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名字叫森威作一幅上大学的小学毕业典礼七言对联联

分享(包括微信):
对联对联是一种文学形式的应用文。应用范围广,园林胜境、亭台楼阁、婚丧喜事、寿祝庆典、游乐交往、铭心励志都可以用。对联兴于五代,盛于明清,现仍被人们喜爱。因此对联优美精巧,能够灵活多样地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愿望等,既可以激励自己,又可以教育别人,既有趣味性,又有艺术性。写对联首先要看对象和场合,要力求切合当时当地的其人其景,不能乱用。如春联、寿联、婚联、挽联、励志联等固然不可混淆,就是用于山川名胜、楼台亭阁,也要有各自的特色。另外,同一种对联,还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如春联,今年的与去年的、甲地的与乙地的就应各不相同;寿联、婚联、挽联更要根据不同对象写出个性与感情色彩。如不管时间、地点和人物的不同而乱写,不仅写不出好对联,还会闹笑话。其次,写对联讲究对仗工整,整齐美观。对联虽只有两联,但要求十分严格,好的对联不仅要字数相等,还要意思相对,虚实相对,平仄相对,含义深远,音调铿锵。如杭州岳坟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意思上是把爱国名将岳飞与奸臣秦桧等人作了鲜明对比,爱憎分明;形式上,词性、结构、平仄以至色彩等,都十分妥贴完美。对联的对仗有所谓正对(上下联所写之事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反对(上下联意思相反相成)、串对(下联为上联的补充)之分,另外,在遣词造句方面还有许多讲究,如嵌字、藏画、寓典、谐音、回文、叠字、拆字等,有些是文人卖弄才学的游戏文字,不足为训,但多数仍有助于对联的精巧,值得学习借鉴。第三,对联全用竖写,上联在右边。有些对联(如春联)多数有横联,又叫横披,一般用一个四字句,意思也要与上下联相关,并有“点睛”作用。对联的字数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以五、七、九言较常用,也有短至二字,长至数百字,仍称对联的。 对联文学宝库对 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沾墨才题梅似雪 挥毫又赋柳如烟   珠树自绕千古色 笔花开遍四时春   九天日月开新运 万里笙歌乐太平   人寿年丰家家乐 国泰民安处处春 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人勤三春昌 地肥五谷丰   大地春光好 农村气象新   和风吹绿柳 时雨润春苗 人寿年丰歌盛世山欢水笑庆新春一家和睦一家福四季平安四季春军民团结家家乐党政清廉户户欢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储蓄不嫌存钱少 节省经常积累多   开源能引千泓水 节流可聚万盘金 军属门上光荣匾 战士胸前英雄光   东风吹暖英雄门第 喜报映红光荣人家   人民军队所向无敌 钢铁长城坚不可摧   校园沸腾春来早 师生团结佳话多   尊师爱生风尚美 勤学苦练气象新   兢兢业业育桃李 勤勤恳恳做园丁 春草满庭吐秀 百花遍地飘香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人间福满门   春回大地千峰秀 日暖神州万木荣   旭日融和开柳眼 春风摇曳送莺喉   楼外春阴鸠唤雨 庭前日暖蝶翻风   燕舞莺歌喜盈在地 桃欢李笑春满校园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百问不烦百拿不变 笑容常在笑口常开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爆竹传笑语 腊梅吐幽香   锦秀山河美 光辉大地春 劳动门第春常在 勤俭人家庆有余   春到山乡处处喜 喜临农家院院春   山青水秀风光好 人寿年丰喜事多 通用新春联(3) 去岁曾究千里目鲲鹏展翅乾坤大国正华年花烂熳今年更上一层楼桃李争春天地宽人逢盛世寿增添新春共饮团圆酒日月有情迎港返一枝红杏沾春雨海峡同浇统一花山川无恙盼台归两贴春联喷墨香猪年大有诗千首树沐阳光欣致富岁岁年丰添美满鼠岁丰登酒一船花承雨露庆发家家家幸福庆团圆两岸三通金光道雪里梅花霜里菊贺岁红联增喜气一元复始艳阳天炉中宝剑火中钢迎春白李报春和原野雪消千里绿九州瑞气迎春到绿满川原山滴翠 神州光泽万家春四海祥云降福来春回大地路飘香九州雨顺千山绿且把桃符纪盛世 岁月峥嵘须搏拼六合风调万户丰常将竹叶报平安年华潇洒莫蹉跎春酒一杯歌两制四面青山披锦绣水水山山处处画神州十亿盼三通三江绿水涌春波家家户户年年丰春光永驻军人府粮海棉山丰几载 举国江山俱似画日照长辉烈士家桃红柳绿又一年满天春色最宜人潇潇春雨润桃李柳绿栎红新岁月春风万里山山绿 处处园丁育栋梁莺歌燕舞艳阳天旭日一轮处处红庭前绿竹迎风舞果熟粮丰呈富岁大地春风温我宅座上嘉宾对酒歌花红柳绿饰新楼中天日丽到吾家 贴 春 联 的 来历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727 责任编辑:王友池 ]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趣谈对联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455 责任编辑:王友池 ] 对联,俗称对子。贴对子,已是京西乃至全国千百年来形成的民风民俗,迄今,经久不衰。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行业,甚至不同村落,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民俗,唯有贴对子,是最广泛、最普遍、最崇尚文明、最富有文化内涵,而且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民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对联挂在柱子上的联语叫楹联;贴在门上的对子叫门联;对联升堂入室叫中堂;办婚事贴对联叫婚联;办丧事挂对联叫挽联;为老人祝寿叫寿联;恭贺各类喜事的对联叫贺联;春节贴对子叫贴春联。细分还有节日联、行业联、题画联、书斋联、书法联和画室联等等,要属春联最时兴、最普遍、最集中、最隆重、也最富有民族特色。  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对联文化的普遍应用,对联则不仅是为了贴、挂、装饰庭堂楼舍,而是融汇到了人们整个生活之中。游玩时,交往中,餐桌上,乃至文人相会,都把对对联当做一种文化交流,文化娱乐,甚至把它当做文明的对话,也有的把它当做发泄感情的工具。总之,历史上曾有许许多多的脍炙人口的对对联的故事。  传说,有一位长工骂地主的故事。一位穷秀才无奈只好给地主打工,一个久旱不雨的暑伏天,老地主硬是让长工去锄田,说什么旱锄田,涝浇园,旱田越锄越劲旱,长工秀才只好头顶烈日去锄田,老地主不放心地坐在地头上监工,干活的秀才汗流浃背,渴如吞火,只好恳请东家给点水喝。东家没表示给水,反而顺口出一副对联:  天上下雨不下水,下雨才能变成水,下雨变水多费事,天上不如就下水。  长工秀才听了东家的联语,放下锄头,对答如流地对出了下联:  财主吃饭不拉屎,吃饭才能变成屎,吃饭变屎多费事,财主不如就吃屎。  那个监工的老地主一听觉得自己受到了凌辱,一气之下带着水甩袖而去,长工秀才随机去附近山泉喝水去了。  还传说,古时候有位书生进京赶考,路上被强盗抢劫,饥寒交迫,只得乞讨。到了一户财主门前,那财主看他这副穷相,即出一上联云:“棕树剥皮成光棍。”  书生知道财主有意讽刺他,即对下联道:“花椒开口见黑心”。生动形象地道出财主的黑心肠。  据说袁世凯自称皇帝后,下令举国欢庆,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情狂情狂情情狂  “当庆”、“情狂”,都是当地吵丧时的哀乐声。这副对联巧妙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袁世凯的蔑视。  还传说一光棍汉贴春联的故事。人家过年男女老幼阖家欢乐,贴春联,放鞭炮。自己过年也得像过年样,尤其贴对子不能免俗,因此,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有酒、有肉、有豆腐  无儿、无女、无妻室  横批是:一人过年。  说明了贴对子的习俗,非常普遍,尤其贴春联,几乎达到村规民约的程度。一到小年腊月二十三,天天有日程安排,二十三糖瓜沾(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准备肉(杀猪宰羊);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全都有;三十儿,擀煮饽饽皮儿。  这个二十四,写大字,就指的是买大红纸写对子,因为一个村坊里写大家的很少,尤其能写对子的更是无几,必须早准备,早请先生把对子写好,三十儿再贴。京西都是三十儿上午贴对子,大概全国也如此。因为三十儿是阖家团圆之日,就已经是过大年了。大年三十儿贴对子,更有除旧迎新的意义。  春联不仅贴在大门二门上,大柁的立柱上贴上抬头见喜,出门的迎面墙上贴上出门见喜,进门的影壁上贴上大大的福字,就近的碾子上也要送它个小福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合都有固定的.联语。  猪圈的门口贴上: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骡马成群  牲口鞍子的鞍桥子上贴上:  日行千里路  夜走八百程  鞍子的迎风上贴上:“一路平安”,相当对联的横批。