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玄武岩、洋大洋中脊玄武岩岩、洋岛玄武岩的岩相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

地史学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地史学试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地​质​类​的​朋​友​可​以​用​哦​~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三江中南段火山岩―蛇绿岩与成矿_百度百科
三江中南段火山岩―蛇绿岩与成矿
《三江中南段火山岩―蛇绿岩与成矿》是1998年地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学等。
三江中南段火山岩―蛇绿岩与成矿内容介绍
内 容 提 要
该书详述了我国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中南段昌宁孟连带、南澜沧江带、哀牢山-李仙江带和金沙江
带中段的火山岩、蛇绿岩地质构造、岩相学、矿物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特征,探讨了该地区构造岩
浆格局、构造性质及演化,并提出了该地区金矿、铜矿等矿产的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该书可供从事区域地质、普查找矿、矿床勘探、矿山开发的生产、科研及教学人员参考。
三江中南段火山岩―蛇绿岩与成矿作品目录
目 录  绪论  一、工作基础  二、主要成果和进展  第一章 昌宁-孟连带、南澜沧江带火山岩与蛇绿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火山岩系的时空分布与层序  一、昌宁-孟连洋脊/洋岛火山岩蛇绿岩带  二、南澜沧江弧火山岩带  第三节 岩相学与矿物学  一、岩相学特征  二、矿物学特征  第四节 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  一、洋脊/准洋脊型玄武岩(MORB/MORB-like)  二、洋岛型玄武岩(OIB)  三、弧火山岩(IAV)  四、蛇绿混杂岩  第五节 岩浆作用类型与岩浆演化系列  一、昌宁-孟连带洋脊-洋岛岩浆作用  二、南澜沧江带弧岩浆作用  第六节 构造-岩浆格局与特提斯演化  一、火山岩大地构造性质  二、临沧花岗岩的大地构造性质  三、南澜沧江特提斯演化  第二章 哀牢山-李仙江带火山岩与蛇绿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哀牢山蛇绿岩带  一、蛇绿岩地质  二、岩相学及矿物化学  三、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  四、岩石成因及大地构造环境探讨  第三节 墨江布龙-五素双峰火山岩  一、火山岩地质  二、岩相学及矿物化学  三、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  四、大地构造环境分析  第四节 太忠-李仙江带弧火山岩  一、弧火山岩地质  二、弧火山岩岩相学及矿物化学  三、弧火山岩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  四、弧火山岩大地构造环境及源区探讨  第五节 潘家寨变质火山岩(大陆裂谷火山岩)  一、火山岩地质  二、岩相学及矿物化学  三、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  四、大地构造环境及其意义  第六节 哀牢山-李仙江带特提斯演化  第三章 金沙江中段蛇绿岩  第一节 岩带地质特征  第二节 蛇绿岩剖面及岩石组合  一、蛇绿岩剖面类型  二、典型剖面概述  三、蛇绿混杂岩  第三节 岩石学  一、变质橄榄岩  二、镁铁-超镁铁堆晶杂岩  三、浅成岩和斜长花岗岩  四、火山岩  第四节 岩石化学  一、变质橄榄岩  二、镁铁-超镁铁堆晶杂岩  三、斜长花岗岩  四、基性熔岩(变玄武岩、细碧岩)  第五节 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一、稀土元素  二、微量元素  第六节 讨论和结语  一、地幔亏损程度分析  二、蛇绿岩构造环境分析  第四章 哀牢山带金矿和南澜沧江带铜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第一节 哀牢山带金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一、金矿成矿条件概述  二、金矿类型特征探讨  三、金矿床找矿方向建议  第二节 南澜沧江带铜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一、南澜沧江带火山弧内矿产分布特点  二、代表性矿床的基本特征  三、成矿条件分析与找矿方向建议  结语  一、昌宁-孟连带及南澜沧江带的构造性质  二、哀牢山带及李仙江带构造-岩浆格局  三、金沙江中段蛇绿岩及其构造意义  四、对三江地区进一步找矿与成矿作用研究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 08:26:27]
企业信用信息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中国东部皖苏新生代玄武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专 业: 地球化学关键词: 新生代玄武岩 微量元素 稳定同位素 热液蚀变 大陆岩石圈地幔分类号: P588.145形 态: 共 104 页 约 68,120 个字 约 3.258 M内容阅 读: 内容摘要尽管前人对中国东部新生代大陆玄武岩已经开展了大量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提出了不同地幔源区组分的存在,但就其成因机制来说,仍然存在严重分歧。最早认为这些玄武岩的形成与地幔热点有关,也有学者支持中国东部上地幔地球化学成分的演化可能受到太平洋板块和/或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影响,玄武岩产出背景可能是弧后拉张环境。但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现今,一般认为这些玄武岩来源于软流圈地幔,或者是软流圈与大陆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鉴于以上不同成因机制,本文对安徽东部和江苏北部地区简称皖苏的新生代玄武岩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单矿物电子探针、全岩和单矿物O同位素、微量碳酸盐C-O同位素、全岩Sr-Nd-Pb-Hf同位素以及少量单矿物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玄武岩可能是脱水洋壳与上覆大陆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皖苏新生代玄武岩在化学成分上从碱性过渡到拉斑质,以碱性为主。玄武岩相对较低的Mg#和较高的Fe/Mn比值,说明源岩可能含有一定比例的辉石岩。