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做什么检查确诊能确诊是否是胰岛素瘤

疾病描述/胰岛素瘤
肿瘤发生在胰腺外脏器,如网膜、脾门、胃壁、肝胃韧带、十二指肠、胆囊、、空肠、回肠、美克尔憩室等。一般较小,直径在0.5~5.0cm之间,最大者可达15cm,血管丰富,包膜完整。此外,有微腺瘤、腺癌(罕见)以及弥漫性胰岛细胞增生或胰岛B细胞增殖症。约4%的胰岛素瘤与其他内分泌腺瘤如肾上腺瘤、、垂体瘤同时存在,与甲状旁腺瘤和垂体瘤组成Ⅰ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症状体征/胰岛素瘤
病毒轻者可表现为两眼发直、痴呆不语、反应迟钝等;重者可有狂躁不安、胡言乱语、性格变态、甚至幻听、幻视及妄想等精神异常表现。部分病例伴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约有10%病人伴有。但必须指出,任何一种低血糖症都可出现多种多样症状。不少病人为防止低血糖发作而多进饮食,终因摄取过多热量而致肥胖。癌肿病人,病程进展快,肝脏肿大、质硬、消瘦、腹痛、腹泻等严重低血糖症状。
疾病病因/胰岛素瘤
通常在饥饿、饮酒、感染、活动过度等应激而发病。多数由偶发至频发,逐渐加重,甚至每天发作数次。发作时间可短至数分钟,长至持续数天,甚至长达1周以上,可伴发热等其他并发症。若及时进食或静脉注射,则数分钟即可缓解。初发病者或糖尿病病人伴本病的,水平未降至3.33mmol/L(60mg/dl)以下,即可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是,临床症状和血糖水平并不成正比,甚至有的从不早餐前发病;发作后血糖并不一定很低,发作时不予补充葡萄糖也可自行缓解;若病情严重或发作时间延长,有时在进食数小时后症状才消失。这些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可能与肿瘤间歇性分泌胰岛素有关,也与血糖的下降程度、速度、持续时间、病程长短以及个体差异对低血糖的敏感性不同等有关系。这种复杂的临床表现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常被误诊为、、、一过性脑供血不足,但也有长期应用和,造成脑组织损害等而出现的神经症状。主要原因未充分认识本病不同情况下的临床特点。
病理生理/胰岛素瘤
病理生理本病约83%为良性肿瘤,约7%为β-细胞增生,恶性肿瘤不到10%,且常有肝及附近淋巴结转移。肿瘤中约83%为单发性腺瘤,13%为多发性者,有4%见于Ⅰ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Ⅰ)。肿瘤绝大多数生长在胰腺内,异位者罕见,胰腺头、体、尾的发病率基本相同,但胰头及钩突部位不易发现。瘤体直径一般在0.5~5cm之间,但80%以上的肿瘤直径小于2cm,这给定位诊断造成很大困难。
肉眼观肿瘤的切面大都呈灰白色或粉红色,质地较正常组织为软,血供丰富。多数肿瘤的边界清楚但无明显包膜;部分肿瘤有包膜或假包膜。胰岛素瘤是各种胰岛细胞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50%的肿瘤为单纯的β-细胞瘤,但有些是含有α-、δ-,PP和G细胞的混合性肿瘤,目前无论是光镜还是电镜都很难鉴别瘤细胞的具体类型。光镜下瘤细胞与正常的β-细胞颇为相似,呈多角形、立方形或柱状,胞核呈圆或卵圆形,核分裂罕见。瘤细胞的组织学排列类型不一,有实体或弥漫结构的、呈腺泡或管样结构、小梁或脑回状结构的等。电镜下瘤细胞内有丰富的功能性细胞器,胞浆中线粒体丰富,在部分肿瘤的瘤细胞内还含有典型的β-细胞分泌颗粒,但由于并非所有的胰岛素瘤细胞内部均含有分泌颗粒,而且其他类型的胰岛细胞中也可出现高密度的分泌颗粒,故电镜下仍很难判断瘤细胞的具体类型。
免疫组织化学填补了光镜和电镜的不足,它是迄今为止确诊和鉴别胰岛肿瘤的最好的技术。此法利用特异的抗胰岛素抗体,可使绝大多数的β-细胞瘤呈免疫阳性反应,是目前胰岛素瘤病理学诊断的主要依据。恶性胰岛素瘤单从形态上不易与良性者区分,虽然镜下有时可见细胞核分裂,但目前诊断恶性胰岛素瘤的可靠依据是肿瘤转移或明显的周围组织浸润。β-细胞增生有弥漫性和结节性两种,有时可伴微小腺瘤,光镜下表现为局部胰岛的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
