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论文中期检查导师评语被导师说成不是论文中期检查导师评语 是一篇文档 怎么办

指导老师意见 【实在忍不住】把导师给我的论文初稿意见贴出来_牛宝宝文章网
指导老师意见 【实在忍不住】把导师给我的论文初稿意见贴出来
由于我五一回家玩了,导师没办法跟我面谈的问题,所以她用三封邮件细细提出了修改意见。(wWw.niUBB.NeT]读过n遍之后我依然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于是把这三封邮件贴出来跟好基友们(哦不,是一同写论文的好同学们)分享。内容如下:诗情: 仔细按我的意见修改顺序结构, 然后我们再讨论文章第一章1.1-1.1.2 内容属于传记,不适合当开头,注入 2.2.3。1.1.3 作为你的开头1.2. 1 放到第二章1.2.2 标题删掉" one hundred-year's", 记得不要复杂化你的内容,比如你在本节的重点只是要归纳学者对这本小说的大致看法,不是要重述百年历史。1.3.2 Jane Flax 放到第二章或第三章适合的文本分析中注入第二章的内容重点是什么呢?说法太间接。标题重想。2.1 的标题也重写。2.1.1 标题改成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Brother and Sister 在此节中你可以就三个方面依序谈:性格,能力,对知识的态度 , 这样清楚展示两人的不同,有了不同才有冲突。2. 1.2 如何不平等呢? 引小说中的,情节。把父母、邻居或是相关的人对他两人的期望与看法等表现出来2. 2 标题去掉Growing Pains2.2.1 标题改成: Fmaily Duty and Conflict, 此节讨论集中两人的家庭责任分配,仔细看看作者如何表述两人的经济分配能力,父母、邻居或是相关的人对他两人的期望与看法等,引小说中的句子,立体呈现兄妹负担的家庭责任与义务。有了这样铺垫,读者才能 “进一步” 知道两人的差异2.2.2 和2.2.3 次序要对调。2.2.2 标题改为 The Unsuitable Suitors: Philip, Stepen, Mr. Kenn此节中你要解释介绍分析家庭巨变后,由于经济问题浮现,妹妹的婚姻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然后分别三小节讨论她的三位不适合的对象,这是此小说的重点,你却轻描淡写,不对。由于妹妹婚姻对象的不适当才造成她无法走进婚姻,也无法与哥哥维持一般人有的关系,铺垫了这些分析,才能顺畅地接着讨论:2.2.3 Becoming a Father Figure: Tom Tulliver哥哥如何变成父权载体,重点举例一、二 。分析他的变化。记得,这一节的主角是他第三章的重点是什么?通篇谈一个小说的结尾?太薄弱。读者到了第三章会期待你:交代维多利亚的婚姻观,比如奥斯丁以来的小说结尾如何?大团圆?才子佳人?你要举例。到了爱略特呢?她之前写的?都不结婚吗?她的婚姻观如何?你也需要例举一个她同期的作家所写的,作为对照,表现她的特殊处。记得,不是每个人都看过她的小说。你必需说明小说结尾女主角并没有走进婚姻,她对每一个人的感情如何不同,其纠结处如何不同,她的心思在那里?她最后的决定如何?然后说明小说结尾是洪水与死亡。 作为读者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为何?小说造成震撼感了吗? 震撼在那里?分析论述有节奏,洋葱剥皮般有条不紊,这样读者才能跟着你走到你的结论。不要被过多学者意见所淹没,他们的看法只有和你的分析内容相关时-- 你同意或要反驳时-- 才要引用。所以你目前的第三章开头几页要放到后头,等你交代你的论点清楚后再移入,这样才有加分效果。第三章尾部是你的分析结论,兄妹两人的分歧是由于没有接受同样教育,或者是适用于两性的知识,社会不够开放的缘故等, 你要想想如何引到最后的 “ 结论” ,可以再引miller 一段话,或是重要的学者对她的。你需要用不同的话语重复一下你整个论文内容与重点,以及未来可以做的问题等。你想想,可以改完第三章后再看。欢迎您转载分享:到底什么是科研,看了多篇论文之后又如何写一篇论文呢?
