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为什么被称为先生要怀念杨绛

怀念杨绛先生:她的文字和经历慰藉这个时代
来源: 作者:羊城派 
先生走了,然而钱杨伉俪情深的一生,八十年笔耕不辍、淡泊名利与仁爱之心……已成为这个喧嚣时代温情的慰藉,默默地影响着这个时代。
  羊城派记者 罗坪
  “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说的是钱锺书妻子杨绛,而评价者正是钱本人。昨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她是女作家,创作过剧本《称心如意》、出版过散文《干校六记》、《我们仨》,写过小说《洗澡》;她也是翻译家,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还是文学研究者,写过多篇评析西班牙和英国文学名著的理论作品,如评论《堂吉诃德》、《小癞子》等。她96岁时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
  她既是作家、翻译家、学者,也是新女性、妻子、母亲和慈善老人。她的一生,在多个身份中自由切换。
  20世纪80年代,杨绛和丈夫钱锺书在北京南沙沟家中阳台合影。图/新华社
  她一生丰富的文字和经历,已成为这个喧嚣时代温情的慰藉,以至于时常被人冒名发“鸡汤文”(如“百岁感言”)。但其绵长的生命和文字,的确闪烁着跨世纪的光芒。
  恋爱:钱杨一见钟情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昨日杨绛辞世,这段被署名为杨绛百岁感言的话,刷爆社交网络。
  不过,羊城派记者从人民文学出版社获知,出版社责编曾跟杨绛本人确认过,这不是她的话,也非她所写。网民,或许只是想借其言,述己心。
  目前出版市场上关于杨绛生平著述,有《听杨绛谈往事》和《杨绛传》。前一本作者是吴学昭,书中记录了杨绛从出生至98岁的经历。作者在大量杨绛口述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搜集的材料。
  书稿完成后,杨绛题签并作序,“序”中明确说明:经传主本人认定的传记只此一本。书中还配有大量珍贵的照片。此书像是对杨绛98年丰富人生的“大起底”,披露了她求学、爱情、家庭和学术等多方面的情况。
  杨绛,原名杨季康,杨绛是笔名。祖籍江苏无锡,日生于北京。《听杨绛谈往事》透露,小名阿季的杨绛,中学时以高分考入苏州东吴大学,记性好、悟性强,有所谓“鬼聪明”,一直是“纯一等”学生。
  杨绛自述,自己在东吴上大学时从未收到过情书,男同学通常都在信中叮嘱她:“你还小,要读书,不要交朋友”以示关心。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是杨绛的大学同学,“常介绍些新书给阿季读,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弗洛伊德、房龙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在费孝通转学北大之前,曾问阿季“可以做个朋友吗”,但只愿与他维持普通朋友关系的杨绛回答:“朋友,可以。但是朋友是目的,不是过渡。”
  1932年2月,杨绛与同学孙令衔等结伴赴清华、北大借读。在清华古月堂,杨绛第一次遇见了孙令衔的表兄、正在清华上学的钱锺书,两人没有说一句话,却相互难忘。
  钱锺书的父母原本看中了一位准儿媳,但钱锺书并不喜欢。钱锺书约杨绛见面的第一句话是“我没有订婚”,而杨绛的第一句话是“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两人书信往返,直至1935年结婚。
  日,杨绛将夫妇二人的稿酬和版税捐赠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签订协议后,校方向杨绛女士赠送纪念品。图/新华社
  著述:八十年笔耕不辍
  杨绛的第一部作品为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1934年年初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20世纪40年代初,她连续创作了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这两部剧本写作和上演于抗战时期沦陷后的上海,当时引起很大反响。
  结婚后,杨绛便随钱锺书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虽然她只是旁听生,但也认真听课、大量阅读,与钱锺书共修西方文学。
