
  焦虑是笼罩在你周围的一层迷雾,拨开迷雾,你将找到真我,找到真正意义的高三生活。
  高三,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却不可或缺。你将在高三学会如何为梦想而努力,学会如何锲而不舍。告别焦虑,你将自信且从容!那就从下面几个方法着手,告别焦虑,开始属于你自己的自信且从容的高三生活——
  TIP1: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并将目标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行动。在未来的一年里,你将紧紧跟随各学科教师的步伐,完成一次又一次大小级别不同的考试,一次一次检验自己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并尽全力拿到最佳的高考成绩。大的目标明确了,小的目标才会清晰。今天你的目标不是参加高考,不是憧憬未来,而是跟随教师的步伐,上好每一节课。认认真真地听讲、演练,让这些必须掌握的知识在你的头脑中闪闪发光。
  TIP2:用铁门把过去和未来隔断,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告别昨天,不管昨天风和日丽还是疾风暴雨,不管昨天让我们开心还是让我们感到烦恼,告别它且义无返顾;暂且忽略明天,不管明天将以何种方式到来,不管明天有多么美丽的玫瑰园,暂且忽略它且义无返顾。回到今天,回到每一个实实在在的今天,抓住它。每天晚上睡前都想一想,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吗?我抓住今天了吗?抓住了今天,你将拥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TIP3:从手边最清楚、最重要的事做起。一个标准的沙漏在同一个时间里只能漏下去一粒沙子,因而,同一个时段里你只能做一件事。不管你心里同时装着几件事,不管你有多么的烦躁不安,你都需要选定一件开始做,而不是举棋不定。此时此刻,你就可以把心里的事情按照重要与否排序,然后从最重要的开始,一件一件地去完成它。
  上面三个贴士可以称得上是高三的必修课,更要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如果哪一天,你忽然发现,这三种方法其实就在你的生活里,成为你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你就已经开始了自信且从容的高三生活!
width:100%">
高三考生如何解决头痛致失眠问题
  咨询者小A:某中学高三学生
  小A今年高三,成绩中等偏上,但家里人对他有着较高的期望。前段时间,小A的亲戚给他打来电话,表示希望他能够取得好成绩考上重点大学。挂完电话,小A认为亲戚说得有道理,自己应该更加努力,争取考上好学校,既是为家人争光,也能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前途。
  几天后,小A发现自己时不时就头疼。刚开始,只是偶尔头痛,小A也没多大在意,但过了几天,他发现自己头痛的程度越发严重,而且每回都是偏头痛。小A每每想转移注意力到功课上,头痛就会越严重,他开始紧张起来,“难道是病了?”
  为了不影响高考复习,小A到当地一家医院做检查,医生对他说:“没什么问题,休息一下就没事了。”小A回家自我调整了几天,发现情况并未好转,相反,偏头痛已经影响到他的睡眠。由于高考复习十分紧张,小A一直硬扛着,但这影响了学习效率,他决定到市区的大医院求医。
  几天后,小A来到市区大医院,找朋友介绍的医生看病,医生认为没啥大问题,就给他开了点药。小A心想:我偏头痛这么厉害都影响睡眠了,怎么就给我开药,不需要做检查拍片吗?小A询问医生,“我……需不需要拍个片?”医生停下手中的笔,回头看着小A,一脸严肃地对小A说,“要,还得开脑呢!”
  这话把小A吓住了,“啊,有那么严重?”