诊断检查/胰岛素瘤
胰岛素瘤诊断:
1.空腹及发作时低血糖低血糖的典型表现为Whipple三联症:
(1)空腹和运动可诱发低血糖的发生。
(2)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50mg/dl)。
(3)供糖后低血糖反应很快减轻或消失。
2.胰岛素和C肽不适当分泌过多正常人空腹胰岛素在172pmol/L(24μU/ml)以下,胰岛素瘤患者超过正常。一般采用胰岛素释放指数作为诊断指标。
(1)胰岛素释放指数=[血浆胰岛素(μU/ml)]/[血浆葡萄糖(mg/dl)],正常人<0.3,胰岛素瘤患者>0.4,可在1.0以上。
(2)胰岛素释放修正指数=[血浆胰岛素(μU/ml)×100]/[血浆葡萄糖-30(mg/dl)],正常人<50μU/mg,>85μU/mg提示本病。
(3)C肽测定:血糖、胰岛素测定可同步进行(有条件或必要时检查)。
3.饥饿试验(禁食试验)必要时进行。胰岛B细胞瘤患者禁食12~18小时后,约有2/3的病例血糖可降至3.3mmol/L以下,24~36h后绝大部分患者发生低血糖症(血糖<2.8mmol/L,而胰岛素水平不下降)。如禁食72小时不发生低血糖症者,可排除本病。此试验应在医生监护下进行,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取血分别测血糖和胰岛素,同时给患者进食或注射葡萄糖并终止试验。
4.刺激试验
(1)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行4小时OGTT,同时测定血糖和胰岛素),如胰岛素高峰超过150μU/ml为阳性。
(2)甲苯磺丁脲(D860)刺激试验,胰高糖素试验,可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而诱发低血糖,对病人比较危险,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在医生监护下进行。
(3)C肽抑制试验:要时进行(略)。
5.定位检查
(1)影像检查:超声和CT、MRI有助于肿瘤的定位诊断;但大部分肿瘤的瘤体较小(直径5.5~10mm),可采用选择性腹腔动脉血管造影来进行术前定位。有条件可经皮肝穿刺插管做胰腺分段取血,测定胰岛素和C肽等。
(2)对疑有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患者,应做相应部位的定位检查及相关的实验室生化检查和激素测定。
6.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血糖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与功能性低血糖、严重肝脏病变、其他部位癌肿及药物引起的低血糖鉴别。
实验室检查:
定性诊断:胰岛素瘤1.Whipple三联症
①空腹时具有低血糖症状和体征;②血糖浓度在2.78mmol/L(50mg/dl)以下;③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立即缓解。
2.国内总结出五联症
①饥饿或劳累后突然发生低血糖;②空腹或发作时血糖<2.78mmol/L(50mg/dl)以下;③不能耐受禁食;④在良好的健康状况下发病;⑤口服或注射葡萄糖后症状迅速消失。这些传统的诊断方法和不具有特殊检查的基层医疗单位,目前还在应用,而且仍具有提示诊断的实用价值。
4.饥饿试验临床症状不典型,空腹血糖>2.8mmol/L(50mg/dl)者方可做此试验。每4~6h测定1次血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如低血糖发作严重时,当血糖≤2.5mmol/L(45mg/dl)应即刻终止试验,并静脉注射50%葡萄糖60~80ml。尤其伴有肝病和垂体-肾上腺功能减退者亦可诱发严重低血糖,必须警惕。一般在禁食12~18h后可诱发低血糖发作;禁食24h阳性率为85%;禁食48h阳性率为95%以上。禁食72小时为98%,增加运动诱发低血糖,尤其是血糖水平下降,而血浆胰岛素水平不下降,具有诊断意义。如经72小时禁食而仍未诱发低血糖者,可除外本病。此试验必须在严密观察下进行,并备好抢救措施,防止发生意外。
