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不要抱怨学习苦 那时你去看前方的路。

《入行论》第119/120/121/122课学习笔记和思考题答案
《入行论》第一百一十九课学习笔记和思考题答案
【颂词及释义】无亲亦无怨,只身隐山林,
先若视同死,殁已无人忧。
我在大限来临之前,应及早前往寂静的地方,独自一人精进修持。在那里,没有亲人的挂念,也没有怨敌的危害,亲朋好友认为我早已不在人世,那么纵然真正死亡,也不会有人为我哀伤痛苦。
四周既无人,哀伤或为害,
故修随念佛,无人扰令散。
如果死在寂静的山里,四周根本不会有人哭,自己可随念佛陀等一切善法,不会有人干扰而令心散乱。
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
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
总之,我们应当安住在环境清幽、琐事鲜少、极其安宁、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止息一切散乱的森林中。
尽弃俗虑已,吾心当专一,
为令入等至,制惑而精进。
舍弃一切无谓的尘嚣和俗虑以后,接下来,我应该专一所缘,勤修禅定,为自心能够进入三摩地并制伏一切烦恼,勉励自己精进地修持。
现世及来世,诸欲引灾祸,
今生砍杀缚,来世入地狱。
贪欲的过患相当可怕,有了贪欲,给今生来世都会带来莫大的灾难:今生会遭受砍杀、捆缚等痛苦,来世则会堕入地狱等处。
【本课所属科判】甲二、议义→乙二、所入之自性→丙三、趋入之方法→丁四、静虑→戊二、断除违品→己二、广说→庚一、离俗世→辛二、从功德角度教诫依止静处→壬三、教诲依止静处→庚二、弃妄念→辛一、略说→辛二、广说→壬一、于欲妙生起厌烦→癸一、观察果报可怕;
癸二、观察本体不净;
癸三、观察因有害。
【本课要点】
1. 修行人应及早前往寂静的地方精进修持,死在寂静地方非常吉祥,修行也会圆满成功。
临死时,旁人的哭声会影响亡者随念三宝的心而障碍转生;如果住在寂静的地方,死时就不会受干扰,保持清净的信心,修行人很容易往生清净刹土。
住在寂静的地方,远离一切散乱和琐事,心很容易得以调伏,对修持静虑有很大的帮助。即使没有机会去寂静森林修行,居士也要在一些时间断除外缘精进修行。
在寂静的地方,我们应斩断对世间的贪恋,一心专注于修持菩提心。为了使自心安住于止观双运的境界,或者安住于菩提心,须以妙观察智断除自己的烦恼。
5. 修行中最可怕的违缘就是贪欲,依靠贪欲而毁坏自他的现象非常多。断除贪欲最好的方法,即是不执著对境。
【法语摘要】
死在寺院里跟死在家里完全不同,尤其死在医院里更麻烦,他们形式上的抢救工作也不得不做,一做的话,作为修行人,恐怕还是受很大的影响。所以,大家平时在修行过程中,对死亡应该有所准备。
2. 其实,不管在家人、出家人,别人死时,自己最好不要哭。
大家在面对死亡时,关键要看自己能不能观想佛,不能观想的话,也应在看得见的地方摆一张佛像,一心一意地祈祷,唯有这样,才能获得解脱。
修行中最可怕的违缘就是贪欲,依靠贪欲而毁坏自他的现象,自古以来也是非常非常多。作为出家人,应该经常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自己的戒律永远清净;在家人也要尽量知足少欲,对人财物不应过于贪执,否则将如萨
哈巴所说:“贪执犹如芝麻许,竟引痛苦无边际。”
5. 断除贪欲最好的方法,即是不执著对境,不管是对人也好,对财物也好,对名声也好,都不要有太大的执著,应该看得淡、看得破。
非常希望大家时常祈祷传承上师和佛菩萨,过去自己以贪心造作的恶业,在圣者面前竭力忏悔,认清心的本性,以后尽量不要被贪欲蒙蔽,这样,来世才不会堕入地狱、饿鬼、旁生当中。否则今生中一直贪得无厌,肆无忌惮地造恶业,来世不堕落是绝不可能的。
【思考题】《入行论》第一百一十九课---思考题
666、亲友临终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哭?按照世间传统,不哭的话,大家会觉得你不尽人情,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答:临终之际,尚未昏昧时,有二忌。一忌家属与病者作软爱语,以世情牵缠,徒增恩爱悲伤。二忌临床挥泪,未死先哭,喧哗吵闹,扰乱正念,令病者心生悲恋、执着,或将泪水滴亡者身,触动其情执,使之不忍离去。影响他投生的境界,似此情形,纵弥陀接引亦无济于事。还有临终之际,色身四大分散,功能全失,彷若生龟脱壳、螃蟹落汤,众苦交煎,痛不可言。心念则因贪恋娑婆、恐惧死亡,或诸般因由,致无法安详辞世。色身虽死,心识则随业缘相牵,转世投胎。死亡时之心境、念头,影响来世至剧,故临终处理是否允当,实关联亡者神识之升沈。临终时哭泣,不但对死者没有丝毫的益处,反而会害了他。
所以亲友临终时,应马上为他念佛(也就是助念)或者说法。
助念就是一般所谓的临終关怀,即是帮助临終的人提起正念。因为人在临終时,心中会感到煩恼、恐怖,做不了主,此时需凭藉莲友念佛之力,来帮助临終者、命終
49日內的亡者,提起念佛之正念,使亡者能与佛菩萨的愿力相感应,而顺利往生佛国净土。
为此,古来的祖师大德都认为:不要在死者的面前哭泣,如果您真的很想痛哭一场,那么就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哭个痛快吧!
