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铜鼓县铜鼓县铜鼓广场的作文

  心有期盼,就到远方看风景;身觉累了,就停下来品美食;天色渐暗,便到农家酣然入梦……
铜鼓广场的夜色
在百姓心中,“慢生活”是一种回归自然的和谐意境;在游客眼中,“慢城市”则是一个充满温馨的宜居之地。如今,四通八达的铜鼓,正是一个可以尽情品味慢生活的地方。
互联网+ 让舌尖无比愉悦
“给我送一份牙签肉、一份香辣花蛤,还有两份豆干。”
“好哒,亲,马上送来。”
“吃铺”张妍妍在向顾客介绍产品
家住铜鼓丰润花园的陈女士,昨晚家里来了几位好友,谈笑间,她拿起手机在一家名为“吃铺”的网上微店上点了几份小吃款待客人。
“吃铺”老板张妍妍是位80后,平时喜欢玩微信,都说铜鼓人爱吃、会吃,也懂吃,她也不例外,小吃货一枚。去年8月,张妍妍萌发了网上创业的想法,制作当地特色小吃,接受客户网上订餐。“现在的年轻人都讲究个简单、方便,我的微店每天都能接几十单生意。”张妍妍介绍。
农家乐主人向游客展示制作包圆
浓香的黄豆凤爪、可口的榴莲千层、醇正的香辣豆酱、地道的山里米果,各类美食应有尽有,网上订餐已然成为当地年轻人的一种时尚选择。他们或独自一人,或呼朋唤友,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联通网络,就能轻而易举地将心仪美食收纳囊中,
在“互联网+”潮流的引导下,老家、甘妈私厨、虫妈手作等20多家铜鼓本土美食微店犹如雨后春笋般争相破土,他们也像张妍妍一样,借助网络,在抓住广大食客胃口的同时,也将一种老家的情怀久久留在心间。
农家乐 带心灵回归自然
住进一个安静的农家,上午从菜地采摘一些新鲜时蔬,亲自下厨,午后走出户外,登高攀远,爬山涉水,或者静静地在院中端坐,任凭小风吹拂,抑或坐在小石桌旁喝茶聊天。这样的时光岂不美哉?
仙姑坛度假村
6月25日,在铜鼓仙姑坛度假村,来自长沙的曹先生一家这个周末过得怡然自得。“很喜欢这里的慢生活,没有尘世喧嚣。”
仙姑坛度假村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漫步山间竹林,近可听鸟啼虫鸣,远能观晶莹瀑布,上可游明朝始建的仙姑坛,下能住三星级的农家旅馆,这是城里人无法体会的生活。随着乡村游的兴起,仙姑坛度假村总经理马运来深有感触:“现在不少城里人都喜欢到乡下放松身心,度假村去年收入超过二十万元。”
三仙瀑布景观
伴随着中国红豆杉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生态县、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等一张张名片,铜鼓的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远,大量游客慕名沓来,体验原生态,品味慢生活,享受休闲养生的“慢游”之旅。如今,卢家山庄、港坳大院、花浒林泉、我们农庄等130余家农家乐、家庭农场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吸引着游客前来度假休闲体验,满足着游客不同的康体养生需求。
慢行道 让小城绽放魅力
在定江河城区段两侧,当地政府修建了一条长五公里的栈桥。栈桥的一端轻轻地伸入定江河中,既节省了空间,又增添了美感。整个栈桥用敦厚的杉木铺成,人走在上面,不时发出“橐、橐、橐”的声响。就是这样一条美丽的栈桥,已是市民每天早晚慢行、散心、赏景的绝好去处。
城区“一河两岸”风光旖旎
小小铜鼓城,休闲广场一共6个。华灯初上,广场上的舞曲次第响起,无数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广场,开始了属于他们的盛宴——广场舞。每个广场都有好几个跳广场舞的“群”,铜鼓广场、阅兵广场的“群”最多,有七八个。她们以舞为趣,以舞为乐,不仅舞出了健康,还舞出了快乐,舞出了美丽,舞出了文明风采。
“冰摊”,是夏季里露天出售各种特色冰饮料的小摊子,如今已是铜鼓街头一大亮点。便宜的“冰”,令人不敢相信:冰凉粉、冰绿豆、冰梅汁、冰果汁……三四块钱就可以品尝到满满的、正宗可口的一大碗。一轮明月下,习习凉风,爽爽的“冰”,令人顿觉身心已在世外,万古情怀早已随清风入怀。
夜色中的西湖广场
夜幕下,慢步小城铜鼓,此时才是生活的开始一般,彩灯下,夜宵店已忙活开来,食客们悠闲地品鉴着各色小吃:包圆、芋仔米果、唆螺、箬叶米果、水煮鸭头……上百种美味小吃,挑逗着您的舌尖,刺激着您的味蕾。再配上一壶热气腾腾的温泉“撑酒”, 酣畅地吃、尽情地说,舒爽、痛快得已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西湖广场的健身舞蹈
都说,追寻简简单单的幸福才是真正生活的本质,而去宁静和美的铜鼓寻找慢生活,幸福就会静静地爬满全身!
