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经典著作著作为什么这么晦涩难懂

为什么学术语言大多晦涩难懂?
读很多学术类文章时,经常会碰到一些看似很高深的学术术语或者非常拗口的句子。那些术语还比较好解决,可以用维基百科来帮助理解,但是里面的有些解释不是很具体,只是一种非常模糊、模棱两可的态度,比如说,主体间性,这一词至今都不是特别理解。但是如果是一些句子的话,就比较有难度了,特别是英文文献里面的。
经常听一些同学师兄师姐说,论文很想选择那些理论性比较强的来写,这样的话就可以用那种貌似很深奥的东西来表达,别人轻易就看不懂了。这种态度似乎非常普遍,人们似乎对于自己的文章、研究不能为常人理解而引以为豪。
&&&&&在我看来,这真是一种病态的态度。这种氛围大概最初起源于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们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清高。他们刻意用这种方式来拉开普通民众和自己之间的巨大差距。如果你写的东西所有人都轻而易举的理解、懂得了,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成专家了呢?那么我存在的价值何在呢?应该是由我,而普通人来掌控知识的创作权和解释权。因此,他们故意创造出那些让常人按照寻常意识理解不了的词汇和语言组织形式,这样我就在某一领域内掌握了主动权以及解释权,而不被普通人所僭越。
如果知识只是存在于少数的专家学者自我的阐释中,那么它对于普罗大众的意义何在呢?to be
honestly,我至今都还无法阅读那些所谓的大家的经典名著,比如康德等那些大哲学家。实在无法理解那些语言。为什么那些深刻的道理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呢?我觉得,越是精深的道理,越是可以用简易质朴的语言陈述出来。
&&&&&&&或者说,那些学者们太过沉浸于自己的学术世界,而和现世的世界比较隔绝,他们已经不懂得用普通人所理解的语言来阐述了?亦或者那些艰深的理论不能在普通的语言中找到合适的载体,所以他们只能再另外创造一套学术语言来表述?
目前我还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于国内教材晦涩的问题。是否普遍?主要原因是? | 科学E先生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41237人加入此小组
不知此现象在国内是否普遍我学过的教材在我看来都很晦涩,跟国外引进的相比要晦涩许多比如我接触的国外教材都有许多简单的解释性语句。而国内的就是术语扎堆,然后解释语句还要写得很难懂,或者至少不让你舒心我有这感觉,外国名教材的作者写教材异常用心。国内的就不知道了,是不用心还是习惯了写这类句子,还是不考虑读者的感受,还是啥当然,不排除是因为我接触的国内教材都是学校的老师写的,而国外的都是大师写的
+ 加入我的果篮
国内编写教材的给我语文都没学好的感觉
国外教材是一种思想分享,国内教材是抄自己不懂的东西给人看。
我倒觉得国外的如果不是影印版,还不如国内的。翻译的很烂的说
那应得 怪翻译了引用Rokkies的回应:我倒觉得国外的如果不是影印版,还不如国内的。翻译的很烂的说
那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国外人比较“傻”理解力比较差,只能写的简单再简单,国内的都比较聪明,用不着这么写。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个帖子:大意是“老外”(恩,忘记是指美国人还是德国人了)做菜都要称量一下,多少白菜要配多少油盐,以至于叫人做菜的书都简单到极点,结果还是有人犯错误:先放白菜后放油。而中国的菜谱如同天书:白菜一棵,改刀菱形,干辣椒两个,油一勺,先爆锅,倒入白菜,至白菜叶子显微黄色起锅。这种东西给老外看基本上等同于让他们去读甲骨文。
技术图书译者,音乐人
引用孤独旅人的回应:那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国外人比较“傻”理解力比较差,只能写的简单再简单,国内的都比较聪明,用不着这么写。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个帖子:大意是“老外”(恩,忘记是指美国人还是德国人了)做菜都要称量一下,多少白菜要配多少油盐,以至于叫人做菜的书都简单到极点,结果还是有人犯错误:先放白菜后放油。而中国的菜谱如同天书:白菜一棵,改刀菱形,干辣椒两个,油一勺,先爆锅,倒入白菜,至白菜叶子显微黄色起锅。这种东西给老外看基本上等同于让他们去读甲骨文。你不觉得量化和标准化才有现代科学吗?哪个论文里面能写得像中国菜谱那样呢?思维方式其实还是渗透在生活里面的。。。
