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国外买房可以移民吗的人还能做党支部书记吗

党支部书记应做四种人
文章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日 点击数:
一是要做知人善任& 识马伯乐
&&&& 现在,有些干部有一种认识误区,以为只要当了领导,就应该样样都比下属聪明,事事比下属能干。事实上,领导者不必样样都比下属聪明,事事都比下属能干,关键是能善于发现并任用人才。比如说刘备,他的智勇远不及他的部下,却成就了一番伟业,究其原因,就在于他能发现贤才良将,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过人之处。
&&&& 为什么有些干部一天总觉得忙,叫&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还得提高警惕&,忙到最后也没有成果,说到底就是没有发现人才,用好人才。所以,我们党支部书记也应该知人善任。知人善任,才能将权力真正交给有才能的人,也才能真正解放自己、静心思考,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研究方法、做好领导。
&&&&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户人家有五个儿子,老大老实,老二机灵,老三眼瞎,老四驼背,老五腿瘸。这五个孩子,除了老大和老二,其他都不健全。但他们的父亲却很懂得用人之道,扬长避短,扬长用短。他让老实的务农,机灵的经商,眼瞎的按摩,驼背的搓绳,腿瘸的纺线。结果各得其所,全家衣食无忧。
&&&& 实际上,所谓人才,就是其擅长的特定领域得到正常的发挥。假如把他放置在他不熟悉的领域,优势就变成了劣势。正像清代诗人顾嗣协在《杂兴》诗中所写的:&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 党支部书记应该记住这样一句话:&世上之人,各有所长,也皆有其短,只要能扬长避短,兼收并蓄,天下都是可用之人。&事实上,垃圾是未被利用的财富,庸人是放错了位置的人才。
&&&& 二是要做学习模范& 爱党典型
&&&& 学习的重要性,在这里不需要更多的讲,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大家都很清楚。想说明的一层意思是一个组织、一个集体有什么样文化氛围?什么样风气建设?就至关重要。如果一个组织是消极的风气占领头角,那么它迟早都会追求默落与思想萧条。如果是积极的文化独领风骚,那么它肯定能拥有阳光生活和工作热潮。因为消极的东西具有传染性和杀伤力,而积极的东西具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 俗话说:空气不好伤身体,风气不好坏心情;苦些累些无所谓,风气不好活受罪。风气好不好,关键看领导,只要领导行公道,群众才会走正道。比如说:如果一个领导是喜欢打牌,那么绝对能造就一群打牌高手;如果一个领导喜欢吃喝,那么就会有一堆酒量奇人,美食专家跟随其后,这叫投其所好;如果一个领导是学习的模范,爱党的典型,那么你就会带动大家的学习热情。领导学在前,干在前,你讲话,你号召才有力量。 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不要看他挂没挂牌,也不要听他喊得响不响,只要看那里知识得没得到尊重,人才留没留住,有没有创新精神,足矣。
&&&& 所以,作为支部书记,应该做一个爱学习,忠诚党的事业的模范代表,积极建设一个学习型的党组织。
&&&&&三是要做善待怨言& 撑船宰相
&&&& 西周末年,周厉王当政,法令苛刻,残害百姓,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大臣们对此甚是担心。于是向周厉王谏言:&百姓们都不能忍受天子您的政令,为了国家的安定,希望天子能够改正。&周厉王轻松地说:&这个好办,我不久就会让国人不再有什么怨言。&
&&&& 周厉王派人去监视百姓的言论,只要听到谁对周厉王有稍微的不满,就抓起来杀掉。结果熟人在路上碰见连话也不敢说,只是彼此用眼睛看看而已。
&&&& 周厉王十分高兴地对大臣说:&你看,我这不是一下子就消除了人们的怨言吗?&大臣们焦急地说:&天子您这样做大错特错了!您这只是堵住了大家的嘴,却没有捂住大家的心。这就像是洪水被堵住以后,一旦决口,伤人必定很多。而如今天子您堵住了天下百姓的嘴,这恐怕会给国家带来祸患&。三年以后,国人不堪周厉王的暴政,终于揭竿而起,国家灭亡。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者偏偏喜欢听奉承的话,对那些中肯的意见和逆耳之言却不愿聆听和接受,而这正是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大忌。现实当中敢讲真话的有几个,真正敢对你发点牢骚,不见得就是最差的。&
&&&& 身为支部书记,要舍得花时间多听一听下属们的牢骚和怨言。不满并不意味不忠。认为对某一事情表示不满的人一定对单位或对你极为愤恨,这是极其错误的。实际上,正是这种抱怨和不满,才能使你意识到单位的问题,下属的感受。如果大家都忍气吞声,默默忍受,表面一切平静,但实际上却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如果你能随时关注他们的不满并加以解决,抱怨者就会对你心存感激,从而更加努力工作。
&&&&&四是要做情智双馨& 聚力高人
&&&& 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招聘靠智商,提拔靠情商。为什么提拔的时候靠&情商&?&情商&高的人,心态积极,善于跟人沟通协调,能真诚地理解人、欣赏人、赞扬人,而不至于目空一切、高高在上。
&&&& 现实当中,有些领导把位置看得很重,总是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群众就会敬而远之。有个县令呼仆人随其外出。仆人走在前面,县令不悦道:你怎么走到老爷我的前边,真不晓事。仆人便退到县令后边,走不几步,县令又站住了,道:你这个家伙走在后边,是让老爷我给你开道不成?于是仆人又上前几步与老爷并行,可那县太爷又恼怒了:你是何等身份,怎么能与本老爷并排而行?搞得这个仆人不知如何是好,我想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县太爷背在身上,背着走最好。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你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你。如果你对别人颐指气使,别人怎么会尊重你呢?
