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天桥设计资质要做无障碍设计吗?

城镇无障碍设计_百度百科
城镇无障碍设计
《城镇无障碍设计》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无障碍建设取得的经验与成效、无障碍设计中的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设计的一般注意事项、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总体考虑,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设计、高龄住宅无障碍设计、历史文物保护建筑无障碍建筑与改造、城市广场和绿地无障碍设计以及新农村无障碍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内容,阐述了无障碍体系系统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全书共分9章,在附录部分中主要介绍和推荐了目前最新的无障碍设计技术标准、无障碍法规实例。
城镇无障碍设计基本介绍
城镇无障碍设计内容简介
《城镇无障碍设计》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政府部门、规划、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城镇无障碍设计作者简介
刘连新,土木工程教授,被聘为西宁市工业项目专家咨询组成员一建材组组长,青海省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建筑材料学科学术带头人,省级重点实验室“高原建筑材料实验室”负责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专家,现任青海大学建筑工程系主任,材料学科硕士生导师。     多年来一直从事土木工程及建筑材料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承担“建筑施工”、“建筑材料”、“无障碍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2006年被建设部授予“‘十五’建设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被聘为青海省建筑业协会专家库专家。2006年被批准为青海省第二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项目“西部高海拔、高寒地区抗盐渍侵蚀建筑材料与技术研究”、“青藏高原严酷环境中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研究与应用”等科研项目6项。现正在主持“透水性生态混凝土的制备及其应用推广”等2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完成了青海省建筑材料技术开发应用项目3项,开发研制了混凝土抗盐渍腐蚀的专用外加剂:“KYZ系列混凝土外加剂”,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3)。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出版《无障碍设计概论》专著1部。
城镇无障碍设计图书目录
绪论   第1章无障碍物质环境   1.1概述   1.1.1环境障碍的缘由   1.1.2无障碍物质环境的概念   1.1.3无障碍物质环境的建立   1.2无障碍环境的内容   1.2.1肢体残疾者的无障碍环境   1.2.2视力残疾者的无障碍环境   1.2.3听力残疾者的无障碍环境   1.3无障碍设施设计过程、控制与实施   1.3.1无障碍设计的概念   1.3.2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   1.3.3无障碍设施的概念   1.3.4无障碍设施设计过程的概念   1.3.5无障碍设施设计过程   1.3.6控制与实施   1.4无障碍环境的研究、设计指标体系   1.4.1无障碍环境研究的内容   1.4.2设计指标体系   1.5无障碍环境设计的培训与教育   1.6无障碍设施用户的作用   1.7物质环境战略性改变   思考题   第2章无障碍设施设计的一般事项   2.1行动特性的分类   2.1.1不同人群一般行动特点   2.1.2上下楼梯时的特点   2.1.3换乘车时的特点   2.1.4坐时特点   2.1.5进出门时的特点   2.1.6取物品时的特点   2.1.7使用桌椅的特点   2.1.8不同天气状态时不同人群特点   2.1.9交通安全特点   2.2不安全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   2.2.1摔倒事故   2.2.2跌落事故   2.2.3碰撞事故   2.2.4夹伤事故   2.2.5危险物接触事故   2.2.6火灾事故   2.3无导向环境中的无障碍标志设置   2.3.1无导向环境的概念   2.3.2导向标志设置   2.3.3危险标志设置   2.4无障碍设计的基本事项   2.4.1轮椅使用者   2.4.2步行困难者   2.4.3上肢残疾者   2.4.4视觉障碍者   2.4.5听觉障碍者   2.4.6老年人   2.4.7无障碍设计中残疾人的参考尺度   思考题   第3章无障碍设施规划与建筑设计   3.1宏观规划和设计的原则   3.2残疾群体的特征与设计   3.2.1损伤、残疾和障碍的定义   3.2.2不同残疾群体的可接近要求   3.2.3不同残疾群体的特殊要求   3.3规划与设计建议   3.3.1总体要求   