引用Shyujikou的回应:你不觉得量化和标准化才有现代科学吗?哪个论文里面能写得像中国菜谱那样呢?思维方式其实还是渗透在生活里面的。。。所以才没法准确的说明国内教材比国外晦涩啊。就像看到哪个小学教材来着:教小孩子数数,伸手指头,一只手从一数到十,手指头就从一个长到十个,还特么都长在一只手上哦。这也太欢乐了。
没法说明国内教材比国外的晦涩这个我认同。但是煮菜这个例子我觉得不怎么合适。因为在国外煮中国菜是少数人的事,而国内则是普遍的。拿别人的弱点甚至是完全没接触过的和我们的强项来比,他们教材简单一点没啥。而且“白菜一棵,改刀菱形,干辣椒两个,油一勺,先爆锅,倒入白菜,至白菜叶子显微黄色起锅。”难的不就是“改刀菱形”、“爆锅”、“起锅”这几个专业术语么。老外如果母语是中文照样能看懂大意。理解力差估计是指外国骚年年龄段对于知识的学习很糟糕吧?人家大学之前学的理论知识比我们学的少多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比我们暂时差一些没什么奇怪的。但这不能说明理解力差的问题。人家一经过大学阶段的爆发,就比我们强了。是理解力突然增强么?而且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比如西方经济学,教材照样比我们简单。我怀疑国内教材是不是量产的,写教材的用心的没多少,为赚钱成名的多,或者就是楼顶说的不知道去考虑读者的感受、习惯性地扎堆专业术语,写难句。
一种是活教育,一种是死教育。我们学习西方知识,基本上处于空穴来风的状态,也就是在莫名其妙中被学习的,而不是因为认识的推动主动去学习的。这就是区别吧。
烧菜这个我只是做个类比。中国人对中国烧菜的专业术语用不着详细解释,外国人对外国的菜谱也一样啊。我觉得外国人也不会是天天吃肯德基吧。比如法国的大餐也是很繁复的。
真心地认同一句话:中国的理工的教材就是一本本习题集。
这种问题最好从经济学上找原因:编写好的教材能赚钱吗?出版行业够发达吗?
国内的教材很多是为了评职称写的。不过也有老师曾说过:我都写明白了,我还给你讲什么。
的话:国内的教材很多是为了评职称写的。不过也有老师曾说过:我都写明白了,我还给你讲什么。现在老师最大的郁闷是,考试考的好多东西教材里都没有。最少浙江是这样。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育,教材编的不错,可惜操作性不强,往往几个图就要讲一节课啊~~~
话说中国现代教材已经比古代的好理解很多了……
就拿美国的主流科学教材《科学探索者》来说,可能与我国课程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差不多。与我国教材对比,美国教材可读性强,适合自学。我国目前新课标下的教材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立意是把教材当做工具而已。可是这也取决于教师素质。美国教材里面我大概翻看了下,比较喜欢用类比模拟,我国的就严谨很多==。 米国教材可读性强、亲切性强的背后有一个孪生的缺点就是概念的表述上科学性不足。同一个名词的定义在课本不同地方会出现不同的定义。~======再看了下题目,我在想,lz问的是中学教材还是大学的呢?,我以上说的都是中学教材==!至于大学教材,额,不排除有写得好的,但是目前就我个人接触而言,的确老外们的教材好学多了……
国外的经典教材也不好读,学过物理的就知道牛人推荐的经典物理教材是啥样的了。好读的教材是市场发达以后产生的,在西方其实也是晚近的事,并非从来如此。
也有体制不一样的原因吧……国外的靠谱教材一定是一群大牛(就算不是大牛,也聚集了该领域内比较权威的人士)精雕细琢出来的,不仅每句话都得权衡,而且需要相应的数据库、图片库etc的支持;此外,靠谱的教材会经常再版(对前沿内容进行更新、或者新增一些参考资料etc),一般越是靠谱的教材、越是更新快的领域再版次数就越多,经常会有第八、九版甚至十一二版。(所以选教材的时候看著者、印刷质量、彩图数和再版次数就大概会心里有谱。)相比之下,大多数国内教材的出现只是为了混稿费(所以大部分图都很少╮(╯_╰)╭),所出教材的口碑不会和自身业绩有太大的联系(而在国外这个权重还是比较可观的),一般有个第二版第三版就很了不起了……完全和国外的不是一个量级啊……曾有很多人和我提过,选教材时,国内教材越老越好(讲的更透彻更易懂),国外的教材越新越好……
然后我们物理老师提到过,中国式教育和美国式教育的特点不一样,前者是透彻式教育,会力求把每个点都挖得很深,但是难免变得晦涩或者知识面窄;后者是渗透式教育,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知识面广而且讲解通俗易懂,但是可能深度上就不大够(或者不做太多要求)……各取所需吧还是……
