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政治数独难题求解

问题导向!这位中央政治局委员不爱谈成绩,专谈咋解决你的“虐心”难题!
  1月22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你知道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的讲话稿可有36页这么多!
  有媒体朋友拿到讲话全文后,惊讶地发现:讲过去一年成绩的不到2页,孟书记把绝大多数篇幅都留给了问题、思考和解决之道。
  少谈成绩,多谈问题,毫不回避,这样的领导讲话太出乎意料!看看孟书记最关注哪些和我们密切相关的平安风险和难题,又是如何对症下药的?句句说到你心里!
  1暴恐风险是最现实的风险
  习总对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的重要指示中说&防控风险&,孟书记谈的第一个风险就是它:&暴力恐怖风险是最现实的风险,反恐工作存在的问题是最明显的短板。&
  巴黎暴恐袭击发生,好多网友在同情和恐慌之外,还有一种共同的心情:&还好我在!我们的警察在剿灭暴恐分子!&这平安可来之不易,背后是和平年代多少警察蜀黍爬雪山、趟冰河艰苦作战,甚至有时候付出受伤、牺牲的代价!
  警察蜀黍太辛苦了,感恩和致敬你们!但是,打击暴恐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对2016年的反暴恐工作,孟书记指出:&以实施《反恐怖主义法》为契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疆内疆外两个战场、网上网下两条战线,全力打好主动仗、攻坚仗、持久仗,牢牢掌握反恐斗争主动权!&
  2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存在较大风险
  这两年互联网金融人气超高,可出的乱子也不小,孟书记都知道!孟书记在1月22日的大会上说:&今天我要点的重要事情之一,就是互联网金融。当前,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存在较大风险。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借贷、网上理财等名义,以高息回报为诱饵,大肆进行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涉及人数多、金额大,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社会风险。我们一方面要简政放权,一方面监管不能放松,一旦管理不好,就会存在这样的情况。&
  因此,孟书记也给开出了药方:&今年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推动对民间融资借贷活动的规范和监管。&
  3我们面临的不少安全风险来自网络
  孟书记把问题谈得很具体:&传统违法犯罪不断向网上蔓延,网络黄赌毒、金融诈骗、贩枪、传授质保技术等违法犯罪明显增多,严重影响公共安全。&针对性的措施也会在今年继续铺开:&加强网警网上公开巡查执法,健全网上网下一体化打防管控机制!针对网络犯罪分子跨地域作案等特点,公、检、法等部门要落实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异地管辖的规定,形成打击网络犯罪合力!&
  4关注新型犯罪:&一个村的人都在搞电信诈骗,那还得了?&
  针对很多新型犯罪多发,孟书记要求增强打击新型犯罪的攻坚能力。&新型犯罪中,不少是跨区域跨国境的,如果各地各有关部还是各自为战,就难以有效应对。不能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孟书记的&问题导向&太鲜明了,直接谈了&春节前最关心的两件事&:&电信诈骗、拖欠农民工工资!&&打击电信诈骗工作在公安部主持下有很大成绩,但它的犯罪成本低,很难根治。很多地方都有窝点,今天我不点名了,下次要点名,一个村的人都在搞电信诈骗,那还得了?执法为民要看实际行动!所以,我们要完善警种合成、部门协作、区域联动、国际合作机制,采取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斩链条等措施,坚决把新型犯罪猖獗势头打下去!&
  5对&僵尸企业&要用法治办法
  对这几天新闻热炒的&僵尸企业&,孟书记讲话专门提到要解决此问题:&加强企业破产案件依法审理工作,推动用法制办法化解产能过剩、处置&僵尸企业&,努力维护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
  6大中城市要改变不合理的落户限制,取消&暗门槛&
  城镇化发展到今天,流动人口在本地落户的大趋势已经形成,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可能回避。本来落户是民生福利,但&暗门槛&如果没解决,大家就享受不到这个&红包&。
  孟书记指出,各级公安机关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研究制定同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积极户口迁移政策,推动完善综合配套措施,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
  孟书记专门强调,大中城市需要准确把握城市定位,发挥好企业和市场作用,改变不合理的落户限制,取消&暗门槛&!
  7以人为本,关注&重点人群&
  孟书记指出,提高社会治理整体水平,关键要找准载体、破解难题、补齐短板。
  而第一大难题就是&重点人群服务管理&。
  2015年5月,陕西延安市洛川县精神分裂症男子暴打扫地男童的网络视频,引发网友们的震惊和心痛!这样的事并不是唯一的,社会发问:拿这样的患者怎么办?孟书记没有忘:&针对一些地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难管难治问题,要借鉴江西、江苏、湖北等地实行有奖监护、集中收治等做法,强化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努力做到应治尽治,应管尽管。&
  此外,对于违法犯罪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群体,孟书记也要求,要探索有效管理服务方法,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和教育管理相衔接,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体系,确保&底数准、动态清、管得住、服务好&!