3.3.2公共交通   3.3.3外部环境   3.3.4公共建筑   3.3.5住宅   3.3.6信息技术   3.3.7乡镇无障碍环境建设前景   3.4特殊考虑   3.4.1残疾儿童   3.4.2防火安全   3.4.3适应性住宅   思考题   第4章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内容   4.1.2设计考虑的对象及参数   4.2非机动车行车道   4.3人行道   4.4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   4.4.1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梯道   4.4.2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坡度   4.4.3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净高   4.4.4人行天桥和坡道扶手   4.4.5防护设施   4.4.6梯道设计   4.4.7梯道踏步或坡道设计   4.4.8坡度设计   4.5音响交通信号的设置   思考题   第5章建筑物无障碍设施设计   5.1概述   5.2 —般规定   5.2.1公共建筑一般规定   5.2.2居住建筑一般规定   5.2.3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公共建筑物设计   5.2.4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居住建筑物设计   5.2.5学习、工作场所的设计   5.2.6建筑场的设计   5.3出人口   5.4坡道   5.4.1坡道设计   5.4.2走廊、通道设计   5.5走道   5.6门   5.6.1门的总体要求   5.6.2门的种类及特点   5.7窗户周围及楼梯台阶   5.7.1窗户设计   5.7.2楼梯和台阶   5.8电梯   5.8.1用来载人的电梯类型   5.8.2残疾人使用电梯在使用功能方面的考虑   5.9扶手   5.10地面   5.11旅馆客房及居室   5.12卫生间及浴室   5.12.1公共卫生间   5.12.2残疾人男女兼用独立式卫生间   5.12.3公共浴室   5.12.4卫生间、洗手间   5.12.5小便池的周围   5.12.6洗面器及洗手池   5.12.7浴室、淋浴间   5.13厨房、开水房   5.14家具、器具及设备   5.15轮椅席   5.16停车场及停车车位   5.16.1有残疾人通道的停车场   5.16.2停车车位   思考题   第6章城市广场及绿地无障碍设计   6.1概述   6.2 一般规定   6.3实施部位和设计要求   6.3.1城市广场无障碍设计   6.3.2城市绿地无障碍设计   6.3.3出入口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6.3.4无障碍游览路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6.3.5休憩区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6.3.6常规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6.3.7标识与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   6.3.8不同类别的公园绿地的特殊要求   6.3.9附属绿地   6.3.10其他绿地   思考题   第7章历史文物保护建筑无障碍建设与改造设计   7.1游览路线   7.2出入口   7.3展厅、陈列室、视听室以及各种接待用房   7.4无障碍游览通道   7.5休息凉亭   7.6服务设施   7.7信息与标识   思考题   第8章无障碍政策条款与法规   8.1无障碍法规建设的历史回顾   8.2无障碍法规建设的宏观考虑   8.2.1建立无障碍法规涉及的内容   8.2.2无障碍法规的修订与完善   8.3加快信息无障碍法制化进程   8.3.1信息无障碍法制的健全   8.3.2信息无障碍意识的加强   8.4无障碍建设的法规体系与细则   8.4.1法规体系   8.4.2细则   8.5提高无障碍环境的认可程度   8.6国外无障碍政策法规完善及举例   思考题   第9章国际通用标志   9.1国际通用标志   9.2国际通用符号   9.3安全出口标志   思考题   附录1对建筑及相关构筑物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附录2无障碍设计参考尺寸   附录3无障碍设计尺寸图示   附录4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参考文献当前位置:&>&政策法规&>&无障碍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中的24款强制性条文