这是典型……
见过有个德国人算乘法,身边没有计算器,于是用纸和笔画横线竖线,然后数交叉点。。。。。我喷了。。。。
很多的国外教材是教授自己的备课笔记整理出版的,更有个人色彩和风格,也更有调理,国内的教材很多是“编撰”的,就是抄而已
的话:见过有个德国人算乘法,身边没有计算器,于是用纸和笔画横线竖线,然后数交叉点。。。。。我喷了。。。。这算极品还是普遍现象?……
的话:这算极品还是普遍现象?……想想法国式手算吧,一样的有意思
的话:也有体制不一样的原因吧……国外的靠谱教材一定是一群大牛(就算不是大牛,也聚集了该领域内比较权威的人士)精雕细琢出来的,不仅每句话都得权衡,而且需要相应的数据库、图片库etc的支持;此外,靠谱的教材会经常再版(对前沿内容进行更新、或者新增一些参考资料etc),一般越是靠谱的教材、越是更新快的领域再版次数就越多,经常会有第八、九版甚至十一二版。(所以选教材的时候看著者、印刷质量、彩图数和再版次数就大概会心里有谱。)相比之下,大多数国内教材的出现只是为了混稿费(所以大部分图都很少╮(╯_╰)╭),所出教材的口碑不会和自身业绩有太大的联系(而在国外这个权重还是比较可观的),一般有个第二版第三版就很了不起了……完全和国外的不是一个量级啊……曾有很多人和我提过,选教材时,国内教材越老越好(讲的更透彻更易懂),国外的教材越新越好……最后一句深有体会!!!
亲们,挑战一下美利坚合众国的高二数学题吧。
确实,我硕士时候选修的电力系统这门课,居然是从欧姆定律开始教,我相信是有部分人之前没学过欧姆定律。可是,教材的最后,同样是非常难的东西。中国的教材是用来考试的,不是用来实用的。你说一个未成年人,学什么解析几何,除了高考,还有别的什么用。
对美国教材的感受是:厚。因为每一个知识点都介绍的详细,非常适合自学。同时在用字 还有教学的“语气”来看 可能是很亲切 很幽默 但又严谨的语言。这样想的话 自然会明白为什么美国教材厚.... 并且上一个学期课 也可能只是通读了书的几个小部分
不像中国的课就是...薄书,全学完,好几本笔记,更多的题要做
国外教材的书太厚,大学中上过不少的原版英文教材,效果还没中文的好(1)大学里面的课时太紧,没时间上完厚厚的一本书;(2)学生普遍英语水平达不到能自如的看英语原装教材的水平;(3)老师水平有限,无法用全英语授课;(4)最重要的一点,由于考试内容和大纲没有变,教学内容变化不大,原装教材如同鸡肋的感觉
听说国内有些教材,挂着是教授名字,其实是研究生写的?
电子工程专业
国外教材动不动就是400页以上,看到那个厚度都要吓哭了。虽然讲的很详细,但废话也不少。
在看伯克利的教授写的物理,个人感觉讲得明白,可是废话有点多,高中的东西,数学课上的东西都重复一遍,对于全新自学者好,可是对于我来说会感觉这一章白看了
引用 的话:亲们,挑战一下美利坚合众国的高二数学题吧。这确定不是小学六年级的题?!
引用 的话:这确定不是小学六年级的题?!而且上边儿那个解方程示例比偶小学时候老师讲的解方程方法都弱智啊...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黑格尔哲学(一);1、黑格尔第一部著作是什么?;A、《精神现象学》;B、《逻辑学》;C、《哲学全书》;D、《法哲学原理纲要》;正确答案:A;2有多少研究黑格尔的人就有多少个黑格尔;正确答案:√;3黑格尔公开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是《精神现象学》(1;正确答案:√;4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是对康德形而上学思想的颠覆;正确答案:×;能被称为“对德国国家哲学作了完整的阐述”的
黑格尔哲学(一)
1、黑格尔第一部著作是什么?
A、《精神现象学》
B、《逻辑学》
C、《哲学全书》
D、《法哲学原理纲要》
正确答案: A
2有多少研究黑格尔的人就有多少个黑格尔。
正确答案: √
3黑格尔公开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是《精神现象学》(1807)。
正确答案: √
4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是对康德形而上学思想的颠覆。
正确答案: ×
能被称为“对德国国家哲学作了完整的阐述”的人是?
正确答案: C
6叔本华在年轻的时候对德国思想界造成很大影响,黑格尔也在其影响之中。 正确答案: ×
7黑格尔写书的特点是,把观点和结论放在最开始的地方,然后进行正推和反推。 正确答案: ×
下列著作不属于黑格尔的是?
