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显微镜镜检镜检前为什么要染色

| | | | | |
微生物染色液配制及染色法
核心提示:1、美蓝染色法1.1 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美蓝 0.3g 95%乙醇 30mL 0.01%氢氧化钾溶液100mL将美蓝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
&1、美蓝染色法
1.1 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美蓝 0.3g 95%乙醇 30mL 0.01%氢氧化钾溶液100mL将美蓝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
1.2 染色法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待冷.滴加染液,染1~3min,水洗,待干,镜检.
1.3 结果菌体呈蓝色.
2、革兰氏染色法
2.1 结晶紫染色液结晶紫 1g 95%乙醇 20mL1%草酸铵水溶液 80mL将结晶紫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
2.2 革兰氏碘液碘 1g碘化钾 2g蒸馏水 300mL将碘与碘化钾先进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300mL.
2.3 沙黄复染液沙黄 0.25g 95%乙醇 10mL蒸馏水 90mL将沙黄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
2.4 染色法
& 2.4.1 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1min,水洗.
& 2.4.2 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
& 2.4.3 滴加95%乙醇脱色,约30s;或将乙醇滴满整个涂片,立即倾去,再用乙醇滴满整个涂片,脱色10s.
& 2.4.4 水洗,滴加复染液,复染1min.水洗,待干,镜检.
2.5 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注:亦可用1:10稀释石炭酸复红染色液作复染液,复染时间仅需10s.&
3、耐酸性染色法(萎-倪二氏法)
3.1 石炭酸品红染色液碱性品红 0.3g 95%乙醇 10mL 5%酚水溶液 90mL将品红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酚溶液混合.
3.2 3%盐酸-乙醇浓盐酸 3mL 95%乙醇 97mL
3.3 复染液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3.4 染色法
& 3.4.1 将涂片在火焰上加热固定,滴加石炭酸品红染色液,徐徐加热至有蒸气出现,但切 不可使沸腾.染液如因蒸发减少时,应随时添加.染5min,倾去染液,水洗.&
& 3.4.2 滴加盐酸-乙醇脱色,直至无红色脱落为止(所需时间视涂片厚薄而定,一般为1~3min),水洗.
& 3.4.3 滴加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复染30s~1min,水洗,待干,镜检.
3.5 结果:耐酸性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细胞等物质呈蓝色.
4、柯氏染色法
4.1 染色液
& 4.1.1 0.5%沙黄液.
& 4.1.2 0.5%孔雀绿液.
4.2 染色法
& 4.2.1 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0.5%沙黄液,并加热至出现气泡,约2~3min,水洗.
& 4.2.2 滴加0.5%孔雀绿液,复染40~50s.水洗,待干,镜检.
4.3 结果布氏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及细胞呈绿色.
5、奥尔特氏荚膜染色法
5.1 染色液沙黄 3g蒸馏水 100mL用乳钵研磨溶解.
5.2 染色法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染色液,并加热至产生蒸气后,继续染3min.水洗,待干,镜检.
5.3 结果炭疽芽胞杆菌菌体呈赤褐色,荚膜呈黄色.
6、瑞氏染色法
6.1 染色液瑞氏色素 0.1g甲醇 60mL用乳钵研磨溶解.
6.2 染色法
& 6.2.1 涂片待自然干燥后,滴加染色液,固定1min.
& 6.2.2 加入等量蒸馏水(pH6.5),染色3~5min.
& 6.2.3 用蒸馏水冲洗,待干,镜检.&
7、鞭毛染色法
7.1 染色液的配制
& 7.1.1 甲液:称丹宁酸5g、氯化高铁(FeCl3)1.5g,溶于100mL蒸馏水中,待溶解后加入1%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和15%的甲醛溶液2mL.
& 7.1.2 乙液:称2g硝酸银溶于100mL蒸馏水中.在90mL乙液中滴加浓氢氧化铵溶液,到出现沉淀后,再滴加使其变为澄清,然后用其余10mL乙液小心滴加至澄清液中,至出现轻微雾状为止(此为关键性操作,应特别小心).滴加氢氧化铵和用剩余乙液回滴时,要边滴边充分摇荡,染液当天配,当天使用,2~3d基本无效.
7.2 染色法在风干的载玻片上滴加甲液,4~6min后,用蒸馏水轻轻冲净.再加乙液,缓缓加热至冒汽,维持约半分钟(加热时注意勿使出现干燥面).在菌体多的部位可呈深褐色到黑色,停止加热,用水冲净,干后镜检,菌体及鞭毛为深褐色到黑色.
8、碱性复红染色法
& & 将0.5g碱性复红染料溶解于20mL95%乙醇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如有不溶物时,可用滤纸过滤,或静置后取上清液备用.注:本染色液系用于苏云金芽胞内蛋白质毒素结晶的染色,藉以与蜡样芽胞杆菌相区别.
编辑:songjiajie2010
食品实验室技术、实验室管理资料分享
尽在公众号“食品实验室服务”,请扫码关注如何用镜检的方法识别微生物用镜检识别细菌、放线菌、霉菌、原生生物、后生生物的具体步骤~
赤衣★鷉★
这个其实是非常非常复杂的,如果是光镜,需要特殊的染色,而且微生物个体十分小,光镜下一般都看不清,更别说分辨了,在具体操作中都是按自己的经验来的,有荚膜的肯定是细菌,放射状丝线的是放线菌,霉菌可以看见菌丝,成熟的可以看见孢子,原生动物一般个体大,多个核,细胞器非常复杂而且形状特殊,体表被纤毛,后生动物,那肯定就是多细胞的了……大部分要去细细研读微生物教材……熟记他们的特征,而且……想在光镜下分辨,很难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微生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什么必须经过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绝大部分微生物本身是没有什么色素的 而且含水量很高 一般在90%以上 导致细胞折光度和水相差不大 光学显微镜下就不容易分辨出来
为您推荐:
看得清楚呗,微生物很多都是透明半透明的
因为微生物大都为透明的,放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反光,必须染色后才能观察
扫描下载二维码培养基灭菌以后镜检发现一些杆状微生物存在,怎么回事呢?按照要求121摄氏度30分钟灭菌的,冷却下来发现一些杆菌存在,不活动但是不能染色,应该是活的,有时还比较多啊!
这个要逐个排查了,接种染菌、管道设备问题、原料含杂菌等等,以前碰到过啤酒酵母膏做氮源,里面的嗜热芽孢杆菌难以完全灭掉造成染菌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生物镜检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