附件:《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中的24款强制性条文3.2.1人行道路的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3.2.1的规定。表3.2.1人行道路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序号设施类别设 计 要 求1缘石坡道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单位入口、广场入口、人行横道及桥梁、隧道、立体交叉等路口应设缘石坡道。2坡道与梯道城市主要道路、建筑物和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应设轮椅坡道和安全梯道;在坡道和梯道两侧应设扶手。城市中心地区可设垂直升降梯取代轮椅坡道。3盲道1.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商业街、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人行地道应设盲道。2.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人行横道及主要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4人行横道1.人行横道的安全岛应能使轮椅通行。2.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横道宜设过街音响信号。5标志1.在城市广场、步行街、商业街、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设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牌。2.城市主要地段的道路和建筑物宜设盲文位置图。4.1.2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2 &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 (图4.1.2-1,图4.1.2-2,图4.1.2-3);图4.1.2-1 交叉路口单面坡缘石坡道图4.1.2-2 街坊路口单面坡缘石坡道图4.1.2-3 人行横道单面坡缘石坡道4.2.1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2指引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图4.2.1-1);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 (图4.2.1-2);图4.2.1-1行进盲道图4.2.1-2提示盲道图图4.2.1-3人行道砖与盲道砖的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人行道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盲道砖的触感部分突出表面3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于人行道砖一致(图4.2.1-3) & 4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 & 5 &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 & 6 &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4.3.1城市主要道路和居住区的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和盲文车站牌。4.4.10人行天桥下面的三角空间区,在2 m高度以下应安装防护栏,并应在结构边缘外设宽0.30~0.60 m提示盲道 (图4.4.10-1, 图4.4.10-2)。5.1.1办公、科研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1.1的规定:表5.1.1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建 筑 类 别设 计 部 位办公、科研建筑·各级政府办公建筑·各级司法部门建筑·企、事业办公建筑·各类科研建筑·其他招商、办公、社区服务建筑1. 建筑基地(人行通路、停车车位)2. 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门3. 水平与垂直交通4. 接待用房(一般接待室、贵宾接待室)5. 公共用房(会议室、报告厅、审判厅等)6. 公共厕所7. 服务台、公共电话、饮水器等相应设施注:县级及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与司法部门,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5.1.2商业、服务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1.2的规定。表5.1.2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建 筑 类 别设 计 部 位注: 1. 商业与服务建筑的入口宜设无障碍入口2. 设有公共厕所的大型商业与服务建筑,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3. 有楼层的大型商业与服务建筑应设无障碍电梯。5.1.3文化、纪念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1.3的规定:表5.1.3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建 筑 类 别设 计 部 位注:1. 设有公共厕所的大型文化与纪念建筑,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2. 有楼层的大型文化与纪念建筑应设无障碍电梯。5.1.4观演、休育建筑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1.4的规定:表5.1.4无障碍设计范围建 筑 类 别设 计 部 位注:1. 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席、听众席和主席台,必须设轮椅席位。