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侵袭性纤维瘤如何根治作扩大根治手术后还会复发吗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软组织韧带纤维瘤的治疗方法选择--一种术前评估系统(R)医学论坛网-网聚医学的力量
&&请,我要!
软组织韧带纤维瘤的治疗方法选择--一种术前评估系统
&&&&&&&&&  目的软组织韧带纤维瘤是复发率极高、侵袭性级强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不伴有肺转移潜质,常生长在血管、神经周围,手术边界难以确定,难以达到理想切除范围,做到完整切除,切除边缘瘤细胞阳性率高,经历多次无效手术后,最后仍然需截肢,所以术前应严格评估,确定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和/或辅助治疗)。本文介绍一种软组织韧带纤维瘤术前评估系统,对其在指导治疗方法选择方面的实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方法
  目的&&是复发率极高、侵袭性级强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不伴有肺转移潜质,常生长在血管、神经周围,手术边界难以确定,难以达到理想切除范围,做到完整切除,切除边缘瘤细胞阳性率高,经历多次无效手术后,最后仍然需截肢,所以术前应严格评估,确定(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和/或辅助治疗)。本文介绍一种软组织韧带纤维瘤术前,对其在指导治疗方法选择方面的实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38例软组织韧带纤维瘤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年龄、性别、部位、瘤体积、形状、毗邻关系、功能等因素,设计软组织韧带纤维瘤术前评估系统,根据评估结果指导选择扩大切除、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雌激素拮抗剂(SERMs)、激酶抑制剂(TKI)等辅助治疗。结果&&本组38例,评分6分以下8例,行单纯扩大切除,&&6-12分21例,行扩大切除并配合以辅助治疗,12分以上9例,采用保守治疗。结论&&软组织韧带纤维瘤术前评估系统可以有效指导治疗方法选择,尽可能使治疗科学、合理、个体化,尽可能避免患者承受多次不必要的手术,减轻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但由于观察病例尚不足,有待于今后临床工作中进一步验证。
回复 小鸭梨:
新闻阅读排行榜
关于医学论坛网
医学论坛网旗下网站
战略合作伙伴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86号
*我要反馈:
姓&&&&名:
邮&&&&箱:→ 韧带性纤维瘤手术后怎样才能预防复发
韧带性纤维瘤手术后怎样才能预防复发
健康咨询描述:
胳膊疼还抬不起来2008年干活的时候不小心胳膊撞到了门上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良性的,做了两次切除手术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纤维瘤在腋下,以前没碰到它时也没事,后来干活撞了一下胳膊,就那样了,做了两次手术了,请问用什么中药能保证这个复发行最小呢?”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晚期恶性肿瘤(癌症)
帮助网友:78469称赞:1516
&&&&&&您好:纤维瘤属良性肿瘤但术后容易复发,患者可以采用中草药消除,而且安全,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的伤害及毒副作用,治愈的希望也是比较大的。
帮助网友:9648称赞:433
&&&&&&病情分析:&&&&&&你好这个是可以的手术痊愈的&&&&&&指导意见:&&&&&&建议你注意休息这个手术以后可以考虑记性放疗治疗
参考价格:20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23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用于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炎、小叶增生...
参考价格:¥598
乳腺纤维瘤,甲状腺瘤...
