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姓在线满文翻译成汉字满文是啥?

鄂姓_鄂姓起源、名人、家谱、起名_百家姓大全_911查询
输入姓氏的汉字或拼音,如查找沈姓起源,输入沈或shen后点查询即可
& 鄂姓 鄂姓起源 鄂姓名人 鄂姓家谱 鄂姓起名上一个:  下一个:
来自一、姓氏源流鄂(è)姓源出有六:1、出自姞姓,以国名为姓。黄帝的姞姓子孙封在鄂国(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夏商时为诸侯国。商末,鄂侯在朝中为大臣,与西伯姬昌、九侯并列为三公 。商纣看中了九侯的女儿,娶为妃子。但九侯的女儿性情端庄,不愿陪伴纣王作那些荒淫无耻的勾当,纣王一怒之下,杀死了九侯父女,还把九侯做成肉酱。鄂侯见九侯死得冤枉,便同纣王拒理力争,结果也被杀死。后来鄂侯的子孙后代以国名为姓,称为鄂姓。2、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晋袁侯光曾封于鄂邑(今山西省乡宁县),其支庶子孙又的以其原封地鄂邑为姓,称为鄂姓。3、亦出自姬姓,以地名为氏。据《名贤姓氏言行类稿》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顷父之子嘉父叛晋,奔至鄂,称鄂侯,其后遂以鄂为姓,称为鄂氏。4、出自芈姓,以国名为氏。据《史记·楚世家》载,周夷王时,楚君熊渠自称楚王,并封三个儿子为王,其中二儿子熊挚红被封于鄂国(今湖北省鄂城),称鄂王。他的后代子孙遂以鄂为姓,称鄂姓。5、出自岳姓所改,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代。岳飞,被封为岳鄂王,他遇害以后,其四子岳震、五子岳霆避难逃亡江南,不敢以岳为姓,子孙散居各地,在黄梅县住(湖北省)的一支便以岳飞封号鄂为姓,称为鄂姓。6、巴郡蛮族七姓中有鄂氏。二、迁徙分布(缺)鄂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鄂姓出自姞姓,得姓于商末周初,是以国为姓的姓氏。相传黄帝的姞姓子孙受封于鄂,即今天的河南省南阳,是夏商时的诸侯。商末鄂侯与西伯姬昌、九侯并称“三公”,纣王不仁,杀了九侯,鄂侯为了替九侯伸冤,得罪了纣王,全家被杀。鄂侯的子孙从此就以国为姓,世称鄂氏。又有学者认为鄂氏出于春秋时期,根据《名贤姓氏言行类稿》上记载,鄂氏出于晋鄂侯,他的子孙以爵号为姓。而《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国熊渠的第二个儿子红被封为鄂王,他的后代就以鄂为姓。《姓氏考略》上则说,楚王的弟弟鄂君被封于武昌东鄂,子孙就以国为氏,称为鄂氏。鄂是湖北省的简称,在春秋时代属于楚国的领土,称为鄂邑,隋、唐两代并被置为鄂州。古代的鄂州在今湖北省武昌市,是全国鄂姓人家的发祥地。望族居于武昌郡(今湖北省鄂城县)。三、历史名人鄂 恒:字松亭,伊尔根觉罗氏。清代官陕西知府,著有《求是山房集》。鄂千秋:汉朝开国功臣,刘邦立国后嘉奖功臣,鄂千秋不思高官厚禄,首举萧何有万世之功,当封第一,刘邦听其言,又封鄂千秋为安平侯。鄂尔泰:满洲镶蓝旗人。康熙举人,授侍卫。雍正时任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平定诸苗,前后数十战。世宗尝说自信不如信鄂尔泰之专,鄂授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鄂克逊:富察氏,清满洲镶黄旗人。父鄂通武,事世祖,有战功,授拜他喇布勒哈番。鄂克逊袭职,雍正七年(1729年)卒,享年八十八岁,谥武襄。鄂穆图:清代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尝燕马通读书,好为诗,开满洲文学之先河,著有《北海集》。四、郡望堂号 1、郡望武昌郡:公元221年三国吴孙权分江夏、豫章、庐陵三郡之地,设置武昌郡。不久改名江夏郡。两晋太康初年又改为武昌郡。相当今湖北省武汉至江西省九江一带地区。2、堂号安平堂 :汉代时沛人鄂千秋,从汉高祖定诸侯有功。在汉高祖大封功臣的时候,一时位次不好决定。鄂千秋说: 萧何是万世功,应居第一。 这意见很称刘邦心意,因此封鄂千秋为安平侯。此外,鄂姓的主要堂号还有:“进贤堂”等。============================================================【鄂姓宗祠通用对联】〖鄂姓宗祠四言通用联〗源自鄂国;望出武昌。——佚名撰鄂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鄂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功膺上赏;系出侯封。——佚名撰鄂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西汉初鄂千秋,以谒者随刘邦平定诸侯有功。分封功臣时,他向高祖建议:“楚汉对峙时,萧何固守汉中,立下万世之功,应该是第一功臣。”高祖说:“你能举荐贤人,就当受上赏。萧何虽然功高,有了你就更贤明了。”于是,封他为安平侯。下联典指鄂氏来源于商代鄂侯,当时,他与鬼侯、文王并称为“纣之三公”。-----------------------------------------------------------------〖鄂姓宗祠六言通用联〗满洲文学先导;汉代开国功臣。——佚名撰鄂姓宗祠通用联清代大学士鄂穆图,崇德举人,尝燕马通读书,好为诗,开满洲文学之先,有《北海集》。下联典指汉代安平侯鄂千秋,刘邦立国封功臣,千秋位置未定,他不思高官厚禄,首举萧何有万世之功,当封第一。刘邦听其言,又封鄂千秋为安平侯。-----------------------------------------------------------------〖鄂姓宗祠七言通用联〗受汉祖进贤之赏;表关中给饷之功。——佚名撰鄂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汉鄂千秋,以萧何常守关中,转给馈饷,曰:“此万世之功也。”当第一。高祖曰:”进贤受上赏,何功虽高,得鄂益明。” 转自
