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个思维有错吗?没错就是我 原图现在30岁比较年轻不可能种田的,因为我有心理障碍在家休息一个多月了

我的工作连续两次被辞了,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完全没有信心,谁能帮帮我
全部答案(共39个回答)
心理咨询师、作家武志红的《七个心理寓言》可以给像你一样迷茫的人一点启发:    法国名著《小王子》中有个故事,小王子曾经细心呵护过一朵骄傲的玫瑰,后来他来到地球,发现仅仅一个花园里就有5000朵完全一样的这种花朵,才知道他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花,然而,后来他慢慢懂得,他的玫瑰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给她浇灌过,罩过花罩,用屏风保护过,除过她身上的毛虫,还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聆听过她的沉默……
  “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一只被小王子驯服的狐狸对他说。
   武志红从心理学亲密关系的角度解读道:
   只有倾注了爱,亲密关系才有意义。
   一个既亲密而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胜于一千个一般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会把我们从不可救药的孤独感中拯救出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救赎。
   如果不曾体验过,你就无法知道这种关系的美。  
   从职业的角度看,小王子的玫瑰就是我们自己寻找的“感兴趣的职业”,我们和职业的关系是另一种重要的“亲密关系”,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专业甚至足以拯救生命的空虚。,
   “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要看到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了吗?你也许迷惑,我还没找到方向,怎么努力呢?世事奇哉,这里讲个似是而非的道理,确实很多时候是先在眼前的专业、职业努力,才确定兴趣,挖掘到爱好的。如果小王子一直在找属于他的玫瑰,却从来没有过实际的努力付出,那么,他不会拥有他的挚爱。
   一位著名的成功人士在他的BLOG中提醒年轻人,择业也可先“结婚”后“恋爱”,也就是先努力做好本行,让自己爱上它。他说“如果你不去了解它,你又怎么知道喜欢或者不喜欢它。”
  他自己的奋斗历程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当初读大学的专业并非自己所选,是被分配到的,但他大学学习非常努力;工作时,本着“干一行,爱一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卖力付出。当时条件艰苦,没有选择余地反而让他珍惜、感激一切,他的孜孜不倦和刻苦,造就了他对能源行业近乎痴迷的激情和热爱,而热爱,也成为他奋斗、成功的根本原动力。
   对于阅历尚浅的大学生,还没有一定的付出和积累,只苦于选择,却不懂珍惜眼前条件做事,就不奇怪为什么空虚了。
  很多时候,热爱和兴致是努力行动顺带的结果,而不是天生而来的。
  没有付出,就无法体验过程和结果,也无法知道热爱之美。
? ?捷径,很多时候就是一条弯路。
  “世上没有人愿意走弯路,但成功者身后留下的却往往是一条弯弯曲曲,起伏不平的路。这说明,捷径是不存在的”
  有些人确实很努力去学习,去工作,还是觉得自己真的很不合适甚至很厌恶当前的职业。其实,还有一个看似奇怪的道理:明白自己不喜欢什么,和明白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同样有价值。连自己不喜欢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个长辈跟我说:“我不怕走错路,我只怕我不知道错了。”我深有感触,我自问,我还不是害怕失败,害怕走弯路付出代价吗?原来我的迷茫,是我恐惧失败,没有面对风浪的勇气的人生观折射。
   职业的探索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没有多少人能够一开始就确定方向。很多媒体在大肆报道名人和成功人士吸引眼球时,说得好像他们7岁就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似的。社会的浮躁很容易催生个体的焦虑。专家指出,很多人到了三十岁或以后才确定“职业镖”, 李开复也曾经往律师方向努力过,黄鸣在他37岁时候才找到能让他奉献一生的太阳能。迷茫是一条必经之弯路,很多时候,我们要尝试,要经历,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拨开迷雾。
? ? 警惕迷茫背后的负面思维和消极态度
   有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能够做到真正停止抱怨是非常难得的。我们必须察觉自己内心那些抱怨的声音。察觉也是一种智慧,能平息混乱。
   迷茫常常成为抱怨的催生剂。
   很多人在迷茫中抱怨,消沉。我找不到合适自己的职业,为什么别人有那么好的专业,我生不逢时,没有伯乐,他们多幸运啊有这么合自己意的工作,你以为我就不想努力吗……
  ?很明显,这不是简单的找不到方向,这已经衍生成成严重的消极态度,稍不留神沉湎其中,就会腐蚀人生,蹉跎青春。
  有些人是把工作、专业的状况想得太理想化了,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导致失落,所以无论跳多少次槽,换多少次专业,结果都是“不合适”“不喜欢”,迷茫成为不作为的借口,这是一种“假迷茫”,与其说是迷茫让人消极,倒不如说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在兴风作浪。要记住,大多数职业起步,好工作不会自动出现,只有工作好才能创造条件。有人说,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是本能,做好不喜欢的事,那才是本事。要达到职业的自由和理想,必须从不喜欢的事情做起。这是一个先苦后甜的道理。资深职业指导咨询杨萃先说:“不要迷茫了,你所做的工作就是最合适你的工作!”
   另一种情况是,迷茫背后潜藏着大量的负面话语和焦虑、恐惧。消极话匣子在脑海中自弹自唱,叨叨不絮:找不到方向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会蹉跎青春,我会一事无成,我没有喜欢的工作会很难受的,我怎么不能像别人那样呢,我把握不住未来,我要看清楚!……
   首先,要检测自己情绪背后的思想支持,理解它们是什么,再反问自己,这些想法是真的吗?负面思想总是在妖魔化真实存在,以有限的现在试图把握无限的未来,这只会让人焦虑,恐惧不安,我们常常活在思想幻觉的枷锁中而不自知。学会有意识地以开放的心态,真诚地承认自己对未来的无知,谦恭地迎接生命的所有可能,这样,内心的平和会指引你走向属于你自己的方向。也许,你会发现自己乐于从事当下所做的;或者,明朗的双眼会让你看到更多积极的可能性。
? ? 直面迷茫,在痛苦中成长
   人生苦难重重。在《少有人走的路》里,作者派克开篇就这样写道。"
   我们要成长,就必须经历痛苦。如果你正在遭遇迷茫之苦,感激它的来临吧,这是成长的礼物,一种意识的觉醒。我们不能回头,只能前进。比起从来没有迷茫,没有思考过自己的人生状态,我们进步了。我们需要做的是直面迷茫,穿越痛苦,这也正是成长的契机所在。
   我有时也很想躲过这种苦恼,想着去忽略或否定它的存在,假装自己能够快乐起来。可是这原来只是意味着逃避,那是把问题压抑,没有解决的问题不会自动消失,它们在潜意识呆久了,就会在恰当时候如不速之客般爆发。这只能是痛苦的变相延长。当我不去逃避,我发现我可以把人生的困惑变成财富。    派克指出:“周密思考往往是一种费力而痛苦的过程。因为思考的轨迹与方向时常不是那么清楚;步骤与阶段也不总是直线进行”必须“拒绝简单的思考”,由此,迷茫可能是一种是派克所说的“深思熟虑”,这种思考困难、复杂,而且痛苦,但我们绝不能为了逃避痛苦而在至关重要的决定上作草率的成见和臆定。理智上的严密考证、分析是必须的。"
   而对于情绪上的苦闷,最好的方法是直面它,坦然正视。迷茫并不就是意味着你在浪费青春,它可以是一次有意义的自我探索。毕淑敏说,合适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个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大多数人都努力探索,走过一些失败,困惑,才渐渐明朗。不要拒绝迷茫,出现迷茫却拒绝、使劲推开,那是和真实的分裂,那只会导致第二层的痛苦。无论你多么不愿意,你所经历正是你所需要的。
  存在即合理,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有助于心灵成长。问题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如何面对问题。
   这是你必经的,你为什么就非得逾越这个阶段呢,想要直奔目标呢,你是不是太贪心了,太着急了?凡事都要清清楚楚,有目标,有答案?要永恒确定的未来?你怎么定义成功?名利双收?……反复自问吧,答案就在你心中。
   其实,正是迷茫促使我们成长,促使对智慧的探求。积极生活的人,即使在大雾茫茫,找不准方向的时候,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学习的积极努力。
   当你学会穿越灵魂的痛苦,在迷雾中拾回内心的安定和满足时,生命自会引领你走向属于自己的使命,和幸福。
对现在很迷茫,多数是因为目前的工作和学习不太成功,想做到优秀又找不到方法。或者有方法,但是坚持性差或懒惰,缺乏毅力以及吃苦精神。或者有方法有毅力,但是缺乏自信,遇到一点挫折就泄气了等等。连日来的烦闷让自己一时的心理感受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了,没有方向了,感到迷茫了。 ? ? ? ? 其实,若想真正解决对现在迷茫的问题,首先你要问自己:真的想解决吗?还是一时想想而已,其实还是贪恋目前的安逸的?如果是真的、并且是迫切渴望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是有的,如下: 第一,下定决心,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 第二,列出自己想要的可实现的工作或学习目标,量化到每一天; 第三,做好时间计划,坚决执行,若有一次偷懒没执行,则重重惩罚自己一次,并补上落下的内容; 第四,若成功坚持,则奖励自己一次。 做到这些,相信你不会再对现在迷茫。 若对未来迷茫,方法如下: 第一,到环度做个脑AT潜能测试,了解自己的潜能优势; 第二,根据自己的潜能优势以及自己的梦想,找出核心目标; 第三,对核心目标做出可执行的行动方案; 第四,做梦想板时刻督促自己; 第五,做好时间管理,一步步朝着未来推进。做到这些,相信你的未来不需要迷茫。 要提醒的是,朝着目标前进,但是快乐在于享受过程,成功属于努力且享受当下的人。
这个说常见其实也常见的, 被辞退一般都有原因。 首先分析原因,是自己交际方面,是自己的职为人方面。是自己专业能力方面等, 分析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被辞在努力改变, 笼统的两方面,一种是自身的,一种是专业上的, 自身方面的可以说多种吧,主要还是为人处事。 这方面不好改变,但最笨的办法就是面带微笑,多做事,虽然看起来或感觉这样挺傻,但改变这个最容易做到,就好像电视剧经常出现的这类人物一样。 专业方面和工作能力是挂钩的,看自己适不适合这个行业,该不该换一种行业 ? 还有就是职场的可以去猎头公司进行咨询的。有这个服务。
为什么你需要别人的认可才行呢?如果全世界都否定你,你就坐以待毙吗?工作被辞了2次而已,就没有信心了,你和懦夫有什么区别。不要怪我言辞激烈,是你的行为让我很瞧不起。既然你都有梦想了,那就去追吧,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否定你,你就更要全力以赴的追逐梦想,让他们知道YOU ARE OK! 可以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拥有长远目标的人,你也可以理解为目标过于遥远的人,最后却是最有成就的人。 把一个长远目标化为一个个小目标,去实现吧! 成功人士与loser的区别就是loser在最后快要成功的时候放弃了,如果你想做一个loser没人拦你,前方的路就看你了!
