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化学性质:铁为什么被火点着呢?

知识点梳理
氧气的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是指氧气具有助燃性或氧化性,还有能支持呼吸.即它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非金属、金属、化合物等多种特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因条件不同而异,可表现为缓慢氧化、燃烧或爆炸等,但在反应中都放出大量的热.具体情况如下:1.氧气与非金属反应,例如:(1)木炭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但是,当氧气不充足时,会生成一氧化碳)(2)硫在氧气里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即二氧化硫);(3)红磷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即五氧化二磷),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而白磷可以与空气中氧气的发生缓慢氧化,达到着火点(40℃)时,引起自燃,(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会有水雾生成. 2.氧气与金属反应,例如:(1)镁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即氧化镁);(2)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即四氧化三铁);(3)铜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加热,会逐渐变成黑色的固体(氧化铜).3.氧气与化合物反应,例如:(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2)甲烷(沼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呈蓝色,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还会有水雾生成.(3)酒精(乙醇)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还会有水雾生成.(4)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集气瓶的内壁有水珠出现,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5)葡萄糖在酶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4.呼吸作用是从自然界里吸入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实际上它是一种缓慢氧化.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7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相似的试题还有:
(7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
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石蜡50~70300~550约600铁15352750约1800钠97.8883约1400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4)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同学们发现:铁丝、镁带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燃烧却有火焰,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
燃烧时温度/℃
约1400【结论】物质燃烧时若能产生火焰,其燃烧时温度一般_____(填“低于”或“高于”)其沸点.【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探究三:为什么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猜测】根据碳燃烧的性质,可能的原因是:_____.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认识是_____.铝粉是一种银白色粉末.它能溶于酸、碱,生成氢气,受潮或遇水会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和热量,如果积热不散,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铝粉粉尘与空气混合,遇火星也会发生爆炸.由于铝粉容易燃烧和爆炸,因此应将其储存于干燥通风的仓库内,远离火种及热源.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铝粉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常被用作油漆涂料,这是利用了铝粉的物理性质(填写“物理”或“化学”);(2)干燥的铝粉在空气中遇到明火极易爆炸,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r3(3)根据铝粉的性质,你认为铝粉的下列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D;A.储存于干燥通风的仓库内&&&&&&&&B.远离火种及热源C.隔绝空气密封保存&&&&&D.露天随地堆放(4)在野外,铁路工人常把铝粉和三氧化二铁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点燃,反应生成高温的铁水,而把较短的钢轨焊接成较长的钢轨,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Al2O3+2Fe.
解:(1)铝粉常被用作油漆涂料,是利用了铝的物理性质;(2)干燥的铝粉在空气中遇到明火极易爆炸,是因为铝粉的燃烧引起的,所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4Al+2O22Al2O3;(3)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保存铝粉时,应将其储存于干燥通风的仓库内,远离火种及热源,同时隔绝空气密闭保存也能防止引起铝粉的爆炸,所以D选项保存方法不正确;(4)铝粉和三氧化二铁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点燃,反应生成高温的铁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另一种物质为氧化铝,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7;故答案为:(1)物理(2)4Al+3O22Al2O3(3)D(4)2Al+Fe2O3Al2Ot+4Fe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结合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成此题.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可以与氧气、酸和某些盐的溶液等发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即可;(1)图1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2)当划火柴时,人们发现火焰在上直立火柴,火焰会慢慢熄灭,若慢慢倾斜倒立火柴,则燃烧更旺(如图2),原因是:;(3)纸火锅(图3)在京城悄然兴起,这种纸火锅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人们常使用固体酒精做为纸火锅加热的热源.小刚观察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服务员利用的灭火原理是.小刚无意中发现,将饮用的某品牌碳酸饮料所放出的气体喷在了燃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猜想与假设】根据上述现象推测,该气体是,该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实验验证】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小莉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查阅资料】小莉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Mg(NO3)2