以上这些对联,都是固定场所联,几乎家家通用,是个大氛围的民俗。  趣谈对联,谈古论今。历史上的好对联,多如牛毛;有名联家层出不穷;脍炙人口的对联故事,如雨后春笋。只是个别的过俗,俗得不堪入耳,更不能登高雅之堂。  当今,一个崭新的先进文化的时代,对联文化仍是一朵绚丽的鲜花,在文化艺坛上盛开不败。  为了摄取对联文化的营养,我走访了京西的几个山村和门城镇的大街小巷。看得出,确有不少对联出自联家之手。  如一个鞋店的门联:  前程远大脚跟须站稳  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  某肉店的门联:  听凭拣肥挑C做到无争无悔  绝不短斤缺两保证又正又公  某药店门联:  三更到来三更卖  半夜敲门半夜开  某理发店门联:  虽是毫末技艺  却为顶上功夫  以上这些行业性对联,表达了经营宗旨,体现了经营特色,对于繁荣市场,扩大商品销售,提高服务质量,装饰店铺门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即便站在文学艺术的角度看,这些民众文化,也绝对是俗而不俗。  在集联的旅途中,也确看到了联中的玉中之瑕或叫美中不足。给我一个不大好的印象:内容太单调,文化内涵太浮浅,有的真是驴唇不对马嘴。  说及内容单调,大部分对联不是“财”,就是“福”,含“财”字的对联最高,几乎过半,不是财源广进就是财运亨通。也许这是时代的一个特征,人们把钱看得过重。但劝君莫要忘记,钱是人挣的,只要人活得健康,勤恳,尤其堂堂正正,生财有道,不悉财源没有。如像有的高官,已是厚禄,但还是贪心不足,竟敢受贿几百万上千万人民币,用人民的血汗中饱私囊,到头来,弄个身败名裂而告终。如果他的卧室里早挂上这样一幅对联。并以之为座佑铭,他和他的家人都会跟他幸福一生。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银  此联充分说明了为官惠民,为官清廉的重要性,告诫属官务守清廉,不义之财莫取分文。  内容单调与卖对联的有关。看到的对联大都是印刷品。一个地区的千家万户,都买一两个商贩的对联,内容肯定是单调的,甚至是相同的。买的对联贴在你的门上,不一定门当户对,不一定附合你的口味,不一定能激励你奋发进取,还是自撰自书为妙。如果一个单位,一个村庄,注重培养一两个书写对联的能手,我们民族的对联文化,将会又是一个崛起的时代。  我还目睹了这样一副对联:  迎新春吉祥如意  心想事成好运来  横批是:前程似锦  这哪里叫对联,只不过随便说了三句好听的话凑在一起,纯粹是风马牛不相及,既连不上也对不上。是卖错了?是买错了?还是贴错了?反正是错了,错得让人纳闷儿。这样的错如出在一个不识字的家庭还有情可原,可它偏偏出在一个处级干部家的门上。这样的对联不如不贴省得留给后人当笑话。  还有的上下联颠倒,横批与对联不附,更谈不上横批是上下联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总之,平庸之作甚至拙劣的联语随处可见,不过,这都是灿烂文化的美中不足。  不论任何事情,场所、场合,有没有对联人们的感受就是不一样,如新年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勃;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觉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游览景点有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景胜如画;悼亡时用了它,使人悲中生慰,思随美德。所以,它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比诗词还大。它能以美观的形体,工整的对仗,铿锵的音韵和书法艺术,雕刻艺术相结合,相得益彰流芳百世。如果把文学艺术比作一个绚丽多姿的庞大的百花园,对联文化,它就是这园中一荣盛开的格外光彩夺目的奇花。谈对联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337 责任编辑:王友池 ] 对联是我国文学遗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字字相对,句句相联,优美、和谐,为世界各国拼音文字所不能及。对联是从对偶句演进而成的。我国自古就有对偶的修辞方法。尧时《击镶歌》已具有对偶的雏形。汉魏歌行,对偶尤多。六朝的骈体文,通篇都要对偶。到了唐代,律诗中间四句都要相对,于是对联初步形成。由此逐步演进,形成了我国文学形式中的一枝奇葩,在世界文学之林中独树一帜。对联付诸于实用,托始于春联。春联是从桃符转变而来的。《荆楚岁时记》载门旁设二极,以桃木为之,画“神茶”、“郁垒”二神象以压邪,叫做桃符,此种风俗由来很古。五代时,蜀主孟昶,每年除夕叫学士作词题于桃符上,置门左右。末年又自作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相传这是我国春联的开始,实行春联与桃符性质不同。桃符的作用,在于“压邪”、“驱鬼”;春联的作用,在于纳福招祥。春联起初只在春节时贴在门的两旁,随后,凡楹柱上都贴上春联,故又叫“楹联”。后来凡是结婚、祝寿、哀挽、起屋等等,都用对联来表达思想感情。于是对联的应用日益普遍,其实用价值远远超出诗歌、散文等各种文学形式,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艺作品。对联文字精练,所以修辞要求特别讲究,每一个字词都马虎不得。我认为,作对联要注意“三美”与“三讲”。现分别说明如下:三美格式美对联要注重格式,而且要求严格。“对联”顾名思义,必须彼此相对,上下相联。不对不联,就无所谓“对联”。联字可以包括对字,所以对联又可称为“联语”,可单称为“联”。为使上下联相对,首先要求字与字相对,这又可分为狭义的与广义的两种。狭义的就是人名对人名,动物对动物……广义的只求词性相同,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其次要求词组与词组相对。如“日丽风和”对“山明水秀”(联合词组相对);“国法严明”对“党风端正”(主谓词组相对)。最后,要求句子成分也要相对,就是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还有上下联结构形式也要相同。不过,对联字字精练,句子成分不完备,只要上下联能够相对就可以了。当然,对联的格式并不是呆板的。有些对联,上下联各可自己相对。象“旭日芙蓉,晓风杨柳”对以“青山北廓,白水东城”。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本不应重复,但错综相对是可以的。象“千家万户着先鞭,胜过千军万马;万水千山换新貌,争呈万紫千红。”这种对联反觉得很优美。词性相对也可以灵活运用。象“年丰物阜家家乐,日丽风和处处春”,“乐”是动词,“春”是名词,但在这里,名词被动化了。又有一种活对,象李义山诗“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牵牛”是星名,与“驻马”完全不对,却因“牵”与“驻”对,“牛”与“马”对,也就可以成对了,而且显得更有趣味。总之,对联的基本格式不可乖舛, 而运用之妙则在乎一心。“对”也称“对仗”,其名目很多。有一种叫“正对”,即上联与下联所表达的是相同或相近的内容,是并立的事物相对。象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是正对;有一种叫“反对”,上联与下联所表达的是相反的事物,是相反的事物互相映对。象“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就是反对。此外,还有其他对仗形式。例如有一种叫“流水对”,上联与下联表达的是互相连贯的意思,因而不能任意颠倒。也就是说,上下联合起来实际上是一句话。象“昨夜春风初入户,今朝杨柳半垂堤。”这种对仗形式既符合对仗的基本要求,又显得生动、流畅。对仗最忌讳“合掌”,即意思完全相同的相对。例如“年年”对“岁岁”,“家家”对“户户”。这种对仗读起来令人生厌。二、声调美对联与律诗一样要讲究声调。汉字的字音有不同的声调。南朝时周著《四声切韵》,接着沈约撰《四声谱》,从此汉字的读音被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除了平声之外,其余上、去入声都叫仄声。诗词和对联都讲究声调的平仄。对联有平起式和仄起式两种。平起式就是:平平仄仄平平咋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式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五言对联的平仄格式是截去七言对联前面的两个字。(以上带的字,平仄可以通用)平时所说的“一、三、五勿论,二、四、六分明”,就是指七言联的第一、第三、第五等字平仄可任意使用,而第二、第四、第六等字必须严格分明。实行只有七言联的第一字可以平仄不拘,第三、第五两字有时也要分明。象“仄仄平平仄仄平”句,第三字如改用仄声,就会变成“弧平”(即前面六个字只有一个字是平声),这是不允许的,需将第五字改用平声以纠正,即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象“山雨欲来风满楼”就是如此。又如“仄仄平平平仄仄”句,第六字如改用平声,就会成为拗体,第五字应改用仄声以救正之,即“仄仄平平仄平仄”,象“万水千山换新貌”。五言联也仿照这样,其余四言、六言、八言等都可以类推。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末字必须仄声,下联末字必须平声。符合声调规律的对联,读起来比较顺口,读起来比较悦耳。但是不可墨守成规,拘泥不化,运用之妙仍在心灵。