请认真读完。 ?????? ?谁都有这个时候,不必伤感。 ?????? 人活着的理由太多,比如事业。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能成就一番事业。但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巨的,挺过来了就是胜利。不是每个人都风生水起,都能扭转乾坤的。所以当你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 要记住,做最好的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上天不会无缘无故做出莫名其妙的安排。它让你放弃和等待是为了给你最好的。所有的欺骗、侮辱和伤害,只是为了这个世界温柔补偿的序曲。 ?????? 山有顶峰,海有彼岸。漫漫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 在恐惧中安抚自己不安的心,在失落中收拾自己破碎的情绪,也许下一瞬间,坠入无边的深渊,会忽然在黑暗中闪烁起点点心火。 ?????? 失去了铁斧,神明会送上金斧。 ????? ?吃下毒苹果,是为了王子的亲吻。 ?????? 所有的丢失,都是为了珍爱之物的来临腾出位置;所有的匍匐,都是为了高高跃起时的热身;所有的支离破碎,都是为了来之不易的圆满。 ??????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也差不多 是一名美工 也说不上平面设计 淘宝美工 网站美工 一直从事跟作图有关的工作 现在在待业中 后面两次都是试用期完了就辞职了 我就一直在分析我所有工作的老板或者上级对我的评价 我发现可能我并不适合做设计这方面的工作 并且感觉工作中也有些吃力无趣 有时候做出来的图自己也不是特别满意 我现在正尝试做其他方面的工作。 人在不如意的时候 难免会失去信心 怀疑自己。但是回想一下自己对待工作是不是全力以赴 还是敷衍了事 ?假如你是老板你会雇佣你自己吗,先从自身找原因,发现问题,是工作能力不行?还是工作态度不行?如果是能力不行就要尽快想办法补充强大自己或者去找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等自身的能力能够胜任那份工作(工资)了再去挑战,想想老板肯定不愿意花钱请一个不能帮他解决问题的人,不会养闲人,这样想想心里就好受多了;如果是工作态度不行,这个就好办多了,注意改正就可以了。再者重新思考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是不是之前的工作都不适合或者不感兴趣,先反省自己,调整好心态,就算再不济我也是独一无二的,我还有疼爱我的家人和一堆好朋友,人生的路很长很长,都会遇到低潮期,这些正是我们成长的绊脚石,等我们迈过去了,回头也会微微一笑。成功是要有严格的自律和无止境的付出作基础的,不要总想着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首先要认清自己,脚踏实地做好工作和自己,切勿好逸恶劳。这也是我对我自己想说的话,希望能够帮到你,祝我们都早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答: 胎盘前置怎么办好呢?有没有谁可以告诉我这样的情况有好办法治吗?唉,知道自己这情况以后心情也没有了
答: 准备就去!做bc要逼尿的!昨天晚上吃晚饭前吃了两个桔子饭后又吃了两个桔子,后来胃一直难受七!吐了几遍!也不知道是不是吐的时候用了劲了!十二点钟的时候感觉下身有东...
答: 可能是最近没事做,无聊等,情况不严重的话,不需要看,只需自我调整一下,情况严重,可以考虑去看看
答: 漫漫人生,总会不断地遇到各种烦恼,而且它总是左右着我们的情况,但我们得想办法化解它。我认为倾诉是最好又有效的方法。谢谢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34??????????????? ?????? ????????_??????-第2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34??????????????? ?????? ????????_??????-2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34??????????????? ?????? ????????_??????等内容。
 C#中??运算符的使用方法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C#中??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是 C#2.0 中新增的一个运算符, 可以认为是三元操作符?:的简版, ...  什么是 QCIF? CIF?2CIF?4CIF?DCIF? ??? QCIF 全称 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QCIF 是常用的标准化图像格 式。在 H.323 协议簇中,规定了视频采集...  股票、期货、现货、黄金外汇交易区别和优缺点 股票、期货、现货、黄金外汇交易区别和优缺点 前言: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 当前的经济形势,物价飞涨,如何跑赢 CPI...  2CIF?4CIF?DCIF?_信息与通信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什么是 QVGA ?QCIF? CIF?2CIF?4CIF?DCIF? QCIF? CIF?2CIF?4CIF?DCIF?(1)QVGA QVGA 即&Quarter VGA&。...  适应性扫描(Adaptive Swept ???)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1:如图,先建立一条曲线,作为导引曲线(Guiding curve )。 2:参考面 Reference surface 是...  谁能帮帮我呀???_小学作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谁能帮帮我呀??? 谁能帮帮我呀??? 我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其实我想学习好!幻想着用某些东西换取学习绩,...  如何选一个好项目呢???_营销/活动策划_计划/解决方案_实用文档。分析一下找项目的注意事项 如何选一个好项目呢? 一般来讲, 主要考查以下八个方面的特征, ...  戒网瘾学校为啥打死人?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戒网瘾学校备受关注,重重迷雾背后是什么?戒网瘾学校为何会打死人? 说明:由于本人工作繁忙,基地现有的 ...摄影不是爱好,而是生活风格。
字号:大 中 小
《小窗幽记》
(全文及译文)
&& 《小窗幽记》作者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陈继儒自幼颖异,博学多通,尤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二十几岁时,绝意科举,隐居于小昆山,后筑室东佘山,闭门著述。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陈继儒一生涉猎甚广,著述宏富,有《陈眉公全集》传世。《小窗幽记》为陈继儒编著的修身处世格言,条条都是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领悟。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人生态度,有兼容了佛家超凡脱俗和道家清静无为的智慧,历来被称为修身养、自我提升的佳作。&&& 要处理好读书与人生的关系。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温家宝&&&
一、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今日世人迷于俗情世务,终日追逐声色名利,可说没有一日不在醉乡。好名的人醉于庭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则醉于妙声、美色、高车、名马。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的药,使人人服下获得清醒呢?
饮了中山酒,要醉上千日,千日之后,还有醒时。而能使世人昏昏逐逐,一生犹不醒的,无非是以名利作曲、以声色为水,所酿出来的欲望之酒。这种酒初饮时心已昏醉,不知身在何处。再饮之后因渴而求,求而愈渴,渴而愈求,终至一生性命与之,而不复醒。此时若问“心在何处?”心已失落在名利声色之中;若问“身在何处?”身已追逐幻影而不止歇。中山酒只能醉人千日,千日之中不能自主;欲望之酒可以醉人一生,一生之中不能自主,但世上很多为此至死而不醒的人。
酒醉的人,只要给他喝下“醒酒汤”就能清醒,然而,在名利声色中沉醉的人,要如何唤醒他呢?有什么样的清凉剂能唤醒心的迷醉?也许只有清醒人留下的清醒语吧!在醉梦中做的事都是纷乱的、幻影的事,只有醒来才能做一些真实的事,因此,‘醒’是第一要务,惟有醒了,生命才可贵,天地宇宙才真实。
二、澹泊之守,镇定之操
澹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过。
淡泊清静的操守,必须在声色富贵的场合中才试得出来。镇静安定的志节,要在纷纷扰扰的闹境中考验过,才是真工夫。
莲花被人视为纯洁的象征,是因为它出污泥而不染。一个人心境的澹泊,亦是如此,真正的恬淡不是未经历过世事的空白,而是经历任何声色豪富的境遇,都能不着于心。有的人在贫穷中守得住,在富贵中却守不住;有的人在富贵中守得住,在贫穷中却守不住。能够澹泊,就是不贪浓艳之境,而这澹泊之心,有的是从修养中得来,也有的是天性如此。
“定”是不动摇的意思,世间的五光十色,惊声软语,足以诱动心志的事物实在太多,而身处尘世能不动摇的又有几人?大多数人在名利中动摇,在身心的利害中动摇。泰山是不动摇的,但泰山崩于前,却不能不动摇。动摇的人是受环境的牵动,环境要他向东,他便不能向西。不动摇的人是不为环境所动的,反之,环境将以他为轴心而转动。在紊乱的环境中能保持安定的心境,才能掌握自己的方向。
三、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给予他人恩惠,不如报答他人的恩德来得厚道。邀取好的名声,不如逃避名声来得自适。故意违背常情以自鸣清高,不如坦直的做人来得真实。
故示他人恩惠以取悦对方称为“市恩”,有买卖的意思,因此,“市恩”大部分是怀有目的的,或者是安抚,或者是冀望有所回报,这和买卖并无不同,恩中既无情义,也不足以令人感谢。但是,无论是市恩,或是出于诚意的恩惠,总以回报为上。一个人一生承受自他人的恩德不在少数,报之犹恐未及,岂有时间故示他人恩惠呢?所以,市恩不如报德为厚。而最大的报德在于以德报之,不在于报惠。
所谓盛名累人,人人都想获得名声,并以此为荣,殊不知名声只是一种空洞的声音,虽能满足某些虚荣感,无形中却会成为一种束缚人的东西。许多知名人士,言行举止战战兢兢,便是最好的例子,倒不如逃名来得逍遥自在,免除心理上的负担。
做人只要真实,保有一己的人格就够了,何必做些假象,不但弄得自己不自在,久而久之,别人也会不敢信任。所谓“真”,就是出于“诚”,做人要出于诚意,凡是不出于诚意的表现,就是矫揉造作。
四、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要他人当面赞誉自己,倒不如要他人不要在背后毁谤自己。令对方对自己产生初交的欢喜,倒不如相交久了而不会令对方产生厌恶感。
人多是虚伪客套的,要让他人当面赞美自己并不困难,而要他人背后不批评自己,却不是容易的事。即使有不对的地方,由于碍于情面,或是利害关系,鲜有愿意撕破脸,当面指摘对方的。在背后就不同了,要他人不骂自己,除非自己不犯错,没有可被人评议之处才能勉强做到。因此,面前之誉并不表示自己做人成功,背后之誉才算成功。背后之誉远不算完美,背后无毁更为难得。