  医生看着小A笑着说:“没那么严重你干吗要拍片?”医生其实只是跟小A开个玩笑,他语重心长地对小A说,他的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严重,只是因考试造成紧张性头痛,只需做好释压,调整好心态吃点药即可,有条件的话,也可通过一些简单的放松疗法进行自我释压。
  专家分析:小A接到亲戚电话后,他其实提高了对自我的要求,但他并没有感受到提高要求给自己形成的备考压力,然而,他的潜意识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并通过头痛这种方式来传达。小A没能读懂这种行为,反倒认为自己生病导致头痛,两度上医院求医。
  这时,只要让小A读懂自己的行为,他就能够进行相应的自我调整,这种调整包括对行为本身的重新认识和感受、对自己的成绩现状和目标要求之间距离的认识,继而想办法如何分步骤逐步缩小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此过程可通过肌肉放松疗法进行。
width:100%">
心理案例分析:高三生太看重成功反成压力
  太看重成功反成压力
  读者来电:小华一直是班上的尖子生,这次高考我们都对他寄予了很大期望,他自己的目标也直指清华、北大。但随着高考日期临近,小华却开始睡不着觉、学习时也提不起精神,开始不断怀疑自己是否真能考上名校。小华家长
  专家支招:一些考生过度看待成功,反而加重心理负担。期待值和成功率好比坐标上开口朝下的抛物线,期待值一旦超过最高点,成功率就会越来越低。因此,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力保持适度的期待值,正确对待高考,不要过度看待成功。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不是人生的最终选择。
  做噩梦就当是解压
  读者来电:连续一周,我总是梦见考场上的我忘带准考证,要不就是看见考卷头脑一片空白。这些梦不会真的今年应验吧?我真的很苦恼。高三学生晓晓
  专家支招:考生梦见自己忘带准考证、考砸啦等情况,其实是一种心理机能的防御,帮助考生解压,释放紧张、焦虑情绪。做梦其实也是一种解压,考生碰到诸如此类的噩梦,不要惊慌、恐惧,要换位思考压力已经过去了,接下来镇定面对高考。
  坏情绪要说出来
  读者来电: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越临近高考,脾气就越大,经常无缘无故摔东西、生气,有时还冲动地说出要放弃高考。我们看到很着急。陈家长
  专家支招:压力过大,考生的不良情绪和异常行为就越容易产生。一旦发现这一现象,考生应保持冷静,不要愈演愈烈。考生其实不妨把这些情绪说出来,而不是做出来。家长也应适时多与孩子进行沟通,通过打球、唱歌、呐喊等方式帮助孩子释放消极情绪,或是通过闻香、拥抱、亲密接触大自然等帮助孩子解压。
  编后:一旦家中的考生出现类似的反常举动,家长不必太过焦虑,其实这都是“高考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专家建议家长和考生不要过于在意高考得失,对于假想的情形更不要对号入座,应客观对待自身情绪的变化。
width:100%">
过来人分享:如何应对考试焦虑综合症
  例一、考试过度焦虑综合症
  小李是拉萨中学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她告诉记者,眼看着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她的心里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听到家长、老师、亲戚朋友询问“你复习的怎么样了?”、“你今年到底考上考不上重点大学?”等类似话题时,她简直想找个洞口钻进去。越是心理压力大,对高考就越没有信心,有时,她感觉自己的头脑里一片空白,翻起课本或复习资料,感觉什么都不会了,晚上有时还失眠。
  罗平教授告诉记者,小李的这种心理现象属于典型的“考试过度焦虑综合症”。患了这种心理疾病的考生,如果不及时调整的话,在高考中一定会吃大亏。像小李这样的考生要采用焦点转移法、自我暗示法、放松法和系统脱敏法调节心态。简单的说,就是要转移焦点,放松心情。平时听听音乐、散散步,并积极暗示自己高考该复习的自己都已经复习了,平时大大小小的各类考试自己也没少参加,何必担心这一次呢?除此以外,还可以尝试一下,心情平静地躺在床上,进行身体放松。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调节过度紧张的考试焦虑心态,还有利于高考过程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作为家长、老师、亲戚和朋友对待像小李这样的考生不仅不能再给其施加压力,而是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小李减轻压力。
  例二、中等层度的压力状态
  小张是北京中学的应届毕业生。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说没有压力那不可能,要说害怕的睡不着觉也毕竟是少数,反正能考上国家重点最好,考不上也无所谓”。
  罗平教授非常赞赏像小张这样心态的考生。他说,像小张这样的考生属于中等层度压力状态的考生,这样的考生在考试中会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例三、一点心理压力也没有