A、《精神现象学》
B、《逻辑学》
C、《精神分析引论》
D、《法哲学原理》
正确答案: C
被海德格尔称为“诗人中的诗人”、真正的诗人的是谁?
D、荷尔德林
正确答案: D
下列人物中同黑格尔做过室友的是?
A、荷尔德林
B、海德格尔
正确答案: A
主要代表作是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哲学全书包括、、
A、逻辑哲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B、数学、物理学、法学
C、政治学、经济学、神学
D、逻辑学、法学、数学
正确答案: A
黑格尔每年7年14日不管某时某地都要喝一杯酒,庆祝这一日为的是、、
D、法国大革命
正确答案: D
13黑格尔是法国哲学家
正确答案: ×
人类自身像这样被尊重,就是时代最好的、、
正确答案: C
15真正的黑格尔著作只有三部,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 正确答案: √
黑格尔第一部成熟的哲学著作是:
A、《逻辑学》
B、《精神现象学》
C、《法哲学原理》
D、《哲学全书》
正确答案: B
17黑格尔强调真理是开端。
正确答案: ×
18黑格尔的学说晦涩难懂。
正确答案: √
19黑格尔的哲学包罗万象。
正确答案: √
20黑格尔是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正确答案: √
古典哲学的终结者是谁?
C、费尔巴哈
D、莱布尼茨
正确答案: B
“朝霞伴随着康德而兴起,自由贯彻哲学而始终”,是谁说的?
C、费尔巴哈
D、莱布尼茨
正确答案: A
23黑格尔的辩证法给后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正确答案: √
黑格尔哲学(二)
以下属于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回应的是?
A、真正的批判应该是理性的自我批判
B、意志自由
C、上帝存在
D、意志不朽
正确答案: A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谁说的?
C、费尔巴哈
D、莱布尼茨
正确答案: B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是什么?
A、《精神现象学》
B、《逻辑学》
C、《哲学全书》
D、《法哲学原理纲要》
正确答案: A
4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的认识方式是从绝对精神的认识出发到最基本的感性认识。
正确答案: ×
5黑格尔解决康德问题的方式是把认识看作一个发展的过程。
正确答案: √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所谓的感性确定性是什么方式?
A、从一般到个别
B、从一般到一般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个别到个别
正确答案: D
7《精神现象学》一开篇就从理性出发,以最个别的例子来认识个别。 正确答案: ×
黑格尔认为“形而上学被连根拔起”是指哪本书的出版?
A、《精神现象学》
B、《实践理性批判》
C、《精神分析引论》
D、《纯粹理性批判》
正确答案: D
为了解决康德的“物自体”的认识问题,黑格尔将什么和什么统一了起来?
A、认识论和不可知论
B、不可知论与本体论
C、认识论和本体论
D、认识论和再现论
正确答案: C
马克思所谓的“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是指哪本书?
A、《精神现象学》
B、《逻辑学》
C、《精神分析引论》
D、《法哲学原理》
正确答案: A
“真的”精神现象学、被马克思称之为人类精神的
A、精神食粮
B、巨大财富
C、巨大著作
D、探险旅行
正确答案: D
12黑格尔看待问题是站在世界以外看待。
正确答案: ×
13我们认识不认识这个世界是有关系的。
正确答案: √
黑格尔回应康德理性的批判,是真正的批判应该是理性的
A、纯粹理性批判
B、自我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性批判
正确答案: B
“自我批判”是两种理论的结合。两种理论是
A、实践论和唯物论
B、空谈论和唯心论
C、认识论和本体论
D、金钱论和物质轮
正确答案: C
16绝对精神是黑格尔哲学中的重要概念。 正确答案: √
17黑格尔的哲学立场比其他哲学家低。 正确答案: ×
18黑格尔把认识论与本体论分离开来。 正确答案: ×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哲学真正诞生地的著作是:
A、《逻辑学》
B、《精神现象学》
C、《法哲学原理》
D、《哲学全书》
正确答案: B
20黑格尔哲学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正确答案: √
21真正的批判是理性的自我批判。 正确答案: √
22黑格尔把形而上学置于很高的地位。 正确答案: √
黑格尔哲学(三)
黑格尔哲学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命题?
A、实体即主体
B、意志自由
C、上帝存在
D、意志不朽
正确答案: A
“实体即主体”出自哪里?