人初相识总是充满着一份好奇感和新鲜感,因彼此的契合而欢喜,然而这时的交往就个人而言,不过是冰山尖端的互望而已。人在初见面时不会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见到的往往只是好的一面,因此,第一印象远较平日来得完美。但是,日久见人性,一旦新鲜感消失,最初的亲切感也会因为缺点的增加和距离的拉长而改变。
事实上,最初的亲近和欢欣经常只是幻像,必然会遭到破灭。交往长久后的亲切才是真正的亲切,因为那时整个缺点都已被了解和接受,而能以完整的人格交往,此时的欢喜才是真正的欢喜。“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一方面要我们不要在初见时掩藏自己,只以好面目与人交往,这样才不会有日后感到不实的厌恶感。
五、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
&&&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命运使我的福分淡薄,我便增加的品德来面对它。命运使我的形体劳苦,我便安乐我的心来弥补它。命运使我的际遇困窘,我便扩充我的道德使它通达。
福分薄,是指外在的物质环境不丰厚,或者生命的外缘常有缺憾,如果内心没有深厚的修养,往往要怨天尤人,感到不满足。相反地,深厚的心灵修养能使人安然自适,将一切驱出脑际。有时命运会使我们的形体十分劳苦,倘若我们的心也跟着紧张,那真是要身心俱疲了。形体的疲劳并不能使心灵疲劳,如果将心放在轻松甚至快乐的境界中,那么,即使形体再劳苦,心情还是愉快的。
人的际遇无常,困厄在所难免,此时更不可灰心丧志,不如充实自己的学问,扩充自己的心胸和道德。困厄的产生,往往是自己能力不够的缘故,若能抱如是想,必能在一种宽阔的心境下将困厄突破或解决,即使不能解决,有开阔的心胸和通达的道德,至少内心不会因此而沮丧。
六、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捡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恬静寡欲的人,必定为豪华奢侈的人所怀疑。谨慎而检点的人,必定被行为放肆的人所嫉恨。一个人到了穷途末路,我们应看他当初的本心如何。一切功成行就的人,我们要看他以后要怎么继续下去。
过惯豪华奢侈生活的人,并不相信有人能过淡泊的生活,认为甘于淡泊是沽名钓誉,非出于本心。吃惯肉的人决不知菜根的香甜,所以他们不免要加以怀疑。行为放肆的人,常要忌恨那些言行谨慎的人,因为这些人使他不能自在,使得他的放肆有了对照,而令人大起反感。事实上,检饰的人不过是在自我约束,而放肆的人则不能忍受自己的放肆,所以才要忌恨谨慎的人。
一个人会走到穷途末路,要回溯到他最初的发心,和整个过程中用心的转变。有许多原本成功的人,后来失败了,就是在成功之后用心有了转变,或是最初发心时便已埋下失败的种籽。一件事情的历久不衰与一个人的发,无非是行其可行而不倒行逆施,加上长久的努力不懈。若是最初心意便不正确,或是成功后改变原有的精勤,那么,即使一时成功,也无法持久,终将走到事穷势蹙的地步。一个现时十分成功的人,我们也要如此地肯他。得意不可忘形,上至峰顶还要顺路下至山谷,才不至于困在山顶,跌得鼻青脸肿。
七、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分别美丑的心太过明确,则无法与事物相契合。分别贤愚的心太过清楚,则无法与人相亲近。内心应该明白人事的善处与缺失,处事却要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上天生育我们的德意和心量。
美丑并无一定的标准,要看个人的喜好而定。如果对事物美丑太过挑剔,则世上没有几件事是我们能够接受。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善恶美丑原是相对的,如果执着于自己所相信的美,而不能接受整个世界的本有现象,那便是“与物不契”。相同地,贤愚之分也是如此,孔子教人不分愚贤不肖,倘若只接受贤者,而摒弃愚者,岂不是使贤者愈贤而愚者愈愚了吗?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成为他人眼中的贤者?尚贤弃愚,难怪要与大多数人不亲了。
处世应当心中明白而外表浑厚,所谓心中明白,就是知道人事的缺失,而外表浑厚,则是悉数接纳,使贤而骄者谦之,愚而卑者明之,各获其利。就像阳光之化育万物,既照园中牡丹,也照原野小草,使两者皆欣欣向荣,这才是上天的好生之德。
八、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情爱最难保持长久,所以情感丰富的人终会变得浅薄无情。天性本有一定的常理,所以率性而为的人终不会失去他的天性。
“情到深处情转薄”,一方面是因为情甚苦,一方面是因为情爱难久。情是一种执着,因此不得必苦;情又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思念,因此掌握甚难,再加上生命短暂,环境多变,见人不见心,见心不见人。能由情爱之中得到短暂欢乐的人毕竟只是少数,而无常迅速,至亲至爱也敌不过生死的摧残。所以,多情之人在备尝捉弄之后,多半要远离情感,而变得寡情了。
任性并非放肆,而是返观本性而顺随之。人性在未受外界诱惑之前,原是天真淳朴,自由快乐的。然而,因为种种物欲名利的牵连,知识的分割,很容易便会受到蒙蔽。但这种天性并未失去,在人摆脱物累,忘却尘劳时,又会炯然呈现。因此,率性而为的人仍不失人的本性,而放肆于美酒声色的人,却恋物而迷失了本性。
九、真廉无名,大巧无术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所以为贪。大巧无术,用术者,所以为拙。
真正的廉洁是扬弃廉洁的名声,凡是以廉洁自我标榜的人,无非是为了一个“贪”字。最大的巧妙是不使用任何方法,凡是运用种种技术的人不免是笨拙的。
为廉洁而立名,虽不贪利,却是贪名。这和许多人做了好事一定要把名字公布出来是一样的,无非为了博取一个善字而已。其实,廉洁原是本分,由于有贪官污吏的存在,才使廉洁成了难得的事。廉声能为世人称道,是因其难得,若是官官都能廉洁,廉洁成了稀松平常的事,又何必为此而立名呢?
一术对一事,此巧不可对彼事,因此,用术之人若为术所困,这个时候,巧术便成了拙术。真正的巧在来时不立,立而不滞,这样才能应万物而生其术,不因一术而碍万物。所以说大巧无术,要能兵来将挡,若是滞于术之为用,一旦事出突然,便毫无办法了。
一○、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谭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好谈山居生活之乐的人,未必真能由山林原野中得到乐趣。好在口头作厌恶名利之论的人,未必真的将名利完全忘却。
有许多事情,表面和事实往往相差甚远。就如好谈山林之乐的人,总以久处尘嚣中的人居多,真正了解山林之趣的人,早已身处其境而不返了。有许多乐趣,是言语所不能道尽的,世人挂在口头以为风雅的,又岂能得到其中的真趣?能谈的不过是耳闻目见的事罢了那些耳不闻目不见的事,就无从说起了。
好作厌名利之论的人,内心不会放下清高之名,这种人虽然较之在名利场中追逐的人高明,却未必尽忘名利。因为这些人形虽放下而心未放下,口是而心非。名利犹如赌博,是以全部身心为筹码,去换取空无一物的东西。但名利本身并无过错,错在人为名利而起纷争,错在人为名利而忘却生命的本质,错在人为名利而伤情害义。就如酒,浅尝即可,过之则醉。然而普天之下又有几人饮下此酒而不醉?即使是反对名利之人,到底是反对名利的本身呢?还是反对人对名利的迷恋呢?如果本身已完全对名利不动心,自然能够不受名利的影响。
一一、伏久者,飞必高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伏藏甚久的事物,一旦显露出来,必定飞黄腾达;太早开发的事物,往往也会很快的结束。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准则,在长久的潜伏下,已将内涵历练得充实饱满,一旦表现出来,必定充沛淋漓,而能“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如果没有这些长久的潜伏,又何能“飞必高”呢?
“开先者,谢独早。”也是很合理的,因为太早开发,各方面无法配合,自然很快就竭尽力量而凋萎。“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因为太早开发,不到中年便都成了平庸的人。倒是那些年轻时没没无闻的人,在岁月中不断储备实力,而终成了晚成的大器。生命之经验和宝藏的开发也是如此,就像一罐酒一样,愈陈愈香,要让它在岁月中酝酿、成熟,才会是一罐好酒。
一二、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
天要降祸给一个人,必定先降下一些福分使他起骄慢之心,目的要看他是否懂得承受的道理。天要降福给一个人,必定先降下一些祸事来使他引起警觉,主要是看他有无自救的本领。
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又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天道尚且如此,何况人事。
得微福而骄慢,骄慢便是祸根,福本不厚,又以骄慢削之,可见不堪受福,惟有降祸了。骄慢非但天不降福,人也不助其福,因为人人皆厌恶骄慢之人。天宠既失,人和又无,微福必无法维持长久。福尽祸来,不堪受福,又何堪受祸?若得微福而不骄,即使是祸来,心也不惊。受福不骄,受祸不苦,是深明福祸之道,只有不为外物动心的人才能做到。
欲降福而先降祸,是天之善意。不明祸何能降福?一旦福去祸来,又岂能消受得了?先以微祸儆之,若能救助,即使是他日祸来,也能如此救助。达人处祸不忧,居福不骄,知福祸在于一己所为天意虽然不测,总之在能自救,心则常保泰然。
一三、世人破绽处,多从周旋处见
世人破绽处,多从周旋处见;指摘处,多从爱护处见;艰难处,多从贪恋处见。
世人多在与人交际应酬时,在行为上有了过失。指责对方,是出于爱护的缘故。而会觉得放不下,则是贪爱留恋所造成。
好在人情场上作周旋的人,必定在人情场上见过失。交际应酬,本难面面俱到,此处应付得了,他处必定不及应付,恁是八面玲珑的人,也难免落得个虚假油滑之名。何况交多必假,穷于应付,难免虚与委蛇,全天下都是好友,就是圣人也难以做到。周旋到烦人处,恩多反怨,种种嫌隙生。
爱之故而责之,责备是要他好,如果不爱,任他死活,毫不相关,又何必责之。责也有道,要责其堪受,以爱语导之。若是不堪接受,那么爱中生怨,责之又有何效。
人情的艰难,往往在于留恋。贪生者畏死,恋情者畏失。大凡着于何处,何处便难;难舍何处,何处便难。惟有能舍一切难舍,不贪一切可贪的人,才能自由自在行于世间,而不为一切所缚。
一四、山栖是胜事
山栖是胜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鉴赏是雅事,稍一贪痴,则亦商贾。诗酒是乐事,稍一曲人,则亦地狱。好客是豁达事,稍一为俗子所扰,则亦苦海。
山居本是愉快的事,如果起了贪恋,又与俗世有何不同?爱好书画是高雅的行为,但过于无厌,跟商人并无二致。作诗饮酒原是乐事,若是屈从他人,敷衍应付,则如同地狱。好客交友是令心胸舒畅之事,一旦成了俗人喧闹的场所,亦成了苦海。
山居的本意是要远离尘嚣。如果对山林起了热情,岂不是有违本意吗?每见名山胜景,大兴土木,原味尽失,加上游人缺乏公德,满地果皮纸屑,那么山林又何异于市场。写字绘画,原本是风雅的事,若必以巨金购置名家之作而后甘,则沦为买卖,雅意尽失,成为炫财傲富的事。
作诗饮酒,要起之于兴,发之于情,倘若既无兴致,又无情趣,徒然为了应付而为之,就十分痛苦了。好客亦是如此,可以舒展胸怀,若是来者不拒,喧腾一堂,或者俚曲艳调,吆五喝六,不仅令人头痛,避之犹恐太迟。所以,事不能贪,不能俗,一旦流于贪俗,则与世俗无异,又何来胜事、雅事、乐事和豁达事之分呢?