  小格是三高的一名考生,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高考与平时考试没什么两样,有什么大不了的,考上考不上我都无所谓”。罗平教授告诉记者,像小格这种心态的考生在考试中根本不可能考好。如果一点心理压力也没有,在考试中大脑处于迟钝状态,不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罗平教授提醒考生家长,最近一定要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一般情况下,考生们都有心理压力,不要过分要求考生,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最近不要让孩子吃过于油腻的食物,要多吃蔬菜和水果。高考期间,最好不要送孩子去考场,或者告诉孩子自己在考场外等候。因为,家长们的这些行为,会增加考生心理压力。但是,家长们一定要在孩子去考试之前,为孩子准备好所有的考试用具和准考证等,万万不能出现差错,造成考生在考场上乱了方寸。家长也不能让考生提前或推迟休息时间,不要打乱孩子的生物钟。
  罗平教授提醒,作为考生,在考试前再系统的复习一下知识点,做到全面、系统。考试中,不要一抓住试卷就开始答题,这样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特别是遇到第一题就卡壳的考生。发下试卷后,要好好的统览1至2遍,做到心中有数,先答有把握的题,这样在考试中信心就会随之增加。考试以后,不要与别人对答案,或者抓住某一个题不放,这样往往会增加下一科的正常发挥。
width:100%">
经验分享之学习心理告诫:方法并非万能药
  期末考试临近,同学们早已进入紧张的备战阶段,于是各处搜寻、询问每个学科的学习方法,想通过合理的学习方法快读提高学习成绩。然而,无论是书本中、课堂上还是网络上,关于学习方法的文章可谓是铺天盖地,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成绩没有明显提高,这是为什么,是方法不行还是自身能力较差?相信很多同学都有着同样的疑惑。智康1对1老师与学员多次进行交流,总结出学习没有提升不是方法不当,而是在这部分同学中从来没有认真地去实践方法或在实践中出现“缩水”现场。因此,在期末考试前为同学们做一个重要提醒:方法并不是学习的万能药,实践才能出真知。
  方法全面,但为什么出现成绩差又还在不断询问学习方法的情况?经常问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求学心切,急切地想找到提高成绩的方法,只看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往往实践了一个方法后,看不到学习效果就会怀疑方法不对、不行的心理,于是再次寻找新的方法,以至于不断地进入到恶性循环的过程中。殊不知,学习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任何简单的问题都要自己亲自去演算,才能找答案取得最终的成功。
  那么如何解决“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问题呢?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与老师多沟通,抓住身边最好资源
  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生了解,能够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因此在感到学习困惑时一定要主动去找老师,说出自己的困惑寻求老师帮助解决,这样不会在学习的实践上出现走弯路的情况。另外,不要感到任何的不好意思,老师非常喜欢问问题的学生,如果经常询问,老师还会更加的关注你,询问自己的学习状况与生活状况等等,因此勤与老师沟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了。
  2、摆正心态,拒绝空想,及时总结与反思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想取得优秀的成绩就更要长期的坚持。往往优秀的学生无论是在上学期间还是节假日,都会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个学习状态,不会有太大放松。而在学习中,如果看到某些好的学习方法,第一时间将其记下来,要先将方法运用到自己身上,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才能看出是否有效,如果不去实践或者频繁地更换方法就永远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制作学习计目标,可适当惩罚自己
  在学习中,如果缺少明确的目标,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就需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规定明天将要在什么时间完成哪些工作,完成的效果要如何,并且贴在自己的床头,同时,尽可能多的告诉家人、同学和朋友,并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如果真的没有完成,那么心里也会暗自较劲并坚持完成计划的内容。
width:100%">
高考临近如何应对“越想放松越自责”心理
  离高考还有30多天,18岁女孩马丽(化名)脑子时刻打转都是“考不好怎么办”,整个情绪焦虑,整晚睡不好,就连写字、做题都不自然了,想放松又备感自责。昨日,实在痛苦不已,马丽找到心理专家求助。
  18岁的马丽是一名高三考生,平时品学兼优。可是,近来她发现自己心绪不宁,上课精神不能集中,整晚睡不好,白天精神萎靡。实在无奈。昨日,她找到心理专家。马丽说,自从学校开了考试动员会,精神“腾”的一下变得很紧张,整个人处于焦虑状态。一想到离高考只剩下30多天,就没法安下心来复习。