667、请以教证说明,为什么临终时随念佛陀非常重要?除此以外,还可以随念哪些对境?
答:《宝灯经》中说:“临终随念佛,指向佛陀像,赞颂皈依偈,此人获佛光。”假如临终时想着佛陀,或者看着佛像皈依、赞颂,此人定能获得佛的加持,不会堕入三恶趣。尤其是戒律清净、修行精进的人,死时能忆念佛的话,一定会获得往生,如《别解脱经》中云:“恒持清净戒,精进修行者,临终无忧愁,如火中解脱。”《月灯经》中也说:“一旦受病危,或遭死亡苦,不失忆念佛,痛苦不被夺。”因此,临终时再怎么痛苦,只要一心向佛,所有的痛苦便会消失无余。
随念的对境,还可以是法宝、僧众、菩提心等。
668、假如你没有机会住在寂静处修行,那你平时怎样安排时间?请具体说明。
答:末学暂时因缘不具足到寂静处去修行,平时的安排是:
每天早晨都会到佛堂里礼佛,然后诵经。
中午的时候会看两个小时的书(也就是闻思),
晚上如果小组里没有共修,末学七点多钟还会接着再看书,一直会看到十二点多。
每天最少五、六个小时用来闻思的,这个习惯维系了好几年了,如果哪一天没看书,末学会觉的有点不自在了。
669、为什么说贪欲的过患相当可怕?请引用其他公案说明你对此问题的理解。
答:贪欲会给今生来世都会带来莫大的灾难:今生会遭受砍杀、捆缚等痛苦,来世则会堕入地狱等处。如《本师传》中云:“贪欲如嗔蛇,毁坏今来世,智者不应依。”其他佛经中也说:“欲妙之奴遭剖剁,砍头挖眼断手足,贪欲令堕众生狱,令转饿鬼与旁生。”佛陀在《方广庄严经》中,还用毒叶、宝剑、火焰等比喻阐述了贪欲的危害。所以要明白,如果贪心增长,一切苦恼都会出现。
大概在1994年,台湾有一姓黄的人家,兄弟三人。三弟对大嫂生起贪心,有不正当的关系。为了得到大嫂,三弟放火烧死了大哥及大嫂的子女。大嫂见到儿女被烧得面目全非,心痛万分,哪里有心情与三弟再续孽缘?三弟因为自己的贪欲,烧死了数条人命,最后也难逃法律的制裁。
当一个人的心被燃烧的贪欲占据时,就会失去对行为的制约,为满足贪欲而无所不为。因为贪著财物而不择手段;因为贪著女色而坑蒙拐骗;因为贪著地位而结党营私;因为贪著虚名而自赞毁他;或者因为贪著别人的所有,而不惜践踏自己的人格,以谄曲、奉承的手段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贪著使我们的心不由自主地被它们所牵引,产生种种挂碍。当我们的贪著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的心被强烈的希求占据着、折磨着,甚至导致病态的渴望,使我们无视道德的要求,无视法律的约束,在贪欲的驱使下胡作非为。
从个体的生命来说,贪欲是烦恼的根本,而从整个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贪欲又是一切人为灾难产生的基础。贪著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随着欲望的升级,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吃着地球有限的资源:森林被过度砍伐,矿藏被盲目开发,空气被污染,水源在变质……资源急速消耗和贪欲不断增长所形成的恶性循环,正在世界各地蔓延着。仅仅几代人的生存时间,我们的对自然的破坏,就已超过了过去的几千年的总和。
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人一辈子就是在这其中打滚,从而度过我们的一生。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它束缚,成为它的奴隶,甚致心安理得地让它牵着鼻子走。我们除了晚上睡觉,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忙工作,忙于发财、享乐,同时又追求种种名誉、地位,有的还不择手段,不讲道德。到了某一段年龄有对色欲(淫欲)有种种的贪求,为了追求感观享乐,可以不讲家庭责任和社会道德。
有了爱欲之心以后,更产生自私的占有欲,然后,合于我心意的就是顺境;达不到我的需求的就是违境。顺境时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碰到违境就产生痛苦,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人生的痛苦乃是因欲而来的,与欲相违,或是欲望不满足,便耿耿于怀,浑身不自在,所谓“有求皆苦,无欲则刚”,这世上有几个人不为自己的贪求和物欲掉入名利的牢笼呢?
