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曼昆 pdf(曼昆)课后题,求助大神们~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问题与应用》的习题说明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曼昆_微观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_图文-范文大全-就爱阅读网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曼昆_微观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_图文
曼昆_微观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_图文
导读:12.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GeorgeStigler)曾经写道:根据消费理论,第二十二章微观经济学前沿,复习题,传统经济理论预期这个游戏的结果是什么?试验证实了这种预期吗?解释原因,(2)传统的经济理论假设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什么经济问题?平均而言,10.正如正文中所讨论的,我们可以把人的一生分为两个假设的时期:“年轻”和“年老”。假设人们只在年轻时赚钱,并把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备年老时消费 10.正如正文中所讨论的,我们可以把人的一生分为两个假设的时期:“年轻”和“年老”。假设人们只在年轻时赚钱,并把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备年老时消费。如果储蓄利率下降了,你能说出你年轻时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吗?你能说出年老时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吗?解释原因。 答:按题目的意思,人一生的收入分为年轻时的消费和储蓄,储蓄是年轻时的收入减去年轻时的消费量。当年老时,人们将消费他们所储蓄的钱,包括储蓄所赚到的利息。如果储蓄利率下降了,我年轻时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要考虑低利率的收入与替代效应。先来考虑替代效应。当利率降低时,相对于年轻时的消费而言,年老时消费的成本高了。因此,替代效应会使我年老时消费更少,而年轻时消费更多。现在来考虑收入效应,当利率下降时,我会移动更低的无差异曲线上,因为现在的状况比过去变坏了。由于两个时期的消费都是正常物品,我就倾向于在两个时期都减少消费。因此,收入效应会使我年轻时和年老时的消费都减少。当然,最后的结果既取决于收入效应又取决于替代效应。如果低利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我会增加年轻时的消费,年老时的消费会减少,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我会减少年轻时的消费,年老时的消费也会减少。 11.考虑一对夫妇关于要多少孩子的决策。假定这对夫妇一生中有20万个小时可以用于工作或抚养孩子。工资为每小时10美元。抚养一个孩子需要2万小时。 A.画出表示一生消费和孩子数量之间的权衡取舍关系的预算约束线(不考虑孩子只能以整数进入家庭这一事实)。说明无差异曲线和最优选择。 答:预算约束线如图21-14所示。最初的预算约束线为BL1。如果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抚养孩子,能够抚养10个孩子。如果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工作,能够赚得200百万美元用于消费。效用最大化时抚养K1个孩子,消费水平为C1 。 图21-14预算约束线 B.假设工资增加到每小时12美元。说明预算约束线如何移动。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讨论这种变动对孩子数量和一生消费的影响。 答:工资上升时,预算约束线旋转为BL2,如图21-14所示。预算线变得比较陡峭,这反映了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增加了。工资上升的替代效应是增加消费,减少抚养孩子的数量。在假设消费和孩子都是正常物品的情况下,工资上升的收入效应是增加消费和孩子的数量。工资上升对消费的总效应是增加消费,但对孩子数量的影响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相对大小。 C.我们观察到,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一般人要的孩子数量也少了。该事实与这个模型一致吗?解释原因。 答:如果随着收入的增加,孩子的数量减少了,这表明替代效应的影响大于收入效应,这一事实与模型一致。 12.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GeorgeStigler)曾经写道:根据消费理论“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如果他们不减少某种商品的购买量,那么当这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他们肯定要少买这种商品。”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概念解释这句话。 答: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乔治所指的商品是正常物品。具体分析如下: (1)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如果他不少买一种物品,说明这种商品是正常品。正常物品指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随之增加;在收入减少时,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随之减少,则这种商品就是正常物品。所以“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他们不减少某种商品的购买量”。 (2)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从而使得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对于正常品而 言,当其价格上升时,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下,消费者将减少对其的购买。