一五、轻财聚人,律已服人
&轻财足以聚人,律已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不看重钱财可以集聚众人,约束自己则可以使众人信服,放宽肚量便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凡事率先去做则可以领导他人。
任何事情均有其相成之道,在相处方面,则是指做人的态度。财是众人所希求的,如果太重视钱财,而将利益一把抓,他人得不到利益,便会离开你。相反地,将利益与他人共沾,甚至舍弃个人的利益,他人心存感激,自然就不会背叛你,所以说“轻财足以聚人”。自我约束是使人心悦诚服最重要的方法,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个平等观念,你能做的事他便能做,如果不能约束自己,又怎能要他人约束自己。律已甚严,使人心生敬意,自然就肯听从你了。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肚里不能撑船,早就下台鞠躬了。肚量狭窄,必然不能容人,也无法得到他人的爱戴,而纷纷离去。大厦失去了支柱,岂有不塌之理。因此欲得人才而善用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凡事带头去做,才足以领导他人。因为,事情来时,多数人都是犹疑不定,或者不信任,或者畏惧,如果领导的人也如此的话,事情便难望办成。反之,能洞烛先机,解除疑惑,不畏艰难地去做,那么他人便一扫疑惑,而欣然跟从了。
一六、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在最易令人迷惑的地方识破迷惑,那么无处不是清醒的状态。将最难以放下心怀的事放下,那么到处都是宽广的路。
“迷”就是失去了自己的道路。生命中有许多事情会让我们迷惑,智者在未迷失自己之前就已识破,故而不取;愚者却连一些简单的歧路也不能看出,甚至因此往而不返。倘若能识破这种虚假,就不会再浸沉其中,可惜人们往往走出这一个迷惑,又进入另一个迷惑之中。就个人而言,如果最令人沉醉的事物都能一一看破,那么就很少有能让他迷惑的事了,自然就能处处清醒。
让人觉得难以放下的,无非是名利、得失和憎爱。难舍名利的人,如果没有名利便觉得呼吸困难。生命不可爱,一旦得到名利又怕失去,仍然觉得呼吸困难,生命难可爱。而心怀憎恨的人眼中看到的人可恨,心中想到的事可恨,连脚下踩的路都会令他生厌,何况是难舍的事。至于情痴爱圣们,则你爱我不爱,我爱你不爱,好不容易两人相爱了,今天吵架,明天冷淡,后天又不得不分离。
人心牵牵缠缠,天地却始终辽阔。眼前无路往往是心中无路,心中无路则是自己搬来石块挡道,如果将石块拿走,自然万境宽广,诸事顺遂。
一七、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逢到大事和困难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担负责任的勇气。遇到逆境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而逢到喜怒的事时,则可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在与群众同行同止时,也可看出一个人对事物的见解和认识。
一般人遇到自己所不能解决或是无力承担的事时,往往容易采取逃避的态度,或自我保护的措施。但若人人都采取这样的态度,岂不是无人来担重任了吗?所以,逢着大事或难事时,便可看出一个人的担当。一有胸襟气度的人,在面临逆境时不会怨天尤人,他能接受顺境,也能接受逆境,因为他明白世事不可能十全十美,尤其需要人的努力。
喜怒最易使人心动而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喜要能不得意忘形,怒要能明白事理,所以有涵养的人往往不易为喜怒所动,一方面是真正可以喜怒的事并不多,一方面也是怕因喜怒而判断错误。一般人容易随别人的行止,而和他们做出同样的事,但别人所做的事不一定是对的,真正有识见的人心中自有取舍,而不会盲目地追随。
一八、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在夜晚心境平和的时候,容易看出一个人的真心,而真实的情感在简单的饮食生活中,最能流露出来。因此与其不断去要求人家,不如使其自我反省。与其攻击他人的弱点,不如使其自我坦白错误。
白日喧扰,无暇静想,人较易依一时的欲念而昧理行事。等到万籁俱寂,一灯独坐,细想一日言行,才觉多有不是,而生惭意。因此,夜气清明时,最容易自我反省。
真情不在锦衣玉食,而在箪食豆羹,因为锦衣玉食味浓,人心易贪恋而忘情,箪食豆羹味淡,人心不生执着反易流露。就如以酒交友多入昏沉悔恨,以茶交友反见情意长久,道理是相近的。
为了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断去要求他,不但自己疲累,他人也会生厌,倒不如让他自觉其非,才是根治之道。同样的,与其去攻击他人的恶行,使他恼羞成怒,不如使他自惭而向人坦白,才是最好的办法。如此既不会疲累生厌,也不会令人恼羞成怒,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
一九、宁为随世之庸愚,勿为欺世之豪杰
宁为随世之庸愚,勿为欺世之豪杰。
宁可做一个顺应世人、平庸愚笨的人,也不要做一个欺骗世人、才智高超的人。
大好大恶之人,往往才智高人一等。多见世人死于欺世的豪杰之手,而不见世人死于庸愚之口。才智不足,固不足以为论,而才智匹配的人,如果心术不正,专图一己之利,其才智无非是吃人的工具,如何称得上是豪杰?如王莽、曹操之辈即是。
豪杰之为豪杰,在于能运用才智造众人之福,否则只能称之为枭雄寇盗,所谓欺世之豪杰,便是指这一类的人而言。
一般人不甘做庸愚,而宁愿做豪杰,无非是为了表现自己,少有发心为众人谋福利的,这样的发心,即使才智足够,难保将来不欺世盗名。倒不如安守平庸,免得贻人口实。豪杰之心甚苦,不能担其苦的不足以为豪杰。庸愚易为,守善随世,又有几人甘心为之?人贵自知而不自限,庸愚之徒与欺世之辈相较,却是大大的豪杰呢!
二○、习忙可以销福;得谤可以销名
清福上帝所吝,而习忙可以销福;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谤可以销名。
清闲安逸的享受是上天所吝惜给予的,如果使自己习惯于忙碌,则可以减少这种不善的福分。美好的名声是上天所禁忌的,如果受到他人的毁谤,则可以减轻由名声所带来的负担。
清闲安逸的日子并非人人都能过的,不仅上天不容许如此,人们也不容许太过清闲的人。人在清闲中容易懒散,逐渐失去生命的活力,甚至生出悲观的思想,这是因为身体闲了,脑子却不得闲。每见一生辛苦的人,一旦退休下来,却不懂得如何排遣生活,过不了几年,就衰老而死这是上天吝福呢?还是人不堪无聊么?倘若能够利用这难得的空闲,做些有意义的事,就不至于如此了,所以说“习忙可以销福!”
名声是不容易维持的,而且也是累人的事。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完美的名声有时也会带来祸害。因此,如果遭到他人毁谤,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名声既然受损,就不易遭人嫉妒,而可以摆脱盛名之累,做些自己喜欢的事。
二一、人之嗜节,当以德消之
人之嗜节,嗜文章,嗜游侠,如好酒然,易动客气,当以德消之。
人们爱好声名气节,爱好文章辞藻,爱好行侠仗义的人,就像喜好喝酒一般,容易一时兴起,应该要有道德修养来改变它。
嗜名节的人可以为名节拼命,嗜文章的人可以为一句辞藻反目成仇,而以游侠自任的人却又打架有余,仗义不足。这些大都是“客气”,也就是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喜欢。追根究底,不过是好面子罢了,于自己毫无裨益。更说不上什么有利他人。凡此种种,无非是缺乏道德修养所造成的结果。嗜名节、嗜文章、嗜游侠原非坏事,知识名节为的是节操,文章为的是雅意,游侠为的是义气,若没有清楚的认识,往往行之非真,而虚有其名。如果因为一时兴起而去接受它,等到厌倦了,又弃之如敝屣,就完全失去原意了,带来的害处可能比益处还大。
二二、一念之善,吉神随之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一个善的念头,可以获得降福的吉神呵护,而一个恶的念头,就会招来为祸作灾的恶鬼,明白这一点便可以差使鬼神了。
我们内心的每一个念头,虽不具备吉神恶鬼的形象,由于心念与之相通,心怀善念的人,自蒙吉神呵护,心怀恶念的人,自与恶鬼同途。任何善恶的念头,未发诸行为之前,在心中已然自己承受。心中充满恨意的人,心已在地狱;心中充满善意的人,由于善意带来的欢喜,便如同身在天堂。
善恶而付诸行为的,在佛家又有三种承受的方式,一是今生承受其果,作奸犯科而遭制裁的便是此类。另外两种是下一生或是来生再承受。所谓吉神与厉鬼,其实完全在于我们自己。鬼神不能祸人,福祸惟人自取。为善的人心胸舒坦,本身就是自己的吉神。为恶的人心中充满蒺藜,本身形同恶鬼,还会有恶鬼不认他为同类,而黏着他吗?
二三、梦里不能张主;泉下安得分明
眉睫线交,梦里便不能张主;眼光落地,泉下又安得分明。
双眼闭上,在梦里便不能自作主张。眼光落到地下,想到梦中都不能自主,死后又怎能了了分明呢?
人在白日凡事诸多主张,追逐声名美色,争强斗胜。但是夜来,眉睫才一交合,或为虎狼所追逐,或为恶人所包围,或与所爱而分离。即使最亲爱的人,梦中也仿佛对面不识。这与白日的意气风发,事事必以自己为中心大异其趣。然而,白日的自己又何尝是自己的主人,梦中以为真实的,白日不也一样以为真实吗?反倒是梦中的自己,说明了自己的渺小。好梦固然留不得,恶梦也避不去,较之受到种种环境牵制与命运摆布的白日,梦又何尝不是更真实的一面呢?