“背爱心而生憎嫉”,在人生的旅途上,不管人和事,一违背了“我”的爱欲,憎恨和嫉妒便产生了,正由于这些心理的作用,“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便促成种种不同的行为,所以自己便掉入地狱饿鬼道里去,万劫不复了。
因为有了这许许多多的贪著,就有许许多多的挂碍,内心不得安宁,不得自在。又因为贪著进而就希望占有,于是拼命追求,得到了也仅仅是暂时的满足;如果不能得到,就有求不得苦。所以,贪著是烦恼,贪著是痛苦。
如贪心会引起杀生,通常人们因为贪肉食的美味,或者希望从杀生贩卖中得到利润,而大造杀业,有时也为了占有别人的财富而不杀掉他又得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就造了谋财害命的恶业。
至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大多也是因贪心引起的,像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频,都还不是因为要吞并别人的土地?
贪心也会引起偷盗,那些小偷或大盗之所以要不择手段地获得别人的财富,那是因为对他钱财起贪心了。
贪心也会引起邪淫:男女之间因为互相贪爱故,这才出现淫邪的行为。贪心也能引起妄
语,在商业界有许多人,为了能赚更多更多的钱,一天到晚都在说假话,欺骗别人。因为贪心,促使我们众生造下了许多罪业。
《入行论》第一百二十课学习笔记和思考题答案
【颂词及释义】月老媒婆前,何故屡恳求?
为何全不忌,诸罪或恶名?
为何有些男人为得到所贪爱的女人,在媒婆面前,低三下四地再三乞求作媒?只要能得到那个女人,为什么他们不顾名声,不惮造罪,不惜花费一切钱财?
纵险吾亦投,资财愿耗尽,
只为女入怀,销魂获至乐。
为了得到女人,哪怕危机重重,自己也愿冒险尝试;就算为此荡尽财产,自己也是心甘情愿,只因为女人的投怀送抱,能带来莫大的销魂喜乐。
除骨更无余,与其苦贪执,
非我自主躯,何如趣涅槃?
女人只是一堆骨架而己,全身骨肉相连,中间充满不净物。这样肮脏的身体,男人们却要拥入怀抱、贪恋不舍,其实所贪执的对境,都不是你能自由主宰的,何不追求自由解脱的涅槃妙乐呢?
始则奋抬头,揭已羞垂视,
葬前见未见,悉以纱覆面。
初次见面时,男人揭开女人的面纱后,为了看清她的容颜,努力使她向上抬头,女人则娇羞地低头垂视,不敢抬头。出葬以前,男人见过或者没见过的女人,都用面纱覆着自己的脸。
昔隐惑君容,今现明眼前,
鹫已去其纱,既见何故逃?
往昔你非常渴望见到那张迷惑你的面孔,但是女人死了以后,尸体扔在尸陀林,秃鹫和豺狼已扯去了她的面纱,你为什么反而惊慌逃走呢?
