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87 20114.3.2 若参与复配的各单一品种标准中铅,砷等指标不统一什么意思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gb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
下载积分:999
内容提示:gb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30|
上传日期: 07:22:5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gb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
官方公共微信相关内容:
1.使用单位组织制定并落实设备检维修规划和年度检维修计划。
2.设备设施检维修方案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设备设施隔离和标识等内容,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3.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设施。
4.严禁使用不符合标准要求、超过使用年限且未经过技术性能鉴定的、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
5.设备日常检查记录齐全,根据施工特点、季节变化、特定危险源、时间周期等对施工设备组织专项检查,并做好记录。
6.租赁设备手续齐备、合法。租赁的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进场前查验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标志、检验文件等设备档案。
7.应组织识别大型施工设备安装、使用、维修、拆除的危险点,并制定应对措施。
8.施工设备设施的安全装置齐全、灵敏可靠,无安全隐患;防护罩、盖板、梯子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应完备可靠。
9.施工设备设施在使用前对安全防护和保险装置及各种安全信息装置进行检查并保存记录。
二、起重机械
1.起重机械使用的钢丝绳有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符合要求,作业前进行检查。
2.金属结构件和轨道,主要受力构件(如主梁、主支撑腿、主副吊臂、标准节、吊具横梁等)无明显变形,连接焊缝无明显焊接缺陷,螺栓和销轴等连接处无松动。
3.滑轮转动灵活,其防护罩完好;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的直径匹配。
4.吊钩等取物装置无裂纹,设置有效的防脱钩装置。
5.制动器、限制器等安全防护装置满足要求。
6.电气PE线连接可靠,线径截面及安装方式应符合接地相关规定。防爆器上的安全保护装置、电气元件、照明器材等符合防爆要求。
7.购置吊具与索具是具备安全认可资质厂家的合格产品;吊具与索具定置摆放,且有明显的载荷标识。
8.起重机械的明显部位标注额定起重量、检验合格证和设备编号等标识。危险部位标志齐全、清晰,并符合GB 2894的规定。
9.运动部件与建筑物、设施、输电线的安全距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0.司机室确保视野清晰,并配有灭火器和绝缘地板,各操作装置标识完好、醒目;司机室的固定连接牢固可靠。
????????????????
1.装、拆除高处作业吊篮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吊篮的支撑悬挂机构经设计计算,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实施。
2.吊篮安装完毕,按规范要求进行验收,验收表由责任人签字确认。
3.班前、班后对吊篮进行检查。
4.吊篮安装、使用及拆除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有文字记录。
5吊篮安装防坠安全锁,并灵敏有效;防坠安全锁不应超过标定期限。
6.吊篮应设置为作业人员挂设安全带专用的安全绳和安全锁扣,安全绳固定在建筑物可靠位置上,不得与吊篮上的任何部位连接。
7.吊篮应安装上限位装置,并应保证限位装置灵敏可靠。
8.吊篮平台周边的防护栏杆、挡脚板的设置符合要求;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吊篮设置顶部防护板。
9.悬挂机构前支架不得支撑在女儿墙及建筑物外挑檐边缘等非承重结构上。
10.配重块固定可靠,重量符合设计规定;严禁使用破损的配重块或其他替代物。
11.悬挂机构的安装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12.钢丝绳不应存断丝、断股、松股、锈蚀、硬弯。
13.安全钢丝绳应单独设置,型号规格应与工作钢丝绳一致。
14.电焊作业时应对钢丝绳采取保护措施。
15.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操作吊篮升降。
16.吊篮内作业人员不应超过2人,作业人员应从地面进出吊篮。
17.禁止吊篮作为垂直运输设备。
18.吊篮作业严禁超出设计载荷。
四、土石方机械、木工机械、风动工具
1.照明、信号及报警装置等齐全有效;
2.各铰接部分连接可靠;液压系统有效;
3.各操纵和制动踏板的行程,轮胎气压等符合要求。
4.土石方机械需经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并定期检查。
5.机械操作人员应穿紧口衣裤装束紧长发,不得系领带和戴手套。
6.木工机械设备电源的安装和拆除、机械电气故障的排除,应由专业电工进行,木工7.机械只准使用单向开关,不准使用倒顺双向开关。
8.机械的皮带轮、锯轮、刀轴、锯片、砂轮等高速转动部件应在安装时做平衡试验。
9.各种刀具破损程度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10.木工机械安全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传动部位必须安装防护罩,各部件连接紧固。
工作场所应备有齐全可靠的消防器材。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和有其他明火,并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11.风动工具各种防松脱装置应完好、可靠。
12.工具主轴无明显变形弯曲,紧固螺母与主轴的旋合适中,无松动。