本期编辑:刘敛
投稿邮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本月热门文章          
铜鼓县内已经发现或查明的金属矿有金、铁、锰、铜、铅、锌、钼、钨、锡、铌、钽等;非金属矿有硅石、高岭土、水晶、云母、粘土、长石、花岗岩等。
    境内出露地层,绝大部分属元古变质岩系,构造发育,具有良好的矿化环境。有的则已查实储量多、质量优,有的则是发现含元素的矿化物等。
出品 中国网新闻中心 指导单位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銅鼓的旅遊景點介紹 - 美丽铜鼓 - 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论坛博客
欢迎来到秋收起义的前敌指挥部,这里留下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足迹,在这里毛主席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被捕,在铜鼓百姓的帮助下化险为夷,地点就在铜鼓排埠的化险福地。铜鼓民风纯朴,百姓有古人之风,好客善良。
本功能需要JavaScript支持,开启以获得更多功能。
&首页&&新建页面&
銅鼓的旅遊景點介紹分类:
查看: 7790 |
九龙湖位于江西省铜鼓县东部。从铜鼓县城沿铜修公路可直达。距铜鼓县城30公里。属水域观光型风景区。20世纪90年代,以大段水库为中心建成的集发电、灌溉、防洪、旅游为一体的人工湖泊,湖内可供游客垂钓和泛舟游览。九龙湖水面达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0米,最深处达60米,可蓄水1.15亿立方米。登高遥望九龙湖,气势磅礴,天连山,山依水;泛舟湖上,岸上景致目不暇接。九龙湖建成后,先后添置了电瓶船、机动船、快艇、大木船等交通游览设施;外地客商在湖岸建起了天柱峰山庄、九龙寨等休闲娱乐场所,吸引了大量游客。主要景观有:观音晒鞋、灵石庵、水上一线天、岸上一线天、九龙瀑布、石洞迷宫等。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src="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border=0 name=mms_img>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全省十大红色景点”之一。位于铜鼓县城定江东路。红色旅游景点。秋收起义纪念馆建于1976年,占地4300平方米。1987年,曾参加过秋收起义的原中顾委副主任宋任穷同志为该馆题写了馆名.今年是秋收起义80周年,我县投入了300多万元对该馆进行了重新修缮.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src="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border=0 name=mms_img>毛泽东同志化险福地位于江西省铜鼓县排埠镇。距铜鼓县城约20公里。红色旅游景点。日毛泽东同志从安源出发,奔赴铜鼓指挥秋收起义。9月7日在浏阳边界被国民党团丁扣留。在押往团防局途中,毛泽东同志巧施“四块银圆”的妙计,摆脱团丁。来到一个拐弯处,毛泽东同志机智地跳进路边的水沟里,借着沟边的竹林、灌木做掩护,把整个身子躺在水沟里。团丁追来搜寻一阵,发现已进入江西地界,只好悻悻离去。就此留下了毛泽东一生当中“一脚踏二省,四圆定乾坤”的传奇经历。主要景观有:龙须瀑布、吴家祠、毛主席脱险处等。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src="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border=0 name=mms_img>仙姑坛旅游度假村位于江西省铜鼓县南部1公里处仙姑栋顶。仙姑栋海拔1400余米,栋顶为宜丰、万载、铜鼓三县交界处。仙姑坛始建于明朝,重建于清咸丰八年,为砖石台梁式结构建筑,三进式,一进和三进是封火山墙,规模虽小,仅200多平方米,但全庙碌灰筒瓦,飞檐拍板遍布花鸟、戏曲人物工艺,制作十分精巧,坛内供奉着何仙姑塑像。大门的前十米处有一口八角形“天花井”,上题:仙泉涓涓,饮者万年。古井水质清纯,爽口甘甜,终年不竭,附近居民都称它为“仙姑井”,井水则为“仙水”。每逢夏历三月初七仙姑诞期,三县信徒都慕名而来。慢步仙姑坛风景区,使人心旷神怡,那三仙瀑布更是镶嵌在仙姑坛风景区的一颗璀灿的明珠.进入景区山门,踏上林荫小道,沿着潺潺溪流而上,步行三分钟,只见瀑布似三条玉带,从崖顶中间倾流而下,在峻壁峭崖上喷珠吐玉,犹如仙女挥舞银链.仰望之,象银蛇挥;细听之,拍击峭崖的轰鸣声,似仙女们在欢歌笑语,演奏出一曲曲沁人心脾的美妙乐章;如遇上晴天,上午八.九点钟左右,当晨曦透过云层,穿过山峦密林,映.射飞流直下的瀑布时, 赤橙黄绿青蓝紫,宛如云霓天下娇,一幅壮丽奇妙的彩虹呈现在您的眼帘.相传,那年大旱,小溪绝流,民不潦生,张.何.李三位仙姑禀奏玉帝,下凡来到人间,拯救民众,站在峭壁峻崖上挥舞洁白的玉带,倾刻大雨铺天盖地,飞流直射泻,三条洁白的玉带变幻成三股奔流不息的瀑布,不仅缓解了旱情,还为后人留下了这迷人的景观.人们为了纪念张.