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加坡陈嘉庚到新加坡净空法师 净宗学会会怎么走?

“民族资本家”陈嘉庚后代子女的现状介绍
图为陈嘉庚
陈嘉庚(日——日),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区)。
1913年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
1949年,陈嘉庚应电邀,回国出席全国政协,参加开国大典。陈嘉庚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嘉庚生前叮嘱“把集美学校办下去,把300万元存款捐献给国家”,并一再呼吁祖国统一,弥留之际还对台湾的回归深表关切,体现了一个爱国者的赤诚之心。国家还为此设立了陈嘉庚科学奖。
图为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合影(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七日)(一排右二为陈嘉庚)
1949年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49年开国大典上,陈嘉庚骄傲地以民族资本家和归国华侨的身份站在天安门城楼上。
陈嘉庚共有九子八女。九个儿子是:
长子陈厥福() 又名陈济民,曾就读于国立北京大学,专业地理,懂英语。曾在新加坡里峇峇利路陈嘉庚橡胶制品公司总办事处任职。1934年在李光前办的橡胶公司工作。
次子陈厥祥() 读过集美中学,略懂英语,曾在陈嘉庚橡胶制品公司任职,1945年移居香港,任集友银行经理。
三子陈博爱() 厦门大学肄业,好学娴文,在三宝哇陈嘉庚橡胶制品厂任职,1944年病逝于苏门答腊疗养院。
四子陈博济 过继给叔父陈敬贤为长子。
五子陈国庆 日生于新加坡,中、英文皆佳,1931年在陈嘉庚公司任职,直到1934年公司收盘。后任德康砖厂和集美胶园(在柔佛)经理。德康砖厂是新加坡规模最大的第二大砖厂,月产100万块砖。
六子陈元凯 毕业于新加坡华文学校和英华学校,获1924年创立的莱佛土学院的科学学士学位。
七子陈元济 毕业于道南小学,在华侨补习中学学习二年后,转入英华补习学校,完成高级剑桥学校证书。为著名企业家。
八子陈国怀 由叶氏抚养长大,曾就读刁:新加坡海岸路Patrick学校,完成高级剑桥证书,曾在香港启德机场的启德航空学校学习,原拟去美攻读航空工程,1942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航运受阻未成行。
九子陈元翼 读过欧南(Qutram)路华侨工商学校,完成高级剑桥证书后,又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
八个女儿是:
图为陈嘉庚女婿李光前
长女陈爱礼 1920年和李光前结婚。李光前和陈嘉庚既是亲戚,又都有“橡胶大王”之誉。李光前光绪十九年(1893)出生于福建南安芙蓉。青年时往新加坡经商,1923年被选为新加坡华商银行(ChineseCommercialBank)董事长。日自组南益橡胶公司。1934年任华侨银行董事主席。李光前对侨乡教育、医疗事业、公益事业贡献巨大。单在1951年即汇赠厦门大学600万港元,兴建建南大礼堂、图书馆、生物馆、化学馆、物理馆、厦大医院、体育场、游泳池和宿舍大楼十栋。他在南安兴建国光中学,四所小学,1954年又扩建24栋楼房。
次女陈来好 1923年与林聪科结婚。林聪科是林义顺的儿子。林义顺是广东潮州帮最富有最有影响力人物。
三女陈爱蕙 丈夫是PohTeng-kok。
四女陈秀满 嫁槟榔屿温凯鸿,温凯鸿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在佳年轮胎任职。以后在三宝哇橡胶厂工作。战时日军占领马来亚期间,温凯鸿死于槟城。
五女陈亚柿() 与谢英伟结婚。
六女陈爱珠 1928年与马六甲曾江水之次子曾生宝结婚。
七女陈宝治(弟) 嫁李田佑,李曾任道南学校校长。
八女陈爱英 过继给陈敬贤为嗣女,嫁秋恨水之子秋伯良。
陈嘉庚的孙子辈亦是人才辈出:
陈君宝——Apex航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嘉庚孙子)
陈立人——新加坡儿童基金会理事长(陈嘉庚长孙)
陈佩贞——香港集友银行副总经理(陈嘉庚孙女)
陈共存——炎方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经理(陈嘉庚先生侄子)
李成义——新加坡华侨银行总裁(陈嘉庚先生的外孙)
李成基——Techrich-USA负责人(陈嘉庚外孙)
陈嘉庚家族自己身以下,世代侨居国外,经商致富,不忘祖国。对祖国经济建设和家乡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拳拳之心;抗日战争时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民族苦难表现了极大的爱国热忱,成为爱国华侨光辉的旗帜。但由于陈嘉庚亲属多数现侨居海外其家族资料,公开报导者较少,本文是集美陈嘉庚研究会刘惠生根据陈嘉庚自著《南侨回忆录》、陈嘉庚次子陈厥祥编的《集美志》(香港侨光印务有限公司1963年12月出版)、陈碧笙、陈毅明编的《陈嘉庚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6年)、陈嘉庚五子陈国庆著的《回忆我的父亲一陈嘉庚》(刘惠生等译)和陈氏族谱、墓志等文字资料;以及访问集美村学长者,学者的口碑资料整理而成。