13.风动工具进风接头、过渡接头完好、牢靠。气源软管与接头应连接可靠,不得松动漏气。
14.供气管路应完好,如有磨损老化、腐蚀等缺陷及局部漏气、鼓起现象应立即拆除。
15.风动工具气动开关灵敏、可靠,能准确控制正反转和停止,关闭后不漏气。
16.压力表应定期校验。
五、运输机械、机床机械、手持电动工具
1.施工单位组织本单位车辆进场验收,并对验收情况进行记录。
2.入场车辆进行资格审查(验证车辆行驶证、保险及车况),并办理入场车辆证件;进入现场车辆和驾驶人员的证件齐全,车况良好。
3.定期组织(季检/月检)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
4.根据运输机械的使用和检查情况,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记录(一机一账)。
5.施工单位(车辆使用单位)、租赁单位建立车辆安全技术档案,包括:购销合同、租赁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装使用说明书等原始资料;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累计运转记录等运行资料。
6.各类安全装置齐全(尤其是联动装置与防护装置),严禁使用存在设计缺陷的机械。
7.施工单位操作人员在使用前对机床机械进行检查。
8.施工单位定期组织对机床机械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贴标。
9.施工单位(机床机械使用单位),建立机床机械安全技术档案。
10.手持式电动工具及其用电安全装置应符合相应的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11.手持电动工具上有认证标志、产品合格证或检查合格标志。
12.外壳、手柄、电源线、保护接地线完好无损;电源插头完好无损、连接正确;电源开关动作正常、灵活、轻快、无缺损破裂;机械防护装置完好;电器保护装置良好。
六、施工升降机
1.应安装起重量限制器,并灵敏可靠。
2.应安装渐进式防坠安全器并灵敏可靠,在有效的标定期内使用。
3.对重钢丝绳应安装防松绳装置,并灵敏可靠。
4.吊笼的控制装置应安装非自动复位型的急停开关,任何时候均可切断控制电路停止吊笼运行。
5.底架应安装吊笼和对重缓冲器,缓冲器应符合规范要求。
6.SC 型施工升降机应安装一对以上安全钩。
7.应安装非自动复位型极限开关并灵敏可靠。
8.应安装自动复位型上、下限位开关并灵敏可靠,上、下限位开关安装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9.上极限开关与上限位开关之间的安全越程不应小于0.15m。
10.极限开关、限位开关应设置独立的触发元件。
11.吊笼门应安装机电联锁装置并灵敏可靠。
12.吊笼顶窗应安装电气安全开关并灵敏可靠。
13.吊笼和对重升降通道周围应安装地面防护围栏,防护围栏的安装高度、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围栏门应安装机电联锁装置并应灵敏可靠。
14.地面出入通道防护棚的搭设应符合规范要求。
15.停层平台两侧应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平台脚手板应铺满、铺平。
16.层门安装高度、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应定型化。
17.附墙架应采用配套标准产品,当附墙架不能满足施工现场要求时,应对附墙架另行设计,附墙架的设计应满足构件刚度、强度、稳定性等要求,制作应满足设计要求。
18.附墙架与建筑结构连接方式、角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19.附墙架间距、最高附着点以上导轨架的自由高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20.对重钢丝绳绳数不得少于2 根且应相互独立。
21.钢丝绳磨损、变形、锈蚀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22.钢丝绳的规格、固定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23.滑轮应安装钢丝绳防脱装置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24.对重重量、固定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25.对重除导向轮、滑靴外应设有防脱轨保护装置。
26.安装、拆卸单位应具有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27.安装、拆卸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审核、审批。
28.安装完毕应履行验收程序,验收表格应由责任人签字确认。
29.安装、拆卸作业人员及司机应持证上岗。
30.施工升降机作业前按规定进行例行检查,并应填写检查记录。
七、混凝土机械
1.机械上的内燃机、电动机、空气压缩机以及电气、液压等装置正常。
2.固定式机械有可靠的基础,移动式机械在平坦坚硬的地坪上使用木方或撑架架牢,并保持水平。
3.固定式搅拌机安装在牢固台座上;需长期固定时,埋置地脚螺栓;短期使用,在机座上铺设木枕并找平放稳。
4.移动式搅拌机停放在平整坚实场地,并用枕木将机架垫起支牢。
5.电动机和电气元件的接线牢固,保护接零或接地电阻符合规定。
6.混凝土泵各传动机构(离合器)、工作装置(倾装机构)、制动器等均紧固可靠,开式齿轮、皮带轮等均有防护罩。
7.混凝土泵安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周围无障碍物;放下支腿后,机身水平稳定,轮胎契紧。
8.混凝土泵车就位地点平坦坚实、周围无障碍物,上空无高压输电线,不停放在斜坡上。
9.混凝土泵车作业前泵车满足要求;液压系统工作正常,管道无泄漏;搅拌斗内无杂物,料斗上保护格网完好并盖严;输送管路连接牢固,密封良好。
10.插入式振捣器的电动机电源上,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接地或接零安全可靠。
11.插入式振捣器电缆线满足操作所需长度,电缆线上不堆压物品,通道处设置过路保护。
12.插入式振捣器软管无断裂,当软管使用过久使长度增长时,及时修复或更换。
13.插入式振捣器平直存放,不堆压软管;电动机有防潮措施。
14.施工单位(混凝土机械的使用单位)、租赁单位,建立混凝土机械的安全技术档案。
八、空气压缩机
1.压力表应指示灵敏、刻度清晰、铅封完整,表盘上应有最高工作压力警示线,并在检验周期内使用;
2.温度计应刻度清晰,安全阀应铅封完好,并在检验周期内使用;
3.液位计(油标)标识应清晰、准确,并设有最低、最高油位标记。
