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源县 新疆晶科能源比重庆海拔高多少

  风土人情,人文信息,好帖子。
  楼主湖南的?“我说回去问一哈屋头的人”是我们经常说得
  啥时回重庆 我就住在双碑河对面哈。
  有意思,楼主不要断
  新疆也是我的第二故乡,在喀什生活了十几年,直到读大学、工作才回来。  几年没回去了,好想回新疆去看看,怀念那边的羊肉串、抓饭和拉面,还有一望无际的辽阔感。。。。
  沙坪坝的顶起来
  顶楼主,回来继续完成作业
  大妹新疆。大美新疆
  第一次从新疆回到重庆,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看到我都会问,你在新疆是不是天天都吃羊肉哦?这句话就跟问新疆人你们是不是都骑马上班一样,一哈豆把我哽倒老。  我的先人些,新疆人不都是巴依老爷,还有广大的贫下中农,还天天吃羊肉,也不怕肚儿痛。  虽然跟现在比起来,那时候的牛羊肉确实黑香因,但当时老百姓的收入也黑低,照样下岗工人一串串,牛羊肉也还是属于高消费的东西。  那新疆人吃啥子耶,跟你我一样,吃饭噻。  新疆除了世居的少数民族,汉族来自全国各地,所以新疆的食物五花八门,经过多年的相互学习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一些美食。  我来慢慢摆给你们听嘛。  你们晓得的比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大盘鸡,拌面,烤肉,抓饭,牛肉面勒些家喻户晓的美食我豆不重复了,我就给你们摆一下平常人家吃的东西。  皮辣红,也叫老虎菜,一道凉菜,爽口解酒的下酒菜。  就是用生的皮牙子(洋葱),青海椒,西红柿,切丝切片后,加入盐和醋一拌,搞定。除了国菜酸辣土豆丝以外,这道菜在新疆是最受欢迎的下酒菜。家家户户都会做。  汤饭,一道主食,没得一颗米哈。汤饭又分荤的素的。其实它就像我们重庆小时候吃的面块。  把西红柿炒老加骨头汤,再把拉好的面块揪成短节节甩进切煮,最后放盐醋味精葱葱就起锅,荤的豆是再放些炝羊肉片片,可当主食,也可以拿来醒酒。  炒三样,民族菜。  豆是把黑肺子,白肺子,米肠子,合在一起加干海椒爆炒,那味道不摆了。  黑肺子豆是煮熟的羊肺,白肺子豆是用水管把羊肺里面冲干净,然后再把它冲胀,最后用豁稀的面粉把羊肺灌满蒸熟,米肠子豆是把米和红萝卜粒灌到羊小肠里蒸熟。  干啥子,我啷个看倒你几副颜色在流口水老哟。
  举手,报告!  兄弟姊妹伙些,我突然觉得有些东西各人写得好空哟。  还是嬉皮笑脸的声明一哈,我写的东西全凭记忆和新疆朋友的介绍凑的,没有打草稿,没有求证,也没有度娘,写完就发了,肯定会漏洞百出,贻笑大方,所以恳请还在关注我贴子的朋友们谅解!  我还要继续写下去,那只有死皮赖脸加勇敢老噻,雄起!
  不错,继续  
  我特喜欢新疆,在那边生活了两年,陆续在新疆和重庆间跑了N多次,就两个季节。喜欢那里的美景,还有美食,水果。怀念。今生一定会再次好好的去一趟,好好的感受下。写这文章的老乡真的厉害,20年。
  喜欢那里的拌面,喜欢那里纯正的羊肉串,还有太多的野生鱼,西瓜,哈密瓜,葡萄。太多太多。严格讲国家汉化了部分新疆本土人,我和民族朋友做过生意。他们真的很淳朴,不是我们内地人想的那样坏,新疆治安也是很好的。乌鲁木齐到阿勒泰沿途风光不错,兵团不少,矿产不少。
  西域风情,不错!
  2012年底到2013年年初在石河子待了四个月,零下35度,冷得嗷卵,但屋头还是安逸,最喜欢馕坑烤肉,一家资阳人开的餐馆,超好吃,现在都怀恋呢。                
  对待维子分裂势力,就是要用铁与血来,坚决镇压!