参考价格:¥2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请您诊断》病例106答案:腹腔内韧带型纤维瘤一例
病例资料 患者,男,28岁。发现腹部肿物伴间断性腹泻一周。查体:心、肺、膈未见异常。腹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叩诊实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可闻及正常肠鸣音。T36.9℃,P76次/分,律齐,R19次/分,BP121/75mmHg,超声提示“腹腔巨大实质性占位性病变”。CT平扫:腹腔内可见一巨大不规则形肿物影(图1),大小19.0cm×7.9cm×19.8cm,密度不均,局部边缘欠清,平扫CT值为22-42HU。增强扫描(图2~6),病变呈不均匀中等强化,平扫低密度区未见强化,实性区三期增强扫描CT值分别为52HU、55HU、64HU,肿块包绕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分支或属支,并轻度向左前方移位,肿块周围肠管及膀胱明显受压改变,肠管模糊,肠管间及肠系膜密度增高,盆腔病变周围可见多发迂曲血管影,膀胱受压右移,直肠受压向后移位。
穿刺活检病理:肿瘤由不同比例增生的长形、梭形细胞和细胞外胶原纤维混合组成,大多数增生细胞为成纤维母细胞,细胞呈漩涡状或编织状紧密排列,分布在胶原纤维内,无异型性,未见病理性核分裂相(图7)。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117(-),CD34(++),Ki-6(+<1%),NF(-),S-100(-),SMA(+/-),des(-),dog(-),Nestin(-)。病理诊断:腹腔内韧带型纤维瘤。图1 横轴面CT平扫示腹腔内一巨大不规则形团块影,大小19.0cm×7.9cm×19.8cm,密度不均。图2 动脉期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CT值52HU,内见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分支、属支包绕、移位。图3
静脉期增强扫描,肿块强化密度更不均匀,实性部分CT值55HU。图4
延迟扫描,肿块实性部分进一步强化,CT值为64HU。图5 增强冠状面重组,肿物上达肝下缘,下缘接近直肠,两侧邻近腹壁。图6
增强冠状位、矢状位重组,肿物上达肝下缘,下缘接近直肠,两侧邻近腹壁。图7
镜下见瘤内形态一致的梭形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呈束状排列、散布于胶原纤维内(×40,HE)。 讨论
1838 年Muller首次提出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的命名,亦称硬纤维瘤。AF罕见,发病率约为0.2-0.4/100 000,占所有恶性肿瘤0.03%及软组织肿瘤的3%。2013 年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中,AF 归属于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的中间型肿瘤。AF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2[1]。AF病因不明,文献报道与APC或β黏连蛋白基因突变有关,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妊娠、激素治疗史、外伤史、手术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多为散发,部分为家族性发病,可伴Gardner 综合征,提示有遗传倾向[2]。腹部AF按解剖部位分为腹壁外型(50%~60%)、腹壁型(25%)及腹腔内型(15%),腹内型最少(如本例)。腹内型纤维瘤病常发生于肠系膜,偶见于腹膜后、回结肠系膜、胃结肠韧带和大网膜。腹部AF临床表现多样,与其位置、大小、邻近脏器侵犯程度密切相关,包括腹部包块、腹痛、呕吐、便秘、泌尿系梗阻、继发性高血压、胃肠道或肿瘤穿孔破裂、侵犯周围重要脏器甚至引起死亡等[3] 。文献报道镜下本病切缘阳性复发率是阴性复发率4倍,故需要彻底手术切除及术后系统性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和放化疗)[4]。此病虽不发生远处转移,但由于侵袭性明显,术后局部复发率高达60%[3],因此需要长期随访,部分病例可恶变为粘液性纤维肉瘤,预后不良。
AF影像学表现为膨胀性生长,大小不等,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不清。由于肿瘤为增生的梭形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无明显出血、液化、坏死及钙化,故平扫密度与肌肉相仿。CT增强扫描时由于肿瘤质地坚韧,且灶内均为细小的毛细血管网、富含纤维组织及细胞外间隙较小等特点,对比剂进入缓慢,强化峰值延较晚,其内条片状低密度不强化区为间质黏液变性及胶原纤维沉积。动态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病灶大部分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延迟期病灶明显强化。MRI信号强度与病变内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及胶原纤维组成比例有关,在T1WI 多呈等或低信号;T2WI 上信号变化较大,可表现为略高信号、高信号,大多数表现为不均匀略高信号,STIR多为明显高信号。无论肿瘤大小,STIR均能清楚显示肿瘤边缘和境界。在各序列图像中,多数病灶内可见致密胶原纤维形成的低信号区。灶周无水肿。文献报道在发病早期,肿瘤内细胞成分较多而胶原成分较少;随着成纤维细胞不断分泌胶原纤维,使得肿瘤细胞成分相对减少而基质成分增多;肿瘤发展的后期,胶原纤维几乎占据瘤体的大部分,此时肿瘤在T1WI 及T2WI 上均表现为低信号。AF 强化方式多样,多表现为中度以上强化,强化欠均匀,致密胶原纤维多无强化,肿瘤多无明显坏死、液化,瘤内可见流空血管影。由于肿瘤内存在“漩涡”样排列的梭形细胞及细胞外胶原纤维,造成对比剂“易进难出”,大量存在于细胞间隙,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 呈渐进性、持续性强化,强化持续时间长,动脉期肿瘤即出现明显强化,但其强化程度低于相近层面动脉,静脉期至延迟期肿瘤强化程度进行性增强,其强化程度逐渐高于相近层面动脉,强化范围亦扩大[5]。AF瘤体内存在丰富的胶原纤维、细胞连接紧密、胞浆及间质水分较少,水分子扩散较慢而与肌肉相似或稍快等微观特点,ADC值较其他软组织恶性肿瘤高[6],这一表现可作为常规MRI的重要补充,可能成为AF术后放疗效果的动态监测以及肿瘤随访观察的手段。