2. 大型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厕所和贵宾室,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5.1.5交通、医疗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1.5的规定。表5.1.5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建 筑 类 别设 计 部 位注: 1. 交通与医疗建筑的入口应设无障碍入口。2. 交通与医疗建筑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3. 有楼层的交通与医疗建筑应设无障碍电梯。5.1.6学校、园林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1.6的规定表5.1.6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建 筑 类 别设 计 部 位注:大型园林建筑及主要旅游地段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5.2.1高层、中高层住宅及公寓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2.1的规定。表5.2.1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建 筑 类 别设 计 部 位·高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公寓·中高层公寓1. 建筑入口2. 入口平台3. 候梯厅4. 电梯桥厢5. 公共走道6. 无障碍住房注:高层、中高层住宅及公寓建筑、每50套住房宜设两套符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套型。6.1.1居住区道路进行无障碍设计应包括以下范围: & 1 &居住区路的人行道(居住区级); & 2 &小区路的人行道(小区级); & 3 &组团路的人行道(组团级); & 4 &宅间小路的人行道。6.2.1居住区公共绿地进行无障碍设计应包括以下范围: & 1 &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2小游园(小区级);3组团绿地(组团级);4儿童活动场。7.1.2公共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7.1.3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最小宽度应符合表7.1.3的规定。表7.1.3入口平台宽度建 筑 类 别入口平台最小宽度(m)1. 大、中型公共建筑≥2.002. 小型公共建筑≥1.503. 中、高层建筑、公寓建筑≥2.004. 多、低层无障碍住宅、公寓建筑≥1.505. 无障碍宿舍建筑≥1.507.2.5坡道在不同坡度的情况下,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符合表7.2.5的规定(图7.2.5)。图7.2.5 &1:12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表7.2.5不同坡度高度和水平长度坡度1:201:161:121:101:8最大高度(m)1.51.000.750.600.35水平长度(m)30.0016.009.006.002.807.3.1乘轮椅者通行的走道和通路最小宽度应符合表7.3.1的规定 (图7.3.1)。图7.3.1走道、通路最小宽度表7.3.1轮椅通行最小宽度建 筑 类 别最 小 宽 度(m)1 大型公共建筑走道2 中小型公共建筑走道3 检票口、结算口轮椅通道4 居住建筑走廊5 建筑基地人行通路≥1.80≥1.50≥0.90≥1.20≥1.507.4.1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应采用自动门,也可采用推拉门、折叠门或平开门,不应采用力度大的弹簧门;2在旋转门一侧应加设残疾人使用的门;3轮椅通行门的净宽应符合表7.4.1规定。表7.4.1门 的 净 宽类别净 宽(m)1 自动门2 推拉门、折叠门3 平开门4 弹簧门 (小力度)≥1.00≥0.80≥0.80≥0.80 & 4 &乘轮椅者开启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 m的墙面宽度 (图7.4.1-1);5 &乘轮椅者开启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应安装高0.35 m的护门板 (图7.4.1-2); & 6 &门扇在一只手操纵下应易于开启,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面过渡。7.7.1在公共建筑中配备电梯时,必须设无障碍电梯。7.8.1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1的规定。表7.8.1公共厕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设施类别设 计 要 求入口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有关规定,门扇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有关规定,通道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洗手盆1 距洗手盆两侧和前缘50mm应设安全抓杆。2 洗手盆前应有1.10m×0.80m乘轮椅者使用面积。