  石河子                    
  二道桥                  
  日哦!我豆喝了这个壶头的水的。  
  重庆崽儿牛叉
  感觉好像写漏老点啥子,补充一哈。  到乌鲁木齐10天后,我迎来了各人25岁的生日,没有告诉任何人,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去了。  新疆男人女人都出老,连他们各人都自嘲长得太着急老。刚到新疆的时候,出于尊敬,我对交往的新疆人总是哥哥长姐姐短的喊,等混熟了后一问,尼玛黑多都比我小,亏老亏老。  当时我25岁,让新疆人猜我的年龄,最大的说我19,最小居然说我只有16岁,撞到个鬼哟,哥哥硬是嫩个显年轻迈,顿时都有点妖不倒台老。  新疆恶劣的气候,干燥的空气,风沙又大,所以生活在勒点的人,看上去都比实际年龄至少大3岁都不止。  90年代末,新疆人的穿着还比较朴素,并且保守。那些男的几乎都不修边幅,一个个胡子八叉的。女的明明身材黑好,非要把各人裹得严严实实,莫说肚脐眼儿,就连腰麦都舍不得露出来,望都打不成。反而那些维族女娃儿打扮得还性感开放一些。  乌鲁木齐那时候城市黑脏,特别是春天化雪的时候,整个马路,人行道上全部都是黑黢黢的污水。反正一年四季,你在街上看不到一双干净的鞋子。不像在重庆,豆是包包头颗米米没得,至少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皮鞋擦得飞jb亮。  新疆人大男子主义还黑严重。  有一次我们到一个本地朋友家作客,他们家里的女人都在厨房忙活,等到上桌开始米西老,发现一桌的大老爷们,没得一个女人上桌。  我说喊她们一起吃噻,朋友豆说老,女人都在厨房吃,还说这是规矩,我一哈豆无语老。  那时候的新疆人还懒,他们各人都说各人是大钱挣求不上,小钱又看求不起。虽然下岗工人一串串,你看所有做小生意的,打工的,下力的,几乎黑少是本地人。  不过西部开发给新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刚才摆的那些已经成为了历史,新疆人也用崭新的面貌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禾木的冬晨  
  在乌鲁木齐搞过一个哈萨妹和一个维族妹,尼玛不摆了
  冬天的喀纳斯  
  继续,双碑的崽儿
  看倒点击量往上飚,我勒个老板凳(新疆话叫老批壳子)的虚荣心还是有滴滴的满足。  有个兄弟伙说我的文笔差点,你勒都还是给我留面子老,岂止是差点,简直豆是个撇火药。  不过我摆的勒些人和事,都是我勒二十年看到,听到,想到的,所以写起来还有些信手拈来的从容。  等哈,有车,要过马路老。  我是在边走边写的勒几个字哟,现在零下11度(附图),不行老,手指姆有点木老,就到勒点吧。  休息一会儿,休息一会儿,一休哥。  
  不错哦,我们没切过神秘的新疆。但是听你说了我们多了几分对新疆的了解
  每次写完帖子我都黑怕,不是怕写错老,而是怕按错老。有几次绞尽脑汁写老好多,一不小心按倒了返回键,哦豁,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哈豆回到老解放前。  从小豆黑怕写记叙文,一写就开始记流水账,黑起用标点符号充字数。不过哥哥那年参加四川省统考的一篇散文,还是遭拿到汉渝路教师进修学校当范文念老的哟,不摆老,感觉各人有点装逼老,嘿嘿。  我觉得真诚是最能打动人的玩意儿,但愿家乡的兄弟姊妹伙能感觉得到我的真诚,我也会拿出吃奶的力气,把我了解的新疆摆给你们听。  你们要陪我哈,不然一个人走夜路,我害怕哟!
  接倒摆。  白天在店头,没得事我就写,但总觉得写得出来有点怪。黑多人和事情老来骚扰我,思路常常遭打断。  晚上想好好摆哈呢,医生又不准我熬夜。我勒两天都是在玩命,管求他值不值得哟,过嘴瘾对我这种批话多的人,相当重要。  所以决定白天摆短点,写点发点。晚上摆长点,清净嘛,豆多写点。  白天短,晚上长,你懂的。  好了,关灯,精彩继续…………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觉得勒两句诗应该嫩个解释,王维给他兄弟伙说,兄~兄~兄弟(肯定他娃当时也喝嘛老噻),你要莽起喝哟,不然你娃出老阳关,到了新疆豆没得兄弟伙请你喝酒老哟。  我想那时候王维肯定没来过新疆,不然豆不会打胡乱说老,到新疆啷个会没得酒呢。  新疆不仅瓜果飘香,烤肉飘香,而且到处都闻得倒~~酒香。西北汉子除了能大碗吃肉,也能大碗喝酒,而且是不喝死不杀郭。  有人说烟酒出在云贵川,其实新疆的酒在我来新疆头几年,确实还是给我留下老深刻的疤疤。  喝新疆的酒不得打老壳哟。
  刚来新疆的时候,对头,豆是在火车上那些人给我的,新疆人虽然喝酒黑凶,但新疆的酒喝老不上头,说是纯粮食做的。  爬哟,我当时在心头嚜,哪有酒不打老壳的哟。  下老火车到公司,肯定老板要给我们接风噻,跟到他哥哥混,晚上有没得pri不晓得,白天有酒吃那就是必须的。  刚好那天有客户来公司,整老两大桌。我们公司员工一桌,老板陪客户一桌。  就晓得你几爷子要问C姐坐哪桌,重庆来的美少妇,肯定坐老板那桌噻。  老子正在莽起吃菜哟,老板就喊我到他那桌去敬酒。  客户来老四男一女,老子就抄起椒盐重普,从男的开始一个个敬起走。  新疆那时候喝酒用茶杯,就像重庆枸杞酒那种直玻璃杯,不过要大黑多,一杯可以装半斤,我说的市斤哈。头四杯我每次都只倒老巴独独一点,不是黑多,确实酒量不行。  最后该敬那个女的老,她是管采购的,姓冷。  再给我们两个倒酒的时候,我qio倒老板悄悄给我努老一哈嘴。  高潮来老…………