  8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期,避免重蹈&天津大火&、&深圳滑坡&覆辙
  孟书记指出的第二大难题是:&重点行业安全监管&。
  2015年,天津港大火让我们开始警惕&家门口的火药桶&&&危险化学品,每天川流不息的交通运输、寄递物流等行业,同样存在安全风险!
  孟书记对症下药:&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更加注重风险意识的培养和风险源的控制,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安全制度和措施,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对于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安全薄弱环节,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强对潜在风险排查和评估,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切实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发生深圳滑坡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根子上说,是城乡两元结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
  9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更要注重化解矛盾,对&宁夏公交纵火案&要痛定思痛
  第三大难题是:&重点领域矛盾化解&。
  什么是重点领域?孟书记告诉你:&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地区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能力减弱,劳资、医疗、环保等领域矛盾增多,处理不当,易引发个人极端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甚至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孟书记沉痛地提及了宁夏银川公交车纵火案:&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深刻反思,下决心改进工作!&
  这些经常上微博热搜榜的矛盾类型都被一一&破题&,孟书记也是操碎了心啊:
  在劳资领域,要求配合有关部门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预防化解劳动争议,严肃查处恶意欠薪案件。
  在医疗领域,要借鉴江西、黑龙江、山西等地出台预防处理医疗纠纷条例、建立第三方调解机制、依法处理医闹等做法。
  在环保领域,要依法查处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做好环境公益诉讼工作,推动在政府、企业、群众间搭建协商平台,建立第三方参与的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引导群众科学认识环境风险、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10基层工作不深入、不扎实一直是社会治理的短板,&柳城爆炸案&是教训
  孟书记指出:&随着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问题比较突出。&
  孟书记指出广西柳城爆炸案中,&一个深刻教训就是对出租房屋的登记管理没有落到实处&。&这个犯罪分子租用房屋非法存放爆炸物,时间长达一年多,直到案发都没被发现。后来,广西及时侦破案件、做好善后工作,开展安全大排查,消除了一批隐患。&
  怎么破解&人户分离&难题?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都有了相关探索实践。孟书记要求:&抓住居住这一基本生活环节,利用其变动频率低、可查性高等特点,结合实施居住证制度,依托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11信息共享和深度应用不够
  &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应用!目前,信息共享和深度应用不够,是制约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瓶颈。&
  谈完问题,孟书记的&药方&也是高精尖的技术流:&我们要加大组织推动力度,搭建有效平台,提高信息综合利用水平和情报预警能力。&比如安徽芜湖建成包括232个数据来源、52亿条信息的政府数据库,这就大大提高了&智慧城市&的成色!
  12法治应该回应转型发展过程中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
  上面这句话,也就是说,现在依法治国啦,解决社会治安问题不能靠领导&拍脑袋&、政策&一阵风&,而都要敲定、落实成一项项法治制度。
  孟书记要求:&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构建权责明晰的社会治理规则体系,善于运用法治方式使社会治理难题在执法司法环节加以解决,更加注重从制度层面反思重特大公共安全事件,推动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系统化,用严密的法律制度、严格的法律实施筑牢生命防护网!&
责编:冷春洋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想了解更多关于高考文综网的资讯,请访问: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
教育部直属
专业分数线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城市推荐:┊┊┊┊┊┊┊
高考编辑推荐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考政治难题【企讯】
您的位置: >
> 中考政治难题【企讯】
中考政治难题【企讯】
17:19:06 来源:
  (一)考试规则   城市区考生的志愿分为三个批次,即提前批、批、第二批,其中批、第二批为平行志愿。每名考生多可填报9个志愿。   12日下午开放考点,踩点考生不可进入考场
  昨日从区中招办获悉,今年中考为期3天,分别在6月13、14、15日上午8:00准时开考。中考考点将在6月12日(周五)下午16:00~18:00向考生开放,考生可去考点现场踩点,提前熟悉考点环境和交通线路。踩点时,考生不可以进入考场。
  区中招办负责人提醒考生需注意考试当天一定要提前赴考,特别提醒科(15日)开考前15分钟后(即7:45后)考生不得进入考点,即考点学校入口将不再允许考生入内,开考前5分钟后不能进入考场。所以,考生15日至少要提前15分钟到达考点,赴考途中要注意安全。考生需带齐证、准考证、文具、适量衣物及雨具赴考。因中考正值龙舟雨季节,请考生做好防雨准备。
  除数学科可携带指定型号的计算器,思想品德科可携带开卷所规定资料外,其他科考试均只能带文具,严禁携带手机或夹带其他资料进入考场。考生可带看时间。如发现考生携带规定以外物品进入考场,将扣除当科成绩的30%。
  此外,考生领取答题卡和试卷后,要对照考场黑板上板书内容,注意核对科目、试卷总页数、答题卡总张数,是否缺页重页,如异常请当场报告监考员更换。
  考生应购买正规的2B铅笔和黑色字迹的字笔(0.5以上)或钢笔,按规定在答题卡指定位置规范填涂和作答,不要超出答题区域或颠倒答题序号。作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将对应题目的选项信息点涂黑。考试结束前,选择题选项未在答题卡上填涂的,其答题一律无效。作答非选择题时,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不准用红色笔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先议后叙法
  【特点】
  采用先议后叙的方法,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并以此统全文,使全文所记事件的意义,通过议论之后,显得清楚明白。在叙事的时候,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抓住重点进行写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温馨提示:此文是互联网转载内容,本站只进行转载发布,内容仅供参考。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网站客服QQ:4741474。
看过此文的人还看过
较新新闻| 热门资讯
  据东莞往年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抽样检查显示...