现在刚开始读研,暑假的时候帮着导师做了一些事情,但是大部分是那些杂事。期间也写一些申请书什么,现在叫我写论文。他教我是看看别人的论文,多摘抄别人的,然后不断的去修改,加上自己的想法就是一片论文了。
昨天我和室友讨论,我说这是科研么?他们说能够多看论文,找出一个新的点然后写入自己的想法就是已经很不错啦。至于那些原创性的东西就更难了,我也知道是很难。但是现在写论文大都是摘抄他人的成果,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这样下去只会触犯学术道德的底线。---------------------------------------------------补充-------------------------------------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方向是信息安全。论文是写一篇magazine,我不知道这种是不是大家所说综述报告。
按时间排序
以下是经过医荟园8905--资深医学编辑汇整医学科研论文撰写十大要点总结,在此分享,供读者参考。医学科研论文的一般格式科研成果不是以论文定天下,但是却是它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是研究者运用逻辑思维对其研究成果所作的一种表述。如今科研论文已形成一种独具一格的写作形式。一、标题 (title)标题亦称文题目、题目或者篇名,是论文的内容的高度精华浓缩。起着画龙点睛,一目了然作用。关系论文整体作品形象。是要经过反复推敲而得。有些人对科研论文标题处理不够精确,与内容不相符,有些标题读后感到笼统、模糊、冗长;问题不符或明显谬误者亦有之。一个好的论文标题既能高度概况全部内容,又恰当反映文章本质。使人一看就能迅速获得明确概念。标题要一清楚二精炼三精确。有时可为加强效果,会标题做近一步引申,亦可加副标题。二、作者(author)论文的标题下应有作者的署名及所在单位名称和地区邮政编码等信息。此处的作者应该该科研课题的承担者及主要合作作者,表示对论文的内容负责。论文的署名须实事求是。由两人或以上共同完成的科研项目,署名顺序不应以职位高低论前后,应对该项研究工作的贡献大小做出主次排序。三、提要与关键词(synopsis and key words)提要置于正文之前的一小段。其目的不是文章的结论或总结,是对正文的一个扼要而连贯的重述,以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对下面全文的阅读程度。本段应精炼明快,重点说明主要发现、重要数据和初步结论。尽量反映全文信息量。要避免含糊其辞引读者疑问。文字不宜冗长,一般在100字到150字之间。不超全文的4%左右。为向编制文献索引的人提供方便,提要几个关键词,做为标引,其充分反映文章中心内容的词汇。关键词一般看期刊要求,有的在3~5个,也有3~10个。四、引言(Introduction)引言亦作导言、前言。是正文开端部分,其承接作用。引言主要交代此项研究的来龙去脉,扼要说明课题背景、性质和意义,提及密切相关的参考文献,无需对主题进行过多综述。一般不超全文8%为宜。五、方法(methods)本段内容主要是体现该项的科研构思与实验设计,须说明病例来源、选择、例数;病人性别、年龄、分组方法、疾病的种类等多种详细。有便于他人进行重复和验证。清楚记述观察或实验对象,如受试对象为实验动物,则应表情是否遵守了国家的法令以及关爱和使用实验动物的规定。六、结果(results)结果展示了研究者的科研实验成果。是对工作的成绩作出总汇。确保真实可靠、完整无缺、清晰具体、准确无误。七、讨论(discussion)这一部分是将所获得的资料加以系统化和理性化。同时做出科学的解释与评价。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为结论打下基础。八、结论(conclusion)可独立成一段落,结论需明确条理分明,要鲜明突出留给读者深刻印象。九、参考文献(references)在论文的末后,均相应按照有关规定正确罗列参考文献。这是科研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透过文献的条目的书写质量不仅能看出作者的水平,很大程度上还能反映其学风是否严谨。十、其他(miscellaneous)有些情况下还需附加一些东西,如致谢、附录、补充等。还有,论文的末尾均要有明确日期。
