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舌苔厚,有一点齿印,脘腹胀满吃什么药,就是时不时有吃撑那种感觉,大便不成型,如果这些症状消失

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
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
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 所以好多健脾的药物本身有利湿的功效.如茯苓,薏苡仁等.
脾虚寒湿为阴病治法相对较易,一般健脾,燥湿,散寒。
脾虚湿热多为脾湿胃热属脾胃不合,脾胃共同完成饮食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升清不足胃腐熟太过常见症状,除上边症状外还可有,浮肿、出血、面红身热、口干、口苦、口臭、喜欢冷饮食、心烦、小便少而黄,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都具有脾虚湿浸的特点,即纳食少,腹胀,饭后加重,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头身困重,或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濡缓等症.如果兼寒湿困脾,则中阳受阻,脘腹痞闷胀痛,泛恶欲吐,便溏,口淡不渴,面色晦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腻.如果兼湿热蕴脾,则腹部痞闷,纳呆呕恶,便溏尿黄,肢体困重,或面目发黄,或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舌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齿痕舌主病: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型:
(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淡,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
(2)阳虚型:舌质淡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
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正常人的面色微黄,略带红润,稍有光泽,称之为“常色”。病时,面色色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五色主病,即“色青多为肝病,色赤多为心病,色黄多为脾病,色白多为肺病,色黑多为肾病”。
望面色要注意“色”和“泽”两个方面。一般来讲,不论什么颜色,如鲜明,荣润,表示病变轻浅,气血未衰,如晦暗,枯槁的,表示病情深重,精气大伤。
病态面色简要的介绍:
1;面红:多为热症。高血压患者面部红光满面。结核病患者由于低热,两面颧呈现绯红色,特别以下午为甚。红斑狼疮患者的面颊出现对称的蝶型红斑。赤色见于颐(面颊及腮)上,是心脏有病。煤气中毒时,面部也泛出樱桃红色。如面色通红,伴有口渴甚至抽搐,常见于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性疾病患者。
2:面黄:要区别由疾病引起发黄或进食引起的发黄。食胡萝卜过量或小孩子吃橘子时,鼻旁会发黄,停食后即消退。如果不是进食引起发黄,则面黄最多见的是黄疸病。如巩膜及全身都为黄色,多见于黄疸型肝炎,胆道结石,胆囊炎,胆囊癌和胰头癌等病症。钩虫病病人由于长期慢性失血,造成面色枯黄,俗称“黄胖病”。中医认为,黄色鲜明属于湿热,黄色晦暗多属于寒湿,面色萎黄,多为心脾虚弱,营血不足,面黄浮肿为脾虚为湿。此外还有疟疾,药物中毒等,也可引起面黄。
3:面白:健康人的脸色是白里透红,经常不出门在家里呆着的人皮肤也白,可病态白是色如白蜡。比如虚寒病症,贫血及某些肺病患者,里寒的剧烈腹痛,或外寒的恶寒战栗重者,可见面色苍白。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有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慢性肾炎等患者的面色,较正常人苍白。铅中毒时,患者以面色灰白为主要特征,医学上称为“铅容”。寄生虫,白血病等患者,长期室内工作及营养不良者亦见此色。肠道寄生虫病,面部可见白点或白斑。此外,出血性疾病,经常痔疮出血,妇女月经过多,也会造成面色苍白。休克病人因面部血液循环受阻,也会脸色发白。中医认为,面色苍白属于虚症和寒症。如有些人,面色较白,体型肥胖,中医称这些人为气虚,或阳虚之体。这些人尽管体胖,但体质较差,容易得感冒。
4:面青紫:一般说来,面色青紫是缺氧所致。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疾病都可出现面色青紫。胃部或肠部之痉挛性疼痛,虫痛,胆道疾病引起的胆绞痛时,可使面色青紫。肺结核病晚期,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和严重肺炎病人,面色常铁青。小儿高热,面部出现青紫,以鼻柱与两眉之间较为明显,是将发惊风的预兆。此外,忍受某种剧痛时,面部也可隐约显出青晦气。
