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杂交稻稻还有一个月就收割,问还要打农药吗

袁隆平杂交稻收割的微笑
看到本地的一则图片新闻——袁隆平杂交稻开镰收割了。图片上手抱稻谷的农民脸上满是真诚的丰收喜悦,这种自然的喜悦在镜头面前是装不出来的,同样是“粮食危机说”,我们从这里获取了不同的感受。新闻说,又是开镰收割的季节,市辖三县20万亩袁隆平杂交水稻喜获丰收,农民们抢时间在稻田里机收水稻。配图是9月12日繁昌县华阳村的农民正忙着收割水稻,一亩要比以前多收200-300公斤,农民们抑制不住的兴奋。
08年以来,粮食问题一直是世界包括中国极度关心的重大问题。经济界、学界纷纷展开激烈的探讨。《南方周末》就曾连续开展调查并陈述收集到的各类观点。最近一篇文章是对江西粮价的调查,其标题为“涨不涨价?种不种粮?”今年,为抑制通胀、国家通过限制出口和抛售库存压低了市场粮价,但在农资涨价、种植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形下,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又调高了粮食收购价格。调查发现,由于种粮的成本上升,严重影像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导致大多数农民抛荒外出打工。城市社会化进程的发展和农民工地位的不断提高,农民进城打工的收入比较起来已经超过种粮的收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因此很受影响。记者给农民算账,化肥、农药、柴油等不断涨价,导致今年一亩地无钱可赚,再加上很多村里修路建厂,耕地一点点地被蚕食,农民不愿呆在土地上穷死。专家建议放开粮价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提高科学优良种田,也是鼓励农民种粮的有效方式。笔者今天从县里看到,到处都是在晾晒稻谷的农民,说明还是有人愿意种粮的。袁隆平先生几度亲临芜湖种粮示范区,“种三产四”的推广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亩要比以前多收200-300公斤,农民还是有钱赚的。说明了什么?科学始终是第一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科学引导和创新发展依然是硬道理。
国家必然会宏观调控、微观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粮食大问题。可喜的是,我们看到本地的农民依然能保持种粮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广大农民起到一种标榜和示范作用。实践充分证明,袁隆平先生的努力是成功的。作为市场科研和实践的点,其成功经验也必然会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而推广到面。有人曾问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在把农民变成农民工方面的作用是什么?
袁隆平回答“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越高,农民就越来越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也将越来越多,这是个好现象,说明社会在进步。如果一个国家农民占了70%-80%,说明生产力很低下,国家很落后。我们的国家在进步,农民大多数都出去打工去了,这是好事情,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农民占到40%-50%就已经很不错了。”袁隆平还坚持说“原来是要解决温饱问题,所以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品质放在后面。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坚持产量和品质并重,但是有个原则,不能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来追求优质,必须在高产的前提下,去追求优质,虽然难度很大,但做得到。我们的超级稻在1万亩片、10万亩片的产量是每亩600公斤到700公斤之间,浙江金华1万多亩,平均也是650多公斤1亩,“种三产四”是做得到的。”
所以,尽管有国际大环境引发的问题存在,但我们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从事实证明的依据来看,就不难理解农民在收割杂交水稻时脸上所流露真诚喜悦的涵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浏览文章
水稻过度使用农药的问题与对策
日 来源:科学种养 作者:熊飞 &
内容摘要:水稻过度使用农药的问题与对策。水稻产量高、适口性好,在我国南部山区既是农民的主食,也是农民最看重的粮食作物。但笔者在最近的调查中发现,目前山区水稻过度使用农药问题非常突出,多数农户每季水稻施药次数在4~5次,有的甚至达到6~8次,且每次用药量均较大。种水稻用药太多,使山区农民 “苦不堪言”,有的干脆“弃水改旱”。
&&&&&&&& 水稻产量高、适口性好,在我国南部山区既是农民的主食,也是农民最看重的粮食作物。但笔者在最近的调查中发现,目前山区水稻过度使用农药问题非常突出,多数农户每季水稻施药次数在4~5次,有的甚至达到6~8次,且每次用药量均较大。种水稻用药太多,使山区农民 &苦不堪言&,有的干脆&弃水改旱&。
  && 多次、超剂量施药,直接增加了劳动强度,加大了水稻的种植成本。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山区每种植一季中稻,从育秧到收获多数年份每亩用于购买农药(主要是杀虫剂,其次是杀菌剂)的钱为50~60元。病虫害暴发年份,每亩仅购买农药的花费就在80~100元,有的甚至在100元以上。由于山区稻田分布不够集中,且户均面积较小,目前采用机动喷雾器防治的面积不大,大部分农民仍使用手压背负式喷雾器施药,不仅用药量大、安全系数低、防治效果差,而且工效低、劳动强度大。目前山区大部分农民都是自己下田施药,没有认真计算过施药用工成本。随着务农劳力人口老龄化,请工施药的农民越来越多。如果计算施药用工花费,那么种植一亩水稻,仅在病虫害防治上的投入就会突破200元,而山区一亩水稻的全部收入也只有元。调查中有不少山区农民反映,现在种植水稻病虫害太多了,在防病治虫上的投入实在太高了。由于种植水稻需要反复打药,有的农民不胜其烦,干脆改种用药较少的玉米。
  && 为降低成本,提高防病治虫效果,目前山区大部分农民在购买农药时,一方面选择价格相对低廉且毒性强、见效快的品种,一方面又不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要求,盲目加大用药量,认为药打得越多越&稳当&。很少有农民购买价格偏高、&堆头&偏小(用药量小)的新型高效低毒农药,见效慢的生物农药除植保部门做示范时使用外,普通农户极少咨询购买。采用落后的喷雾施药,多次、超剂量喷施廉价高毒农药,无疑会杀死天敌、污染环境、影响稻米品质、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 一、山区水稻使用农药次数过多、用量过大的主要原因