4.超压保护装置应正常有效;
5.距操作者站立面2m以下设备外露的旋转部件均应设置齐全、可靠的防护罩,其安全距离应符合GB 23821的相关规定;
6.螺杆式空压机的门、盖应确保运行时不得开启或拆卸;
7.活塞式空压机与储罐间的止回阀、冷却器、油水分离器、排空管应完好、有效。
8.配电柜、同步电机的屏护栅栏应齐全、可靠;
9.有高压控制的空压站,绝缘鞋、绝缘手套等高压用具应在检验周期内使用;
相关内容:
1、&注意审查合同招投标要求、承包方主体资格&&&&&&& (1)对于: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国有资金投资、政府投资项目、国际组织如世行贷款项目,必须通过招投标。&&&&&&& (2)2004第14号《关于审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将五种合同依法认定为无效:(一)承包人未取得建设施工企业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的;(二)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三)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进行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四)承包人非法转包建设工程的;(五)承包人违法分包建设工程的。&&&&&&& 因此,对于承包主体的资质审查可以防止合同最终效力问题。实务操作中,律师修改施工合同时,合同双方在前期大多经过了相互摸底阶段,但仍需要从具体合同特点角度予以分析。&&&&&&& 2、注意工程承包范围的审查&&&&&&& 整体比较简洁;注明与招投标文件、发包图纸、工程量清单内容一致;&&&&&&& 包括: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消火栓工程、消防喷淋工程、暖通工程、弱电工程(包括智能化系统预埋管、盒、箱壳部分)等等。&&&&&&& 3、&注意标明开工日期的成立标志&&&&&&& 项目开工日期的明确对工期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标明:开工日期以发包方和监理方、或监理出具的开工通知日期为准。&&&&&&& 实际开工日期与约定日期不一致:实际开工日期为准(开工令等证实);&&&&&&& 施工许可证日期和实际施工日期不一致:以施工许可证日期为准。&&&&&&& 4、&注意审查组成合同文件的顺序&&&&&&& 首先需标注:在前者优先;&&&&&&& 其次,对于有补充协议的,要注明与合同正文效力一致。&&&&&&& 5、&注意审查对监理工程师、发包人派驻工程师权限的设置&&&&&&& 对于可能引起工期顺延、工程质量、合同效力等重大变更的工程师指令,可以约定需要经过发包人或承包人认可后生效。&&&&&&& 一、明确工程师授权范围;二、对于超越工程师授权范围的,由发包方确认。&&&&&&& 6、&注意审查对安全文明施工的约定&&&&&&& 一般约定由承包方承担,但为保护承包方利益时,可以约定一个兜底条款,如:因为发包方原因造成的安全文明施工问题,由发包方承担一切损失。&&&&&&& 7、&注意审查对于工期顺延的约定&&&&&&& 一、&工期顺延的原因,除规定不可抗力外,对于因工程内容变更、工期增加、设计变更、工程款支付、政府指令(停水停电)、地下物等因素造成的工期顺延,约定标准作为认定是否构成工期顺延的依据;&&&&&&& 二、&工期顺延的程序性约定:承包方在一定时间内,书面报发包方认可、监理认可。可以增加"视为"条款。(视为条款:发包方在约定期限内不予答复的,视为认可。)&&&&&&& 8、注意约定对于隐蔽工程和中间验收的条件和程序&&&&&&& (1)程序:"按照国家、省、市、县有关规定执行。承包人自检、并在隐蔽或中间验收前&& 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工程师和发包人代表。防水及室外装修等重要部位的施工先做样板,经发包人和现场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施工。"等。&&&&&&& (2)通用条款内有具体约定,也可在合同中明确"正负零、封顶"等主要节点的验收要求。&&&&&&& 9、注意审查合同价款的确定方式&&&&&&& 一般有三种方式:&&&&&&& (1)采用固定价格合同,注意约定合同价款中包括的风险范围,如:&&&&&&& "钢材价格的市场变化(8%)"&&&&&&& 注意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 (如:合同约定工程总价款包含全部工程量内容,承包人无论何种原因没有列入单价或总价款中的工程,发包人都没有增加支付的义务,并认为该项目已包含在总承包价款中。本工程竣工结算时,只计算变更部分和材料价差调整部分,不再对报价书、标底价及中标价进行重新核对。)&&&&&&& (2)采用可调价格合同,合同价款调整方法:招标范围以内的工程量按实计算,定额计价,税前总价下浮。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由总监、发包人现场工程师共同认可,施工期间工程变更或签证调整单项&&& 元以内不予计取,&& 元以上单项的变更或签证于竣工决算时调整,签证、变更的工程量按专项条款所规定的相应下浮率下浮。&&&&&&& (3)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采用不多&&&&&&& 10、注意审查工程进度款支付方式&&&&&&&&&& (1)方式:节点形象进度,按比例;工程量,按比例。&&&&&&& (2)按照节点付款的约定,承发包双方会根据合同特点加以约定。律师审查的是综合工程进度和款项支付的配套,前期垫资比、例垫资压力、工程过程中的资金投入的持续和科学等。&&&&&&& 11、注意审查关于工程变更的约定&&&&&&& 未经过规划的批准、设计的批准的规划设计变更;承包方原则不作变更;但实务上需做变更。&&&&&&& 确认流程:由于工程变更使得工程量或工作内容增减的,变更发生后&& 日内,承包人须向工程师提交书面报告,工程师审批通过书面报告后报发包人核准,书面报告经发包人确认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作为调整合同价款的有效签证,在工程结算时支付。承包人逾期不报,视为不涉及工程造价增加。设计变更必须提供由发包人发出的或发包人委托设计单位经发包人审批后发出的工程变更通知书,否则不视为设计变更。施工期间变更调整单项&& 元以内不予计取,&& 元以上单项的变更于竣工决算时调整。&&&&&&& 12、注意审查关于竣工验收和结算的约定&&&&&&& 此阶段的程序设置:&&&&&&& (1)验收过程;(四主体加质检站)&&&&&&& (2)工程交付;&&&&&&& (3)资料交付;(视为条款、移交资料明细)&&&&&&& (4)竣工结算。