别人正在查
(共21个) 站长工具:
(共9个) 交通出行:
(共11个) 休闲娱乐:
(共8个) 民俗文化:
(共15个) 学习应用:
(共25个) 身体健康:
(共12个) 占卜求签:
911查询官方微信关注 ww911cha已收藏本页面
万能的糗百
谁知道怎么把汉字翻译成满文
或者谁家里的老人会写,百度搜过了
没有相关的APP
回复 4楼:[鼻孔有点痒]非物质文化遗产
估计在故宫里住着吧
回复 3楼:谢谢
我找找这个输入法
回复 2楼:[哀怨]我需要写出来
前几年据说全国会说满文的只有三个人了,现在都不知道还在不在了,认识满文的可能会多一点吧
记得有个输入法是可以的,在蒙文类别里有满文。这种少部分才用的文字谁愿意花精力去开发APP啊
你可以用手机语音助手试一下
分享该糗事到糗友圈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满语单词满汉对照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满语单词满汉对照集
&&满语单词满汉对照集
你可能喜欢0272&姓氏略考-鄂姓-历史名人
九.历史名人:   鄂 秋:(公元?~前190年待考),沛人(今江苏沛县)。著名汉朝开国功臣。
  汉高祖刘邦立国后嘉奖功臣,鄂秋时为谒者,他首举萧何有万世之功,当封第一。
  此奏十分符合汉高祖的心意,刘邦听其言后很高兴,说道:”进贤受上赏,何功虽高,得鄂益明。”于是封鄂秋为安平侯。
  鄂秋捧旗上楼,旗上楼,自己也自然就上楼了。
  鄂穆图:(公元年),满族,亦名鄂莫克图、鄂漠克图,字麟阁,号遇羲,张佳氏(章佳氏),海西女真后裔;满洲正黄旗,长尼和乐人。著名清朝大学士、诗人、满族鄂氏鼻祖之一。
  张佳·鄂穆图是满清是满族入关后第一位诗人,曾为爱新觉罗·皇太极讲译书史。
  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张佳·鄂穆图在盛京(今辽宁沈阳)考中秀才,明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又中举人,之后即翻译《大明会典》,为皇太极讲译书史。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张佳·鄂穆图随清廷进入北京,擢升为秘书院侍读。后来又受命参加编撰清太祖、清太宗两朝实录,将《纲鉴会纂》、《诗经》、《尚书》、《礼记》翻译为满文。
  张佳·鄂穆图谙熟兵法,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些战役中充任幕僚,很少在京师停留,偶有停留亦甚短暂,所以立功的机会极多。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张佳·鄂穆图随博洛进入福建。
  清顺治四~顺治八年(公元年),张佳·鄂穆图随济尔哈朗平定四川及其邻近各省,返京后授弘文院侍读学士,其间被赐世袭骑都尉。
  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张佳·鄂穆图被提升为秘书院学士后,又随多罗安郡王爱新觉罗·岳乐前往外蒙古,征讨蒙古喀尔喀后路土谢图汗。
  清顺治十五年
(公元1658年),清廷将内三院撤销后,授张佳·鄂穆图为中和殿学士。之后,他又随和硕亲王爱新觉罗·多尼南下,征讨南明桂王朱由榔,夺取了云南、贵州。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征战胜利结束。同年,清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辞世,清圣祖继位,恢复内三院,张佳·鄂穆图再被授予秘书院学士。但在张佳·鄂穆图随军回师北京途经天津附近时,患病逝世,终年四十七岁。
  张佳·鄂穆图生前与汉族文人有一定交往和诗作酬唱,在他去世后,其子鄂赛图在朝中为官,有机会整理和刊刻父亲遗留的《北海集》,并请父亲的汉族友人和文坛名流作序,由此,有更多的汉族文人全面阅读和接受了张佳·鄂貌图,并把他的名声传扬开来,如为《北海集》作序的施闰章、陈廷敬、张玉书、洪承畴诸人,撰写《特授光禄大夫内秘书院学士兼礼部左侍郎加一级鄂公传》的徐元文,以及曾应鄂赛图之请为其父作墓志铭的王士祯。
  清康熙时期的诗坛大家王士祯曾在《居易录》中称誉张佳·鄂穆图道:“满洲文学之开,实自公始。清嘉庆年间,满族诗人铁保奉命编撰八旗诗集《熙朝雅颂集》时,将张佳·鄂穆图置于本集卷一第一名,收录鄂貌图诗作十三首,并曾赋诗赞誉其“北海留遗籍,文章辟草莱”的历史功绩。