5:面黑:是慢性病的征兆,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硬变,肝癌等疾病患者,都可出现面色变黑。病情愈重,颜色亦愈浓。古语云:“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庭”在颜面部最高位置,即额部,此处出现黑色,是病情危重的信号,病人常会衰竭而死。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抗癌药等,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面色变黑,但一旦停药后又可恢复正常。面色黑为肾精亏损,可用补肾药物进行治疗。
望面色要区别常色中的客色与病色。客色是指健康人的面部随着季节,气候变化,或由饮酒,劳动,情绪变化,日晒等引起的临时性面色改变,不属病色,望面色时尤当鉴别。例如,剧烈运动,饮酒,日晒,情绪激动(害羞或愤怒)时,都能引起短暂的面部潮红,寒冷、惊恐等刺激引起的毛细血管强烈收缩,即可使面色变得苍白。
老年人的面部,可见许多散在脂褐色斑点,称为“老年性色素斑”。妇女在妊娠期面部出现棕褐色对称斑块,称为“妊娠斑”,这些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
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宜温脾利水消肿,方选实脾饮加减。
脾虚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宜健脾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加减
脾虚之人忌吃下列食物。
性凉之物。 “鸭肉味甘性寒,滑中发冷气。” “多食滞气,滑中,凡为阳虚脾弱,……皆忌之。”因此,脾虚之人,尤其是脾阳不足者忌食鸭肉。
有凉血滋阴作用,属于清补食品,滋腻之物,多食久食则有碍脾之运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尤其是脾胃素虚之人,应当忌食之
性寒,味甘咸,有清热解暑作用。正因其性质大凉, “多食寒中,脾虚者忌。”
性寒,味甘,虽有清热作用,但对脾胃虚寒之体则不相宜。 “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胃中有冷饮,腹中有久泄不实,不宜食之。” “多食令人腹痛不消。”故凡脾虚者,法当忌食之。
性寒,味甘咸,能滋阴、清热,但脾虚之人不宜多食,食之易伤脾胃阳气。所以, “蚌,甘咸寒。多食寒中,脾虚便滑者皆忌。”
性质微寒,味甘咸,虽有滋阴养血作用,但多食久食则导致脾胃虚寒,加重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的病情,凡因脾虚所致的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症、慢性腹泻者均忌多食。 “脾虚精滑者忌。”
生梨性凉,脾虚切忌。 “多食令人寒中,损脾,生食多成冷痢。” “脾虚泄泻,法咸忌之。” “中虚寒泻者忌之。”因此,凡脾虚之人,尤其是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切勿食用。
又叫棠株、山里红。能开胃消食,但有损害脾胃之弊。 “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食,恐反克伐也。” “脾胃虚,兼有积滞者,当与补药同施,亦不宜过用。” “山楂,若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也。”因此,脾虚之人勿食之,更忌多食常食之。
又叫君达菜。其性凉,有损脾气。“脾虚人服之,则有腹痛之患,气虚人服之,则有动气之忧,滑肠人服之,则有泄泻之虞。”由此可见,对脾气虚弱,尤其是脾虚便溏之人,不宜多食常食之。
性平,味甘。但古代医家也有认为,枸杞性寒。 “枸杞,甘寒性润。”正因如此,对平素脾胃虚弱,或素有脾胃虚寒便溏者,皆当忌之, “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
此外,脾虚者根据其宜忌原则,应当忌食或少吃阿胶、马奶、牛奶、海参、甲鱼、螃蟹、蛤蜊、蚌肉、蚬肉、鳆鱼、芝麻、荞麦、柿子、柿饼、荸荠、柑、橘、香蕉、桑椹、无花果、猕猴桃、西瓜、甜瓜、海松子、柏子仁、生萝卜、水芹菜、落葵、菊花脑、茼蒿、菠菜、莼菜、发菜、蕺菜、地瓜、丝瓜、生菜瓜、生黄瓜、紫菜、地耳、金针菇、草菇、菊花、金银花、地黄、决明子、西洋参、胖大海、薄荷等。
脾虚者宜吃以下食品。
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 “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 “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可以说凡虚弱之人,粳米皆宜,尤脾虚之人,最宜食之。
