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手术,不置挽,如何l治疗宽膝关节置换手术视频

更多法律知识
手术不当导致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失败案例 日,45岁的王俊(化名)骑车不慎摔倒,当时并没有感觉到很严重,所以爬起来继续上班去了,摔倒后的一个月,王俊感觉疼痛越来越厉害,于是到某医院就诊。
该医院拍片显示:左股骨颈骨折,左股骨头坏死。医院于是给王俊施行了“左全髋置换术”,手术记录记载:“手术时可见左股骨颈骨折、左股骨头坏死,髋臼关节面毛糙,打磨髋臼致软骨、下骨置假体髋臼(大小为54号),用一枚螺丝固定,扩大髓腔至12号,置入12号假体柄、短颈股骨头、关节复位稳定”,术后摄片示:“左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位置尚好。”之后王俊被安排出院回家康复。
出院后,王俊一直感觉疼痛,无法行走,但是到该医院复查摄片,几次结果都是“左髋置换术后位置可”。于是王俊到外院就诊,外院发现手术部位人工髋关节松动,髋臼塌陷。并认为王俊的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已经失败,建议重做。
王俊认为手术失败的原因在于医院,于是将医院告上法庭。【审理过程摘要】
的理由是,2007年7月,原告到处就诊,被告根据病情建议原告进行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并认为术后按照被告的方法锻炼,二个月后就能正常行走,但是原告手术出院后1年多,左股骨部位仍然疼痛难忍,常常半夜被疼醒,根本谈不上正常行走。,原告多次就诊于被告处,被告一直称人工髋关节位置可以,只要继续锻炼,肯定能痊愈。可是之后原告在多家其他医院就诊,均被告知手术失败,肯定无法痊愈,原告认为:假体是被告提供的,手术是被告操作的,术后锻炼也是按照被告交代的方法进行的,所以,手术失败不是自身的过错,被告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辩称,1、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是正确的,选择全髋置换手术有手术指征;2、主刀医生有丰富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经验;3、人工关节来源合法,手续齐备;4、手术操作并无不当;5、患者目前行走不能的原因系自身疾病发展的结果;6、根据目前状况,很可能是假体的无菌松动,目前临床上引起人工关节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松动,另外就是细菌的低毒感染,或两者兼而有之,根据国内外权威文献报道,在假体周围存在界膜和各种颗粒,他们可以引起骨吸收,进而加重假体的松动,形成恶性循环,这些情况虽然随着生物固定技术大发展有所改善,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据此,被告认为患者目前的情况系本身生物学因素造成,与医疗行为无关,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在查明医疗器械资质问题的情况下,法院对于假体松动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委托了。第一次鉴定认为:病人因左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股骨颈骨折而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指征明确,术前履行了告知义务;术中髋臼假体螺钉固定符合手术要求;术后X片提示假体位置可,患者早期发生不明原因髋臼假体松动,无证据证明与手术操作即术后处理有关,因此不构成。原告不服,认为假体松动与手术有关,以及假体松动被告一直没有告知。于是,法院重新委托司法鉴定,重新鉴定认为:1、患者因“左髋摔伤疼痛1月余”入住曙光医院,经摄片等检查后,左股骨颈骨折,双侧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明确,有行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患者术后左髋关节仍有一定功能障碍;2、被告医院在对患者的诊治过程中,手术操作中技术失误,髋臼研磨过度,人工髋臼置放偏外,与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左侧人工髋关节松动,髋臼塌陷有一定关系,患者手术失败需重做。被告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构成医疗事故,但鉴于患者疾病本身属于复杂病例,治疗难度大,也是手术失败原因之一,所以,医疗过失行为对损害后果承担主要责任。法院之后再明确原告各项损失的基础上,判令被告承担70%的赔偿责任。