【本课所属科判】甲二、议义→乙二、所入之自性→丙三、趋入之方法→丁四、静虑→戊二、断除违品→己二、广说→庚二、弃妄念→辛二、广说→壬一、于欲妙生起厌烦→癸二、观察本体不净→
子一、以同离命故观彼不净→丑一、无有所贪之法→丑二、以贪而视不应理
丑三、以嫉妒保护不应理;丑四、恭敬供养不应理;丑五、欣喜接触不应理;丑六、以贪拥抱不应理。子二、观察具命而观彼不净。
【本课要点】1、我们所喜爱的他人之身,真正用智慧来观察的话,和离开了生命的尸体一样不清净,没有什么可贪执的。
2、人在贪欲的束缚下,即使犯了极大的罪业,也是心甘情愿,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应当远离修行或持戒的一切违品。
3、历史上为了女人而毁坏国政、身绝命亡的故事也非常多。修行人要随时忆念佛陀关于女身不净的教言。
4、世间人的贪执放不下来的话,永远得不到自在和快乐。如果把花在女人身上的精力和时间,全部用于希求解脱、希求佛果,早就已经成就了。
5、所喜欢女人的身体到尸陀林以后就面目全非了,没有一处值得贪恋。
【法语摘要】1、这部论典非常殊胜,嗔恨心比较重的人,应该常看一下《安忍品》;贪心比较重的人,不管是男众女众,需要多看第八品;对很多道理懵懵懂懂的人,应该学习《智慧品》。
2、上师如意宝讲过:“女众学习《入行论》等大乘经典时,一提到女身不净、女人如何不好,就应该把名词换一下,把女人全部换成男人,以此断除自己对男人的贪执。除了个别颂词是针对女人讲的,大多数内容都可以互用。”
3、女人并不是你能完全拥有的,两个人的感情好几天,过一段时间就破裂了,如果把花在女人身上的精力和时间,全部用于希求解脱、希求佛果,早就已经成就了。
4、汉传佛教中,常提到楞严咒对治贪心的力量很强,而在藏传佛教里,守戒律的人应该多祈祷作明佛母,持诵作明佛母的心咒,是对治贪心的殊胜窍诀。
5、上师如意宝经常提醒大家:首先应当选择环境,若对戒律各方面有损害,应该火速离开,选择其他的地方。
6、假如贪执女色,今生来世都将毁坏无余。有些出家人破戒还俗后,今生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来世堕入恶趣的痛苦就更不用说了。
7、再动人的身体,本质也是不净的,若能明白这个道理,肯定对修行有所帮助。
【思考题】
670、佛经中宣说了女人的种种过患,所以有些男众一见到女人就特别恨,这种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口口声声说女人低劣、始终以蔑视的眼光来看待女人的男人,其实贪欲之火非常强烈。有些男众刚出家时,看见女人就满怀仇恨,刚开始是这样的话,不久后很容易毁坏戒律、成家生子。
所谓的女众,毕竟也是众生,对众生不能过于嗔恨。佛在经中剖析女人的身体,目的是为了对治男人的贪心,而实际上男人的身体也是骨肉组成,同样不清净,相续中也有诸多烦恼习气。应该了知自他的身体都无有可贪之处,因此不该走极端。
671、女人的身体为什么不值得贪执?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答:1)有些人为了得到所贪爱的异性,全然不顾造罪与恶名,从后世来说,为贪执异性而造罪的人,一定会感受三恶趣的猛烈痛苦。得到异性的安乐,只是短暂有漏的小安乐,依此所带来的痛苦却是长久、剧烈。
2)除了一堆骨架和血肉等不净物之外,异性的身体更无其余可贪之物,与其苦苦贪恋这个自己无法主宰的身体,何不如追求解脱的涅槃妙乐?
我们对身体也产生贪执。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身体,一个人最关心的也是自已的身体,忙于为它吃,忙于为它穿,忙于为它住,忙于满足它的种种欲望:财欲、性欲、食欲、睡欲,人一生基本上都在追求满足欲望中度过,有的人甚至希望自已能长生不老,如古时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想尽办法地去乞求不老之药,希望自已永远不死,事实如何呢?他们都是要死的,因为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佛经上说:有生无不死。我们把身体执以为实在,希望长生不老,一旦死亡降临时,你的痛苦就来了。
我们也对身体的色相产生执著。尤其是女孩子,一天中有多少时间用在打扮上,她们不停地沐浴,更换新衣服、涂脂、抹粉、画眉、变换发型,搞得全身细胞都不得安宁,这样以为这就干净了,这就美了。其实,我们的身体并不干净,正如佛经上所说的:九孔常流不净,我们的身体上有九个窟窿,不论是从上面窟窿流出,还是从下面窟窿流出,都是不干净。不妨反观一下身体的构造:眼睛会流眼屎、鼻子会流鼻涕,嘴里有浓痰及口水、耳朵有耳屎—所谓‘七孔常流不净’。如果再加上排泄物—尿屎,那就是所谓的
‘九孔常流不净’。
夏天到来时,一身汗水,三天不洗澡,就要臭秽不堪的。就是貌若西施也是一样,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所谓:‘西子三天不洗澡,路人掩鼻而过。’西施若是三天不洗澡,身上也会发出的臭味的。再说美貌也是暂时的,年老则色衰。所以,佛经让我们:观身不净,观身无常。而我们众生执身为净为常,以致引起许许多多的烦恼。
672、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你应该怎样守护清净的戒律?