男厕所1小便器两侧和上方,应设宽度0.60~0.70m、高1.20m的安全抓杆(图7.8.1-1)。2小便器下口距地面不应大于0.50m(图7.8.1-2)。无障碍厕所1 男、女公共厕所应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位。2 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1.80m×1.40m(图7.8.1-3)。3 改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2.00m×1.00m(图7.8.1-4)。4 厕位门扇向外开启后,入口净宽不应小于0.80m,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拉手。5 坐便器高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设高1.40m的垂直抓杆(图7.8.1-5)。安全抓杆1安全抓杆直径应为30~40mm。2安全抓杆内侧应距墙面40mm。3抓杆应安装坚固。7.8.2专用厕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2的规定(图7.8.2)。图7.8.2专用厕所(2.00m x 2.00m)表7.8.2专用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设施类别设 计 要 求设置位置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及城市的主要地段,应设无障碍专用厕所。入口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有关规定。门扇1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有关规定。2 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插销。面积≥2.00m×2.00m(图7.8.2)。坐便器坐便器高应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加设高1.40m的垂直抓杆。洗手盆两侧和前缘50mm处应设置安全抓杆。放物台长、宽、高为0.80m×0.50×0.60m,台面宜采用木制品或革制品。挂衣钩可设高1.20m的挂衣钩。呼叫按钮距地面高0.40~0.50m处应设求助呼叫按钮。安全抓杆符合本规范第7.8.1条的有关规定。7.9.1设人观众席和听众席的公共建筑,应设轮椅席位。7.10.1设有客房公共建筑应设无障碍客房,其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10.1的规定。表7.10.1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类别设 计 要 求客房位置1 应便于到达,疏散和进出方便。2 餐厅、购物和康乐等设施的公共通道应方便轮椅到达。客房数量(标准间)1 100间以下,应设1~2间无障碍客房。2 100~400间,应设法2~4间无障碍客房。3 400间以上,应用3间以上无障碍客房。客房内过道1 出口及床前过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0m(图7.10.1)。2 床间距离不应小于1.20m。客房门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有关规定。卫生间1 门扇向外开启,净宽不应小于0.80 m。2 轮椅回转直径不应小于1.50m。3 浴盆、坐便器、洗面盆及安全抓杆等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8节的有关规定。电器与家具1 位置和高度应方便乘轮椅者靠近和使用。2 床、坐便器、浴盆高度应为0.45m。3 客房及生间应设求助呼叫按钮。广东建材2009年第4期建筑设计与装饰;关于城市人行天桥设计的一些探讨;陈宏彬;(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要:结合所参与的一些城市人行天桥设计实践,对城市;绿化、结构以及人性化设计等问题作一些简单的探讨;关键词:城市人行天桥;选址;景观造型;绿化;结构;1概述;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城市交通日趋;发达,为提高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确保行人过街安全
广东建材2009年第4期建筑设计与装饰
关于城市人行天桥设计的一些探讨
(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
要:结合所参与的一些城市人行天桥设计实践,对城市人行天桥设计中所遇到的选址、景观造
绿化、结构以及人性化设计等问题作一些简单的探讨。型、
关键词:城市人行天桥;选址;景观造型;绿化;结构;人性化;设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城市交通日趋
发达,为提高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确保行人过街安全方便,城市人行过街设施的建设日益增多,其中主要的就是人行天桥的建设。城市人行天桥的建设对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实现人车分流、改善交通拥挤状况,提高城市居民步行质量等有良好交通和社会效益,因而越来越受到城市建设部门的重视。本文结合笔者参与完成的一些天桥设计,对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