(时间、视为条款)&&&&&&& 重点是关于验收的主体资格、质量不合格情况下的整改措施和责任承担、结算资料的提交时间和补充要求。注意作为承包方不要忘记增加:结算文件提交后,在约定时间内发包方不予以审计的,视为认可结算资料。&&&&&&& 13、在对于施工合同违约责任约定的审查过程中的注意点&&&&&&& (1)对于履约保证金(或保函)的具体内涵加以明确:何种情况下扣除、保函生效失效时间、保证金退还的时间及利息约定;&&&&&&& (2)对于工期拖延的罚则:扣保证金、违约金及抵工程款、总价款的违约金。&&&&&&& (3)对于逾期支付工程款的罚则:发包人不能按时支付工程款的,自逾期之日起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承担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违约金:可与延期通比例的约定。&&&&&&& (4)对于优先受偿权的约定;&&&&&&& (5)对于工程及资料交付的约定:发包人与承包人工程结算发生的任何异议,应当通过仲裁或者诉讼解决,但是无论是否发生或者争议责任如何,都不能成为承包人行使工程移交、工程验收、配合工程备案以及移交工程资料的抗辩理由。上述争议被确认属于发包人过错的,发包人承担相应责任。(留置权)&&&&&&& (6)对于质量争议的约定:质量问题认定的中间机构设置和认定。证明责任的承担和程序。可约定第三方:区所在地的质量部门。&&&&&&& (7)对于质保金的约定:质保期的长短,质保金返还的方式和利息支付问题。&&&&&&& (8)对于安全文明施工过程中的责任承担和处罚方式的约定。&&&&&&& (9)关于工程违法转分包、挂靠的约定:主要是罚则。工程不允许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发包人发现承包人违反本条规定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有权立即解除合同。承包人除比照本协议质量、工期相应处罚条款承担全部责任外,应当承担工程总标价10%的违约金。造成发包人损失的,承包人还应承担由于解除合同迫使发包人重新招标引起的房屋销售信誉受损带来的直接、间接经济、名誉赔偿责任。但本协议约定发包人分包的除外。&&&&&&& (10)对于工程保修责任的认定:承包方不保修情况下的处理和费用承担。&&&&&&& 14、关于合同生效时间、地点效力的约定审查&&&&&&& 签字盖章时、履约保证金交纳时(附生效条件)等;合同签订地、项目所在地。&&&&&&& 15、关于争议解决途径、地点的约定审查&&&&&&& 诉讼和仲裁的选择;&&&&&&& 工程所在地、合同签订地、原告所在地、承包方或发包方所在地、第三方。&&&&&&& 16、其他注意点:&&&&&&& 质量约定:合格、市优、省优、国优。&&&&&&& 材料:甲供、乙供;与约定品牌不符合的认定与罚则。&&&&&&& 保险:工程一切险;甲乙双方的人身险。&&&&&&& 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承诺。&&&&&&& 关于公章使用和款项支付。&&&&&&& (1)项目部公章:设定权限;&&&&&&& (2)款项:转账、一个帐户。&&&&&&&&&&&&&&
相关内容:
一、 手册及文件评审;体系总体评估(Q:4.2.2;E:4.1;O:4.1)1)手册是否界定质量/环境/安全相应体系的范围?是否有质量体系条款删?删减合理性如何?2)手册是否包含或引用必须的程序文件?是否有过程之间关系的描述?3)结合公司文件体系及运行状况总体评估质量/环境/安全运行情况?二、方针目标(Q:5.3,5.4.1;E:4.2,4.3.3;O:4.2,4.3.3)1) 查质量/环境/安全的方针、目标:2) 是否形成文件,并有正式批准的证据?3) 质量/环境/安全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一致?是否是在质量/环境/安全方针的框架下展开的,与所确定的范围是否一致?4) 在与质量环境管理相关的职能和分层次上是否建立了质量/环境/安全目标?是否形成了文件?有批准的证据。5) 针对相应的环境/安全目标是否有相应的方案,方案是否包括:时间、方法、责任人?6) 各部门是否已经对相关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是否实现?如果没有实现是否已经有相应的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是否形成了文件?有批准的证据.7) 质量/环境/安全方针是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的?并通过其他过程审核时与各个层次员工的接触,了解员工对质量/环境/安全方针的理解程度;8) 质量/环境/安全方针在什么时机评审?如果已经进行了评审,查评审的情况,是否保证了质量/环境/安全方针的持续适宜性?三、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E:4.3.1;O:4.3.1;)1) 是否按照工作流程或部门职责识别了环境因素/危险源,并保留了环境因素/危险源清单等相应的记录,是否有审批?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否齐全?2) 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措施是否形成程序文件?查看文件或询问相应程序规定。3) 是否已经评价并有相应的评价记录,有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清单等记录?4) 是否已经针对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建立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如:运行控制程序或目标方案?查看控制措施记录。5) 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否经过评审或重新评定?查看风险评价记录。6) 是否有关于重大环境/危险源的监测或检查?查看记录。四、文件管理(Q:4.2.1,4.2.3;E:4.4.4,4.4.5;O:4.4.4,4.4.5)1) 查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的相关记录;2) 通过交谈了解实际情况与文件是否相符?3) 查文件的发放、借阅、更改等是否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如果是用发放记录进行控制,发放记录能证实发放的全部情况吗?是否能区别文件的发放对象?是否有发放编号?