  这几天,马丽书也看不进去,晚上睡不好觉,老想着,考试题目会不会做不出来,考砸了锅怎么办等等。“我感觉自己神经绷得紧紧的,连写字、做题都不自然了,而且还特别烦心。”
  就连中午午休,想睡一会,可又不敢让自己睡沉,几分钟惊醒一次,反复几次,“高考在即,班上气氛特别紧张,每个人头上悬着一把剑。我有时候就想放松一下,可时间长了,又觉得应该紧张;可紧张长了,心理承受不了,又想放松,我常常左右摇摆,没法找到平衡。”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汤君主任说,其实马丽自己知道,放松有好处,但心里又不踏实,觉得自己做错了,常常自责。在潜意识里,还是认为放松是不好的。马丽平时乖巧听话,很多时候倾向于按照社会标准来要求自己,一旦和外部标准发生冲突,就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症状。
  专家提醒
  对于一个乖孩子来说,习惯了服从权威,容易受到权威的影响。特别是自己行为和权威的标准不一致时候,就会忐忑不安,会出现焦虑,紧张等症状,并放入潜意识中。专家建议,明白放松是一种好的状态时,就不会刻意寻找放松与紧张的平衡点了;既然对学习有好处,就继续保持,在紧张的氛围中放松地学习。
width:100%">
高考过来人分享:高三放松身心是关键
  转眼间,大学已过去了八分之一。不过,我好像还是一副高中生样子。大学生活固然精彩,但闲了的时候我还是常常回忆高中,怀念高三。
  珍惜老师的“重复”
  其实高三没那么恐怖。第一学期每天六点半起床,骑车上学,然后开始复习。六门功课轮番上阵,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老师会把高一高二的知识重讲一遍,甚至是两遍。虽说枯燥,但你绝对不用担心听不懂。
  到了下学期,当然还是要六点半起床,到了学校就开始疯狂地做卷子,这样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把我们训练得接近做题机器,二是让我们把考试当成吃饭一样自然。而且,真的有这个可能。尤其是数学,文科数学,看到题目,想都不用想,就能看到出题人的一个个陷阱。其实,当你到了这个程度时,考试就真的是享受了。
  每一周过得没什么区别,不过,你会慢慢体会到知识已装在你脑子里。当那些诗词脱口而出的时候,当做题几乎不用思考的时候,那种快乐,无法言说。
  高三还有一件幸福的事——在上大学前我没有意识到——那就是老师给予你的关心和希望。两个老师抢一节体育课是常有的事,有时,都不肯妥协,只好一节课分两段,上不同的课。老师上课常常会点名叫人回答问题,对每个人自然都是认识的。在高三,尤其是当你成绩有所下滑的时候(这不可避免),高中老师一定会把你叫到办公室,仔细询问,有时你还会有被办公室各科老师“围攻”的危险。在高三,问问题是多么普通的一件事,而且你问一个简单的小问题,老师有可能给你引申出一大堆问题(通常你已经懂了),然后讲上一中午,你是想走走不了。
  高三时同学之间呢,互帮互助,一下课,就互相问问题,背知识点或互考英语单词。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比较容易成为“革命战友”。
  高三,很少有人怅惘,很少有人纠结。因为再苦再难,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引着你,有一个巨长的假期诱惑着你。你不会失去动力,也不会迷失方向。
  高三是单纯的,朴素的,你的内心也是最纯净的,因为里面装满了“语数外”。生活是那么的简单,除了成绩,没有什么烦恼。累的时候,憧憬一下大学生活,也是无比美好的。
  放松身心回归课本
  高三的确是段艰难的日子,倒不是说知识有多难,主要是心态。来自家长、老师和自己的压力,会使你情绪失落或有时学不下去。
  其实,我在高三时也是一样,不过,忘了在哪儿看到一句话,至少为我加了油鼓了劲。很简单,就十二个字: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前两句是如此诱人,如此让人羡慕,而后一句却坚定地甚至残酷地给出了原因和方法,那就是不考不玩。也许这就是付出与回报最朴素的关系。高考就是那所谓的“大考”,平时的月考、模拟就是“小考”,只要你平时努力了,一点一滴地积累了。你就根本不需要紧张,不需要担心。
  当然啦,适当地给自己找点小乐子也是必要的,咱不能为了高考刻意把生活变成灰色。上学路上哼哼歌,吃饭时听听相声,休息时翻翻报纸,娱乐版也未尝不可呀。这样也许会事半功倍哦。
  就只剩下几个个月了,传说中黎明前的黑暗来了。这一段最难熬,看似什么都掌握了,又好像还什么都没完全弄懂。没关系,因为这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有这种感觉。现在重要的是珍惜每一次考试的机会,不断体会答题的思路,培养手感。更重要的是,把每一次练习当做考试。尤其是考综合的时候,找出适合自己的科目顺序、答题与涂卡的时间安排。一旦找准适合自己的方法就不要轻易更改,也不要受其他人的影响。
  在这时搞题海战术、追求高难度就显得不那么明智了,回归课本才是正道。还有,也许你有思想,也许你有个性,不过快要高考了,老师让你干啥你就干啥吧。暂时收起叛逆,做三个月听老师话的好孩子。
  要相信,几个月后,你们就会在自己向往的大学校园里肆意青春了!
  上高三时,抱怨高三、抱怨高考都是很正常的,就像我现在抱怨大学一样。不过,过了这个阶段,你就真的再也没有机会如此专心地学习了。说这么多就是觉得高三或许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年,要珍惜、好好利用这一年。也许你不同意这观点,但你还是要尝试享受人生的每个阶段,不是吗?