  当吴学昭问她是否与钱锺书交流学术时,杨绛答:“交流很多,十分相投”,“我们文学上的‘交流’是我们友谊的基础”。她在书中举例说:“我读雪莱诗,有一句也有‘鸟鸣山更幽’的意思,他十分赞成,也记在日记里。现在《管锥编》里还存此句。”
  钱锺书的导师改作文很严格,要求清楚、简约,不要堆砌。钱锺书便给杨绛改文章,完全按照导师对他的要求那样严格要求她,有些作文被他评为优秀。浓浓的伉俪之情也在书中细节中一一呈现。
  杨绛把钱锺书吃得惯的西方食物省下来给他吃,而钱锺书负责做早餐并一直持续到老。
  1938年秋,杨绛与钱锺书留学后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杨绛创作的“新时期”,她以散文和小说两方面的创作成就引起世人注目。
  其散文代表作《干校六记》出版于1981年,畅销于整个20世纪80年代。小说代表作《洗澡》,出版于1988年,在知识分子当中引起很大反响,作品亦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出版。
  跨入新世纪之后,杨绛在整理编订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难忘的一天》和《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出版于2003年的家庭纪事散文《我们仨》成为当年的超级畅销书。
  2014年,103岁的杨绛的新书《洗澡之后》出版,这是杨绛先生在98岁后为其小说《洗澡》所写的续作。同年8月,又出版9卷本《杨绛全集》,共270多万字。
  从1934年发表作品至2014年,80年间著述不断。
广州新华书店、广州购书中心特设杨绛作品专柜。图/羊城派记者
  惜名:代夫拒受“博士荣誉”
  香港学者黄维樑曾与钱杨夫妇有过交往。他向羊城晚报记者回忆,钱杨夫妻二人甚为珍惜自己的声名,一直警惕为声名所累。这也往往给外人留下一种错觉,两夫妇有时不近人情。
  1984年,黄维樑在香港中文大学执教时,编写一本中国现代小说集,因选中钱锺书的小说,特意登门拜访征询意见。
  “当时杨绛坐在钱锺书身边,其情态只能用‘柔顺’二字来形容。她基本不插话,就看我跟钱锺书交流。”黄维樑称当他离开时,杨绛还问他“刁蛮”一词用粤语怎么讲。
  20世纪80年代中,两夫妇已不大随便接受外人的拜访,杨绛往往充当“挡驾”的角色。为什么挡驾?“她应该是希望丈夫有多些时间工作或休息,不想丈夫花费时间去应酬”。黄维樑称。
  1994年,黄维樑再次造访钱宅,其手持香港中文大学时任校长、后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的亲笔签名信,希望颁授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给钱锺书。之前,高锟已在电话上跟钱锺书沟通过希望其接受荣誉,但钱婉拒。
  当时,黄维樑首先见到的是杨绛,但此时的杨绛不再柔顺而是坚拒:丈夫病了,其坚拒黄与就在咫尺处的钱接触、谈话。黄维樑想跟杨绛沟通,杨绛表示真不接受“博士荣誉”。
  无奈之下,黄维樑只好起身告辞。事后钱锺书专程修书一封,言明拒受理由。多年以后黄维樑回忆无论柔顺与坚拒,都表现了杨绛对钱先生的爱———爱惜声名,不为所累。
  杨绛爱惜声名,有时也表现在抗争的方式上。
  2002年,江苏无锡市政府擅自修复钱锺书故居和建立钱锺书文学馆等,杨绛一再向市政府提出陈情,义正词严地表态———关键时刻将不惜以法律手段维权。
  2013年5月,北京某拍卖行宣布将拍卖一批“钱锺书书信手稿”,包括钱锺书与家人朋友的通信等。杨绛发表公开声明并发出律师函,表示她“很受伤害,极为震惊”,并希望有关人士和拍卖公司尊重他人权利,停止侵权。
  仁爱:生前捐千万元版税
  2013年,在杨绛102岁生日前,人民文学出版社透露,杨绛先生早已把她和钱锺书先生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这项基金以“好读书”三个字命名,当年收到两人版税所得就近1000万元,如今已达到1400万元。
  杨绛夫妇的朋友感叹,夫妇一生充满仁爱之心。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称,以前每次去看杨绛都感觉好像受到了洗礼。对杨绛来说名利都不在考虑之内,她家里很简朴,但是不断地在写东西,关心国家、文化各方面的事情。
  2012年,当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陈奎元去看望杨绛时,杨绛曾提出“去世后,不开追悼会、不受奠仪”的要求。这与钱锺书1998年临终前的遗嘱基本相似。
  病中,钱锺书向杨绛交代,他死后不留骨灰,不设灵堂,恳辞花篮,不举行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杨绛说:“我自己,这样办得到;你嘛,就很难说了。”钱锺书说:“那就要看我身后的人喽!”