是否有文件的签收的证据?4) 标准要求必须形成程序文件的过程:环境因素、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能力、培训和意识、信息交流、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监测和测量、合规性评价、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是否制定了程序文件?相应的文件、记录清单和有效文件清单?5) 抽查不同部门现场的文件与文件的发放记录是否一致,查现场的文件的受控情况,到文件的使用部门,查相关的文件是否发放到位?有效、在用的文件是否能够提供?6) 各部门使用的文件是否保存完好?内容是否清晰?是否会产生有误的信息?7) 规定了哪些文件评审的时机?是否按规定的时机对文件进行了评审?文件评审发现了哪些问题?是否引起了文件的修改?文件修改经过审批了,对文件更改的审批符合文件管理的规定吗?更改后的文件是否保证了充分性和适宜?8) 查文件的作废管理:作废文件是否都已收回或自行销毁?收回的废文件是否已销毁?如有发放记录,可从中抽一些作废文件查收回或销毁的证据;合理保留的废文件是否有标识能防止误用?五、 记录管理(Q:4.2.4;E:4.5.4;O:4.5.4)1) 查看记录控制程序,了解其记录的控制措施?2) 查记录清单、记录的归档情况,记录是否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3) 查现场的使用的记录与受控版本是否一致?4) 结合其他过程的审核,查相关记录的贮存、保存期限和处置?六、法律法规及外来文件的管理(Q:4.2.3g),7.2.1;E:4.3.2,4.5.21;O:4.3.2,4.5.2)1) 外来文件/法律法规的分类情况如何?职责如何安排?特别是对外来文件/法律法规更新的跟踪渠道和职责怎样规定?2) 查外来文件/法律法规清单或目录,组织对与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是否识别充分了?特别是新换版或修订的外来文件是否已识别?3) 外来文件/法律法规的发放如何控制?重要的外来文件是否有明确的发放对象?4) 作废的外来文件/法律法规是否收回或销毁?5) 在使用部门查必要的外来文件/法律法规是否有提供?保存是否完好?是否有无关的外来文件?6) 如何对守法情况和法律法规的适宜性进行控制和评价?是否定期的进行评价?收集的法律法规是否与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相对应?7) 针对公司所确定的其它环境/安全要求是否遵守如何进行评价?查看证实记录。七、管理职责(Q:5.1,5.2,5.4.2,5.5.2;E:4.4.1;O:4.4.1)1) 管理层是如何实现管理承诺的证实(守法宣传;方针制定;目标确保制定;资源评审;管理评审实施等)2) 通过交谈和查阅相关证据,了解最高管理者是如何传达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重要性的?3) 通过交谈了解最高管理者提供了哪些资源?这些资源能否满足质量/环境/安全的相应需求?4) 最高管理者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意识如何?是否清楚如何通过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来实现?是否明确了责任?是否清楚地了解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是否了解顾客满意或抱怨的情况?5) 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是否仍在正常有效地运行?6) 管理者代表是如何履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的建立、实施和保持的职责的?7) 管理者代表通过什么方式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提出了哪些改进的建议?8) 在提高员工质量/环境/安全意识方面,管理者代表领导协调、组织实施了哪些活动?效果如何?9) 管理者代表在内审工作中的职责如何?八、信息交流与沟通、合作与协商(Q:5.5.1,5.5.3;E:4.4.3;O:4.4.3)1) 各机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是否已明确?没有矛盾、含糊和不一致?2) 确定的职责和权限是如何向员工传达的?3) 部门内部与部门之间如何对职责权限、环境因素、危险源、法律法规目标实现等事件进行沟通的?4) 本组织有哪些内部沟通渠道和方式?5) 通过各部门的审核了解各层次管理者对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是否已经清楚并理解?6) 内部沟通有哪些内容?沟通的效果如何?7) 如何就环境/安全方面的知识向业户进行宣传?8) 如何接收外来的文件、法律法规关于环境方面的信息接收?如何处理?或分发?9) 质量/环境/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的证据,如会议记录、发言提纲、宣传品、简报、内刊等?10) 是否在危险源辨识、事件调查、方针及目标制定等活动中由员工进行参与。查看是否建立、保持和实施员工参与的程序。11) 是否与影响的外部方就安全方面进行协商?九、管理评审(Q:5. 6;E:4.6;O:4.6)1) 管理评审频次是什么?是否发生过追加管理评审的特殊情况?2) 管理评审活动是否进行了策划?查上一次管理评审的资料,包括了输入、输出、评审记录\评审报告等资料?各项资料是否满足标准要求?3) 管理评审的内容围绕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是否评审了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方针和目标)改进的需要?4) 管理评审是否形成了关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改进、产品的改进、对资源需求的决定和措施?整改的证据是否符合要求?十、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意识和培训(Q:6. 2;E:4.4.2;O:4.4.2)1) 查人员能力的确定:根据法规和公司岗位的职责权限规定,是否确定了任职人员相应的能力要求?体现在什么文件中?2) 相关人员的上岗证书,是否符合要求(抽查电工证、焊工证、内审员证等资料)?3) 是否有与质量/环境/安全管理相关的重要岗位?岗位职责如何?现有人员是否符合要求?4) 抽查部分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或通过现场考核,确认是否满足能力要求?5) 是否制定关于培训或招聘方面的计划?