A、《精神现象学》
B、《逻辑学》
C、《哲学全书》
D、《法哲学原理纲要》
正确答案: A
3“实体即主体”等于实体加主体。 正确答案: ×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西方哲学智慧课后作业答案
第十六章84等内容。 
 西方哲学智慧所有作业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作业标题:智慧的痛苦(一) 1 在西方,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以下哪个属性? ? ? ? ? A、普遍性 B、必然性 C...  西方哲学智慧第二章课后作业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方哲学智慧第二章哲学的...正确答案: √ 18 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被称作“雅典哲学”。 正确答案: √ 19 ...  西方哲学智慧作业及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方哲学智慧第十六章课... 7页 免费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课后作业答... 暂无评价 17页 免费 喜欢...  西方哲学智慧作业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准确...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十二卷后五章里面讲()...西方哲学智慧所有课后作... 419页 免费
西方哲学...  2015西方哲学智慧最新考试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西方哲学智慧所有课后作... 419页 免费
2015年西方...西方哲学智慧作业及答案 24页 免费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  2013年西方哲学智慧课后作业 最新2013年西方哲学智慧通识课作业答案最新2013年西方哲学智慧通识课作业答案隐藏&& 分享到:
使用一键分享,轻松赚取财富...  我的答案:√ 15.2 康德哲学(二)已完成 1 以下不属于先天综合判断的三个问题...西方哲学智慧第十六章课... 7页 免费 西方哲学智慧课后作业答... 暂无评价 ...  西方哲学智慧作业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作业标题...正确答案: √ 2 以下人物属于唯心主义范畴的是? ?...西方哲学智慧第十六章课... 7页 1下载券 喜欢...  转眼之间马上就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暑假,也预示我大一的学习 生活也告一段落了...西方哲学智慧作业1答案(... 2页 1下载券 2013年西方哲学智慧课后... 暂无评价...西方哪些哲学书籍最晦涩,推荐几本,
迷迭逆夏僖
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尤其是你在高中接受了系统良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再看这个,颠覆你的思维啊,那叫一个爽.尼采《偶像的黄昏》.尼采,绝对晦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去读康德的吧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昆德拉《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尼采《权力意志》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扫描下载二维码我们为什么要懂点哲学 - 简书
我们为什么要懂点哲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为什么要懂点哲学?01数年前,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来耶鲁做讲座。他当时介绍了一个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来研究情绪如何影响人所知觉到的东西。实验时,科学家需要让人心情或好或坏,以此测试这两者之间的不同表现。吉尔伯特解释说,为使一部分测试者拥有好心情,会让他们读一些诸如“我明白了”、“我理解”或者“我现在明白了”之类的句子;为使另一部分测试者处于坏心情中,会让他们读一些诸如“我不明白”、“我完全给弄糊涂了”或者“我不能理解”等类似的句子。说实话,我不知道吉尔伯特从情绪影响观察力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因为,彼时我已无心讲座,而沉溺于自己的思考之中。使我为之沉思的是这样一个想法,即仅仅通过让人们告诉自己诸如“我不理解”之类的话,就能使他们心情变坏。而我所思忖的是:在目前从事的工作中,我们发现自己正时时遭遇如此情形,这意味着什么呢?当我们进行哲学研究时,我们经常陷入一种境地,我们并不理解什么正在进行。并且往往是甘愿如此!事实上,我们不仅施加于己,亦常推行于人:我们,一贯之喜好,会向我们的哲学同行们提出质疑意见,而效果大都是加深了他们的困惑感。当然,我们对学生也如法炮制,屡见不鲜。这是一个关乎哲学的、显而易见而无可争辩的事实,也是由于有限知性而导致的一种哲学研究的典型状况。亚里士多德有句至理名言,我亦深以为然:哲学始于怀疑。然而,他忽略了一个似乎同样确凿的事实:哲学在困惑中推进,亦频频终止于怀疑。2以我之见,这是许多人强烈厌弃哲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原因。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也不类于众妙具备、受人尊敬的科学,它似乎不能有所创进。因为你起于困惑,而止于疑窦。