  有关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考试相关政策、...
新闻报道| 焦点新闻
  1.要保证碳水化合物供给考生在考试期间需要...
  中考作文复习之切合题意-作文展台  ...破解政治难题
应预做准备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破解政治难题
应预做准备
||文档简介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2&#03;0&#03;年&#03;月&#8203;,&#8203;中&#8203;国&#8203;国&#8203;民&#8203;党&#8203;主&#8203;席&#8203;连&#8203;战&#8203;对&#8203;祖&#8203;国&#8203;大&#8203;陆&#8203;进&#8203;行&#8203;"&#8203;破&#8203;冰&#8203;之&#8203;旅&#8203;"&#8203;时&#8203;,&#8203;国&#8203;共&#8203;两&#8203;党&#8203;达&#8203;成&#8203;了&#8203;坚&#8203;持&#8203;"&#8203;九&#8203;二&#8203;共&#8203;识&#8203;"&#8203;、&#8203;反&#8203;对&#8203;"&#8203;台&#8203;独&#8203;"&#8203;和&#8203;"&#8203;推&#8203;动&#8203;两&#8203;岸&#8203;关&#8203;系&#8203;和&#8203;平&#8203;发&#8203;展&#8203;五&#8203;项&#8203;共&#8203;同&#8203;愿&#8203;景&#8203;"&#8203;,&#8203;建&#8203;立&#8203;了&#8203;政&#8203;治&#8203;互&#8203;信&#8203;基&#8203;础&#8203;。&#03;0&#03;8&#8203;年&#03;月&#8203;,&#8203;中&#8203;国&#8203;国&#8203;民&#8203;党&#8203;在&#8203;岛&#8203;内&#8203;重&#8203;新&#8203;上&#8203;台&#8203;执&#8203;政&#8203;后&#8203;,&#8203;海&#8203;协&#8203;、&#8203;海&#8203;基&#8203;两&#8203;会&#8203;用&#8203;不&#8203;到&#8203;一&#8203;个&#8203;月&#8203;的&#8203;时&#8203;间&#8203;,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近年来全国高考政治计算题归类总结及解析
近年来全国高考政治计算题归类总结及解析
1.(2005全国卷3)25. 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人民币元。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  解析:欧元升值了5%,就表现为单位欧元可兑换的人民币数额增加了5%(人民币贬值5%)即1欧元=10.5元人民币,5欧元为52.5元人民币,52.5-50=2.5,选D。2.(2005广东大综合)13. 如果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毕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  A.30元&&&&&&&&&&&&&&&& &&B.60元&&&&&&& &&& &&&&C.90元&&&&&&&& && D.120元  解析:生产一双皮鞋的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收入是60,某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1倍,那么就是阐明用了2小时,劳动时间收入是60。那么他四小时生的生产的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60*2=120。3.(2006四川)24. 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股息率为3%,当其他条件不变,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2.5%降为2%时,他的股票:  A.升值35000元&&&&&& &B.升值30000元&&& &C.贬值25000元&&&&& D.贬值20000元  解析: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率。根据这一公式和标题所给条件,给股民的股票价格的变化为:100×1000×(3%/2%-3%/2.5%)=30000(元),因此他的股票升值30000元。答案为B。4.(2006全国卷2)25.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后可失掉5%的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率为4%。一投资者若以10 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理论上最多可能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  A.12 500股&&&&&&&&& &&B.10 000股&&&& &&&&& &C.8 000股&&& & &&& &D.7 500股  解析: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率。根据这一公式,股票W的价格=5%/4%=1.25元,因此,10000元理论上最多可以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8000股,C项正确。5.(2006上海)37.全国人大常委会地18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正个人所得税的决定。我国自 2006年1月1日起,将个人所得税的费用限额(俗称“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据估算,这项调剂将使国家财政减收约280亿元个人所得税款。(1)税法划定,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逾额累进税率。调全部人所得税起征点后,对月工资收入2000元的纳税任务人适用5%税率,其纳税额=(月工资-起征点)×5%。请计算出现纳税额。  &&&&&&
归类解读计算题
&&&&&&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题
例1:(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试题第24题)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 克&&&&&&&&&&&& && D.32克  解析: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由材料可知,在去年1克黄金=8克白银,5件A商品=2克黄金,则5件A商品=16克白银。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1克黄金=4克白银,而此时5件A商品=4克黄金=16克白银。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  领悟:分环节各个击破。先算出黄金、白银和A商品价值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再算诞生产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对它的价值量的具体变化,最后与白银、A商品价值量进行换算取舍答案。  训练题一:(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试题第24题)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D)  A.2 80 40&&&&&&& & B.2 40 20&&&&&&&&&&&&&&C.4 80 20&&&&& &&&& &D.4 160 40  (二)关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题  例2: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____亿元纸币。  A.&&&&&& &&B.&&&&&& & C.&&&&&&&&& &D.  解析:纸币发行有本身的法则,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肯定。依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程度)/货币流畅次数,可知,这一年该国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为:(40亿×150元)/6=1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因为该国政府多发行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这一年该国实际发行的纸币应为:×25%=1250(亿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领悟:纸币自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能储藏。