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多次测定空腹血糖,而且<2.8mmol/L(50mg/dl),则对胰岛素瘤有重要诊断价值。一般认为在服糖后1小时呈早期低血糖症,或2~3h出现低血糖并一直呈低平曲线时,这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迅速被转化和利用。胰岛素瘤或胰岛组织增生时,具有自主性分泌,可能时而多,时而少,甚至暂停止分泌时,使受抑制的正常B细胞功能尚未恢复,此时可能出现糖尿病曲线,必要时静脉内留置针头,30min取血标本1次,连续5小时。
6.胰岛素和胰岛素原测定除空腹及发作时血糖低于2.2mmol/L(40mg/dl)外,可采用下列试验:
(1)空腹发作时血浆胰岛素测定:正常人空腹静脉血浆胰岛素浓度,一般在5~20mU/L范畴内,很少超过30mU/L。但本病常有自主性分泌的高胰岛素血症,当病人于清晨空腹12~14h后约80%者可出现低血糖症并伴相对较高的血浆高胰岛素水平。对既有低血糖症又有高胰岛素血症的病人,血浆C肽测定有助于区分外源性胰岛素引起的人为的医源性低血糖症。胰岛素瘤95%患者C肽水平≥300pmol/L。然而低血糖症由于磺脲类药物引起者,不能用C肽测定排除。尿中这些药物的检测是必须的。但肥胖症、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妊娠后期、口服避孕药等可致高胰岛素血症。胰岛B细胞瘤性低血糖时,大多数胰岛素原水平升高,尤其是低血糖病人在测定胰岛素和C肽数据出现不一致时,测定胰岛素原是非常必要的,对鉴别内源性胰岛素和外源性胰岛素所致低血糖症是有诊断价值的。但不能仅仅胰岛素原升高,而做出低血糖症的诊断。
(2)胰岛素释放试验:以判断胰岛B细胞功能状态,可采用口服75g葡萄糖后做糖耐量试验,在每次测血糖水平同时取血测胰岛素水平。本病糖耐量曲线大都属低平,但胰岛素曲线相对较高,如各时点中其中1点高峰超过150mU/L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也可采用25g葡萄糖静脉注射法葡萄糖耐量试验,如曲线示胰岛素水平在各时点中其中1点高峰超过150mU/L,亦支持此病诊断。由于胰岛素瘤分泌胰岛素可以是间歇性的,可疑病人需要定期重新检查。
鉴别诊断/胰岛素瘤
1.本症常易误诊为癫痫、脑血管意外、癔病、、直立性低血压、脑膜炎、脑炎、脑瘤和糖尿病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肝性脑病、垂体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功能减退症、症、症、等。2.各种疾病患者的糖耐量曲线可显著不同,需作相应的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如图1和常见的几种低血糖症鉴别要点,以资鉴别,以观察曲线形态,对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血糖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治疗方案/胰岛素瘤
药物治疗1.一般治疗早期应用药物和饮食相结合的方法,对减轻一些病人的症状是有效的。尤其在晚间不应限制糖类吸收较慢的食物,如面包、土豆、大米较好。当低血糖发作时,用快速吸收的糖类,例如水或蔗糖等。病情严重的,难治性低血糖病人,可持续静脉输入葡萄糖的治疗方法。2.胰岛细胞瘤的外科治疗Mayo临床组对154个病人做了手术,使85%病人手术成功,病死率为5.4%,在一些未发现明确肿瘤的病人,进行胰体尾盲切成功率明显下降,仅50%的患者病情缓解,还有部分病人未发现有原发灶或转移灶,或因为肿瘤太小而暂不手术切除也有。在成功手术的病例中可以观察到在过程中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尽管对手术的反应多种多样,其他因素也可改变葡萄糖水平。3.胰岛细胞瘤的非手术治疗临床最多用的口服药为(diazoxide)是胰岛素分泌的抑制剂,能改善高胰岛素血症的症状。剂量范围100~200mg/次,1~2次/d,口服,维持期用量较开始治疗量逐渐减少。二氮嗪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水肿,所以有心脑功能不全的病人应慎用,必要时可与利尿药合用。偶发副作用包括:厌食、心律失常、多毛。总的来说,此药比较安全,常用于特定及待手术前病人的治疗方法。