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除法计算题除法和乘法,怎样计算那请你说说,

反思一: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除法按计划用了7个课时1、第一课时教授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2、第二课时在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注意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3、第三四课时;继续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计算,并在此基础上教授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4、第五课时作业讲评5、第六七课时教授有理数的除法计算。学生对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掌握得比较快,但是在进行多个有理数运算,特别是涉及到小数,分数计算时则计算速度明显放慢,在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时也不容易观察出题目的特点,作业错误率高,因此讲评作业也花去不少时间。随着知识的增多与深入,再加上没有良好的复习习惯与强烈的求知欲望,C组生总是在没有完全消化好前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又得往前赶。这使得知识很难巩固。反思二:有理数的除法同小学算术中除法一样―---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必须以学好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为基础学习有理数的除法.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首先安排倒数的概念学习。通过讲解与练习,学生基本能掌握。 让学生深刻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对学好本节内容有比较好的作用。教学设计是可以采用课本的引例做为探究除法法则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探索并除法法则。同时也让学生对比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加深印象。并应该讲清楚除法的两种运算方法:1、在除式的项和数字不复杂的情况下直接运用除法法则求解。2、在多个有理数进行除法运算,或者是乘、除混合运算时应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统一用乘法的运算律解决问题。 问题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分式的约分掌握不好,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锻炼。反思三: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运算的基础上。“有理数乘法”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定义教学,历来是一个难点课题,教师难教,学生难理解。有一个比较省事的做法是,略举简单的事例,尽早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法则,背法则。但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尽量考虑在有利于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最大限度地使教学的设计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设计的思路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反思这节课,之处在于: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2、精心设计的现实模型“水位变化,日期前后”使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规定合理性”与“规定必要性”都得到了事实的说明。: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背景下,本节课的引入部分通过幻灯片形象直观地展示学生熟悉的水库水位变化情况,创设了真实的问题情境。意在诱发同学们进行探索与解决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3、练习设计,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整节课内容安排紧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突破难点#from 本文来自 end#。根据初一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年龄特征,设计了“试一试”、“练一练”、“合作学习”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在教学中尽量用激励性和导向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比较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尽管最初的设计能体现一些新的理念,但经过课堂实践后,仍感到有许多不足。1、课堂引入化时间太多。有理数的加法对本节课的作用不是很大,直接从水位变化的实例引出可以节省一些时间用于合作学习的环节。2、“练一练”这一环节的题目设计的较难,对中下学生一时难以接受。重点应该是练习有理数乘法的法则,计算量不易太大。先从整数乘以整数,再进行分数乘以分数,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学生会容易接受。3、整堂课感觉教师启发引导的较多,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的空间较少。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反思四:一、我在备课时,钻研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出发,编写课堂学习卷。力求让每个学生在数学课上都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以一个生动的例子如入课题,使学生对有理数乘除法有较好的认识,达到在观察中感受、在尝试中探索、在练习中发现、并自主归纳的目的。初一的学生刚迈进中学校门不久,学习压力、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的转变均使学生感到措手不及。学生刚认识“负数”这个新朋友,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后,学习乘除法,会有一定的困扰。预期学生会在符号上出现问题,故在学习卷的编写中,注意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把问题呈现。我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些问题,体现“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为每一个学生着想的理念。一节课下来,学生从生活有趣的“蜗牛爬行”例子,初步掌握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关键所在――符号的确定,然后就都是小学的乘除法知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自主学习。同时,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效地进行分层,完成a、b、c组练习,有效地开展课内技能训练。二、学生从“蜗牛爬行“的例子中发现有理数乘除法与小学乘除法的区别,自主归纳出法则。但由于教学时对全章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把“绝对值”调到最后才学习,所以不能使用书本上的概念。把概念作了改动。现在看来,这个概念可以不体现在学习卷上,在课堂上由学生归纳、老师口头带过就行了。这样更符合“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的“淡化形式”。三、学生能由乘法派生出除法可转化为乘法的数学方法。我在这方面的提示和引导到位,学习卷上“复习倒数”就体现了这点。但学习卷上如果先复习倒数,再引出除法,会更好。另外a组第2个题组提前到“复习倒数”后更合理。四、本教学设计还有一些不足之处:1、学习卷编写的题量不够,大部分学生在30分钟后就完成整份学习卷(包括c组),所以我应该事先准备一些补充练习。2、学习卷中这类题目设计显得含糊:(D7)×(D4)= (7×4)= 原本是设计第一条横线让学生确定符号,第二条横线才是写计算结果。但由于缺少说明,所以不少学生写成:(D7)×(D4)= 28 (7×4)= 28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类方面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总的来讲,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均能掌握知识,完成教学计划。教学反思: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教学反思:网友评论本类热门48小时热门1.4.2有理数的除法(一) 新人教版预览
您所在的位置:&& &&&&