“我之所以看得远,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伊萨克·牛顿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首先论文这个事先且放在一边。首先弄明白你的导师要你做的是什么。你的导师真的只是单纯让你产出论文嘛?我觉得未必。首先是一种学习方法。本人也是学计算机的,所以也是从C基础,算法,数据结构,数据库等等一路从啥都不知道,到初窥门径。大学毕业也就只能算是比一般人懂点编程。知道什么是IDE,写代码要加大括号,一定不能用中文标点(尼玛一脸心酸泪),命令行下能写点小东西,知道个冒泡排序,能一台新机器然后装个server系统,架个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啥的,然后odbc把delphi的东西装数据库,调个存储过程之类的,前面板调query最后显示出来。然后呢?就是个大问题了。我特么学了这么多年编程,到底能干啥?我相信太多的没有继续深造的学生和我当时一样的迷茫。直到进入公司,端茶送水的伺候师傅,老大。千方百计的倒腾几个人家完成的代码拼命看上半年。到头来还是一头雾水。因为所接触的项目,并不一定有个新人能看懂的说明文档。那年头连svn都没有,更没有什么一键显示整个项目结构的逆天工具,就一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list。整个软件的结构是怎样的完全两眼一抹黑,除了海量的代码还是代码。偶尔看到个好的算法,好的模块,暗自欣喜!可算得到点好料,然并卵!最多到模块级别再往上抽象不出来整体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处于那个阶段,计算机这个学科有个致命的知识断层!研究所等高大上研究得到的成果并没有转化到生产力上面。简单的说就是理科和工科之间的差异,突然就这么赤裸裸的出现在你面前。书店,图书馆,各种看书,几种语言的书抱一堆,一看目录一模一样。好不容易弄到本老外教材,看着前言就百十页,目录又是十几页,貌似很有料。结果翻下去除了中文教材都有的什么数据类型,循环嵌套,就是各种指向他个人站点(那时候并没有博客一说)和购买代码的链接。说是工具书,其实就是自费掏钱去买人家的广告。唯一增长水平的方法只有在实际工作当中积累。如果碰巧你的单位并没有一个靠谱老程序猿带你。或者项目本身不够靠谱。又或者干脆干了没两年公司没了。学到什么了?话说回来,在我的理解里。你的导师并不指望你这几年就能拿的出论文。而是要你补完这个断层。怎么补?看论文!论文是什么?论文是前人知识经验的总结,是总结性的报告。换成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告诉你这条路怎么走才是对的,怎么走是没戏的。所以为什么看了论文可以写论文,原因也在于此。哪怕你什么都不做,单纯看够一个方向上一千篇论文的总结。你也可以得到一条很清晰的脉络。然后给这一千篇论文写个目录索引,甚至于抽象出一条研究方向,也就成了你的论文了。我不赞同你室友说的找到个新的点的说法。因为基于你目前状态不太现实。首先知识储备不够,其次工程经验不足。且不说有力无处使,在科研这条路上还是两眼一抹黑。就算有日天的本事,也得分的出头上脚下哪个是天,哪个是地吧?所以,先多看,多想,找到方向才是当务之急。这个方向不是你研究的方向,而是前人已经做过哪些方向。在千丝万缕的知识脉络当中,找到自己能够胜任的,抱定信念去做就对了。
中国的科研信息化
嘛叫科呢?左边儿是禾,右边儿是斗,搞科研地目的,就是让禾满斗呗。咋搞科研呢,它左边是石,右边儿是开,开山劈石,探索道路呗。所以科研,就是死磕自个儿,富裕大众。现在大家有没有觉得这跟罗哥邓爷是一个路子的~?