所以,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的总体购买力都只能与实际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一致。  练习题二:(2007年高考四川卷文综试题第26题)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如果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涨10%,其他条件不变,实践上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为(C)  A.1.8万亿元&&&& &&&&&B.2 万亿元&&&&&&& &C.2.2万亿元&&&&&& && D.2.4万亿元  (三)关于调配方法的计算题  例3:甲在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甲应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1万元;甲购买股票,年初分得红利1万元;甲出租住房,年收入1万元。甲一年的劳动收入为____元。  A.4万元&& &&&&&&&&&& B.5万元&&&& &&&&&&&&&&C.6万元&&&&&&&&&&&&& &&D.7万元  解析:此题中学的“劳动收入”,即通过付出劳动而获得的收入。资料中只有年薪才是劳动收入,即4+1=5(万元)。甲的红利收入跟出租住房的收入都长短劳动收入。所以,本题的准确谜底为B。  领悟: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搞明白题干中的概念“劳动收入”,即通过付出劳动而取得的收入。解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辨别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按劳分配与非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等易混杂概念。  练习题三:王某一家五口人,月收入23000元。其中:①王某之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月收入6000元;②王某之母是外商独资企业的技巧员,月收入4000元;③王某自己是私营企业的小老板,月投资利润收入7000元;④王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会计,月收入3000元;⑤王某之妹开了一家小商店,月收入3000元。上述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C)
&&&&&A.①②③⑤&&&&&&&&&& & B.①③⑤&&&&&&& & &C.②③④&&&&&&&&&&&&&D.②③④⑤  (四)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题  例4:王某购买了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发行的每股面额为1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每年可得5%的股息,而当年的银行存款利率为4%。如果不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一年后王某所持股票的总价格为  A.10000元&&&&&&&&&& &&B.12000元&&&&&&&& & &C.12500元&&& &&&& &&D.15000元  解析:股票价格的高下,正常取决于两个根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用分式表示,就是: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按照上述公式,该股票每股的价格为:10×5%/4%=12.5(元),那么,王某购买的1000股股票总价格应为:12.5×(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领悟:既可先算出预期股息(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再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也可先用预期股息率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再去乘以股票总面额。  练习题四:(2006年高考四川卷文综试题第24题)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股息率为3%,当其他条件不变,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2.5%降为2%时,他的股票会(B)  A.升值35000元&&& & B.升值30000元&&& &C.贬值25000元&&&&& & D.贬值20000元  (五)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的计算题  例5:下列情况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①某企业占用资金100万元,获利40万元;今年扩大资金上升到150万元,获利为60万元;②某企业的投资规模缩小1/2,利润总量减小1/3;③某企业占用的资金比以前减小20%,利润总量没有变化;④某企业规模扩展了10倍,利润也增加了10倍。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而企业利润用公式表示则是: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利润)/生产成本=1+利润/生产成本。可见,企业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不能只看利润是否增长,而要看利润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值。如果利润增长的幅度超过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反之,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了;如果二者的增长幅度一致,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变。据此分析:①项中利润与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均为50%,所以经济效益不变;②项中企业范围和利润都减少了,但后者的幅度没有前者大,这说明经济效益提高了;③项中投入减少,但利润总量没有变化,这也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具体表现;④项中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领悟:有时应该把复杂数字形象为扼要语言,有时应该把抽象难懂的语言具体成直观的数字。比方选项④,将规模和利润都乘以10,分式的值并没有改变,从而说明其经济效益没变。  训练题五:某银行某年共发放贷款5000万元人民币,均匀年利率是8%,在这一年中,共接收存款4000万元,平均年利率4%,在这一年中银行共支付职工工资、奖金等40万元,其他开销120万元。这一年银行利润是___万元。( B )  A.240&&&&&&&&&&&&&& &&B.80&&&&&&&&&&& && &C.200&&&&&&&&&&&&&&& &&& &&D.100  (六)关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GNP、GDP的计算题  例6:某国物资生产部门一年内生产进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5000亿元,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工资为1000亿元,上缴国家的税金为400亿元,企业利润为150亿元,那么该国在当年创造的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是_______、______。  A.6550亿元 1550亿元&&&&& &&&&&&&&&&&&&&&&&&&&&&&&&& B.5000亿元 1550亿元  C.550亿元 550亿元&&&&&&&&&&&&&&&&&&&&&&&&&&&&&&&& &&D.5550亿元 1500亿元  解析:社会总产值是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现。用公式表示为:社会总产值=C+V+M。公式中,C表示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V表示支付给工人的工资等,M表示国民收入中支付给职工工资后的利润余额。由此可知,题中C为5000亿元,V为1000亿元,M为(400+150)亿元。因此,该国在当年创造的社会总产值=C+V+M=+(400+150)=6550(亿元)。而国民收入则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费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局部净产品,用货币表现就是净产值。