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童话作文文具盒的争吵的争吵的好词好句

文具盒里的争吵作文500字_小学四年级作文 - 作文库
没有作文库帐号?
作文库帐号直接登录
&年级作文导航
&作文类型导航
文具盒里的争吵
  夜深了,文具盒里的争吵开始了,文具用品们都在说个不停。
  &主人用我写字,我的功劳最大!&铅笔说。橡皮擦不满意了,反驳说:&如果没有我,你写错了字,那怎么办?&&是啊是啊!&如果你的笔粗了,还不是要用我!&卷笔刀说。&那我不用你们了,行吧!&&行&橡皮擦和卷笔刀异口同声地说。
  主人用了很久的铅笔后,铅笔头逐渐被主人写粗了,主人准备吧铅笔放进卷笔刀里削一下,可是铅笔不满意,它说:&我用了卷笔刀,就誓不为笔!&&好吧。&主人说,主人就用锋利的小刀把铅笔削尖。
  又过了一些日子,主人写错了字,主人就想用橡皮来擦,可铅笔却说:&不不不,我不想让那讨厌的橡皮来擦我的劳动成果!&&为什么?&主人回问。&因为我不会用它们的,否则,我誓不为笔!&&那又是为什么?&听到这话,铅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给了主人听,主人听了后,严肃地对铅笔说:&你不应该这样做,我送你一句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你还不应该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再送一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铅笔沉思了一会儿,说:恩,我知道了,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了!&随后,铅笔对橡皮擦和卷笔刀道了歉。
  从那以后,文具们再也没有争吵了!
&&&&四年级:
原创作文每篇0.5元-2.0元
作文库推荐
网友正在看
标签:作者: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Apache/1.4.7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文具盒里的故事
来源:  14:55:30 【】 
  有一天,钢笔爷爷干完了活便躺在铅笔盒里休息,一会就进入了梦乡。忽然他被一阵乒乓的打斗声和激烈的争吵声惊醒,原来,铅笔、橡皮、转笔刀扭打成一团,钢笔爷爷急忙把他们分开,问到:&你们为什么打呀?&铅笔、橡皮、转笔刀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在比谁的本领大。&铅笔说:&所有的文字都是我写出来的,要论本领大当属我。&橡皮不服气地说:&要不是我及时地给你修改错误,你能写那么好的字吗?&转笔刀急了:&铅笔断了的时候,不是我用牙一点点地咬出来的吗?我为了让你能写字,把我的牙勒得好疼啊。&三个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又争起来。这时,钢笔爷爷说:&那我给你们想个法子以辨输赢吧!&只见他一拍脑门,眼珠一转,便想出一个既巧妙又公正的法子来,便兴奋地说:&你们每人写一篇作文,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限时5分钟。预备&&开始!&钢笔爷爷一声令下,他们便开始&奋笔写书&了。  铅笔想:这样的事对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但由于兴奋,第二个字就写错了,急得他直在原地打转转;橡皮只能擦不能写,不仅把纸弄得皱巴巴,还把纸擦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洞;转笔刀嘛,他只能用铅笔末撒字,不一会,末用完了,他们只好用牙刻,把纸弄得破烂不堪。  三个人看着自已的&杰作&,傻了。这时,钢笔爷爷又说:&现在你们一起合作写一篇,试一试。&铅笔开始写起来;写错了,橡皮急忙去擦;铅笔头断了,转笔刀赶快来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完成了一篇整洁的作文来。钢笔爷爷笑了,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团结就是力量啊。&他们三个意识到了自已的错误,羞愧地低下了头。&1&&&
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5:42:20)?&&( 15:40:54)?&&( 15:39:37)?&&( 15:37:54)?&&( 15:36:28)?&&( 15:31:14)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作文范文点击排行
作文频道最新更新
123456789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欢迎来到作文网!