这个问题一直在脑海萦绕。。。。
我也是对这个问题特别的苦恼,我是做柴油机故障诊断的,本身不太精通故障诊断的东西,像MATLAB,神经网络,信号处理都是后期学的,导师总说创新,找到创新点,看了那么多论文,还是写不出创新点,看到别人都是摘抄大论文,连最后仿真出图都是直接ps,我也不知道对不对。感觉现在研究生论文真是拼,凑,抄三个字概括。
应该是让你写一个review之类的小短文。发在一般的杂志上还是有可能的。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在于review,一方面让你快速了解行业现状,另一方面教会你行文规范。。最终发表肯定不是目的。
top的magazine必然是在这个领域的大牛,或其博士生在某一领域上做了很多研究,才写综述,没做任何实质性工作写综述纯属扯淡,不过国内中文期刊有很多这样,可能是为了申请项目
怎么说呢,现在大部分的研究基本上都有人涉及过了,太难的说实话还真是要大牛才能完成,仅仅靠参考文献是不够的,但是参考文献是必须的,首先起码对研究的领域有整体的了解,比如说做的哪些研究,哪些已经研究的很好了,哪些做的不够好,或者存在质疑,哪些没做。
科研就是创新点,然后通过理论和实验验证或者探究,这个创新点可能很少或者不高,但仍然值得去尝试,光靠参考文献然后加入自己的想法是不对的。
思路比较凌乱,只是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一大段话。
你的问题可以分成几个相关的小问题。1,什么是科研;2,如何科研;3,如何写文章。============= 答案分割线 ==============科研的严格定义我就不去翻wiki了。究其本质,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拓展人类的知识边界。而拓展人类知识边界的唯一途径,朴素的说,就是去做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因此,真正的科研必须要有创新之处(novelty);而对前人工作的简单重复不能算是科研。文章是对你科研成果的一个书面总结—你发表的文章使得你的成果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拓展人类的知识边界。写paper,发paper都只是手段,它不是也不应该是科研的目的。只有你从事了真正的科研,那么“写文章”才能算得上是有意义的行为。相反,倘若“写论文大都是摘抄他人的成果,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那么这种把写文章当做目的行为不能算是科研,写出的东西—从科学精神的角度讲—也没有任何意义。尽管“科学精神”可能许多中学生都具备,但现代科学研究需要从业者具备高度专业的知识技能,因此总的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即便具备专业知识,我们也不可能无中生有做出科学发现。作为数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我会把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读paper,另一半时间用来思考,演算,做记录;我相信别的领域大致也是如此。读paper的目的是为了汲取知识和灵感,并让自己尽可能保持在学术前沿—即人类知识的边界处。这个边界拓展得很快,因为全球科研人员的努力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努力--很可能只几年功夫一个热门领域就变冷了,用俗话说就是“坑被填得差不多了”。一旦你看了很多paper,走到了学术前沿,接下来你要拓展它,做出自己的贡献。科研有三条原则,按重要性排序如下:1,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2,做力所能及的事情;3,做有意义的事情。第一条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原则;第二条确保你的目标最终是可以实现的;第三条使得你的成果对人类有进步意义。一般来说你的目标很难同时满足上述三个原则:你觉得有意义的而又可以容易实现的,通常别人已经做过了;别人没有做过的又真的有意义的事情,通常难度极大;别人没做过的而又相对容易的,则通常是大牛们不屑于去做的,意义不大的事情。现实中的绝大部分科研人员实际上只能在坚持前两条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做到第三条。对于一个科研新人(几乎所有的硕士和博士生都属此类)而言,导师的指导是必要的。前者最常犯的错误,一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重复前人的研究,二是是制定一个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标。一个合格的导师应该能够帮助学生避免这类错误。我在法国念博士期间,被导师要求做了(他自己也做了)很多在我看来只符合前两条原则,但在实际中没有多大意义的研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没什么技术含量,甚至本科生就可以完成。