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与na形成的三原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的电子式

常考不衰的阿伏伽德罗常数
当前位置:>>>>>>>>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含有的粒子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是NA,单位mol-1,它与0.012 kg 12C所含碳原子数相等,大约为6.02×1023。 阿伏伽德罗常数(NA)是历年高考的热点,经久不衰,常常在考题中有意设置一些极易疏忽的干扰因素。在分析解答这类问题时,要特别注意。一、阿伏伽德罗常数正误判断的注意以下几点:1. 物质的状态:如水在标况下是为液体或固体、HF为液体; SO3在标况下是固体,通常状况下是液体;而CHCl3、戊烷及碳原子数大于五的低碳烃,在标况下为液态或固态。在标准状况下,乙醇、四氯化碳、氯仿、苯、二硫化碳等物质都不是气态。2. 特殊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稀有气体均为单原子分子,O3、P4、S8为多原子分子等。3. 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T2O、18O2、14CO2、H37Cl等。4.特殊物质中的化学键的数目如金刚石(1mol金刚石中含2mol C-C共价键)、晶体硅(1mol晶体硅中含2mol Si-Si共价键)、二氧化硅(1mol SiO2中含4mol Si-O共价键)、石墨(1mol石墨中含1.5mol C-C共价键)、P4(1mol白磷中含有6mol P-P共价键)、二氧化碳(1 molCO2中含2mol C=O键)、烷烃[1molCnH2n+1中含有(3n+1)mol共价键]、P4O10(P4O10一般写成P2O5,1 mol P4O10中有4 mol P=O键、12 mol P-O键)等。5.某些离子如Fe3+、Al3+,还有某些原子团如NH4+、HCO3- 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使其数目减少。6.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计算,如Na2O2 + H2O、H2S + SO2等。7.凡是用到22.4 L?mol-1时,要注意是否处于标况下、是否为气体。8.常见的可逆反应如2NO2N2O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9.一定条件下混合气体的质量或所含原子的个数,如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C2H4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28g10.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如1 mol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胶粒数远小于NA。另外,物质的量与各量之间的关系:阿伏伽德罗常的研究对象是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共用电子对(共价键)等。它们都要通过物质的量n联系起来,正确理解概念,准确掌握它们之间的计算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___________(选填数字序号)。①常温常压下,1mol氮气含有NA个氮分子②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22.4 L,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约为NA个③标准状况下,22.4 L NO和11.2 L O2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约为1.5NA④将NO2和N2O4分子共NA个降温至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 L⑤常温下,18g重水所含的中子数为10NA个⑥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总数为2NA个⑦常温常压下,任何金属和酸反应,若生成2g氢气,则有2NA电子发生转移⑧标准状况下,1 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A⑨31g白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单键数目是NA个⑩1L 1mol?L-1的FeCl3溶液中铁离子数目为NA个解析:①正确,1mol氮气的分子数与是否标准状况无关;②正确,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22.4 L,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因此含有NA个分子;③不正确,因为NO和O2一混合就会立即反应生成NO2;④不正确,因为存在以下平衡:2NO2N2O4(放热),降温,平衡正向移动,分子数小于NA,标准状况下,其体积小于22.4 L;⑤不正确,重水分子(D2O)中含有10个中子,相对分子质量为20。因此18g重水所含中子数为10××NA=9NA;⑥正确,1个氦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所以1mol氦气含有2mol电子,它与外界温度和压强无关;⑦正确,不论在任何条件下,2g氢气都是1mol,无论什么金属生成氢气的反应均可表示为:2H+ + 2e-=== H2↑,因此生成2g氢气,则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⑧不正确,标准状况下,辛烷是液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1这一物理量;⑨不正确,白磷分子的分子式为P4,其摩尔质量为124g?mol-1,31g白磷相当于0.25 mol,白磷分子的结构为正四面体,一个白磷分子中含有6个P-P共价键,所以0.25 mol白磷中含有1.5 NA个P-P共价键;⑩不正确,在水溶液中水解,造成Fe3+铁离子的数目小于NA。&点拨: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考查,在试题中往往出现多种限制条件或迷惑性条件,做题时要大胆心细,求解策略是认真读题,检查题给条件是否齐全,把迷惑性条件一一标出,仔细分析后再做出正确判断。三、链接高考1.(2013?上海化学?15)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g,则该混合物A.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a/7+1)NA&&&& 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aNA/7C.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33.6a/14L&&&& D.所含原子总数为aNA/14解析:C2H4和C3H6分子中含实验式相同,均为CH2,1molC2H4中含有6mol共用电子对,1mol C3H6中含有9mol共用电子对,则相当于1molCH2中含有3mol共用电子对,因此ag混合物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3a?NA)/14,则A选项错误;1molC2H4中含有碳氢键数4mol,1mol C3H6中含有碳氢键数6mol,则相当于1molCH2中含有2mol碳氢键,因此ag混合物中含有碳氢键数目为:(2a?NA)/14,则B选项正确;C项没有注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则不能确定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因此C选项错误;1molCH2中含有3mol原子,因此ag混合物中含原子总数为3aNA/14,因此D选项错误。答案:B2.(2013?新课标卷Ⅱ?9)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 L 1.0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 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C. 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 NAD. 