佛家说生命有六道轮回,又说死后有四大分离的种种可怕现象,称我们这个色身为幻身,都是不无道理的。我们所追逐的一切在永恒的时空看来只是渺小的幻影,因此,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许多事情都可以释怀了。
二四、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
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佛只是个善于了却执情的神仙,也是个善于了却烦恼的圣人。人们虽然耳聪目明,却不知该了却一切烦恼,不知凡事放下便已无事,若心中还有放下的念头,便是还未完全放下。
人自以为很聪明,却不知整日活在烦恼欲望的束缚中而不能自己。很多事情未来时起渴望妄执,已来时生非分追逐,去后复在心中念念不忘,全不知放下的快乐,而不断地以欲望自我烦恼束缚。
也有人明了到这一点,便躲到山中将心放去,认为这才是放下一切的方法。殊不知这种以为自知的了了,其实是不了,因为心中还有对放的执着,这个“放”字成了无形的枷锁,使他动弹不得,不敢接触任何事物。这在佛家看来是小承不究竟的做法,是为佛所呵责的。莲花居水而不沾水,若为了怕水而种在旱地,它就会枯萎而死。如果在心中能将烦恼根本放下,连放下的念头也除去,生于世间而不着于世,那就是真的“了了”,也是个人间的了仙。
二五、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将心中自伤伤人的棘刺去除,开放平易的心胸和人交往,是天下最令人舒畅欢喜的事了。
一个人的心中一旦存有不平之气,在与人交往时就容易伤人,即使是闭门独处也会伤害自己。什么是妨碍我们与人交往的荆棘呢?无非是埋藏在人心的不信任、嫉妒和自私,这些造成我们拒绝将心胸坦诚开放,即使在形体上与他人握手,心却背道而驰。
人是需要友谊的,友谊使我们欢笑、歌唱,更使我们患难与共。友谊就像一扇门,需要自己去挖掘,你不去扣门,他人如何会为你开启?你不打开,别人又如何进来?同样地,不把屋内的荆棘除掉,不但自己不能安居,别人又怎肯进来呢?
有一首极可爱的诗歌:“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如果能剖去胸中荆棘,获得这样的友情,岂不是天下第一快活的事?整个世界在我们眼中不是显得更完美吗?
二六、居不必无恶邻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
选择住家不一定要避开坏邻居,聚会也不一定要除去有害的朋友。如果自己能够把持,那么即使是恶邻和损友,对自己也是有益的。
要找一个全是好人的地方住下,是不可能的事。所谓恶邻,有时是品德恶劣,有时是行为恶劣。譬如你要睡觉他练鼓,你要读书他唱歌。因为相处在接近的空间里,必定会有趣味相冲突的时候。但若将垃圾丢在他人门口,或是任由猫狗随地便溺,就令人无法忍受了。
众人相聚,难免有一些逢迎拍马,或是言谈粗鄙的人。这些在我们进入社会后,都不难见到。这时到底是与他们同声相应?还是他饮他的花酒,我喝我的清茶呢?
其实,无论是恶邻或是损友,换一个角度来看,无非是考验我们的涵养和定力。倘若我们与邻居吵架,也丢垃圾在他家门,放狗在他家拉屎,我们不也成了毫无涵养的恶邻了吗?很多事情稍加忍耐也就过了,即使交涉也要依理而行。至于损友,那完全就看自己的把持了,如果定力足够,绝不会被人影响。能善自把持的人,无论是什么样的恶邻或损友,不过是他的试金石罢了。
二七、君子小人,五更捡点
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须五更头检点,思想的是什么便得。
要知道自己是有道德的君子,还是没有品德的小人,只要在天将明时自我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所思所想到底是什么,就十分明白了。
君子和小人的分野,在于君子以大我为出发点,小人则以小我为出发点;君子不以利而害义,小人却因利而伤义。
五更头是夜将尽、天将明,也就是一天的活动将要开始的时候。人们追逐了一天后,大部分人在一二更时只求赶快入眠,明天好更有精力重新追逐。到了五更多已睡饱,便会开始盘算一天所要做的事情。这时君子和小人之间所想的就大大地不同了。君子想到的是如何竭尽一己之力,去帮助他人,将份内的工作完成。小人想到的则是如何逢迎达官贵人,如何占人便宜,如何推托偷懒,吃喝玩乐。
所以,在这一天将要开始的时候,只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心中盘算的是什么,君子和小人的分野就十分清楚了。
二八、以道窒欲,则心自清
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
以理智来判断所听到的言语,则心中自有主张。以品德修养来摒绝私欲,则心境自然清明。
如果不以理智判断言语,而迳以感情接受言语,往往会使我们犯下错误。因为感情是主观的,许多语言的发生只是基于一时的情绪发泄,这种话和客观的事实就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喜是怒,是哀是乐,经常在事后发现言过其实。如果我们在听话时不能分辨这一点,那么就会做下错误的决定或行为。所以一句话听到耳中,一定要以我们的理智来判断,说话的人是出于理智还是情绪,与事实有无出入,这样才不会被夸大的消息所误。
我们的心之所以不能清静,是因被私欲混浊,同时心胸也因欲望的逼迫而感到喘不过气来,没有一刻得到安宁。倘若我们能在道德修养上多下工夫,便可以知道有许多欲望是不应该,也是不必要的,这样便可减低那些不合理的欲求,而使我们的心趋于平静。既然不会逼紧自己去满足私欲,自然能畅通胸怀去呼吸清爽的空气。
二九、先达后近,交友道也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达后近,交友道也。
交朋友的滋味要由淡薄而浓郁,由疏远而亲近,由接触而相知,这是交朋友的方法。
所谓“先择而后交,则寡尤;先交而后择,故多怨。”交朋友并不是容易的事,要获得真正的知己更是困难。刚开始交往时,看到的常是表面,在表面中有多少真实的成分,又有多少虚伪的成分,并不能一眼看出。如果在这时侯推心置腹,就好像喜欢喝牛奶的人,看到白色的液体就喝下去,结果到了嘴里才发现是颜料,不仅自己不愉快,别人还要怪你浪费。
经过仔细的观察和选择,由表面而内在,并对对方的人格有了相当的认识,才谈得上朋友二字。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决定对方是否值得自己更进一步的交往,这便是先达后近,先疏后亲的道理。否则连长相都没看清楚,就登堂入室,翻箱掀柜,岂不是莫名其妙,哪会不招来怨尤呢?
三○、形骸非亲,大地亦幻
形骸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大地亦幻,何况大地内之微尘。
身体躯壳不值得亲近,何况是身体之外带不走的东西?山河大地不过是个幻影,何况在大地上如同尘埃的我们呢?
佛家说肉身是一个幻而不实的东西,又说“诸法无我”,这对那些爱惜身体犹如至宝的人,不啻是当头棒喝。事实上,在未生之前,身体是不存在的,死后的尸体也不再是自己,而在中间活着的这个自己,到底幼年的身体才是自己,还是年老的身体才是自己?依照医学的说法,人体分解起来不过是一些元素罢了,而且三年前的元素与三年后的元素早已全部换过,也就是说三年前的那个身体,三年后已经过代谢的作用排出体外。
身体既然可以像衣服一样不断换新,又有什么可亲的呢?身体都不可亲,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何尝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呢?整个山河大地乃至于世界,都要在宇宙岁月中有如幻影一般地消失。总扩说来,都不过是幻像,何况是在这大地上如同尘埃一般生生死死的我们呢?又何必不断地互相伤害,执着不放呢?
三一、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
在寂静的状态当中,要常保持醒觉,但以不扰乱寂静的心境为优先。在觉醒的状态当中,也要常保持寂静,使得心念不致于奔驰而收束不住。
“寂静”就是让心中的种种烦恼止息。常人的妄念就像污浊的沟水,要止息妄念,就好比要将沟水止住一般。止住之后还要水澄清,使其变为不动的清水,不再起任何妄念。但“寂寂”并不是教我们像木头一样,所以还要有“惺惺”的作用。“惺惺”的心是明了的,有静有定,而心不迷,不迷就叫做“惺”。“寂寂”属于“前念不生”,“惺惺”属于“后念不灭”,“寂寂”里不许有无记,“惺惺”里不许有妄想。若能如此,便不会有什么烦恼,而随时随地都在禅定当中。
“寂寂”是不动的,“惺惺”是动的。“寂寂”所以自心不受干扰,“惺惺”所以不落在空定当中。若能做到“寂寂惺惺”,则能够在纷乱的世事中尽一己之力,常保自己心境的安祥宁和。
三二、童子智少,少而愈完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孩童的智识并不多,但是其知识愈少,智慧却愈完整;成人的智识多,但智慧却分散而不完整。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知识和学问固然是由累积而来,然而,一旦累积多了,便成为一种负担,形成注意力和生命的分散。心力一时在东,一时在西,全着于外界而没有一个内在的统一。所以老子主张这时要“为道日损”,一天一天地减去妄见,而达到一种“绝学无忧”的境界。
孩童可以在一朵花中得到无上的乐趣,成人却无法长久地把精神专注在一朵花上。如果说智慧是指使生命活得更美好而言,那么,孩童确实比成人更易品尝生命的滋味。因为孩童单纯,成人不单纯;孩童完整,成人不完整。所以,许多智者主张活到最后要回到婴儿的纯真状态,这时候的心态和未成长时的心态,在感受上并无多大的差别,主要的分别在于一个会失去,而复归的状态则不会再失去了。
三三、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得到,从多入少,从有入无,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没有事情的时候要反省自己是否有一些杂乱的念头出现,忙碌的时候要思考自己是否心浮气燥,得意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骄慢,失意的时候要反省自己是否有怨天尤人的想法。能时时这样细查自己的身心,使不良的习气由多而少,最后渐渐地完全革除,这才算是真正了解了学问的真谛。
人在无事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无聊而生出种种杂念,所以在闲居的时候最要将心收住。而忙碌的时候又会变得脾气暴躁,不能冷静思考事情,这时若能觉察到自己情绪的浮动,便不会将事情做错或得罪他人。
大凡人在得意时,容易高估自己,而将他人看得一文不值。真正有学问修养的人,愈是在得意的时候,愈是言行谨慎,绝不容许心中生出骄慢的念头,因为他明白骄慢对人、对己都无益处,反易招祸。同样地,在失意时,他也不会怨天尤人,因为失意的原因无非是自己不努力,或者客观的条件不佳。如果是自己的不努力,有何可怨?如果是客观环境不允许,怨又何益?