【7个回复】
【29个回复】
【30个回复】
网站声明:法律快车网刊载各类法律性内容是以学习交流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内容,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将问题与链接反馈给我们,核实后会尽快给予处理。
频道热门知识排行
频道热门法规推荐
微信法律咨询
扫一扫 随时随地为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2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
客服QQ:(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不看后悔一辈子
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不看后悔一辈子
NexGen?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是一种后方稳定型假体,是为了使相应患者的活动范围更大,比如身体允许的患者或因文化习俗或休闲活动/工作活动而需要高屈曲度的患者。 通过对屈曲度超过120?的膝关节假体进行分析后开发出了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例如,已经对股骨后髁与关节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因此,我们优化了股骨后髁后滚至屈曲角度高达155?时的接触面积。 通过增厚股骨后髁即可以解决此问题,从而使半径延长。在设计过程中还考虑了胫骨关节面。处于高屈曲位时,当软组织伸展并对着胫骨前面和股骨远端紧紧牵拉时,伸肌结构会出现高度应力。通过在关节面上做更大、更深的前方切口,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有助于缓解这些应力(图 2)。此切口可以调节高屈曲度时的伸肌结构。 此外,还对凸轮/棘突机制进行了改进,从而使膝关节假体介于120?至155?之间的高屈曲度时的跳跃高度更高。凸轮/棘突机制在抑制胫骨后方半脱位的同时可以引起机械性后滚。 这些设计特征可以适应高屈曲度运动,并且结合适当的患者选择、手术技术和康复还可使活动范围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组件可以采用任一NexGen 膝关节内固定系统进行植入。这些系统包括:·
Multi-Reference?4合1股骨内固定系统·
MICRO-MILL?内固定系统-锉磨或5合1锯条选购件·
髓内内固定系统·
上髁内固定系统如果使用的是 Multi-Reference 4合1股骨内固定系统,后方固位技术有助于使屈曲间隙保持一致。不考虑所使用的内固定系统,一定要使用间隔垫块在初次切割股骨和胫骨之后检查屈伸间隙。另外,除了髓内内固定系统以外,V-STAT?可变软组织校准张肌装置可以与任何一种内固定系统一同用于辅助屈曲/伸展间隙保持适当的平衡。当屈曲间隙等于伸展间隙时,用后方再切导向器为LPS-屈曲型股骨组件准备股骨后髁。 患者选择 应当把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用于屈曲度较高的患者,从而使其获得最大潜在益处。骨科医生的普遍观点认为术前活动范围是术后活动范围的一个良好指标。在确定植入物对患者是否适当时,选择患者时应当认真考虑以下标准。 1.
患者术前应该能够达到120?的屈曲度,并且经外科医生判断术后应能够合理的达到130?的屈曲度。2.
患者应当需要并且期望进行高屈曲活动。这一需求常常是通过文化背景体现出来的,比如,祈祷者经常下跪、盘腿坐着以及蹲着。另外,某些习惯和娱乐活动,比如,园艺活动、打保龄球或打高尔夫球都需要高屈曲度。3.