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所谓脾病,乃指脾虚为病之义。 “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滞。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
又称锅焦。性平。 “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凡脾虚不运、饮食不香,或食不消化,或脾虚久泻者最宜食用。古方中亦常用之,如小儿常用健脾消食的“锅焦丸”,治老人脾泄的“玉露霜”。 用以治疗“老幼脾虚久泻不愈”就是用锅巴同莲子肉为末加白糖调服,颇有效果。
又称西谷米,西米。白净滑糯,营养丰富。性温,味甘,能温中补脾,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食之颇宜。“西谷米健脾运胃,久病虚乏者,煮粥食最宜。”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味甘能入脾补脾。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性平,味甘,能健补脾胃,对脾胃虚弱、食少便泻,或妇女脾虚带下者,食之最宜。“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的记载。明·李时珍还说它能“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除通常炒食外,还可同粳米煮饭或煮粥食用。
性平,味甘,能补脾胃虚弱。“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扁豆“炒用健脾止泻”。对于脾虚呕逆,食少久泄、小儿脾虚疳积、妇女脾虚带下者,最宜食之。或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均有裨益。
性平,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故凡久病脾虚、中气下陷、气短乏力、大便泄泻、脾虚浮肿之人,宜用牛肉炖汁服食,或用牛肉适量与大米煮粥调料进服,这对脾胃虚弱的恢复,大有裨益。
性平,味甘,也能补虚养脾胃。 “牛肚和中,益脾胃”。 “补中益气,养脾胃。”所以,凡脾虚之人,或病后脾胃虚羸,宜煨食之。羊肚也有与牛肚同等的功用,脾虚者食之亦宜。
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肠经,有健脾养胃作用,故脾胃虚弱者宜食。 “鲫鱼合莼作羹,主胃弱不下食”。 “鲫鱼,甘温能益脾生肌,调胃实肠,与病无碍,诸鱼中惟此可常食。”
为大黄鱼或者小黄鱼的干制品。有健脾、开胃、补虚、消食的作用。 “开胃醒脾,补虚活血,为病人产后食养之珍”。 “黄鱼有养脾理肺之功,治久病胃弱食减,不能进厚味者。以白鲞水煮烂食之,健利肠胃,为肠虚胃弱之人必需用之,诚药食中之良品也。”可见脾胃虚弱者食之颇宜。
性平,味甘,能补益脾胃。 “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脾胃有病,则五脏无所滋养,脾虚则水气泛滥,益脾胃则诸症自除。”脾胃虚弱者宜常食之。
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 “大枣安中养脾” “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性温,味甘,能补脾益气。 “樱桃主调中,益脾气。”“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凡脾气虚弱者宜食。
性平,味甘涩,入脾、肾经,有补脾益气、固肾涩精的作用。尤其是脾虚而大便泄泻,或脾虚妇人带下者,食之最宜。
熟者甘平,鲜者甘凉,煮熟服食,有健脾益气的作用。“煮熟取仁食之,代粮。”用老菱制取淀粉叫菱粉,也有补脾作用。 “菱,作粉极白润宜人。” “菱粉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脾胃气虚者食之为佳。
性平,味甘涩,有补脾胃之功。 “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 “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所以,对脾虚之人久痢虚泻,妇女白带清稀频多者,最宜食之。
性平,味甘,无毒,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 “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凡古今成方之所用人参,无不可以潞党参当之,凡百证治之应用人参者,亦无不可以潞党参投之。”可见党参补脾胃作用与人参相同,且运用得比人参更广泛。
又称孩儿参、童参。能补脾益气。 “大补元气”。太子参“补脾肺元气”。 “补气益血,健脾生津。治脾虚腹泻,不思饮食。”脾虚者宜常食之。
此外,脾虚之人还宜服食山药、粟米、高粱、青稞、蚕豆、狗肉、羊肚、鸡肉、青鱼、鲢鱼、乌鱼、鲂鱼、白鱼、银鱼、鳜鱼、白木耳、花生、黄芪、紫河车、白术、甘草等
