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诺贝尔发明的炸药炸死的人有那么多,人类还把他列为科学为师门取得最高荣誉誉奖的冠名人,实在是有些被钱蒙住了眼睛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_百度百科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
第23届诺贝尔奖于日在瑞典首都颁发, 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加拿大科学家班廷、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和爱尔兰作家叶芝分别获得了除和平奖外的另外四个不同奖项。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奖项得主介绍
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因测量电子电荷,并研究光电效应获物理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加拿大科学家班廷、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因发现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爱尔兰作家叶芝因诗剧《胡里痕的凯瑟琳》获诺贝尔文学奖。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人物介绍
姓名:密立根
国籍:美国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获奖原因
(Robert Andrews Millikan,)因对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研究,获得了192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成就
1911年,为了证明电子电荷为电荷的基本单位,密立根(左图)将油雾喷入水平放置的电容器极板之间,然后跟踪单个带电油滴在重力和荷电极板间电场的作用下在空气中的降落过程。当油滴上的电荷改变时,电场对油滴的作用就会突然增强,油滴的速度便会随之改变。他通过调整电容器上的电压,使作用在油滴上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电力平衡,从而使油滴保持稳定状态。利用观察到的电压、油滴的密度和油滴自由下降的速度,他能够算出油滴上的电荷值。他发现,这些电荷值总是电子电荷(e= 1.60×10-19库仑)的整数倍。因此,e应是自然界中电荷的基本单位。
年间,他利用复杂、精密的仪器和高真空中的样品,检验了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光电效应公式。在照射光的频率为ν的情况下,他测量了光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的最小电压V,验证了光电效应的爱因斯坦关系式:E= hν-W,并直接运用光电方法对普朗克常数h作了首次测量。
密立根是现代实验物理学大师,他一贯强调精确测量在物理学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只有在这类工作的基础之上,科学才能稳步地向前进,才能建立在“比金字塔更加牢固、更加持久的基础之上。”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诺贝尔化学奖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人物介绍
姓名:普雷格尔
国籍:奥地利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获奖原因
(FritzPregl),奥地利化学家。日生于奥地利克伦因,后迁居格拉茨。1887年进入维也纳医学院学习,对生理学有浓厚的兴趣,毕业之前就被聘为生理学助教。1893年普列格尔在格拉茨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这里他度过了大部分的专业生涯。普列格尔对化学也有浓厚的兴趣,曾留学德国,在著名有机化学家费歇尔的指导下研究蛋白质化学。回国后,被聘为格拉茨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副教授,在此期间除教学工作外,他把大部分精力用于胆酸化学的研究。由于难以提取足够的胆酸用于常规分析,促使他研究设计微量物质的分析测试方法。1912年普列格尔终于只用3—5mg的试样,就测定了有机化合物中的元素,分析精度与常量分析相同。为此,他奠定了微量分析的基本原理。普列格尔有关微量有机分析的论文,于1912年首次发表在阿布德哈登主编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手册》上。1913年,普列格尔被聘为医学化学研究所所长。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成就
1914年维也纳科学院授予他李本奖金。1916年,普列格尔用德文完成了《定量有机微量分析》一书。此书前后被译成英、法、俄等多种文字出版,并多次再版,成为微量有机分析化学的一本经典著作。1920年,格丁根大学授予普列格尔荣誉哲学博士称号。此时,普列格尔已成为分析化学大师,享誉全世界。1923年,普列格尔因在微量有机分析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同年,普列格尔创办了《微量化学》杂志,在他去世后该刊改名为《微量化学学报》,至今仍在出刊。该刊聘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专家为顾问,成为国际性学术期刊。普列格尔还发明了一种灵敏的微量天平和测量原子基团的微量方法,并设计了测定肾功能的简单方法。