也用于不适于手术及恶性肿瘤转移的病人。4.辅助治疗药物包括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拮抗药,包括(异搏定)和硫氮革酮等。生长抑素是胰岛素分泌较强的抑制剂,但半衰期短,不能成为临床有效的药物。最近证明,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8肽,对某些产生激素的肿瘤的应用,已成为胰岛素瘤药物治疗的有效替代物。由于8肽有90~120min的半衰期,1天几次皮下注射,对其引起激素的分泌有稳定的作用。但是,惟一长期应用此药抑制胰岛素分泌是困难的。它同二氮嗪合用可起到协同治疗作用,或用做因大剂量产生不可缓解副作用的二线药物。5.恶性胰岛细胞瘤治疗对高龄、体弱者不能手术的恶性胰岛细胞瘤病人,可采用链佐星素,对B细胞有特性。此药可以减少低血糖症发作的频率,使肿瘤变小及病人存活时间延长。然而这种药有显著的毒性,当全身给药时,会产生短暂的恶心、呕吐、肾小球损伤和肝毒性病变。其次对恶性胰岛细胞瘤的治疗,可试用、普卡霉素、、α等,均不十分理想。
流行病学/胰岛素瘤
本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40~60岁多发,无性别差异,部分有家族史。胰岛素瘤于1927年由Graham首先报告。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1/3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约2%先后或同时发生低血糖,且以反复发作的空腹时低血糖症为特征,应高度怀疑本病,可从2周至14年,平均2.8年,长期反复出现低血糖,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早期手术切除肿瘤可治愈,但对未及时明确诊断,反复发作,终因病情加重,在数天或数年后死亡。这些肿瘤多是良性的,有10%~15%的恶性肿瘤可以转移。有些恶性胰岛素瘤分泌入促性腺激素,是一种敏感的检测方法。多发性良性肿瘤发生率为10%,多数为多发内分泌肿瘤(MEN)胰岛素依赖型,多发腺瘤发生率可能为50%。最高发病年龄达90岁,也有在青春期前的发病,平均胰岛素瘤的年龄为42岁。也有报道9岁儿童患恶性胰岛素瘤。大多数胰岛素瘤很小(<2cm),最小至0.2cm,但也有大到遍及整个,重量达4kg。这些肿瘤与其他瘤相关,伴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降钙素的分泌。也有胰岛素瘤与肾上腺腺瘤共存者,而且由局部淋巴结肿大或肝转移。亦有、肝脏等异位胰岛素瘤的报道。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外科理论与实践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华医学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华外科杂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2次
参与编辑人数:1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54:58
贡献光荣榜下一步要做什么检查才能确诊是否为导管内癌!_好大夫在线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周易冬大夫本人发表
下一步要做什么检查才能确诊是否为导管内癌!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下一步要做什么检查才能确诊是否为导管内癌!
检查资料:
疾病名称:桥本氏甲状腺炎伴右侧多发低回声钙化结节&&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问:
1、我需要做手术切除甲状腺结节吗?
2、如果需要做手术是双侧甲状腺全切、次...
病情描述:尊敬的教授,您好!慕名请您高诊。
我于日安徽省立医院体检时发现甲状腺右叶不均质性包块伴多发钙化。放射性核素显像报告为甲状腺右叶肿大伴汵结节;血液化验检查ATA和ATG均高于正常...
疾病名称:颌下包块已七八年,近几月感增大,无不适&&
希望得到的帮助:诊断是为低级别肌上皮癌吗?后期该怎样治疗?定期复查哪些项目?