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A解析:A项,H2O中也含有氧原子,所以总的氧原子个数应大于2 NA;B项,12g石墨相当于1mol碳原子,又因为一个碳原子被三个相邻的六元环共同使用,所以一个六元环相当于占据2个碳原子,今有1mol碳原子,那就有1/2 NA=0.5mol的六元环了,也就是0.5 NA个;C项,由于溶液的体积未知,所以无法求出的OH-数目;D项, 1mol OH-所含的电子数为10 NA个。答案:B考点定位: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使用及相关计算。3.(2013?广东理综?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8g O2含有4NA个电子B.1L 0.1mol?L-1的氨水中有NA个NH4+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A个HCl分子D.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个2NA电子解析:8g 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每个氧原子含有8个电子,所以含的电子总数为4NA,因此A选项正确;由于一水合氨属于弱电解质,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所以1L 0.1mol?L-1的氨水中含有的NH4+个数应小于0.1NA,因此B选项错误;在标准状况下,盐酸是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而且盐酸属于强电解质,不存在HCl分子,因此C选项错误;根据Na元素化合价从0到+1的变化,知1molNa完全被氧化失去的电子数应为1NA,因此D选项错误。答案:A4.(2013?江苏化学?7)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 1 mol?L-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B.78 g 苯含有C=C 双键的数目为3NAC.常温常压下,14 g 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D.标准状况下,6. 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1NA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难度中等。A项,由于次氯酸根离子水解,该离子数目会变小,错误;B项,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错误;C项,由于氮气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总质量一定原子数一定,正确;D项,反应中电子转移数错误,且NO2气体中存在与N2O4的平衡,错误。答案:C5.(2013?广西理综?8)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 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 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解析:A项,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物质的量必然相同,但是二者的质量不相同,所以密度不相同;B项,原子数相同时(二者都属于双原子分子),分子数必然相同,但是每个分子中所含的中子数不相同,所以中子数不相同;C项,体积相同,分子数相同,且每个分子含有的电子数也相同(都为14),所以电子总数相同;D项,二者的物质的量不相同,所以质量相同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同,所具有的质子数也不相同。答案:C6.(2013?安徽理综?7)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中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O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C.HCHO分子中既含σ键又含π键&&& D.每生成1.8g H2O消耗2.24L O2解析:A选项,该反应在室温下可以进行,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选项,二氧化碳结构为O=C=O,为极性键,错误;C选项,甲醛中,含有碳氧双键,故其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正确;D、氧气的体积没有标明状况,故不一定为2.24 L,错误。答案:C7.(2013?江苏化学?18)(12分)硫酸镍铵[(NH4)xNiy(SO4)m?nH2O]可用于电镀、印刷等领域。某同学为测定硫酸镍铵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准确称取2. 3350 g 样品,配制成100. 00 mL 溶液A;②准确量取25. 00 mL 溶液A,用0. 04000 mol?L-1 的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Ni2+(离子方程式为Ni2+ + H2Y2-= NiY2-+2H+),消耗EDTA 标准溶液31.25 mL;③另取25. 00 mL溶液A,加足量的NaOH 溶液并充分加热,生成NH3 56. 00 mL(标准状况)。(1)若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EDTA 标准溶液润洗,测得的Ni2+含量将&&&&&&&& &(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2)氨气常用______检验,现象是______。(3)通过计算确定银硫酸镍铵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解析:本题考查滴定分析与计算。(1)未润洗,EDTA浓度偏小,用量偏大,测得的Ni2+浓度偏大;(2)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3)分别根据题中数据计算出晶体中各种微粒的数目,在求出物质的量之比,即可。答案:(1)偏高 (2)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颜色由红变蓝(3)n(Ni2+)= 0. 04000 mol?L-1×31. 25 mL×10-3L?mL-1 =1.250×10-3 moln(NH4+)==2.500×10-3 mol2n(SO42-)===2.500×10-3 molm(Ni2+)=59 g?mol-1×1. 250×10-3mol=0.07375 g m(NH4+)=18 g?mol-1×2. 500×10-3mol=0.04500 g m(SO42-)=96 g?mol-1×2. 500×10-3mol=0.2400 gn(H2O)==1.250×10-2 molx : y : m : n=n(NH4+) : n(Ni2+) : n(SO42-) : n(H2O)=2:1:2:10 硫酸镍铵的化学式为(NH4)2Ni(SO4)2?10H2O 8.(2013?浙江理综?26)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将6.00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 L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产生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5 g/L。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__;乙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含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Cu2O + 2H+ === Cu + Cu2+ + H2O)(5)甲与乙之间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H2,判断理由是________。解析:①已知,甲、乙两种化合物均可产生H2 ,故它们的组成中均含有H元素。②根据甲加热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H2,可知甲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是一种金属氢化物。再由甲与水反应也能放出H2,同时还产生一种可溶于NaOH 溶液的白色沉淀,可知,这种白色沉淀是Al(OH)3,从而推出甲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Al;再根据标准状况下,6.00g 甲加热完全分解可产生0.3mol(6.72L)H2 ,可推断甲为AlH3。