如今手机直播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炙手可热的移动互联网红利项目,…
近日,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麦迪(特雷西·麦克格雷迪(Tracy McGra…
做为国内用户群最多的社交软件QQ,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也应该有不…
近日,一部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拍的纪录片《熊猫宝宝》(Panda babi…
去年“10G裸条”事件备受大家关注,公安机关随即设立专案组进行调查…
日前,不少人被5辆豪车连环怼的消息刷屏朋友圈。从照片上看,当时受…
相信大家听说过各种各样的豪宅,但大家有没有见识过美国最贵的豪宅照…
星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由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于2013在中国…
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就要年三十了,除夕夜吃完饭想必大多数国人都会观…
鹿晗出众的帅气脸蛋,能歌善舞,演技也获得了肯定,在粉丝心中根本…
为缓解春节期间我市城区道路交通压力,保障群众出行的安全、有序、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经研究,决定临时开放环城…
关注微信 获取最新资讯!新加坡眼官方网站现已正式上线
喜大普奔,欢迎注册
新加坡旅行频道已经开通,更多精美图文攻略,敬请关注
华侨领袖陈嘉庚的南洋足迹
华侨领袖陈嘉庚的南洋足迹
编辑日期: 字体:
陈嘉庚,著名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厦门大学、集美中学、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民医院等,均由陈嘉庚创办。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生前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陈嘉庚于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现属厦门市集美区)的一个华侨世家。陈嘉庚17岁(1891年)时渡洋前往新加坡谋生,起初主要在他父亲经营的顺安米店服务,共做了13年。1904年他创建菠萝罐头厂,号称“新利川黄梨厂”。当橡胶第一次从巴西移植到马来西亚,他即用2000元购了种子,播种在菠萝园中,进而大面积种植,到1925年,他已拥有橡胶园1.5万英亩,成为华侨中最大橡胶垦殖者之一,他靠种植橡胶树发财,被誉为东南亚“橡胶大王”。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最辉煌的时候,他的企业遍及五大洲,与48个国家有生意往来,手下的雇员达3万多人,而当时新加坡的总人口远不足一百万人。
陈嘉庚在实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在家乡创办了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并全力支持中国的抗战事业,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对陈嘉庚倾力办学的事迹,国人已多有了解;但对他在新加坡的经历,知道的人并不多。前不久,我有幸踏访陈嘉庚在新加坡的部分足迹,睹物思人,自有一番别样的感受。
我们首先来到位于直落亚逸街的天福宫。天福宫始建于1840年,供奉的主神是妈祖,此外还供着太阳公、观世音、关圣帝、孔子等神像。整个建筑呈“回”字形,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象庄严,自外而内依次是三川殿、中庭、正殿和后殿。
韩山元先生介绍说,以前的天福宫临海,凡是北归的华人,都要先把船停在宫前,向妈祖娘娘祈求“海不扬波,平安返国”。凡是南来的华人,也是先到天福宫,感谢妈祖娘娘的保佑。
在天福宫正殿上方,挂着一块题有“波靖南溟”的匾额,据说此匾是光绪皇帝于1907年所赐。国内的皇帝给海外的庙宇赐匾,这在历史上非常少见。
在正殿右侧的厢房,供奉着孔子的塑像。韩先生告诉我们,这里以前是福建会馆的所在地。当时的福建会馆,是本地福建人的领导机构。由于很多福建人不会讲英语,涉及到利益上的事,都要会馆出面进行交涉,因此会馆实际是本地福建人利益的总代表。很多福建人之间的事,殖民地政府不管,都交给会馆办理,包括矛盾纠纷调解、打官司等。