  北京三里河的国务院宿舍区,是杨绛居住了37年的地方。院子外国务院部委云集,生病入院前105岁的杨绛静悄悄隐身在那一片喧闹中。
  其生前,无数媒体和造访之士想拜访杨绛都未果。如今杨绛走了,不过她还在默默地影响这个时代:她的言辞有时被摘出来,在朋友圈被疯狂转发。一些劝世警句,无论真伪只要署其名,人们乐于倾听。
对《怀念杨绛先生:她的文字和经历慰藉这个时代》表态
对《怀念杨绛先生:她的文字和经历慰藉这个时代》发表评论
·····
·····
·····
全国两会 百名企业家建言2016两会
机器人秘书读两会 中超揭幕战
供给侧改革 史上最萌美人鱼
奥斯卡颁奖典礼 小李夺奥斯卡奖
·&&·&&· &&··
· ···· ··· ··
··········
·····杨绛去世,终于不用再独自怀念“我们仨”_网易新闻
杨绛去世,终于不用再独自怀念“我们仨”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她所遭受的所有伤害和坎坷,都是由时代本身赋予的。
本文系哒哒原创栏目《哒哒良品》出品,每天下午任性上线。脱掉严肃外套,我们给你最有趣的阅读体验!杨绛走了。她这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波折的。与所有同龄人一样,历经海外求学,战乱,穷困和文革。可是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她坐下来写《我们仨》的时候,笔调依然是安稳的、温暖的、平静的。大半生的漂泊沧桑,最后成就了这本和她遭遇过的种种痛苦看似毫无相关,但又千丝万缕的书。从某种意义上,钱钟书走后,她的时间就一直停留在“我们仨”都还在一起的岁月里。让我们从头说起。日,杨绛在北京出生,取名季康,小名阿季。她在姐妹中个头最矮,爱猫的父亲说:“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而这个女儿也却如她父亲所言,生性聪慧而且好学。在父亲的引导下,她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中英文的都拿来啃。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1928年,杨绛17岁,她一心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清华招收女生,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21岁的杨绛与朋友一起北上,当时大家都考上了燕京大学,准备一起入学。但杨绛临时变卦,毅然去了清华当借读生。(东吴大学女子篮球队,前排左一为杨绛)民国时候的才女,大多都爱折腾,有才华的折腾文艺,没才华的折腾爱情。有些两边都能折腾的,比如萧红,最后把自己也赔进去了,因而活不长。张爱玲倒是不折腾,眼睁睁看着自己往下坠,但创作生命也就提早结束了。杨绛是她们之中少见的例外。她足够有才华,学养深厚并且擅长翻译,个人创作的散文小说虽然不多,但大多真挚优美,部分篇章简直是字字珠玑。另外,上了清华以后,在遇到钱钟书之前,她一直没有恋爱。和林徽因不同,她是抱着纯粹的爱情走进婚姻的。同学费孝通(我国社会学奠基人)虽然暗恋她,但她直到对方去世时都保持着两人间合适的距离。费老晚年作文时,把杨绛称为自己的初恋女友。杨绛直言:“费的初恋不是我的初恋”,彻底撇清为暗恋一场。1932年3月初,杨绛和钱钟书相遇了。两人初见,杨绛眼中的钱钟书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当时甚至没说一句话,但当下都彼此很难忘。钱钟书写信给杨绛,约在工字厅相会。一见面,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他们就这么在一起了。日,钱钟书与杨绛在苏州庙堂巷杨府举行了结婚仪式。好多年之后,杨绛回忆起结婚那天,说:“(围城里)结婚穿黑色礼服、白硬领圈给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那位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钟书自己。”随后,钱钟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奖学金,杨绛毫不犹豫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饱学诗书的钱钟书在生活上出奇地笨手笨脚,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她在《我们仨》里,回忆了这一段留学生活,读来尤为温情美好。