浅议张仲景对痹证的贡献 ☆ 吕永贝斌(福建中医学院 2002 级研究生 福州 350003 ) ☆ 隋华章 (山东省寿光市中医院 寿光 262700 )摘要:从后世医家应用仲景方剂治疗痹证入手,通过列表对比分析,进而溯本探源,对照《内经》论痹要义,分析仲景原文,总结出仲景对痹证的贡献为: ( 1 )论痹外因重湿邪; ( 2 )对”历节风”病证的论述; ( 3 )创立痹证治疗大法及众多方剂。关键词:痹证;张仲景;贡献中图分类号: R255.6 文献标识码: A 痹证,是临床上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类常见病、多发病,而目前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笔者对此证亦颇重视,在探求防治方法的过程中,发现临床中应用仲景理法方药治痹者为数不少,而论仲景对痹证贡献的专篇尚未见。笔者不才,仅将管见略陈于此,聊表对仲师景仰之意。 1 论痹外因重湿邪仲师对痹证的论述,亦是禀自《内经》而不囿于《内经》。《内经》论痹,述其外因,则重风寒湿三气,《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接着按病邪的性质,分为三因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而仲师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特别强调了湿邪在痹证中的重要性。他把这种认识写入《痉湿暍病脉证治》中作专篇论述,提出“湿痹”候与“风湿”候,论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并在本篇中用十一条原文来论述。如:“湿家病身疼发热”、“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痛,发热”、“湿家身烦痛”等等。值得注意者尚有二:一是“湿家”二字,多次提出,是对《内经》论述体质与痹证发病关系的独特发挥与精要概括。《内经》所论,如:“血气皆少……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 “腠理肉不坚者,善病痹。”二是“日晡所剧”四字,提出了发热的特点,这与当今“风湿热”的发病规律是相似的。 2 对“历节风”病证的论述仲师第二个突出贡献,是发现了一种特殊情况 ———“历节风”,并把对这种病的认识专门列于《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篇中,并与伤寒中风、卒中风及一般的痹证相鉴别。他在论述历节病的脉因证治中精辟地指出:“营卫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央。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仲景以脉象释病机,“沉”、 “弱”、“筋”、“骨”、“肝”、“肾”,正表明:这种顽痹,自是以肝肾气血不足为本,寒湿外侵为标,病位是在筋骨。同时,仲景还总结了历节病的特殊证候和体征,并出方治,如:“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便为历节也。”“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历节病,现代学者多认为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当,那么,仲景的这些英明论断,无疑开辟了医学史上最早认识类风湿病的先河,大约比西方医学早 1600 年( 1859 年英国医生 carrod 首先明确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 1 〕。 3 创立了痹证的治疗大法和众多的方剂仲师的直接论述,如:“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而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提出发汗一法,但风湿之发汗,应以“微微似欲出汗”为原则,对于“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的湿痹关节痛,则更提出:“但当利其小便。”是利尿法,后世则发展成“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利尿、发汗,皆除湿之要着。后世医家治痹所涉仲景方剂,计有: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麻黄汤、麻杏苡甘汤、麻黄加术汤、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白虎汤、白虎加桂枝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防己黄芪汤、五苓散、木防己汤、乌头汤、理中汤、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真武汤、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大黄 虫丸等等。经过列表分析,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石膏、知母、防己、黄芪、芍药、白术、附子、川乌、干姜、甘草等。麻黄:发汗要药,兼可除湿散寒。