答:必须以正知正念来摄持,不应贪得无厌,要认识到烦恼和所贪对境的本质。倘若你没有任何执著,稍微交往也没有大的过失,但是作为凡夫人,对异性的烦恼极其猛烈,真正能对治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上师如意宝经常提醒大家:首先应当选择环境,若对戒律各方面有损害,应该火速离开,选择其他的地方。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确实是像佛经所说,是个‘五浊恶世’。试观此一世纪交替之际,男女关系十分复杂,想要远离诱惑,必须以正知正念来摄持。作为凡夫人,对异性的烦恼极其猛烈。
现在有许多因男女问题而产生的灾难,以前新闻报导提及,某一天的深夜,有位太太怀疑先生外遇而纵火自焚,引发了一场重大灾难,致使十几人死亡、六七十人受伤之惨剧,成为世界新闻。还有一位患忧郁症的先生,向熟睡中的妻子泼洒硫酸,此种手段实在让人难以想像。
当我们处理很多婚姻、家庭的问题时,心里总有很多的感触,尤其现在男女接触太过频繁,往往出现很多意外;纵然是结婚二三十年,孩子都已长大的人,还会发生婚外情。这是婚姻的头号杀手,常发生在你我周遭,实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正确的观念,因为思想、观念会影响人类的行为导向;如果从小就有正确的因果观念,男女关系较不会产生偏差。
见色起心’,这是世人生病的根源!要想断除病根,应从‘见’字下功夫,所谓‘非礼勿视’;就算见到了,也要视而不见,这是最上等的预防功夫。我们本有的良知,是不容易被欺骗的;而世间的礼法,也是不容易超越的。若是用强制的方法来预防,这是次一等的功夫。否则心中若起妄念,刚开始即不加以防范,最后一定付诸行动,做出邪淫的勾当。一念之差而万劫莫赎,岂不是太悲哀了!
所以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必须以正知正念来摄持,如果外面的环境,若对戒律各方面有损害,应该火速离开。
《入行论》第一百二十一课学习笔记和思考题答案( 仅供参考)
【颂词及释义】昔日他眼窥,汝即忙守护,
今鹫食彼肉,吝汝何不护?
昔日,其他男人只是偷偷看一眼,你就以最快的速度将她遮掩起来。而如今,她死后被扔在尸陀林,秃鹫正在撕食她的皮肉,吝啬的你为什么不去保护她呢?
既见此聚尸,鹫兽竞分食,
何苦以花饰,殷献鸟兽食?
眼见这堆不净物所聚成的尸体,为众多鹰鹫、豺狼等竞相吞食,你又何苦以花鬘等装饰这些鸟兽的食物呢?
若汝见白骨,静卧犹惊怖,
何不惧少女,灵动如活尸?
见到尸陀林的白骨时,即使它静卧不动,也会令你惊怖不安,那你为什么不怕现在被灵魂所带动的活尸呢?
昔衣汝亦贪,今裸何不欲?
若谓厌不净,何故拥着衣?
从前,你连穿着衣服的女身都要贪爱,而今为何不欲求那裸露的女尸?如果你厌恶不净的尸体,那为什么要拥抱衣服包裹的身体呢?
【本课所属科判】甲二、议义→乙二、所入之自性→丙三、趋入之方法→丁四、静虑→戊二、断除违品→己二、广说→庚二、弃妄念→辛二、广说→壬一、于欲妙生起厌烦→癸二、观察本体不净→
子一、以同离命故观彼不净→丑三、以嫉妒保护不应理→丑四、恭敬供养不应理→丑五、欣喜接触不应理→丑六、以贪拥抱不应理。
【本课要点】1. 以嫉妒心对所爱的人百般守护不合理,因为死后送到尸陀林时我们不愿守护。
2. 以贪爱心装扮身体不合理,因为我们死后只不过是鹰鹫、豺狼的食物。
3. 以欢喜心来接触女人的身体不合理,因为见到死后的尸体感到害怕,而在生时只是一具会动的尸体。
4. 以贪爱心拥抱不应理,因为尸陀林中赤裸裸的女尸我们不愿意接触。
【法语摘要】1.