1.4.2有理数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经历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归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的过程2.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理解零不能做除数。3.理解除法转化为乘法,体验矛盾着的对立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4.会运用除法法则求两个有理数的商,会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教学重点:除法法则和除法运算教学难点: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归纳出除法法则教学过程:(一)温故提新:1.小学里学过有关倒数的概念是什么?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用1除以这个数)&4和+2/3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为什么没有?2.小学里学过的除法与乘法有何关系?例如10÷0.5=10×2;0÷5=0×(1/5),你能总结总结出一句话吗?(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3.5÷0=?,0÷0=?呢?(这些式子无意义)也就是说0是没有倒数的。4.我们已知的求倒数的法则在有理数范围中同样适用吗?你能说说以下各数的倒数是多少吗?4,2.5,-9,-37,-1,a,&a-1,&3a,&abc,&-xy(各字母式不为0)说明:一个数的倒数与其是正数或负数无关。(二)新课讲解:1.讲述:我们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这套法则运用到有理数的范围内同样适用。例如,8÷4=8×(1/4)=2;8÷(-4)=8×(-1/4)。那么,你知道(-8)÷(-4)=?,(-7)÷(-3.5)呢?如果用字母表示,怎么表示?a÷b=a×(1/b)&&&(b不为0).2.由(-4)×(-1/4)=1,4×(1/4)=1等等式子,可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用字母表示为:a×(1/a)=1&(a≠0)3.做一做:填空:(书本43页)4.通过上面的练习两个有理数相除,商的符号有什么规律?商的绝对值呢?通过练习我们可得出什么结论?即有: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仍得0。注意:零不能作除数例1&&&&计算(-8)÷(-4);&(-3.2)÷0.08;&(-1/6)÷2/3;& 解:详见书本44页注意: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求出结果。尤其要注意 辨别最后结果的符号。思考:下列等式成立吗?(-8)/(-4)=(-8)*(-1/4);由此你得出什么规律?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以下关系:除以一个数(不等于零),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1.例2:2.详见书本44页三.小结:(1)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是什么?&&&&&&&&(2)如何运用除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四.作业:课后练习,作业本教后感:
本篇只是预览,内容不完整,要查看全部内容请点击如下:
| 备案:浙ICP备号-1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热门杯赛:
奥数练习题:
奥数知识点: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试:
小学试题:
暑假衔接专题六――有理数的乘除法
来源:&&&&&& 10:42:50&&&&标签:
  郑州奥数网 暑假衔接专题六&&有理数的乘除法,知识点及练习题如下,希望对小升初的孩子们有所帮助。
  一、 重点难点:
  1. 重点:掌握有理数乘除法运算律
  2. 难点: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二、 知识要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有理数中仍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有理数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等,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有理数乘法的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且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为方便大家查看和打印使用,小编已把以上内容整理成文档格式,请点击下载:
&&&&&&&&&&
  编辑推荐: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杯赛、择校提前知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您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访问郑州奥数网,升学路上有我们相伴。当前位置:
>>>讲完“有理数的除法”后,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计算题:1513÷(-8),..
讲完“有理数的除法”后,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计算题:1513÷(-8),不一会儿,不少同学算出了答案,老师把班上同学的解题过程归类写到黑板上.方法一:原式=463×(-18)=-4624=-2312=-11112;方法二:原式=(15+13)×(-18)=15×(-18)+13×(-18)=-15×3+124=-11112;方法三:原式=(16-23)÷(-8)=16÷(-8)-23÷(-8)=-2+112=-11112.对这三种方法,大家议论纷纷,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说出理由,并说说本题对你有何启发.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方法三最好,理由是:通过这种方法将一个原本复杂的问题化得非常简捷;启发: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我们要选择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讲完“有理数的除法”后,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计算题:1513÷(-8),..”主要考查你对&&有理数乘法,有理数除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有理数乘法有理数除法
有理数乘法定义:求两个有理数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乘法的法则:(1)同号两数相乘,取正号,并把绝对值相乘;(2)异号两数相乘,取负号,并把绝对值相乘;(3)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交换律:ab=ba;(2)结合律:(ab)c=a(bc);(3)分配律:a(b+c)=ab+ac。 记住乘法符号法则: 1.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相反,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 2.几个数相乘,只要有一个数为0,积就是0。 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2.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3.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有理数乘法的注意:1.乘法是指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引入负数后,乘法的意义没有改变;2.有理数乘法与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步骤一样:确定符号、确定绝对值;3.掌握乘法法则的关键是会确定积的符号:“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切勿与有理数加法的符号法则混淆。有理数除法定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2)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有理数除法注意:①0不能做除数; ②有理数的除法和乘法是互逆运算;③在做除法运算时,根据同号得正,异号的负的法则先确定符号,在把绝对值相除,若在算式中有带分数,一般化成假分数进行计算,若不能整除,则除法运算都转化为乘法运算。
发现相似题
与“讲完“有理数的除法”后,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计算题:1513÷(-8),..”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26089295812350554200272297415306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