  作为满族入关的第一批诗人,张佳·鄂穆图和他的作品反映了进入异族文化环境给诗人带来的问题和压力,同时也显示出民族文化融合的大趋势。通过对张佳·鄂穆图的身份背景、诗歌创作和作品传播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作为清朝第一批满族知识分子的代表性人物,“第一”诗人张佳·鄂穆图在清初的出现,意味着满汉文化整合的新阶段的开始。他的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更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作为“入关第一诗人”,张佳·鄂穆图可谓成长于入关前、活跃于顺、康之间的第一代满族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诗作多清新之语,风格雅正;由于族籍和出身,个人命运不可避免地和现实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诗歌为其提供了一个抒发性情和积郁的天地。第一代满族社会培养出来的文人,包括张佳·鄂穆图、高塞、禅岱、图尔宸等,人数虽不多,对于汉文化在本民族中的传播却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更大的贡献还是作为创作者将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融入文学创作之中,自成一家。他们的出现不仅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文学现象,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张佳·鄂穆图所隶属的满族诗人群体自公元十七世纪中叶开始出现,并在规模上不断扩展,其后有广为人知者如纳兰·成德、爱新觉罗·敦诚、爱新觉罗·敦敏等人的出现。满族诗人群体指的是满族诗人基于共同的族籍所赋予的文化背景、处境和心态,形成自己创作团体和风格的诗歌文化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是清朝社会近三百年满汉文化整合的历程,所谓文化“整合”就是指不同文化的兼容和重组,是异质文化之间彼此吸收、借取、认同并且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满汉文化的整合,深深影响了清朝的中国社会,而清初为其开端。这一时期满汉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对立较为明显,但是吸收与融合的趋势也在潜生暗长。满汉文化融合早期的种种现象仍有待于研究,早期满族诗人的出现即其中之一。这个群体对于两种文化的整合有着特定的历史责任和经验,承担着沟通和交流的历史使命,在这一过程里,自身的经历和命运也因两种文化的互动而发生了决定性的改变,张佳·鄂穆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鄂克逊:(公元年),满族,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著名清朝大臣、将领,满族鄂氏、傅氏鼻祖之一。
  其父为富察·鄂通武,在清康熙年间征讨俄罗斯侵略军有战功,越级授骑都尉,授拜他喇布勒哈番(骑都尉)。
  鄂克逊取其父名首音之谐音汉字为汉姓,后袭父职,仕清世祖。
  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吴三桂反,京师闻变,时有杨起隆诈称朱三太子,私改元“广德”,号其徒为“中兴官兵”,裂布裹首以白,披身以赤,谋作乱。其徒黄吉、陈益等三十余人,聚正黄旗周公直家。周公直是承恩伯全斌之子,家居鼓楼西街。周公直出诣都统祖永烈告变,杨起隆等遽举火。当时鄂克逊正好行过鼓楼,见火起便跳上屋顶张望,见贼皆披甲露刃,遂奔告兵部尚书纳喇·明珠、都统马佳·图海。兵部赶紧派遣富察·永烈与副都统觉罗·吉哈礼率兵包围周公直家。贼益纵火,流矢如雨,鄂克逊冒矢执刀冲入,连斩十余人,擒陈益、黄吉,悉数诛之,独杨起隆遁去。七年以后,马佳·图海驻军于凤翔时终于捕获杨起隆,槛送京师,诛之。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春,鄂克逊以参领衔从定南将军觉尔察·希尔根赴江西,至南昌,当时吴三桂的军队攻陷了浙江龙泉,在石灰澳拦截清军。石灰澳是龙泉要隘,南曰山都澳,北曰河塘澳,吴三桂军阻险筑垒相犄角。鄂克逊则率军一举夺其隘口,击破南北诸垒,吴三桂军被迫撤退。鄂克逊追击至曹林,连拔十余寨,遂复龙泉。后吴三桂军再次进攻,皆被鄂克逊击破。
  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鄂克逊跟从简亲王爱新觉罗·喇布及觉尔察·希尔根进攻江西吉安,吴三桂军立阵于城北,以火器战,鄂克逊则率清军破坏其堡,吴三桂军堕壕死者甚众。后吴三桂的大将马宝与韩大任以数万人驰援,双方大战于螺子山,清军大败,鄂克逊也被数创,犹自力战,结果马踣而堕,鄂克逊跃而起,手刃数人,复夺马入阵,收战士尸,奔而殿。
  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韩大任自万安走福建,鄂克逊与乌紥拉·额楚分道追击,在汀州老虎洞连败韩大任,焚其垒,杀其属下将领六人。随后,鄂克逊跟从纳喇·穆占进驻湖南。当时清军拉寨、萨克察率部自安仁赴永兴,被吴三桂大军围困。纳喇·穆占令鄂克逊送米及火药济之,吴三桂军连连阻击,鄂克逊强行攻击而过,将物资送达萨克察部。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鄂克逊率清军与吴三桂属下大将郭应辅、吴国贵战于永州,多所俘馘。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清军下贵州,与吴三桂军大战于新田卫;复进,逐贼镇远,克偏桥、兴隆二卫。纳喇·穆占令鄂克逊袭取重安浮桥,师得济。