病情描述:手术部位有一硬块,伤口很好,无不适症状。
疾病名称:钙化皮上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什么时候做手术好,八个月大婴儿必须全麻吗
病情描述:我儿子五个月时左脸蛋发现小黑点,过了一个月长大了,
硬块,后来,周围有黄圈,就像大人胳膊碰青快好的时候那样,黄色消完后疙瘩变小,中间还是青紫色,又过了半个多月疙瘩又长大了,我们昨天在...
疾病名称:钙化上皮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想去贵医院做个小手术进行切除,大概恢复时间需要多长?自费费用一般多少?
病情描述:在北京北医三院看过医生,医生基本诊断为“钙化上皮瘤”,上学初高中时手指上就有,比较小,也不疼,最近2个月突然变大,不疼不痒。手写检查报告未携带在身上,不过北医三院医生已基本确认我的是...
疾病名称:甲状腺左叶中部实性结节伴钙化—可疑恶性&&(TI-RADS 4C级)&&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今天就到北京了,看明天能不能见找您!
病情描述:张教授你好:我是黑龙江的蒋女士,今年34周岁,在2007年,眼睛股,脖子稍粗,化验甲功,T3.T4偏高,在当地检查出甲亢,吃的甲硫氧密定两年,甲功定期复查均正常,停药2年后没有复发,怀孕剖腹一...
疾病名称:乳腺增生和结节&&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是恶性?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女,41岁。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因双乳乳腺增生及结节去问诊,然后发现右乳钙化点。以下为所做的影象检查。
检查所见:
双侧乳腺腺体增厚,腺体内部结构紊乱,回声条索状增强。双...
疾病名称:甲状腺结节&&
希望得到的帮助:两家大夫给出不同意见:切除,观察三个月。
病情描述:无症状,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两家医院分别做了检查。
疾病名称:左乳乳腺癌右乳增生钙化&&
希望得到的帮助:患者及家属很犹豫对于右乳有钙化点是否应该切除的问题,有医院建议右乳没有问题暂时不...
病情描述:2014年发现乳房有肿块并有刺痛感,在就诊后诊断为左乳、右乳均有钙化点,但左乳较严重有恶性可能,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于2016年11月初在当地医院进行复查,已经确诊为乳腺癌,建议左乳做部分切...
疾病名称:乳腺增生伴有钙化灶&&去年10月份检查左乳又有钙化灶&&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的这种良性钙化严重吗?会恶化吗?
病情描述:乳腺增生在吃药,左乳钙化每3个月检查一次
疾病名称:乳腺纤维腺瘤伴有钙化偶尔疼痛&&
希望得到的帮助:伴钙化的纤维瘤能否微创手术,伴钙化的纤维瘤能药物治疗好
病情描述:双乳囊性增生,左乳乳腺纤维腺瘤,右乳乳腺纤维腺瘤伴部分钙化
周易冬大夫的信息
各类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各类乳腺癌手术,尤其是年轻患者的保乳手术和与整形外科合作进行的乳...
周易冬,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乳腺外科主任助理,40岁,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副教授...
