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垂直的充要条件分别是什么了(请分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必修2的第三章第二节.在第一、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高中立体几何的初步知识,本章学生将初步、系统地了解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这有利于学生从新的角度了解高中数学几何教学内容编排体系。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重新认识平面几何的知识,又可以为选修里面的圆锥曲线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本章中,学生初步尝试从新的角度来认识直线和方程的联系,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深化对直线方程的理解,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可以轻松地学习第四章圆的方程的内容。
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是两条直线的重要位置关系,它们的判定,又都是由相应的斜率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并且研究讨论的手段和方法也类似,因此,在教学时,弄清平行和垂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不存在斜率时,容易得到两条直线的垂直的充要条件,这也要加以说明.
二、课标的分析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直线与方程的内容标准指出:
将直线的倾斜角代数化,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建立直线的方程,把直线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分析代数结果的几何含义,最终解决几何问题。这种思想贯穿本章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不断地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从课标中对这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可以知道直角坐标系使几何研究有了又一次飞跃,几何从此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欧氏几何里,我们直接依据图形中点、直线、平面的关系,研究图形的性质。现在我们采用另外一种研究方法:坐标法。坐标法是在坐标系的基础上,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通过代数运算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一种方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直线插上方程的“翅膀”,通过直线的方程研究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以及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等,可以让学生既对几何产生兴趣,又让学生可以轻松的学习几何。教学中,要提倡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注意解析几何思想方法的渗透,同时应注意思考要严密,表述要规范,培养学生探索、概括能力。
三、教学对象的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过函数的图像,知道在直角坐标系中,点可以用有序实数对(x,y)表示,但没有系统接受过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因此要进行对本章内容的简要说明,我要研究的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在第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但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一次函数的知识,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加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高一学生对几何有很高兴趣,尤其对直线的位置关系很感兴趣,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但学生的动机水平往往较低,意志力不强,学习主动性还有待于调动。
3、学生的社会背景。我们的学生数学的学习基础较差,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还有的初中没有培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给教学上带来一定困难。在教学中要多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掌握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2)让学生掌握用代数的方法判定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平行与垂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两直线平行,倾斜角相等”这一性质,推出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即,并且对特殊情况进行了研究.
(2)利用两直线垂直时,倾斜角的关系“”得到了两直线垂直的判定方法,即,并且对于特殊情况进行了研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到了几何与代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解析几何有了感性的认识。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课堂上展示与探究,培养学生思考,交流,表达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条直线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并会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垂直.
教学难点:斜率不存在时两直线垂直情况的讨论,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
&&&本节课教学媒体系统设计,板书、电脑投影等多媒体的综合运用。
七、教学背景及教学模式的选择
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作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理念.要把学生终身发展而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终.
从2008年秋季,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我省进行了高中新课程试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过程是展示学生的过程,是让学生展示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核心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回答老师的问题走向解决自己的问题;由识记和理解知识走向探究,在探究中产生知识;课堂教学由中心地位走向学习过程的环节;学生学过程由企盼结果走向体验过程.同时,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以使我们无路可走.我校在全国新课改的背景下,紧紧围绕教与学,开始了自己的教学改革-----导学学案课堂.这种思想是老师要走下讲台,变教为导,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课前就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在展示的过程中学习得到提升.
八、教学流程
预习问题-----导入-------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老师点拨------问题探究------引导解疑---------训练检测--------归纳总结
&&&&&九、教学过程:
&&&&&&&&&&&&&&&&&&&&&内容
设两条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1&,&k2
两条直线平行,它们的斜率有什么关系?反之,成立吗?
两条直线垂直,它们的斜率有什么关系?反之,成立吗?
培养学生自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想一想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有什么关系呢?通过预习课本内容,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可以用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下面请大家主动来展示我们的预习成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学生展示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时,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并展示其过程.
让学生展示
力,从而激发
两条直线平行时,它们的斜率相等吗?为什么?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总结
教师给予纠正、总结
判定直线平行或垂直,关键看三步:
看斜率存在不存在
看斜率是否相等或相乘是否为-1
看两直线是否重合
让使学生对
直线的位置
关系的理解
有一个整体
1、练习:教材89页练习第1题
2、多媒体展示练习2、3
学生独立完成,并主动回答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解题过程,并在投影仪上展示
1、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程序:
(1)斜率存在的情况(2)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2、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程序:
(1)斜率存在的情况(2)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教师提出归纳知识的方法和程序
学生思考、交流、小组讨论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教师启发、肯定
十、&&&&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方式上都有所变化,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对解析几何问题的解决能力,从教学目标的要求出发,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预习能解决的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达到重难点突破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解析几何的方法,提高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导学式教学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促教,已练带学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资料名称:两直线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文件类型:ppt
文件大小:363 kB
下载次数:40
上传时间: 7:48:17
资料简介:本课件共有 10 张幻灯片 & 两直线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一,平面内两直线位置关系(1)平行(2)重合(3)相交垂直斜交二,两直线平行的条件(1)两直线斜率存在且两直线不重合当直线l1和l2有斜截式方程
l1:y=kx+b1, l2:y=k2x+b2时,
k1=k2且b1≠b2. 如果l1∥l2(如图),那么直线l1和l2在y轴上的截距不相等,即b1≠b2,但它们的倾斜角相等,即α1=α2.∴tanα1=tanα2即k1=k2.反过来,如果b1≠b2,则l1和l2不重合.又如果k1=k2,即tanα1=tanα2,那么由0°≤α1<180°,0°≤α2<180°,并利用正切函数的图象,可知α1=α2,所以l1∥l2.(2)两直线斜率不存在且两直线不重合那么l1 ∥l2 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例1.已知直线方程,
∥例2.求过点A(1,-4)且与直线
平行的直线的方程.复习(2) 两非零向量
、 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三,两直线垂直的条件(1)两直线斜率存在且不为零时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为k1和k2,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是k1·k2=-1.(2)两直线斜率有不存在或有零时推导:设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是k1和k2,则直线l1有方向向量
=(1,k1),直线l2有方向向量
=(1,k2).根据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可知:l1⊥l2
1×1+k1·k2=0即l1⊥l2
k1·k2=-1.例3.已知两条直线:
求证:例4.求过点A(2,1),且与直线
垂直的直线
的方程.[例3]a为何值时,直线(a-1)x-
免费下载!(该资料为网友上传,仅供你教学参考使用,版权属原作者!)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判定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垂直的充要条件最好有系数充要条件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设有两条直线L1:y=k1x+b1 L2:y=k2x+b2(1)L1和L2 相交的充要条件:k1≠k2(2)L1和L2 平行的充要条件:k1=k2,b1≠b2(3)L1和L2 重合的充要条件:k1=k2,b1=b2(4)L1和L2垂直的充要条件:k1*k2=-1
有系数充要条件么。。。?
你是说y前面有系数
如ax+by+c=0
但都可化为y=-(a/b)*x-(c/b)
即y=kx+b的形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