  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清军再下云南,围省城,破象阵,鄂克逊夺归化寺东西二垒。 师还,授江宁驻防佐领,再迁江宁副都统。
  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康熙大帝南巡,鄂克逊迎谒。康熙大帝以其功勋殊烈,擢江宁将军,进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
  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鄂克逊以老乞休。
  清康熙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鄂克逊逝世,终年八十八岁,康熙大帝赐谥“武襄”。
  鄂尔泰:(公元年),满族,字毅庵,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著名清朝大臣,满族鄂氏鼻祖之一。
  西林觉罗·鄂尔泰先人投归佟·努尔哈赤,为世管佐领。祖父图彦突官户部郎中,父亲鄂拜为国子祭酒。鄂尔泰一生最主要的政绩,就是在西南地区搞改土归流。
  西林觉罗·鄂尔泰六岁入学,攻读四书五经,八岁开始作文,练习书法,十六岁应童子试,次年中秀才,十九岁补廪膳生,二十岁中举,即进入仕途。二十一岁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此后官场蹭顿,到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三十七岁时,才出任内务府员外郎。可是又淹滞不进,这时他很为自己的官场不利而烦恼。
  清康熙六十年元旦,西林觉罗·鄂尔泰正值四十二岁,他作诗自叹:“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又在《咏怀》诗中吟道:“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当时他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绝没有想到后来能出将入相。
  西林觉罗·鄂尔泰官运的转机是在清雍正帝继位之时。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农历1月,他被任命为云南乡试副主考,农历5月,被越级提升为江苏布政使,成为地方大员。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又晋升为广西巡抚。在赴任途中,雍正皇帝觉得他仍可大用,就改封为云南巡抚,管理云贵总督事,而名义上的云贵总督杨名时却只管理云南巡抚事。所以,鄂尔奉在西南开始官职虽为巡抚,而实际上行使着总督的职权。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农历10月,西林觉罗·鄂尔泰获得总督实职,加兵部尚书衔,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改任云贵广西三省总督,次年得少保加衔,清雍正十年(公元1731年)内召至京,任保和殿大学士,居内阁首辅地位。后又以改土归流之功晋封伯爵。同年,因清政府在西北两路用兵,他出任三边经略,赴陕甘前线督师,数月后回京复命。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4年),贵州改土归流地区土民叛乱,雍正帝以西林觉罗·鄂尔泰对此经理不善,削伯爵,但对他信任如故。雍正帝死后,鄂尔泰出任总理事务大臣。
  清乾隆间元年为钦点会试大总裁,除大学士职务以外,他又兼任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衔太傅,国史馆、三礼馆、玉牒馆总裁,赐号襄勤伯。
  西林觉罗·鄂尔泰在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病逝,终年六十六岁。乾隆大帝亲临丧所致祭,谥号“文端”,配享太庙,入祀京师贤良祠。一直到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因其侄鄂昌与门生胡中藻之狱,被撤出贤良祠。
  西林觉罗·鄂尔泰著有《西林遗稿》。雍正皇帝编著的《朱批谕旨》中就收有《鄂尔泰奏折》,汇集了他在云贵广西总督任上的奏疏。
  西林觉罗·鄂尔泰的元配夫人瓜尔佳氏早卒,续娶的是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喜塔拉·迈柱的女儿。西林觉罗·鄂尔泰后与迈夫人感情甚笃,不娶妾,生有六子二女:
  长子鄂容安,官翰林院掌院学士,河南巡抚,两江总督。娶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历山东安徽承宣布政使,乙酉科云南主考博尔多之女。
  次子鄂实,官前锋统领,娶补氏,都统,总督江南等处七省漕粮补熙之女,未久卒。继娶大学士高斌之女。
  三子鄂弼,充西安将军,娶领侍卫内大臣信勇公哈达哈之女。   四子鄂宁,位至云贵总督,娶内大臣海望之女。
  五子鄂圻,娶庄亲王允禄之女。   六子鄂谟,娶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迈柱之孙女。