白色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莉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的;【实验探究】小莉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实验结论】根据小莉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反思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1)图1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2)当划火柴时,人们发现火焰在上直立火柴,火焰会慢慢熄灭,若慢慢倾斜倒立火柴,则燃烧更旺(如图2),原因是:;(3)纸火锅(图3)在京城悄然兴起,这种纸火锅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人们常使用固体酒精做为纸火锅加热的热源.小刚观察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服务员利用的灭火原理是.小刚无意中发现,将饮用的某品牌碳酸饮料所放出的气体喷在了燃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猜想与假设】根据上述现象推测,该气体是,该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实验验证】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小莉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查阅资料】小莉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Mg(NO3)2
白色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莉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的;【实验探究】小莉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实验结论】根据小莉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反思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1)图1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2)当划火柴时,人们发现火焰在上直立火柴,火焰会慢慢熄灭,若慢慢倾斜倒立火柴,则燃烧更旺(如图2),原因是:;(3)纸火锅(图3)在京城悄然兴起,这种纸火锅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人们常使用固体酒精做为纸火锅加热的热源.小刚观察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服务员利用的灭火原理是.小刚无意中发现,将饮用的某品牌碳酸饮料所放出的气体喷在了燃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猜想与假设】根据上述现象推测,该气体是,该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实验验证】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小莉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查阅资料】小莉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Mg(NO3)2
白色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莉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的;【实验探究】小莉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实验结论】根据小莉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反思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科目:最佳答案解:(1)实验1:探究的是燃烧时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实验2:探究的是要燃烧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实验3:探究的是要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
物质具有可燃性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当划火柴时,人们发现火焰在上直立火柴,火焰会慢慢熄灭,若慢慢倾斜倒立火柴,则燃烧更旺,原因是:如果火焰在上直立火柴,则火柴梗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容易熄灭.如果火焰在火柴梗的下方,燃烧产生的热量充分的给火柴梗加热,很容易使温度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故答案为:如果火焰在上直立火柴,则火柴梗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容易熄灭.如果火焰在火柴梗的下方,燃烧产生的热量充分的给火柴梗加热,很容易使温度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3)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纸火锅在使用时不会被火点燃.烧不着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根据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知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利用的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喷在了燃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O2+Ca(OH)2═CaCO3↓+H2O.(4)【查阅资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于空气中无氯元素,所以燃烧产物中一定不存在氯化镁;【提出猜想】空气中含有氮气,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生成的白色固体物质中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而氮化镁为淡黄色,所以淡黄色的固体可能是镁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的.【实验探究】由于在纯氧气中燃烧镁条只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在纯氮气中燃烧镁条只生成淡黄色色固体氮化镁,可用在纯氮气中燃烧镁条,观察现象的方法.【实验结论】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镁和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镁,化学方程式:3Mg+N2Mg3N2.【反思与评价】一般情况下,氧气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而该题中显示镁在氮气中也可以燃烧,所以启示为:物质不一定只在氧气中才能燃烧或氮气通常不支持燃烧,但有时也能支持某些物质的燃烧.故答案为:【查阅资料】空气中没有氯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氯化镁;【提出猜想】氮气;【实验探究】在纯氮气中燃烧镁条,观察现象的方法;【实验结论】2Mg+O2&2MgO;3Mg+N2Mg3N2;【反思与评价】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解析(1)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水在灭火时起到降温的作用;(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3)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4)【查阅资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产物中一定不存在氯化镁;【提出猜想】根据空气的成分和固体的颜色判断淡黄色固体的来源;【实验探究】根据在纯氧气中燃烧镁条只生成白色固体,在纯氮气中燃烧镁条只生成淡黄色色固体,可采取在纯氮气中燃烧镁条,观察现象的方法;【实验结论】根据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方程式;【反思与评价】根据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这一特殊性质分析回答.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铁被火烧后会变软?软了之后有什么化学物质让其变会原来的硬度?_百度知道九年级化学上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九年级化学上册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的化学性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