何.李三位仙姑的功德,就取名为三仙瀑布,留传至今。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src="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border=0 name=mms_img>杨家寨位于江西省铜鼓县铜鼓石景区的中心位置,距县城3公里。游览面积422.26公顷。属山地型探险旅游区。典型的丹霞地貌使得山寨中的奇峰异石更加秀美、壮观。杨家寨地势险要,是个难攻易守、适于安营扎寨的兵家必争之地。通往寨顶的咽喉处,是需凭借云梯攀登的峭壁陡崖,人称“鬼门关”。相传,在铜鼓历史上曾有九洞十八寨,皆为抵御外敌入侵的古战场,而杨家山寨就是其中最为险峻的一处。山寨当中遗留下的古寨遗址、寨墙、古水井、碎砖断垣尚存完好,映衬出铜鼓的客家先民在古代发展自身的艰难历史,也体现出客家民系的勤劳、智慧、勇敢和善战。登上寨顶,举目四望,近、远处的群山异峰以至田园村庄,都尽收眼底。杨家寨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主要景观有:箭楼、杨家古寨、虎庵庙、点将台等。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src="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border=0 name=mms_img>铜鼓石“铜鼓石”位于县城东1公里处,又名试剑石,为铜鼓营城八景之一。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鼓县也因此石而得名。据清同治十一年《义宁州志》载:“铜鼓石在武乡二十四都,屹立数丈,形如铜鼓”。铜鼓石上现留存古人题词彖刻多处,其中“铜鼓石”三字为正楷竖书,每字50cm,落款为“备兵使者延论书”。另外,还有“试剑”、“潘周过化”、“题铜鼓石”等石刻,《题铜鼓石》是一首七言诗,三处石刻都是明朝著名将领,时任铜鼓营守备邓子龙所题。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src="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border=0 name=mms_img>龙门崖景区位于县城东北部龙门林场,距县城45公里;正在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阿港高速公路出口距景区仅10公里。北宋高士胡安鼎效尤“鲤鱼跃龙门”的故事,诚请梅姓校尉,攀崖凿刻“龙门”二字,“龙门”地名由此而来。龙门崖总面积4430公顷,整个景区山高林密,森林植被茂盛,竹海林深,郁郁葱葱,特别是连片的天然阔叶林,层层叠叠、枝繁叶茂。长年生活在该区域内的动物有短尾弥猴、棋盘蛇、山鹿、野猪、角鸡、地花鸡、竹鸡等两百多种,植物有银杏、红豆杉、江南紫柏、南竹等四百多种。这里山青水秀,有典型的森林小气候特征,夏季特别凉爽。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src="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border=0 name=mms_img>绿色宝库 生态铜鼓山川秀美、风光旖旎、资源富饶的铜鼓县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地处湘赣边界。明朝设铜鼓营,1725年(清雍正三年)设铜鼓厅,1913年建县。因城东有一巨石,色如铜,形似鼓,击之有声,称为“铜鼓石”而得名。全县人口14万,辖6镇3乡和4个国有林场。 铜鼓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全县山林面积2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6.4%,居全省之首,全国前列。我县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的前列,形成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良好局面,被评为全省林改试点工作第一名,得到了温家宝总理和中央六部委的充分肯定,2006年以来,有120多批次参观团来我县考察,境内有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江西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我县水资源丰富,人均1.5万立方米,列全省前茅;铜鼓生态环境优越,年均气温16.2度,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7万个/cm3,被誉为“天然氧吧”,是理想的“避暑胜地”。铜鼓为赣西北客家人聚集中心,全县总人口中70%为客家人,铜鼓客家文化源远流长,颇具特色,有美味独特的客家饮食、通俗生动的客家方言、甜美动听的客家山歌和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其中,铜鼓客家山歌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客家文化的一朵奇葩。