普列格尔一生没有结婚,他去世前就把所得的诺贝尔奖金和全部财产捐给了奥地利科学院。他还在遗嘱中说明,把这笔捐款的利息授予奥地利的微量分析化学家,以资奖励。普列格尔于日,在格拉茨医院病故,终年61岁。为纪念他的卓越贡献,奥地利政府决定把格拉茨医学院化学系改名为“普列格尔医学化学研究所”。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人物介绍
姓名:班廷
国籍:加拿大
Frederick Grant Banting
多伦多大学
姓名:麦克劳德
国籍:加拿大
John James Richard Macleod
多伦多大学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经历
1891年--1941年
因为的发现而获得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
1921年他和同事一起结扎了几支狗的胰管,待七周后,这些狗的胰腺都萎缩了,并且失去了消化器官的功能,然而胰岛在外观上仍是完好的。他们从这些胰腺中分离出一种液体,给因切除胰腺而患的狗。此提取物很快制止了的症状。他们命名此激素为isletin,而麦克劳德主张用一有趣味的、比较古老的名称insulin()。实验于1922年完成。
1923年和麦克劳德获得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这是加拿大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当时,Banting准备放弃诺贝尔奖,因为奖金给了麦克劳德一份,而没给贝斯特,可是麦克劳德仅仅是提供给Banting实验室,而贝斯特和应该承受他劳动应得的一份。很不容易地劝服Banting接受了奖金,当他接受了奖金以后,分给贝斯特一半。1923年加拿大议会通过授给Banting以年金,并给他建立班廷研究基金。在多伦多大学设立了班廷-贝斯特教授职位,1934年授予Banting爵士职位。
Banting发现,以及上个世纪中国科学家首次合成人工胰岛素,都可以成为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直到1988年,美国内分泌专家提出多数人在发病之初并非分泌不足,而常常是高于健康人的水平。由此才开始对抵抗的关注。天津医科大学王英博士在《》中指出狗切除胰腺所制造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只是患病比例最少数的一种,可称之为继发性糖尿病或β型糖尿病。
的发现和胰岛素的合成,使众多继发性患者获得了生存机会。同时,也为抵抗等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生物学基础,成为永远值得纪念的医学发现。美国协会(ADA)为了纪念Banting的贡献,把每年的全美最高奖项命名为Banting奖。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获诺贝尔文学奖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人物介绍
姓名:叶芝
国籍:爱尔兰
William Butler Yeats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生平年表
威廉·勃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爱尔兰诗人、剧作家。生于一个画师家庭,自小喜爱诗画艺术,并对乡间的秘教法术颇感兴趣。1884年就读于都柏林艺术学校,不久违背父愿,抛弃画布和油彩,专意于诗歌创作。1888年在伦敦结识了萧伯纳、王尔德等人。1889年,叶芝与女演员毛特、戈尼是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的骨干,对叶芝一生的思想和创作影响很大。1896年,叶芝又结识了贵族出身的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叶芝一生的创作都得力于她的支持。她的柯尔庄园被叶芝看作崇高的艺术乐园。他这一时期的创作虽未摆脱19世纪后期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影响,但质朴而富于生气,著名诗作有《茵斯弗利岛》(1892)、《当你老了》(1896)等。1899年,叶芝与格雷戈里夫人、约翰·辛格等开始创办爱尔兰国家剧场活动,并于1904年正式成立阿贝影院。这期间,他创作了一些反映爱尔兰历史和农民生活的戏剧,主要诗剧有《胡里痕的凯瑟琳》(1902)、《黛尔丽德》(1907)等,另有诗集《芦苇中的风》(1899)、《在七座森林中》(1903)、《绿盔》(1910)、《责任》(1914)等,并陆续出版了多卷本的的诗文全集。叶芝及其友人的创作活动,史称“爱尔兰文世复兴运动”。
1917年,叶芝成婚,定居于格雷戈里庄园附近的贝力利村。此后,,由于局势动荡,事故迭起,叶芝在创伤上极富于活力,他的诗已由早期的的虚幻蒙胧转而为坚实、明朗。重要诗集有《柯尔庄园的野天鹅》(1919)、《马可伯罗兹与舞者》(1920)等,内有著名诗篇《基督再临》、《为吾女祈祷》、《1916年复活节》等。