玄武岩稀土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蛛网图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表现为轻稀土LREE富集和重稀土HREE亏损。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的La/YbN比值分别是12.5~31.8和7.1~14.4。玄武岩具有Nb和Ta正异常、Rb和Pb负异常。两类玄武岩的Nb/U比值分别为34.2~57.2和36.0~84.7,△Nb值范围分别为0.22~0.30和0.13~0.38,明显偏离MORB的△Nb范围△Nb<0,表明源区可能有经历脱水后的残留洋壳熔融产生的熔体加入。皖苏玄武岩全岩δO值主要分布于5.23~6.26‰之间,基本落在新鲜洋中脊玄武岩δO分布范围内。斜长石δO值范围为4.56~21.37‰,绝大多数高于正常地幔值,结合斜长石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以及全岩微量碳酸盐异常高的δO值,表明斜长石在岩浆喷发过程中遭受了后期低温蚀变。橄榄石斑晶δO值为4.00~5.91‰,绝大多数落在正常地幔值5.2±0.2‰范围内,个别值偏高,达5.91‰,这可能与橄榄石经历了后期蚀变有关;也有个别橄榄石的δO值较低,为4.00‰和4.48‰。单斜辉石斑晶δO值范围为4.42~5.70‰,绝大多数低于典型地幔值5.6±0.2‰。低δO值的出现表明,皖苏玄武岩源区含有经过高温热液蚀变的洋壳物质。低δO值的保存表明,俯冲洋壳的氧同位素在地幔深度未被均一化,要求洋壳的俯冲深度位于对流软流圈之上,很可能底垫于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地幔之下。氧同位素在单斜辉石与橄榄石之间的明显不平衡,进一步要求皖苏玄武岩岩浆从形成、运移至上升过程非常快速。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整个过程可能不超过1ka。皖苏玄武岩的主微量元素和Sr、Nd、Pb和Hf同位素组成有一定的变化范围。与碱性玄武岩相比,拉斑玄武岩具有较低的MgO,较高的SiO,高的初始Sr/Sr比值,低的εt值,低的Pb/Pb和εt值,相对较大的单阶段和两阶段的Nd和Hf模式年龄。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不能用地壳物质混染、分离结晶和熔融程度等因素来解释,而要求皖苏玄武岩源区为不均一的地幔,并且至少存在两个不同端元组分。它们可能对应于亏损的新生大陆岩石圈地幔和富集的古老大陆岩石圈地幔。综合考虑以上地球化学特征,我们认为皖苏玄武岩的成因模式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弧后拉张环境下,脱水后的洋壳发生部分熔融,熔体交代上覆大陆岩石圈地幔,并与之相互作用,形成不同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玄武岩。从碱性玄武岩到拉斑玄武岩,地幔源区在空间上由亏损的新生大陆岩石圈地幔过渡到富集的古老大陆岩石圈地幔。因此,对应的熔融压力也存在一定的变化..……全文目录摘要英文摘要第一章 引言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三章 样品及分析方法3.1样品3.2岩石学特征3.3分析方法3.3.1样品破碎和单矿物分离3.3.2主量元素3.3.3微量元素3.3.4电子探针分析3.3.5 O同位素3.3.6微量碳酸盐C-O同位素3.3.7 Rb-Sr和Sm-Nd同位素3.3.8Pb同位素3.3.9 Hf同位素第四章 皖苏新生代玄武岩的主微量元素组成4.1主量元素4.2微量元素4.3讨论4.3.1后期蚀变4.3.2分离结晶4.3.3熔融程度4.3.4地壳混染4.3.5俯冲洋壳脱水和熔融4.4小结第五章 皖苏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电子探针分析5.1单斜辉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5.2讨论第六章 皖苏新生代玄武岩的稳定同位素组成6.1 O同位素组成6.2微量碳酸盐C-O同位素组成6.3 讨论6.3.1高δ18O斑晶6.3.2低δ18O斑晶6.3.3低δ18O的保存6.4小结第七章 皖苏新生代玄武岩的放射成因同位素组成7.1 Rb-Sr和Sm-Nd同位素7.1.1全岩Rb-Sr和Sm-Nd同位素7.1.2斑晶Rb-Sr和Sm-Nd同位素7.2全岩Pb同位素7.3全岩Hf同位素7.4讨论7.4.1蚀变流体特征7.4.2大陆岩石圈地幔不均一7.5附录:玄武岩单阶段和两阶段Nd和Hf模式年龄的有效性7.5.1参数设定7.5.2总分配系数7.5.3 Sm/Nd和Lu/Hf的分异7.5.4 Nd和Hf模式年龄校正7.5.5讨论7.5.6地质意义7.5.7小结第八章 皖苏新生代玄武岩成因模式第九章 结论参考文献相似论文,82页,P588.145
P597.2,62页,P588.145,63页,P588.145 P594,61页,P588.145 P597,213页,P588.1
P611,93页,P588.15 P597,67页,P588.13 P578,76页,P588.12,78页,P588.1 P597.3,49页,P588.121 P597.3,80页,P588.1 P597,78页,P588.1 P597,110页,P588.12,124页,P588.124 P593,62页,P588.14,66页,P588.121,120页,P588.15 P588.14,91页,P588.14 P618.13,133页,P588.1,66页,P588.3 P597.2中图分类:
> <font color=@8.145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岩石学 > 岩石分类
& 2012 book.内蒙古赤峰地区汉诺坝玄武岩岩石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内蒙古赤峰地区汉诺坝玄武岩岩石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摘要】:内蒙古赤峰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地区汉诺坝玄武岩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全面收集、整理研究区现有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野外地质踏勘、剖面测量、样品采集及地质填图所获得的最新资料,以火成岩岩石学、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为理论指导,采用岩石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汉诺坝玄武岩的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汉诺坝玄武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岩浆源区及其成因等问题。主要成果如下:
岩石类型:地貌特征显示,研究区汉诺坝玄武岩通常以大面积的熔岩台地为特征,其喷发具有多旋回特点,属多阶段岩浆喷发产物。宏观上每期喷发大致包括柱状节理玄武岩、致密块状玄武岩和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岩相学研究发现,赤峰地区汉诺坝玄武岩以橄榄玄武岩和辉石玄武岩为主,主要分布在赤峰北部,形成时代上归属于中新世。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汉诺坝玄武岩主量元素的变化范围相对较窄,SiO2、MgO、Fe203的含量分别介于47.35~49.9wt%、6.35~8.55wt%、11.12~13.78wt%之间。据SiO2-ALK和AFM图解判定,研究区既发育碱性玄武岩又发育拉斑玄武岩。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不相容元素相对富集,尤其富集Nb和Ta,放射性生热元素Yb和U相对亏损。在微量元素与MgO构成的Harker图解中,相容元素Cr、Ni与Mg0呈正相关,可能是由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所致;不相容元素Zr、Y与MgO的相关性不明显,这暗示角闪石分离结晶作用不明显。汉诺坝玄武岩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较大,∑REE介于92.5-207.71ppm之间,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为右倾型,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未见明显的Eu异常,表明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不显著。总体上,内蒙古赤峰地区汉诺坝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洋岛玄武岩相似,可能具有与洋岛玄武岩相似的地幔源区。
岩石成因:根据微量元素比值及MgO与主量、微量元素构成的Harker图解,汉诺坝玄武岩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但受大陆地壳物质的混染不显著。运用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与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认为,赤峰地区汉诺坝玄武岩属于大陆板内玄武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的拉伸环境。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和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分配曲线,反映了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具有相同的地幔来源,均来自软流圈顶部富集地幔,是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其中,碱性玄武岩的熔融程度较拉斑玄武岩稍低,地幔柱可能为汉诺坝玄武岩形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
对内蒙古赤峰地区汉诺坝玄武岩进行详细的岩石类型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将为汉诺坝玄武岩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P588.145【目录】:
摘要3-4Abstract4-8第1章 绪论8-19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8-9
1.1.1 选题依据8-9
1.1.2 研究目的意义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5
1.2.1 玄武岩9-13
1.2.1.1 大洋玄武岩及其研究现状9-12
1.2.1.2 大陆玄武岩及其研究现状12-13
1.2.2 汉诺坝玄武岩及其研究现状13-15 1.3 主要研究内容15-16 1.4 技术路线及技术方法16-17
1.4.1 技术路线16
1.4.2 技术方法16-17 1.5 完成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17-19
1.5.1 完成工作量17
1.5.2 取得的成果17-19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19-27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19-20 2.2 区域地层20-23
2.2.1 前寒武纪地层20-21
2.2.2 古生代21
2.2.3 中生代21-22
2.2.4 新生代22-23 2.3 区域岩浆岩23-25
2.3.1 火山岩24
2.3.2 侵入岩24-25 2.4 区域断裂带特征25-27第3章 赤峰地区汉诺坝玄武岩岩石类型及其特征27-33 3.1 汉诺坝玄武岩宏观特征类型27-29 3.2 汉诺坝玄武岩显微特征类型29-30 3.3 赤峰地区汉诺坝玄武岩的时空分布30-32 3.4 本章小结32-33第4章 赤峰地区汉诺坝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33-46 4.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33-38
4.1.1 汉诺坝玄武岩分类命名33-34
4.1.2 赤峰地区汉诺坝玄武岩岩浆系列归属34-37
4.1.3 汉诺坝玄武岩主量元素特征37-38 4.2 微量元素元素地球化学特征38-42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42-45 4.4 本章小结45-46第五章 赤峰地区汉诺坝玄武岩成因探讨46-61 5.1 玄武岩浆形成及演化46-48
5.1.1 分离结晶46-47
5.1.2 地壳混染47-48 5.2 构造背景48-52
5.2.1 构造环境判别48-51
5.2.2 区域构造演化与玄武岩的形成51-52 5.3 岩石成因52-59
5.3.1 部分熔融52-53
5.3.2 岩浆源区及岩石成因53-59 5.4 本章小结59-61结论61-62致谢62-63参考文献63-71附录71-74 矿物代号71-72 图版Ⅰ72-73 图版Ⅱ73-7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7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超;[D];吉林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宝福;[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孙书勤;张成江;赵松江;;[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7年01期
王慧芬,戴橦谟,范嗣昆,杨学昌;[J];地球化学;1985年03期
李绍柄,刘德林,张振江,许建恩;[J];地球化学;1987年04期
刘丛强,解广轰,增田彰正;[J];地球化学;1995年01期