&&&& 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处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做好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支部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党支部书记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启发和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争取人心的工作,只有得了人心,才能聚集力量。所以,支部书记要以情感人,经常深入群众,与他们打成一片;要信任、尊重群众,寻找共鸣点,与群众建立感情;要能善于借船过河、借力造势,激发群众的热情。(作者单位为:省移民开发局办公室)
【字体: 】【】【】【】
&&最新推荐
&&热点信息移民到外国后真的到了天堂吗?移民后会遇到哪些问题?
很多人出国或者移民,移民出去后真的是到了天堂吗?会遇到哪些问题呢?例如我在youtube上看到留学生和老外吵架,老外指出留学生的语法问题后,说了句既然你在我们的国家想用我们的母语来和我吵架,请至少先学好英语!如果外国人老抱着你们国家垃圾,你们来我们这是沾我们光儿的看法,应该会很不舒服吧?这样的事情多吗?日补充,谢谢这么多答主。没想到收到这么多回复,几乎每次打开知乎都有新的回复,每篇我都有仔细看过。希望大家的回复能给有需要人带来思考,相信看过后,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再次感谢那些愿意分享并花费时间码字的人,谢谢你们。
按投票排序
354 个回答
最近因为要办去美国出差的签证需要首先放弃绿卡,所以提交了I-407表(放弃绿卡申明)正式放弃了绿卡。说说我爸吧。他应该是94,95年左右去美国读了phd,毕业后工作,拿绿卡,移民。目前在某非常穷的州州立大学当教授,已拿到tenure。移民好的地方大家已经说了很多了,大概就是环境好,物质条件好,社会相对公平。我这里主要说说我观察到的他目前遇到的问题:首先是语言,虽然他在美国目前已经差不多20年了,但在发音上依然非常的“不地道”。虽然这已经完全不影响交流,但作为教授在讲课的时候就会受到学生的质疑。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如果给你上课的大学老师普通话都不标准,那么确实会在学生心目中印象大打折扣。美国郊区生活太不方便。我爸住的那个村只有一个沃尔玛,没有shopping mall,所以基本没有可以买到有牌子衣服的地方。一般他会1,2个月去一趟200miles以外的大城市的costco购物一次,一次买一车(SUV)东西屯着。由于美国人工太贵,所以太多事情需要自己DIY,这非常占用时间。例如家里house的草可能一个月要割一次,一次基本就一个下午;经常会需要做一些木工活,也许一做就是几天;由于乡下太原生态,所以虫子很多,除虫工作也费时费力。这些事情虽然听起来好玩,但如果你的兴趣不在这一块的话,做几次也就觉得非常无聊了。美国吃的东西非常坑爹(尤其在乡下),大部分中国人还是不能适应西餐,所以要自己做中餐的话食材也不太好搞。歧视这个东西,虽然没不明显,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像你在中国遇到一个朝鲜人,你第一反应也是:哇他来自那么穷的地方,会不会blahblahblah。当然大部分美国人不会表现出任何对你的区别对待,只是这种“歧视”更多是潜移默化的。某种程度上生活挺无聊的。作为中国人要想融入美国人的圈子还是很难,至少我爸大部分美国的朋友也仅仅是偶尔吃个饭的普通朋友而已,不会像国内这样能交到很多狐朋狗友。在村里基本也没有娱乐活动,方圆几十公里内大概也只有一个滑冰场一个电影院而已。美国税高,作为教授的话,工资其实不高(大概一年不到10W刀)。虽然物价低(比如他的house买成不到30W刀),但算上日常开销,其实也存不下太多钱。