是踏步高度、宽度;二是梯道的宽度。
根据《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踏步的高宽关系按2R+T=0.6m的关系式计算……”“梯道坡度不得大于1:2……手推自行车及童
车的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4”,以及天桥净空大于5m的要求,天桥单个梯道的长度如果考虑人、车混行的话基本要达到20m以上,两边合起来就有40m以上了,这在用地紧张的城市中心是很难有如此大的空地范围的。个人认为在一些用地紧张的地方,人、车混行的梯道可以适当考虑1:3的坡度,梯道长度就可以缩短5m左右,在广州市大金钟路人行桥的方案设计中由于用地紧张就采用了这一坡度。
梯道宽度设计根据规范桥面净宽最小为3m,依此计算,梯道宽度应为天桥净宽的l.2倍即3.6m;而一般人行道宽度为3~5m,如单侧设置梯道则人行道全部或工许可,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报告书要根据地震的不同强度,计算不同的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大小,进而确定建筑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和比例。普通的一座八九层公寓楼,其抗震报告书动辄厚达两三百页。建筑抗震报告书经过相关部门确认无误后,建筑才能开工。严控新建房屋质量的同时,不少地震多发国家还十分注意对危房进行加固,防患于未然。
我国的建筑行业在防震抗灾上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这是一笔来之不易的宝贵财富,国外发达
改国家的建筑技术更是可以借鉴。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进现有的抗震技术手段,完善建筑抗震设计标准,将是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的一件迫不及待的事情。●【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地理》―――《解密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2]《南京日报》―――《地震关注房屋质量日本的楼盘防震设计》
城市人行天桥大都位于商业繁华区,人流、车流集中的地方,这势必造成用地紧张的问题,而用地紧张带
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天桥梯道的落地位置,进而决定天桥整体的选址。影响天桥梯道设计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潮,这也是吸取神户地震的教训而采取的一项积极措施。这种公寓抗灾功能强,具备共同的储备粮仓库、抗灾饮用水井和紧急医疗救护室,甚至拥有供直升机起降的场地。
日本神户地震还给建筑师们留下一个重要的思考题:建筑物、桥梁和其他建筑结构的设计仅考虑到防止生命损失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它们达到在地震以后能使城市继续运转的要求,诸如能源、通信、供水等现代“生命线”,必须具备更强的抗震防灾能力。日本目前已建立了一套电脑化的地震报警系统,能在大地震发生几秒钟
水、电等公共设施的供应。同时,日本正在内切断煤气、
普及用于公共机构和住宅的独立单元式安全供电、供水等设备。
同时,日本法律在建筑物抗震、防火等安全性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新建筑必须达到在百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倒塌,在数十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受损的抗震强度。在日本,一个建筑工程要获得开
------------------------------------------------
建筑设计与装饰
大部分被侵占,这在规划部门是很难通过的,这个问题在广州市大金钟路人行桥的方案设计中就遇到过。最终造成天桥选址的极大困难,最终只能另选桥址,重新进行方案设计。个人认为,规范中这条值得商榷,对于天桥的人流量,应该是两个方向机会均等,完全朝着一个方向的概率比较小,因此,一侧的梯道宽度应为半桥宽乘以适当的增大系数(如1.2等)。
一般天桥的选址应优先考虑满足交通需要和行人的便利。但是,对于城市中心区,由于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限制,以及地下管线等的影响,通常桥址的确定几乎很少能达到理想状态,只能在结构设计和实际地形上找到妥协点。对于桥梁设计师,应尽可能克服设计上的这些困难,多察看现场,掌握现场地形,不应盲目采用旧的地形图,或简单设计致使施工难度加大,造成大量的地下管线搬移或者周围建筑物的拆迁。通常城市中的地下管线搬迁费用和建筑物的拆迁费用都是非常巨大的。作者参与的广州市沙太路人行天桥的设计就因为附近商场的部份拆迁无法进行,最终只能重新选址,既重复设计,又浪费时间。因此,天桥在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中就应尽可能从各方面收集资料,前瞻性地予以考虑,不要将问题和困难留给下一阶段,避免重复劳动。
3天桥景观造型
城市人行天桥大都位于中心区,受到了老百姓的普
遍关注,人们除了要求它安全方便,还希望它美观,能够融入整个城市环境中去。
3.1天桥外观建筑造型
天桥跨越城市道路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跨越路口和跨越道路.跨越路口一般有十字交叉口、三叉路口、复合(畸形)交叉口等。天桥平面布置主要有“U”形、“Y”形、“x”形、“圆”形“、八边形”和“工”字形等形式;跨越道路则多采用“一”字形布置.天桥平面布置应遵循“简