  高潮?  莫想歪老,哥哥虽然当时年富力强,但也不至于是个快枪手噻,即使对方长得还是可以。  我说的高潮豆是,勒是我来新疆遭别个医的第一个闷墩。  看倒老板的小动作,我肯定懂得起噻。拿起酒瓶就给两个杯子咚咚各倒了大半杯,一人一杯。我端起杯子就喊老声,冷姐,来嘛,第一次见面,非常荣幸,我敬你一杯,当然还是抄的重普哟,呵呵。  冷姐对我轻轻说老一句话,我一哈豆穆了。  在我们新疆喝酒,男的敬女的,男的喝完,女的随意,勒是规矩。  当时老板也没出来打圆场,我想勒豆怕是新疆规矩哟,虽然觉得勒jb规矩怪眉十眼的,还是黑豪放说老声,好,先干为敬,一口就闷老。  张无忌她妈殷素素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千万不要莫要相信婆娘的话,特别是黑漂亮的婆娘。  后来呢,没得后来老。  后来我醉老,睡素瞌睡切老。  再后来,我晓得新疆喝酒没得那个规矩,我豆把张无忌妈妈说的话当成了人生格言。  第二天起床,老壳确实不痛耶,怪老。
  休息一哈再接倒摆,我又不是专业的写手,写勒些纯粹自娱自乐,顺便给重庆的朋友们介绍哈新疆,晓得勒两年黑多人想到新疆来耍。  妈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给老子发个证书哟,不是形象大使的嘛,也至少是个新疆义务吹牛皮证噻。  不想那些好事老哦,但我喜欢一句话: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二十年,豆是弹指一挥迈,也要挥一阵噻,但我的青春真的就一火舌遭挥求不见老。  寻寻觅觅,寻寻觅觅,我豆是抓不住青春老,手指姆连青春的尾巴都挨不到老。  有人说生活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  我说呀,生活他妈的就是个撇火药的美容师,秃了老子的额,白了老子的头。  哪个都跑不过岁月,不服老不行,但我奢望还能在回忆里看到青春的  背影
  马克,接着等,楼主加油
  @沙坪坝双碑的崽儿
19:02:00  休息一哈再接倒摆,我又不是专业的写手,写勒些纯粹自娱自乐,顺便给重庆的朋友们介绍哈新疆,晓得勒两年黑多人想到新疆来耍。  妈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给老子发个证书哟,不是形象大使的嘛,也至少是个新疆义务吹牛皮证噻。  不想那些好事老哦,但我喜欢一句话:  。  -----------------------------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呵呵。这个有意思。现在安全不?看过好几个75视频。
  来过新疆的人都晓得,不在新疆醉一盘,都不算来过新疆。  给你们摆哈新疆的酒嘛。  新疆的白酒基本上都是高度酒,一般只有两种度数,50和52,以浓香型为主,记忆中好像几乎没得曲香型,新疆人说喝不惯。啤酒原来有两种啤酒,新疆啤酒和乌苏啤酒。后来乌苏啤酒厂把新疆啤酒厂打来吃老,从此乌苏啤酒在新疆一枝独秀。  记倒哈,你娃下次来新疆耍,喝啤酒一定要喝红乌苏哟,豆像在重庆要喝老山城一样,勒样才显得你娃资深。  新疆白酒厂还是有黑多,全疆各地都有,到底有好多,我一个卖配件的肯定不会闲得蛋痛去统计噻,反正自古新疆不缺酒。  新疆最出名的当然是伊犁酒噻,特别是新源县的伊力特和肖尔不拉克,不过现在搞乱了,都是贴牌经营惹的祸呀。新疆现在名字叫伊犁酒的多得像路上的羊屎蛋蛋,新疆人都搞不醒豁老。  新疆的酒不晓得你们都喝过没有,反正10年前的酒的确喝起来不打老壳,第二天起来该干啥子就干啥子。不过现在常常怀疑各人在喝假酒。  摆起来都要醉了,先梭哈边边,回来再给你们接倒摆哈新疆你没喝过,可能你一辈子也不会喝过的酒。
  阿达西!K烟不?哈哈  
  插播一段,时间黑短。  了解新疆那些你听不懂的普通话和维语,免得来新疆你娃到处zua梦脚。  老汉儿
在重庆用来喊各人的爸爸或者拿来占别个的欺头,在新疆这个称呼就是指上了岁数的男人。  勺子
在新疆是决人的话,跟重庆的哈儿,宝气,宝批龙一个意思。所以来新疆你要小瓢勾儿的话,你要喊索子,要汤瓢,你要喊汤索,大小长短的豆在后面加索子豆行了,比如长索子。  喧荒
豆是重庆的吹垮垮。  赖瓜子
重庆的杂皮、烂人。  一漫子
新疆土话全部的意思。  阿囊死给
维语, 教过你们哟,重庆rnm的维语版  洒朗
维语,重庆话哈儿,宝气的意思。  最后隆重给你们介绍一个意味深长的字:  抬,抬,抬,重要的字说三遍哈。  啥子意思,呵呵,重庆话,日,梭。  摆个抬的笑话:在南疆某部队,一个四川兵开运输车,路上遇到一个维族你女娃儿搭车,他发现那个女娃  儿把他放倒副座上的军帽坐到老,就对女娃儿说,哎,阿达西,把沟子抬一哈,新疆话的沟子跟重庆话一个意思哟。  那个维族女娃儿穆了,心想rm搭个便车还要抬沟子索,那个当兵的还在不停地喊,抬一哈,抬一哈噻。  龟儿南疆维族老壳也癌,真的就开始脱裤子老,黑得那个当兵的把车一停,开门豆跑。那个哈婆娘还在后面篓十喊,来抬呀,快来抬呀!  醒瞌睡没得,哈哈哈,哈哈哈…………
  猜哈是哪里  
  咋赶脚在看小说呢?      