  西林觉罗·鄂尔泰一门的鄂氏一族高官厚禄,联姻望族。
  鄂 恒:(生卒年待考),满族,字松亭,伊尔根觉罗氏。著名清朝官吏,满族鄂氏鼻祖之一。
  清朝时期官至陕西知府,著有《求是山房集》。   鄂莫岚:(生卒年待考),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极地研究专家。
  鄂俊泰:(生卒年待考),辽宁沈阳人。著名公路工程专家。
  鄂基瑞:(公元1932~今),回族;安徽和县人。著名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1949年抵沪,就读于上海新闻、出版、印刷工会高级业余学校。
  1955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共复旦大学统战部长,侨办主任,校伊斯兰文化研究室主任。教授。
  主持《复旦百年志》编撰工作。上海高等院校海外交流联谊会副秘书长兼学术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主要学术著作有《郭沫若传》、《张资平——人生的失败者》、《郭沫若五四时期美学思想初探》。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辞海》及《辞海文学分册》主要撰稿人,《简明中国新文学辞典》、《中国现代文学词典》常务编委、主要撰稿人。
  鄂华男:(公元1932~今),湖北荆门人。著名现代作家。   在南开中学念书时就开始发表作品。
  1953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1956年后以《自由神的眼泪》系列国际题材小说驰名文坛。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正式成为专业作家。现为吉林省文联副主席,一级作家。是第四届全国文联委员,第四、五届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第五、六、七届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出版了长篇小说《水晶洞》,《在黛色的波涛下》,《翼王伞》中短篇小说集《自由神的眼泪》,《女皇王冠上的钻石》、《艺术的控诉》,《丹凤朝阳》,《幽灵岛》,《宝石的地图》,《盗火者的足迹》,《鄂华中短篇小说选》,《走向命运的星辰》,《天空的梦》,散文报告文学集《天池纪想曲》,《黑海的帆》,《鄂华报告文学选》、《魔鬼队的覆灭》;电影剧本《祭红》,《绿十了号沉船》;长诗《雁姑峰上的石像》等三十多部著作。
  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奖,全国报告文学奖,全国广播剧奖,东北文学奖大奖。作品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各卷。
  先后访问过罗马尼亚、澳大利亚、苏联、英国、美国、朝鲜等国,是我国当代文坛有卓著成就的作家。
  鄂锁令:(公元1934~今),达翰尔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195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任齐齐哈尔市三十七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他从教四十余年来,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总结实践经验撰写了二十多篇理论水平高、实用价值大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方面的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国家、省、市级书刊上。其中获得专家评价最高,社会效益最佳而闻名全国的《六步教学法》一文,获得省优秀科研成果奖。国家教委先后两次在上海、北京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上向全国推广。
  他所任过领导职务的吉林省镇来县的教育,由于他用理论结合实践去指导教学第一线。由全省最落后县成了省先进县,升学率居全省之首。特别是调任齐齐哈尔二十中学校长十来年,科学管理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改革课堂教学,普遍运用六步教学法,大幅度大面积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使一所设备落后、师资低、质量差、升学率从全市之尾一跃而为全市之首,成为省先进学校。省、市新闻界多次宣传六步教学法及其实践硕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二十一个省、市在推广运用六步教学法。
  由于他成绩卓著,贡献突出,多年被评为省的先进工作者。并被编入《中国当代教坛名人传略选》、《中国当代名家名师传略》二书中,兼任齐市龙沙区教育学会副会长,《学习报》特邀编辑。
  鄂允文:(公元1934~今),满族,原名鄂元骧;北京人。著名现代影视剧作家。