再说说我好了,我大一的时候拿到了绿卡,大三转学去美国,毕业以后果断回国。对我个人而言,美国的问题还有:语言语言语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语言天赋一般,英语成绩还算不错,在留学生里面的英语水平大概算中等。但是我在上学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虽然日常交流没太大问题,但是到我真正想表达的我思想的时候,我的语言水平完全不够用。让我最接受不了的地方是,当我写完代码想给别人解释我的思路的时候,我会发现自己没法很好的传达自己的意思。这让我非常非常的沮丧。由第一点引起的连锁反应就是:我可以想象将来毕业工作后也会遇到同样交流和表达的问题。我自认为自己代码是写得很不错的,编程的经验也很丰富。但要是到了工作中去详细的梳理自己代码,设计上的思路,那或多或少会有点交流上的问题,这绝对会非常影响我职业的发展。至少我认为这就是产生所谓“天花板”最大的因素。我和我爸最大不一样的地方是,他来美国的时候中国还很差,而到我去的时候,中国很多地方其实也比较OK了(虽然太多地方还是赶不上美国)。所以我去了美国却没有他那种“这里是天堂”的想法,所以自然我没有强烈想留下来,想融入这个社会的愿望。我个人以为,目前中国一线二线城市的有房的中产阶级生活条件没有比美国的中产阶级太太多(特指物质条件)。到今年我已经回国工作三年了,也更新一下自己现在的状态吧:回国第一份工作是巨型跨国外企,做了两年多,感觉还是蛮不错。虽然是码农,但工作压力也还是比较小。再加上我自己非常热爱编程,所以在那的两年可以说是还开心的。去年换了一份工作,到了一家小规模一点的外企,目前感觉更好!同事之间关系非常融洽,工作也很有趣,平时生活也算是有滋有味。总的来说,对自己回国的决定非常满意!!!客观来说,我觉得我回国一个相对的优势就是,国内我家庭能提供的条件还算可以。这里所谓“可以”的定义是,家里能给我出上海买房的首付(基本这就是家里能出的最大限额了)。虽然我目前并没有买房的打算,但是因为有家庭的支持暂时没有太多生活上的压力。虽然工资没有特别高,但因为不用存首付的钱,所以平时花还算过得很滋润(其实也稍微能存点钱,只是比起上海的房价太杯水车薪)。大概想到这些,其余有机会再补充~
因为在“南京邮电研究生跳楼”的那个回答中提到了我在新西兰的一段经历,有知友邀请我写一写在新西兰的故事。我是拿着打工度假签证去的新西兰,在旅行还是移民之间做过纠结,所以除了享受旅途,也在思考移民这件事,所以我想从生活的幸福感来谈谈移民。这篇文章首发于与我同一年出去打工旅行的一个朋友的微信公众号。一个WHVer看移民:生活的幸福感与围城无关围城内外,冷暖自知。完善的福利制度不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只是幸福生活的锦上添花。我是年去新西兰打工度假的,回国已经快两年了。每当回忆起新西兰的那段生活,除了怀念旅行中的景和人,还有很多感悟与思考盘在心头,一直想去梳理,却不知从何说起。直到前段时间看到一段关于移民的言论。“如今的移民更像是围城,在国内的羡慕那些移出去的;而那些已经移民成功的,羡慕国内的同学混得比自己好,错过了中国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我想从一名打工度假者的见闻与思考来聊聊移民这座“围城”。故事从一个新西兰本地的白人男青年开始,他是移民局客服中心的一名接线员。号抢名额大战结束,我幸运地付款成功,却迟迟没有确认信。焦躁不安的我用Skype打电话到了新西兰移民局询问,巧合中认识了移民局的这名接线员,我就称他为Chuck吧(这是他的微信昵称)。他邮件中问我有没有「Wechat」,我知道「Wechat」就是微信后很吃惊,怎么“歪果仁”也用微信???于是就加了他,开启了和他的英文码字聊天模式。后来我才知道,Chuck当时厌倦了Facebook的朋友圈,正在用微信构建自己的新的网络社交圈子,他对这个新的社交软件充满好奇,所以那么热心要加我。我们当年弃用QQ而投身微信时,很多人不也有着类似的原因吗?QQ时代的好友随着我们的成长渐远,懒得去筛选整理,倒不如重建一个新的社交圈。