患者的大腿-小腿成角度数应当小于90?。4.
患者的副韧带应当稳定并且具有功能。5.
如果患者存在成角畸形,该成角畸形应当小于20?。要记住,在这些患者中要想实现韧带平衡难度更大。而且,在畸形更严重的患者中,还要考虑患者对高屈曲度的期望值。6.
不能是肥胖患者。还要考虑患者没有进行高屈曲度运动的时间长短,这一点很重要。术前适应 为了使患者做好手术准备,让患者做一些运动来锻炼韧带和肌肉会有帮助,从而为术后康复方案做好准备。术前规划 用模板叠加来帮助确定解剖轴与机械轴之间的夹角。此角度在术中应当可以重现。 用各种模板来估算适当的组件尺寸。在术中必须确定最终尺寸;因此,在手术过程中较大尺寸和较小尺寸都要有。 选择植入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组件将要使用的内固定系统和技术。可以使用4种内固定系统和技术中的任何一种:Multi-Reference 4合1股骨内固定系统、带锉磨或5合1锯条选购件的MICRO-MILL 内固定系统、髓内内固定系统或上髁内固定系统。一定要用现有的间隔垫块及这些内固定系统来核准屈伸间隙。 再者,除了髓内内固定系统以外,V-STAT 可变软组织校准张肌装置可与任一一种内固定选择结合使用。手术技术 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在打算使活动范围达到最大时,手术技术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密切关注平衡屈伸间隙、清理后方骨赘、松解后关节囊以及恢复关节线。虽然关节线经常因后十字韧带置换手术而发生改变,但是,当首选高屈曲度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维护关节线。根据度数改变关节线会导致髌股关节问题而且会限制屈曲度。举例说明,关节抬高会导致后滚时胫股关节变紧,从而限制屈曲运动。1 采用间隙技术时,关节线有可能向近端移动,如果存在术前屈曲挛缩或者选择的股骨组件比股骨的A/P位尺寸小时尤为如此。通过精确测量股骨组件的尺寸以及行囊切开术矫正屈曲挛缩可以将改变关节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切口与暴露术区 使用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建议采用内侧髌旁入路。将患者置于仰卧位,膝关节略微屈曲,做一直线正中切口,从切口内侧一直到股四头肌腱和髌骨上极上方75px-125px处,使其向远端延伸至胫骨结节水平以下。然后做一内侧髌旁切口。 PCL切除切除PCL会使平衡副韧带变得更简单。因为LPS-高屈曲固定平台人工膝关节就是一种后十字韧带置换设计,因此必须把PCL彻底切除。PCL存在任何残端都会在凸轮/棘突机制中发生撞击,从而导致疼痛和活动受限。切除PCL会影响屈伸间隙的高度。要检查屈伸间隙的对称性与平衡性。间隙存在任何偏差都必须予以处理。软组织松解 本手术的目的是尽量把接触应力均衡地分散到人工关节上。2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相同并且对称的屈伸间隙。 内翻松解 为了纠正固定最严重的内翻畸形,要逐渐松解紧张的内侧结构,直到这些结构达到外侧支持结构的长度为止。松解程度可以通过在股胫关节内插入间隙撑开器以及判断是否与垂直线对齐进行监测。
为了便于松解,要将内侧股骨和胫骨的骨赘切除。这些骨赘会刺激内侧关节囊和韧带结构,而且在开始松解软组织之前将它们切除会起到微小的校正作用。在胫骨近端被切除的后,必须把后内侧骨赘去除。 将膝关节保持在伸展位,把软组织的骨膜下袖套从胫骨近端内侧提升,包括深部内侧副韧带、浅表内侧副韧带和鹅足肌肌腱附着点。用骨膜起子继续提升,游离后方纤维。在松解过程中为了促进术区暴露,要用Hormann牵开器把骨膜下袖套牵开。 松解后内侧胫骨的半膜肌附着处,同时去除后方骨赘。 继续从远端开始松解胫骨前内侧表面200px-250px,从胫骨内侧开始剥离骨膜。对中等程度的畸形这样处理就足够了。对于更为严重的畸形而言,则要继续进行后方和远端骨膜下剥离。当内翻错位合并屈曲挛缩时,必须松解后侧关节囊或横向分离后侧关节囊。外翻松解以与内翻膝关节相同的方式进入外翻膝关节;然而,为了使视野更好,在松解韧带之前通常要切除骨组织。 与内翻松解的原则相比,外翻松解的原则是使外侧挛缩结构延长至内侧结构的长度。