学问在于使我们的人格更成熟,生命更圆满,凡是闲而妄想,忙而气躁,得意骄矜,失意怨尤的人,往往不能从学问中改善自己的人格,所以才会有那些浅薄的表现。
三四、贫贱之人,一无所有
贫贱之人,一无所有,及临命终时,脱一厌字。富贵之人,无所不有,及临命终时,带一恋字。脱一厌字,如释重负;带一恋字,如担枷锁。
贫穷低贱的人,什么都没有,到将要死去时,因为对贫贱的厌倦而得到一种解脱感;富有高贵的人,什么都不缺少,到将要死去时,却因对名利的迷惑而牵连不舍。因厌倦而解脱的人,死亡对他们而言好象放下重担般的轻松;因眷恋而不舍的人,死亡对他们而言就如同戴上了刑具般沉重。
死亡是公平的,它既降临贫苦之家,也降临富贵之人,古来多少皇帝梦想着长生不死,结果还是像升斗小民一般,任地下的蛆虫啃噬。
对于贫贱的人而言,死亡是一种解脱。由于他们没有什么难舍的身外之物,因此,也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所以,活得苦的人,死时常带着微笑。反之,过惯荣华富贵生活的人,对死亡却充满了恐怖,因为,他们在世上所凭借的东西,没有一样可以带得去。死亡对他们而言,不仅是失去一切,还要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因此,他们死时往往绝望恐惧。
真正通达的人,无论富贵贫贱,对生死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即使贫贱,也不厌生,因为生命在贫贱之外另有乐趣。即使富贵,也不厌死,因为生命在富贵之中也有疲惫。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而既知生,又何畏死呢?
三五、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看得透名利这一关,才是小休息;看得透生死的界限,才是大休息。
古今多少豪杰志士,都在名利二字上消磨尽了。眼前的众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升斗小民看不破“利”字,正如英雄豪杰放不下“名”字一般。因此,营营逐逐,竞志斗才,却不知名利自己到底可保留多久?
名加于身,满足的是什么?利入于囊,受用的又有多少?名如好听之歌,听过便无;利如昨日之食,今日不见,而求取时,却殚智竭虑,不得喘息。快乐并不在名利二字,以名利所得的快乐求之甚苦,短暂易失。所以,智者看透了这一点,宁愿求取心灵的自由祥和,而不愿成为名利的奴隶。
面对生死关头,没有人不心怀恐惧的,但是,仔细思量,未生之前何曾恐惧?死后与生前又有何不同?佛家论生死,在于心的生灭,心中如果无生灭,自然便无生死可言。“看得透生死关”,实在是指“房得下生灭心”,若能对万念都以一个不灭的心去相应,那么便是永恒的休歇了。
三六、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心地浮躁的人,对事情一定无法有深刻的见地。胆怯的人,一定无法有超越一般的见解。嗜欲太重的人,必然不能有意气激昂的志节。多话的人,必定没有切实去做的心。勇力过盛的人,往往无法兼有文学的风雅。
浮躁的人,心没有一个专注和固定之处,自然对事情无法有深入的观察和见解。而遇事畏怯的人,只会随着人后去做,避免犯错,当然不会有超越众人的见解。嗜欲太重的人,临到大难来时,什么都不肯舍弃,能不为自保而变节已是不错,又怎肯去慷慨赴义气,舍弃所爱和生命呢?
好在口头上论事的人,必定无法切实地笃行,因为他做的速度远不及讲的速度,怎么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呢?而那些勇力过盛的人,凡事都喜欢以力气去解决。文学需要细腻的心思,他们的心气较粗,所以很少能体察文学中那种细微的雅意。
由此可见,多躁、多畏、多欲、多言、多勇都不是良好的现象,惟有沉潜、卓越、慷慨、笃实,才会有文学之雅,而成为一个完美的圣人。
三七、佳思忽来,书能下酒
佳思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一往,云可赠人。
美好的情思突然来时,无需佳肴,有书便能佐酒。不羁的情意一发,即使手中无物,亦可以云赠人。
饮酒重在情趣,若无情趣,再好的酒也是涩的。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这就是得其情趣。佳肴是肉体的美食,一本好书却是心灵的美食,苟得其趣,一本好书用以下酒,更见美味。
侠情是不拘束的,世情赠人以物,侠情赠人以意。赠人以物有尽也有失,赠人以意无尽亦无失。以云赠人,千里随君而往,抬头便见,岂不更见情意的深致。其实,心中一旦不拘泥形式,情意又何在笺笺之物?彼赠人以云,我赠人以江月,又有何不可呢?
三八、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独美人名将,老病之状,尤为可怜。
人若对生命不能大彻大悟,生、老、病、死这四个生命的关卡,又有谁能看得破?尤其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和叱咤一时的名将,他们的老病情状,更使人感到生命的无奈和可怜。
佛陀在年少时,曾随父王出宫,游于四野,见到农人犁田,十分辛苦,疲惫的牛,受到鞭打,翻起的虫被鸟雀争食,他内心十分悲伤,感到众生互相吞食的痛苦。后来又见到拄杖赢弱的老人,萎黄不能起举的病人,以及家室送葬的情景,更觉得生命的无常,因此立志出家求道,以解决生命的痛苦,终于在菩提树下成正觉,广度众生。
佛家看破了生死老病的关头,而将人的身体当作虚幻不实的东西。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有生理的因素,也有心理的因素,而且心理的痛苦往往比生理的痛苦来得多,如果在心理上能够看破,就能够受苦而不苦了。
由于色身虚幻,所以,“我”是不实的,肉体之我不断迁灭固不待言,而心理之我也是刹那不住。过去心已过,现在心不留,未来心未到,这是将心理的我也否定了。“我”既不存在,又有谁在受苦呢?佛家讲把种种假象看破,便可以明了本来面目,也就是每一个人本来的佛性,这是所谓的得道。得道后的心态是一种绝对的喜乐和悲悯,不仅克服了生老病死的痛苦,还要教导所有人克服这种痛苦。美人迟暮,名将病老,更说明了生命本身的不圆满,所以需要我们去领悟。
三九、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
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假矜持偏于大听卖弄。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认得当下真,是以常寻乐地。
真正地不拘于规矩礼数,并不一定要饮酒狂歌,虚假的庄重在大庭广众间看来既做作又不自然。能将世事看得透彻,自然不会过于重视功名,只要即时明白什么是最真实的,就能寻到让心性感到怡悦的天地。
礼数和规矩是用来与人相待的,倘若彼此都有真性情,又何必用礼数来绑手绑脚,加以限制,但是,一般人总以为惟有饮酒高歌,才能见出真性情,事实上真性情又岂在饮酒高歌?有真性情方有真放肆,没有真性情徒见其越礼而已。庄重自持固然不错,但若失却了本意,只图做给他人观看,那便是不真了,只会让人觉得忸怩作态,令人不舒服。世事看得透彻,功名也不过是百年一戏。人若活得实在,必不会太过于执着功名,即使是志士仁人,所求者无非是为众人谋福的大事,而不计较一己的私名。真懂得生命情趣的人,绝不会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虚幻不实在的事情上,也不为无意义的事束缚自己的身心,随时都能保持身心最怡悦的状态,而不为人情世故所扰。
四○、人生待足何时足
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
人生活在世上若是一定要得到满足,到底何时才能真正满足呢?在还未老的时候,能得到清闲的心境,才是真正的清闲。
人自懂事以来,便识得世间的种种需求和期待,以致街上熙熙攘攘,难得一见满足的表情。“人生待足何时足”,许多人怀有出世的想法,却以“待得如何如何”来搪塞自己,总希望有个满足的时候,到那时再寻身心的清闲,目前则只图一时的满足。
事实上,欲望就像与众人同行,见到他人背着众多的财物走在前面,便不肯停歇,而想背负更多的财物走在更前面,结果最后在路的尽头累倒,财物也未能尽用。倒不如陋巷中的颜子,箪食瓢饮便能欢天喜地的生活。若能及早明白心灵的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也就不会为物欲所趋使,过着表面愉快,内心却紧张的生活。若到老时才因无力追逐而住手,心中感到的只是痛苦。在未老时就能明了这一点,必能尝到真正安闲的滋味。而不再像众人一样,如同瞎眼的骡子,背上满负着糖,仍为挂在嘴前的那块糖而奔波至死。
四一、云烟影里见真身
云烟影里见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
在云影烟雾中领悟到真正的自己,始明白肉身原来是拘束人东西。在鸟鸣声中听见了自己的本性,才知道感情和妄见原来是攻击人的戈矛。
心性原来是不受任何拘束的,然而,我们却背负着肉身,时时要为这个肉身所牵绊,要做种种营谋来养活它。倘若对肉身起了怜惜之念,更要为它披衣带锦,供给山珍海味,直将生命做了它的奴隶,岂不是桎梏?佛家说色身是幻,就如梦、幻、泡、影一般。看到云影烟雾,悟见肉身也如云烟一般易逝,方能明了生命实不应为肉身所缚,而应如云影般不羁,烟雾般无束,自由自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意。
禽鸟之声本于自然,吾人却因种种感情识见,对天地万物有所取舍,欣爱厌憎,以至所见天地均为情识所分割,心性也日趋狭窄闭塞,终至所见所闻,失去天真本趣。若能本于心之无妄,终能见无云之晴空,而不为情见的乌云遮去天地的本色。
四二、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
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流水堪听,过耳而不恋。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自轻;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 明丽的云霞十分可爱,但是转眼之间就消失了。流水之音十分好听,但是听过也就不再留恋。人如果能以观赏明霞的心来欣赏美人的姿色,那么因色而起的障碍自然就会减轻。如果能以听流水的心情来听弦音歌唱,那么弦歌又何害于我们的性灵呢?
彩霞固然美丽,但转眼就会消失,人间的一切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太过执着,便是痛苦的开始。倾国倾城的美人,如同彩霞一般易逝,然而,贪恋彩霞而致苦的人不多,贪恋美色而致苦的人却很多。因为彩霞不易使人心生执着,美色却易使人牵萦挂怀,蒙昧思求。
佛家说人的业障在起心动念之间,贪恋之念就如虫之吐丝自缚,一旦除去这种恶念,又有何物可束缚我们身心?若能以观赏明霞的心来欣赏美人,而不以必得的心来看美人,美色又何足以苦恼我们?正如溪声虽美,过而不留,以此心情聆听美妙的弦歌和一切令人易生贪爱的事物,也是过而不留,又有何事真能蒙蔽我们的心灵呢?