即使你以为可能对一些哲学问题得出了比较可靠的答案,你也会十分清醒地知道可能面对的情形——一个你与之交谈的哲学家愉快地告诉你答案错误的原因,乃至为什么你根本就是找错了问题。显然,像你我这样将要成为职业哲学家的人和在座所有参会者,也许都有诸如此类的经历。可是,正如美国人常说的那样,众口难调,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做同样的事。有很多人对哲学深以为恶。那么,为什么要研究哲学?有何意义?这是一种问无休止,答无止境的问题,且更促使人们去不知疲倦地去探赜索隐,乃至催生重重相反之结果。这对教育有何作用?我想,它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害的,至少在许多情况下是这样。例如,有人把时间花在思考宇宙是否存在的问题上,或者,人们是否可以确切地说已经知道一个外部世界的存在,这是不会给他们自己带来很多麻烦的事情。如果我们以此作为最佳答案,那么许多学生认为学哲学是浪费时间的做法也就毫不奇怪了。然而,这肯定不是我们最后的答案。我以前在上课时曾与学生大谈高等教育之要义。当然,对许多人而言,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接受职业的或职前训练,无论是法律、医学、传媒、科学或艺术。不过,我却尤其在意探究“人文科学”教育之真义。包括耶鲁大学在内的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学或学院都有人文学科的设置。人文教育的核心不在于为某个特定的行业或职业提供培训,事实上,在人文科学中,往往并不提供这种培训。确切地说,其理念是使学生形成超越领域和学科的视野,提供全套有关不同科目和研究方法的理论技能。2诚然,即使这是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类型,然而学生一般还是会被要求选择一个特定专业,以便对其进行所谓专业的特殊的训练。虽然如此,学生们也无法期望毕业后能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例言之,仅有极少数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继续从事本专业,并成为职业的心理学家,而更为罕有者是哲学专业的学生继续从事哲学,并成为哲学家。学生应该有自己主修的专业,即使是在人文学科。这种要求背后是要保证:学生至少在某个专业领域具有足够深度的积累,以使其初步了解某个学术领域严肃的研究活动;让学生获得对一些概念的理解,掌握某个学科的方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那些学科表面的东西。但这种教育只是让学生初步觉得从内部掌握了某些东西。然而就一个人的专业而言,若仅仅完成了少量课程,你的专业水平是极其有限的。那么,大学教育的关键在哪里?我希望我的学生在耶鲁大学有何收获?有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高等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办学宗旨”,它们试图以此来阐述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很多人也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公众发表关于教育目标和意义的观点。基于此,我曾要求我的学生查阅许多这样的陈述,并努力让他们注意其中的共同要素。我们发现,几乎每个陈述都强调了获取某些技能的重要性。毕竟事实也是如此,只有极少数课堂上所学到特定的内容,会在将来有所应用。当然,有些知识是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用到的——可能是特定的自然法则,或者独特的发现,或者是重要的历史事件,我们在接下来的生活中用到这些知识。但通常的情况是,我们今天在大学里学到的无比精详的内容,将很快被新发现、新发明、新方法和新技术超越。这说明,相对于我们那种通过研究种种具体概念和发现而获取并磨练更为综合的能力,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远非所强调的那样重要。我们可以通过运用课上所学之材料提高自身能力,但主要目标并不是掌握这些材料,而是能力本身得以发展。4那么,哪些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它们是大学教育最应该去对学生循循诱导和逐步提高的吗?尽管不同的办学宗旨在具体细节上表述各异,然而其中两三种能力或许非常之重要。它们不仅是人们屡屡提出的明确共识,也似乎是以树人育才为己任的教育工作者视为重中之重的部分。以我观之,有三个方面:(1)提高批判思维能力;(2)培养清晰而又说服力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3)创造力和原创力。时至今日,我都确信这是公允的说法,正如我那时告诉学生的,耶鲁的大部分课程确实是试图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上述三个方面的能力。我亦言之,现实中并非所有的课程和学科都在相同的程度上强调这些能力。就某些领域和课程而言,相对于该课程的主要目的——聚焦于具体的内容、事实、文本或研究,学生所获得的批判力、创造力或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是次要的。而对于另一些领域和课程,这些能力则是首要的、核心的。我认为在某些学科中突出的是,在对将要提出的论证进行批评思考的同时,学习明确而准确的自我表达能力,以便从更好的角度判断一个论证的好坏(或者怎么能够使其完善)或者提出与之不同的见解。一些领域所强调的仅仅是对被表述和被呈现之过往事件的学习,而另一些领域所突出的是独立思考,提炼新知,并且以新的或独创的观点洞悉世界。二者有如此之差别,所以我告诉我的学生说,你们要先去弄清楚哪些系更善于培养这些能力,然后再向这些系提交选课申请。下课后,一个学生上前问我,当我开始思考今天的讲课内容时,是否意在为哲学专业或选学哲学课程加以论证?我笑着说,在讲课结束后才发现自己事实上做了什么,但自己原本无意为之论证。因为我以及我的学生所深信不疑的是,在所有学术领域和学科中,唯有一个最为凸显上述之能力,这就是哲学。