Chuck成为了我了解新西兰的一个窗口,之前我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很肤浅,这种肤浅的了解还深深被一些移民留学中介的软文所影响。那时的我认为风景这么美福利这么好人民这么淳朴的国家,生活在那里应该是没有什么烦恼吧!跟Chuck聊天以后,我发现新西兰风景好福利好人民淳朴是事实,可是他原来也是有烦恼的,他烦恼的事情跟我们还很相似。我逼着自己查词典学英文,在微信上和Chuck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后来我顺利获签,去了新西兰,依旧保持着和他聊天的习惯。我的英文不断进步,对他的了解也就越来越多,他的故事里我看到了很多我自己还有身边人的影子。Chuck是新西兰本地白人,30多岁了,他从小在奥克兰的“穷人区”长大,那个区里有很多印度移民、太平洋岛国的移民,Chuck说他父亲冷酷而严厉,还有点暴力,他与父亲关系一直不好,青春期时他跟着不良少年吸上了大麻(在新西兰吸食大麻是合法的),高中就辍学了。成年以后的Chuck做过一些辛苦的工作,吃过一些苦,慢慢开始远离原来的生活圈子,直到他来到新西兰移民局工作,终于下定决心戒掉大麻,好好工作,脱离原来的阶层。他不玩facebook而开始使用微信,是因为他不想再和那些堕落的朋友联系,在微信里他开始重新构建自己的社交。Chuck说他很喜欢中国,很想来中国看看,但是签证难办,他也不好跟移民局请长假。他抱怨奥克兰的房价太贵买不起,自己不得不与父母住在一起。他的partner是个日本女孩子,我跟他聊起中国的一些事情,比如,工作压力啊,加班啊这些,他说这和九十年代的日本好像啊!他讽刺美国的傲慢与自大,他羡慕在亚洲的文化里,家庭亲情很被重视。Chuck一说起自己的国家新西兰,一秒钟变愤青,他愤怒的事情在我看来很不值一提,以至于我现在回忆竟然全部想不起来了。你看,我们所羡慕的福利完善社会文明的新西兰,一旦这种福利与发达成为习惯,成为理所当然,对在围城里面的人来说,也就没有什么优越感了。围城里的人生活中有自己的困顿和烦恼,会向往围城外的生活。而他们所享受的社会福利,因为没有跟更加艰苦的生活对比过,并没有带给他太多的幸福感。在新西兰,我也认识了很多华人移民,这些从围城外进到围城里的的人,有适应了新西兰,过得很幸福的,也有不适应不能融入,生活不如人意的。总的来说,生活幸福的人,在这里有自己的事业和目标,能够被社会接纳与认可。而不幸福的人往往语言文化不能融入,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心里有落差。慢慢地我发现,完善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并不是幸福的源泉,只是幸福生活的锦上添花。并不是移民成功拿到绿卡了,你的人生就上了一个台阶,过上了幸福无忧的生活。拿到绿卡以后,你要面对的还是衣食住行最普通的生活,如果生活中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得不到认可,享受福利所带来的优越感又能持续多久?移民的好处是,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中,你凭借自己的劳动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更加容易,完善的福利保证了你生活的下限不会太差。但是为此你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你要用一个打折的自己去找到社会位置。如果一直调整不好心态适应不了环境,即使衣食无忧,住着大House,开着好车,也不会快乐的。回国后,我跟Chuck断断续续的联系,有一天他告诉我,他工作从奥克兰调动到了北帕,因为移民局在那里的分局有很多学生签证需要处理,他很可能那里升职成为一名签证官,他很憧憬。又过了一段时间,Chuck告诉我他对新环境很失望,他觉得在北帕,各个国家种族的人各自抱团,不像奥克兰那样开放包容,他很不开心。