  没文化真可怕。  最可怕的,还是我这种没文化带副眼镜装教授的天棒。  跟天涯重庆版结缘,还得益于一个贵州人,他是我的一个顾客。他是十几年前在重庆石油学校上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克拉玛依工作,出于对重庆的热爱和怀念,就经常上天涯重庆版。  他得知我是正宗的重庆崽儿后,非常热情的向我推荐了天涯重庆版,这一哈就勾起了我的兴趣。  几天前,当我第一次进入重庆版,看到了家乡的黑多信息,读到了黑多家乡的言子,特别是用重庆方言写的文章,仿佛一哈就置身在老重庆的大街小巷,这恐怕就是所谓的乡恋吧。  用重庆话写帖子,其实我还在学习阶段,前面豆有  朋友在教我怎么用重庆话表达老,非常感谢,继续。朋友微信告诉我,用重庆话写外地人看不懂哟,我说发到重庆版,就是让重庆人看的。  我爱新疆,我爱克拉玛依,我更爱重庆。  我就是想把新疆这个养母,介绍给我的生母重庆。  这就是我发帖的真实初衷。
  绕了嫩个多,还是回到前面的话题继续摆。  新疆有啥子酒老子没喝过哟,你娃日白,可能黑多重庆人都有想日决我的冲动老。  奶酒,重庆没得噻。  布尔津的朋友告诉我,奶酒就是用牛奶放在锅头熬,用蒸馏的方法把它提炼出来。说白老,奶酒就是牛奶的蒸馏水,它和牛奶的比例是1:5,也就是说,5公斤鲜牛奶只能做出1公斤奶酒,应该也算是高档酒老噻。  奶酒看起来无色,喝起来无味,你非要问我是啥子味道,我只能告诉你,有一点点无法描述的怪七八糟的味道。  可能你会说奶酒可能不醉人哟,喝多老一样会把你娃筐睡着。那你说少喝点噻,别个用碗喝,一口一碗,你娃给我说啷个能够少喝。  在新疆,我看到应该是蒙古牧民爱喝这种酒,城市头没得卖的。
  马奶子酒,分两种,一种新鲜的一种是发酵的。  严格来说,马奶子酒不算酒,它就是马的奶,喝起来有点像无糖的酸奶。  奶酒和马奶子酒,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们并不能算酒,只是喝多老能达到酒的效果而已,我是勒样认为的。但在新疆民族朋友的眼里,它们就是酒,而且是历史渊源的酒。  新疆还有一种酒,黑多都没得名字,那豆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个团场酒厂各人酿的原浆酒,有纯粮食酒和苞谷酒。最好喝的原浆酒,新疆人的说法是,掐头去尾喝中间。  新疆二十年,新疆的酒几乎都喝过老,我说的是几乎,不是全部哈,豆怕有人钻牛屁眼出来抵黄,赶紧解释一哈。  作为一个对酒没得研究,品不出酒的品质的曾经酒鬼,喝过嫩个多酒,应该算是一种对粮食的糟蹋和对酒的不负责任吧。  新疆的酒呀! 对我你是应该感到悲哀呢还是悲呢…………
  红乌苏喝啦现在也打脑壳!还有撒子啤拉白,啤拉红,听到都打脑壳。来新疆的第一天斗着喝到厕所里面切躺了一晚上,后面几乎不喝酒啦,天气干燥,把抽了十几年的烟都戒了,呵呵!  
  言而无信对重庆崽儿来说是一件黑臊皮的事,于我而言则为耻辱。  今早清理手机,无知的我居然将手机相册里的照片通通删掉了,想到给涯友们的承诺,顿时我感到有些手足无措,穆了半天。  儿子的一句话让我从迷糊中清醒过来,爸,你那个旧手机里面不是还存着照片吗?于是照片失而复得。  与其说勒是涯友的幸运,还不如说是我各人的原则得到老维护,辛哉!  阿弥陀佛!
  今天的克拉玛依,零下15度。  
  到新疆来,不吃羊肉是不可能的,不喝酒那更是万万不可能的。  我接待过黑多到新疆来旅游的内地朋友,听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豆是,这次来新疆,把一年的羊肉都吃够老,把一年的酒也喝够老,嘿嘿。  不过你们要来新疆,豆一定要了解新疆人喝酒的规矩,不然各人啷个被抬出去的都不晓得。  新疆有种酒叫开瓶酒。豆是把酒打开,第一杯先倒给主角,主角先把勒杯干老,再把每个人的倒上。  新疆还有一种酒叫幸福酒。豆是第一瓶酒的最后那点轮到哪个,那个人就要自觉先把勒杯喝老再倒起。  新疆另外有种酒叫鱼头鱼尾酒。豆是鱼上桌后,鱼头鱼尾对倒的客人就要把杯中酒干了,鱼也要喝过酒的人动了筷,其他人才能吃,否则罚酒是跑不脱的噻。  后来这种规矩又扩大老,叫头三尾四,你们懂的。  所以服务员上鱼很关键,以前一般是主人给服务员递眼色,后来就就变成转餐桌上的转盘以示公平。  在新疆,不管你酒量怎样,一般第一杯必须跟主人一样多,后面量力而行。  还有,在酒桌上,如果两个人碰老杯,不管你杯子里有好多酒,那豆必须要干老。一口喝不完没关系,只要你不把杯子放桌上就行,放老,罚酒。  还有一种碰杯豆是桌子太大,碰不倒,简单,端起各人的酒杯在面前的桌子上笃两哈,还要敲出声音来,新疆人把这种碰杯叫过电。过电的酒除非敬酒的人要求,一般可以不干。  在新疆,敬酒是不可能让你打批发的,只能一个一个来。  在新疆,如果实在不能喝老,千万不要把酒杯倒扣在桌上,否则主人会认为你看不起他,罚酒。  不过现在有黑多酒规矩都不用老,但如果有外地朋友来,规矩照用不误。  听我勒样摆,你们是不是也已经醉了,呵呵。