象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句,全句只有一个“身”字是平声,但仍不失为名句。对联上联与下联的声调应该相反,但在题江西南昌滕王阁的诸名联中,有一联云“……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对以“……人在天水一色之中”。这里,“湖山千里”与“天水一色”平仄相同,仍不失为名联。可见胶柱鼓瑟,是不能弹得好调的。由于语音的变化,现代普通话的四声变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已经没有入声。其中第一声和第二声大体相当原来的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大体相当原来的仄声。但是,现代普通话的平声里,也包括了原来的一些仄声字,所以欣赏古人名联的声调美仍要依古之四声为准。学习古之四声也不难,只要多读古诗词就会明白。此外,旧辞书如《辞源》、《辞海》也都载有字的音韵,不难一查而知。作对联当然也以符合古之四声平仄为好。不过,现代人作的不少春联类,对平仄规律已不那么讲究。然而,即使是现代的平常春联,也须注意声调美。只有这样,读起来才能一样有致,朗朗上口。三、艺术美艺术包涵很广,这里所说的艺术,单指狭义的文学艺术而言。就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象“红日紫云天富贵,青山绿水地文章”一联,红日、紫云、绿水都是平常的形象,可它们与“天富贵”、“地文章”联系起来,就给人以无穷的联想。“天”和“地”在人的眼前顿时多彩多姿,生动起来;象“全民共享三春景,举国争攀四化峰”一联,就把当前社会生活描绘得春意盎然、龙腾虎跃、热气腾腾;象“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一联,就使人民群众热爱民族英雄,痛恨奸佞的爱憎分明的情感跃然纸上。对联反映的内容如果与当前社会生活格格不入,或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够健康,则无论形式多么美,也谈不上真正的艺术美。旧时曾有一联“碧纱待月春调瑟,红袖添香夜读书”在今天看来,它就不美了,因为它所描绘的生活,以及它所追求的情调,在现代人看来并不可取。假若将上述对联改动一下,改为“花晨月夕同调瑟,红袖青衫共读书”,那么,作为新婚春联,表现男女平等,男欢女爱,共同奋发向上的思想情感,还是可取的。所以,选用对联,一定要注意到它的内容,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联如果有现实主义的高度艺术性,即使格式、声调稍有不合,也无妨它的艺术美。三讲要讲求有实用价值散文、诗歌可以秘不示人;对联则不然,总是要公开给大众看的,所以要有实际的用处。古人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辟,可以怨”。对联也是如此,兴、观、群、怨就是实用的价值。春联、庆贺联富有兴、观、群的要素,哀挽联则富有怨的要素。对联如果没有实用的价值,即使辞藻华丽,也不能称为好对联。要讲求有欣赏的价值由于对联是要给大众观看,所以一定要有欣赏的价值。如果平平淡淡,味同嚼蜡,就失去对联的特色。所谓欣赏价值,就是要艺术性和思想性高度的和谐统一,而且要有时代感。有些古人对联在当时有欣赏价值;而在今天,时过境迁就可能失去欣赏的价值了。象春联“袍笏传家远,簪缨世泽长”,婚联“画眉笔带凌云气,种玉人怀咏雪才”,以前都曾经被誉为好对联,现在就觉得迂腐不堪了。还有那些标语、口号式的对联,看了没有一点趣味。至于名胜古迹联更要注重有欣赏的价值。一个极平常的地方,如果悬上有特色的名联,往往会使这个境地的声价增加百倍。云南昆明的大观楼真实是一个普通的楼台,自从清人孙髯题上了那脍炙人口的180字著名长联,才使之闻名遐迩。文字对于山水的增色有这样的魅力,对联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要讲求有教育意义好的对联有象座右铭一样,浏览之间使人受到熏陶,情操潜移默化,精神得以升华,春联大都表示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有催人奋发向上的作用。即使描写山明水秀、风光明媚的对联,也能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故乡、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至于那些描写金迷纸醉的腐化生活、流露消极悲观情绪以及表现颓唐没落意识的对联,不但没有教育意义,而且含有毒素,应予以剔除,不使贻害社会。现时代的文学作品,都要坚持“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的原则,对联也应如此。所谓古为今用,就是要使对联这种古老的文学艺术形式为现时代的社会生活服务,并使之发扬光大。所谓推陈出新,就是要把传统的联语加以发掘和研究,舍弃糟粕,吸取精华,并创作出更多适应现时代需要的好对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对联,必将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日臻完美。对联知识漫谈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71 责任编辑:王友池 ] 对联知识漫谈 一、什么是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它是我国汉文化的一朵奇葩,是汉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我们一般把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语对偶,音韵平仄对称,内容上相互关联呼应,形式上彼此排比对称的两句话组成的文体,称为对联,我们把上句叫上联,把下句叫下联,上下合称一副对联。由于它的形式独特,语言鲜明,音韵和谐,内容风趣,意义深远,用途广泛,上下关联,一气呵成,具有诗的神韵,再加上优美的书法,显著的张贴,从而成为艺术中的艺术。自产生到现在,雅俗共赏,贫富咸宜,历来为我国各族人民群众和国际友人所喜闻乐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不论民族、年龄、贵贱都喜欢玩赏和运用,成为节庆大事、游行集会、婚礼丧祭、居室补壁、装点亭台、抒发激情、寄托理想、传播文化、状物抒志、传神壮威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在艺苑中具有特殊的位置和艺术的魅力。 二、对联的起源 关于对联的起源,说法很多,实际以讲究对称和谐为美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是对联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在一些古文献中,对句的运用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尚书洪范》中就有“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有作好,尊主之道”等语,《周易》中也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词句。但还不能称之为对联,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登上大雅之堂,则是后来的事。一种说法是,对联由题桃符演变而来,宋代诗人王石石就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桃符就是对联的别称了。起初,人们为了辟邪在桃符上刻的是神荼、郁垒两个神名,后来为了方便就写成对联了。据《蜀祷杌》载后蜀主孟昶于归宋前之岁除日,题桃符于寝门云“新年纳佘床,嘉节号长春”,这是见于史册的最早的一副对联,一般把它称为对联的起源。后来对联的运用日益广泛,逐渐出现了迎春用的春联,婚庆用的喜联,贺寿用的贺联,哀挽用的挽联以及亭台楼阁、风景名胜楹联柱上悬挂的楹联,书斋厅堂悬挂的厅堂联。不论悬挂和张贴都形成了一定的格式,从艺术到形式上也日益成熟了。  对联是由对偶句发展而成,说准确些,它是在诗、赋、骈文的创作实践中对偶艺术臻于成熟后的产物。人们自觉地和广泛地运用对偶艺术到诗文创作中,是始于西汉的司马相如等赋家。后来又出现了骈体文,骈文和诗歌中出现了大量书对精工的作品。至此,对联产生的条件完全具备,即从骈文的母体中分娩而出,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对联。 对 联 基 本 知 识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208 责任编辑:王友池 ] 对 联 基 本 知 识对联历史悠久,六传广泛,雅俗共赏,是体制短小,文字精练的一种文学形式。在我国众多的名胜古迹之中,对联随处可见,这些对联都和景点相关的历史传说、人情风物有密切的联系,与景点融为一体,往往成为景点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景点的重要欣赏对象,给人知识,发人联想,助人游兴。(一) 形成对联的文字条件商周两汗以来诗人的对偶句、魏晋南北朝以来辞赋的骈俪句,为后代对联的形成在文字上做了原始积累。汉语词义、汉字字形的特点决定了使用汉语、书写汉字的人对于“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有独钟;3000年前,先民就已使用对偶句了。唐五代以来律句的形成与属对句的独立倾向,已为对联的来临铺平了道路。