③根据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得到H2 ,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由此可知,乙也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根据计算丙的相对分子质量( M=1.25×22,4=28),可以推断丙为N2 ,则乙为NH3。由此,可以写出甲的化学式;NH3的电子式;AlH3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N2与金属Mg 的反应为:N2 + 3Mg &Mg 3N2,故产物为Mg 3N2(化学式);依题给的信息: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CuO 反应生成Cu 和N2 就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⑤根据题给的已知条件,Cu2O + 2H+ = Cu + Cu2++H2O ,可以知道Cu2O与酸能发生岐化反应,生成Cu 和Cu2+,Cu2+ 能使溶液呈蓝色,从而可以设计出验证产物中含有Cu2O 的实验方案。 ⑤分析AlH3和NH3中氢的化合价可知,AlH3中氢的化合价为-1价,NH3中氢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归中规律: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答案:(1) AlH3&&& &(2)AlH3 +3H2O=Al(OH)3 + 3H2↑& (3) Mg3N2(4) 2NH3 + 3CuO &3Cu + N2 + 3H2O &&(5)取样后加稀H2SO4 ,如果溶液变蓝,说明产物中含有Cu2O ,反之则无Cu2O 。 (6) 可能&&& AlH3中的氢化合价为-1价,NH3中的氢为+1价,从而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9.(2013?海南化学?17)(9分)BaCl2?xH2O中结晶水数目可通过重量法来确定:①称取1.222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溶解,边搅拌边滴加稀硫酸到沉淀完全,静置;②过滤并洗涤沉淀;③将盛有沉淀的滤纸包烘干并中温灼烧;转入高温炉中,反复灼烧到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1.165g。回答下列问题:(1)在操作②中,需要先后用稀硫酸和&&&&&&&&&&& &洗涤沉淀;检验沉淀中氯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2)计算BaCl2?xH2O中的x=&&&&&&&&&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操作③中,如果空气不充足和温度过高,可能会有部分沉淀被滤纸中的碳还原为BaS,这使x的测定结果&&&&&&&&& &(填“偏低”、“偏高”或“不变”)。解析:(1)若沉淀洗涤后洗涤液中不含Cl-则已经洗净,这是沉淀洗涤的常用方法;(2)计算氯化钡和水的物质的量比,即求出x;(3)题中已经表明硫酸钡被还原为BaS,则沉淀质量减小,相对水的质量比提高,x数据将偏高。答案:(1)蒸馏水&&&&& 取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滴加AgNO3溶液,若无白色浑浊出现,则表明Cl-已经冼净。(2)样品中BaCl2的物质的量为n(BaCl2)==5.000×10-3mol样品中BaCl2的质量为m(BaCl2)=5.000×10-3mol×208g?mol-1=1.040gn(H2O):n(BaCl2)= : 5.000×10-3mol=2.02≈2(3)偏高四、跟踪练习1. (2012?江苏化学卷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B.常温常压下,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C.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解析: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A,因为Cl2溶于水不可实现完全与水反应。C.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态,无法计算。D.常温常压下,2.24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不好计算,非标准状况。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题、晶体结构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物质的状态等。答案:B2.(2012?海南化学卷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 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 1.0L的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D. 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解析:因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A选项错;2.3g钠(0.1mol)不论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都生成+1价的Na+,都会失去0.1mol电子,B选项正确;因S2-离子会水解,使其数目小于0.1NA ,C选项错;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态,不能应用标准状况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D选项错。答案:B3.(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11) 设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4gCH4 含有NA 个C-H共价键B.1 mol Fe 与过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A个电子C.1 L 0.1 mol ?L-1NaHCO3液含有0.1NA 个HCO3- D.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 和CO2合气体含有2NA 个O 原子解析:B 应该是转移3NA& 个电子。C应该是小于0.1NA 个HCO3-。D条件错误,应为标准状况。答案:A4.(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态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B. 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红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C. 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解析: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HF的沸点19.54℃,在标况下是气态,A项错误;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是CH2,故7.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含有n(CH2)=0.5 mol,则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B项正确;浓硫酸与Cu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变稀,就与Cu不反应了,故生成的SO2分子数目小于0.46NA,C项错误;N2与H2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D项错误。