单、对称”的原则,争取与周围建筑物协调统一,曲线过
渡自然圆顺。
天桥的建筑设计还关系到天桥的利用率问题,如果
天桥的兴建能够将道路两旁的建筑连为一体,人们通过
天桥可以穿梭与各商场办公楼之间,那就可以真正发挥
天桥的人行作用了。这方面,在香港就做得很好,其天桥
大部分都是连接各大商场与办公楼之间,人们可以不用
下地就穿梭其间,大大提高了天桥的利用率,但是国内
大部分城市这方面做得不够,如广州大学城几十座天
桥,仅有广外一座天桥将教学楼与宿舍楼连为一体,利-192-
广东建材2009年第4期
用率高,其余天桥均如同虚设,行人少之又少。
3.2天桥上下部选型
对于城市人行天桥,一般希望天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小,通常采用“隐蔽法”或“融合法”,使桥“藏”或“融”于周围环境中,即要求天桥具有简洁的特点。根
据美学上“简单即美”的原则。天桥宜采用形式简单的主梁及墩柱。通常,天桥主梁可以采用梁式结构、刚架结构、拱式结构和斜拉结构等。其中前两种用得较多,后两种用得较少。我国城市人行天桥通常采用梁式或刚架式,其中以梁式居多。
梁式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小跨度可以采用预制板,大跨度可以采用现浇板。通常,预制板由于悬臂较短,美观差一些;现浇板可以采用同钢结构一样大甚至更大的悬臂,使得天桥显得轻盈美观。梁高可以取用跨度的1/25~1/35。采用混凝土优点是费用小,养护方便,寿命长;缺点是施工工期长、施工噪音大。此外,它还有一个常被人忽略的优点,即混凝土优异的适模性,很容易浇注出需要的形状。
时下,天桥由于跨径的增大,工期的要求,越来越多采用钢结构,甚至连梯道等均采用钢结构。钢结构天桥多为箱型断面。一般梁高采用跨度的1/30~1/40,简支梁高一些,连续梁小一些;箱梁底宽一般为桥梁全宽的0.5~0.6倍,悬臂长为桥梁全宽的0.25~O.20倍。悬臂横向加劲板当桥梁整体采用包装装饰时常采用弧形,以便整个箱梁包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当桥梁不包装时,加劲板多采用倒T形断面。
墩柱通常与主梁采用一样的材料。现在由于工期的
要求,越来越多采用钢管柱,钢管柱一般采用混凝土灌芯,以增强抗冲击力。墩柱一般采用圆形和板式,上下等截面。采用混凝土的话,出于美观的要求现在也越来越多采用花瓶式桥墩。3.3天桥绿化设计
天桥绿化是指利用植物材料,在人行天桥两侧设置
花槽进行栽植,形成绿化和美化景观效果的过程。天桥
绿化是城市立体绿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天桥绿化具
有为城市降温散热、加湿、区域间隔热和隔音、净化空气
等惊人效果,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美化生
活空间、增加城市特色。
城市寸金寸土,天桥绿化利用天桥主梁和梯道两侧
的空间,不增加占用土地,提供了一个解决城市居民改
善生态环境与平面绿化面积不足矛盾的方法。国内有部
广东建材2009年第4期
分城市实施了天桥绿化,所用的植物多种多样,其中华南地区(如广州)用{杜鹃效果较好。笔者到目前为止所参与的大部分人行天桥设计,如福建泉州市温陵路人行天桥、广州市沙太路人行天桥,均采用了{杜鹃作为绿化植物。
天桥绿化越来越得到城市建设部门的重视,除了对新设计的天桥要求实施绿化外,对早期的天桥也逐步实行绿化改造。由于天桥绿化是在特殊环境下实施,所以在灌溉、种植基质、养护管理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天桥绿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⑴在今后的天桥设计中,既要考虑天桥的功能结构,同时也要考虑景观形式的设计,为美化、绿化天桥提供场地;
⑵改进天桥植物的灌溉系统,如采用微喷灌系统等,既节约水资源又满足植物生长需求;⑶改进植物的施肥方法,选择保水保肥能力强、轻质价廉、适合植物生长的基质进行天桥绿化种植;
⑷因地制宜,选择对环境适应较强、且形态优美的植物品种对天桥进行绿化;
⑸切实做好天桥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形成一套科学的天桥绿化养护技术支持系统。
4天桥结构设计
天桥和一般桥梁在结构设计上大同小异,但须注意
以下几点:
对于连续梁的预拱度,应在结构重力下足以抵消结构重力的挠度,使桥面保持平顺。特别注意不能在中墩处使桥面形成尖角。对于钢结构,有人建议计算挠度时不考虑纵向加劲肋的作用,理由是纵向加劲肋变形不符合平截面假定,笔者以为值得探讨。由于存在间距2~3m的横向加劲肋的约束限制,纵向加劲肋不会产生挠曲变形,故在计算挠度应计入其作用。其实,纵向加劲肋作用通常也是很有限的,一般约在3%~8%,很少大于5%。
对规范中计入全部静活载的规定,笔者觉得偏大。天桥规范中人群荷载取用5kPa,远较一般公路桥梁的3~3.5kPa大得多,而且通常使用中也很难达到那么大荷载。按此设置的预拱度,特别对连续梁其线型很差。建议对简支结构,可按规范采用;对连续结构,可按全部静活载的40%~5O%采用。
4.2钢结构动力分析
建筑设计与装饰
根据《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为避免共振,减少行人不安全感,天桥上部结构的竖向自振频
率不应小于3Hz”
,这一点越来越得到重视,笔者认为除了在结构计算上满足此要求外,构造上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在钢结构顶面设置一层钢筋混凝土层采用剪力钉或者焊接一层钢筋网来连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增大自振频率。
4.3管线处理