查看招聘材料。6) 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教育的相关证据,如会议记录、培训记录、宣传品、与各层次员工交谈等。7) 对培训或其他措施是否进行了评价,效果评价的证据?8) 如何确定各种服务过程对人员能力的要求?以及现有人员进行考核评估的材料,对发生不符合要求采取的措施?以及措施的实施效果的验证。9) 如何进行员工能力考核、激励的?十一、基础设施(Q:6.3;E:4.4.1;O:4.4.1)1) 了解各部门基础设施的分类情况,管理的职责和分工是怎样的?管理要求、保养制度等?保养和维修是否符合要求?2) 对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检查如何进行?对基础设施完好状况的检查工作的情况如何?检查的结果怎样?3) 有问题的基础设施是否进行了处置?对潜在问题是否采取了预防措施?4) 文件及记录:基础设施管理台帐,基础设施的技术文件资料;现场观察基础设施的管理情况;基础设施申购的相关资料;基础设施大、中、小修及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及实施记录;对基础设施的检查及后续措施的记录。5) 环境/安全所需要的设备、设施是否能够满足要求?十二、工作环境(Q:6.4)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工作环境的要求,现场工作环境实况,各项管理制度实施的证据,对工作环境检查的记录及后续的改进措施。十三、服务过程的控制/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Q:7.1,7.5.1,7.5.2,7.5.3,7.5.4,7.5.5;E:4.4.6,4.4.7 ;O:4.4.6,4.4.7)1) 各部门提供服务提供过程基本情况的文件,如运输、维修等服务提供过程的文件,服务实现的质量目标是什么?达到了吗?实施记录、对实施的检查和控制记录 。2) 设定的质量/和环境目标和过程的标准,实现各种目标和标准要求的记录或文件。3) 与服务过程监督和测量相关设备和监测装置的管理记录,如:测温的仪器、压力表等;4) 现场服务的提供情况,包括服务过程,监视、监督和检查过程,各种为保证服务质量和环境管理的实现的过程设备和监测装置的现场管理和相关的记录,过程监控和检查活动提出的改进措施证据;5) 放行、交付活动的记录和现场情况;6) 为客户提供服务后的满意调查、服务质量跟踪等实施的记录和现场情况;7) 各服务或设备、机房的现场的各种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的样式及现场标识的状况;维修零部件、车辆等的追溯性信息。8) 服务过程中涉及的顾客财产的登记或台帐,识别、验证、保护、维护的记录,发生丢失、损坏、不适用的情况及向顾客报告的记录;9) 产品防护的管理制度,现场中防护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的现状,搬运工具,包装材料及包装后的产品情况,贮存设施和条件等;10) 各种环境管理要求的废弃物(固废、废水、废气等)的管理、处置的记录以及发现不符合的处理证据,和纠正措施效果的验证;11) 各种安全管理要求的危险源控制、处置记录以及发现不符合的处理证据,和纠正措施效果的验证;12) 各类应急相应的预案的实施或演习的证据和演习效果、预案实施效果的评估和改进的记录以及现场的情况。十四、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及顾客满意/不合格控制(Q:7.2.1,7.2.2,7.2.3,8.2.1)1) 查各部门与顾客有关过程的职责安排及分工,查与顾客有关的质量/环境目标和各种目标实现情况的记录。2) 就服务质量/目标,环境管理目标/方案如何与顾客沟通,并确定顾客的需求(顾客明示的或隐含的要求、法规要求、组织自己附加的要求)?查阅相关的文件和记录。3) 对向顾客提供的特约服务应查有关的要求的评审:公司是否有能力满足这些要求,如何传达顾客的信息?发现问题时是否采取了后续措施?结果如何?4) 查与顾客的沟通:如何与顾客沟通?(沟通的证据)对顾客的意见、抱怨和投诉是如何处理的?是否对顾客反馈的信息进行了记录并及时处理,特别是顾客的抱怨、投诉?5) 顾客满意度的质量目标?是否实现?文件中如何规定顾客满意监视和测量的过程?是否符合要求?顾客满意问卷或调查表,座谈会记录,调查报告和顾客反馈意见登记。十五、采购/不合格控制(Q:7.4.1,7.4.2,7.4.3,8.3)1) 与采购有关的质量/环境体系文件,相关的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采购要求、采购产品标准等;2) 相关的职责安排及质量/环境目标(对供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环境要求,以及实现情况);3) 查供方评价和重新评价记录及支持性证据(营业执照、资质证书、许可证、调查表、检验报告、样品试用报告、业绩证明材料、过程程序、设备情况、人员能力等),评价结果及后续措施记录,合格供方名单;4) 采购文件,如采购计划、采购合同、采购清单等,供货记录或报验记录,采购产品的验证记录等;5) 采购产品的质量情况记录,及相应的数据分析记录?对发现的不合格物品的处理和相关记录?以及是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十六、监视和测量设备/不合格控制(Q:7.6,8.3;E:4.5.1;O:4.5.1)1) 查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文件;2) 按照文件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包含质量、环境、安全三方面的监测设备),技术资料。3) 查检定、校准计划;校准检定机构的资质证明,校准记录校准检定证书、标识。4) 现场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对装置是如何保护的?5) 评审以往测量结果的记录;是否能够识别设备的校准状态?6) 对不合格的监测设备和受影响的产品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十七、内部审核/不合格控制(Q:8.2.2,8.3;E:4.5.5;O:4.5.5)1) 查上一次内部审核所发现的不符合的整改和验证,上次内部审核的范围(是否包括了质量/环境/安全管理的全部工作内容?)2) 上次内审的资料可包括:审核计划、审核检查表、审核检查记录、审核首、末次会议签到或记录、不合格报告、审核报告、对审核中发现问题的数据分析情况纠正措施及验证报告;3) 本次内部审核的计划(对具体审核的安排,即审核计划是否合理?审核文件(检查表)的准备是否充分?)
