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词汇500个描述情绪的词汇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的大机遇_新华每日电讯
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的大机遇
日 08:56:20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8版
【字号 】【】【】【】
  230多年前,英国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加速了整个世界的运转。此后的两次工业革命,极大释放了人的智能与力量,剧烈地改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然而当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星火燎原之时,曾经的技术大国中国却被落在了后面……
  逝者如斯。在经历三轮重大工业革新之后,历史的车轮正驶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门。中国的经济地位、科技实力和创新活力也早已今非昔比。面对刚刚开启闸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如何把握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如何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中顺势而动,有所作为?  
非线性扩展的新革命
  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24日电(记者吴丛司、张淼、韩墨)回顾大历史,每次工业革命都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跃升:十八世纪以蒸汽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十九世纪电力广泛应用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二十世纪依赖电子和信息技术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又成就了生产的自动化。技术大变革的间隔越来越短,触角越来越广,对经济发展和各个产业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
  随着移动网络在生活中已不可或缺,更小更强大的传感器不断升级换代,人工智能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入口正悄然开启。
  今年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主题确定为“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旨在探索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趋向、影响和实现路径。不少与会政商领袖认为,这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进而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人性化、数字化的产品生产与服务模式。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5G通信、能源储存和量子计算,都是这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当然也是今年达沃斯嘉宾口中的高频词汇。
  全球最重要的智能手机处理器供应商美国高通公司首席技术官马修·格罗布在论坛上说,第四次工业革命绝不单受一种技术驱动,将综合利用多个领域的技术。3D打印可为机器人提供堪比人类的皮肤与骨骼,5G又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换与联通。分属于不同学科的技术如今开始汇流,并互相碰撞与促进,有可能形成新一轮“技术大爆发”,推动新工业革命进入更广阔水域。
  论坛上不少与会专家的观点是,与以往历次工业革命相比,第四次革命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将彻底改变整个生产、管理和治理体系。
“失而复得”的大机遇
  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的,一看国力的增长速度,二是取决于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这是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的著名论断。
  在过去200多年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上,中国多次错失工业革命的契机,深刻体会到技术落后、创新不足、工业体系残缺之痛。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得益于劳动力优势和大量投资,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制造业的近20%。
  不过,人们也清晰地认识到,与发达工业国相比,中国工业综合实力还存在差距,由大转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潮,中国的决策者和企业家迫切希望迎头赶上,成为关键领域的引领者。
  事实上,以智能制造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自2005年以来,在3D打印和机器人工程学领域,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专利申请来自中国,所占比例为全球各国之最。在纳米技术方面,中国是第三大专利申请来源国,占全球申请量的将近15%。
  中国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五年前还名不见经传,而它凭借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和追求极致的企业家精神,如今已成为全球顶尖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研发和生产商,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全球小型无人机市场过半份额。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告诉新华社记者,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为中国提供很好的机遇。当前中国正在积极研发新的5G通信技术,处于全球认可的领先地位,并有望被国际电联采用作为新的国际标准。
  欧洲最大的软件企业德国思爱普公司负责生产和创新的董事会成员贝恩德·洛伊克特在达沃斯对记者说:“中国在制造业领域既拥有技术优势,也保持着很高的行动效率,中国没有理由不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跑者。”
锲而不舍的锐创新
  中国靠什么参与乃至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不少受访专家的答案惊人一致:持续不断地创新。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说:“中国的未来在于创新,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也在创新!”
  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科技界喜报频传。一批自主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成果列国际物理学领域十大“年度突破”榜首,多名科学家在国际科技大奖中折桂,因对青蒿素研究成果有重大贡献,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与此同时,中国高铁已成全球最大基础设施投资市场,营运里程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中国高铁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构建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高铁技术体系,再次印证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互联网经济领域,中国企业展现出蓬勃的创新活力。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同时跻身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BAT”成为国内外业内人士无人不晓的热词。中国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互联网格局中的重要一极。盘石网盟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田宁告诉记者,谷歌应用程序商店排名前十的APP中,一半来自中国,而在东南亚市场,80%的游戏和杀毒软件等产品由中国开发。
  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在达沃斯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中国已在移动互联等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拥抱新工业革命和互联网创新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关键。
  “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重大战略目标。而这里的创新,不仅包括重大的科技创新,还包括一系列制度性创新和改革。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改革商事制度,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为创新者、创业者“松绑”,极大释放了市场活力,使得一大批创新性企业破茧而出。截至2015年底,中国共有各类众创空间2300多个,各类科技孵化器超过2500家,并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
  中国提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战略,在上海、天津等地设立自贸区,都旨在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使投资贸易更为便利高效,商务环境更加宽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衔接,将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转化为发展的驱动力。
  锐意创新的中国,不会再错过这个革新求变的大时代。正如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所说,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中国凭借其一系列开放创新,必将成为新一波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浪潮的“弄潮儿”。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欢迎您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0 - 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
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
《环球》杂志
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并不意味着我国可以忽视制造业的短板,直接进入互联网时代,而是要对制造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1月20日至23日,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会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旨在探索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趋向、影响和实现路径。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给一些国家提供了弯道超车、超前发展的机遇,工业革命也成为全球经济格局大重组的导火索。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一度成为“日不落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日本、德国等国家迎头赶上;第三次工业革命使美国获得长达十多年的持续增长,成为世界经济领头羊。而那些曾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机遇的国家,如西班牙、荷兰等国,由于没能抓住后续工业革命的机会,由原来的第一方队退至第二方队。
  中国虽然在农业文明时代有过领先于世界的唐朝盛世,但由于没能搭上工业革命的快车,又逐步沦为低收入国家。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现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目前,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其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旨在形成高度灵活、人性化、数字化的产品生产与服务模式。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5G通信、能源储存和量子计算,都是这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在许多领域带来快速和颠覆性的变化,世界格局再一次面临着洗牌的机会,会产生新的赢家与输家。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是简单地回归制造业,而是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具备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脱颖而出的基础,抓住这个机遇,会有力促进中国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首先,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做好基础工作:加强制度与法律建设,深入进行经济与科技体制改革,为大众创新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教育抓起,提高信息服务的公共化和均等化水平,提高全民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技术应用素质,做好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第二,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并不意味着我国可以忽视制造业的短板,直接进入互联网时代,而是要对制造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来支撑,信息化就会因缺乏坚实的技术基础而难以加快发展。
  现在发达国家正在进入工业4.0时代,而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大体处于2.0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必须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由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使我国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第三,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要针对我国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实现互联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与服务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要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
  第四,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要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世界一些知名企业不仅自身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而且还为其他企业提供智能化技术服务的发展模式,值得我国企业借鉴。
  互联、共享使每个市场主体都有可能参与工业革命并在其中发挥作用,因此,技术创新不仅来自大公司,中小企业和民众也可能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的重要途径。
来源: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3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本刊通用网址: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编辑部电话:
globe1980@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邮政编码:100040
总 编 辑:姬斌(兼)
执行总编辑:金风
副总编辑:聂晓阳
&&&&&&&&&&&&&李晓明
&&&&&&&&&&&&&刘新宇
&&&&&&&&&&&&&刘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更多公众号:amulongjiqiren江苏阿姆龙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其强大的研发、设计及制造能力,为用户提供高可靠性的创新的机器人、机器人自动化工程、全电动注塑设备、高精度电火花加工机、小型加工中心及自动化加工成套工程,帮助我们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的大机遇,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辛亥革命相关英文词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