四三、此言宜深玩味
寒山诗云: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此言宜深玩味。
寒山子的诗说:“有人跑来辱骂我,我虽然听得十分清楚,却没有任何反应,因为我了解自己已经得了很大的好处。”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深地品味。
世人最难以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侮辱,许多纷争和不快皆由此而起。愤怒第一个伤害的便是自己,每见有人气得双手颤抖,眼泪直流,或是咬牙切齿,身心都不得舒坦,若是还不能自止,便会操刀持棍,去伤害来侮辱自己的人。
倘若遭到他人的辱骂,首先要反省是什么原因,若是自己有错,便加以改过,这样便能从辱骂中得到很大的好处。如果自己并没有错,那么便是对方错了,犯错的人我们应当可怜他,自己又有什么好生气呢?
“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可以有种种好处,首先是战胜了自己,不因他人的辱骂而自我扰乱。其次是战胜了他人,他人若无理取闹,骂得口干口干舌燥,心跳眼凸,却毫无效果,结果自讨没趣。所以,当有人辱骂自己时,一定要把持住,不要为对方的言辞而动摇了自己,自我扰乱,为他人所战胜。
四四、有誉于前,不若无毁于后
有誉于前,不若无毁于后;有乐于身,不若无忧于心。
在面前有赞美的言词,倒不如在背后没有毁谤的言论。在身体上感到舒适快乐,倒不如在心中无忧无虑。
有善方有誉,有恶必有毁,与其有为善之名,不如无为恶之论,纤毫之恶足以掩大德,为人不可不小心。誉有真情,也有假意,对人当本于真心,当誉则誉,而勿虚伪矫情,阿谀假誉,当面誉之,背后毁之,是小人作为而非君子作为。
心忧若不得解,食不甘味,寝不安枕,身在乐中却无法享用。心中若是快乐,菜根味美,棉衣适体,眼中所见无不是乐。由此可见,乐实以心乐大于身乐,忧也是心苦多于身苦。心中无忧便是乐,但却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点。大多数人心中牵缠,难解难舍,因此,不能体会轻松的快乐。而究其忧虑之因,无非就是名利二字,总以为要得到物质的享受,才能获得快乐,这都是不明白身乐不如心乐,心中无忧便是乐的缘故。
四五、无稽之言,是在不听听耳
会心之语,当以不解解之;无稽之言,是在不听听耳。
能够互相心领神会的言语,应当是不从言语上来了解它。未经查证的话,应当任它由耳边流过,而不要相信它。
言语所能表达者有限,有些心境,惟有能解之人方能解之。会心的人举一指即知,不能会心的人,言语道尽也不得其门而入。然而,人情未必如此高超,多半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未尽之意,就赖那会心的人以不解解之了。
大凡言语未必即是言语,不相亲相知的人,多由言语上去了解对方,而相亲相知的人,举手投足无不明。所谓“眼波才动被人猜,惟有心上人儿知。”此心上人儿不仅是指情人而言。
至于无稽之谈,作为茶酒笑谈即可,若是有心,难免徒生烦恼。既为无稽之谈,必定言者无心,言所无事,原本是一无所有,所以要不听听之。若是不明白这一点,无论是以耳听心听,都要发生毛病,闹出笑话。会心人便作无稽谈也能会心,不会心人便作有心论也成无稽。
四六、风狂雨急立得定,方见脚根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立得定,方见脚根。
在繁花似锦,柳密如织的美好境遇中,若能不受束缚,来去自如,才是有办法的人。在狂风急雨,挫折潦倒的时候站稳脚根,而不被吹倒,才是真正有原则的人。
繁花似锦,柳密如织,只是造化一时幻化的美景,转眼即蝶残莺老,花谢柳飘,可见好景不常在。惟有智者能识得时空的幻像,在最美好的境地里,不为繁花沾心,密柳缠身,依然来去自如。不似一些痴者,因好景不留而伤心得;了无生趣、
人在顺境中保有自己的原则是容易的事,就像在平坦的大路上要不跌交是很简单的事。但是,生命中并非全是顺境,往往逆境更多,这时能坚守自己的良心,而不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是许多人做不到的。孔子在陈绝粮,弟子都饿得起不来,子路很生气地去见孔子,质问说:“君子也有贫困的时候吗?”孔子泰然地回答:“君子固然免不了有穷困的时候,但是,小人到了穷困的时候,就会胡作非为了。”能像孔子口中的君子那般,遇到穷困的时候也不改其志,可以说是立得住,站得稳了,虽风狂雨急又岂奈何得了他。
四七、议事者宜悉利害之情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 议论事情的人并不直接参与其事,所以要能掌握事情的利害得失,以免无法实行。办理事情的人本身就在负责此事,应当忘去利害的顾虑,否则就无法将事情办好。
议事者通常并不参与事情,因此不能了解处理上的困难和弊病,以致议论的事不能切合实际需要。或是建议的事项根本无法实行,而令办理的人无所适从。因此,有资格议论的人,最好是参与其事的人,能够知道事情的利害得失,如此才能提出有利的建议而不至于白费工夫。若是无法参与其事,对事情的发展和变化,也须多加考察,不可墨守成规,死抱着老掉牙的方法而不肯改善。
至于亲身参与此事的人,应该忘却个人的利害,勇往直前,倘若临事缩手,那么,再好的建议也无法付诸实现。就好比在前线作战的军人,如果临阵畏怯,那么,这场仗如何能打赢呢?既以担负这个责任,就应当处处以事情的利益为重,若是人人只顾及自己,势必生出许多不同的意见来,如何能协同一致将事情完成呢?
四八、谈空反被空迷
谈空反被空迷,耽静多为静缚。
喜好谈论空寂之道的人,往往反被空寂所迷惑。耽溺在静境的人,反为静寂所束缚。
佛法原本是十分活泼的,说万法本空,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性,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结果有些人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恋空的人弃绝一切以求一个空字,最后还是有一个“空”的意念无法除去。殊不知万事万物本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说明色和空是不相碍而相同的,执着于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执着于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但此处的色并不是指女色而言,而是指一切能见、能听、能嗅、能尝、能触、能想的事物,这点必须辨明。
至于“耽静反为静缚”也是同样的道理。静并不是教人躲到安静的地方,不听不想,那样等于用一个静字将自己束缚住,动弹不得,又有什么好呢?真正的静是心静而非形静,是在最忙碌的时候,仍能保持一种静的心境,不被外物牵动得心烦气躁。在尘嚣之中保持着心的静境,岂不比那些在寂静中虚度时日,或是身在寂静心不寂静的人更高明些吗?
四九、贫不足羞,贱不作恶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作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
&&& 贫穷并不是值得羞愧的事,贫穷而没有志向才是地位卑贱还不知充实自己的能力。年老并不值得叹息,值得叹息的是年老而一无所成。死也不值得悲伤,令人悲伤的是死去而对世人毫无贡献。
一个人值得尊敬的是他的品德操守,而不是外在的贫富钱财。有富而可羞的人,也有贫而可贵的人。贪官污吏,奸商盗匪,富则富矣,却十分可耻。贫如颜渊,居陋巷而箪食瓢饮,却很可贵,连孔子都要称赞他。地位的低贱有时是出身的关系,但是,俗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又说:“英雄不怕出身低。”都说明了愈是出身卑微,愈要有志气去改善现况,这就要从充实自己的能力做起。倘若出身低又不肯改善现况,去加强自己的能力,就难怪他人要永远瞧不起自己了。
年老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原不值得叹息,有的人活到老,该做的都做了,想达到的理想也差不多完成了,人生了无遗憾,自然没什么可叹的。相反地,只因年轻时不努力,活到老却一事无成,这种人生的终点才令人惋惜。而生命若是过得有价值,死亡只是一种休息,是可喜的事,倘若生命过得毫无代价,死亡才是一种可悲的事,因为浪费了一生而没有一点意义。
五○、彼无望德,此无示恩
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望不胜奢,欲不胜魇,利交所以必伤。
对方并不期望得到什么利益,我也不会故示恩惠,这是穷朋友能长久交往的原因。老是想有所获得,欲望又永远无法满足,这是以利益来结交朋友必然会反目的理由。
穷朋友并没有物质上的条件,只是凭心来交往。对方既不会奢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好处,我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向他故示恩惠。因此,便成了心灵之交而不是物质之交。既然不是物质之交,他日也不会因你贫我富,或是我贫你富而改变,所以,这种朋友才能长久。
相反地,倘若是以利来交友,最初的着眼点便在交这个朋友会有什么好处,然而,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好处却不能源源不绝。一旦利益没有了,友情也完了,甚至还会因此而反目。交朋友最重要的是人和人的交往,而不是物和物的交往,是以情交而不是以利交,物是无情的,人才是有情的。集情篇
一、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
情语云: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关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虽然既云情矣,此身已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终不透彻耳。君平之柳,崔护之花,汉宫之流叶,蜀女之飘梧,令后世有情之人咨嗟想慕,托之语言,寄之歌咏。而奴无昆仑,客无黄衫,知己无押衙,同志无虞侯,则虽盟在海棠,终是陌路萧郎耳。
有人说:“应当为情而死,却不当因情而生怨。有关于感情的事,原本就是可为对方而死,不当生怨心的。虽然这么说,但既然身在情中,又怎么忍心去死呢?然而,不死总不见情爱的深刻。韩君平的章之柳,崔护的人面桃花,发生在宫廷御沟的红叶题诗,以及因梧页夫妻再见的故事,都使后世有情的人欢息羡慕。这种羡慕小儿情景,或者写成文字记载下来,或者表现在歌曲咏叹当中。然而,既无能飞檐走壁的昆仑奴,又无身著黄衫的豪客,没有如古押衙一般的知己,又无像虞侯一般的同志,那么,即使以海棠作为誓约,终免不了要分离的命运。
情之为物,知者难言,不知者默然。自古言情爱事,或见于诗歌传奇,或见于小说戏曲,而不及录者不知凡几。
有情而有众生,无情则不复为众生矣。佛以箭喻爱,而以为众生堪悲悯者,实属确然。《出曜经第五爱品》云:“伐树不尽根,虽伐犹复生;伐爱不尽本,数数复生苦。犹如自造箭,还自伤其身;内箭亦如是,爱箭伤众生。”
世上能以慈悲筏出相思海者又有几人?人人都愿有情人执恩爱梯,弃离恨天。然而,情因虽重,情缘难遇,终不免含恨而别。
但思情至怨,不如无情,情而至死,更当逐之,不知情人以为然否?料此语不免遭天下有情人同声反对吧!