相关内容:
近期,通过审核组现场反馈和技术委员会审核材料审定发现,审核组在进行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时,容易忽视对污水处理过程控制和废水排放控制以及对固体废弃物处置的审核,特别是污染物排放量相对较多的大中型受审核组织。下面就这方面的审核内容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对大多数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来讲,审核组织对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在污水排放标准方面,除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外,国家还发布了很多行业的排放标准。如:造纸、纺织染整、味精、啤酒、肉类加工、柠檬酸、电镀等行业均有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因此在审核这些专业的组织时,要注意选择适用的标准。在现场审核时,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审核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污水处理技术的主要工艺。要把污水处理厂作为一个生产车间来看待,车间原料是污水,产品是符合相关排放标准的水。应了解把污水转换为达标水要经过几个环节,每个环节控制的内容要求,检验的标准。核对污水处理工艺的执行情况及相关记录。&&&&&&& 2、污水处理的标准指标。受审核组织在污水处理排放时应满足的标准指标是什么?审核员应予以注意。以造纸行业为例,国家标准规定的污水排放指标值在有制浆造纸的木浆漂白情况下COD值为400mg/L,而位于重点控制地区的某造纸受审核组织,当地环保局颁发的排污许可证要求其COD值小于100mg/L,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受审核组织应执行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在查验污水处理的水质检测数据时应以地方环保部门规定的标准要求为准。&&&&&&& 3、污水排放总量是否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国家标准 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除了规定各类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要求外,还规定了部分行业的最高允许排水量(见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3、表5)。另外在造纸、肉类加工、纺织染整、柠檬酸、味精等行业的污水排放标准中,也都明确规定了吨产品的最高排水量的指标。因此审核污水排放控制时,审核员还应注意了解受审核组织的污水排放量和水的循环使用情况。&&&&&&& 4、污水排放去向,即受审核组织的污水排放口设置和现场排放情况。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受审核组织的污水排放总口应设置排放口标志,目前环保部门对一些重点污水排放大户在总排口设立了在线监测装置,对污水排放情况进行在线监测,如造纸、屠宰、染整、制糖等行业,在总排口均可见地方环境管理部门安装的污水在线监测装置。审核计划应当安排对排污口的审核时间,并去排污口进行观察。技术委员会在对审核材料的审定时发现,审核组对总排口的审核不够充分。&&&&&&& 二、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也是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家在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方面,发布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该法在2004年进行了修订。该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法规明确了国家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原则,一是减少总量,二是减少危害性,三是充分合理利用,四是无害化处理。审核员在审核受审核组织固体废弃物控制情况时,也需要掌握国家的这四项原则。现在审核组普遍比较关注危废的管理和处置,如废弃的日光灯管、废油棉丝、废机油、废油漆桶等,而对一般废弃物如:使用废纸作造纸原料时,分拣产生的各类废弃物、炉渣、机械切削下来的金属屑、餐饮业的厨余垃圾、建筑业的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关注不够。以造纸受审核组织为例,如果是以废纸作为造纸原料,产生的生产性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非纸类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中有一些可回收的材料,但大多数废弃物是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如果对这些废弃物不进行管理,任其堆积,同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对这类受审核组织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时,要关注受审核组织对所有生产性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情况。包括产生量、对危险废弃物的控制、对一般固体废弃物的控制、合理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情况。&&&&&&& 对污水处理排放管理和对固体废弃物的控制管理是受审核组织环境管理的重点,也是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的重点,为了确保审核的有效性,审核员一定要到污水处理现场,污水排放总口,生产性固废堆放及处理场或垃圾场进行实地现场审核。
相关内容:
  OHSMS标准对审核定义为:判定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并适用于实现组织的方针、目标的一个系统化的、独立的验证过程。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是指为判断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否符合OHSMS标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定和计划安排,这些规定和计划安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并适合于达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系统而独立的审查。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分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内部审核已在上一章叙述,本章主要介绍外部审核。外部审核既包括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查,也包括对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活动和相关结果的审查和评价。因此,审核的对象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活动及其有效性。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前提条件是被审核方已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因而它明显区别于对传统的安全管理活动的检查,也区别于对传统的安全制度、方法和状况的审查或检查。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不同于安全检验,也不代替安全检验。审核与检验的对象不同,检验是针对设施、场所及其设备进行的,审核是针对管理进行的;检验与审核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检验是全面地、逐项地进行,而审核是全面、抽样地进行。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也不同与安全检查。安全检查主要针对设备的缺陷或人的违章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则主要针对导致设备缺陷和人的违章的原因,特别是管理上的原因。