这一度让我很沮丧,觉得念这个博士纯粹浪费时间,因为在我原先的想法里,似乎一篇博士论文的目标应该是解决某个高大上的问题,就像我们在那些传奇数学家的传记里看到的那样:黎曼在博士论文里证明了黎曼映射定理,该定理是“复分析里最深刻的定理之一”;哥德尔在博士论文中证明了哥德尔完备性定理,这个结果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数理逻辑以及数学哲学的认知;图灵在博士论文里发展了图灵机,研究了计算理论和停机问题,这些工作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石;等等,等等。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自己知识经验的逐渐累积,我慢慢认识到当初的想法天真得可笑。黎曼,图灵以及哥德尔们不过是极其罕见的特列罢了。现实中大多数科研人员都不是黎曼或者图灵那样的绝世天才,可能整个科研生涯中都难以做出划时代的发现。作为一个普通人--不是天才的人都归为这类--从事科学研究就应该像从事其它任何事情一样,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全新的方法或者技巧在学术圈里极少出现。大部分时候,科研人员的日常只不过是把某个已有的结果做一点点改进,或者只是把一篇文章的结论或者方法应用到另一个地方。学术圈还算是宽容的:这些成果,只要不是太trivial,都可以算是publishable results,即,被认为具有潜在的科学价值。诚然,每年全世界产生的科技论文--不管是博士论文还是期刊会议论文--成千上万,其中可能大概只有不到1%真的能够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剩下的99%对人类的贡献可以小到忽略不计。但谁知道呢,或许是那99%构成了那1%脱颖而出的土壤。=====================我不是学术大牛,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可思议的经验可以分享,但一些小小的感悟还是有的。首先,Don't be intimidated. 起码在数学领域里,许多paper看起来很困难,很technical,但其实可能只是唬人的把戏。许多发表的成果,把它当做一道习题的话,只要你掌握了相关背景知识,其实不见得比一些研究生课程里带星号的课后习题更难。我不久前的一篇文章里有一个数学证明,详细的写下来大概需要30页A4纸,圈外人若看到了大概会惊为天人。真相是,这确实是一个费时费力而且需要数学技巧的工作,它花费了我整整一个月时间,但它无论如何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困难。实际上,经有前人在一个相关的问题上做过相似的证明;我的证明只不过是(稍微夸大点说)依样画葫芦,然后补上几个地方缺失的环节而已。没有多少人可以无中生有写出30页证明来。最后,送上乔布斯那句话,Stay hungry. 就我在法国大学里看到的情况是,逆天的强者不是没有,但那是少数;很多教授副教授没有比我聪明很多。不管天资如何,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工作狂。就以我导师为例,他除了吃饭,睡觉以外都在工作;我大部分时候找他都会发现他在如饥似渴的读paper。他不用手机,也不参与太多社交,每天唯一的放松可能就是雷打不动的10公里慢跑了。我想说的是,科研当然十分依赖天分,但天分之外知识和经验是决定性的优势。
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中国的论文:总结你做的一堆J8破事,分析这个破事可以投什么杂志,想办法提出个问题。
只看论文来写的不是论文,是综述不动手自己做出成果来写的不能称为论文。
有自己的想法很重要呀,你可以通过读别人的论文学习人家分析问题的思路,导师也可以教授你分析问题,引导你进入课题,还是很重要的,至于写论文那就更加需要读别人的论文了,通过读别人的论文,你可以学习到一个公式,一个算法之类的如何去写出来才能使得一个对你们研究内容没有多大了解的审稿人看懂的吧,
材料是为填充论文所用的,摘抄别人不是让你抄袭,是让你用别人的观点来合理的分析你的题目,合你思想的能用,不合你思想的,就得分析为毛不符合,从而,一片论文就产生了,学会梳理材料,是研究生最基本的能力。
今天我们老板在实验室给我们开会,期间也说到了论文的问题。他说硕土生的学习生活是这样的。老师可以告诉你,在哪个地方挖井,但是具体怎么挖,用什么工具,要挖多深,这是你硕士生要干的事情。只是老师保证他所指的地方一定会有水而已。听着他说,好像明白点什么,但是还是一脸迷糊。我也是计算机专业,信安的。
发现,创新,找规律求突破,都是科研的形式
把别人的想法梳理,然后加上自己的想法做“科研”的,我认为只有在一定领域有足够耕耘和深度的人才能做的;如果一个入门者也这样的话,这样的科研不过是中国人最擅长的灌水而已。科研是“做”出来的,实验需要动手做,理论计算也要动手算,绝不是仅仅提出一个想法而已;如果这个想法是创新点,那至少应该有实验或者理论的探索甚至佐证。“Idea”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都在一个领域工作的人,除了那些引领本领域发展的大牛会有神来之笔之外,对于大部分科研工作者来讲,自己能想到的,别人一般都可以想得到——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其实“idea”太多了,多的这个领域的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些工作可做。关键是判断这些idea的价值,是否可行,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目的,是否可以实现。