这是天桥设计中最富创造力的地方之一。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与基础有干扰的管线,通常处理的办法也无外乎是悬挑、穿心和架空等。但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一般很难满足规范要求的各种构造要求和设计细节,这就要求设计者根据对规范的理解和工程实践经验,灵活、变通乃至创造性地采用一些方法,满足特殊的需要。墨守常规,是很难解决问题的。
解决的方法是应该提高预见性,在方案设计时,就应预见到这种复杂性,并采取一些针对措施(如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管线摸查),否则,会引起大的设计变更。
5天桥人性化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各种人性化设施,天桥也不例外。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笔者设计中经常碰到的审查意见,天桥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人性化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在天桥落地处,以及各平台处,距坡道与梯道0.25~0.50m处应设提示盲道。
⑵人行天桥下面的三角空间区,在2m高度以下应安装防护栅栏,并应在结构边缘外设宽0.30~0.60m提示盲道。
天桥人性化设计的另一重要部分就是设置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但是由于造价的原因往往无法一步到位,所以基本上都只是预留电梯位。笔者在广州多年所见的人行天桥中,亦只见过位于中山大道西华景路口的一座人行天桥设置了垂直电梯,且能够正常运行的。
城市人行天桥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是与城市生活紧
密相连的,设计、建造能融入城市整体环境的天桥是我们桥梁工作者的最大心愿。因此在天桥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考虑社会的、文化的和科技的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现时的和长远的需要,在各种复杂因素下取得平衡。●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56关于城市人行天桥设计的一些探讨等内容。 
 城市道路设计中人行天桥与地下通道的选择 摘要:人行天桥与地下通道都是重要的城市...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比较, 对如何选择人行天桥或地下通 道做了一些探讨。 ...  关于城市人行道设计的探讨 摘要: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其使用功能已不再单纯是行人通行的专用通道, 它在城市发展中被赋予...  城市人行天桥与地下通道方案设计及比选 摘要:城市道路横向人行交通流增大后,影响...客观因素、结构、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 合工程实例,在选取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龙源期刊网 .cn 关于城市人行道设计的探讨 作者:才南 陈迪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 年第 07 期 摘要: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中重要的...  城市人行天桥\地下通道与 BRT 站台结合设计的研究 摘要: 通过自身实践以及对已建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的观察与研究,结合工 作中对城市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设计与 BRT ...  论城市人行天桥工程质量控制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而影响砼质量因素则很多,有些是可见的,有些是 不...灌注桩承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工程勘察》 2000 年 ...  城市人行天桥施工技术 作者:郭士升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2014 年第 05 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合肥市芜湖路人行天桥周边的环境特点及人行天桥设计时...  从城市人行道的 宽度设计、无障碍设计以及差异化设计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这就要求对诸如缘石坡 道、盲道、公交车站、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入口、台阶、...  此外,还与其它城市相过街天桥规划设计的研究本文以济南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实地...最常见的人行过街天桥是跨越道路的,也有跨越铁路、轻轨的, 还有一些过街天桥建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行天桥施工组织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