1921年爱尔兰独立,叶芝出任参议员。1923年,“由于他那些始终充满灵感的诗,它们通过高度的艺术形式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叶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8年发表诗集《古堡》,这是他创作上进入成熟期的峰颠之作,内有著名诗篇《驶向拜占廷》、《丽达与天鹅》、《在学童之间》和《古堡》等。晚年,叶芝百病缠身,但在创作上仍然热情不减,极其活跃。重要诗集有《回梯》(1929)、《新诗集》(1938),另有散文剧《窗棂上的世界》(1934)、诗剧《炼狱》(1938)等。日,叶芝病逝于法国的罗格布隆。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关于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添加了‘经济’奖)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附:诺贝尔奖的评选流程及颁奖仪式介绍
自1901年以来,中外各界人士都把获得诺贝尔奖看作是举世公认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是根据著名的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的遗嘱,以其名义和大部分遗产设立的永久性国际大奖。
1.奖金来源与颁奖方式——
日,诺贝尔在法国巴黎写下遗嘱,将其遗产3320万瑞典克朗(当时约合978.3万美元)的大部分3122.5万瑞典克朗(920万美元),捐为设立诺贝尔奖的基金,并将此基金投资所得的部分利息作为资金,每年颁发一次。
资金规定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与医学、文学、和平事业方面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或单位(限于和平事业),以次激励人们努力促进科学、文学与和平事业的发展。瑞典中央银行在1986年建造300周年纪念日,向诺贝尔基金会捐款,同年增高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年起评颁经济学奖。
2.建立组织与评奖机构——
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1900年瑞典国王和议会宣布成立诺贝尔基金会、理事会和选举基金会主席,理事会主席和副主席由瑞典政府任命,主席均由著名科学家(历届主席往往都是诺贝尔奖得主)担任,其余7名理事皆由基金会内部选举产生。
基金会主席掌管其基金投资、奖金颁发和行政事务。诺贝尔在遗嘱中指定了四个评奖机构:物理学、化学(1968年增高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与医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外科学研究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所选出的5人委员会评定。
随后各项奖都设立了一个诺贝尔委员会,分别负责评奖中的具体工作。
3.推荐名单与评奖程序——
诺贝尔基金会在1900年规定,从1901年起产地每年12月10日的诺贝尔逝世纪念日,作为永久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日子。诺贝尔奖候选人,须经有资格提名人用书面推荐,所谓有资格提名人分别为:
1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瑞典文学院等院士以及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委员;2前诺贝尔奖获得者;3哥本哈根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文学院、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等高等院校的该科终身教授和任职教授,斯德哥尔摩大学等享有终身职位的该科教师;4瑞典皇浓科学院等评将机构选定具有相当职称的人员;6瑞典皇家科学院等评诡机构特聘的科学家、教授、专家和知名人士。
各诺贝尔委员会在每年9月前发出征求提名扒荐书,要求提名人在次年2月1日前,送回推荐候选人名单及其成就说明、出版物、有关文件和推荐意见。各委员会开庭详细审议,在6月1日前编造档案,提出推荐名单,委托专家调查,审阅调查报告,认真讨论评比,严格筛选名单,最后连同有关材料,送达各评奖机构。
在各评奖机构有关负责人的主持下,召集下属委员会委员与评奖机构的该科院士,一起最少举行两次会议深入讨论、审核,正式确定是佳的候选人,报送参加全体选举。接着,各评奖机构分别召开全体成员会议,由各委员会主席介绍被推荐评奖候选人的主要业绩,颂各个领域推荐候选人和审查报告的结果。委员会全体成员通过充分兼听,查察和了解有关评奖候选人的各种情况。
然后再由各评奖机构的院长或主要负责人分别主持兴行全体成员秘密投票,再经严格审议决定各项推荐评奖候选人中的1-3名,正由各评奖机构秘书长分别采用书面和电把或电话通知全部获奖者,随即分别通知有关的通讯社,新闻社、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全世界发出公告。
4.授奖仪式与代表演讲——
从1901年起,每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科学、文学奖)举行隆重的诺贝尔奖仪式。授奖仪式在音乐厅举行,出度仪式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出席仪式的有瑞典国王、王后、议长、首相、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基金会主席、诺贝尔奖各项评委会代表、部分政府大臣以及著名科学家、作家、社会名流和各国驻瑞典使节等2000多人。