这里虽然是剖析女人的身体,间接呵斥男人的贪欲和不如法行为,但若真正了达这样的道理,对自己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利益。
在贪心增长时,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佛经中也说:“增上贪欲者,不知理非理。”有些人生嫉妒心或贪心时,做事情根本不讲理,好像发疯了一样,过段时间冷静下来,也知道自己特别过分。
3. 不管是以前的皇宫,还是现在的家庭,一切不平安、不和睦的根源就是贪欲,如果贪欲没有得到对治,自己始终离不开恐惧和痛苦。
4.其实人人特别喜欢的身体,除了给秃鹫当食物、给农民当肥料之外,没有任何价值。正如《中观四百论》中所说,它唯一的价值,就是能依之修持善法。因此,皈依佛门、行持善法的人,他们的身体才有价值!
如今特别流行的花样,过段时间一定会被淘汰的,每个时代中,人们凭自己的想象与受环境的影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白白浪费了自己的生命,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有时候一个国家选一个美女,他们觉得是最好看的,但在其他的民族看来,不要说一个国家的美女,连一个村子的美女都算不上。因此,所谓的美,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感情上的问题,是凡夫无始以来的习气,懂得理论后马上就能断除,肯定也不太现实,但若从理论上先下手,强烈的贪欲就会逐渐息灭、消失。为什么很多出家人刚开始时对感情一直不舍,后经一番大乘佛法的闻思,终年住在山里,没有伴侣也能呆得下来?这就是因为大乘佛法的加持和威力不可思议!。
【思考题】673、很多人对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特别执著,对方稍微跟异性说几句话,自己就妒火中烧、疑神疑鬼,怎样断除这种颠倒的嫉妒心?
答:以男人为例:贪欲很重的男人,对自己的妻子极为贪爱,别的男人偷偷看上一眼,他也会嫉妒难平,马上将她遮掩起来。然而不管你以前如何护惜她,当她死后被扔在尸陀林,秃鹫一块块地撕食她的皮肉,那时你却无动于衷,明明你很贪爱她的容颜身体,现在为什么不去竭力保护她?由此观察,应该明白身体的本质到底如何,数数串习,便会减轻贪执和嫉妒心。
&女人以同理进行观察。
674、有些人花费极大的财力和精力来保养身体、化妆打扮,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具体分析。
答:在尸陀林中,即使昔日楚楚动人的美女,死后也为众多秃鹫、野兽所吞食,事实既然如此,你又何苦耗尽财产、精力,不断在这种鸟兽食上浪费自己的生命,造作种种恶业,以花鬘等装饰这些鸟兽的食物呢?花费大量的钱财装饰这样的身体,完全是愚痴之举。
如果一个人长年对猪、羊、鸡鸭等禽兽百般呵护,用金银美饰打扮装饰,然后送给猛禽恶兽做食物,这种事一定会令人们讥笑不止,而事实上,世人都在干着这种可笑的蠢事。其实人们特别喜欢的身体,除了给秃鹫当食物以外,没有任何价值,它唯一的价值就是能依靠它修持善法。
675、佛经中说:“增上贪欲者,不知理非理。”对于这句教言,你有哪些深刻的体会?
答:这句话让我想起了钟丽缇主演的电影《色戒》(2002)中,情欲的诱惑让达世离开了佛门,并且拥有了聪慧、美丽的妻子琶玛,而再一次的诱惑却让他背叛了妻子,师父去世前给他留了一封信:“等我再来的时候,请你告诉我,什么更重要?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欲望,达世决定选择后者:重新皈依佛门。
达世抛弃妻儿决定回到庙里,不料确在山下被妻子琶玛拦住,“母亲怎能半夜抛弃自己的儿子离开,只有男人做的到”妻子简短而有力的训斥了他,“若你对佛法的追求如同对我的爱欲一样强烈,你可成佛,在今生,这副躯体。”而这句讽刺更是让他无地自容。
就在他准备回心转意的时候妻子决定效仿释珈牟尼的妻子---牺牲自己来成就一代大师,最后毅然离去。达世像个孩子似的哭得满地打滚。那是一种挣扎,在色与戒之间,在俗与佛之间,挣扎,犹豫,徘徊不定……
妻子走后他在地上痛苦留涕,肝肠寸断---
他拥有,并且爱他所拥有的,而在数十载的尘世生活后,他瞬间失去了他所拥有的,所爱的。这是世俗情爱之物的一种极限,人也许只有到达了这个极点才能看穿这一切,才能真正的超俗。如他当年离开佛门所说“也许只有拥有后,才能真正放弃。
”电影的主旨:真正的得到,是满足眼前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内心的一个欲念?电影片段:
1已经作为农场主的达世向妻子抱怨说请的雇农太多而开销太大时,琶玛拿起一只树枝问孩子们:“告诉我这根丢到小河里的树枝会怎样?”