width:100%">
高考过来人分享:高考前如何进行自我心态调节
  “过来人”语录:
  经历了高考,才恍然大悟,其实高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蔡夏婷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但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不是终点。李冉
  高考是一扇门,推开它,你就成为主人。代世仁
  又临一年高考时。这一时刻,考验考生的是心理素质和应试技巧。记者在广西师范学院长堽校区见到了李冉、蔡夏婷、代世仁3位同学。他们是2010级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聊起2010年高考,他们大有“高考多少事,诸付笑谈中”的淡定,然而记者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用点,就是当年在应对高考时的自我心理调节上,都各有妙招,有些招儿还是“共通”的。每说及共同点,他们都会会心一笑。
  答题:把难题分解成小的分数点
  “在最后一个月里,不宜再去啃难题。如今在只有一个星期的倒计时里,更不应该再去碰难题,而是应该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和回归。”蔡夏婷说,不仅不要再去啃试题,同时要把重点从差的科目向优势科目转移。“语文、英语(论坛)等科目都是靠日积月累得来的,短时间里很难取得长进。”
  而李冉觉得,历年高考的基础题、中档难度题与难题的比例大概是7比2比1,高考成绩的差异,常常从难题中体现。因此,李冉同学建议广大考生,在做难题时“不要把它看成一个大块,看到难题不会做就泄气;而是看成一个个分数点,尽量分步解答,能拿多少分就拿多少。”
  面对各种难度的题,代世仁同学还给出了这样的心理“战略”:我觉得难别人也会觉得难,但我不畏难;我觉得容易别人也会觉得容易,但我不大意。
  心理:要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
  临近高考,一些考生偶尔会失眠。代世仁同学说,高考前的几个月里,他也偶尔遇到失眠的情况,但如果总把这事放在心上,第二天越发打不起精神。代世仁同学发现,偶尔失眠不是什么大事,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失眠的后果有多严重,积极的心理暗示才会收到积极的效果。
  对于自我心理调节,李冉同学也颇有同感。李冉发现,在与他同年高考的同学中,不乏有“黑马”,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都比别人好,从容面对,因而能轻松应对。这时,蔡夏婷同学补充说:“我有一个教训值得吸取……”原来,蔡夏婷的文综科目比其他科目都有优势,她一直希望能把这一科目发挥好。然而在高考中,她的文综科目却考得不尽如人意,反而向来不怎么看好的数学科目,却考了不错的成绩。蔡夏婷说,那是因为她把太多的期望放在文综科目上了,考试时反而放不开。
  另一方面,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把这种期望表露出来,给考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有些家长时刻提醒考生:高考是人生的关键。有些家长虽然不会直接这样表露,却会说:“孩子啊,你们放心,我们家长不会给你们压力的。”对于这两种情况的家长,细心的蔡夏婷建议家长:不要刻意关心孩子,有时候言语上想给考生释压,却无形中在暗示考生了,所以要像平时一样对待就好。
  战略:按照各自习惯以不变应万变
  在3位同学的侃侃而谈中,记者发现他们都有极好的心态,淡定面对他们的“6月”,而他们各自的积极心理也运用在了应对高考的战略之中。记者发现,他们在一个点上有共识,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代世仁同学说,要把高考看成一次普通的模拟考试虽然是高考,但他还是用平常心应对。蔡夏婷同学说,临近高考,不要尝试改变自己的答题习惯,比如答题顺序、解题方法、作答风格等,因为长期形成的答题习惯往往是最适合自己的。对于“变”与“不变”,李冉同学更进一步说,临近考试的几天里,看书的安排最好也要对应高考的日程安排,如早上看语文或文综,下午看数学或英语。
width:100%">
过来人分享:高考后如何摆脱不良心理
  每年高考过后,考生出现不良心理的发生率并不低于考前,而且表现形式很多,有的会过度放松,有的会郁郁寡欢。大考过后,考生心灵更需按摩。对此,专家表示,考生经历了多年的紧张学习和高强度的迎考复习,突然一下转入放松的状态,很容易不适应,而且考生们很容易受考试结果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如不能及时调整,将会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考后众生相:心理失衡扰乱正常生活
  每年高考结束,都有不少考生因为学习上的突然放松,产生心理、生理上的不适应,也有些考生会觉得考得不理想,感到失落、悲观乃至觉得对不起父母家人,无颜面对老师、同学,形成过度悲观的心态。
  “我女儿小林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但今年高考发挥得不是很理想,考完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整天也不爱说话,饭也吃得很少,以前她经常打球、游泳,现在天天呆家里,一直不愿下楼,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说起女儿的情况,读者王女士不住地叹气,发愁得不行。
  与小林相反,读者张先生的儿子考完后几乎天天不着家。“这孩子成天出去玩,有时候玩到夜里一点多才回来。即使在家,他也要么跟同学上网打游戏,要么呼呼大睡。我说他假期还得看看书,他还犟嘴,说好不容易考完,就要彻底放松放松。”张先生无奈地说,他真不知道该怎么让孩子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专家来提醒:高考不是最重要的事
  针对这些现象,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知名专家蔡劲林表示,考生高考结束后出现这些情况并不是个例,这些都是考后不良心态的反应。此时,家长要及时提醒孩子,多与孩子沟通,让他们正确认识高考在人生中的位置,帮助他们尽早度过考后不良心理期。