在授奖仪式上,诺贝尔基金会主席首先致词。接着,诺贝尔奖各项评委会代表介绍获奖者的成就和贡献,诺贝尔奖获行者代表发表演讲。随后,瑞典国王分别向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经济学奖的各位获奖者颁发一份有题词的证书,一枚带有诺贝尔头像和铭文的金质奖章以及一张奖金支票。
然后授奖仪式在瑞典国歌声中结束,日下午4时,在音乐厅内,坐满了2000多名包括瑞典国王、王后、议长、首相、部分政府大臣以及著名科学家、作家、社会名流和各国驻瑞典使节等嘉宾。诺贝尔奖警告者丁肇中教授等坐在受奖度上。
在诺贝尔基金针主席简介丁肇中教授的成就和贡献后,丁教授在庄重、悦耳的王室音乐中,精神焕发地走到讲台中央扩音器前,用流利的汉语发表演讲,显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对科学的真知灼见,对伟大祖国的深情厚爱。丁教授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5.基金逐增与奖金频添——
由于诺贝尔基金的投资和管理有方,基金总额和奖金总额,都获得了持续的大幅度增长。诺贝尔基金会结存的基金,在1900年计存3122.5万瑞典克朗(当时约合920万美元)产987年结存12亿瑞典克朗(合1.9亿美元)。1901年以来颁发奖金和其他用款未计。
历年诺贝尔各奖项金额为:1901年为15万瑞典克朗(约合3.5万美元,以下均折合为美元)万美元。1978年为16.5万美元。1987年为34.3万美元。1989年为47万美元。1993年为84。5万美元。1994年为93万美元。1997年为98。7万美元。1998年为100万美元。同年各项奖金相同,由该项获奖者独享或分享。
6.获奖总数与得主义务——
据统计,从1901年开始颁发诺贝尔奖以来,迄今共在98个年度中(除了由于各种原因分别中断一睦年度的评奖和颁奖之外),有677人(其中占651人、占26人)和16个单位(全部单位均评得和平奖)获奖。
迄今已有6位美籍华人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李政道教授和杨振宁教授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教授等他人共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李远哲教授等天人共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朱棣文教授等天人共获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崔琦教授等3人共获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奖获得者,在领奖后的6个月内,都必须义不容矢地分别在斯德哥尔摩(科学、文学奖)或奥斯陆((和平奖)作一次关于自己获奖成果或工作贡献的学术演讲,通常称之为诺贝尔奖得主的演讲。
中国大陆目前虽无人获此殊荣,但在1985年10月,北京医科大学收到诺贝尔基金会来信,正式邀请该校的教授们推荐的986年度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候选人。随信寄来10份推荐书,请该校指定10位提名人来作推荐。这表明该校在科学领域中所达到的水准,已得到世界医学科学界的公认。
企业信用信息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哪些事例使你感动?简要回答,
早在1847年,意大利的索伯莱格就发明了一种烈性炸药,叫硝化甘油.它的爆炸力是历史上任何炸药所不能比拟的.但是这种炸药极不安全,稍不留神,就会使操作人员粉身碎骨.许多人因为意外的爆炸事件而血肉横飞,连尸体也找不到.诺贝尔决心把这种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发明雷管的时侯,正是欧洲工业革命的高潮期.矿山开发、河道挖掘、铁路修建及隧道的开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药,硝化甘油炸药的问世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诺贝尔在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随后又在国外建立了生产炸药的合资公司.但是,这种炸药本身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分解,强烈的振动也会引起爆炸.在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曾经发生了许多事故,针对这些情况,瑞典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发布了许多禁令,禁止任何人运输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并明确提出要追究诺贝尔的法律责任.面对这些考验,诺贝尔没有被吓倒,他又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以硅藻土为吸收剂的安全炸药,这种被称为黄色炸药的安全炸药,在火烧和锤击下都表现出极大的安全性.这使人们对诺贝尔的炸药完全解除了疑虑,诺贝尔再度获得了信誉,炸药工业也很快地获得了发展. 在安全炸药研制成功的基础上,诺贝尔在法国又开始了对旧炸药的改良和新炸药的生产研究.两年以后,一种以火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型胶质炸药研制成功.这种新型炸药不仅有高度的爆炸力,而且更加安全,既可以在热辊子间碾压,也可以在热气下压制成条绳状.