再后来,他在微信里发了一段很消极的话给我,表示对生活很失望,我不知道怎样安慰他,就没有回复。慢慢就没有再联系了。而跟我同一批出去打工度假的朋友们,有跟我一样最终回国重新找工作,稳定下来的,也有留在新西兰转了学生签证或者工作签证进一步拿到绿卡的,也有回国以后又申请到澳大利大打工度假签证或者其他国家的签证,准备再出去的。每个人的状态,幸福与否,跟最终的选择没有关系。总的来说,那些勤奋乐观热爱生活的人,不管在哪里,都是幸福的。每当我抱怨生活,想要逃避的时候,我一想到我所向往的围城里,会有新的烦恼,就会调整自己,来面对当下的问题,最后的结果是,我又成长和进步了。如果有一天我想要移民了,一定不是单纯为了去享受更好的社会制度与福利,而是我有自信能够被围城里的环境接纳和认可,我也能够找到生活不断前进的目标,那样的基础上,再去享受相应的医疗、教育、养老等福利,生活才是幸福的。而对于现在围城外的生活,我也找到了让自己幸福的方法,那就是抱有一颗对世界好奇的心,怀着最大的善意并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脚踏实地的过好每一天。
提供另一个角度,说说为什么有人会选择留在国外吧。现在回国和移民成了在外华人争论的焦点,中国13亿人口,市场显然是巨大的,机会很多,海外镀层金以后比国内的土鳖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有事业心的自然会选择回国。一线城市的物质生活,除了住房,环境,噪音,交通(好停车,堵车少)外,都可以说远超大部分西方城市。另外呢,最近除了美国外的西方国家,普遍经济不景气,工作难找,货币贬值,工资优势不再。留学生(很多当初以移民为目的)越来越多回国,但仍然有不少人选择坚持留下,比如在枫叶国(和在袋鼠国的朋友聊过,情况类似)这样地广人稀,好移民的发达国家。原因我大概乱说一下自然环境好,人少,安静;居住环境好,一线二线城市,一套居住面积差不多的House和国内的公寓,价格差不多,居住质量显然是天壤之别;人际,社会关系相对简单,人少。有高素质有低素质,大部分人还是很友好的,至于什么天花板效应,在你英语都没说利索前怎么可能碰到;已经呆久了,回国迁移成本反而大。不少在这里本科,或者博士,留学3,4年以上的,人际关系都在这里了,回国成本太大。社会福利,安全感,制度健全。社会福利虽然是给穷人的,不过养小孩时候确实轻松点,发达国家也有治安乱的地方,但大多数地方治安还是不错的,能说很多,不多说了;小孩教育,很多人辛苦移民,就是为了小孩能过的轻松一些,这点和那些交高额赞助费,坚持留在京沪的人心理是一样的,有人批评西方小学中学教育不扎实,其实我觉得小孩子真没必要读那么多书。本土的孩子,学费要比国际学生低很多,申请名校也比国内出来容易。万一后代不想读书,当工人,日子过得也不会太差,最不济还可以吃低保。给他一个起点略高有基本保障的平台,让他自由选择。华人普遍重视教育,二代又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出类拔萃的人也是不少的,但据说三代以后,又是泯然众人矣。歧视肯定是有的,但是不多,说过有高素质有低素质,不过没必要为了这点执着,北京上海香港,不都有歧视外地人的现象么?几十年前,西方还是白人为主的社会,短短的时间内,这里已经变成了黑白黄棕红各种颜色人种的大杂烩。个别新移民素质不敢恭维,无法适应规则,甚至英语都不会几句,留学生也不再是早年的学霸,变成了各种土豪。你要是个当地人,能不歧视么?闯入别人的生活中,抢别人的饭碗,还能指望人家把你当人上人吗?互相理解吧,来了就厚点脸皮。再过几十年,西方就变成中国人印度人的殖民地了。下面说重点的,适合过日子:很多坚持留下的学生,家境不差,回国父母介绍安排的工作,可以说秒杀同龄人,但留在国外,显然得不到这样的优惠。加上最近枫叶国经济不景气,即使博士毕业,除了码农,想找一份专业性的工作也很不容易,能做个销售,助理就很不错了。至于英语不好,没有过硬技术,年龄偏大的技术移民,则是更加难上加难,打零工刷盘子收银员,有点钱的盘一家便利店,开个中餐馆。那么为什么选择留下呢?