虽然可能存在外侧骨赘并且应当将其清除,但它们不会与内侧的骨赘一样把外侧副韧带绞住。这是因为腓骨头上的外侧副韧带的远端附着处会使韧带远离胫骨缘。 对于外翻松解,要首选“切馅饼”技术。此技术可以延长外侧,同时可以保留连续的软组织袖套以及保留腘肌肌腱,这可以确保屈曲位的稳定性。 将膝关节保持在伸展位并用间隙撑开器进行分离,用一个15号刀片在关节线处横向切开弓状韧带。注意不要切割或剥离腘肌肌腱。然后用这个15号刀片以“馅饼皮”式刺入髂胫束和外侧支持带,两者近端都在关节上方远端都在关节内。多处穿刺后,用间隙撑开器撑开外侧。这可以使外侧延长,并可以形成直角空间。用间隔垫块来确认屈曲位和伸展位的韧带平衡。 对于更严重的外翻畸形而言,在近端剥离软组织附着处的股骨髁大约为225px,然后从内到外横向切开骨膜、髂胫束和外侧肌间隔。与股骨远端相连的外侧肌间隔的任何部分一定要能自由滑动。胫骨准备用选定的内固定系统,按照此系统使用的相应技术确立胫骨切割平台并切除胫骨近端。有些外科医生为了与胫骨的术前坡度相匹配可能首选3?-5?的后方坡度来切割胫骨。后方坡度过大会使股骨组件接触关节面棘突的前方部分的可能性增加。股骨准备选择股骨组件的尺寸时,要首选最接近的尺寸。为LPS-屈曲型膝关节选择的现有股骨组件尺寸,可以选择一个在测定的解剖结构的2mm之内选择。不过,根据情况选择最接近的尺寸可能意味着要么尺寸偏大,要么尺寸偏小。由于LPS-屈曲型膝关节为后方稳定型设计,因此,外科医生应当首先考虑偏大的尺寸。这样,如果使用较大尺寸导致膝关节在屈曲位过于紧张时,他们仍然可以减小尺寸。按照MIS小切口Multi-Reference 4合1技术或MIS小切口IM技术准备股骨。另一种方法是,还可以使用MIS Quad-Sparing?技术。在4合1技术中选择3?屈曲度切口时,远端股骨切口的屈曲度过大会使股骨组件接触关节面棘突前方部分的可能性增加。如果选择了A号或B号股骨组件,此时就不要钻远端股骨柱孔。A号股骨组件和B号股骨组件的固定钉较小。应当使用A/B号股骨钉和后方再切导向器钻孔。 采用后方固位技术有助于保持适当的屈曲间隙,因为通过此技术可以使股骨后髁的切除可预测并保持一致。内侧股骨髁的被切除部分至少应为9mm-10mm,而外侧股骨髁的被切除的部分应由股骨组件的旋转度进行确定。如果使用的是前方参照技术,要知道股骨后髁的截骨量,因为后方的截骨现在可以改变。股骨后内侧髁的截骨量不要超过10mm。 为了使屈曲间隙对称,必须从外旋股骨组件。经股骨上髁轴可使设定股骨旋转度的方法可以重现,而且可以精确定位股骨组件。股骨的前后轴可以另一个旋转标志。而股骨组件的3?的外旋会适合 内翻膝关节,5?外旋更适合10?-20?的外翻畸形,7?外旋是20?以上的外翻畸形合并髌骨半脱位所必需的。至关重要的目标是在股骨与胫骨之间建立一个直角并且对称的屈曲间隙。 当确立股骨组件的内外侧位时,建议外移组件以便改善髌骨轨迹。放置组件时不要把它悬在骨骼上,因为这样会限制屈曲运动。 把膝关节保持在屈曲位,用3/4英寸的曲面对平面骨凿切除后方骨赘。用间隙撑开器和后方股骨牵开器改善术区暴露。屈曲/伸展间隙 虽然十字韧带暴露设计与和后方稳定型设计的基本开挖槽都相同,但此项技术也有一些重要区别,通常遵循十字韧带保留思想的外科医生要明白这些差异,这一点很重要。首先,要意识到切除PCL时会改变屈伸间隙的对称性。因此,关节平衡与后方稳定型假体不同。在后方稳定型技术中,可以用间隔垫块和/或张肌装置来平衡屈伸间隙。后方固位内固定系统,像Multi-Reference 4合1内固定装置,是为了用于平衡初期截骨的间隙。通过4合1内固定装置,可以3°屈曲度切除远端股骨,从而避免前方出现切口。当介于两个尺寸的股骨之间时,此项选择会有帮助。 将膝关节屈曲维持在90?的位置,从最厚的间隔垫/对位导向器开始,这会使股骨后髁与被切除的胫骨之间的配合更简单。依次使用较厚的间隔垫,直到软组织张力合适为止。随之得到的屈曲间隙应当保持平衡并且对称。此时还可以校准杆通过间隔垫/对位导向器的手柄放置来核准胫骨截骨。 把最后一个间隔垫/对位导向器留在原位,伸展膝关节并通过间隔垫/对位导向器用校准杆再次核对软组织的张力和关节对位。如果屈曲位和伸展位的张力相等而且对位正确,那么就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骤。 如果处于伸展位的膝关节比处于屈曲位时紧张,要用适当的内固定装置重新切除远端股骨。这可以扩大伸展空间。然后要用相应的间隔垫/对位导向器重新核对间隙,以便证实相等。 如果伸展位的膝关节比屈曲位时松弛,有两种选择可以考虑:1.