所以“当这商品价格上升时,他们肯定要少买这种商品”。 13.福利制度给一些需要帮助的家庭提供收入。一般的情况是,给没有收入的家庭支付最大;然后,当家庭开始有收入时,福利支付逐渐减少,最后就没有了。我们考虑这个计划对一个家庭劳动供给可能的影响。 A.画出假设福利计划不存在时一个家庭的预算约束线。在同一个图上画出存在福利制度时的预算约束线。 答: 图21-15福利制度存在的预算约束线 B.在你的图中加上无差异曲线,说明福利制度会如何减少该家庭的工作时数。根据收入和替代效应进行解释。 答: (a)替代效应(b)收入效应 图21-16福利制度存在的劳动供给决策 当福利制度增加了家庭的收入时,使得家庭的预算约束线平行外移,并且移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福利制度对家庭工作时数的影响要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进行分析。首先考虑收入效应:当家庭收入增加后,家庭的状况比以前变好了,只要消费和闲暇是正常物品,家庭倾向于用这种福利来享受更高的消费和更大的闲暇。换言之,收入效应使家庭的工作时数减少。现在考虑替代效应,由于福利制度的支付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相对于消费而言,闲暇变得更昂贵了,而这就鼓励家庭用消费替代闲暇,换言之,替代效应使家庭增加工作时数。 C.用B中的图说明福利制度对该家庭福利的影响。 答:福利制度增加了贫困家庭的购买力,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使得他们能够享受更高的消费水平和更多的闲暇。但由于福利支付随着贫困家庭收入增加而逐步减少,这种实际税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贫困家庭的工作努力。14.五个消费者有以下苹果和梨的边际效用: 苹果的边际效用 Jerry George Elaine Kramer Newman1266312梨的边际效用66363 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美元,每个梨是1美元。如果有的话,这些消费者最优的水果选择是哪一个?对那些没有最优选择的人,他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支出? 答:在最优时,用于苹果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等于用于梨的每美元边际效用。Jerry和Elaine都是最优选购组合。George和Kramer为获得最大效用,应该多买梨,少买苹果。Newman在购买苹果上会比梨得到更高的效 用,因此,他应该重新分配预算,多买苹果少买梨。 第二十二章微观经济学前沿 复习题 1.什么是道德风险?列出雇主为了降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会做的三件事。 答:(1)道德风险指一个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人从事不忠诚或不合意行为的倾向。是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 (2)雇主为了降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可做以下三件事: ①更好地进行监督。例如,雇佣的父母知道在自己家里安装录像机,以便在父母外出时录下保姆的行为,目的是抓住不负责的行为。 ②提供高工资。根据效率工资理论,一些雇主会选择向其工人支付高于劳动市场供求均衡水平的工资。赚到这种高于均衡水平工资的工人不太会怠工,因为如果他被抓住了并被解雇,他就无法找到另一份高工资工作。 ③延期支付部分工资和奖金。企业会延迟支付工人的部分工资和奖金,因为如果抓住工人怠工并解雇,他就会蒙受相当大的惩罚。延期报酬的一个例子是年终奖金。同样,一个企业也会选择在工人生命的后期进行支付。因此,工人随着年龄而增加工资可能不仅仅反映经验的利益,也是对道德风险的一种反映。 雇主并不需要单独使用这几种机制,可以用这些机制的某种组合来减少道德风险问题。 2.什么是逆向选择?举出逆向选择可能成为一个问题的市场的一个例子。 答:(1)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 (2)在二手车市场上,假定有若干辆质量不同的二手车要卖。旧车主知道自己要卖的车的质量,质量好的索价高些,质量差的索价低些。但买主不知道每辆旧车的质量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买主只能按好的旧车和差的旧车索价的加权平均价格来购买。这样,由于买主无法掌握旧车的准确信息,从而其出价并不区分旧车质量的好坏,质量好的旧车会退出市场,质量差的旧车留在市场上。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质量差的旧车比例增加,买主会进一步降低出价,使质量稍好的旧车也退出市场,如此循环下去,旧车市场就会逐渐萎缩。 所以,二手车市场上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二手车市场成为一个问题市场。 3.给发信号和筛选下定义,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1)发信号指有信息的一方向无信息的一方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所采取的行动。发信号是市场对不对称信息问题做出反应。例:企业会花钱做广告,向潜在客户发出它们有高质量产品的信号。产品优良的企业从广告中得到了相当大的利益,因为想尝试这种产品的客户更可能成为经常性客户。因此,有好产品的企业为信号(广告)付费是理性的,而且,客户把信号作为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内容也是理性的。又如:求职者可以用大学文凭作为向雇主发出证明其能力的信号。 (2)筛选指无信息的一方引起有信息的一方披露私人信息所采取的行动。例:人寿保险公司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交体检报告,以便公司对此人的死亡风险掌握更多的信息。又如:一个买二手车的人会要求这辆车在出售之前经过汽车技师的检验。拒绝这个要求的卖者表明了他的车是次品的私人信息。买者会决定出一个低价或去寻找另一辆车。 4.康多塞提到的投票的非正常特征是什么? 答:孔多塞提到的投票的非正常特征是:多数规则没有产生可传递性的社会偏好。 5.解释为什么多数规则代表了中值选民的偏好,而不是平均选民的偏好。 