  上面的照片是吐鲁番。我是贵阳的。06年到过克拉玛依,还去看过骑毛驴的老爷爷
  一到乌市就搞醉了,伊犁特曲还是大曲记不清了。
  新疆是个好地方  
  新疆人喝酒有好凶,先给你们讲个笑话:  有个单位的女会计,领导带她出去应酬。酒桌上,客人问她能喝多少酒,她伸出一根指头。客人就猜,一杯,她摇摇头,一瓶,她还是摇摇头,那你能喝多少,她不好意思的回答,一直喝。  在新疆,以前喝酒用大茶杯,后来用高脚杯,这几年也有用小酒杯老,不过普遍还是以大玻璃杯为主流。一般一瓶酒只能倒三杯。  新疆人喝酒,第一杯必须倒满,然后豆有人开始规定几口必须把这杯喝完,一般是三口。  我现在生活的克拉玛依市,是座石油城。据非官方统计,克拉玛依的白酒销量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前苏联的西伯利亚。  我第一次来克拉玛依的时候,就见过两个女人拿着跟男人一样的大杯子对喝,当时我就黑了一跳,太凶残了噻。等我常居这座城市的时候才发现,这里的酒风真的是巾帼不让须眉。  后来克拉玛依的朋友告诉我,以前克拉玛依物质文化生活贫乏,人们最大的兴趣豆是喝酒。那时候石油工人住在戈壁滩上的铁皮房子里,几乎每个人的床下都能拉出来一箱箱白酒。克拉玛依人不太喜欢喝啤酒,没劲。一个老哥给我讲,他们年轻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一起想喝酒,没得杯子,豆把自行车铃铛车下来当酒杯,干喝。  新疆人喝酒豆像喝水,口子大,速度快,真的一点都不夸张。经常在酒桌上听到勒句话,等你们要干的时候喊我,我就豆一口老,妈哟,他杯杯头还有半杯。  他们不喜欢用小杯子喝的原因,居然是杯子太小,喝下去的酒卡喉,容易醉。在新疆呆久了,我对勒种说法表示认同。  所以以后有新疆朋友到重庆来,用小杯杯跟他们喝,不然你永远喝不赢他们。
  有意思!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新疆人喝酒黑耿直,偷奸耍滑的黑少。  新疆人喝酒也黑幽默,让你不知不觉就喝多老。  有个单位聚餐,领导端起酒杯开始发话老,第一口,想喝好多就喝好多,说完各人喝老一大口。勒些下属一听,嫩个好呀,都悄悄意思了一下。过来一哈,领导又发话老,第二口,能喝好多就喝好多,各人又是一大口,大家都积极响应。最后,领导说,第三口,剩老好多喝好多,话音一落,底下的人全穆老。坑爹呀,尼玛每个人几乎都剩老一大杯。  勒豆是克拉玛依酒桌上最经典的三讲。  有一次跟一帮回族朋友聚会,我们一桌有8、9个人,就我和一个朋友的老婆是汉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当再次把酒倒满的时候,一个朋友站起来说老句,来,咱们少数民族朋友干一个,我一听赶紧举手赞成。直到那几爷们绿眉绿眼盯倒我的时候,我勒才一哈回豁过来,尼玛哟,在勒个桌子上,我才是少数民族。  喝酒有风险,入疆要谨慎。  不要说我没给你讲哈。
  真事。  克拉玛依运输公司一个老司机,不喝酒不能开车,手抖得凶。那时候酒驾还没入刑,但还是不准司机喝酒,整个运输公司就他领导特批,出车前可以喝两杯。喝老手也不抖老,车开得飞叉叉,还稳得很。  克拉玛依又条穿城河,水是从额尔齐斯河引过来的,雪山水,夏天都冰冷刺骨。几个兄弟伙晚上喝完酒沿着河边走路回家,有一个喝多老,留倒后面在河边吐。前面几个紧倒等他不来,以为那娃打的回去老,豆各自回家老。第二天,下游的水库发现老那娃的尸体。  还记得中央电视台那个伊犁英雄本色酒的广告吧?一个像米国西部牛仔的帅锅,骑匹红马那个,其实那娃是个伊犁的维族。听说伊犁酒厂给勒娃免费供酒,没过几年,勒娃豆喝死求老
  新疆喝酒还是民族人厉害。  维族人也喜欢喝豆豆酒,经常在那些小商店里头看倒他们在那里喝,有时候一包花生,有时候干喝,一喝豆是几个小时,那些商店的老板愁求死老,又不敢撵。我刚到新疆那几年,冬天经常看到雪地头睡起那些喝醉的维族,冻死冻残的都有。  喝酒最凶的还是蒙古人,不得不服,尼玛老壳都喝得快处陇客西头老,你只要把酒递给他,他还端起来往嘴巴头倒。  新疆喀纳斯有一个禾木乡,那里有个少数民族叫图瓦族,属蒙古人的一个分支。本来图瓦人现在都剩了2000多人,现在人口还在负增长,为啥子呢,尼玛男人的精子都遭酒精杀得差求不多老。  本来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让他们发家致富,结果勒些龟儿太喜欢喝酒老。前几年在禾木骑马只要50块钱,那些图瓦人每天只要挣够老酒钱,生意也不做老,就跑到商店买酒喝,一喝可以喝一天。  国家每年都给他们扶贫,发面,发油,发毛毯,发牛羊,结果勒些龟儿全部拿去换酒喝。后来政府没得法老,只好去警告那些卖酒的商店,哪个再敢给图瓦人换酒豆收拾哪个,情况才有所好转。  最凶残的是,勒些图瓦人可以十天半个月不吃饭,光喝酒。  我啷个晓得勒些呢,你猜?