盛唐以后形成的格律诗、律赋,已其属对严格精密见长,个成为文学新品的一支(例略)属对之句还都是诗文的组成部分,但它们的独立性在渐渐加强。(二) 形成对联的载体条件古人早就认为鬼魅畏惧桃木和桃木制品。先秦就有人用桃木人、门上画神像祛灾除祸。对联出现的时间,当不早于晚唐、不晚于五代。最早出现对联的地方是后蜀,保留下来的最早的对联是后蜀孟昶写的对联。(2)对联的分类:1.春联:我国最早出现的应用范围最广的对联。2.门联:也叫门贴、门对。门联与春联不同,不是节日临时性的,而是长久刊缀在门旁。3.堂联:是一种装饰联,用于美化厅堂、居室的。4.寿联:为年长者祝寿用的。5.挽联:是用来哀悼死者、治丧祭祀的对联。 对联常识点滴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231 责任编辑:王友池 ] 对联常识点滴楔子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站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这是因为汉字的独特造型与结构造就了对联:(1)汉字的方正典雅、齐整庄重,上下联语句的工整对仗,赋予了对联结构上的均称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与享受。(2)汉语音韵的抑扬顿挫,上下联语调的和谐应对,使得对联诵读时表现出神妙的音韵美,给人以听觉上的愉悦和快感。(3)就其内容而言,有褒扬、有批判;有抒情、有绘景;有对历史的深思、有对现在的剖析……。可以说:优秀的对联是集思想、书法、音乐、诗歌、造型艺术于一身的完美的艺术珍品。它能启迪人们的心智、慰藉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对联的演革与渊源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这是对联最原始的形式。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书籍中,就存在许多含有对偶因素的句子。例如,《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论语》中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后来,在汉赋以及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骈文里,句子更是“奇偶相配”。隋唐以后,律诗兴起,其颔联、颈联都是对仗的,把它们单独抽出来,就是一副对联。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对联做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律诗中分化出来的。这是现代对联的来源之一。对联的另一个来源是集句。把原来各不相干的词句按照一定意义集在一起,恰成对偶,也可形成很好的对联。沈括《梦溪笔谈》说,王安石曾摘“鸟鸣山更幽”对古人诗句“风定花犹落”。这样,比原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妙,因为后者上下句只有一层意思,而前者上句是静中有动,下句则动中有静。对联的来源之三是文人的专意创作。一般认为,后蜀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春联,是传世的第一副对联。(此“中国第一联”或可作为一种提法,而不能就此论定。例如唐太宗就曾题书藏晋词一联语:“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对联的发展、形成有其漫长的演变过程和民间性等,并不能确认哪是真正的首联。北宋末宣和年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日常用对联榜门的一个先例。南宋的杨邦V在金军攻破建康,威武不屈,咬破手指,用鲜血在衣襟上写下十个大字:“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朱熹筑沧州精舍,曾自书一联:“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明清两代,对联的发展达到全盛,主要表现在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对联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家家户户以至各行各业都有了挂贴对联的习惯。寺庙道观、风景名胜地点,用它做楹联;日常交际中,人们用它祝寿、庆婚、哀挽、题赠;文人学士用它写景咏物,言志抒怀……对联的类别(一)就对联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而言大至可以分为三类:1.正对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比如:“春水接天长,一网收来鱼满载;东风吹地暖,千锄种下谷盈仓。”这种对联的上联与下联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相补充,都只具有“一面性”的特点。2.反对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比如:“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有“反对为优”的说法,就上边的这幅对联联以“反对”方式命意言事来看,确能引人注目,其艺术效果也不同一般。3.串对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比如:“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上列楹联,上下联的命意顺承连串,均有珠联壁合、一气哈成之妙。(二)从用途上来分,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谐趣联等。1.春联。上文我讲到,到了明代人们用红纸代替桃木,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春联。至于人们传说的王羲之改春联之事,(“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纯属传说,是人们仰慕其书法而已。春联,顾名思义是春节时人们用来表示喜庆的一种良好祝语,或表示合家团聚生活幸福,或祝愿来年五谷丰登事事如意……。例:运际升平人共乐,气当和淑鸟知春。人寿年丰家家乐,国泰民安处处春。布谷鸣春人勤物阜,瑞狮舞彩国富年丰。门对青山羊免群群嬉碧毯,窗含绿水鸭鹅队队戏银波。(农村用)灵活经营财源茂盛,薄利多销生意兴隆。(商业用)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学校用)在些我说明一点,春联和其它用途的联语在字数上有着区别,即上下联一般都是单数,取“阳”,尽可能避免双数,因为在我国传统意识中,双数为阴。2.喜联。喜联又叫婚联。是人们对结婚者的一种良好祝愿。它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这种对联有一个特点,就是上下联语中一般都或明或暗的含有一个能表示夫妻意义的名词。例:秋水银堂鸳鸯比翼,天风玉宇鸾凤和声。梧桐枝上栖双凤,菡萏花间立并鸳。3.寿联。寿联现在一般很少有人再写了。在清朝时极为盛行,是老人过寿时,晚辈或亲朋好友赠送的表示赞美、祝愿长命百岁的吉祥话。这种联语分男寿联与女寿联两种。例:鹤算千年寿,松龄万古春。曲谱南薰四月清和逢首夏,樽开北海一家欢乐庆长春。北海开樽本园载酒,南山献寿东阁延宾。以上是祝寿的通用联。古人大庆寿诞是有讲究的。一般大庆整寿。这样一些专为庆贺其一整寿的联语便应运而生。例:五岳同尊唯嵩峻极,百年上寿如日方中。(五十整寿)甲子重新如山如阜,春秋不老大德大年。(六十整寿)从古称稀尊上寿,自今以始乐余年。(七十整寿)日岁能预期廿载后如今日健,群芳齐上寿十年前已古来稀。(八十整寿)瑶池果熟三千岁,海屋筹添九十春。(九十整寿)人生不满公今满,世上难逢我正逢。(百岁整寿)以上所举之例皆为男寿联,在祝寿时,送给寿星的联语因性别的不同,联语是有区别春联漫谈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936 责任编辑:王友池 ] 春联漫谈   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什么是桃符呢?据《淮南子》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象——左神荼、右郁垒。古人是以桃符上书画此二神来压邪的。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后主孟昶亲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自孟昶题桃符以后,文人学士便群起效仿,把题春联视为雅事,于是题春联之风便逐渐流传。  但是,到时了宋代,“春联”还是称之为“桃符”的。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宋代以后,宜春帖多用联语,且把粉红笺写出。有些人集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相传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阁立春联:“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这是春联中挂人齿颊的。  “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 对联的平仄问题 [ 作者:李先鸿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332 责任编辑:王友池 ] 对联运用“平仄”的问题,从读一报一刊来看,争论得越来越火热了。我想谈谈个人的“平仄观”,并请教方家。 “平仄”的地位  平仄,是对联体裁“六要素”之一,至低限度保持了“联脚要讲平仄对仗”。所谓用“今声”或“古声”制联(只要不混用),就说明了“对联要讲平厌”。如果问理由,简单地答:对联是“格律文学”的一种。大小征联启事都强调应征必符合“联律”,没有排除平仄。这些都给“平仄”有了应有的地位。至于是不是每位联家都承认“对联是格律文学”,且不划等号。但是有说“声律只是一种‘对联技巧’”,对联技巧很多,并非每副联都用上它们,岂不是“联脚平仄”也可以“不讲了”,平仄在对联中就可有可无啦。 对联怎样运用平仄  这个问题,笼统而言不能解决问题。我曾总结对联存在三大体系,应分别对待:   一、律诗对偶格律型——必定要正本清源,三平尾要忌,遇到拗句、孤平要“救”。但只限五、七言句,至于七言句子末向前裁出的三、四、六言的短联(或长联中这种短句),可侧重在音步平仄的对仗。不过,五、七言句并非都是律诗句式,还有“三二二”或“二三二”等,这就要审辨,切忌混谈。律诗对偶格律型,格式是固定的。   二、非律诗对偶的格律型——也有称“联律型”的,它没有不变格式可仿。一般包含两个内涵:①句子中的语意单位(即词组、短语、名词),突破双音节(含双音节),有三个四个至多个字不同为音步(节奏点)的。创作时,从严要求应该做到“句中音步平仄要交替,句间音步平仄要互对”;放宽一点来讲,句中、句间音步可不计平仄,句脚一定要计平仄,如果力争句脚按“马蹄格”乃上乘。这类型对联包括“押韵、拆词”等有关修辞形式之“句脚连平或连厌”古今所公认的格律形式。如: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欠缺了解“对联技巧”的人,却说:“若按平仄交替的死板要求,这样的对联还不应打入地狱么?”   三、宽对型——在此,只就平仄上来说它。除联尾外,句子音步及句脚皆不讲平仄,连平或连仄可达好几个字,几乎就跟口头语一样,以表现“句法、句式(节奏)”对仗为主,形成“骈体对”。因骈体自四骈六俪发展至今,早不受“字数”制约(可参阅《增广贤文》与《幼学琼林》等)。例如: 发展就是硬道理;  廉洁堪称好作风。   改革潮/掀起/华夏大地特色;  东方红/唤起/中国人民新生。   像“廉洁堪称好作风”十足的口号也!   三种体系的对联,平仄上的“严宽”各有要求,不可含糊混谈。作为联家的创作,可以自己的爱好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硬要淘汰某一种而提倡一种,现在没有必要,将来估计也没有必要。但是谁占优势?除了“意境”这个前提,创作方式、对法、修辞技法等等当中的特殊点(如集句、磋对、某些假对……),恐怕是重要的鉴别因素。“宽对型”除了口语化占优势,其创作艺术“面”难免有很多被压缩,这就值得深思了。 从“联脚平仄”说开去  既然提出要求对联只讲“联脚平仄”,学对人起码要懂“文字平仄”。懂了文字平仄后而限定用在“联脚”,虽取消音步和句脚的平仄,还不是仍“有约束”。因为某些论说都提到“平仄是桎梏”,只不过是多与少的程度差别罢了,实际上是自相矛盾。当然,应该承认“小约束”与“大约束”无本质区别,但有“松紧”之不同。   “联律型”的对联,早已摆脱诗律型而独立产生、存在,平仄已经宽到“句脚”(或含音步),并没有“孤拗和三连尾”之限制。如: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尘劫/历一千余年,重复/旧观,有幸明贤来作主;  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寒山寺联)   同时从语意节奏上也解决了“五讲四美”、“愚公移山”等一些好的长短“词语”入联不“违律”的问题。如果说这还是“妨碍普及”和“影响创作的发展”,那不如把“联脚的平仄”宣布取消还自由。确实在“也谈不拘平仄的对联属于正格”一文中有这样说的:“非声律联因无声律的限制,……它使原来不熟悉声律而受阻于创作门外的爱好者,比较容易地步入创作的行列。”这种说法我看不太妥当,因为联律型体系已经给“造语”松了绑。至于强调非声联“好捕捉灵感,抒发情思,构建意境,塑造形象”,亦是脱离客观的。这些方面不决定于哪种格式,而在于文学修养与艺术造诣。诗,如“少小离家老大回……”,联如“雪里红梅报喜讯;窗前绿柳诉芳心”,既口语化又意境高雅。某君举例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来编联,再高明也是“口号”。可对联是文学不是口号(其他两体系的对联,也有“口号”的,一般没有宽对型容易出现),口号只是有关文体中的插曲。《对联》开展国庆五十周年《祖国颂》大征联,从见刊的副数上看,可能算得是近十多年收稿最多一次,“非声律”应征之作,可没有占鳌头的,但是已获“参赛权”。   有人提出“要争取非声律联的发表权”,报刊上不是“没有”,其决定是在其境界和艺术价值。发表与否,获奖与否,对联与对联之间本身没有鸿沟,无须谈“争取什么‘权’的”。 附:平仄简表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561 责任编辑:王友池 ]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五绝平起首句押韵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七绝平起首句押韵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七绝仄起首句押韵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五律平起首句押韵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律仄起首句押韵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七律平起首句押韵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七律仄起首句押韵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对联的格律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80 责任编辑:王友池 ] 对联的格律,比起诗词来,更复杂一点。因此,要想说清楚对联的格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从古今对联的实践来看,对联的格律可以分为三种形式:正格联,变格联和无格联。 一,正格联 正格联的基本定义是以对联尾字的平仄作为基准,凡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的,都称之为正格联。在正格联中,又分为三种形式。 1,律联 律联的上下联一般均为五字和七字,其所遵循的格律与律诗基本相同。律诗的基本格律规则为:(1),二四六位置的平仄相错,即(仄)仄(平)平(平)仄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的的平仄与上联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平仄的相对是针对二四六位置和尾字而言,一三五位置的平仄可以不论。(2)由于下联以平收,因此,联律也得避免律诗中的禁忌。A,忌三连平。即在尾三字中,必须有一个仄声。B,忌犯孤平,即在整句句子中,除了尾字外,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平声字。注意这两点,就能避免律句中的禁忌。(3)忌诗中的变格: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倒数第三字与倒数第二字,在律诗中常常可以互换,即尾三字变为“仄平仄”的格式。例:“无为在歧路”,其中的“在”和“歧”的平仄对换了一下,看上去是不符合平仄相错的规则的。但古人常喜欢在尾联中用这样格式。由于律诗中的尾联是不对仗的,因此,这样的规则就不能借用到联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幅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其中的纳与余换了位置,因此,虽合诗律,却是不合联律的。(4)关于平仄的古今音问题,在律诗中当按古音取,一般以《平水韵》作蓝本。而在对联中,除了可以按古音外,也完全可以按现在普通话的平仄取音。 2,组合律 对联与律诗不同,对联的句式比较随意,除了五字和七字外,对联的句式不拘一格。有两字,三字,四字,六字,八字甚至几百字的。因此,在平仄的协调上就产生了取舍的困难。后人总结了一种马蹄韵的规则。所谓马蹄韵,是一种形象的表达的方式。马在奔跑的时候,前两蹄提起,后两蹄落地,在声音上呈一轻一重的形态。对联的马蹄韵规则有三种说法:(1)上联尾二字必须为仄。下联尾二字必须为平。呈马蹄起落之势。如:XXXX仄仄,XXXX平平;(2)如果在一幅对联中,有两句以上的句子组成,则每句的尾二字也须平仄相对。如,上联:XX仄仄(或平平),XXXX仄仄,下联:XX平平(或仄仄),XXXX平平;(3),不管一句句子有多少个字,上下联中的尾二字和所有中心词的平仄相对,这种说法比较复杂,而且关于中心词的界定又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如果不是作一幅很长的联,就不必考虑这种形式。在以上三种说法中,以第二种最常用。 3,宽律。 