从1929年起,陈嘉庚任福建会馆主席,直到1950年他回国定居。在他任主席期间,会馆增设教育组,负责管理道南学校、爱同学校和崇福女校,并向8所学校提供资助。陈嘉庚经常在天福宫办公,处理会馆日常事务。在韩山元先生的生动描述中,我仿佛看到了陈嘉庚当年在此办公的情形。
怡和轩位于武吉巴梳路43号,这里原是新加坡的富商俱乐部,始建于1895年。1917年,陈嘉庚被推选为怡和轩副总理,1923年任总理。
“陈嘉庚任总理后,对怡和轩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韩山元先生说。因为来怡和轩的富商很多,不少人抽鸦片,整个俱乐部被搞得乌烟瘴气的。
陈嘉庚任总理后,首先是禁止抽鸦片烟;其次是抓会风,星期六的侨领晚宴,八点准时入场,使用公筷公匙;再一个在三楼设了图书室,供会员借阅。他的这些做法,让怡和轩的风气为之一新。
1928年,日本入侵山东省,酿成济南惨案。陈嘉庚组织山东筹赈会,共筹款134万元。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南洋华侨纷纷行动起来。1938年,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陈嘉庚被推选为主席。1939年,华中、华南沦陷,中国的出海口全部被堵死,滇缅公路成为中国获得抗战物资的唯一通道。南侨总会受西南运输公司之托,在南洋招募汽车机工,支援祖国抗战。
“你知道机工们出发时唱什么歌吗?是《义勇军进行曲》。当时这里是人山人海,道路两边站满了欢送的群众。机工们胸佩大红花,豪迈出征。”韩山元先生的解说个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通过南侨总会努力,共有3200多名南洋机工投入滇缅公路军需物资运送,为中国的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机工最后有三分之一回来,三分之一留在中国,还有三分之一壮烈牺牲。
“为了支援祖国抗战,陈嘉庚就吃住在怡和轩,连大年三十也不回家。初一一大早,家人都到怡和轩来给陈嘉庚拜年。”韩山元先生说。1941年太平洋战争暴发后,陈嘉庚领导新加坡华侨抗日动员总会,怡和轩成为南洋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枢纽。
据统计,从抗战暴发到1942年新加沦陷,东南亚华侨的捐款和家汇总额达70亿元。当时中国抗战经费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华侨的捐款。
位于马里士他的晚晴园,又名孙逸仙别墅。这里原是潮藉殷商张永福供养母亲的寓所,晚晴园的名称即取自于唐朝李商隐“夕阳怜芳草,人间重晚晴”的诗句。二十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曾八次来到新加坡,筹划革命活动,其中三次就住在晚晴园。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成立于这里,由胡汉民起草的同盟会章程也诞生在这里。为了纪念这一段历史,晚晴园已被辟为孙中山南洋纪念馆。
晚晴园不大,主体结构是一幢三层的别墅。园内种满了花草树木,楼前有一尊孙中山的坐像。园名由新加坡著名书法家陈瑞献题写。由于当时晚晴园正在整修中,我们无缘进入园内参观。但听韩山元先生的讲解,同样精彩。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先生受邀从法国回国主政, 12月16日途经新加坡,会晤了陈嘉庚。陈嘉庚于1910年加入同盟会,当时孙中山问陈嘉庚,到国内时如私人需款,可否帮助?陈嘉庚当即答应可以给5万元。”
据记载,孙中山25日抵达上海,29日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了到南京赴任,孙中山求助于陈嘉庚。陈嘉庚马上汇出了5万元,解了孙中山的燃眉之急。
在新加坡最有名的中学——华侨中学的广场旁,耸立着一位先贤的铜像。铜像高五米左右,一位老者手拄拐杖,正襟而立,目视远方,仿佛对学校寄予无限的希望。这位老者就是华侨中学的创办人陈嘉庚。
陈嘉庚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他认为,“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华人要摆脱贫困与无知,关键是兴办现代教育”。
陈嘉庚的事业起步于1904年,1906年他就参与创办道南学校。1912年,他回老家福建考察后,深感家乡教育的落后,开始捐资兴学。在十多年时间里,他先后创办了集美女校、集美中学、集美师范学校、集美水产航海学校、集美商科学校等十多所学校,后统称为集美学村。于1921年创办了厦门大学,并独力维持学校经费16年。
在新加坡,陈嘉庚参与创办的学校有:道南学校、爱同学校、崇福女校、南侨师范、新加坡水产航海学校等,其中华侨中学在社会上的影响最大。
1918年陈嘉庚领导华侨中学的筹办,他在6月18日召开的筹备会上慷慨陈词:“财既由我辛苦得来,亦由我慷慨输去。公益义务,能输吾财,令子贤孙,何须吾富?同侨君子乎,须知贤多财则损德,愚多财则益过……”、“夫公益义务,固不待富而后尽。如欲待富而后尽,则一生终无可谓之日。”
在他的努力下,华侨中学于次年开学招生,并成为东南亚华人的最高学府,著名作家老舍等曾在华侨中学任教。近九十年来,华侨中学培养英才无数。