  哥,你说你为撒子斗在新疆待得住,我斗不得行啊,我天天都在想回重庆,说实话在新疆我还比在重庆混得好些但是斗不想在这里,我小姨一直喊我在这边买房子,说没得钱他们借给我都可以,但是我斗是不想一辈子斗嫩个待在新疆啦,所以预计明年和我老婆一起回重庆!我老婆是巴音郭楞和静县的,她也嘿喜欢重庆,不喜欢新疆给。  
  在新疆,还有一群人应该被所有人铭记,那豆是兵团人。  我发现现在的人都黑忘本,新疆如果没有几代兵团人的奉献,豆不会是现在这个模样。而现实生活中,兵团人的精神快被人遗忘老。不仅被其他新疆人遗忘,而且也被兵团人自己遗忘老。  兵团人在其他新疆人眼中豆是农民,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我隐隐感受到老一种轻视,一种傲慢。  我有黑多朋友豆来自兵团,他们给我讲,现在除了老一辈的还在团场里面生活,年轻一代几乎都往城市里面跑老,好多地都是雇的四川,甘肃,河南人在种,或者是包给他们种。  其实现在兵团的建设还是非常好的,团场的公路宽敞平整,楼房林立。兵团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黑高,好多农作物都实现老机械化收割。  兵团人是一群特殊的新疆人,他们可以为祖国守边疆,也可以为国建设边疆,历史应该不会忘记他们。
  沙正街的兄弟伙,拜托有机会去奎屯的话拍点PP,谢谢了。
  有趣,好看,请继续。
  打个标~!
  下个月10号,豆是我来新疆整整二十年的纪念日。  来时的那个嫩鸡儿,也已经变成一个老壳秃老、头发白老的中年人。虽然有些唏嘘,但还能接受,毕竟自然规律哪个都跑不脱。  需要声明一哈,虽然在新疆呆老二十年老,但每隔一两年还是要回重庆耍上一个月左右,只不过每次回切,兄弟伙们都把我当新疆人接待老,呵呵。  对新疆的感受和了解,肯定没得那些老一辈的深和准确。我嫩个多年主要生活的城市就是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都在北疆。  北疆除了吉木乃县城没去过,所有的县市都去过,有的呆几天,有的几个小时。南疆我最远去过阿克苏,库尔勒倒去过好几次。最远的朋友在喀什,一直让我去玩都没成行,有点遗憾。另外东疆的哈密住过十几天。  所以有在新疆的重庆或者四川的朋友,你们如果也在看勒个帖子,希望你们能给我扎起,把我所不晓得的一些东西摆给家乡人听哈,让家乡人多了解哈新疆,方便他们过来旅游,毕竟我一言甚微,谢谢!  我还是本着一家之言,道听途说,官方不认账,说完不负责的原则,接倒给你们摆嘛…………
  梭梭草,长嫩个高,至少需要几百年吧。  
  缘分真是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爱情也好,友情也罢。  一个双碑的朋友,现在也在新疆。你说当年在双碑都只能擦肩而过的我们,结果在离双碑三千多公里的新疆认识老。她看老我的贴子说,你啷个不按时间顺序来写耶,其实勒也是我当时的想法。  天哪,当我发现我的老壳连二十天前的事情都是模糊的,更别说二十年内发生事情,时间在我的记忆里早就断了链条。  于是摆到摆到豆成老现在勒种大杂烩,你们也豆将就看嘛,实在看不下去老,出切吐哈再接倒看,嘿嘿。  其实,我晓得重庆的朋友最想了解啥子,一个是新疆的风景(后面我会详细摆),一个豆是新疆的那一个民族,猜对老噻。  好嘛,那就摆嘛,我豆先给你们摆哈新疆的勒个少数民族,全称维吾尔族,新疆人简称维族。
  新疆,现在是一个黑敏感的地区。  维族,现在是一个黑敏感的少数民族。  现在新疆维族人的事情,尽量是不信谣,不传谣,派出所的朋友是嫩个给我说的。  所以,我只能把我二十年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关于新疆维族人的事情摆给你们听。我的描述尽量客观,虽然我的想法是主观的,但也一定是最真实的。  摆起有点长哟,你们要有点耐烦心哈,先从重庆摆起走吧。  读小学的时候,班上要排练一个舞蹈,配的歌曲豆是那首我们现在都在唱的: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花园的花朵真鲜艳,  和暖的阳关照耀真我们,  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娃哈哈,哇哈哈  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三十多年老哟,歌词我都还记得清楚,勒是一首新疆风情的歌曲,当然我们跳的豆是维吾尔族的舞蹈。  舞蹈有一个动作,豆是男女都把右手向上斜举,左手搂到对方的腰杆,蹦蹦跳跳的转圈圈。那个年代还黑封建,我都不好意思搂女同学的腰,还遭老师决老。当时老子豆在想,勒批维吾尔族人rm嫩个开放呀。  勒豆是我人生第一次对新疆维吾尔族人的了解。
  第二个不仅是让我,甚至全国人民都认识的维族人,都晓得噻,对头,豆是那个老壳上缠起花帕帕的买买提.阿凡提大叔。  现在连小娃儿都晓得阿凡提黑聪明,我想应该属于聪明绝顶,不然他一天包个帕帕干啥子呢,你娃就可以想象维族人的老壳有好空埽。  前两天看老一个视频,说在山东德州的火车站,有一伙维族人在卖切糕,卖的切糕哟,中国最高档的维族糕点,你懂的,呵呵。不过最牛逼的是,居然连公安,工商,甚至最威武的城管都拿勒几爷子没得办法,可想而知勒几个批娃儿有好聪明。我都只能佩服对他们说声,老道(重庆话霸道)!  前几年全国各地那些小摸包贼,那些烤羊肉串的给当地人留下的印象还是黑深的噻。听说在广州的三元里,豆是新疆人的聚集地。  扯远老,还是摆回新疆。