目前县城约有4万人口,城区面积为5平方公里。铜鼓县正按照“山水园林生态城”的定位,进行“两河四岸”规划建设,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魅力山城。 县城内已建成秋收起义阅兵广场、湘鄂赣革命烈士公园、文化广场、西湖广场。客家山歌艺术团每月在文化广场举办一场文艺晚会,2004年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铜鼓县城是一座桂花城,街道两旁有近3000余棵桂花树,金秋十月满城桂花飘香,令人心醉。用一句话来形容铜鼓是再贴切不过了,“四面青山三面水,半城丹桂一城香”。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src="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border=0 name=mms_img>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铜鼓县的地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内有著名景点杨家寨,她奇峰险峻,地势险要,有陡峭光秃、崖高数十丈的绝壁。在通往寨顶的咽喉处,是需凭借云梯攀登的峭壁陡崖,人称“鬼门关”。它曾为古战场,明朝李大銮、杨青山领导的农民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如今,当年的烟火气息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遗址、寨墙、古井、碎砖。其代表性的有寿星观瀑、观音岩、通天崖、点兵台等景点。 双骆诉情:在连绵起伏的山背上矗立着座座奇峰异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双骆诉情,两个惟妙惟肖的双峰双骆脉脉含情的相对而立,柔情万种而又默默无言。千百年来难分难舍,只能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中相视相恋,眉目传情中度过沧桑岁月。铜鼓石景区:铜鼓石位于城郊一公里处, 是全县最有名的石刻,铜鼓县也因它而得名。相传许旌阳斩蛟路过此地,石中有声,疑之为怪,挥剑劈之,令一石中分,宛如剑劈,且诸石屹轰。铜鼓石三字,正楷竖书。字迹苍劲秀丽,万古存真,其落款刻有“备兵使者晋人延论书”九字,围绕“铜鼓石”左右两旁,石上有明朝将军(丰城人)邓子龙的题词“潘周过化”和一首诗“定江巨石拦路旁,有人疑是南山虎;笑汉将军只没羽,乃不贯之何足数;又闻此石名铜鼓,上应列宿开帅府;英雄一破石中开,抵住乾坤镇吴楚”,另外还许多古人题词石刻,成“铜鼓石刻”群,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重门:位于我县三都镇东北郊。这里层峦叠嶂,坡陡山险。如果进入天隘,须过七重门,而每道天门均险要无比,崎岖的登山小道,其窄处,仅容一人纳足,侧身背腹、贴面而过,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第一关的摩天岭、依次是烽火台、双柱峰、操兵场、点将台、前寨至第七关风帆石,均险峻无比。相传,在古代,当地人民就凭借这七道天隘抵御外敌,并留下不少美丽的传说。目前,已有民间客商投资兴修了游步道、新建了茶园。天柱峰:三面环水,雄伟挺拔,海拔高度 359米,形同天柱,屹立于景区中央,其特有的丹霞地貌、美妙传说,更增添了神奇的色彩,既有“修江第一峰”之称,更是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的象征。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一日路过此地,在“晒鞋尖”前栓驴解曩时,不慎将随身携带的仙螺失落在草丛中。说来奇怪,仙螺坠地还俗,见风增高,竟引似“一日长一千,十日撑破天”之势,骤然陡长,若不制服,数日后将冲破南天门”,玉帝闻奏大惊,为确保天庭平安,即差雷公神下凡征服。是日,风起云涌,天昏地暗,大雨滂沱,银蛇飞舞,霹雳一声,灵石腹部被迅雷劈出一大窟窿,逐日不见长,成了现在的天柱峰。九龙湖景区:她的名字源于九龙埂之山名,下游九龙潭、九龙埂,建立水库大坝之后,九龙潭既成为九龙湖。如果您爬至天柱峰峰顶,即可见湖面烟波浩淼,港湾湖叉交错,形似一条巨龙,有龙头、龙须,长约十几公里,巨龙张牙舞爪,匍匐于绿树群山之中。她湖面宽阔,纵深狭长,水面约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0米,最深处可达60余米,可蓄水1.15亿立方米,是集发电、防洪、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登高遥望九龙湖,气势磅礴,天连山,山依水,清山绿水,如诗如画;湖中座座青山,象簇簇睡莲,在云雾青山映衬下,有如水上迷宫,游人泛舟湖上岸上景致目不暇接,船随青山走,人在画中游,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傍晚的九龙湖,夕阳夕照,四周秀丽的山峦奇峰更显得九龙湖的扑朔迷离,凝重深沉,晚霞把千倾湖面映得通红伴着湖水拍岸的节拍让人陶醉,留连忘返。