宽律在清代以前是很少存在的,清代以后,由于小说文体的普及以及白话文的兴起,对于联律要求也就越来越宽松。宽律的规则很简单,即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仅此而已。从现代对联的发展上看,这种形式的对联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由于现代人对古汉语的掌握达不到古人的程度,词汇量又不够丰富,因此。如果也要求象律联或组合律联一样非常考究每句句子中好几个字的平仄,容易产生因律害意的后果,至少在词意的表达上会出现不准确的现象。有鉴于此,放宽除尾字以外的所有字的平仄,对现代人来说是一种格律的解放。 必须深究的是,对联习惯于以仄收作上,平收作下,并不是从其产生之日前就已经约定好的。这种现象是受了当时的律诗中的对仗句的影响。因为绝大部分律诗都是押平声韵,因此,在对仗的颌颈联中,上句都以仄收,下句都以平声。对联本身就是律诗对仗句的一种演变,长期以来,就难以脱离律句的规定。然后,众所周知,律诗也可以押仄韵,而在词中,押仄的词牌更是数不胜数。这样也就决定了对仗句中会有上句平收的现象。 二,变格联 变格联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与传统的正格联不同,上联可以平收,下联可以仄收。变格联如是五字和七字的,也可遵诗联。 关于变格联,目前有很多人不承认这种说法。认为这种形式或者不合规范,或者只是一种偶然现象。然而,从大量的对联实践来看,平声作上的对联虽比仄声作上的少得多,但也已成了一种不容回避的现实。年代越往后,变格的对联也就越多。例:“人不可以无师,物常聚于所好”,“一粒沙子万斛珠,半湾湖水千江月”等等。这样的句子从清代前期就已出现。而且已经从文人互对的技巧联发展到题写在风景名胜和书房书案中。至于技巧联中的变格现象,更是举不胜举。由此可见。网络对联中,常有人认为,只要平收的单句就一定是下联,所求的就一定是上联,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对联规则的。 现代人受古诗的影响越来越小,离律句的规则也越来越远。因此,平声作上的对联在未来的日子里必然会越来越多,与正格律共同成为对联格律的主流。 三,无格联 所谓无格,也就是对联时根本不讲究平仄,随心所欲,只讲究词与意思的对仗,而不考虑平仄。对于无格联,现代人需慎重运用。在我看来,无格的对联一般只用在对技巧很高的对联上,比如:拆字,典故等等形式。由于对联中存在不实用的形式,比如技巧联。纵然机巧无比,但没有一个与联意适应的场所可张贴,也就具有了不实用性。既不实用,又含很高的技巧,对联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一种游戏,对过即算。因此不考虑平仄也是可以的。 如果说对联的格律可以选择多种的形式,甚至无格律的也可以作为对联,那么是不是我们在对联时就不必学习和遵守格律规则呢?事实并无如此。对联的格律与对联的内容息息相关,撇开内容而单讲格律是不可能说得很清楚的。我们可以简要的结合内容形态来规定一下对联的格律。 1,在编写实用性主题对联的时候,应遵守正格律的规则。如果对联中不含技巧,又是五字和七字的,应遵守诗律的规则。 2,在临屏或其他场合制联时,只要是词意精确,尾字无可替代,就可以按变格联创制。即上联的尾字可以用平声。下联的尾字必须对仄声。 3,对于一些纯技巧且难度很高或者临屏急就的游戏式的对联,可以不遵守任何格律的规则。尾字可以仄对仄,也可以平对平。当然,这样的规定一般只适于两个人互对上下联,又没有很多的考虑时间的情况下使用。 对联的格律就象一把双刃剑,既能使对联在意思浑然一体的情况下体现出其音节上的优美感,又能使人在联对时受了格律的约束,从而难以达到信手拈来,自然洒脱的境界。喜欢对联的人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懂律而将律视为对联美的一个次重要的方面,二是懂律并拘泥于律的窠臼,有时候会出现因律害意的情况。三是完全不懂律的人,所作所对完全不按规则。对于这三种人,第一种是具备了正确的对联观的人,第二种须跳出来,真正理解格律作为一种音节美的铺助作用。第三种人则需要认真学学格律。对联知识介绍一 [ 作者:七风诗社 三生梦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1126 责任编辑:王友池 ] 对联平仄的宽严对联和其他所有文学一样,有它自己的要素(特点),如果没有了这些要素(特点),对联就没有了灵魂和生命,就不可能独立地存在于世界上。对联的要素(特点)有很多,平仄相对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平仄相对,顾名思义,就是说在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要相对。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是不是每一个字都要相对?可不可放宽?我认为,每一个字平仄都要相对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可以放宽,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问题是怎样放宽?放宽到什么程度?这是目前大家关心和争论的焦点,也是普及楹联知识的关键问题之一。今天,我就学习对联知识和开展楹联活动中的一些体会谈一点看法,不当之处,请联友和方家指正。三个关键部位从严 一、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上、下联中最后一个字的要求应该严格。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增”声字,也就是仄起平收。例:西望瑶池降王母(仄)东来紫气满函关(平)——李鸿章二、词组的最后一个字。词组是中国文字,也是对联文字的基本单位。词组大多是由两个字组成,也有由三个字组成的。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这一副对联里,上联的词组是:书山、有路、为径;下联的词组是:学海、无涯、作舟。抓住词组的最后一个字,就是要求山和海、路和涯、径和舟一定要平仄相对。这里除了径和舟因为是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上仄下平外,其他字的平仄只要相对就行,看,这副对联是做到了这一点的。除了词组最后一个字外,其他的字可平可仄,请看书和学、有和无、为和作,有的是平对平,有的是平对仄。三、长联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长联由很多的句子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平仄相对,这实际上是扩展了的词组的要求。这一点我就不细说了。综上所述,归纳到一点,就是在节奏点上,平仄一定要严。对联平仄的宽严 一、关于在上联或下联自身的句子里,词组要平仄交替这一条可放宽。我认为,这一条可以这样要求,如能做到这一点,当然是好的,但应当放宽。也就是说,在这方面不必强求一律,可严可宽。这是因为:(1)成语在中国汉学的词组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它以精练的文字、丰富的内涵,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特别引入注目,对联也不例外。可是在众多的成语中,有相当的成语词组,自身没有交替。例如:黔驴技穷、貌合神离、愚公移山、登峰造极、力争上游、精打细算、群策群力等等,这些词组就没有交替,总不能把这么多、这么好的成语排斥在楹联之外吧? (2)中国的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如同其他事物一样,随着历史不断发展和变化,一大批新的、富有时代特色以及外来的词组成了常用的文字,这些词组也有很多自身没有平仄交替。如:五讲四美、精神文明、讲政治、讲正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是硬道理、实践检验真理等等。如果过分强调自身平仄交替,这些词组就永远无法进入楹联。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的楹联就成了死守古板套话、千篇一律的陈腔滥调,缺乏时代气息,毫无生命力。日299期《中国楹联报》上湖南黄炳麟先生“富有特色的当代联语”中的几副对联,是很好的对联。现妙录其中一副:是姓“社”,还是姓“资”?用“三个有利于”来判断; 要防“右”,更要防“左”,以“百年不动摇”去力行。这副对联,尽管在对仗上有些问题,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副好对联,它充满时代气息,很有特色。其他几副也是如此。如按古板的平仄要求,恐怕就要被枪毙了。二、关于三连平或三连仄的问题,也可放宽。这是因为:有一些专用词组,像祁连山、意大利、俄罗斯、新加坡、土库曼等,如用在上联或下联的最后,就成了三连平,或三连仄,如不放宽,这些专用词组岂不永远被打进冷宫? 今年春节是世纪之交、跨越千年的第一个春节,许许多多的对联上下联,最后用上了“跨世纪”、“迎千年”三字,我看没有什么不好。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后,有一年春节,我用这句话撰了一副对联:发展就是硬道理;廉洁堪称好作风。这副对联就是基于上述认识而写的。三、一些趣联、游戏联可以放宽。这方面的对联,在许多情况下,是即兴而作。过于苛求,就无趣、无戏可言。 例如:坐,请坐,请上坐;茶,喝茶,请喝茶。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若按平仄交替的死板要求,这样的对联还不应打入地狱么?