卢记仁;[J];地球学报;1996年04期
张树明,王方正;[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李小虎;初凤友;雷吉江;赵建如;;[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6期
徐义刚;[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许文良,王清海,王冬艳,裴福萍,高山;[J];地学前缘;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安朝;[D];西北大学;2000年
王志畅;[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鄢全树;[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柳长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张国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江琳;[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云琴;[J];安徽地质;1999年03期
朱光,牛漫兰,宋传中,王道轩,刘国生;[J];安徽地质;2001年02期
卢小龙;孙林华;陈松;;[J];安徽地质;2010年04期
邓荣敬;徐备;漆家福;郝立华;张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7年04期
荆旭;吴泰然;贺元凯;;[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9年02期
贺元凯;吴泰然;罗红玲;张文;;[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9年04期
马芳,金淑燕,Kern H;[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杨默函;侯贵廷;史謌;;[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邓荣敬;徐备;漆家福;郝立华;张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荆旭;吴泰然;贺元凯;;[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青平;白武明;王洪亮;;[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危自根;陈凌;杨小林;;[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M.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SIMON A.WILDE;;[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汤艳杰;张宏福;英基丰;杨蔚;赵新苗;苏本勋;肖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M.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刘富营;张保平;;[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年
李红;柳益群;梁浩;周小虎;焦鑫;刘洪福;杨锐;雷川;;[A];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钱青;张旗;孙晓猛;;[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C];2001年
刘红涛;;[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代传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贾福聚;[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李德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赵芝;[D];吉林大学;2011年
孟恩;[D];吉林大学;2011年
李晓波;[D];吉林大学;2011年
张彦龙;[D];吉林大学;2011年
王力;[D];吉林大学;2011年
门兰静;[D];吉林大学;2011年
徐先兵;[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亚东;[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杨宝美;[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高小跃;[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谭肖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曹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董家龙;[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衣成利;[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唐萍芝;[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罗思亮;[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杨勇;[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宝福;[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张臣,韩宝福,童英,李德春;[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1期
初凤友,孙国胜,李晓敏,马维林,赵宏樵;[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3期
马维林,金翔龙,陈建林,苏新,章伟艳;[J];东海海洋;2002年03期
赵宏樵,姚龙奎;[J];东海海洋;2003年04期
潘家华,刘淑琴;[J];地球学报;1999年01期
徐义刚;[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杨宗锋;罗照华;张华锋;章永梅;黄凡;孙晨光;戴紧根;;[J];地学前缘;2009年02期
贾文,朱慧忠,邵济安;[J];地质论评;2002年03期