全站搜索:
> 字数分类:
> 体裁分类:
当前位置: >>>>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文具们的争吵声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编一个童话故事作文
热点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编一个童话故事作文
热门体裁作文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文具们的争吵声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文具们的争吵声
发件人:&&
&叮零零&下课了,同学们冲出教室,教室里一片宁静,只留下了孤零零的文具们。
&好,铅笔小姐,我是香气四溢的橡皮先生,认识一下吧!&咦,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哦,是课桌上的一块穿着白色衬衫的橡皮打破了教室的宁静。
凝视了橡皮几秒后,铅笔小姐很有礼貌的说:&你好,橡皮先生,请问你有什么本事?&。
&我吗?我不仅很香,还能帮助小朋友擦掉错别字。&橡皮非常骄傲&你呢,你有什么本事?&
&我的本事,也是我的职责,至于。。。。。。&
&至于你的缺点,我可清楚了。。。。。。&未待铅笔讲下去,橡皮就抢着说:&你。。。。。。是个粗心小姐,几乎丢掉了姑娘应有的细心。还好有我帮你。&
&如果没有铅笔,你还不是一块没用的橡皮。&一直默默无闻的卷笔刀终于开口说话了。这时,他们才发现旁边站着一个全身发光的小子。
&可。。。。。。&橡皮正待讲下去。不料,小主人已经把文具们装进铅笔盒了。
&我们还是少争吵,为学生干一点有用的事吧!&卷笔刀说。
注意本文有无分页。原文地址
献花:478 朵
扔蛋:624 个
与“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文具们的争吵声”相关的作文:[语言专项] 怎样的句子才是完整的?
[片断专项]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
[积累专项] 学会积累词汇。
俄国有个年轻作家名叫肖洛姆·阿莱汉,他的一部小说《美纳汉·孟德尔》受到了伟大作家高尔基的高度称赞,说这是“一本绝妙的好书”。可是,你知道他是怎样积累词汇的吗?
肖洛姆·阿莱汉13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他的继母为人很凶,经常打骂他。他习以为常以后,慢慢觉得继母骂人的话尖酸刻薄,很有特点,于是,他就偷偷地拿个本子把后妈咒骂他的话记录下来,例如:
“吃——让蛆虫把你吃掉!”
“叫——让你牙疼得叫起来!”
“缝——给你缝寿衣!”
“所有——让你患上所有的溃疡烂肉!”
后来,肖洛姆·阿莱汉把这些词汇编成一部小词典,命名为《后母娘的词汇》。他并且有意识地把后母娘的词汇用到作品中去,使他笔下人物的语言干姿百态,妙趣横生。
泰山起于?g(póu,“捧”的意思)土,江河源自涓流,知识则在于积累。我们积累词汇,也应该像肖洛姆·阿莱汉那样处处留心,使自己成为词汇的富翁,这就像农民把一粒粒的粮食收进仓库一样,用起来只需打开库门就行了。
【语言专项】
怎样的句子才是完整的?
有个同学写了一篇题目为《攻关》的日记:
夜,一片寂静。我正在做一道难题。我做来做去做不出,便到隔壁小芳家请教。小芳也在做这道题,也做来做去做不出。尽管做不出,还在坚持做。我被感动了,回到家里继续做下去,一直做到十一点,终于做出来了。
在这篇日记中,作者的意思是:晚上做练习,碰上一道难题,小芳鼓舞了“我”,攻关取得了胜利。这则日记内容方面的毛病,我们姑且不去说,单就句子来说就有几个问题:
1、句式单调。如:“我做来做去做不出,便到隔壁小芳家请教。小芳也在做这道题,也做来做去做不出。”“做来做去做不出”连用了两次,让人读起来很单调、乏味。
2、用词单调。在这篇短短的日记里,单单一个“做”字就出现了十几次,这样,既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又使人感到不简洁、不生动。
3、有的句子不完整。 如“我做来做去做不出,便到隔壁小芳家请教。”这句话,因为不完整,使人产生疑问:到小芳家向谁请教?在“小芳家”后面加“向她”就清楚了。
一、一个完整的句子的标准是:
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让人一看就明白。
二、句子的构成。
1、基本成分:
一个句子一般都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是什么”。后一个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有了这两个部分,句子就算是写完整了。
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
春天/来了。
鲜花/真漂亮。
我们/是少先队员。
2、增加连带和附加成分。
(1)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发出的对象。
德国游客游览了北京胡同。
(2)有些句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附加成份。
“的、地、得”常常是这些附加成分的标志。
老人手里拿着一束漂亮的鲜花。
老人悠然地谈着。
老人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
3、需要增加特殊成分的几种特殊句式。
(1)疑问句。
在疑问句中,经常需要增加“什么”、“怎么”、“对不对”、“好不好”等表示疑问的词语。
你喜不喜欢读小说呢?
你借我读一天好不好?
这两个都是向对方发问的句子,它们也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但前句末尾用了一个表示疑问语气的“呢”字,而后句则没有,但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2)感叹句。
在感叹句中,经常需要增加“真”、“这么”、“多么”等表达感情程度的词语。
他真神气啊!