可人们就是喜欢它。四、不少优秀的对联在这方面是放宽了的。有些人们交口相传的对联,既奇特又贴切,是公认的雅俗共赏、妙趣横生的佳联,我记得有这样几副对联: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于右任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范文澜如果过分强调自身的交替,这几副对联恐怕是重病在身了,然而却流传了多少年。可见,在自身交替方面,事实已经放宽,我们有什么理由死死抓住这条不放呢?还有一个“粘”的问题,应放到提高的范围去研究。为了普及,在一般的情况下,应该放宽,不去考虑。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问题 关于平仄问题,有一种流行的提法,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总的来说,这种提法简明扼要说明了对联的平仄要求,但不够确切,也就是说,有的适用,有的不适用。例如: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这副对联是三、二、二结构,按节奏点要求,上联的“梅、寒”和下联的“杏、暖”,是在第三位置上,一定要平仄相对,而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因不在节奏点上,则可平可仄,这就不符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又如:不信美人终薄命;古来侠女出风尘。——蔡锷这副对联是二、二、三(一、二)结构,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这副对联上下的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除二、四位置上的字,因是词组最后一个字,是节奏点,平仄应相对外,第六个字“薄”与“风”,因不是节奏点,就没有平仄相对,我们不能说这不是一副好对联。当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的时候又适用,例如: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这副对联是二、二、三(二、一)结构,词组最后一个字,上联的“是、年、草”和下联的“然、里、花”,这几个字要平仄相对。符合“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鉴于上述几种情况,我认为不必简单地强调“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为好。从实际出发看问题 一、群众的观点:对于群众的对联创作,在格律限制上要放宽一些。要看不同的对象,逐步提高。”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符合实际的,尤其是当前大力普及的时候。 二、发展的观点:对联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都有着继承和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就有无限的生命力。 一方面,对联如果不继承格律诗有关对仗等一些本质的要求,那么对联也就不成为对联了;另一方面,如果从对联产生之日起就一成不变,那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试想,如果没有“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不发展白话文和新诗歌,今天,我们的文章、诗歌是个什么样子?今天,我们在大力普及、发展、提高对联的时候,“五四”时期那种革新精神不是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和借鉴吗?三、时代的观点: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的对联也一样,随着历史、跟着时代在发展在前进。只要是有时代气息的词组、语音、习惯、节奏,我们都应吸收到对联的创作上来,平仄和对仗,都要适应这种变化,和时代相适应,绝对不能因循守旧而远离时代。最后,我还要说的是:对联是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有个合格不合格的问题。大家知道,为对消费者负责,不合格的产品是不能进入市场的。为对读者负责,不合格的对联,理所当然的我们不予承认。对合格的对联,能不能分个精品(优秀)、一等、二等、三等,和物质产品一样,分个品牌、一级、二级、三级。正如和物质产品一样,也不能只准许品牌才能进入市场。只要是合格的对联都应该承认,白璧无瑕当然好,但白璧微瑕、瑕不掩瑜,也应该受到欢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雅俗共赏,满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要求,有利于楹联事业的普及,才能真正促进楹联的发展和提高。名联赏析 [ 作者:鲍亚民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960 责任编辑:王友池 ] (一) 莽乾坤能得几人闲?早安排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好风月不用一钱买,休辜负青山红树,送爽气西来。——王珊森撰安庆大观亭联【注释】(1)莽乾坤:即莽莽乾坤,意同“苍茫大地”。(2)铁板铜琶:演奏歌曲时的乐器。宋俞文豹《吹剑录》:“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学士指苏轼。(3)大江东去:词牌名,即《念奴娇》。(4)好风月不用一钱买:唐李白《襄阳歌》诗:“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这里是化用。(5)红树:秋天枫树的枫叶,因霜后叶子呈红的颜色,故称红树。元勃罗御史《南吕·一枝花·辞官》:“芦花千顷雪,红树一川霞。”(6)安庆大观亭:在安庆市西南隅正观门外,为明代知府陆钶创建,是江南有名的亭台之一。【赏析】这副对联既是一副名胜风景联,又是一副抒情联。它既赞美了大观亭这个名胜景观,缅怀了千古风流的历史人物,又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和对历史上“风流人物”的崇敬心情。这副对联,寓意深刻,用典得当。对仗工整,文词讲究,令人读来,心胸开朗,豪情满怀。 (二) 松风送抱,正荡胸怀,近看镜海波光,莲峰岚影; 山雨欲来,且留脚步,遥听青洲渔唱,嫣阁钟声。 ——佚名撰澳门松山寺联【注释】(1)松风送抱:松风,梁简文帝诗:“城傍疑复道,树里识松风。”送抱,《南史·张元传》:“充与王俭书曰:所可通梦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松风送抱是指风从松林间入人的怀抱。(2)镜海:形容大海水平如镜。(3)莲峰:美称山峰,秀如芙蓉。(4)岚影:岚,山林中的雾气。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诗:“瀑布沙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岚影,指山林树木在云雾笼照中呈现出的奇异景色。(5)山雨欲来:唐许浑《丁卯集·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6)青洲渔唱:青洲,指长满青草的小洲。渔唱,指渔民们互相唱和的歌声。(7)嫣阁:指佛寺中雕刻华丽的楼阁。这里指松山寺的楼阁。【赏析】澳门地处广东珠江口西侧,面对浩瀚大海,奇绝出峰,是一个雄伟壮观、气象万千,具有沿海特色、风景优美的好地方,而座落在这里的松山寺更是个山青水绿、松柏连绵、环境幽雅的胜地。对联作者在这里用饱含激情的笔墨,通过对水平如镜的大海、美如芙蓉的山峰、雕刻华丽的松山寺楼阁的生动描绘,对渔歌互答、钟声和鸣乐境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深厚感情。 (三)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成都武侯祠联 【注释】(1)谨慎: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七擒:七擒孟获。刘备去世后,彝族首领孟获与建宁豪强雍]起兵反蜀。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曾对孟获七擒七纵,使之心悦诚服,誓不复反(后仕蜀,为御史中丞)。(3)南渡:渡过泸水(金沙江)南征。(4)六出:六出祁山(在甘肃省)。相传诸葛亮曾六出祁山,北征曹魏。但据《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出兵伐魏仅五次,而出祁山者仅两次。(5)五丈原:古地名,在今陕西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公元234年诸葛亮伐魏,出斜谷,驻军屯田,相持百余日后,病卒于此。(6)十倍:《三国志·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水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7)八阵:古代的八种兵阵。其名目不一。《三国志·诸葛亮传》:“推演兵法,作八阵图。”诸葛亮的八阵为:洞当、中黄、龙腾、鸟飞、折冲、虎冀、握机、连衡。