  “其实,不管考得好与不好,都有产生不良心理的危险。”蔡劲林说,有些考得好的学生,会觉得十多年寒窗苦读,今天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终于可以解放了,便彻底放松下来,这种心理,很容易使人丧失追求,失去前进的动力。她提醒说,高考结束,只意味着高中学习的结束,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进入到大学,同样需要勤奋努力,而且大学里学习通常要靠自觉。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即使高中学习很好,大学阶段也有被淘汰的危险。
  蔡劲林建议,高考结束后,考生应当适度地休闲和学习。可以去旅游,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学习一项自己平时感兴趣但没时间去接触的特长,让自己的假期清闲而不无聊,减轻不良心理带来的危害。
  对于考得不理想的学生来说,考后就一直担心,怕被理想的大学拒之门外,觉得愧对老师、父母,不愿与亲朋好友接触,整天在家胡思乱想。“这种心理使人情绪低落、沮丧自责。”蔡劲林说,无论孩子是因为不努力,还是发挥失常,他们此时的心理非常敏感脆弱,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再去责备孩子,就算是流露出失望与怨意都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心理崩溃。
  她建议,家长要多给孩子积极的鼓励,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现实,放眼未来,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今后的计划,让他们找到努力方向,就不会意志消沉。
  同时,考生也要学会自我调节,把自己的想法和苦闷倾诉出来,倾诉的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同时,考生要学会以坚强、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失败,不要气馁。
  过来人支招:未来靠自己把握
  网友“frank”2004年参加高考,但当时并没有考上理想中的中国政法大学,不得不选择上了一所三本院校。但他并没有消沉,上学期间不断努力,今年已经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作为一个曾经的高考失利者,“frank”再三提醒,高考是不可重复的,胜利者永远只是一部分人,但失利者并非“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高考之后的路还很多,职业院校、自考、专升本、在职,机会比比皆是。
  “frank”说,面对失利,除了勇气,更需要一些智慧。说得更明白,其实就是转变一点角度,也许只需稍稍转身,就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面对大学,你了解了多少?又准备了多少?“frank”结合自身经验,也给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是专业。在大量的容易就业专业排行榜前,你是否几经思量,自己到底适合学什么?是的,专业的确重要,但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专业更多的是一个知识域,借此你可以获得更多洞察的能力,比如理解、归纳、演绎、抽象等。更清晰的现实是,专业与就业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学数理的很容易从事证券金融行业,学经济的很容易进入政府机关从事文秘、行政管理。当然,如果你始终如一,对专业情有独钟,那么请从一而终吧,这条路你虽会越走越窄,但是必定越走越踏实。
  其次是习惯。大学的习惯是开放、沟通与自学,与中学的封闭完全不同。高考的高分数不一定蕴含着高能力,有些能力需要慢慢地培育,这种培育比专业更重要。
  最后,借用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的话,为什么你不需要自傲与自卑?你可以说自己是最好的,但不能说自己是全校最好的、全国最好的、全世界最好的,所以你不必自傲;同样,你可以说自己是全班最差的,但你能证明自己是全校最差的吗?能证明自己是全国最差的吗?所以你不必自卑。
width:100%">
大学不再遥远:高考备考冲刺要有三“心”
  高考填志愿刚刚尘埃落定,网上博客话题余音未了,还在交流着得与失,但当考生们把眼光重新转回到考试上来时,发现留给他们的只有不到20天了。朋友的女儿就曾对他抱怨,报志愿的那几天根本没法静下心看书,白白耽误了时间。面对考前这20天,考生需要收心、净心和平心。
  考生先要“收心”。相对于全家总动员的志愿填报,这20天的最后复习冲刺是考生完全靠自己把握命运的时刻。在经历了与老师、家长、朋友一起对未来的一番焦虑和憧憬后,作为考生,大家还是要把复习备考放在首位。“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切愿望、理想都是建立在实际能力基础上的,志愿报得再漂亮,未来憧憬再美好,而考试发挥不理想,这一切只是海市蜃楼。要想达到目的,只有靠我们脚踏实地去努力。考生要把心收回到备考复习上来,全身心做好这最后的冲刺。
  考生还要“净心”。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需要心无旁骛,凝神静气。总想着考试能得多少分,要上什么样的好大学,学什么样的好专业,心猿意马,想入非非,是无法进入学习状态的,是考试复习的大忌。现在,考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夯实基础,查漏补缺,专心做好复习这件事。哪个公式、定理还没弄懂,什么年代、地貌还没记牢,怎样运用语法、修辞?唯有“净心”,才能找出不足,弥补缺陷,做到知识学习的全面、准确,做好备考复习。
  考生更要“平心”。我们做事情只有用平常心,才能不悖常理、顺应世事。首先,考生不必为那几天的“耽误”烦恼,“磨刀不误砍柴工”。志愿填报也是你的大事,理应由你亲自“操刀”,亲朋师友意见只能作参考。有了清晰、明确的目标,复习就会更有动力。其次,高考是决定人生方向的大事,但不是“你的唯一”。考生将来会遇到许多抉择,都需要用平常心来面对。
  “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高考比的是实力。考生只要抱定平常心,潜心复习,临场发挥出最佳状态,考出真实成绩,那些“最好的”大学才不再遥远。