九龙瀑布:她是镶嵌在九龙湖之上一颗璀璨明珠。从天柱峰的隔湖北侧,沿山间清溪逆流往上跋涉一公里,就可看到气势磅礴壮观的九龙瀑布。瀑布纵高80余米,宽10余米,仰望观之,银链玉珠,飞流直下;听之,欢歌笑语的水声合着拍击峭壁的轰鸣声,演奏出一曲沁人肺腑的美妙交响曲,如遇上晴天,当阳光透过云层,穿过山峦密林映射飞流直下的瀑布时,“赤橙黄绿青蓝紫,宛若霓云天下桥”,一幅壮丽奇妙的彩虹景象,即呈现在你眼前,一幅活生生的九龙戏珠彩色画卷令任何画家也叹为观止。灵石庵:灵岩洞天福地在巍峨雄伟的天柱峰山腰,有一宽广的窟窿,始建于宋朝,历史悠久,享有盛名。在山腰沿鼓捣拾级而上、距庵500米处,脚踩石岩,这叮咚叮咚的回响声,给游人带来惊喜,似乎又一“铜鼓石”迎候游客;再往上攀登,就步入洞天福地—灵石庵。庵殿庄严凝重,金碧辉煌,室内正厅右侧,有一摩岩石刻,系湘乡朱伟刚,惊羡这石窟之奇巍,欣慰刻下“别有天”。同治义宁州志载:“崖结有庵,顶圆中空,状若悬馨,幽致可远尘器,高僧多隐于此,诚一方胜地也”。如果您有心愿要实现,可求助于观音圣母成全您。每天来此的信男信女络绎不绝。现今灵岩洞天,悬立九龙湖上,三面临水,烟波浩淼。云蒸霞蔚,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加上四周的奇峰异石,峭壁悬岩、溅玉吐珠的水帘、轻纱缭绕,引发了许多美好传说,更添了她的神秘面纱,使人们有登临仙境的感觉。铜鼓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瑰丽多彩,愿铜鼓之行给您留下美好的印象。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src="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border=0 name=mms_img>红色情怀 魅力铜鼓毛泽东化险福地排埠月形湾,占地200亩,总投资1800万元。1927年9月毛泽东亲临铜鼓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在前来铜鼓的途中,人生中唯一一次落入了国民党的手中,他凭着机智在月形湾安然脱险,因此留下了一段“脚踏两省地,四元定乾坤”的珍贵历史,排埠月形湾也成为了一代伟人“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福地。 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的护送下,巧装成安源煤矿采购员,由浏阳义勇军刘建中和周克明负责带路,从安源出发,奔赴铜鼓,亲自领导秋收起义。一路上日夜兼程,绕过敌人重兵把守的萍乡,在9月9日进入浏阳、铜鼓边界张坊镇双溪的一个小山村时,被一帮团防队员扣留,那时侯,国民党的白色恐怖达到顶点,数以万计的共产党嫌疑分子被处死,那些民团奉命把毛泽东押到民团总部处死,此时,毛泽东同志一边同团丁闲聊,一边盘算如何脱险,恰好,押解他的团丁中有一人是湘潭人,同主席是老乡,而且他们是雇佣兵,主席就同他们说,枪毙了他对他们也没有好处,不如给他们几块钱买点酒喝,把他释放,押送他的人同意释放他,但负责的队长却不允许,因此主席决定设法逃跑,来到一岔路口,终于找到了机会。此处处于铜浏交界地,山高林密,地势险要,于是,毛泽东急中生智,猛然抓出一把银元往路边一甩,自己便往左一拐朝山上跑去。团丁以为是毛泽东使用暗器,等回过神来才发现是银洋洒地,忙跑上去捡。直到发现毛泽东往山上跑,才一边大喊:“站住!”,一边紧紧追赶,毛泽东利用一个拐弯处跳进路边的水沟里,借着沟边的茅草、灌木作掩护,整个身子躺在水沟里。毛泽东一直躲到傍晚才从水沟里爬起来,他没有到过铜鼓,不识路径,正好山上下来一位打柴人,这位打柴人名叫陈九兴,是铜鼓纸工会的一名会员,在陈九兴的帮助下,毛泽东在吴家祠住了一晚,于九月十日到达铜鼓,九月十一日在铜鼓大沙洲发动了著名的秋收暴动。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src="http://pf./6000/linger824/feb547c6db135ac1a92da16f71a04bc4.gif#" 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查看大图'; this.title='点击查看大图';}" border=0 name=mms_img>排埠万寿宫,初建于乾隆年间,光绪年间由当地村民捐资,为纪念许仙真君许逊而建。后来这里成为当地百姓的聚集地及竹木商人的会馆。如今排埠的万寿宫远不止为了纪念许真君,而是一个革命历史纪念地。如果说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那么万寿宫就是摇篮里婴儿的出生地。日,毛泽东同志在铜鼓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三团举行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当天,部队攻克浏阳白沙,次日又攻克东门。由于当时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一团又在平江长寿街失利,起义受到挫折。