据统计,1904年至1931年陈嘉庚先生的总支出为1321万元,其中用于教育的支出达1217万元,占总支出的92.1%,而同期他的家庭生活支出仅为30万元,一个大家庭每月的生活支出不足1000元。
从1926年至1934年,陈嘉庚由于受西方垄断资本打击,企业亏损一千多万元,直至最后收盘,但他仍拿出378万元用于教育事业。他“企业可以收盘,学校决不能停办”、“宁要厦大,不要大厦”的办学精神,影响了一代华人。
在陈嘉庚的影响下,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南洋各地有华文学校3千多所,在校学生达40万人。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兴盛,陈嘉庚功不可没。
本文固定链接:
转载请注明:
喜欢本文,那就分享到:
作者:新加坡眼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您好,分享的企鹅
省委书记尤权率团出访 在新加坡看望陈嘉庚儿子
泉州晚报社
大家都在看
泉州晚报社APP-泉州通客户端4月18日讯关心福建的朋友们和福建人都应该知道了这条消息: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尤权4月17日率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开展为期七天的访问。来看福建代表团4月17日-18日的行程:【4月17日下午】◆ 抵达新加坡◆ 抵达新加坡福建会馆,考察会馆并与新加坡著名侨领、新生代新华侨华人、科技专家代表座谈。【4月17日晚上】◆ 出席新加坡福建社团欢迎宴会,300余位闽籍乡亲参加【4月18日上午】◆ 出席“中国福建——新加坡经贸推介会”◆ 看望陈元济先生【4月18日中午】◆ 与新加坡知名工商企业人士餐叙【4月18日下午】◆ 会见新加坡贸工部长林勋强◆ 会见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 考察新加坡港【4月18日晚上】◆ 与新加坡知名闽籍华商餐叙在新加坡的43个小时里,福建代表团行程满档,吃饭也在聊工作、谈感情。紧凑的行程表里,安排了这个项目,就显得尤为不同:陈嘉庚,日在厦门集美出生,2014年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那天,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 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陈元济老先生今年100岁了,但还是乡音不改,闽南话用得比普通话溜。尤权书记和他交谈的时候,旁边的家人有时还当当翻译。嘉庚先生的一生,办教育的时间比经商的时间还要多。尤权书记今天在新加坡看望陈元济老先生的时候,重点说的也是教育。他请陈老先生放心,一定会继续发扬嘉庚先生的理念,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把福建的教育办好。陈元济先生也表了态,将继续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说到捐资助学,这个传统从陈嘉庚先生他们那一代开始,在新加坡的华人中一直延续下来。福建代表团这次在新加坡的第一站——福建会馆成立至今已经176年,陈嘉庚曾经担任会馆的会长。福建会馆陆续创办了多所学校,目前属下的学校是这六所:道南学校、爱同学校、崇福学校、南侨中学、南侨小学、光华学校。在新加坡和福建乡亲们谈到教育、人才时,尤权书记也很直接:● 教育的问题,恰恰是我们遇到的最棘手问题。● 我感到,我们缺乏的,还是人才。新加坡的华人大部分祖籍福建,他给乡亲们发出了邀请:邀请海外科技人才发挥智力优势,或带着先进技术和创业团队到福建发展,或为福建科技、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咨询。真诚希望广大海外乡亲一如既往关注福建,加强与家乡的联谊和交流,特别是多带青年一代,常回家乡看看,尝尝家乡菜的味道,品品老家的“福”茶,让乡情延绵不断,让中新友好源远流长。明天一早,尤权书记一行将离开新加坡,前往马来西亚继续访问行程,后面几天的安排也是满满的,泉州通君将给大家带来后续活动的报道。(泉州晚报社)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新闻客户端 更多惊喜送给你
想了解福建古闻、习俗、人文、美食等可以订阅精品原创栏目《光阴福建》
《翁进谈心》有专家为你解读情感方面的问题,让你生活更加美满。
关注原创栏目《康师父》,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的方方面面,让你更为养生。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yehanfan]
福州市交警公布14条电动车行人违法处罚标准
厦门半马本周六海沧开跑 最美路线助攻周末“跑旅”
关注排行图片排行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藏净宗学会app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