width:100%">
高考心理辅导:如何看待高考学生的“心理高原期”
临近高考还有一个星期,有些孩子开始抱怨高三复习很枯燥,感觉很累,似乎学的已经饱和了。高考心理辅导专家认为,这是很多高三生都会面临的问题——进入了“心理高原期”。“心理高原期”是指人的大脑和身体体能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有近乎窒息的感觉,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失眠、记忆力下降、厌学、学习效率降低等。不少高三生为此烦恼不已,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面对孩子的烦躁焦虑,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心理高原期”要有清醒认识,在心理和行动上理解和接纳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尽快平稳走出“心理高原期”。高考心理辅导专家建议考生父母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与孩子互动,增加感情交流
  处在“心理高原期”的孩子,情绪低落,对父母的话不理不睬,似乎什么都不愿意说。其实,这些孩子很多时候并不是不愿意交流,而是担心说出心里话之后,父母不能够理解和接受。首先,父母要有耐心听孩子述说,多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给予孩子鼓励和关心。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科学用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考生父母要提醒、指导孩子科学用脑,不要长时间地学习同类性质的知识。因为长时间从事同类性质活动会使得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在一段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后,转向抑制状态,难以在短时间内激活,这时候必然会感觉学了半天也没有效率。因此,考生要注意合理安排复习内容,不同性质的复习材料交替学习,可以复习完了数学后看一看外语。这样交替用脑,使得大脑能较长时间处于一个适度兴奋的工作状态。
 &&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目标
  一个人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仍旧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就会产生失败或挫折感。失败的经验会让他在面临新的问题时,感觉无能为力、丧失信心,从而放弃为实现目标而做出尝试和努力。这一现象被称为“习得性无助”。
  要改变这种“习得性无助”,父母首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他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采取小步子原则,将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是经过孩子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可以达到的。在小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孩子可以获得成功体验,父母要及时进行表扬和激励,增强孩子的信心。
  总之,父母要引导孩子把“心理高原期”看做是“调整期”,增强孩子的信心,积极应对,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平稳顺畅地度过这个“心理高原期”。让孩子在高考心理辅导的陪伴下,学业成绩和心理素质都将从此跨上一个新高度。
width:100%">
& &高考心理辅导:克服自卑心理
& &2013年高考预备战已经打响。备战期间,高考心理辅导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 &临近高考学生们往往会生出一种怪病叫做“考前心理生理综合症”,或称之为“高考综合症”。前几天有考生家长咨询,描述了孩子出现一些情况: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都不会去的好成绩,有些自暴自弃;晚上躺着床上,但是却睡不着;以前成绩不错,但现在模拟考试心态非常不好,发挥经常失常,为了追求好成绩,甚至去作弊;现在孩子变得有些郁郁寡欢,做家长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 &这种情况不占少数,属于典型的自卑心理的初期症状。对自己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过大,达不到自己或他人的期望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因素会造成自暴自弃、精力无法集中、成绩退步等,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自闭症。
& &本期的高考心理辅导,对此提出一些应对建议,帮助高考生走出自卑心阴影。
高考心理辅导——正确看待高考,从容应对压力
& &“高考定终身”论,似乎已经在学生和家长心理扎下了根。高考似乎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唯一出路,如果高考失利就等于自断前程。
& &不错,高考的确是人生的第一次考验,也是一次重要转折点。但是它并不是绝对的!现在上大学的途径逐渐多样化——很多大学实行自主招生,有自己的入学标准;还有一些学校是“零高考成绩”入学,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因此,并非必须通过高考取得好成绩才能享受正统的大学教育。另外,目前我国人才市场上高级技师非常缺乏,高中毕业后学一门技术也是很好的出路。总之,高考是一次选择的机会,但它绝不是唯一的机会,正确认识高考,从容的复习应战。
& &在高考这个问题上,似乎更多的是来自于父母、朋友、同学、邻居等外界期望带来的压力和干扰。明确压力的来源,树立自身的信念。盲目与他人攀比只能挫伤自己的信心,打击自己积极性。要知道,做好自己就是成功!比自己进步了,就是收获!付出过汗水的人生就没有遗憾。