这两个句子都表达了对“他”的欣赏之情,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但前一句末尾用了一个感叹词“啊”,而后一句则没有,但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3)祈使句。
随手关门!
请勿吸烟!
这两个句子跟上面例句不一样,都只有一个句子的后一个部分,这样表达的意思完整吗?
是的,这两个句子都表达了一种要求别人或命令别人的意思,它们的对象必定是“你”或者“你们”,这个对象就是句子的前一个部分,把它省去,不写出来,意思不会发生误解,所以它们还是表达了完整的意思。
有时,为了把请求的语气强调出来,就在句子的开头加一个表示礼貌语气的“请”字。
(4)回答句。
老师问:“谁看过《我的童年》?”
王芳答:“我。”
老师接着问:“肖华,你看过吗?”
小华答:“没看过。”
这两组问答句中的答句都是“半句话”,但也表达了完整的意思。第一个答句的意思是:“我看过这本书。”第二个答句的意思是:“我没看过这本书。”
这两个完整的意思分别只用了前一部分和后一部分来表达。因为这里的“半句话”分别紧承老师的问话。如果离开了上下句子的联系,这种“半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就不完整了,别人也就看不懂了。
(5)常识句。
出太阳了!
这两个句子讲了两种天气现象。对于这类天气现象,人们经常这样说,谁也不会产生疑问:谁下雨了?什么地方出太阳了?“天下雨了”、“天上出太阳了”的前一部分都省去了。因此,这种“半句话”也都表达了完整的意思。
(6)关联句。
因为恐龙太挑食,所以早早地灭绝了。
霸王龙虽然不是最大的恐龙,但其它的恐龙都怕它。
这两句话各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每一句话都由两个小句子组成,两个小句子的意思合在一起,才是要说的完整的意思。
第一句话里的前一个小句子,指明了后一个小句子发生的原因;后一个小句子是前一个小句子的结果,两者谁也离不开谁。第二句话里的前一个小句子,说霸王龙不是最大的恐龙,后一个小句子反过来说其它的恐龙都怕霸王龙,两个小句子的意思看起来是矛盾的,用“但是”一连起来,意思就完整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他在座谈会上(
)自己的意见。
(2)大家都积极地参加(
(3)在党的培养下,雷锋成长为一个伟大的(
(4)我们观看了(
2、写留言条。
小明的妈妈12月8日要出差,叫小明放学后到奶奶家,请你帮小明的妈妈写一张留言条。要求句子完整,意思明白。
【片断专项】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
我们知道,什么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画长颈鹿不画长脖子,画青蛙不画大肚皮,画大象不画长鼻子,就是没有抓住特点。
人物描写也是这样。要使人物形象生动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就必须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通过人物的“穿衣戴帽”,写出不同人物的“各有所好”,体现人物的特点。
新老师一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一下子感觉到是《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姐姐来了:白皙的脸上一对大眼睛闪闪发亮,像把整个教室都要照亮似的。说话时大眼睛一眨一眨的,长长的睫毛随着闪动,好像要跟嘴巴争着一起跟我们说话。
你说可爱不可爱?
我很好奇,就悄悄地跟随这个可怜的“大学生”乞丐来到桥下。只见现在的他:面街而跪时的满脸愁云已化作满面红霞,一张用河底烂泥“装修”过的脸上,浮着说不清是奸笑还是得意,一对小眼睛左瞟一下右瞅一眼,射出阴阴的光,叫我想到夜里偷油的老鼠,浑身不寒而栗。这时,他掏出刚才骗取的“爱心”,认真地数起来,不知他感到烫手不烫手?
你说可憎不可憎?