  && 一是农民在购买水稻种子时,对产量、品质等性状比较关注,对抗(耐)病虫能力则关注较少,导致一些虽产量较高、米质较好,但抗(耐)病虫能力较差的水稻品种被广泛种植。
  && 二是山区稻田耕作制度发生变化。过去在水稻收割后,冬季都起旱种植一季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近年来市场粮食供应充足,山区农民收入趋于多元化,因而越来越注重其他收入。种植越冬作物效益较低,加之每年秋收秋种季节农村劳力紧张、价格偏高,不少农民怕麻烦,干脆冬季不再种植,很多农民冬前也不对稻田进行深翻,稻草、瘪谷也不做任何处理,致使水稻病虫安全越冬基数明显增加。
  && 三是近年来稻虫象甲等一些防治难度较大的顽固性害虫被带入山区,直接导致水稻施药次数增多,农药用量加大。
  && 四是山区稻田农家肥使用量较过去明显减少,()偏施化肥特别是施钾不足,导致水稻抗性下降,病虫增多,危害加重,病虫防治开支增加。
  && 五是长期滥施农药导致山区稻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害虫天敌、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对害虫、病菌的自然控制能力下降,只有靠增施农药进行控制。
  && 六是山区青年农民大部分外出打工后,留守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科学使用农药常识与技能,对新农药、新器械及其使用技术接受较慢,总认为老农药、老方法管用,不能与时俱进,更不能严格按照科学防治要求,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七是部分农药质量存在问题,导致农民按照要求剂量施药常常达不到理想的防控效果,久而久之对所有农药质量产生怀疑,进而对购买的农药无论质量如何,统统加大用量,不少农民甚至翻倍使用。
  && 八是农药基层门店经销商整体素质偏低,对一些水稻病虫害无法准确诊断,更不能给购买农药的农民提供科学的防治建议,而是图简单、省事,农民要求买啥农药就卖啥农药,或者给农民推荐销量大、见效快的&老农药&。有的经销商为一己之利,常常给农民开&大处方&,要求农民将多种农药混配,同时加大用药剂量,防止药打不死虫、治不住病后农民到店里&扯皮&,很少顾及到过度用药对环境的影响,致使一些新农药在&最后一公里&难以推广,药&越打越多&现象在山区难以改观。
  && 九是传统的手压背负式喷雾器在山区农村长期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此种喷雾器虽价格低廉,易于维修,但施药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而且雾点大、损耗多、利用率低,农药用量大,对环境污染大。
  && 十是多数农民对过度使用农药会污染稻米、破坏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还缺乏足够认识,同时山区目前对遭受农药污染的稻米还缺乏简单有效的检测手段,对喷施农药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环境行为也没有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对未使用农药或只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的稻米也没有实现优质优价,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山区水稻农药使用过多,用量过大。
  &&& 二、多措并举防止过度使用农药
  && 一要积极推进山区水田向种田能手、种植大户有序流转,同时加强对大户的培训与指导,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种田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引导其科学选择水稻品种、科学种植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
  && 二要加强对农资市场监管和对农资销售人员的培训,提高农资经销门槛,提高农药经销人员的整体素质、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有能力、有热情为农民提供科学、有效的水稻病虫害防治建议,积极向农民介绍、推广新型高效低毒农药及其科学使用知识,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水稻上使用。
  && 三要加大对新型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在山区的宣传推介与展示示范力度,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真正&成本&与&代价&,同时努力实现&绿色稻米&优质优价,进而引导农民自觉转向使用新型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
  && 四要着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要争取政府支持,成立专业植保公司,购买专业设备,网络专业人才,建立专业队伍,加强对水稻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为农民制定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全程解决方案&,并提供&全程跟踪服务&,通过&专业化&实现水稻病虫防治的机械化、科学化,在减少农药使用、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率、增强防治效果的同时,提高稻米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邮编:442200)
原文: > :水稻过度使用农药的问题与对策
网址:/liangshizhongzhi/.html
下一篇:没有了
扩展阅读: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西南山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地已演变为纯单季稻耕作区,常年单季稻种植面积在4666.7公顷上下,其中单季杂交稻近4200公顷。自2010年开始,稻瘟病在全县各地普遍...
[]:吉林省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水稻稻瘟病是世界性病害,与纹枯病、白叶枯病并称为水稻三大病害。本文主要研究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期望可以为广大水稻研究者和种植者提供参考。...