桂枝:散寒通阳和络。防己:祛风除湿止痛。附子、干姜:温阳散寒。川乌:散寒止痛。白术:健脾燥湿。黄芪:益气固表。芍药:和营缓急。石膏、知母:清热。甘草:扶正和诸药。析其治法:有发汗、散 ?? 4 1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 年 8 月第 16 卷第 4 期 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TCM2004Vol.16No.4 ⊕ 学术探讨 ⊕ 寒除湿、清热 、扶正(温阳益气、滋阴补血)等病因治疗和理气和络等病机治法。但仲师治痹,不是各法单用,而是根据病人具体的病情,各法有机地组合运用,试析如下: 3.1 发汗祛邪,首重麻黄 痹证初起,常因感受风寒湿邪,困遏肌表,阳气被郁,痹而不通,出现关节疼痛,伴有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等,此时只有通过开腠发汗,宣散肌表之风寒湿邪,俾郁阳得通,气血畅行,痹痛乃止。其治方药,可用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越婢加术汤等。三方皆以麻黄为主,或谓麻黄峻汗,但麻黄伍以白术、薏仁,则发汗而不致过汗,且可并行表里之湿,正合“微微似欲汗出”的除湿原则。麻黄加术汤,可改白术为苍术,则除湿走表之力更强;其恶寒轻者,可去桂枝而加薏仁,此即麻杏苡甘汤;若尚有里热、微烦者,加石膏,便成越婢加术汤。 3.2 祛风除湿,当用防己 痹证之湿偏重者,表现为关节肌肉酸疼重着,肿胀不红,苔厚腻,湿象明显,应以祛风除湿消肿为主,用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木防己汤等。防己黄芪汤,既治风湿,又治风水,仲景所论“风湿”、“湿家”,必有肢体关节疼痛,本汤证条下虽未明言,前后互参可知,防己黄芪汤既治风湿,当能止痛,又治风水,自可消肿,故对湿邪偏胜,关节肿痛者有效。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木防己碱有抗炎、镇痛等作用〔 2 〕。防己茯苓汤系防己黄芪汤 去白术加桂枝而成,除湿作用更强,桂枝又可温通经脉,助以通阳除湿。用木防己汤治痹,首推叶天士。其后,吴鞠通继承叶天士,制“加减木防己汤”,用治风湿热痹,并盛赞木防己汤“此治痹之祖方也。”方中木防己既可利水消肿,又能祛风除湿,稍伍桂枝以通络,应用时尚可再加苡仁以利湿舒筋,姜黄、海桐皮祛风湿止痛。 3.3 散寒止痛,必用乌附 “寒盛则痛”,其寒盛者,临床表现为关节剧痛、畏寒喜温等寒凝之象者,必假以乌头、附子,大辛大热、气性雄烈之品,外除寒湿,内振阳气,才能使气血周流,痹痛自止。中医临床上,乌头附子,逐寒止痛之力最强。现代药理也证明,乌头碱有很强的镇痛消炎作用。此类方剂,首推乌头汤;若轻者可用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等。这些方剂,主治风寒湿相搏,痹阻经脉,骨节疼痛,为临床习用,疗效确切,与麻黄类方相比,乌附类方以阳虚寒凝为主,麻黄类方以肌表风湿为主,以此为辨,乌头汤温经散寒镇痛,麻黄温开宣痹,芍甘相伍,缓急止痛舒筋,黄芪一味,颇有深意,常见历节病肌肉瘦削,乃气血已伤,黄芪芍药,可益气和营,此乃后世独活寄生汤之先声,实开扶正蠲痹之先河;二者,益气与散寒之品相伍,更可增其祛邪之力,乌头麻黄得黄芪之助,气旺则温散寒湿之力自强,且药力持久。痹之日久者,风寒湿邪郁久,可以化热伤阴,或机体素自阳旺者,常形成寒热错杂之病机,临床可见疼痛关节有灼热感,但畏寒喜温,不耐冷敷,伴口干、低热等,仲景杂知母芍药附术麻桂诸温散之品中,正与病机合。 3.4 清热蠲痹,石膏知母 痹证而有关节疼痛、红肿、灼热或伴发热者,此系风湿热邪痹着经脉,或寒湿化热,或素体阳旺,自以清热通络蠲痹为法,可用白虎汤、白虎加桂枝汤等。石膏辛甘大寒,清热力强,热痹者常用之以蠲痹止痛,盖取其镇静消炎之功。仲师以白虎桂枝汤治温疟,未明言治历节,然遵其垂训,异病同治,后世医家多移用之治热痹。白虎桂枝汤以白虎汤清热,桂枝少用以通经脉,对于关节灼热疼痛、红肿、口渴、舌红者用之颇宜。 3.5 通络除痹,当用桂枝 仲景治痹方剂之中,桂枝出现的频率仅次于甘草,足以证明桂枝是痹证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药物。《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亦谓其能“利关节”。桂枝味辛性温,能发汗解肌、温经通阳。治疗寒痹自然是恰当无疑,对于寒邪化热者或热痹轻者,用之亦无大碍,反而能促进邪气消散,热邪之重者,桂枝用量宜小,并应配以石膏、知母等清热之药。至于血热毒盛之痹证,可采用孙思邈为 “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所创设的犀角汤,这时桂枝就不适合了。 3.6 挛急疼痛,芍药甘草 仲景用芍药甘草汤治疗 “脚挛急”,后世移用治疗痹证。如近代伤寒大家万友生《伤寒知要》说:“腰腿痛……我对肝肾阴血不足以养筋而外邪留滞不去的,常用芍药甘草汤……此方疗效甚佳,不可轻视。”其实,此方不单治疗“脚挛急”,也不必一定具有肝肾阴血不足的症状,凡是四肢、肩背、颈项等疼痛而挛急不舒的情况,都有应用的机会。并可作适当的配伍,项背痛加葛根、下肢痛加牛膝、上肢痛加桂枝等。其中芍药的用量宜大,一般在 15g 以上,甚至有用到 60g 的情况。 