外貌描写要努力做到:
一、细腻。
对人物外貌进行细腻、具体的刻画,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
舟舟才一岁半,长的胖胖的,白白的,看上去长得虎头虎脑,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像两颗黑宝石一样,总是东瞧瞧,西看看,像在找什么似的。他的鼻子有点塌,一张小嘴巴红彤彤的,还有一对小招风耳,胖胖的脸蛋红红的,像一个圆圆的大苹果,一笑还有一个小酒窝,可爱极了。
我的妹妹是在下雪天出生的,所以叫雪梅。我们就叫她小雪,她是我们的小宝贝。她遗传了妈妈的前额,微耸出来,一双大眼睛,笑起来奇妙地眯成月牙儿。我们有时候逗她,要她张开眼睛来笑,她于是努力地睁着眼睛,嘴巴也张成大大的,一笑,又弯成了小月亮。小雪椭圆形的脸蛋上有两个又圆又深的酒窝儿,说话时也一闪一闪的,有时骗她有酒窝的人会喝酒,她吓了一跳,直嚷不要酒窝了。小雪的皮肤又白又嫩,脸蛋一年四季都是红红的,可爱得让见了她的人都忍不住想轻轻拧她一下。
二、全面。
在描写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时,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
张老师实在太平凡了。他今年36岁,中等身材,稍微有点发胖。他的衣裤都明显旧了,但非常整洁,每一个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连制服外套的风纪扣,也一丝不苟地扣着。他脸庞长圆,额上有3条挺深的抬头纹,眼睛不算大,但能闪闪放光地看人,撒谎的学生最怕他这目光;不过,更让学生敬畏的是张老师的那张嘴,人们都说嘴唇薄的人能说会道,张老师却是一张厚嘴唇,从这张厚嘴唇里迸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地在我们的心田里播下希望和理想的种子,又像一把大扫帚,不停息地把学生心天上的灰尘扫净。(刘心武)
描写抓住特征,全面而细腻。从整体入手,写了年龄、身材,然后转入写衣着,重点放在“风纪扣”上,“每一个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连制服外套的风纪扣,也一丝不苟地扣着”,突出了张老师整洁、严谨、认真的特点。在描写脸部特征时,写得最细的是嘴,文字占了整段描写的大部分,用两个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刻画了张老师循循善诱、认真负责的形象,以形传神。
乐春红是四年级时从天星桥转来的渔家女娃。她有黑里透红的皮肤,稍厚而微微上翘的嘴唇,不时露出一排洁白而整齐的牙齿。刚来时,她总喜欢一个人在校园里这儿转转,那儿溜溜的。我断定她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不!是“小非洲”来到繁华的都市。对,是个“小非洲”!我真得意,为她取了个这么准确的“雅号”。
皮肤“黑里透红”是渔民的形象特征,“一个人在校园里这儿转转,那儿溜溜的”,写出了乐春红对新环境的好奇。短短几句话,由外而里简洁而全面地刻画出了一个少年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
三、传神。
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老师也有不高兴的时候,这大多是同学的涂得乱七八糟的练习簿所引起的。在这种时候,我就看到他额上的皱纹更多了,声音也更低沉了,甚至干咳声也增多了,虽说他从不大声斥责我们,但我们却比挨了打还难受。同学们就立刻把订正得整整齐齐的作业本送到了他的手里。不一会儿,老师的嘴角上就又挂上了微笑。
当学生不认真做作业的时候,老师“额上的皱纹更多了,声音也更低沉了,甚至干咳声也增多了”,而当学生把整齐的作业本送到他手里时,“嘴角上就又挂上了微笑”。这两笔,传神地写出了老师的外貌和变化,表露了他的内心思想,表现了老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
这段文字由此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外貌描写要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和表现文章的主题。
1、你能根据下面外貌描写看出作者写的是个怎样的人吗?
(1)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飘着花白的络腮胡须。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走起路来地皮都忽闪忽闪的。一只黄毛大狗老是跟在他的后面,寸步不离。
被写者是一个这样的人:
(2)有这样一个女人,矮胖的身体,一头卷发披在肩上,胖胖的脸上嵌着一对三角形的小眼睛。她那厚厚的嘴唇整天不停地翻动,好像有说不完的新闻。
被写者是一个这样的人:
(3)她细长的瓜子儿脸,高高的鼻梁,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道弯弯的柳叶眉,一笑起来,两腮上现出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年龄的关系,眼角有几条鱼尾纹,但看起来像自来笑似的。
被写者是一个这样的人:
2、有人认为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外貌描写完全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
我们爬到半山腰,突然前面出现了三岔口。往哪儿走呢?正在犹豫不决时,只见对面一位老太太搀着一个小女孩向我们走来。那老太太满头白发,额上刻着一条条深深的皱纹,颧骨突出,但眼睛却很有神;那小女孩扎着两只羊角辫,穿一身花衣服,两颗乌黑的眼珠朝我们骨溜溜地直打转。我迎上几步问老太太,去望江亭往哪走。老太太把手一指:“喏,右转弯。”于是我们打起精神,直奔望江亭……
(提示:与人物思想品质、与故事情节发展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外貌描写,应从简或删去。结合这段文字的内容,作具体分析,不要盲目下结论或讲空洞的道理。)
3、鲁迅先生认为: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这里所说的画眼睛,就是指要抓住最能体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显著特点来写。
描写眼睛,年龄、性别不同,生活经历和性格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同:
他那双眼睛总是笑眯眯的,好像每天都有高兴的事。
她的眼睛肿得通红,好像刚刚哭过似的。
她那双又圆又大的眼睛,放射出热情的光芒。
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好像会说话,微笑的时候,脸上泛起两个小酒窝。
她的眼睛不大,却很有神采。
她的眼睛呆呆的,好像有满腹的心事。
这些有关人物眼睛的描写,寥寥几笔,都表现了人物的内心状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你写一个段落,描写一双你最熟悉的眼睛,力争写得细腻、传神。
【积累专项】
学会积累词汇
有一篇《我爱春天》的作文这样写春天:
春天来了,真美啊!冰化了,花开了,鸟儿在叫,春风在吹,啊!美极了!我爱你啊,美丽的春天!百花齐放的春天!