她在医院里坐月子,钱钟书在家不时闯“祸”,天天跑来医院请罪——台灯砸地了,墨水打翻染了桌布,颧骨生疔了,门轴弄坏了,杨绛问明情况,宽慰钱钟书说“不要紧”,他深信不疑。大约是因为这是他们人生最顺遂的一段日子,所有人生人世的风浪都还来不及掀起,两个在后世看来极有分量的人物,那时是在国外读书刚开始自己过日子的年轻人。杨绛写《我们仨》的时候,女儿和钱钟书都已经去世,她下笔虽然很克制,故作轻松,但字里行间还是哀痛的。在写这段英国留学生活时,她记述在国外得知母亲去世,悲苦得不知怎么好,只会恸哭,哭个没完。“钟书百计劝慰,我就狠命忍住。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悲苦。但是我没有意识到,悲苦能任情啼哭,还有钟书百般劝慰,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1937年,上海沦陷,第二年,两人携女回国。钱锺书在清华谋得一教职,到昆明的西南联大上课。而杨绛在老校长王季玉的力邀下,推脱不过任了一年母校上海振华女中的校长。1945年的一天,日本人突然上门,杨绛泰然周旋,第一时间藏好先生的手稿。1946年初版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后,在自留的样书上,钱锺书为妻子写下这样无匹的情话:“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1966年,文革开始。钱钟书和杨绛都“揪出来”成了“牛鬼神蛇”。杨绛被剃了“阴阳头”,安排去扫厕所。杨绛最亲的妹妹杨必被逼得心脏衰竭辞世,女婿王得一也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1969年,他们被下放至干校,安排杨绛种菜,钱钟书担任干校通信员,两人分开管理。在这段时间里,杨绛写出了个人译著巅峰之作《堂吉诃德》,还写了一本书,《干校六记》。她写自己被遣送离京,女儿来送:“阿圆送我上了火车,我也促她先归,别等车开。她不是一个脆弱的女孩子,我该可以放心撇下她。可是我看着她踽踽独归的背影,心上凄楚,忙闭上眼睛;闭上了眼睛,越发能看到她在我们那破残凌乱的家里,独自收拾整理,忙又睁开眼。车窗外已不见了她的背影。我又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火车慢慢开动,我离开了北京。”她写自己趁着下雨,偷偷去见钱钟书:“一路坑坑坡坡,一脚泥、一脚水,历尽千难万阻,居然到了默存宿舍的门口。我推门进去,默存吃了一惊。‘你怎么来了?’我笑说:‘来看看你。’默存急得直骂我,催促我回去。我也不敢逗留,因为我看过表,一路上费的时候比平时多一倍不止。我又怕小岛愈冲愈小,我就过不得河了。灰蒙蒙的天,再昏暗下来,过那片水塘就难免陷入泥里去。”她写从干校回京,自己忐忑而歉意的心情:“据说,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一九七二年三月,又一批老弱病残送回北京,默存和我都在这一批的名单上。我还没有不希望回北京,只是希望同伙都回去。”这一次回去,他们终于能安定下来了。但老病相催,他们在人生道路上也已走到尽头了。杨绛在《我们仨》里写到:“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会时,他问我还做梦不做。我这时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在写《我们仨》的时候,杨绛是怎样一种心情呢?她的文字,一向是克制的,隐忍的,秉承着怨而不怒的准则,细观没一字是沉痛的。但她写这些话的时候,一定也曾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她不肯在文里写任何引人同情的字句,可当她在写作的间隙抬起眼,也许依然会恍惚听到这个家里曾有的欢声笑语。回望这一生,她有过最好的爱情,也有过最美满的家庭,所遭受的所有伤害和坎坷,都是由时代和历史所赋予的。“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她现在找到了。(谨以此文悼念杨绛女士。)版权声明:本文系网易《哒哒良品》独家原创,任何媒体或网站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LinkCard="http://d./pages/download.html?channel=newsDetailBottom" Title="下载网易哒哒APP(iOS1.0)" ImgSrc="http://img4./cnews//340f7b1.png" Digest="抢先体验!\(^o^)/~ 世界没那么正经"@@