(8)两川:一曰“二川”。东川、西川的合称。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剑南道置东川西川两节度使,因有两川之称。(9)三分:指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 【赏析】本联仅用52字,简明扼要地评价了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光辉显赫的一生。上联第一句,以“谨慎”二字首先点出了诸葛亮的主要性格特征。第二、三句,作者以两个短小对仗的排比句,概括了诸葛亮的两大重要业绩。接着用“何期”二字,将笔锋一转,道出了诸葛亮病逝沙场的憾事。这一句充满了感情色彩,似哭、似吼,惋惜、意外、悲怆、崇敬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深受感染,读来催人泪下。最后一句,指出诸葛亮虽已去世,但其精神永垂不朽,其未竞事业,后继有人。下联从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写起,进一步歌颂了诸葛亮的才能。第二句写诸葛亮长于巧思,智慧过人。最后,作者以讴歌诸葛亮善结统一战线,从而三分天下的丰功伟绩结束全联。全联从大处落笔,一气呵成,把诸葛亮的历史功勋及其深远影响写得恰如其分,真实感人。 古今对联广告荟粹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317 责任编辑:王友池 ] 对联广告即用对联的形式宣传产品的广告,从古至今,这种广告形式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欢迎。  戏园的广告是“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古玩店的对联是“玩物岂能真丧志,居原只为乐陶情”,这两则对联广告妙就妙在不仅仅是一则普通的广告,更是人生箴言。眼镜店的广告是“好句不妨灯下草,高年能辨雾中花”,真乃恰到好处,令人回味无穷。酒类广告也很有特色,山西杏花村汾酒的广告是“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这则广告虽有些夸张,但却耐人寻味。酒馆也不甘示弱,以“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吸引南来北往客;药店的对联广告更绝,“只愿世间人无病,不惜架上药生尘”,给人一种亲切感。一理发店的对联广告一语双关,“操天下头等大事,做人间顶上功夫”,还有如“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进店来乌云秀士,出店去白面书生”等等。肉店的广告是“听凭拣瘦挑肥做到无争无悔,决不短斤缺两保证又正又公”。衡器广告也有特色,如“秤虽小掌管人间烟火,店不大有关国计民生”、“轻重得宜大权在手,偏颇不倚双纽在心”。婚姻介绍所的对联是:“寻寻觅觅韶华转眼飞逝,犹犹豫豫知音再度难逢”、“白玉犹有瑕,求人十全十美,哪时遇,青春岂无限,择偶千挑百拣几时休”,此对联广告还别具一格地配了横批:“看剩下谁”,既要人在选择时慎重,又告诫不可一味地追求外在的美貌。还有诸如电话广告:“消息瞬通九万里外,往来不过是须臾间”;灯饰广告“室外偏能留影,夜中自足生光”和帽子广告“不论男女老幼,冠分春夏秋冬”等。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对联广告堪称绝无仅有的“国粹”,但从总体上讲,对联广告的发展还较滞后,甚至被广告人所忽视,比如从征集广告语来看,很少有对联广告,即便有也不很工整。因此,在此文结束之时,笔者建议多作些对联广告,使我国古老的“对联广告”发扬光大,这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楹联专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对 联 欣 赏(一)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971 责任编辑:王友池 ] 做对联不难,做出佳联妙对不易。要识别对联的优劣,首先要提高鉴赏能力。因此多读多记古今名联是有益的。由于这方面的书籍不难买到,这里仅按本文需要选择一些对联,与读者共同欣赏。1. 风声雨声读书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楹联丛话》卷六)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楹联丛话》卷六)云: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又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原有一联(苏文洋《古今联话》第139页)云: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以上两联与第一联采用相同的艺术手段,均无作者和年代,因此不能断定谁是创新,谁是仿效;但可以说明,相同的艺术手段,可以表达绝然不同的思想情趣。2. 重九节塞上称觞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此联是彭元瑞和纪晓岚合作的万松岭行宫新联(《楹联丛话》卷二)。上联由彭元瑞出句,下联由纪晓岚应对。乾隆55年(1790年)重阳节前,乾隆从热河木兰围场打猎回来,驻跸于万松岭行宫。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诞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不流于俗套,不是文字游戏,虽是奉承之作,可谓对联极品。3. 今年季子不回家出有车入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裘未敝金未尽今年季子不回家此联为"联圣"方地山所作春联。方是袁世凯的门客,袁世凯二儿子袁寒云的老师(《名联趣谈》284)。有一年春节他写了这副春联,说东家待我非常好,今年春节不回家了。方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为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确是大手笔的"杰作"。王君实先生在四十年代讲授此联时,用了另一版本,下联是"金未尽衣未敝",可惜未知其来源。此联在结构上由两个三言句式和一个七言句式构成,读起来,节律感很强,用二元序列表示为:110,110,1100011 / 001,001,0011100 可以看出:三言句式重复一次,而且与七言句式的前三位相重,因此,在结构上,三言句式只是七言句式的部分重复。这是我们上面没有提到的最佳结构。此联在用典上也非常讲究,上联用《冯X客孟尝君》的故事,下联用《苏秦以连横说秦》的故事,都出自《战国策》。读这副对联等于重温了两篇名著。4. 东墙倒西墙倒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朱熹赠漳州某士子联(《楹联丛话》卷一)。朱熹是宋代理学家,但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总是道貌岸然。此联很有人情味,很幽默。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居住条件虽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虽然没有人去拜访他,倒可以安心读书。上联写得有点夸张,但对比强烈。这是最早的用韵联,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 梁章钜也写过一副用韵联如上(《楹联丛话》卷十二)。此联挂在"藤花吟馆",记录了他在58岁引疾归里后在福州的生活和自我评价,对联用韵,并非必要,但用了韵,读起来更入调。十年后他又将此联作了修改: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此联挂在浦城的"草堂",时年68岁(《楹联续话》卷二)。将两联比较,可以了解梁章钜 在诗艺方面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此联是何淡如(1820-?)为佛山"春色赛会"写的对联(《名联谈趣》54条)。写出了民间欢乐的元宵节情景:灯月交辉,游人如织,多么美好的春夜!
[相关文章分类――]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 页
共: 0 条记录
如果你不是罗湖网的用户,请使用这个窗口提交评论
访客身份快速设置:
输入验证码:
<div onclick='this.innerHTML=""'>
一次提交,计算机将保留身份
如果你是罗湖教育网用户,请先登录,然后下面的提交按钮可用:
用户名:&&&&&&&&&
用鼠标点此按钮
&&标题&&&&&&&&&&&&&
请输入标题
&&姓名&&&&&&&&&&&&&
&&我的博客&&&&&&&
输入验证码:
<div onclick='this.innerHTML=""'>
附件上传:
使用罗湖网账号发表有效评论3次,评论者可加一分,此博客的评论每增加5条评论可增加1分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市文锦中路螺岭小学综合楼7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言对联平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