你看,作者要赞美春天,心里也很激动,可是写不出春天“美”在哪里。尽管文章里用了许多“美”字,还有很多“!”号来表示作者激动的心情,但是读者并不感动。
另一位同学这样写春天:
人们赞美春天,尽情地讴歌春天,确实,当大地回暖、千枝绽绿的时侯,刚刚经历过严冬的万物,饱尝到春风的温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不用提翠枝上的雀儿,也不用看解冻的涓涓流水,只要望一望枝头的嫩芽,谁心中不回荡着一个万紫千红的新春!
同样是写春天,后一位同学由于掌握了丰富的词汇,把握住春天的特点,字里行间饱含着热爱春天的感情,我们读了以后确实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
做衣服要用布料,盖房子要用木料,说话、写文章也要有材料,这就是词汇。有的同学掌握的词汇很少,一提起笔来就觉得没词儿,腹中空空,肚子里什么货都没有,有的即使勉强写出来了,也是空洞洞、干巴巴的几条筋,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词。
其实,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就说描写春天的语汇吧,真是美不胜收,俯拾皆是。例如:
春风送暖、春意盎然、春深如海、春草如茵、春雨如油、春花似锦、春苗茁壮、春暖花开、春光融融、绚丽多彩、杨柳依依、五色缤纷、花红柳绿、鸟语花香……
为什么不用心积累和运用这些多彩的词汇呢?
如何积累词汇?
一、课文与积累。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每篇课文后面要求说说写写的词语,都应该正确地读写、用心地积累,做到能正确地读、写,并能正确运用。能按要求给词语进行归类。
二、阅读与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积累的重要手段。多读一些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将书中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整理在笔记本上,等到作文时充实到文章中去,使文章增添秀色。
三、理解与积累。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
“目瞪口呆”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惊讶的样子,而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为大睁着眼睛、大张着口。
(2)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这屋子里真闷。
你干吗生闷气?
前一个句中的“闷”是密闭、不透气的意思;后一个句中的“闷”是心情不舒畅的意思。
1、按要求写成语(至少五个)
(1)描写人物仪表的:
(2)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
(3)表现技艺高超的:
(4)表现朋友间情谊深厚:
(5)表现景色优美的:
2、把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1)中国 昆山实验小学 江苏省 昆山市六(1)班
(2)准备活动 领奖品 冲到 起跑
(3)全部 没有 少数 一半 多数
(4)头部 身体 上身 牙齿 嘴
3、划出不是同一类的词:
(1)梅花 兰花 菊花 雪花 荷花
(2)麻雀 鹌鹑 蹁蝠 喜鹊 翠鸟
(3)《少年科学》 《我们爱科学》 《明天的科学》 《小学生作文》
(4)矮 懒 高 胖 瘦
(5)米饭 稻子 面条 包子 大饼
4、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在下面画一条横线:
(1) 剪刀对布匹锯子对a水泥b木材c椅子d砖头
(2) 花卉对公园化石对a商店b礼堂c博物院d图书馆
(3) 鸟蛋对雏鸟种子对a树木b花朵c幼芽d树根
(4) 声音对耳朵味道对a香甜b口腔c牙齿d舌头
(5) 绿色对颜色铅笔对a文具b钢笔c木头d铅笔盒
(6) 工人对机器战士对a坦克b大炮c机枪d武器
(7) 良药对苦口忠言对a顺耳b刺耳c逆耳d悦耳
(8) 成果对努力收获对a除草b播种c施肥d耕耘
美丽的心灵
雪像吹落的花瓣那样飘了下来。落在屋顶上,落在树木上,也落在冰封的河上,天地间成了一个银白色的世界。
早晨,我上街买东西。“唰——唰——”我向着声音望去,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高高的,瘦瘦的,拿着笤帚,慢慢地向前移着。是他,一个我天天都会看见的年迈的清洁工。他还是那么早,还是老样子,一步步地扫着这条马路。