毛泽东同志英明果断的率领三团作战略转移,避开敌人主力。于9月15日经上坪出发,经上庄、界岭回师铜鼓,等候一团前来会师,团部就驻扎在排埠万寿宫。毛泽东同志就住在左边的这间小屋,三团团长及战士们住在右边的几个房间。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在会上研究部署了部队向南挺进的战略方案。毛泽东同志在排埠时下乡访问群众,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真理的情形。9月17日,因不见一团赶来,三团就从排埠出发,向文家市挺进。在万寿宫驻扎的三天两夜,为伟人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思维驰聘的空间,“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思想已基本形成,从铜鼓迈出了向农村进军的第一步,铜鼓就成了中国革命转折的起点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起点。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正门“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这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宋任穷将军书写的。今年是秋收起义80周年,我县投入了300多万元对该馆进行了重新修缮。萧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初年,曾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总指挥部。土木结构,前后两栋,前后栋结构相同,中间为大厅,两侧各有两间耳房。两栋衔接处为一天心,天心左右侧为厢房,房屋总面积为1950平方米。1927年秋,一支我党领导的浏阳农军,因没有赶上南昌起义,打着贺龙同志所辖二十军独立团的旗号,于8月中旬来到铜鼓县城整装待令,团部就驻扎在萧家祠里。同年,毛泽东同志肩负党中央的重托,从安源、途经浏阳、历尽艰险,于9月9日风尘仆仆地亲临铜鼓,领导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毛泽东同志只身来到铜鼓后,就住在萧家祠左厅一间陈旧的房里。9月10日,正好是旧历中秋节,为了部署秋收起义,在萧家祠的大厅里,毛泽东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召开了三团排长以上干部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向大家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湖南省委秋收暴动计划及安源张家湾会议确定的军事部署,号召全体指战员根据党的号召拿起枪杆子,立即举行武装起义。并且宣布浏阳农军正式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会毕,毛泽东同志在萧家祠同干部聚餐,欢度了传统的中秋佳节。在1987年萧家祠被列为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阅兵广场,日,毛泽东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在肖家祠主持召开了第三团排级以上干部会议,会上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湖南省委秋收暴动计划及安源张家湾会议确定的军事部署;全面完成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创建工作。9月11日早晨,毛泽东在铜鼓县城大沙州检阅部队宣布起义,号召大家拿起武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这是毛泽东的首次阅兵。毛泽东检阅部队后,亲自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向浏阳白沙进军。由此便踏上了中国革命的漫漫征程。铜鼓县城大沙州因此成为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进军井冈山征路、解放全中国的光辉起点。为了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纪念秋收起义胜利80周年,在加快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文化需求,为了更好的学习红色文化精神,铜鼓县恢复了修建秋收起义阅兵广场(旧址),使人们在休闲的环境氛围中感受红色文化精神。整个阅兵广场(旧址)总体分为三个景观区:纪念广场区、休闲活动区,滨江景观区。形成了一条展观历史的静态景观实轴一组体现红色主题的系列空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宜春铜鼓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