乳腺外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科
大连中山医院
乳腺甲状腺外科
十堰太和医院
甲状腺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科
武汉同济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科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 & 正文
胰岛素瘤的检查诊断方法
瘤是胰岛B细胞,亦称。那么,诊断胰岛素瘤的方法有哪些呢?如何检查胰岛素瘤,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诊断检查】(1)实验室检查1)空腹血糖测定:禁食15小时,空腹血糖在2.78mmol/L以下者,可确诊为胰岛素瘤。对一些轻症病人,禁食可延长至24~48小时以上,以诱使发作。本病病人多在禁食15~36小时内出现症状,如果禁食60~72小时仍不发作,可排除胰岛素瘤。2)胰岛素测定:测定病人的空腹或发作时周围静脉血胰岛素水平,是确诊为胰岛素瘤的直接依据。正常人空腹周围血胰岛素水平为5~30μU/ml,平均低于24μU/ml。本病病人不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即使在低血糖状态下胰岛素水平仍然高(可达100-200μU/ml),为本病最特异试验。除了空腹测定外,还可在手术中经门静脉取血测定胰岛素,方法为:手术中在进行输液前用细针穿刺门静脉主干取血,测定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如门静脉主干血的胰岛素大于100μU/ml时,应考虑有胰岛素瘤存在的可能,如胰岛素值大于200μU/ml,可诊断为胰岛素瘤。此法在诊断上的特异性优于周围静脉血所测定的结果;也可用于判断胰岛素瘤是否已切除完全。3)空腹周围静脉血胰岛素浓度与葡萄糖浓度的比值(IRI/G)诊断法:病人禁食15~72小时,再检测周围静脉血胰岛素和葡萄糖水平,并计算胰岛素( IR1)和葡萄糖(G)比值。正常人IRI/G小于0.3;如大于0.3可诊断胰岛素瘤。本方法比单独测定胰岛素或血糖更为准确。4)(D860)激发试验:甲苯磺丁脲可刺激胰岛释放胰岛素,产生持续3-5小时的低血糖。①静脉法:早晨空腹抽血测血糖后,静脉注射甲苯磺丁脲(20-25mg/kg体重,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于注射后5、15、30、45、60分钟各测血糖1次,第2、3小时每半小时测血糖1次,观察血糖变化。正常人在用药后半小时血糖达最低值,1.5~2小时恢正常。胰岛素瘤病人注药后5~l5分钟出现明显低血糖,且2~3小时后低血糖仍不恢复。②口服法:口服甲苯磺丁脲和各2g,然后每半小时测血糖1次,连续5小时。正常人于服药后1~3小时内血糖达最低值;胰岛素瘤病人可早期出现血糖最低值,且持续3~5小时血糖不回升,血浆胰岛素含量增高。5)胰高血糖素试验: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1mg,每30分钟测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30分钟内血糖迅速升高,而胰岛素浓度下降;注射后1~1.5小时血糖降至正常,2小时后出现低血糖,而胰岛素含量升高。如果血糖低于2.5mmol/L,胰岛素&100μU/ml,即可明确诊断。正常人无低血糖表现。本试验阳性率达80%,且较甲苯磺丁脲法安全,准确性更大。6)胰岛素原与胰岛素比值测定:有些患者血浆胰岛素无明显升高,而胰岛素原升高。正常人胰岛素原与胰岛素的比值不超过25%;而约有85%~100%胰岛素瘤病人的比值增高;有恶性变时更加显著,常达30%~80%。7)其他试验:L-亮氨酸试验、钙剂激发试验、胰岛素抑制试验、血清C-肽测定等都对胰岛素瘤的诊断有帮助,并有助于排除其他低血糖的原因。(2)影像学检查1)无创性检查:①B超:由于B超检查具有简便、无创和费用低廉等优点,有一定的应用价值。Mayo医院报道一组胰岛素瘤病人,术前B超的定位诊断率为59%;而Michigan大学报道的阳性率仅为25%。因此,不能单纯依靠B超进行胰岛素瘤的术前定位诊断。②CT检查:在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中,CT是最广泛应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且增强扫描比平扫的敏感性更高,能更好地了解肿瘤与胰腺、胆总管之间的关系。一般的CT检查只有当肿瘤直径大于3~4cm改变了胰腺的正常轮廓时才能观察到,较小的肿瘤很难发现。各家报道的阳性率也有很大差异,Broughan、Dunnick报道CT对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率大于60%,而Mayo医院的资料是35%,Vinik等报道仅为15%。③MRI磁共振检查:随着磁共振检查的逐步推广,也已开始用于胰岛细胞瘤的定位诊断。快速成像、脂肪抑制或脂肪饱和技术及新对比剂MnDPDP(锰合成剂)等的应用,使腹膜后及周围脂肪来的高信号受到抑制,而血运丰富的肿瘤得到增强而使较小的肿瘤亦能清晰显示,其敏感度比B超、CT及血管造影为高,可望成为最好的非侵入检查方法。2)有创性检查:①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由于胰岛素瘤含有丰富的血供,通过高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脾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尤其是结合运用数字减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等新技术,可使准确定位率更高。