高考心理辅导——全面认识自己,做好心理按摩
& &全面地看待他人和自己。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要过去在乎他人的看法或想法,因为这些看法往往存在片面性,或者仅仅是针对某件事的评价,而却可能由此引起不必要的自卑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把自己每天的进步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赞扬记录下来。
& &学会和自己说话,有意识的激发自己的潜意识。不要总是对自己说“我的能力实在不行”、“我缺乏解题的技巧”、“我不适合学习”这样的话。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则是导致失败的最终原因。应该多给自己一些激励与信心,做积极的心里暗示,从心灵上确认自己能行。只要有信心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不会为一点困难而退缩,也容易取得成功;积累成功的经历,又会进一步增强信心。让这个良性的循环持续下去,从积极的心里暗示开始。设计一个积极的常用语,在沮丧的时候鼓励自己,比如用“没关系”、“没问题”、“肯定行”来代替“烦死了”、“不可以”等消极的态度。
& &总之,生活充满阳光,高考只是我们要面对的一次考验,天天充满信心的笑对高考,无论结果如何,努力便有收获!
& &中国信息大学 心理辅导中心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鱼小肥 于
16:53 编辑
高考心理辅导:走出焦虑症
& & 适当的紧张并不属于焦虑症的范围。研究表明,焦虑水平对智力活动有一定的影响,随着高考的临近,个体的焦虑水平会增加,当达到中等水平时最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积极主动的应对考试。而当考试焦虑水平超过了一定限度时,就会出现焦虑症的表现,对考试复习会产生阻碍作用。
& & 一方面,高考在绝大多数学生的心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他们坚信高考成绩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家长、亲友的期盼和关注,也加大了学生考试的压力。此外,一次又一次测试触动着学生紧张的神经,也加重了很多学生的考试焦虑。因此,正在经历焦虑症折磨的高考学生不占少数。在临考前正确识别焦虑症的表现,并适当的做好考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对考生备考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高考心理辅导——焦虑症的表现
身体紧张:焦虑症患者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面部绷紧,眉头紧皱,唉声叹气。
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焦虑症患者经常会出现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等症状。
对未来无名的担心: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影响学习和工作,甚至无法得到正常的睡眠。
高考心理辅导——克服焦虑症的方法
1. 全面解剖自己,客观面对问题
& &古人云“自知者明”。每一个人在战胜困难时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有自我全面分析,客观的面对问题才能做到不战而胜。正确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不会一味的陷入惶恐紧张的心绪,无法自拔。
& & 一些学生遇到问题时选择逃避,北京地区有一位考生,每门功课成绩都不错,但是数学的函数不好,但它没有正确面对问题,而是回避函数问题,后来发展到每次面对数学题就没有信心,感觉自己注定拿不到好成绩。每到数学测试时,就出现紧张盗汗、坐立不安的现象。我们建议学生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的去弥补,以免问题进一步严重而导致焦虑。
首先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客观的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好的方面继续保持,不足之处积极面对。只要做到问心无愧,不要过分担心考试的结果。
2. 正确认识考试,从容面对考场。
& & 何谓“考试”?考试是一种对学生知识技能水平进行考察的手段,而不是决定命运的使者,然而有很多学生正是因为不明白这一点,而过分重视考试,导致考试中,常有考生因紧张而想不起所需知识,急得面红耳赤,满头大汗,甚至垂头跺脚。此时的紧张、焦虑,可能造成贫血、头晕目眩,甚至造成恶性循环。
& & 面对这些症状,我们应该做到两点:一、身体调节,考前出去跑跑步、听听音乐、注意安排合理的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二、心理调节,杜绝消极的心理和语言暗示,如:“完了”、“我糟糕透了”等,要多做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被一两次考试失败和一两科考试失误而否定自己,丧失信心;三,减轻周围环境的压力。
& & 高考只是对中学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手段,只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做好该做的准备,即可摆脱焦虑,从容面对考场。
鲜花鸡蛋&&在 17:05&&送了1朵鲜花&&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width:100%">
我爱你中国
没看没有感觉压力,看后压力感觉明显增大。
width:100%">
地址:湖北武汉武昌区积玉桥金地国际花园别墅区TH7-101&电话:027-(周一至周六09:00~18:00)&传真:027-&&值班QQ: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来越接近秋香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