[]:早稻旱育秧技术已推广多年,实践证明:旱育秧比两段育秧增产5%左右,比水育秧增产15%以上,旱育秧已成为早稻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旱育秧技术性较强,往往因一个技术环节抓得...
[]:放养克氏螯虾苗种时要进行试水,试水安全后才能大量投放虾苗。稻田饲养时,克氏螯虾的放养方法有几种:一是将克氏螯虾的亲虾直接放养在稻田内,让其自行繁殖,根据稻田养殖的实际情况,一般...
[]:水稻低温冷害综合防御措施。低温冷害会造成早稻无法或重新播种而推迟栽插,晚稻和迟熟中稻形成大量空壳“翘穗头”,损失惨重,应引起足够重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一些人放松了对水稻低温...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湛江海边有奇事,海水也能种水稻。个子长得比人高,不怕虫来不怕鸟,红色米粒味道好,海边种出海水稻。二十八年写传奇。本期节目为您揭秘。更多详情,敬请收看。(《科技...
[]:沛县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的原因与防治对策。水稻黑条矮缩病是徐州地区当前水稻生产上的重大灾难性病害,是由媒介昆虫灰飞虱传播的一种毁灭性病毒病,也是江苏地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为害而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具有暴发性、间歇性、迁移性等特点,病毒一旦侵入就会立即在植株体内蔓延,常导致植株死亡...
图片文章:千龙新闻网
&& 科技要闻
水稻专家:百分之百免施农药水稻即将走出梦境
&&& 记者在京见到水稻专家杨明汉时,他并未急于展示其最新的科研成果,而是讲述了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农产品种植中逐渐禁用农药六六六的经过。
  他说,农药施用到农作物上,虽然能够起到灭虫的作用,但是,对食用它的人类,毒害是无庸置疑的;而受损害更严重的是土地,如施用六六六后的土地,它毒素的蜕减量一百年仅百分之十。
  杨明汉说,中国一九九一年在农产品种植中禁止使用农药六六六,但是含汞、磷等的农药和化肥在农产品中的超标,却又影响着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世界发达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实施的技术性和非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产品出口。
  这就是杨明汉开展百分之百免施农药水稻研究的初衷。
  水稻农药残留量超标多年来困扰着中国农业科研人员。由于物种以及种植方面的种种原因,食用免施农药的水稻,多年来一直是人们的梦想。然而,这种梦想即将变成现实:一种百分之百免施农药的水稻,近日在中国广东佛山科技学院诞生,它的催生者就是具有四十余年水稻研究经验的中国著名水稻专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杨明汉。
  这位年近七旬的科学家向记者展示了这种水稻标本:硕大的稻穗,每穗粒数七百至八百粒,结实率百分之九十三点六,千粒重二十克,亩有穗数二十二点六万,亩产一千九百二十市斤。
  杨明汉说,这种叫做“R远优”的优质杂交水稻能高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病抗叶蝉、蓟马、褐飞虱等害虫。该品种从插秧到收割可以少施农药;大米无残毒、环境无污染,栽种成本低。但是目前对该品种的科学研究,距百分之百免施农药尚有几个课题有待攻关,需要几年的时间完成。
  他说,“R远优”就是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抗三化螟基因用渐进复合杂交方法加进去,使其完全抗病、抗虫,进而可以百分之百免施农药。
  转基因食品近年来引起全世界的的关注。这位中国科学家解释说,目前国外同行用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的方法,是把外源基因(苏云金氏杆菌毒蛋白基因)转到其他作物上去。而“R远优”则是利用物种本身具有的抗性基因渐进复合杂交,重组、分离、表达、累加,获得抗病虫性,完全不存在安全问题。
  杨明汉一九六0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几十年来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水稻研究上。刚刚毕业就研究出“双千粒”高产水稻,一穗达二千一百八十七粒;一九七一年他在研究杂交水稻中,最先获得重大发现,这就是袁隆平“籼型杂交稻”其中的三系之一“恢复系”,并于一九七三年代表广东协作组,将这一成果无偿贡献给袁隆平。杨明汉因此在一九八一年获国务院特等发明奖;一九八四年他又培育成优质高产水稻“七桂早二十五号”,率先在全国解决优质与高产、高产与多抗的矛盾,被推广到十三个省区。
  然而,杨明汉的水稻研究已不满足优质高产,而是将目光转向绿色、环保、免施农药。因为,中国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不但影响到国民的身体健康,亦影响出口贸易。
  据报道,中国入世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稻米等农产品实施技术壁垒的指标越来越高。近几年,国外的技术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超过五百四十亿美元。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才能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杨明汉表示,他将在有生之年继续其研究工作,让后人食用免施农药水稻的梦想尽快变成现实。(刘长忠)
编辑& 陈骞
龙 新 闻 搜 索
小 时 新 闻 排 行
v&8/1v&8/1v&8/1v&8/1v&8/1v&8/1v&8/1v&8/1v&8/1v&8/1
∷ 相 关 报 道
& 版权所有,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级杂交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