  少年失怙辍学,1949年投身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先自学而走上文艺创作道路。军队转业后,历任文书、书记、文化干事、文艺编辑、编剧、国家艺术二级编剧,兼任无锡市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及江苏影视协会常务理事。
  创作了《蛇侠》、《湖水情》、《梦回江南》、《腐草》等影视剧十七部。其中电影《二泉映月》获文化部授予1979年度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前五名音乐奖;参加阿尔及利亚、埃及、美国、意大利举办的中国电影周、回顾展和第五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领衔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堂堂男子汉》获全国首届“乌金奖”电视剧三等奖;《江海明珠》获全国广播连续剧“白玉兰杯”剧本创作纪念奖。
  著有《山水画家倪云林》、《倪瓒艺术生涯与历史评价》、《清閟诗文漫志》和《阿炳事考争鸣比较与订讹》收入“倪瓒生平与艺术及其影响”国际研讨会和“阿炳艺术”国际研讨会研究文集。
  传略辑入《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   鄂栋臣:(公元1939~今),江西广丰人。著名大地测量学家。
  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
  从1984年10月起参加中国首南极考察队开始,先后五次远征南极科考,四次赴北极并曾到达北极点考察。1991年起兼任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
  曾任中国南、北极考察队副队长、党委副书记等职,是全国唯一同时参加过“四首次”者: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建立长城站、参加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建立中山站、参加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赴北冰洋考察、首次中国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
  主持负责中国十七年南、北测绘科学考察和测绘科研攻关项目。
  1986年7月~1999年7月,担任了十四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鄂梅莲:(公元1950~今),女,达斡尔族;内蒙古莫力达瓦旗人。著名舞蹈艺术家。
  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校舞蹈科。内蒙古舞协会员,兴安盟中级艺术系列评审委员会委员。兴安盟歌舞团教研室主任、三级编导。
  1988年参加了内蒙古文化厅文艺于校联合举办全区舞蹈编导教研班,并创作了舞蹈作品。1989年参加国防科工委平台基地文艺汇演,
  1990年在兴安盟文化处举办的首届全盟乌兰牧骑舞蹈培训班,主要担任讲授舞蹈编导课。同年参加内蒙古舞蹈比赛,1991参加国防科工委平台基地文艺汇演,1992年参加北京国防科工委录像文艺比赛,1994年参加了文化部少数民族文化司、内蒙古文化厅联合举办的内蒙古自治区舞蹈编导培训班。1994年参加沈阳铁路局文艺汇演。
  近年来创作了数十部舞蹈作品,有群舞《草原情》、《美酒哈达献亲人》、《军人的风采》、《欢乐的牧场》、《神圣的炮手》等作品。
  多年来创编大量作品,如《欢庆》、《天使的祝愿》、《蒙古人》、《烛光里的妈妈》等二十余部作品,同时还担任舞蹈教学工作。
  鄂竟平:(公元1956~今),河北乐亭人。著名国家公务员。
  197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2月参加工作,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工专业大学毕业,教授级高工。
  1973年2月,吉林省梨树县白山公社插队;1975年9月,吉林省水电学校学生;1977年8月,吉林省水利设计院干部;1979年9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工专业学生。
  1983年8月,先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电部、水利部办公厅部长秘书、计划司干部、计划司计划处副处长、计划司计划处处长、计划司副司长。
  1993年6月,先后任海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主任、党组书记。   1997年5月,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1年5月,任水利部党组成员、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2003年8月起,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副部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满文在线翻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