尽管哲学的典型特点是让我们如坠迷宫,思无止境,但之所以要学习哲学,是因为在促进我们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没有可与之媲美者。通过它,我们可以洞悉别人缺乏证据支持的观点与主张,能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任何论证背后的假设与前提,可以在棘手的反对意见中梳理出没有意义或无关宏旨的东西,以及判断哪些论证言之成理而哪些又是持之无故、沙上建塔。我甚至可以大胆猜想,恰恰由于哲学是一门诘问重重以至无穷的学科,这里的一切都向反复审视和进一步的挑战敞开,它完全是人类主动选择去殚精竭虑的思想竞技场,所以我们有充分的能力并尽可能地帮助我们的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5当认识到哲学家所讨论的哲学问题的深奥,并仔细彻底地考量他们所提出的论证之优劣时,你会由衷地尊敬他们。这恰恰是因为问题如此晦涩难懂,而我们无论是口头讨论还是书面陈述这些问题,都要彻底追求一种自我表达的清晰性和有效性。事实上,正由于这些问题如此棘手,我们才矢志不渝地激发学生的原创性和创新性的思考,寄望于他们中有人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传统哲学问题,他们可能会开启一个解决老问题的新方法,或者同等重要的,发现一个以前从未被关注的新的哲学问题。概言之,无论选修哲学课程的学生是否是哲学专业,学习哲学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哲学课程最能培养大学教育所冀求的那些核心能力。退一步说,这是哲学课程能够实现的,而且是可以通过正确学习哲学即能掌握的能力。当然,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是我们最重要的使命之一——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不知我的哲学教授同行们是否认同。不过,我对此笃信不疑。我可能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康德、柏拉图或休谟(我必须承认,自己对东方伟大的哲学家知之甚少,因而我的教学主要集中在传统西方哲学方面),他们无疑是杰出的,而我关心的却不是我的学生是否学会或记住这些伟大哲学家的历史和思想。我在乎的是学生有没有学会独立思考——一种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并且是否学会了清晰地、令人信服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些技能是学生能够,并且定会在未来生活中用到的,无论他们将从事什么职业。实际上,我觉得它们对于一个生机勃勃、繁荣开放的社会也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它们同样是每一个想更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所孜孜以求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与良好的表达能力是生活中许多方面的必要手段,也是哲学能够帮助人们获得的才能。哲学除了可以带给你一生受益的技能外,这是学哲学的一个但并非唯一的原因。须知非同寻常的思路总是从那些引人入胜的思想开始的。此时,我脑海中浮现出我们有时名之为“内在价值”的概念,而与之相对的是“工具价值”。今天,我想知识作为工具性的价值已经体现在方方面面了,例如,化学和工程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造更好的桥梁、轿车和提高制造工艺等;生物和医药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增强身体机能和延年益寿;农业知识能帮助我们生产更多更健康的食品;经济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分配货物和提供服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认知能力始终是改善人类境况之最有利工具,而知识帮助我们达到目的的这种工具实用性,则是人们无论从各个方面而言都有目共睹的。6然而,有个必须坚决反对的说法,就是认为知识的价值作用已经被工具性价值充分揭示出来了。相反,我认为知识同样具有内在价值,知识内部或其自身的价值,其意义殊胜于或超越了任何知识对于实现我们目标的作用。我并非要否认知识的工具价值,只是认为知识应有其内在价值,知识因其本身而具有价值,并值得被拥有。诚然,我不知道如何为此加以辩护,以取信于非议人士。无独有偶,此类事情也发生在其他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上,例如,有人认为“快乐”具有内在价值,我也深信其通常是对的,但若有人问我如何证明,我就只能支吾以对,除非我经过深思熟虑。所以说,若非经以反复推敲,我也对证明知识内在价值束手无策,虽然它对我来说也同样昭然若揭。特别地,对我来说,知识在所有最佳的人类生活形式之构成要素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当然,它并非唯一要素。最美好的生活,不仅仅只有知识,还应包括爱情、友谊、成就、快乐和美德。然而,我仍然认为知识属于一种内在的善,而有知见的生活显然本质上要比无知混沌的生活值得追求。当然,这不代表知识的任何部分都具有同等价值,如你所知的,那些毫无价值、鸡毛蒜皮和无足重轻、细枝末节的知识即是如此。但我的意思是,有一些知识显然不太重要,至少就它对人类的最优质生活而言是这样的。例言之,我无意间知道了美国纽约市锡拉丘兹地区1982年7月的日平均降雨量,这种知识不会给人类生活增加多少内在价值。毋庸讳言,即使这种知识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也会具有工具性价值,然以我之见,仅此类之知识还不足以涵具太大的内在价值。与其不同的是,一些知识看起来就高深,且较为意义深远,因为更基础和普遍。