胶质炸药的发明在科学技术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诺贝尔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没有停步,当他获知无烟火药的优越性后,又投入了混合无烟火药的研制,并在不长的时间里研制出了新型的无烟火药.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他的发明兴趣不仅限于炸药,作为发明家、科学家,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曾经研究过合成橡胶、人造丝,做过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零部件等方面的实验,还试图合成宝石.尽管与炸药的研究相比,这些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于探索的精神却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诺贝尔把他的毕生心血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一生过着独身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他谦虚谨慎,对别人亲切而忠诚.他拒绝别人吹捧他,不让报纸刊登他的照片和画像.长期紧张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但在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他生前有两句名言:“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在他的整个一生中,他身体虚弱、健康不佳,但他却能够在工作中建树惊人的功绩.早年的贫困与忧虑,使得他喜爱偏远的地方和安静的生活.尽管作为一个炸药和武器方面的发明家和工业家,他却厌恶暴力与战争,并且是一名忠诚的和平之友.他变成一位从早年起就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工作场所的彻底世界主义者. 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桑利玛去世,终年63岁.诺贝尔的墓碑是一座高约3米的灰色尖顶石碑,看上去很普通.石碑正面刻有“nobel”几个金字和诺贝尔的生卒年月,墓碑两侧刻有诺贝尔4位亲人的名字和生卒.墓碑右侧的地上,插着编号牌:170/1678.周围是10棵一人多高的柏树.碑上没有诺贝尔的肖像(据说诺贝尔生前只有一张画像),没有浮华的雕饰,没有只字关于他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辉煌!每一个知道诺贝尔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会感到这种朴素带给人的心灵震撼. 诺贝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他的财产累计达30亿瑞典币.但是他与许多富豪截然不同.他一贯轻视金钱和财产,当他母亲去世时,他将母亲留给他的遗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只是留下了母亲的照片,以作为永久的纪念.他说:“金钱这东西,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够用了,若是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才的祸害.有儿女的人,父母只要留给他们教育费用就行了,如果给予除教育费用以外的多余的财产,那就是错误的,那就是鼓励懒惰,那会使下一代不能发展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聪明才干.” 基于这样的思想,诺贝尔不顾其他人的劝阻和反对,在遗嘱中指定把他的全部财产作为一笔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作为奖金,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奖金分成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及支持和平事业等5份.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里,即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诺贝尔对文学也有长期的爱好,在青年时代曾用英文写过一些诗.后人还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他写的一部小说的开端.他对各种人道主义和科学的慈善事业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财产都交付给了信托,设立了后来成为国际最高荣誉的奖金----诺贝尔奖金,即和平、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共5项诺贝尔奖金(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是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提供资金增设的). 诺贝尔奖不仅仅表明了这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而且,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冠军的标志.