多数作者报道,腹腔动脉造影对于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率达80%,但也有的稍低一些,仅为52%。②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系统置管分段取血(PTPC)测胰岛素:本方法又称选择性门静脉系统分段取血(SPVS),其方法是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静脉分支,并将导管插入至脾静脉,分段抽取胰腺引流血管的血,测量其胰岛素含量。将各段的测值做一曲线,激素峰值所在的区段就是肿瘤的位置所在。应用PTPC判断肿瘤部位具有很高的符合率,Vinik和Roche等报道其定位符合率分别为81%和95%,而Fraker和Norton的资料则达到100%。国内曾宪九等自1981年开始应用此法定位胰岛素瘤,检测的6例病人均获得成功。③术中B超:本方法对于位于胰腺头部、位置深、体积小的肿瘤的诊断尤为适用。胰岛细胞瘤(islet cell tumor)容易与周围的胰腺实质相区别;也有助于识别肿瘤与周围大血管、胰腺管和胆总管之间的关系。Grant等对36例胰岛素瘤病人进行术中B超检查,定位诊断率为90%。④选择性动脉注射亚甲蓝:由于胰岛细胞肿瘤能选择性地结合亚甲蓝等生物染料,通过动脉或静脉注射亚甲蓝,有助于寻找胰岛素瘤的所在部位。Fedorak等介绍在手术当天早上进行超选择性腹腔动脉插管,将一根5.0F号动脉造影管留置在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脾动脉。术中将2ml消毒亚甲蓝快速注入导管,15秒钟内整个动脉供血范围内的组织全被染成蓝色,2分钟后,肿瘤以外的正常胰腺组织均已褪色,而肿瘤部位的染色可持续15分钟以上。Cordon报道,从周围静脉滴注亚甲蓝(5ml/kg体重,溶于1000ml糖盐水内),半小时注完,1小时后观察,正常胰腺组织染色浅蓝色,肿瘤则为深红蓝色。但国内少数单位进行类似检查,却未能取得类似结果。(3)诊断胰岛素瘤的诊断困难,常需要病人住院,在严密监视下,空腹至少24小时,有时甚至空腹达72小时后,出现低血糖症状,此时抽取血液检查其血糖浓度和血胰岛素水平。若结果显示出血糖浓度很低和很高的胰岛素水平,则提示胰岛素瘤的存在。然后必须准确将肿瘤定位,可用CT和超声波扫描检查,但有时仍需行外科手术探查才能定位肿瘤。【鉴别诊断】应与内源性胰岛素生成或转化异常性疾病(如抗胰岛素抗体及抗胰岛素受体自身抗体的生成、非胰岛素瘤性恶性肿瘤、胰岛增生等)、糖的摄入不足或利用和丢失过多性疾病(如慢性的酒精中毒和营养不良等)以及药物性因素引起的低血糖等进行鉴别。
(责任编辑:吴敏 )
文章关键词:
胰岛素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胰岛素瘤可通过手术治疗,麻醉采用全身麻醉或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手术方式应视肿瘤部位、数目而定。对少数不能手术的……
胰岛素的低水平可提示胰岛功能衰竭,但对于高胰岛素水平,有些患者并不能正确理解,以为这是好事。其实,高水平的胰岛素非但对降低血糖无益,反而……
胰岛素瘤的诊断一经明确,均应及早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因为长期共存反复发作低血糖昏迷,可使脑组织,尤其是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胰岛素瘤(lusulinoma)为胰岛B细胞肿瘤,亦称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占胰岛细胞肿瘤的70~75%。大多数为良性,恶性者占10~16……
相关健康数据
马骏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疗科
擅长:肿瘤放射治疗,鼻咽癌综合治疗
石琨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妇科肿瘤病区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妇科炎症、宫颈病变、子宫畸形、妇科内分泌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妇科疾病的微创治疗...
郭亚兵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肿瘤科
擅长:擅长肝脏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临床诊疗;熟悉常见传染病的诊疗。
李家平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介入科
擅长:擅长于肿瘤与血管疾病的诊断与介入治疗,特别是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肺癌、胆管癌、胰腺癌、盆腔肿瘤...
名医专家详细解答 男性不育症的诊治疑难
擅 长:从事泌尿男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专业特长男性科及下尿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确诊痫病的检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