例如,物理基本定律、生物学或者心理学等知识,我认为具备这类知识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价值。复申言之,我所突出的不是这些知识的工具价值。当然它们或曾有过这样的价值,后来也许就没有了。比如,关于天体物理学和宇宙起源的相关知识,可能这些知识根本失去了工具性的作用,但无论如何,努力掌握它们还是重要的:这些知识会直接,以内在或直指本身的方式,给你的生活增加价值。7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们可以更为细致地辨析深刻、有价值的知识与琐碎、不重要的知识的区别何在,但需要澄清的是,我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并不局限于它们的解释性和因果关系的基础。其他种类的知识也可以有类似的重要价值。举例来讲,我认为对身处世界的自知之明、自己与家人朋友之关系等都有巨大的内在价值。(要认识这一点,你可以想象一个完全分不清敌友的人的生活是多么的凄惨,他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点。以这种方式被欺骗的生活将步入惨境。)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我认为哲学至少可以为这类重要的内在性知识提供理论支持。作为哲学家,我们的目的就是表达和深化我们对人类及其在宇宙中地位的认识。实际上,这里所说的知识无关乎世界何以产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促进人类向前演进,或者什么原因导致人类社会各种社会形态的转化。其实,在哲学研究中,我们不关注单个学科的贡献,我们要做的是对各种不同学科的价值作用加以追溯、思考,我们还会自问这些理论及其表述是如何联系并最终结合在一起的。我们竭力要弄明白,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我们对那些错综复杂的知识有着怎样不同的作用,如何将它们纳入一个更为宏观、更为紧密的图景之中。我们思考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基本类型,这些类型如何工作,以及是否能胜任职责。这类知识,一旦被我们掌握,即会成为另外一种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基础,一种概念性的基础。于是,我们才能说对自己和自己的思想有了进一步认识,以及更好地了解了我们自己、世界以及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由此,我们才会形成最基本的自我认知。显而易见,我所说的这些知识,只要我们能真正掌握,其本身就是价值性和基础性的。但是,这也意味着把我们带回到我所设定的起点上,即我们好像从未对何种事物获得了颠扑不破的永恒理解。尽管我们往往意图达到更高的理解目标,但结果总是显得较为碎片化、有局限、暂时性和鲜为人知。甚至,我们只是在难得一见的特定场合才能大胆地宣称取得了某些成果。因此,我们仍需追问:为什么要学哲学?或更准确地说,哲学何以值得我们学习?真实的、我深信不疑的情况是,我们从来未能给出完全令人满意的答案,也自古没有在哪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并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对这个问题彻底明白了,现在可以转移到下一个了。我必须说,尽管我常对学生说,这类知识必然会产生响应的内在价值,掌握它们必定会受益终生,可同时也要告知学生,我们能够传授给他们的这类知识极为有限。因此,既然从这个领域所获甚少,学习它还有什么意义呢?8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讨论另一个相关问题:如果一个人要承担艰难的事情和担负重要的任务,而他几乎只能取得有限的、不完全的成功,那么他这么做是否有价值?以我之见,当人们试图在一个领域有所收获时,用探究的方式去思考该领域基本论题的做法是可取的。所以我猜想,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达到一个重要目标对我们的生活意义非凡。在本文也一样。问题的关键在于,成就不仅仅具有工具价值,且其本身与其内在方面的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接下来要知道的问题是:一个人意图功名盖世、千古流芳,而其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有如揽月于九天之上,那么这个人的追求是否有价值?这也是我们遭遇哲学时的处境。我的观点是,它当然具有内在的价值。一部分原因是只要哲学知识一旦被习得,即可起到我所说的基础性作用。特别地,哲学之所以值得学习,可为之追求始终、衣带渐宽而成败难知,是其本身之价值魅力所致。对我来说似乎就是如此,我也同样诲之学生。需要再补充的是,哲学问题之为问题,并不局限于有如我们研习哲学并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事实远非如此,哲学问题起源于我们所有人自然而然的惊异,至少是我们进行反思时的惊异。作为哲学家,如果我们问道,我们如何博通万物?世界是否与我们的感觉相一致?如何正确表达思想?如何获得真正的自由?怎样使社会生活更为公平、公正?当我们追寻真善美的本质,当我们遭遇此问,哲学家并不是要讲一个普通人未思未想的全新问题体系,而只是在问,以某种更体系化、精细化的方式,提出那些普遍存在、反复出现而人们又没有足够时间思考解决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说哲学源于惊异,但需明白的重要一点是,亚里士多德内心的疑问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生活中的种种时刻自然而然地发生。因此,我们最后会告诉学生,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你将有机会回到你所感兴趣的问题,你可以重返那个对一切都感到惊异的自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