用公式表示为:国民收入=(C+V+M)-C=V+M,它表示劳动者新发明的价值。因此,该国在当年创造的国民收入=V+M=1000+(400+150)=1550(亿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领悟:要害是弄清公民收入的含意和计算范畴。社会总产值扣除已耗费的生产材料价值,余下的净产值都属于国民收入,包含上缴的利税。  练习题六:(2004年高考广东卷政治试题第13题)GDP(海内生产总值)和GNP(国民生产总值)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二者的差别在于计算方式上(D)  A.GD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国规模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B.GN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C.GN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终极产品和劳务总量  D.GD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七)关于增值税的计算题  例7:个别增值税税率为17%。某厂购进一批蚕丝(假设这些蚕丝的生产者是第一个出产环节),支付货款850元,增值税款144.5元。10天后加工成绸缎以1500元卖给某商场。请问,该商场应为此支付____元增值税款?  A.110.5&&&&&&&&&&&& & &B.1610.5&&&&&&&&&& && C.255&&&&&&&& &&&& && D.175.5  解析: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企业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纳税金。故该商场为此应纳增值税款为:1500元×17%-144.5=110.5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领悟:增值税要防止对一个经营额反复纳税,所以会扣除前面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款。  练习题七:若某制衣公司以2000元从该商场购得“例七”中的那批绸缎,请问该公司应为此支付多少增值税款?(A)  A.229.5元&&&&&&&& && &&B.85元&&&&&&&&&&&& & C.195.5元&&&&& && &&& D.340元  (八)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题  例8:如果某工程师2008年3月份的月工资为5800元,则他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为 。   A.60元&&&&&&&&&&&&& &B.445元&&&&&&&&&&&&&& &C.480元&&&&&&&&&&&&& &D.505元  解析: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度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它对个人工资、薪金的缴纳是月收入扣除2000元后的余额。因而,本题的详细计算为:首先确定该工程师的应税额:00元;其次明确各段税率500×5%+00×15%=445(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领悟:关键是弄清分段后每一段的应税收入额(2008年3月1日起,起征的标准是2000元)。例如2000元至2500元总收入段的应税额为500元,而不是2500元,不足部分,以实际数值计算,如总收入只有2300元,则应税额仅为2300元-2000元=300元;另外还要看清题干是要求选择按照新标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总额还是挑选比以前少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避免差错性失分。  练习题八: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局势的一直发展,农夫工收入也在逐年上升。在成都某大型修建工地当焊工的民工老许2006年11月缴纳个人所得税218.5元,请算出他该月的个人收入是多少元?(B)  A.2290&&&&&&&&&&&&& &&B.3890&&&&&&&&&&&&& && C.4370&&&&&&&&&&& &&& D.3818.5  (九)关于储蓄存款(债券)利息的计算题  例9:(2007年高考天津卷Ⅲ文综试题第29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为20%,存款到期后应得本息为  A.7392元&&&&&&&&&&&& &B.79464元&&&&& &&& C.84392元&&&& &&&& && D.86240元  解析:根据利息计算公式:税后利息=本金×利率×(1-利息税率)=(1)×4%×3×(1-20%)=7392(元)。最后,本息共计84392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领悟:必定要明确,利息税是指利息收入的20%,而不是本金的20%;另外要留神当初履行的本钱税税率尺度已下调为5%,而不是本来的20%。  练习题九:(200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试题第29题)金融系统的改造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 %,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式是(B)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  &&&&&&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十)关于外汇汇率升降或货币升值(贬值)的计算题  例10: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布告:经国务院同意,我国开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治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就升值2%,即1美元=8.11元人民币。据此可以计算出升值前100元人民币大概兑换______元美元。  A.10&&&&&& &&&&&&&&&&&B.8&&&&&&&&&&&&&&& & C.12&&&&&&&&&&&&&&&&& && &D. 14  解析: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取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升值前1美元能换的人民币为:8.11元×?1+2%?=8.2722元。则100元人民币能换的美元为:100÷8.2722≌12.1美元。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领悟:计算汇率,务必注意两点:一是分清是本币汇率(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仍是外币汇率(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二者实质是一样的,但计算中的数值却不同,轻易因为大意而犯错;二是明白外汇汇率升高则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本币汇率下降;外汇汇率降低则外币贬值,本币升值,本币汇率上升。  练习题十:(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试题第25题)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D)  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  