减小股骨组件的尺寸2.
如果股骨组件的尺寸不能减小,然后通过增加骨水泥鞘的厚度来增高股骨组件远端。较厚的骨水泥鞘不应大于2mm。 注意:如果需要增高的幅度较大,那么应当考虑标准化增高。如果需要增高5mm或更高,则应当使用有柄组件。 如果屈曲位和伸展位的膝关节都紧张,而且无法容纳10mm的间隔垫/对位导向器,则要重新切除近端胫骨。重要的一点是,在重新切除后方股骨之前要使屈伸间隙相等并且平衡,从而有利于LPS-高屈曲固定平台膝关节的使用。髌骨准备注意:如果经外科医生确定患者的髌骨条件令人满意,那么就没有必要对髌骨进行表面置换。NexGen 股骨组件上的髌骨凹槽的几何形状、深度和长度可以适应未经过表面置换的髌骨。 采用理想的髌骨准备技术对髌骨关节面进行置换。一定要确定适当的髌骨厚度。为髌骨组件钻固定栓孔时,要定位髌骨钻导向器以便把髌骨植入物放到内侧,(当髌骨外翻时,这就意味着要把导向器放在外侧缘上)完成胫骨
选择能够实现理想胫骨覆盖的适当尺寸胫骨尺寸确定/定位模板。如果需要根据解剖标志选择植入物的位置,可在试复位之前完成胫骨。另一种方法是,可以使用尺寸确定模板和临时装置来对活动范围进行测试,从而帮助确定胫骨的位置。试复位
把临时股骨装置、胫骨临时模板、临时关节面装置和临时髌骨(如果需要)安放到已经准备好的骨表面上。应当用螺钉把临时关节面装置固定到模板上。使所有临时组件都置于适当位置,进行全范围的活动。观察髌骨轨迹和倾斜度。如有必要,要松解侧韧带。观察髌骨轨迹和倾斜度。如有必要,要松解侧韧带松解。植入假体
选定植入物以后,要做最后一次核对以便确保股骨组件、胫骨组件和关节面组件相匹配。股骨字母必须与关节面纸箱上的一个字母相匹配。胫骨模板编号必须与可互换性图中标示的关节面纸箱上显示的一个编号相匹配。插入适当尺寸的股骨组件和胫骨组件。然后利用关节面隔板把相应的胫骨关节面连接到模板上。术区闭合
闭合关节囊并进行“下落与悬摇”试验,从而推测患者的活动范围,把膝关节置于完全伸展位,继续分层闭合。康复方案
成功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以后,达到或维持高屈曲度中的一个同等重要的因素是使患者早期和/或逐渐康复。西方国家医院现在采用的许多标准康复方案的目的都在于将膝关节运动和功能恢复至90?与110?之间,这对于TKA 患者上下轮椅或上下车都已足够。行TKA的、能够且愿意屈曲而且希望保持术前灵活性的那些患者更容易早期和/或相对更快地康复运动。1.Whiteside LA. Factors affectingrange of motion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J Jpn Orthop Assoc.-194.2.Insall JN.Surgery of the Knee. 3rd ed. New York, NY: Churchill L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你作为一个杰出的骨科医生,现在摆在你的面前的任务是医治病人的髋关节骨。上周已经为他做了手术,现在他回到医院来去除金属板让骨愈合。你必须遵循所有的步骤。快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吧。
复制地址:
1.按键操作
mouseleft/mousemove点击物品为病人医治
2.如何开始
游戏加载完毕点击两次PLAY即可开始游戏。
3.游戏目标
根据提示利用道具,为病人去除金属板。
大家还喜欢
登录7k7k发现更多乐趣
7K7K网页游戏
7K7K儿童游戏
法律顾问:北京市诺恒律师事务所
京公网安备37
游戏作品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您按照来信告知,本网站将应您的要求删除。
7k7k小游戏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快乐生活……&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解决中老年人髋关节疾病终末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THA的适应症越来越宽泛,在骨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HA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外科医生的手术水平和康复治疗师康复训练水平的高低。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完美的术后康复治疗,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因此,康复训练对THA患者功能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HA术后康复的目标是增加患者关节的活动度,最大限度减轻痛苦,改善肌力和行走状况,以及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进一步提高生存质量。然而,THA术后康复是很复杂的问题,它不但与疾病本身有关,也与手术操作技术、病人的信心、精神状态以及对康复治疗配合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康复治疗是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的一种治疗手段。