二、缩不尽相思地,补不完离恨天
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离恨天。
费长房的缩地术,无法将相思的距离缩尽;女娲的五色石,也无法将离人破碎的情天补全。
世上难解者,惟相思二字。胡适先生有诗云:“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相思之为病,岂是不想便能治得?正是“不想相思亦相思,若想相思思更苦。”费长房纵有缩地之术,有岂能为天下男女尽缩其地?有男女处便有相思,若欲尽缩相思地,直须将天下人共纳一枕方得,至如幽冥异路,天人永隔,又岂能奈何?
女娲能补天,却难补离恨天,天以石补,情岂能为之?天本无恨,离人心自有恨。天本无缺,离人心自有缺。宝玉虽为顽石,难补绛珠魂归之恨,石本无情,竟而为人,却又牵扯出许多幽情缠绵,伤心恨事。这情天到底是补得还是补不得?女娲补天到底是补竟还是未补竟?也惟有情人知道了。
三、枕边梦去心亦去
枕边梦去心亦去,醒后梦还心不还。
一入梦中,心便随着梦境到达他的身边,醒来之时,心却没有随着梦而回来。
相思之人,经常茶饭不思,魂牵梦绕,失魂落魄,形容枯槁。既然身不能相随,只有魂梦相随,梦中虽能相随,醒来毕竟是梦。魂梦虽然归来,心却留在对方身边。
唐人陈玄佑写《离魂记》,大意是衡州张镒之女倩娘,自幼与表兄王宙情深意浓,镒竟不察而许之他人,宙乃悲恸情别。临别上船,才行数里,却见倩娘跣足而至,宙惊喜若狂,乃携之入蜀,五年而生二子。后因倩娘思家,乃回衡州,却见家中有一倩娘久病闺中。方骇怪间,两倩娘合而为一,方知共处五年,竟是魂魄来依。事虽玄异,作者却是解情,若真能如此,怕天下有情人不皆要分身两处,形如病而魂相随了。
然而“倩女离魂”,毕竟是幻想,是小说家慰藉情人的说辞,就因为它是幻想,所以有情之人终要备受相思煎熬,失魂落魄犹不得解。
四、我幸在不痴不慧中
阮籍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常诣饮,醉便卧其侧。隔帘闻坠钗声,而不动念者,此人不痴则慧,我幸在不痴不慧中。
阮籍邻家有个十分美貌的少妇,当垆卖酒,阮籍常去饮酒,醉了便睡在她的身旁。遇到这种情形,若是隔着帘子听到玉钗落地的声音,而心中不起邪念的,这个人不是痴人便是绝顶聪明的人,我幸亏是不痴也不慧的人。
阮嗣宗生当魏晋不平之世,每以青白眼待人,其性至真,虽言行任诞,实是绝顶聪明的人,途穷而哭,只为有心,终日沉醉,乃是无奈。他的沉醉,实是不愿见此世间种种丑态,醉翁之意,但图一醉,又何关乎美人?
至若玉钗坠地,醉人固不关情,痴人亦不解情,解情者惟不痴不醉者。佛家说慧剑斩情丝,没有慧剑的人,只有任情丝缠绕,无止无尽了。所以非阮籍等绝慧的人,必不敢卧于妇侧,若换了个不痴不慧的人,不要说玉钗落地,仅睹背影,怕就要惹出万种情念。彼时彼刻,能言“幸在不痴不慧中”的,怕也只有亦痴亦慧的人吧!
五、慈悲筏济人出相思海
慈悲筏济人出相思海,恩爱梯接人下离恨天。
以慈悲作筏,渡人出这相思形成的大海;以恩爱为梯子,接人走下这满布离恨的天空。
相思而成海,其深广辽阔可知。既能成海,必无涸时,情泪所成,其味必苦,凡俗之躯,怎堪消磨,不如出之。
爱者与所爱,本是脓血聚,百年成白骨,到底何可爱?爱者与所爱,本是梦中影,梦过幻影空,到底谁可爱?爱者与所爱,如泡暂恋影,泡灭影散后,能爱又是谁?若能解此,相思海竭,离恨天尽,爱所爱空,无量悲现。若不解此,终不能出离恨天,慈悲出不得的,只有恩爱能下得了。恩爱梯不在离恨天下,却在有情人手中,有情人若不来,痴情人只好永远苦恼了。
六、花柳深藏淑女居
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三千弱水;雨云不入襄王梦,空忆十二巫山。
&&& 幽静而美好的女子,她的深闺锁在花丛柳荫的深处,就好像蓬莱之外三千里的弱水。有谁能渡?行云行雨的神女,不来襄王的梦里,就算空想巫山十二峰,又有什么用呢?
弱水三千,非飞仙女不可渡,古代女子幽居深闺,对有情人而言,又何异于蓬莱仙居?花柳重重,围墙高锁,也只有魂梦可达了。若能入梦,倒也罢了,偏偏“云雨不入襄王梦”,便是梦也不得时,情何以堪?
蓬莱弱水,云雨巫山,毕竟是神话的产物。而今论情,又岂在围墙高锁?所谓弱水三千,无非是伊人胸怀,渡得渡不得,飞仙也难以逆料。情之为字,毕竟难以捉摸,即使神女入梦,终有醒时,醒来又能如何?
七、天若有情天亦老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黄叶会在无风时独自飘零,秋日虽不下雨,却总为云所覆盖而显得阴沉。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情愁而日渐衰老,这种在心中无所附着的幽怨真是难以承受啊!回想旧日的欢乐,仿佛在梦中一般,更添人无限的愁绪,梦醒来后又要到何处找回往日的欢乐呢?
天本无情,所以不老,人为情苦,如何不老?情愁便似黄叶无风自落,飘扫之不尽。去之不绝,更哪堪秋风频催,断人弦肠。梦里哪知身是客,恣情贪欢,哪晓得,无限欢情,翻作无穷苦因。
不能追寻,偏要追众,人情矛盾至此。往日欢乐,恰似一梦,而今才知,欢乐是苦。觉来却似未觉,午醉醒来,愁还未醒。未醒之际,辗转留连,如丝之未尽,如藕之未断,却是更深的梦了。天何不老?天本无梦。
八、吴妖小玉飞作烟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吴宫妖冶的小玉已经化作飞烟,就是越国美艳的西施也已成为尘土。
为情而死,化作飞烟,韩重得心,终究不能得人;美艳倾国,终为尘土,夫差得人,到底不得其心,得人得心,于今看来,无非是飞烟尘土。
情爱的真相原是飞烟与尘土,一时风起,烟尘缠绕,一时风止,烟散尘落。但在烟尘弥漫中,却总要寻他千百度,任自己五指不辨,仍然紧抓伊人不放,如烟之逐尘,入尘之追烟。
韩童不为烟,必为尘,夫差不为尘。必为烟。如今在情爱中的,他日又哪能不为烟尘呢?情爱原是烟尘中事啊!
九、几条杨柳,沾来多少啼痕
几条杨柳,沾来多少啼痕;三叠阳关,唱彻古今离恨。
几条柳枝,沾上了多少离人的泪水;反复的阳关曲,唱尽了古今分离时的幽怨。
杨柳无情,离人自有情,杨柳无泪,离人自有泪。别情依依,更那堪春深,折柳送别,分不清是泪是雨。《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不知今日折柳送别,来日还能见否,怕只怕雨雪覆地,故人再不见,若问昔日杨柳,除非再寻送别时。
阳光三叠,教人休寻烦恼,举杯歌来,虽是强颜笑,不忍见干!《阳春白雪》中以“大石调”唱之:“渭城朝雨,一霎裹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色新;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功名富贵有定分,莫谴容仪瘦损。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虽说莫谴容仪瘦损,却已容仪瘦损,欢会之少,待到觉时,却只有劝余杯,含泪强欢。
一○、弄柳拈花,尽是销魂之处
弄绿绮之琴,焉得文君之听;濡彩毫之笔,难描京兆之眉;瞻云望月,无非凄怆之声;弄柳拈花,尽是销魂之处。
拨弄着诉爱的琴,如何能得到像文君一般解音的女子来聆听?濡湿了画眉的彩笔,却难得到像张敞那般温柔恩爱的人儿,来为她画眉。抬头望见浮云明月,耳中所闻的无非是悲伤的声音,攀柳摘花,处处是魂梦无依的地方。
琴名“绿绮”,所弹无非求凰之曲,惟有情人能解。“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知音难遇,情人难求,情人又是知音,岂非难上加难?情人若非知音,弹来又与谁听,不如没有的好。
为人画眉,所画是情非眉,若无情郎如张敞,画眉深浅谁与看?《子夜歌》云:“自从别欢来,奁器了不开;头乱不敢理,粉拂生黄衣。”只怕明镜照来容颜损,眉黛不肯解情愁。
何况明月偏照孤单影,又被浮云来遮掩,柳枝堪攀花堪折,芳华无人与共,却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怎不令人心神凄惋,魂魄傍徨。
一一、豆蔻不消心上恨
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少女心中的幽恨难解,为的是那丁香花在雨中徒然愁怨地开着。
李伯玉《浣溪沙》云:“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为结,已是不该轻负,更何况正是“娉娉弱弱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梦样年华。这般年龄,本是不该空解愁滋味,却为初春的气息所染,而对雨中空结的丁香生起气来。若是那人得知,怎忍轻负信约,辜负这无限春光?若是那人不知,则不知该怎么办才好?雨中的丁香还是空自馆着同心结,这初来的恋情滋味,却是苦涩而难当啊!
一二、截住巫山不放云
填平湘岸都栽竹,截住巫山不放云。
应将湘水的两岸填平,种满了斑竹,更应把巫山的云截下,永远都不放走。
情语自是痴话,痴话听来会见情意真切。湘妃泪洒斑竹,有情人竟至于此。二妃之泪,实为天下有情人共流之泪,一死苍梧,一沉湘水,又岂舜与二妃如此?故天下有情人处,无竹不斑,便湘岸都栽下竹林,仍然挥洒不尽。
云岂可截?又是痴话。留云不如留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没错就是我继续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