答:这是因为中值选民所偏好的结果打败了两边任何一种其他主张,中值选民这边拥有一半以上的选民。 6.描述最后通牒游戏。传统经济理论预期这个游戏的结果是什么?试验证实了这种预期吗?解释原因。答:(1)最后通牒游戏的进行如下:两位志愿者(他们相互不认识)被告知,他们将要去玩游戏并可以赚到100美元。在他们玩以前,他们要了解规则。游戏从掷硬币开始,硬币用来确定玩家A和玩家B自愿充当的角色。指定玩家A的工作是在他和玩家B之间分100美元奖金。在玩家A提出他的建议后,玩家B决定是接受还是否决。如果他接受了,两个玩家根据这个建议得到钱。如果玩家B拒绝了建议,两家都空手走出去。无论哪一种情况,游戏都结束了。 (2)传统的经济理论假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是理性的财富最大化者。这个假设得出了一个简单的预期结果:玩家A应该建议他得99美元,而B得1美元;而且,玩家B应该接受这个建议。首先,一旦提出了建议,玩家B只要从中得到点什么,他接受建议状况就会改善。此外,由于玩家A知道,接受建议符合B的利益,所 以,玩家A就没有理由给他的钱大于1美元。 (3)试验没有证实这种预期。事实上,玩家B通常拒绝只给他少量钱的建议。由于了解这一点,扮演玩家A角色的人通常建议给玩家B的钱远远大于1美元。一些人将提出50:50的分法,但更经常的是玩家A建议给玩家B30或40美元这样的量,并把大部分留给自己。在这种情况下,玩家B通常会接受建议。 (4)合理的解释是人们部分受朴素的公正观念驱使。在许多人看来如此之不公正,即使自己一无所获也要拒绝。 问题与应用 1.下列每一种情况都涉及道德风险。在每种情况下,确定委托人和代理人,并解释为什么存在不对称信息。所描述的行为如何减少了道德风险问题? A.房东要求房客支付保证金。 答:房东是委托人,承租人是代理人。房东不知道承租人对产权的关注程度,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收取承租人的保证金可以增强承租人照顾产权的可能性,因为只有这样承租人才能收回他们的保证金。 B.企业把在未来以既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期权作为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 答:公司股东是委托人,最高管理层是代理人。之前公司拥有者不知道最高管理层能否履行他们的职责。给予高层经理人一些股权补偿可以激励他们,使他们能够为了增加公司价值而努力工作。 C.汽车保险公司对在汽车上安装防盗器的客户提供折扣。 答:保险公司是委托人,而顾客是代理人。保险公司不知道汽车车主是否会在停车后故意不拔钥匙,或故意把车停在犯罪高发区。那些特意在车上安装防盗装置的车主更可能爱护、照顾他们的汽车。提供有折扣的保费可以促使他们安装这些装置,从而降低道德风险。 2.假设长寿健康医疗保险公司对一种家庭保险政策每年收取5000美元。公司总裁建议,为了增加利润,公司把每年的价格提高到6000美元。如果公司按照这个建议,会产生什么经济问题?平均而言,企业的客户群中健康的人会更多还是不健康的人会更多?公司的利润一定能增加吗? 答:在保费上升的情况下,那些相对健康的人往往会放弃购买保险的打算。所以保险公司只剩下了那些身体不太健康的保险客户。身体不太健康的人生病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的收入可能下降,而成本保持不变。增加的保费收入可能不能弥补支出的增加。因此,公司的盈利可能会下降。 3.本章的案例研究描述了一个男朋友如何通过向女朋友赠送适当的礼物发出“他爱她”的信号。你认为说“我爱你”是否算作信号?为什么? 答:说“我爱你”很可能不是好的信号。作为有效的信号应该是昂贵的。事实上,信号必须是不太昂贵并且有益,应该给人们产生一种产品质量更高的印象。所以简单的表示“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4.一些艾滋病宣传员认为,不应该允许医疗保险公司问申请者是否否感染了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这种规定帮助还是伤害了那些HIV呈阳性的人?这种规定帮助还是伤害了那些HIV不呈阳性的人?这种规定加剧还是减缓了医疗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你认为它增加还是减少了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按你的选择,这是一种好政策吗? 答:如果保险公司不允许测定投保人是否为艾滋病患者,那么更多的艾滋病病人会参加投保,可以预见保费会十分昂贵。因为公司如果为这样的投保人保险,会增加保险公司的保险费用,这样保险公司会提高所有投保人的保费。这样,没有患艾滋病的投保人会被迫交纳更高的保费,这样他们可能会放弃投保。保险公司会只剩下那些患病(包括艾滋病患者)的保险客户,这就带来了对保险公司的逆向选择问题。因此,不购买健康保险的个体数目会增加。所以这不是一个好的政策。 5.政府正在考虑两种帮助穷人的方法:给他们现金,或者由赈济处向他们提供免费餐。举出一个支持发放现金的理由。根据不对称信息,给出一个赈济处会比给现金更好的理由。 答:如果给予穷人一些现金,他们会用这些现金购买一些最需要物品。这与政府预先确定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并满足他们的需求相比,直接给穷人现金会使他们的效用增加更多。根据不对称信息,在救济处提供免费餐比直接给现金更好。因为,直接给贫困者现金,政府就不知道他们拿这些钱后到底去做什么。而通过救济处提供免费餐,政府就肯定能知道他们的温饱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6.肯(Ken)走进一家冰淇淋店。 侍者:今天我们有香草和巧克力的。 肯:我要香草的。 侍者:我差点忘了。我们也有草莓的。 肯:这样的话,我要巧克力的。 肯违背了决策的标准特征吗?(提示:再读一下有关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那部分内容。)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曼昆_微观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曼昆_微观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
上传日期: 19:13:3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曼昆_微观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观经济学原理 曼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