1、术后正确的休息体位 
&&& 1)、平卧位时髋、膝关节可微屈位(膝下放一薄枕),两肢体之间放置海绵三角垫,足尖向上,双下肢外展30&。
&&& 2)、坐位时髋关节屈曲不宜超过90&,且不能超过1小时。
3)、患侧下肢不能处于内收、内旋位。
2、术后康复训练
第一阶段:手术后1~3天(此阶段为恢复肌肉力量和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目的)
1)&深呼吸锻炼
2)&肢体气压治疗 每日2次
3)&冰敷患肢(24h内)
4)&患肢穿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5)&穿&丁&字鞋,保持外展中立位,预防人工关节脱位。
6)&踝泵运动:帮助加强膝和踝的肌肉,并促进腿的血液循环。A、屈伸踝关节:慢慢将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再向远伸将脚面绷直。每隔1小时5~10次,每个动作持续3秒以上。B、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踝关节,每天3~4组,每组5次。
7)&臀部肌肉收缩练习:加强臀部肌肉力量,有助于站立。每天3~4组,每组10次。绷紧臀部&&坚持、慢慢数到5,然后放松。
8)&股四头练习:加强大腿前方肌肉(股四头肌)的练习,有助于行走和伸直膝关节。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每隔10分钟练习10次,直到感觉大腿肌肉有点疲劳为止。
9)&健侧肢体练习:屈髋、屈膝收缩健侧下肢肌肉。每2小时练习1组,每组30次,每次持续10~15秒。
第二阶段:手术后4~7天
前9步同第一阶段,另外加上以下的练习:
1)&外展练习:平卧时伸直腿尽量向两侧分开,然后收回,注意不要完全并拢。每天3~4组,每组10次。
2)&直腿抬高练习:加强行走时的重要肌肉。A、尽量伸直膝关节,抬离床,保持腿与床的夹角为30度为宜。B、每次坚持10秒,连续做5~10次为1组,每日至少要3组。
3)&屈伸髋、膝关节的练习:有助于加强屈髋、屈膝的肌肉。每天3~4组,每组10次。A、缓慢的弯曲膝关节,使足跟向臀部滑动,但应保持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度。B、缓慢的把腿伸直。C、保持膝关节中立位,不要向两侧摆动。
4)&双上臂力量练习:患者双手拉床头上方拉坏,做引体向上,抬起肢体,以感到疲劳为止,每日2次。
5)&髋关节伸直练习: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或髋下垫枕,这样可以伸展屈髋肌以及关节囊前部。
6)&在医生的许可下,有人保护情况下,可进行下床站立练习。
第三阶段:手术后8~14天
根据恢复情况继续前一阶段的练习,并可进一步增加坐位和站立位的练习,恢复正常髋关节活动度的同时,增强肌肉力量。大多数患者此期的人工髋关节已经可以部分负重了。
1)&继续术后4~7天的训练,继续穿弹力袜。
2)&下床活动
3、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术后6-8周内,以下&六禁一防&应尽量牢记,尤其在术后早期,否则人工髋关节松动、脱位的几率将大大增加,何时解禁,需咨询您的骨科医生和康复医生。
1)&禁止任何形式的双腿交叉,如跷二郎腿。
2)&禁止坐低矮板凳,包括蹲便。
3)&禁止从高处跳落
4)&禁止过度剧烈的运动
5)&禁止内收内旋髋关节
6)&禁止弯腰屈胯捡拾物品
7)&严防摔倒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要有信心,积极配合康复专业团队进行锻炼,定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但也切忌盲目锻炼,急于求成,需在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科学锻炼。
从事骨科工作近30年。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先后进修于北京301医院、广州第一军医大、白求恩医科大学,在国内骨科权威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发表国家级论文8篇、省级论文10余篇、曾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 &&擅长: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骨科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四肢、关节等多方面骨科疾病的保守及手术治疗。
& & 坐诊时间:周一全天
北医三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膝关节置换手术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