腹内型AF需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纤维肉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生长迅速,易坏死和囊变,瘤周常见水肿,可累及邻近骨质,易发生远处转移。②孤立性纤维瘤,有包膜,边界清楚锐利,增强呈“快进慢出”强化方式,地图样强化[4]。③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人,易出现坏死液化,密度欠均匀,增强明显强化,无明显延迟强化趋势,可见粗大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无不强化的胶原纤维区域。④脂肪肉瘤,多数内可见到脂肪密度,以沿各间隙侵袭性生长为特点,易包绕大血管及腹腔脏器。⑤硬化性肠系膜炎,通常发生于老年男性,表现为边界清或不清腹腔肿块,肿块包绕肠系膜血管,围绕血管周围有一圈脂肪层(脂环征);⑥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与AF 相比其T2WI 信号较高、水分子扩散较快、胶原纤维成分低信号影相对缺乏。CT表现为密度不均匀,边界清肿块,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多样,病变较大时可出现中心坏死;⑦反应性纤维增生,多有外伤或手术史,生长方式多样,常有局灶性出血,或顺磁性物质沉积[4];⑧淋巴瘤,一般为多发增大淋巴结融合,轻中度强化。
总之,腹内型AF相对少见,影像学表现与肿瘤成分、生长方式及血液供应情况密切相关,腹部较大软组织密度不均匀肿块、膨胀性生长、增强扫描呈渐进性、持续性强化及MRI各序列中存在低信号区、ADC值较高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参考文献:[1] Kim YW, Choi SJ, Jeon UB etal. Retroperitoneal fibromatosis presenting as a presacral mass[J].Acta Radiol Short Rep,):1-4.[2] Sinukumar S,Gomes RM,Kumar RK,etal.Sporadic Giant Mesenteric Fibromatosis[J].Indian J Surg Oncol,):242-245.[3] Kim MS,Noh JH,Jung MC,Kim YB.Mesenteric desmoid-type fibromatosis causing secondary hypertension in a young woman[J].Obstet Gynecol Sci,):412-414.[4] Maruzzo M, Benson C, Miah A,etal.Clinical management of aggressive fibromatosis/desmoid tumour[J].Expert Opin Orphan Drugs,):.[5] Jun N, Mikiko A, Kazuki N, etal.Imaging Features of Desmoid-type Fibromatosis in the Teres Major Muscle[J]. In Vivo,):555-560.
[6] 张禹,朱友志,康健,等.DWI 结合常规MRI在侵袭性纤维瘤病诊断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426-429. 专家点评
侵袭性纤维瘤病(AF)是一种纤维组织来源良性肿瘤,但生物学上具有侵袭性、无远处转移,因此介于良性纤维瘤与纤维肉瘤之间。AF累及腹部者一般位于腹壁或腹膜,而如本例位于腹腔内者少见。定位诊断方面。本例从影像学上分析,肿瘤位于小肠系膜,其依据是其内见肠系膜血管走行、肠管受压向周围移位以及肿瘤未包绕腹膜后血管,藉此可与腹膜后肿瘤鉴别。AF影像学征象一般缺乏特异性,且表现多样,如CT多为软组织密度,黏液样变者为低密度;MR检查可提供较有价值的信息,如T2WI低信号提示为纤维组织来源,但若黏液成分较多及肿瘤细胞外间隙较大时,也表现为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若显示旋涡状强化及渐进性强化对诊断具有一定提示作用。本例未进行MR检查。AF应与其他纤维来源肿瘤及累及肠系膜的其他肿瘤鉴别,AF具有侵袭性,尤其不易与纤维肉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相鉴别,本例在活检后取得细胞学证据才得以确诊。由于本病必须广泛切除才能获得较好疗效,因此术前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影像检查对于显示AF的范围、有无重要结构(如较大血管和神经)侵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因此必须进行增强扫描,并应细致描述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影像科
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纤维瘤会根治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