3.7 扶正蠲痹,须用黄芪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寒湿热之邪,乃痹证之外因,正气亏虚,方为关键。痹证常由素体不足,或久病,或产后正虚等,外邪始得以乘袭,痹着经络关节,且外邪痹着不去,久必耗伤正气,出现肝肾不足、气血虚衰之象,痹证患者而见形体四肢无力,头昏心悸,腰酸足软,面色少华,脉沉细弱等症,称为虚痹。此时必须注意扶正,以固本 ?? 5 1 ?? 吕永贝斌等:浅议张仲景对痹证的贡献 ⊕ 学术探讨 ⊕ 仲景清泄法探析 ☆ 侯洪涛 刘立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 210029 )关键词:清泄法;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图分类号: R222.3 文献标识码: A 清泄法是指通过清热、泻火、凉血、泻下等方法,祛除里热的治疗大法,是仲景治疗疾病的常用治法。分析《金匮要略》中 40 余首具有清泄邪热作用的方剂,仲景清泄法有以下组方配伍特点: 1 阳明气分之热,治以清热生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仲景白虎汤主治“脉浮滑”、“腹满,身重,难以转侧,面垢,谵语”,《金匮要略》白虎加人参汤主治热盛津伤气耗之“渴欲饮水,无表证者”、“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及“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之“太阳中热者”,白虎加桂枝汤主治 “骨节疼烦,时呕”热盛兼有表邪之“温疟者”。石膏与知母相配伍,构成白虎汤的主要部分。石膏质重沉降、味辛性寒,辛能透肌解热,寒则清泄胃热;知母苦寒,苦以降火,寒以胜热,其质润则润燥。二者相须为用,清解阳明气分之热兼有滋胃润燥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皆有显著的退热作用。可见,仲景清泄阳明气分之热,以清热生津为治则,以石膏知母为基本配伍,随症加减,灵活应用。 2 阳明热结之实热,治则泻下通腑,川军与枳实厚朴相伍《金匮要略》大承气汤主治“下利脉迟而滑者”、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者、及“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小承气汤主治“下利谵语者”,厚朴三物汤则主治“痛而闭者”,麻子仁丸主治“趺阳脉浮而涩”津枯肠燥之便秘者,厚朴七物汤主治“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之腹满有表证者,大柴胡汤主治腹满兼少阳证“按之心下满痛者”。大黄与枳实厚朴相配构成以上诸方的主要成分或全部。大黄苦寒,气味俱厚,走而不守,泻热通便而推陈致新,清除积滞如犁庭扫穴;枳实苦辛微寒,泄胃肠之无形气痞,有冲墙倒壁之力;厚朴苦温,苦能下气导滞而除胀,温则燥湿散满以运脾,为泄中焦实满之气分要药。热结胃肠则气滞不行,气结于中则肠垢难下,故大黄与枳实相配,泄热导滞、利气消痞;大黄与厚朴相伍,行气宽中、泄实去积。所以说,仲景治疗阳明胃肠之有形邪热,以泻下通腑为组方原则,以大黄为要药,配以行气理气之枳实和厚朴。 3 热在少阳,治以和解,柴胡与黄芩相配仲景小柴胡汤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及“呕而发热者”;大柴胡汤主~~~~~~~~~~~~~~~~~~~~~~~~~~~~~~~~~~~~~~~~~~~~~~~治“按之心下满痛者”及“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祛邪,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黄芪汤,仲景本以治血痹黄汗,因具有益气通阳和血作用,故亦可用来治疗虚痹,黄芪伍桂枝,补中有通,临床应用时可加入川断、桑寄生、当归、木瓜、鸡血藤之类,补肾通络,常可获效,方中黄芪用量宜大,气足自能生血、行血、通痹,阳虚者在此基础上加仙灵脾、补骨脂、附片等;至于阴虚者,又当加入养阴和血之品。 3.8 剔透通络,主用虫蚁 痹证晚期或重者,常见关节肿胀畸形,疼痛剧烈,此时因“久痛入络”,一般的祛风散寒除湿之品往往无效,非虫蚁之类不足以搜剔经络中风湿痰瘀之邪,叶天士虫类搜剔之法正以此而设,然究其本源,实出自鳖甲煎丸、大黄 虫丸等法。大黄 虫丸《金匮》本用之以治干血虚劳,近人有活用以治顽痹者。值得一提的是方中地黄用量最大,滋养阴血,使逐瘀而不伤正,与那些罗列蛇、蝎、蜈蚣之品,而致温燥伤血,经络失养,致病难已者自不可同日而语。而当伍以地、芍、归之品,这是给我们的启示。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其它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发表评论:
馆藏&3910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湿阻中焦的脘腹胀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