2008年各套高考政治学科中的计算题解析  例1、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Ι第25小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题具备很大的困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08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转变,论坛资源,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从前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 =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 有X=12.5 综合式为 15÷(1+50%)÷(1-20%)=12.5。正确答案应为B  例2、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第24小题。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论坛资源,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解析:此题考核的重要常识点有: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额的关系,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如果把2007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100亿元看成一个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其它条件不变,2008年劳动者数量增加10%,即为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10%,应用价值总量为1+10%,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00亿×(1+10%)=110亿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M商品的价值总额不变,但M商品数量增加10%,即现在的数量为1+10%。把110亿元看成1单位商品价格总额,则1+10%个单位的M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10亿×(1+10%)=121亿元。即M商品在2008年的价值总额=100亿×(1+10%)=110亿;价格总额=100×(1+10%)×(1+10%)=121亿。正确答案应为C。  例3、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33小题。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解析:此题相对于全国卷Ι和四川卷要容易的多。此题考查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及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把1元看成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5%,即商品数量为1+25%,价值总量仍然为1元,则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元÷(1+25%)=0.80元。正确答案应为B。  例4、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天津卷第26小题。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爱好。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它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为(& )  A.上涨不足5% &&&&&&&B.上涨5%以上&&&&&& &C.降低不足5% &&&&&&&&D.下降5%以上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汇率的有关知识。美元贬值后,即我国人民币汇率上升,意味着等量的人民币将会换得更多的美元,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用美元来表示其价格,则上涨在5%以上。此题正确答案为B。或者这样理解:人民币比美元可以表示为 X:Y=(1+5%)X:(1+5%)Y 美元贬值后意味着数量X的人民币换得的美元在数量Y以上,数量(1+5%)X的人民币换得美元在数量(1+5%)Y以上,即在美元贬值后,增加5%的人民币象征着增加5%以上的美元。  例5、全国高考文科综合重庆卷第27小题。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取得利润为人民币(& )  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000万元&&&&&&&&&& &D.9800万元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外汇汇率、企业的经济效益等知识点。首先,联合汇率知识算出用人民币表示的每件商品价格为10×7=70,其次算出该企业的生产总值为70×100万=7000万,最后减去成本就是利润,7000万―14×100万=5600万。正确答案为B。  例6、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宁夏卷第12小题。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  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  解析:参看例2便可得出正确答案为A。  例7、全国高考海南政治卷第1卷第2题。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纯熟水平下制作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从题中可知生产M商品的甲乙两家企业都是在社会畸形的生产条件下,请求出2008年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要求出在社会平均劳动纯熟程度下生产单位商品M的劳动时间。首先要计算出甲乙两家企业2008年生产M商品的数量和,10×(1+20%)+8=20万件。并计算出2008年两企业生产所有商品所耗费的总时间 6÷(1+20%)×12万+10×8万=140万小时。最后就可算出2008年每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40万÷20万=7小时。此题正确答案是B。  例8、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对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波及价值总量、交换价值总量和使用价值总量的意识。能够分三步解决:第一步,先求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4小时所生产的商品总数。根据题意可知,生产者A在4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4件,即便用价值总量为4。第二步求出4件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题目中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变,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为40元,价值总量应当为4×40=160元。第三步求出交换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160元,按照等价交换准则,商品的交流价值总量也因该是160元。  2009年高考政治试题选汇.计算题  1.(09全国Ⅱ24)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C)  A.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2009年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属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因此依然是600万元。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09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6÷(1+20%)=5元。所以选C。  2.(09全国Ⅰ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B)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比拟较,从盘算的角度要简略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消耗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生疏的概念比较费解。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清楚“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本钱,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光价值”应懂得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由于“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议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信,即10万×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进步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目增添10%(10万件×(1+10%)=11万件),其它前提不变(主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万件×6元=66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长6万元。所以本题选 B。  3.