激励着越来越多的精英豪杰,献身于科学事业,去攻克一道道科学难关.同时,它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科学文化的交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对诺贝尔奖与其欣喜不如从容|诺贝尔奖|诺贝尔|诺奖_新浪新闻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陆续揭开,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据诺贝尔奖官网最新公布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三位医学家,他们分别是:William C.Campbell,Satoshi ōmura和我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Youyou Tu),William C.Campbell和Satoshi ōmura两人是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疗法,三人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10月5日中国新闻网)
  每年10月开始,随着诺贝尔各奖项公布,国人也开始关注与纠结,这是因为百年诺贝尔奖中,绝大多数均被西方人获得。虽然近些年也有黄皮肤的中国人走上诺奖领奖台,但他们多为华裔外国人,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国人更期待能有一位本土科学家摘得诺奖科学类奖项,83岁的“三无”科学家屠呦呦终于众望所归,成为国内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获得者,同时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女性。当诺奖揭晓之时,媒体一片沸腾与欣喜,其家乡官员称将保护好旧居,可以预见,她的“三无”尴尬也将很快被打破——晋升院士、发表论文、邀请兼职。
  其实对于诺贝尔奖,国人与其纠结不如保持一种淡然与从容。诺贝尔那只是个遥远的梦,正如他发明炸药却又期待和平一样矛盾。论创造发明,哪个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大?论奖金数额与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又怎会逊色?而梳理诺奖不难发现,这基本属于西方价值观的名利场,诺贝尔奖还曾多次颁错甚至被政治操纵,也正因此,也曾有科学家、作家拒绝接受诺贝尔奖。
  对于中国本土首位摘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屠呦呦来说,诺奖也同样来的有些晚,因为她已83岁,这正如国外有些媒体所嘲讽的那样,想获得诺奖,除了你要拥有名气、成就之外,你还要活得足够久。而早在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之时,科学界就对她期待很高,只是诺奖更多偏爱西方面孔。屠呦呦得奖,是中医送给人类的大礼,晋代《肘后备急方》即记载治寒热诸疟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得奖也代表着一个集体科研团队的智慧,代表着青蒿素所挽救的世界数百万疟疾病人对中医药的感恩与敬意,只不过,这依然让我们感叹,早在1965年,中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却因为某些原因与诺奖擦肩而过。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我们在送上祝福之外,还需多些淡定、从容与反思。今天的中国已非1965年那般受人冷落,世界经济总量与科研经费投入世界第二,在世界舞台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用,已经让我们有了足够的自信,只要紧跟时代步伐与世界前沿科技,深化改革科研体制环境,改善与激励更多科技人才潜心研究、扎实做事,中国必将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走上世界各大奖项的领奖台。
  文/刘立峰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我们今天谈论屠呦呦,不是为了争论谁的贡献更大,中药是否还有科学意义,中国人是不是配诺奖,而是感怀屠呦呦这一批科学家的科研精神——“我们的事业,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笔者只能说,国民党从来不会让人失望,因为在关键时刻,一定会做出最蠢的选择;在关键时刻,一定会背信弃义;在关键时刻,一定会自毁长城。中国国民党这个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丧失了理想信念的团伙,在苟延残喘了这么久后,难道终于决心一头扎向历史末路?
那年从师范院校毕业分配,本该到学校任教的我,鬼使神差进了某地大机关。直接进了当时很有实权的业务科室,上的人生第一课却是人际关系。
笔者没有谈“女权主义”,只谈如今女性的社会现实。最终希望整个社会追求的应该是一种性别的平等,这种平等不仅仅只是男人和女人的平等,还应包括了同性恋、虐恋、异装癖、性别认同偏差等仅仅因为性别认同不同于大多数,但并不侵害他人的群体走向共同的平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国最高荣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