潘家华,Eric De CARLO,刘淑琴,杨忆,游国庆;[J];地质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鄢全树;[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张国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航;[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田川;[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范忠孝;[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周漪;[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长安,单际彩;[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79年02期
吴福元,孙德有;[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许文良,王冬艳,王嗣敏;[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王冬艳,许文良,冯宏,林景仟,郑常青;[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4期
孙德有,吴福元,张艳斌,高山;[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2期
鲍庆中;张长捷;吴之理;王宏;李伟;桑家和;刘永生;;[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1期
林文蔚,彭丽君;[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汪云亮;S.S.H童纯菡;熊舜华;李巨初;周蓉生;李建林;;[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汪云亮,李巨初;[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江云亮,李巨初;[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文兰;[J];化工矿产地质;1989年01期
陈江峰,王奎仁;[J];科学通报;1991年15期
,黄继峰;[J];江苏地质;1987年02期
王桂霞;安光义;;[J];生命世界;1992年05期
Vaclav M王彦君;;[J];国外测井技术;1995年06期
曾昭华,曾雪萍;[J];江西科学;2001年01期
孙钰;钟建华;袁向春;孙贺龙;;[J];特种油气藏;2008年05期
张新新;;[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0期
科尼利厄斯;李连杰;;[J];世界核地质科学;1977年02期
基利亚罗娃;陈肇博;王瑞宝;;[J];世界核地质科学;197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雒昆利;;[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耿乃光;郝晋升;李纪汉;刘晓红;;[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耿乃光;郝晋升;李纪汉;刘晓红;;[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40周年所庆论文集[C];1990年
冯尚贤;陈政国;;[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寿建峰;邵文斌;陈子炓;沈安江;;[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4中英文合订本)[C];1984年
金远新;陈璋如;;[A];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进展——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论文集[C];2004年
李造鼎;赵毅军;;[A];第三届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85年
赵祥生;马少龙;邹湘华;修泽雷;阎永奎;;[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9)[C];1990年
夏林圻;夏祖春;任有祥;张诚;韩松;黄忠祥;;[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8)[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飞飞;[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李晓明;[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本报记者 付毅飞;[N];科技日报;2006年
张虹 柳书节;[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侯小健;[N];中国矿业报;2003年
马俊;[N];中国水利报;2007年
滕艳;[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杨暄?点评人
“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
欧阳自远;[N];人民日报;2007年
江世亮;[N];文汇报;2008年
王萍惠;[N];玉溪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瑞玲;[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飞萨撒易德艾欧-胡仔木;[D];吉林大学;2005年
徐学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9年
晁会霞;[D];长安大学;2009年
李春山;[D];西北大学;2010年
汪帮耀;[D];长安大学;2011年
黄圭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柯珊;[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王团华;[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周红英;[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新涛;[D];吉林大学;2005年
郭军;[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时孜伟;[D];吉林大学;2007年
林潼;[D];西北大学;2007年
李坚;[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樊磊;[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王满;[D];吉林大学;2007年
李青;[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李玲玲;[D];吉林大学;2009年
董卫卫;[D];长安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