有一种下面这张图的感觉。。。科研固然是从看看别人怎么做开始的,但是“加上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可是不简单的。科研固然是从看看别人怎么做开始的,但是“加上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可是不简单的。
我估计你应该是学文科,导师才会给你指这么一条路。
我认为你导师指的路是值得你去走的(除非他真的连基本的学术修养都没有!)因为:首先,我觉得这还谈不到科研层面上,只是一个论文的撰写的问题。其次,你导师让你多看文章绝对是正确的,这是一个你了解学术前沿非常重要的渠道,好的论文能让你接触研究方向的实质,他们的观点能够代表这个领域很多人的想法,所以让你摘抄是让你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再次,对于研究来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多数情况下,你自己根据仅有的知识所想出来的觉得很牛逼的点,往往都是别人论文中都会有较为详细的阐述,所以论文出来没有任何的创新性可言。所以,学习、摘抄别人的论文,是你筛选研究方向、发现问题的一个重要路径。最后,在我们这样的教学体制下,原创研究论文是非常非常难的一个工程,一篇有重要意义的论文不是三五个月就能弄出来,那是需要在一个领域长期深入学习、摸索才有可能有所见地的。所以:
完成一篇能够满足学校标准的学术论文就真的不是一个科研范畴的事情了,他更像是一个编辑(当然不只是编辑)干的事。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撰写常规论文的思路(自己长期撰写论文的思路):“自己提论点,用别人的论点做论据,用擅长的领域做案例”:自己提论点:那就是说论点得是自己的,就是你的中心思想。这样才能体现你自己的论文的创新性。关于如何提论点,也有很多方法,比如将别人的论点跟自己特有的领域相融合等。用别人的论点做论据:这个时候摘抄就派上很大的用处了,因为别人的观点不是你自己的,但是好几个人的观点如果能佐证你的观点,那么他们就是有意义的。用擅长的领域做案例:理论观点联系自己擅长或者从事的领域,那么既能做到观点创新,又能让论文论述更加饱满、真实。以上谬论,希望能够帮到你!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导师跟我说我的论文被撤回要重写,该怎么办 啊?_百度知道
导师跟我说我的论文被撤回要重写,该怎么办 啊?
毕业论文重写怎么办?
提问者采纳
你的论文为什么会被撤回呢?那你也只能找英国智酷帮你了。就这样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论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qsb方法在wwb公司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硕士论文,硕士论文应用,硕士论文,代写硕士论文,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硕士毕业论文,硕士论文格式,硕士论文字数,硕士论文致谢,工程硕士论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qsb方法在wwb公司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硕士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选择不对,努力白费------如何选择硕士论文导师?
各位专业硕士(MBA和项目管理)的同学们:
课程学习完之后,进入选论文导师阶段。各位怎样选论文导师呢?
&&&&很多同学在浏览导师的介绍之后,根据导师的所谓行政职务、知名度等等来选择,这样的选择方法,很难选择到满意的导师---无数同学的杯具换来的经验教训。行政职务和知名度带给你的是中看但不中用的东西,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这已经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
对于各位在职的同学而言,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硕士论文,是最终目标。这也是选择导师的最基本的准则。因此,在选择导师之前,了解导师怎样指导学生完成论文的方法、所指导出来的学生的硕士论文质量等尤其显得重要。很多学生在选择导师不当,出现如下问题:
导师没有时间指导学生论文,特别是哪些有行政职务、所谓知名度高的教授,他们要么忙于行政事务或应酬,要么忙于搞所谓科研项目赚钱,成天应付变态的甲方,哪有时间过问学生的研究问题?