  我在看喔,小武,我喜欢看朋友码字
  新疆的确是维吾尔族的世居之地,清朝的时候叫准葛尔部,虽然民风凶悍,但还不是遭我们搞服老的。  后来新疆和平解放,是和平解放哈,和平哟,于是就有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还投入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发建设。  毛老人家的民族政策,在战争年代确实有利于革命的需要。但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政策也应该与时俱进噻,不摆老,批话有点多了,嘿嘿。  在南疆农村,你切看哈,哪家都有345678个娃儿,豆是在城市,民族人至少可以生两个,至少哈。我们现在才开放二胎,他们可是一直哟。  新疆经济分布不均,北疆地小但富裕,南疆地大但黑贫穷,维族人主要豆生活在南疆。现在那些东东事情,基本上都是喀什,叶城,和田,库车那些维族人干的。以前伊犁还有一个乡还是村,也是因为坏人多在新疆黑出名,不过现在老实老黑多。  现在国家开发西部,搞对口支援,所以现在南疆黑多地方建设发展得黑快黑好。前段时间看新闻,南疆都要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老。  黑多年没切过南疆老,为啥子呢。从小妈老汉豆教育我,任何事情,不怕一万,豆怕万一,你懂的。
  你一天豆抱倒手机在写,想当作家迈,堂客又在旁边润儿我老。  诶,豆是,天涯该给我发个最勤奋将奖噻。从23号下午开始发帖,我马不停蹄,熬更守夜的码字,一直没歇过稍。如果是用钢笔写,墨水可能都用老一瓶老哟。  回重庆你们也要意思一哈噻,至少请我吃个豆花饭,鸡杂,肥肠,羊肉笼笼,蹄花汤,炒个嫰胡豆,豌豆尖,我现在豆在想念勒些,写起都在流清口水老。  火锅豆算了,太贵老,不好意思。  哈哈哈哈…………
  我还在读高中的时候,老家一个表哥给我摆过一件事。我表哥大我两三岁,家跟邓爷爷一个地方,两个村子挨着,因为穷,黑早豆出来做生意,补锑锅。  他说八几年到新疆补锅,现在回想他应该去的南疆。有一次他迷路老,又冷又饿,被一个维族老汉救老,被带回家里,免费吃喝住,最后还骑马把他送到有车的地方。他黑感谢那个救他的维族人。  摆勒个故事,豆是想说,不管哪个民族,即使再卑劣,也会有好人,比如辛德勒。
  记个账,楼主加油,早些年去过两次新疆,感觉超好,现在看看还是想去,就是有点怕。。。。。。。
  方言整起安逸
  信仰没有错,它能让人精神有所寄托,也能产生凝聚力,共产党就是靠信仰打下老天下。  但如果利用信仰来排斥异己就非常可怕老。  还在乌鲁木齐的时候,听本地人摆过一个故事:  在公交车上,售票员是一个维族女人,不知什么原因,跟一个汉族乘客发生老争吵。看倒售票员用维语在那嘟嘟囔囔,不知道是在抱怨还是骂人,汉族乘客就对她说,哎,说普通话噻。结果勒个售票员的几句话让整个车厢顿时鸦雀无声,凭啥让我说普通话,你怎么不说维族话,新疆是本来我们的,滚出去!  不知道到故事的真假,那时候一个普通的汉族老百姓不可能造谣,所以我相信肯定是真的,这充分反应老新疆维族人的真实想法。  再摆一个我亲眼看倒的一件事,就发生在克拉玛依。  一个汉族本地崽儿和他女朋友,在一个商业街上情绪激动地大吵大闹,旁边站了一些维族人也在还嘴。在新疆城市里,一般本地人男人因为从小接触维族人比较多,还是不怕维族人的。我站在旁边闹热,就发觉怎么维族人越来越多老,才发现这条商业街旁边刚好是一栋民族楼。  有必要给大家解释一哈,在克拉玛依这个城市,每个小区一般都有一两栋民族楼,住的全是民族人。  更让我不解的是,你说吵架是因为和这栋楼的住户发生矛盾,勒些人出来帮忙还可以理解。但豆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我发现不管是走路,还是骑自行车,摩托车的维族男女全部停下来,不是看热闹,而是打干帮,全部朝那两个汉族男女日决,而没得一个汉族敢上去帮忙。  摆勒两个故事,豆想说明,如果利用宗教信仰产生的凝聚力,不分善恶对错的行事,不仅荒唐,而且可怕。
  在北疆,汉族人把维族人叫缠头,在南疆,叫皮帽子,但最好不要当面这样叫。  缠头,我当时的理解,是不是他们像阿凡提那样包头的原因。结果本地朋友告诉我,缠头豆是说他们燃得很,新疆人说的燃跟重庆话的燃意思差不多,豆是扭倒费的意思。  皮帽子就好理解老,在南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维族人都喜欢戴一顶皮的鸭舌帽。  维族人的燃,全新疆人都知道,在新疆生活的外地人也都知道。到汉族人勒里来买东西,讲价天经地义,但当你说好价准备成交老,他又继续砍价,就这样反反复复。不知道该佩服他们脸皮厚呢还是脸皮厚呢,所以黑多汉族人都不愿意跟他们做生意。  维族人在新疆主要是开饭馆,卖干果,民族饰品和馕,牛羊肉等。其它地区我不清楚,反正在克拉玛依,不知道什么原因,市场上卖牛羊肉的几乎被维族人垄断老。  在维族人开的饭馆吃饭,有时候,汉族人的待遇是比不上他们本民族人的哟。  补漏,在传统的清真饭馆里面,是不可以抽烟喝酒的哟,旅游的时候请注意。