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试题常设置的陷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标准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出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考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如HF、H2O、CHCl3 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晶体结构:P4 、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的结构及化学键的数目;④氧化还原反应:常设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得失)数目方面的陷阱;⑤电解、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或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知识;⑥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如1 mol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胶粒数远小于NA。答案:B5.(2012?新课程理化学卷9)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于足量的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解析: D项,非标准状况,无法确定22.4L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故无法判断电子转移数目。答案:D6.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23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B. 1L 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A个OH-C. 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个NA个CCl4分子D. 1molFe2+ 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解析:本题考察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和判断。NO2的摩尔质量是46g/mol,所以23g NO2的物质的量是0.5mol,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2=1mol,即含有NA个氧原子,A正确;NH3?H2O属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因此1L 0.1mol?L-1的氨水不可能电离出0.1molOH-,B不正确;常温常压下,CCl4是液体,因此不适用于气体的摩尔体积,即22.4 L CCl4不是1mol,C不正确;Fe2+ 被氧化,产物是Fe3+ ,因此1 mol Fe2+ 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NA个电子,D也不正确。答案:A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 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D. 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解析: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不存在NaCl分子,A不正确;Na+的最外层已经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B正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是指1.00mol NaCl即58.5g NaCl溶于水配成1L溶液,而不是指溶剂为1L,C不正确;有原子守恒可知58.5g NaCl只能生成0.5mol氯气,在标准状况下是11.2L,D不正确。答案:B8. 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B. 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C. 10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D. 10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解析:A选项中Al3+是10电子粒子;B选项中计算要以Cl2为计算依据;C选项中硫酸已经完全电离,不要重复计算;D选项由pH=13计算OH-浓度为0.1mol/L。答案:D9.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8g H2O中含的质子数为10NAB.12g 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D.1 mol Na 与足量O2 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解析:金刚石中平均每一个碳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因此12g 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答案:B10.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B.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AC.1mol Na2O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 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A解析: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1mol任何微粒中含有的微粒数,A选项中的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故错;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故其1.7g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其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为18个,则其1.7g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数目为0.9NA,因此B对;Na2O2固体中,含有的是Na+ 和O22-两种离子,1mol固体中含有3mol离子,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3NA,因此C错;戊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故其2.24 L不是0.1mol,因此D错。答案:B11.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B. 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C. 标准状况下,2.24L已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D. 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解析:A选项甲醇的结构简式是CH3OH,故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B选项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OH-的数目。C选项标准状况下已烷为液态,不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无法计算。D选项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O的化合价-1价转变为0价,转移电子1mol,0.2×2=0.4NA。答案:D备考提示: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考查,在试题中往往出现多种限制条件或迷惑性条件,做题时要胆大心细,解题的策略是认真读题,检查题给条件是否齐全,把迷惑性条件一一标出,仔细分析后再做出正确判断。在进行判断时首先要以“物质的量”为中心;以“标准状况”和“气体”这两个前提为基本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明确“三个关系”: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数目间的关系;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③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搞清“两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有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近几年的各种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这种题型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备考复习时应多加注意,强化训练,并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上一篇】