导师不能给出研究方向,或者给出研究方向,但没有给出具体研究题目,或者给出研究题目,没有给出研究架构、方法,让学生一头雾水,不知论文从何处着手。这样的教授,根本对研究方法无知,事实上,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教授,因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从来就没有过关于研究方法的教育,有也只是皮毛。由于对研究方法的无知,才会出现中国的科研论文数量处于世界前列,但质量、原创性却处在100多位之后,甚至不及某些非洲小国。我在4年前就下过一个结论,“大陆一流大学的博士论文(包括北大、清华)不如台湾三流大学的硕士论文”,最近的一个新闻报道证实了我的这个结论:台湾的科技实力排在全球第6位,仅次于美国,中国大陆排名为第36位。另外,不要认为教授、博导的水准就一定比副教授的水准高(在中国,原因你懂的!),本人就曾经遇到过一个极品教授博导,认为定性研究不需要研究数据!他(她)不知道,定性研究需要访谈资料、公司档案、问卷调查等等数据(data),而他(她)指导的论文,是通过通过空洞的思辨来凑篇幅的----这正式中国大陆学术研究的典型特点。哪有那么多好思辨的内容,没办法只好拷贝在CNKI上下载的材料,结果当然很杯具-----过不了反剽窃软件。
最后完成的论文,过不了反剽窃软件!这是很大的麻烦!我曾经了解到某次,申请答辩的论文,有三分之一以上过不了这个软件----不能答辩。很多论文超过70%的重复率!真正杯具了!
本教授指导学生论文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工作经验,初步选定论文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管理的面和所有可以深入的点、战略与运营、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科学、技术创新与扩散、营销、供应链、服务设计、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等)
本教授根据研究方向,阅读有关文献,确定研究所用的理论和研究框架
根据研究框架和研究数据收集的难易程度,确定采用定量还是定性研究方法或者两者的结合。
本教授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发给学生一篇类似题目的范文和参考文献(我会上传到dbank里面,并通过学生的电子邮箱共享这些文档),让学生通过模仿该论文来开展研究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很清楚知道,本教授要的是什么样的论文----学生的目标明确了!
学生收集数据、完成分析、撰写论文,交给本教授初稿。本教授审阅之后,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修改,提交,再修改......,一般至少需要5个来回。因为论文主要框架已定,大部分修改是排版、文档规范性等方面。
最后,本教授着重审阅、甚至亲自帮助撰写论文摘要,特别是英文摘要。本教授十分注重摘要的质量----评委唯一仔细阅读的部分。
最最后,本教授会重点审查致谢部分----本教授认为,致谢应该是一篇学术论文最关键的部分之一。是“画龙点睛”的“点睛”部分。并且,评价一篇硕士或者博士论文,不用看整篇论文,只需要看致谢就够也----如果致谢写的不让人感动,论文也质量好不到哪里去!说到这里,我又要把台湾的论文致谢和大陆的论文致谢做一个比较:1)台湾论文致谢紧挨在论文英文摘要之后,而大陆论文致谢则放在整个论文的最后面部分。本教授赞同台湾的方式---感谢要让大家看得见,放在前面的致谢,让人感觉到的是作者的真诚,而放在论文后面的话,这个致谢就显得有些敷衍了。大陆的这种放置致谢的方式,本教授认为十分变态----行政主导学术的结果!2)台湾论文的致谢,文笔十分生动、感人!本人曾经给我带的很多研究生和本科生阅读过台湾硕士论文的致谢,很多女生在听我读这些致谢的时候,她们都哭了----真的很感动!而大陆学生的论文致谢,内容显得十分空洞,文笔十分乏味,感觉十分虚假!从论文致谢的写作水平可知,大陆学生的中文水准和台湾学生的中文水准,根本不是在一个数量级上。两岸同文同种,差距咋就那么大呢?原因?你懂的!!
& 本教授会通过面谈、QQ语聊、电子邮件等方式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本教授指导的论文90%以上的成绩在良+以上,优秀率占10%,从学院层次看,良+以上不到10%,优秀率仅仅0.2%左右。本教授指导的学生,在论文答辩的时候,会感觉很有面子。而相反,很多其它同学,无论论文研究有没有费力,答辩的时候都很没有面子------论文问题太多---你说都是那么大年纪的人---很多都是部门领导,在答辩时论文被批的一塌糊涂,杯具呀---虚荣的代价!
总的说来,我对论文的要求是很简单的:我常常告诉我带的研究生,如果你们好意思把你们的硕士论文拿给你们的儿子(女儿)阅读,说,这是爸爸(妈妈)的硕士论文,行,我让你们过!!
&& 真正的导师不是我,而是你们自己的儿子(女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硕士论文导师评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