(09江苏7)假定本来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B) A.2 &&&&&&&&&&&&&&&&&&&B.4 &&&&&&&&&&&&&&&&&&&C.8&&&&&&&&&&&&&&&&&&&&& &D.16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电脑由原先的1台变为2台;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时间内生产手机的数量由原先的4部变为8部。现在的交换等式变为2台电脑=8部手机,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故选B项。  4.(09安徽3)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分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B)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解析】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今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260÷(1+30%)=200元。甲生产者今年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因此,价值总量是200元×2=400元。所以选B。  5.(09辽宁宁夏12)某企业年初自有资本4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当年贷款的年利率为8%,企业的毛利润(毛利润/总资产)为10%,则企业的年净利润为(D)  A.29.2万元&&&&&&&&&&&&& &B.32万元&&&&&&&&& &C.39.2万元&&&&&&&&& &D.42万元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和计算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注意读懂题意,列出公式就行。可先设企业的年毛利润为x,则企业的毛利润率为:x/(400+100)=10%,算出毛利润为50万元。毛利润减去贷款利息就是企业的年利润,即50-100x8%=42万元  考点:银行利息的算法、企业毛利润。  6.(09北京30)右表是一个建造公司某年度的部门经营信息,其中“税金及附加”包括了该公司应缴纳的某种税,这种税的名称及计算正确的是(A)  A.营业税=1000万元×税 &&&&&&&&&&&&&&&&&&&&&&&&&&&&B.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  C.营业税=650万元×税率&&&&&&&&&&&&&&&&&& &&&&&&&&&D.增值税=650万元×税率
【解析】我们首先要熟悉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含义。营业税是以纳税人经营运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根据含义,我们看图表中的营业额应该是工程收入1000万元。所以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增值税是将征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它的一般计税办法是:本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经营环节已纳税金。所以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上一环节已纳税金)。所以咱们看四个选项应该选A  【考点剖析】本题考查营业税、增值税的计算。  7.(09上海9)农夫工小张返乡创业获切当地银行40万元贷款支撑,贷款期限2年,贷款年利率5%。如果按复利计算,贷款期满时小张须支付的贷款利息为(C)  A.2万元 &&&&&&&&&&&B.4万元&&&&&&&&& &C.4.1万元 &&&&&&&&&&&&&&&D.4.2万元  【解析】贷款的复利计算就是利滚利,就是第一年是40万×0.05=2万,第二年是(40+2)万×0.05=2.1万,二者相加是4.1万选C。【考点】本题考查贷款利息的计算。  8.(09四川26)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斟酌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A)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B.减少了人民币丧失1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 &&&&&&&&&&&&&&&&&&&&&&&&&&&&&&&D. 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答案:A 【解析】本题以08至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下为大背景,以近年来人民币升值这一话题为小背景,考查学生对汇率的转换理解,旨在考查学生持续计算能力和分清问题一一解决问题的能力。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才能和察看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解答计算题,切忌主管猜想和心算,最好是分步骤逐渐运算。根据“小张按1美元兑换兑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可以推算他领有0人民币。而根据“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又不难得涌现在1000美元可换人民币为1000*8*(1-20%)=6400元人民币。因此,论坛资源,同两年前相比,小张损失了00元人民币。故选A。  9.(09海南1)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泉为1:5.5。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10%,其余条件不变,从购置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B)  A.1:4.95 &&&&&&&&&&&&&&B.1:5 &&&&&&&&&&&C.1:5.6 &&&&&&&&&&&&&&D.1:6.05  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和计算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为10%,据此可以判断出,2008年M国货币贬值,1.1单位货币相称于2007年的1单位货币,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了,据此,M国和N国的汇率变化可以用下式计算得出:1/1.1=Ⅹ/5.5,故B项正确。  10.(09上海文综3)因为近年来的市场变化,上海居民使用自来水的价格已显明低于供排水企业经营成本,为此有关方面提出2种提价的方案。一种为单一制调价,即同一由现行的1.84元/m3提价为2.8元/m3,另一种为阶梯式累进制调价(具体方法见右表)。主意阶梯式累进制调价的人,以为该计划存在以下长处。  A.计算水费的方法并不比单一制调价庞杂&&B.比单一制调价更加有利于增进勤俭用水  C.有利于合用水表的多户家庭公道摊派水费 D.能减轻多人口低收入家庭用水的用度负担 B【考点】可连续发展【解析】本题另一个方案阶梯式累进制调价,相似于征收个人所得税,用水越多,水价就会越高,就越有利于节俭用水。A选项不是有点,C也不是分摊水费,D也不一定减轻低收入者的水的费用负担,不管是谁用水越多,累赘越重。  11.(09广东8)右图(人民币元/100美元)表明  ①A点到B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②B点到C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③A点到B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④B点到C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外汇汇率,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知识能力。A点到B点表示美元的汇率上升,B点到C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据此相应揣测,②④吻合图意。答案:D  12.(09广东文基2)某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78%(整存整取),同期居民花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7.9%。小张年初存入了1万元半年按期存款,到期时说明:答案选B项。这题不用计算,从数字比例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为B项。这是考查在通胀情况下的存款贬值。  (2010重庆卷)25.表2 生产雷同产品的甲乙两企业2009的主要经济指标 企业名称 产量(万件)职工人数(名)总产值(万元)总成本(万元)甲 5 100 100 45 乙 4 100[来源:学科网] 80 60 由表2可知  A.