【下一篇】碳与氧形成三原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三原子化合物是CO2如图所示,x代表C的电子,点代表氧的电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化学3月月考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化学3月月考试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用电子式表示Na与S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血刺傲然澶z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1)下图是Na、Cu、Si、H、C、N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①请写出图中b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 ②单质a、f对应的元素以1:1的原子个数比形成的分子(相同条件下对H2的相对密度为13)中含___个σ 键和___个π键。 ③a与b元素形成的10电子中性分子X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将X溶于水后的溶液滴入到AgNO3溶液中至过量,得到络合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中X与Ag+之间以__________键结合。④下图是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结构,请简要说明该物质易溶于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其单质与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①与碳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____________。②CS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写出一种与CS2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③冰晶胞中水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有球表示的微粒相同。其中空心球所示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或面心,实心球所示原子位于立方体内)类似。每个冰晶胞平均占有____个水分子, 若冰晶胞的边长为a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冰的密度为d g/cm3,则水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1)下图是Na、Cu、Si、H、C、N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①请写出图中b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 ②单质a、f对应的元素以1:1的原子个数比形成的分子(相同条件下对H2的相对密度为13)中含___个σ 键和___个π键。 ③a与b元素形成的10电子中性分子X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将X溶于水后的溶液滴入到AgNO3溶液中至过量,得到络合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中X与Ag+之间以__________键结合。④下图是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结构,请简要说明该物质易溶于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其单质与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①与碳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____________。②CS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写出一种与CS2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③冰晶胞中水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有球表示的微粒相同。其中空心球所示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或面心,实心球所示原子位于立方体内)类似。每个冰晶胞平均占有____个水分子, 若冰晶胞的边长为a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冰的密度为d g/cm3,则水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1)下图是Na、Cu、Si、H、C、N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①请写出图中b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 ②单质a、f对应的元素以1:1的原子个数比形成的分子(相同条件下对H2的相对密度为13)中含___个σ 键和___个π键。 ③a与b元素形成的10电子中性分子X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将X溶于水后的溶液滴入到AgNO3溶液中至过量,得到络合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中X与Ag+之间以__________键结合。④下图是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结构,请简要说明该物质易溶于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其单质与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①与碳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____________。②CS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写出一种与CS2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③冰晶胞中水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有球表示的微粒相同。其中空心球所示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或面心,实心球所示原子位于立方体内)类似。每个冰晶胞平均占有____个水分子, 若冰晶胞的边长为a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冰的密度为d g/cm3,则水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科目:最佳答案
(1)①1s22s22p3;②3;2;③三角锥形;[Ag(NH3)2]+;配位;④HNO3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的水中,HNO3分子中的-OH易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2)①N原子2p轨道半充满,能量低;②N3-;③8;
解析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原子分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