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实质是对组织职业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其活动的符合性的审查判断和对其有效性的评价。符合性审查是检查文件化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公约、规则,指南和标准。有效性评价是在现场审核的基础上,对实际的职业安全卫生活动效果及达到职业安全卫生目标的水平给予判断。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活动和有效性的审核是一个由低向高的的递进过程。  为了保证审核的公正性,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审核员(AUDITOR)在外审中应独立于被审核公司,在内审中亦应独立于被审核部门或区域,即由与被审核对象无直接责任关系的人员实施审核。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本身是一个系统,这就要求审核必须符合系统性原则。一是审核要针对整个体系,不能只针对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二是审核要有计划地按程序进行;三是审核要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四是审核过程中要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  总之,在审核过程中,既要抓住"符合性"、"有效性"这两个关键,也要满足"系统性"和"独立性"这两项要求。OHS管理体系审核认证程序如图1所示。&
相关内容:
&一、审核目的:评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并通过审核发现不符合之处,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二、审核范围: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所有活动和部门。三、审核准则:GB/T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四、审核人员:五、审核日期:2014年7月28日六、不合格项报告:本次内部审核发现2处不符合项,七、审核计划实施情况:内审组受总经理的授权和委托在日期间采用了集中式审核的方法对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审核。本次审核覆盖了GB/T标准的所有条款,并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对公司各部门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项活动中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审核。内审组成员根据实施计划的要求编制了相应的检查表,各部门亦根据实施计划的时间要求安排工作,密切配合。内审员在审核工作过程中采取以部门为主的审核方法,以抽样检查、查阅记录、现场观察、提问和交谈相结合的审核方式,与受审核部门一起按事实据实记录,审核抽取的样本比例具有合理性、代表性,信息涵量充分,能反映出体系运行的整体状况,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审核员能够评判出体系运行的实际状况。本次审核在总经理的重视及各部门的支持下,按计划完成了全部审核任务。八、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次内部审核在日期间,对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员工代表及公司各部门进行了审核。审核组积极评价了体系的运行活动审核,发现各部门对GB/T标准、体系文件的熟悉程度仍有差异,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培训,此项务必要每个部门的主管予以重视。在该次内审中发现:重点危险源评估辨识表中未包括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的粉尘、噪声伤害,进入窑、磨、库等设备内进行受限空间检修作业有关的中高度危险源、提供不出耳塞的发放记录、35KV变电站未安装防止小动物进入的装置;在用的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拉杆均无有效的检验合格标识,也提供不出有效的检验合格证书;未能提供该场所使用的高压验电器、白水泥提升机坑上方的护栏不完整,有一处约1米宽无有效的防护栏;在∮3.5X13米水泥磨机的两个观察孔平台周边未安装防护栏,出磨提升机地坑上方南侧未安装防护栏等上次体系外审时提出的不合格项,相关部门都能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执行到位,这些情况表明上次体系外审开出的不合格项纠正措施是彻底的,预防措施是有效的。针对审核中出现的不足,内审组提出了体系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方面:一是体系管理部门对体系的顶层策划工作,有所滞后,监管工作不够到位;二是个别职能部门安全管理职责缺位,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影响体系运行质量;三是个别部门自我完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问题的纠正和预防的措施不够充分,极个别问题有返潮现象。审核组开具的2个不符合项分别由责任部门旋窑车间、技术设备科,按照内审组的要求于日之前实施完成了纠正和预防措施,经内审员验证后顺利闭环。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状况整体评价:审核组在对所有审核发现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审核范围内表明;1、公司已按GB/T标准建立了文件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基本适宜、可操作;2、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审核范围内基本符合审核准则并得到实施。能够贯彻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基本实现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未达标部分亦有制订相应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改进;3、在资源管理方面基本满足本公司产品、活动、服务要求及法律法规要求;在危险源方面已得到充分识别、 评价和基本控制;在不可容许风险的监视和测量,要求已明确并得到实施,能够提供公司安全绩效、满足要求的证据;4、已建立、实施"以危险源为基础"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形成了持续改进机制,员工的健康安全意识也得到了增强,不可容许风险已得到控制。综合开展的审核工作,我们认为审核工作体现出了推动、保证体系建设的保障功能要求,关注了体系文件对全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持续适宜性。我们注重文件、记录的要求,更致力于体系运行的流畅和体系运行控制的有效,更加关注通过体系的持续运行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体系辨识重点危险源,消除重要风险,实现体系目标的能力。我们认为审核活动达到了内审工作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的目的,为寻求途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明确了方向,现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以及审核配套的文件是适宜的,符合公司当前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通过审核可以看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已进入正常的运行状态,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文件,提高实施切实性,加强管理者的督导&等方法不断进行持续改进。各部门需要对内审开出的不合格报告认真整改、举一反三,并通过再次内部审核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而有效的运行。
用百度搜索本站内容
用360搜索本站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2668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