  本地朋友给我说,以前新疆的维族人黑老实,不坏,现在啷个变成勒个样子老,听得他们说的最多的豆是,要是王震在就好老。  王震,外号王胡子,当年他带十万大军进疆,建设治理新疆。听新疆人传说,王震都死老好多年老,在南疆,维族小崽儿不听话,大人豆会说,再哭,哈儿王震豆来老。可见王震对维族人的震慑力有多威猛。  那时候维族人不服,不听话,王震医他们一套一套的。王震豆说老,你们不吃猪肉,我尊重你们,但你们养猪总可以噻,那些维族人不是照样切喂猪。  一个解放军战士和维族人发生矛盾,维族人聚众包围解放军驻地,王震派人从后面反包围,把闹事的全部都抓起来,领头的几个全部枪毙。  维族人闹事,要到北京切告状,王震说,可以噻,我派车送你们切。一车把他们拉倒戈壁滩切老,戈壁滩哟,不是北京,你懂的。  后来毛主席来电批评他,王震回电,就九个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而现在,如果你跟维族人发生矛盾,连jc叔叔都会告诉你,你啷个切惹维族人嘛,好像汉族人低他们一等样。  怀柔只能一时的安抚,并不能治本。维汉本来可以和平相处,但一味的忍让,只能让另一方得寸进尺,更加嚣张。
  维族人还有一个通病,他求你时候的样子像个hpf,而当跟你发生矛盾的时候,他又像个qjf,他的性格可以在两种f之间瞬间转换,你各人想象嘛。  维族人在新疆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对汉族人又带有一种优势感。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他们可以在任何场合高谈阔论,也可以毫无忌惮的我行我素,因为我们听不懂他们在说啥子,也没人敢去制止他们的恶习,不知道我们是该悲哀呢还是悲哀呢。  曾经看过一个新疆文化名人写的文章,说他到喀什切考察,在喀什最大的清真寺门口,碰倒一个相识的维族朋友,也是个文化人。本想和他吹哈垮垮,结果刚摆老几句,那个维族朋友就给他使老个眼色,悄悄告诉他晚上切他屋头再摆,然后匆匆告辞。  晚上勒个名人就到那个维族朋友家里,听到老让他震惊的一席话。白天我不是不想跟你聊天,但在清真寺门口,如果他们看倒我跟一个汉族人聊得嫩个亲热,以后我在当地就混不下切老。  那年在乌鲁木齐,我们几个汉族朋友跟两个维族丫头坐中巴车切吃夜市。在车上,就看倒两个维族中年妇女叽里呱啦给这两个丫头说些啥子,声音还有些大,我还以为她们互相认识。下车我就问她们说些啥子,结果一个丫头告诉我,那两个维族妇女在责怪她们跟汉族人一块儿耍,我没有问为啥子,但我肯定想倒啥子老。  我还是那个观点,如果一个宗教信仰让它的信徒切排斥,甚至仇恨所有的异己,那真的就太可怕老。
  @沙坪坝双碑的崽儿
02:58:00  没文化真可怕。  最可怕的,还是我这种没文化带副眼镜装教授的天棒。  跟天涯重庆版结缘,还得益于一个贵州人,他是我的一个顾客。他是十几年前在重庆石油学校上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克拉玛依工作,出于对重庆的热爱和怀念,就经常上天涯重庆版。  他得知我是正宗的重庆崽儿后,非常热情的向我推荐了天涯重庆版,这一哈就勾起了我的兴趣。  几天前,当我第一次进入重庆版,看到了家乡的黑多信息,读到了黑多家乡的......  -----------------------------  这段话真好。
  楼主家里有黑枸杞没有啊
  把我的帖子浏览老几遍,可以按确认键老,昨天写的一篇贴子又遭不翼而飞老。好泼烦呀,是遭删老还是我又按错键老,现在看,勒是个迷。  重写一遍,再不见老,该死鸡儿朝天。
  @沙坪坝双碑的崽儿
19:31:00  二十年呀,我的
,我的乡愁。新疆 ,准确说是我生活了十五年的克拉玛依,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之所以要写新疆,因为这几年新疆成了国内外的热点,除了美丽的西域风光,还有,你懂的……  我只想用最口水的表达,给你们介绍新疆的风土人情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谈高大上的东东,只说咱平头老百姓身边的事,毕竟咱的涉猎有限,表达能力不强,希望能给你们呈现一个真实的美丽新疆。  有没有人看我都会写......  -----------------------------  写得好。我喜欢看哈。加油。
  娶了一新疆媳妇
  给你顶起
  新疆以前有三种学校,汉族学校,维族学校,双语学校。现在好像只有两种老,汉族和维族学校。  维族人可以上汉族学校,但没听说过哪个汉族人去上维族学校。  让娃儿上汉族学校的维族人应该算是比较开明的,知识决定老命运,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必须。但上汉族学校的维族人,应该从小到大都鸭梨山大吧。  据维族朋友给我介绍,汉族学校毕业的维族人,是遭其它同族人看不起,甚至鄙视的一群人。因为他们虽然说维语,但不认识维文。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不求发展,不想与时俱进,固守自己的教义切排斥一切外来事物,啷个可能实现我们的口号,民族大团结呢。
  我听朋友说过,在新疆街上如果一个汉族小伙子牵着一个维族姑娘的手逛街的话会被街上的维族人打。还有一个真实的案列就是一个汉族男人娶了维族女人到重庆生活(婚前维族女人的家人死个舅子不同意,不过最终这女子非要嫁家里人才勉强同意)。后来两人离了婚,这女子回到自己家乡看望父母亲戚也买了很多礼物,结果一回到家直接被轰出去,买的礼物也被全部仍了出来,现在家里人都不认她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伊犁新源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