孩子们天真的猜着“会沉没”“会被石头绊着”“会留在水中腐烂”“会困在旋涡中或是跌入瀑布中折碎”。
母亲的答案是“树枝会流入大海”。母亲的胸怀,就像大海一样,宽广,深遂。
“怎样令一滴水不会干涸” “让他流入大海”
一切不平安、不和睦的根源就是贪欲,如果贪欲没有得到对治,自己始终离不开恐惧和痛苦。陀在佛经中说,譬如人用石头来打狗,狗不追逐人,却反追咬石头,这是愚者的象征;狮子于彼相反,它不追逐石头,而是直接追寻击石人,这就是智者的行为。同样,痛苦和危害的根源,并非某男某女,而是自心的烦恼,如果能调伏自心的烦恼,就像目犍连尊者那样我心如虚空,一切无所著,正使天欲来,不能染我心。”
因而我们要将贪心转为道用,要随时忆念佛陀的教言,反反复复去磨练自己。凡夫人贪欲很重,对治起来不容易
但通过这样的教诲甘露来对治,应该可以慢慢减轻。
676、人们以贪心来拥抱所爱的人,作者是怎样剖析这种行为的?你觉得合理吗?
答:从前,你连穿着衣服的女身都要贪爱,而今为何不欲求那裸露的女尸?如果你厌恶不净的尸体,那为什么要拥抱衣服包裹的身体呢?
人们贪爱女人,根本没有任何理智可言,仔细观察之下,到底在贪爱什么呢?华丽的衣饰并非男人所贪的对象,而衣饰下女身的真正本质,唯是一堆血肉、白骨等不净物,跟尸体没有什么差别。如果是喜欢这种不净物聚成的身体,那么当它裸卧在尸林中时,你为什么不喜欢拥抱,反而要生厌恶心呢?若用智慧宝剑去剖析,女人的身体只是一具活尸体,但是世人贪心增上时,愚痴偏执那些不净物,虚妄地生起种种满足,如同疯狂者享受不净粪一样可怜。
《入行论》第一百二十二课学习笔记和思考题答案(仅供参考)
【颂词及释义】粪便与口涎,悉从饮食生,
何故贪口液,不乐臭粪便?
有些人喜爱异性的口水。其实粪便与口水都是由饮食消化产生的,你为何单单贪爱口水,却不贪爱臭粪便呢?
嗜欲者不贪,柔软木棉枕,
谓无女体臭。彼诚迷秽垢。
如果说贪执女人是因为她身体的柔软光滑,那不如贪著柔软的木棉枕,它们比女人的身体更加清净。如果说不是贪执所触,而是贪执女人身上的味道,这完全是把不清净看作清净,纯属颠倒迷乱的分别念。
迷劣欲者言:棉枕虽滑柔,
难成鸳鸯眠。于彼反生嗔。
痴迷愚笨的具贪者这样说道,木棉枕虽然光滑柔软,但不能与之作不净行,难以交合成鸳鸯美眠,不能满足我的贪欲。甚至贪欲强烈的人,因得不到所爱的人,会讨厌憎恨木棉枕。
若谓厌不净,肌腱系骨架,
肉泥粉饰女,何以拥入怀?
如果说,你厌恶不清净的粪便等物,那么用肌腱紧系骨架,充以脏腑烘尿,再用肉泥薄皮粉饰的女人,你为何要紧紧拥入怀中呢?
汝自多不净,日用恒经历,
岂贪不得足,犹图他垢囊?
你自己身体的不净物已经够多了,而且时刻都要伴着这个臭皮囊,从小到大整天为它所拖累,难道这些脏东西还不够你享受吗?为何还要贪图其他女人的臭皮囊呢?