甲的利润低于 &&&&&&&&&&&&&&&&&&&&&&&&&&&&&&&&&&&&B.甲的劳动生产率低于乙  C.甲的经济效益高于乙 &&&&&&&&&&&&&&&&&&&&&&&&&&&&D.甲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乙  解析:由表中数字可以看出,相同人数在相同时间内,甲企业生产的数量多,产值高,消耗的成本低,解释甲企业的效益高于乙,C项正确;A项不确实,要看详细的销售价格;B项毛病,甲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乙;D项过错,甲个别劳动时间少于乙。故选C项。解答本题的症结:是明确经济效益的计算方式,并熟习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确实切含义。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核企业效益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现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形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辨是  A.5元 6元 &&&&&&B.10元 12元&&&&&&&&& &C.20元 24元&&&&&&&&&& &D.8元 16元  【答案】A 【解析】2009年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物价上涨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5×20%=6元,故答案为A。  (2010新课标卷、辽宁卷、湖南卷、陕西卷)12.依照中国一东盟自在商业协定,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假如以前一件10国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施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履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离为  A.80,84 &&&&&&&&&&B.84,80&&&&&&&&&&&&&C.84,64&&&&&&&&&&&&&&& &D.84,100  解析:计算分两步实现:(1)实行零关税前,“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价值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就需要80个单位N国货币;又因为“关税为5%”,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80(1+5%)=84。(2)实行零关税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原来价值10元(人民币)商品的新价值为:10/1+25%=8元;另外,“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64。正确答案:C  (2010浙江卷)26.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呈现等量流动 &&&&&&&&&&&&&&&&&&&&&D.甲乙两国之间结束资金流动  解析: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意味着乙国货币兑换甲国货币是需要支出的更多,故从投资的角度看,为避免损失,将会把资金流向甲国。答案为A  (2010广东卷)24.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系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钱P均从P1同幅降落到P2时,对需要量Q的变更,若有如下断定: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由图表中价格箭头方向及需求曲线的变化可得①;价格变动对生涯必须品的影响比拟小,对高级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可得③。  (2010江苏卷)7.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这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贬值  【解析】考查懂得知识:外汇与汇率。学生具备汇率变化的基础知识,恰当换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D  (2010北京卷)34.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 p会引起其相干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 x,这种变化可表示为两种关系:① &0,② &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写正确的是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质变化之间的关联合乎②  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契合①  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相符②  【答案】D [【解题思路】价格变动影响相关商品需求量,当 p与 x一个为正数一个为负数的时候① &0,当 p与 x同为正数或同为负数的时候② &0。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是同方向变化,关系符合②排除A,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相反方向变化符合①排除B,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排除C,答案选D 【命题破意】本题主要考查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考查学生对基本经济理论的理解能力,并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难度较大。  (2010山东卷) 19.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意  A. ①②&&&&&&&&&&&&&& &B. ①④&  &&&&&&&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选B。曲线图体现的是商品随甲商品价格的上升,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②与图所示不相符;③与曲线图反应内容不符,甲商品价值量下降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减少,排除;  用消除法即可明白应选B。  (2010福建卷) 28.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普通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A.X轴为税率 Y轴为财政收入  B.X轴为居民收入 Y轴为商品房价格  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 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X轴由经济增长率 Y轴为失业率  答案:D 解析:图表浮现的是一种反比例关系,只有C项跟着经济增加率的回升,社会失业率绝对减少。正确地体现这一关系。其中AB二项都是不断定,不能一律而论。C项体现的是一种正比例关系。  考点定位:本体考查多个考点:财政收入、税收、影响价格的因素、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旨在通过图表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调动与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图表题始终是高考中的热门题型,无论是抉择题还是综合题,这种题型必需予以专题温习,给予足够器重。  (2010安徽卷)3.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  分析:试题取材考生家庭生活实际,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分配轨制”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去年李某的家庭收入形成中,李某作为国企员工,其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其专利转让收入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妻开的杂货店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结果分配;其屋宇出租收入属于按生产因素分配。故正确选项为D。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