我特意路过他的身旁,看到一双慈祥和善的眼睛,一张苍老、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此时,他正专注地扫着雪,是那样的经心,是那样的认真。他先把雪扫成一堆一堆的,再一堆堆地撮起来,然后脚步蹒跚地倒进垃圾堆去。
突然,他注意到不远的下水道被堵塞了。他快步走过去,用那双干枯的像灰树皮一样的手,把雪一点一点抠出来,直到通了为止。这时,他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然而,他的手已被冻得通红。他没有在意,仿佛已经习以为常了。他接着又向前扫去,高大的身影渐渐地消失了,他的身后留下了一条干净的马路。雪,洁白无暇,而那白发苍苍的清洁工的心灵比雪还要纯洁,还要美丽。
(北京王晋芬)
这篇作文写得成功的地方,就是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征来进行描写,表现了人物高尚的内心世界。
整篇文章的四次外貌描写是通过“我”的观察串联起来的。“我”的观察是由远及近,老清洁工的外貌是从“一个模糊的身影”写起,然后随着观察点的移近,写他那“一双慈祥和善的眼睛,一张苍老、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以及“干枯的像灰树皮一样的手”。这些外貌描写既符合人物的年龄特征、职业特征,又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优秀品质。
文章的结尾把老人的白发(外貌)和白雪(景物)融为一体来写,对于表现中心思想很有感染力。
成语碰碰碰
请和爸妈一起做。
一、成语对话
姐姐阿梅和妹妹阿花都喜欢成语,平时总是话一出口,就有成语。有一天,她父亲说:“我今天来考考你俩,看看你俩对成语到底多熟。”姐妹二人满口答应。
父亲说:“现在来猜谜。”正在这时,两个小弟弟也要来猜,父亲把两个弟弟推开。阿梅立即说:“两小无猜。”父亲又指着墙上一张画着拔河场面的画,阿花很快接口说:“齐心协力。”小弟弟也挤到桌边来看,把墨水瓶撞倒了,桌上的白纸上流着一滩墨汁。姐妹异口同声地说:“一团漆黑。”正在这时,妈妈坐在旁边一手拿针,一手拿着线,眼睛盯着针孔。父亲指着妈妈的样子要姐妹俩说出成语来,姐妹俩都没讲出来。
你能说出这个成语吗?
二、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数字,使它们构成成语。
)马当先(
)龙戏珠(
)心二意(
)神无主(
)上八下(
)仙过海(
)全十美(
)炼成钢(
)方百计(
描写文具的好词好句的相关作文列表[分析]这两个句子都表达了对“他”的欣赏之情,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但前一句末尾用了一个感叹词“啊”,而后一句则没有,但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3)祈使句。[举例].../home/178643.html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第一个做生意的老师又是什么呢?...这几句中,加点的词分别写出了父亲的神态和叶老师的职业特点。如果去掉这些词语,文章就要失色得多。/home/393722.html我原来跟随时尚,哼流行歌曲,买新颖文具,读科幻小说,看动漫电影,我认为它们充满趣味,但是,读了《飞鸟集》,我不这么想了,我认为文学和时尚是反义词,时尚在此岸.../home/215428.html描写的语言,或佳辞丽句,清新优美;或娓娓动听,含蓄隽永;或刚健有力,痛快淋漓…美丽的语言给人以享受,美好的思想需要美丽的语言来表现。仝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几种扮靓.../home/200225.html还有的同学片面地认为:初三的生活单调枯燥,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根本没有材料,更别提挖掘材料的深意、写成好文章了。那么,怎样才能使同学们看到题目后感到有东西可写.../home/200446.html刘勰《文心雕龙》“总文理,统首尾,定予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行文具篇,起承转合,在行文过程中甚至在偏离题意时,用主旨或关键句在文中多次强调和.../home/201159.html行文具篇,起承转合,在行文过程中甚至在偏离题意时,用主旨或关键句在文中多次强调和凸显主旨的方法。即可解除考场上由于高限制条件而产生的紧张感从而导致偏离题意的.../home/201031.html网友最新搜索的作文网友最新推荐的作文最新发布的作文作文关键词推荐感谢您阅读关于描写文具的好词好句的作文,本页面部分文章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具盒里的争吵50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