【本课所属科判】甲二、议义→乙二、所入之自性→丙三、趋入之方法→丁四、静虑→戊二、断除违品→己二、广说→庚二、弃妄念→辛二、广说→壬一、于欲妙生起厌烦→癸二、观察本体不净→
子二、观察具命而观彼不净→丑一、脏物现前→寅一、贪分别之脏物不应理→卯一、破贪口水→卯二、破贪所触→卯三、破贪身肉。
寅二、谴责具迷乱者
丑二、以推理决定;丑三、破彼清净相。
【本课要点】1、贪著口水不合理,因为我们如果喜欢女人的口水,那也应该喜欢她的大小便,二者同样来自于饮食的缘故。
2、贪执女人身上的味道,就像猪狗贪执不净粪一样,这是一种颠倒执著。。
3、愚人认为与女人交合能满足贪欲,完全是一种颠倒执著,因为这种快乐始终不存在。。
4、人身是由皮肉筋骨毛发等等不净物组成,所以认为女人身体非常干净是没有经过观察的原因。
5、我们身体的上上下下,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如果还嫌不足,又要寻找她人的屎尿袋子相伴,臭上加臭,这种行为真是难以理喻。
【法语摘要】1、《涅槃经》云:“一切女人,皆是众恶之所住处。”《宝积经.菩萨藏会》亦云:“所言妇者,名加重担。何以故?能使众生,负于重担。”
2、尽管大乘经典中一再地呵斥女众,让我们了解女身不净,但另一方面也要知道佛陀为什么这样呵斥,原因就是男众不管是生理上还是欲望上,始终有些不共的过失。
3、我们要遵循高僧大德们的教言,当自己生起贪欲时,应采取一些手段惩罚自己,知道它是不好的事情,这样,相续中的贪欲也容易断除。
4、为什么呢?首先女人的身体不清净,上上下下去观察,找不到一个清净的地方,故不可能从她们身上得到安乐;其二,若依靠女身来满足贪欲,也许会有瞬间的乐受,但这是不究竟的,不会像涅槃那样永恒不变。因此,这些都是颠倒分别,儒教也说:“万恶淫为首。”道教强调女人是红颜祸水。
5、作为凡夫人,对异性的贪爱根深蒂固,不管是出家在家,要彻底断除非常困难,但如果一直贪执不舍,对解脱必定大有障碍。佛陀在《妙法莲华经》中说:“诸淫女等,谨勿亲近。”对女人的身体,有智慧的人千万不要亲近,否则自心被贪欲左右,修行将会一败涂地。
6、龙猛菩萨对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再三要求:“宁以赤铁宛转眼中,不以散心邪视女色。”用赤铁插入眼睛里,最多只是一辈子痛苦,而以贪心来邪视女色,将会带来生生世世的灾祸。作为守戒律的人,须将这一教言铭刻于心,在护戒的过程中,务必要依止正知正念!。
7、龙猛菩萨说,世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拼命贪著,如同猪狗喜欢屎尿、呕吐物一样,非常愚痴可怜。
8、在家人应该规范自己,随时用正知正念来摄持,千万不要做非法和不如法的行为,否则,一方面自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另一方面,修行也将受到极大的危害!
【思考题】677、男人在拥抱亲吻女人时,对女人的口水也会生起贪执,对此应该如何破斥?
答:女人身体中的种种成份,无一不是来自于饮食,如果男人对她的口水生贪执,那为何不对她的粪便生贪爱呢?因为这二者都是由饮食消化而产生的,同样是她身体中的物质。但在实际中,贪欲烦恼最粗重的男人,也不会对女人的粪便生起贪执而吸吮,甚至连看也不愿看。同样来自于饮食的两种不净物,而人们对之态度截然不同,其原因并非外境上有可贪可恶的分别,而是人们在长时期的习惯误执串习而致。这些习惯没有任何合理性可言。假如通过了达心的本性、身体的本质,则不会有这样的贪执。
678、女人细滑柔软的身体,会给男人带来乐受,为什么说这是一种颠倒执著?
答:认为女人细滑柔软的身会带来乐感,那为什么不去拥抱柔滑的木棉枕头而寻求快乐呢?木棉枕头与女身比起来,无疑要柔软细滑得多,而且比女人的身体更清净。
如果有些男人说:“木棉枕虽然柔滑,然而它没有女人的体味,无法与女人相比,不能对之生贪爱。”那么构成女身的三十六种不净物所散发的味道,哪有值得贪爱之处呢?这些味道秽恶不堪,只是一个盛满不净粪的皮囊所散发之臭味,只要稍加分析,便可发现对它的贪执是何等迷乱。
679、现在的社会贪欲纵横,在这种环境中,你应该怎样护持自己的正知正念?
请参考675题答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