本文来源:哒哒良品
责任编辑:刘玲玲_NQ563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e43a82-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人们为什么如此怀念杨绛
  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105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杨绛的地位可能不是最高的,但她所取得的社会关注度,或许可以说超越了她在文学界的地位。但是,众人的敬仰并非毫无依据,从杨绛先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当代人稀缺的闪光点。
  杨绛是钱锺书的妻子,是著名作家、戏剧家和翻译家。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60多年,直到2014年还在公演;她的《干校六记》《我们仨》等作品具有穿越时代的力量,也是出版界叫好又叫座的畅销书;她翻译的西班牙文学名著《堂吉诃德》是该书最好的中文译本之一。与一些文学家相比,杨绛称不上高产作家,但几乎篇篇以精致的文本、深邃的思想让读者折服。
  人们怀念杨绛,因为她的作品让人在浮躁的文学风气中感到一股清新。从创作活跃的年代看,杨绛和“鲁郭茅巴老曹”等现代文学大家属于同代人,但因高寿与晚年旺盛的创作力,她又是不折不扣的当代作家。
  杨绛的许多著作都是“超级畅销书”,但是没有一本书的销量是通过炒作获得的。她的《我们仨》等晚年作品让人接触到一种“新鲜的经典”,她的创作态度明白地回答了当代文学能不能产生经典和怎样产生经典的疑问。
  人们怀念杨绛,还因为她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品格。杨绛出生于1911年,这决定了她要生活在一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年代。“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句英国诗人兰德的诗,也是杨绛一生为人处世的写照。杨绛有着传统知识分子的骨气,特别是在日寇侵华期间,她和丈夫钱锺书身陷上海孤岛,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巧妙地与之周旋;她还有着深厚的西学素养,对推动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们怀念杨绛,同样因为她与钱锺书先生“稀缺”的爱情故事。钱锺书引用英国作家的话来描述自己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在各类关于杨绛的传记和报道中,流传着许多钱锺书与杨绛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之所以能够屡屡打动当代人,是因为这种爱情观念传达了人类最真挚的情感,让一些流行的浮躁爱情观相形见绌。
  杨绛应对困难的勇气和担当也令人折服。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一度被安排扫厕所,但她认为“收拾厕所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其一,可以躲避红卫兵的“造反”;其二,可以销毁“会生麻烦的字纸”;其三,可以“享到向所未识的自由”。这种豁达与坚韧让她走过了那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难能可贵的是,杨绛能够真实地将自己在逆境中的遭遇记录下来,以文学的方式提醒后人牢记历史教训。
  近年来,每每有文化老人去世,公众都会产生强烈的怀念情绪。这种现象是令人欣慰的,它至少说明了尊重文化和文化人的社会风气没有消失。但是,人们的怀念也蕴含着一句潜台词:像那些文化老人一样的人,在当下是否能够继续出现?文化老人给我们的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继承和创造更多精神财富的责任,落到了当代人的肩上。这也是人们怀念杨绛所要表达的最主要观点。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觉得杨绛虚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