其实也正是如此,这里干这些“低端”的工作,收入并不高,大概一个月3,4000加币,比不上国内很多白领。但是“低端”的工作,体力累,心不累,工作简单,收入可以混个温饱,很适合胸无大志的人。在国内若是一个小康家庭的孩子,或是硕士博士毕业的高才生,或是单位中层职员,不去努力向上奋斗,而是去当营业员,开出租,开小店,做水管工电工护理工,恐怕得被周围人笑话死,说不定还能上新闻了。在国外隔着个地球,人种都不一样,非亲非故的,没人管你这些。混个几年,收入也还过得去,这里房价算不上很贵,家里资助点,用京沪的首付在这里首付买套两层四卧的小house是完全可以的。结婚,生俩孩子,拿牛奶金,双方父母过来带孩子,三代人其乐融融的团聚在house里,蓝天白云绿树成荫松鼠院墙上爬,安安静静,与世无争,日子过得不宽裕,却悠然自得,假期一家人开车去国家公园,好山好水的逍遥,不问世事,不知岁月,平平淡淡,没有周围人的压力与压抑,这种生活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这世上绝大多数人,就是芸芸众生,一辈子能糊口,不用战战兢兢,心神俱疲地向上爬,和家人安度余生就行了。马云只有一个,乔布斯也只有一个,可我们却总得做出一份事业心很强,未来杰出人才的模样。总之,国外当然不是天堂,关键在于自己。个人认为,如果决意出国,那就趁早,越迟越难适应,无论是语言还是三观,发达国家欢迎的是年轻人,不是工作几年就得退休吃养老金的中年人。如果来了,就敢于抛下脸面,干一些蓝领的工作,把自己想成去京广沪的农民工(就是农民工,发达国家招移民的主要目的就是缓解老龄化危机,填补低端劳动力缺口。不是缺白领,缺领导教授指导自己的,认识清楚自己就是二等公民)。前几年油价高位,国内很多石油企业的中层员工移民来枫叶国,那些在国内都已经混个一官半职的人,来这里也是从石油工人做起。一代移民起步阶段是非常艰苦的,博士毕业,去干体力活的也有的是。能否做出决断,全看你自己了。至于那些特别有事业心的,千万别移民,不出国都无所谓,有空办个旅游签,访问签出来看看就行了。出国呆个几年,国内的人脉断了,坑被人占了,染上资本主义的各种“坏毛病”以后,回国说不定又愤世嫉俗的。爱热闹的,吃货们也别来了。国外无法满足你KTV泡吧撸串儿呼朋唤友的欢乐,大部分餐馆甚至不卖酒水。就算是如多伦多这样的华人扎堆的城市,中餐只能说基本齐全,但是味道无法和国内比。当然,超市里食材的质量是很不错的,品种齐全,厨艺好的可以慢慢折腾。也不用把国内和国外比较,很多东西不在一个体系价值观下,无法比较。如果观察一下,很多移民的生活还远不如国内呢。这里移民,即使家里有人能在大公司工作拿高薪的,老婆爹妈岳父岳母也可能会做点包子饺子凉皮的私下售卖,出门会拼车摊油钱,穿衣服也挺土的,还有女生接私活给人理发的,家里住大house的也很多会出租房间,甚至做家庭旅馆,这些在国内恐怕都是很少见,如果有也被人瞧不起吧,这里呢,苍蝇再小也是肉,有点钱就挣点钱呗,不用在乎别人眼光。当然,也不要和国内比,炫耀自己那一点点优越感,有些老移民,还是总拿着老思维看国内,其实除了自然环境,也就没啥东西可直接对比了,收入早比不过老同学了,职位更别谈了。也别总说自己日子过得多好,抉择多英明,人家也许比你高瞻远瞩。比来比去,有啥意思?找准自己适合的生活就行了。有人说过,国外适合屌丝和精英移民,是有道理的,精英投资移民国外,高高在上,我们凡人也接触不到。屌丝来了天堂,还是天堂里的屌丝,大多数屌丝还没机会。如果你觉得好,那就是好了。中层过来了呢?摆正心态做屌丝,也别有太强的自尊心,不要抱着过去的心态,怎么样都是生活,有些东西得到了你不在意,失去了你耿耿于怀,自己过好就行了。
我的情况有点类似于 。全奖女博士,阿德莱德,Transgender,等毕业就移民。不是为了黄金满地,也不是为了高人一等,也不是为了灯塔,只是为了不低人一等。在某个地方,大家似乎都觉得Trans除了夜店、猎奇表演和皮条以外不应该从事别的工作。即使是金星那样大名鼎鼎也会被电视台封杀,而有些没有名气的,我知道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四处碰壁,做教师被HR大嘴巴泄露隐私,随后遭到家长集体聚会抗议,最后只能在家做文字翻译。我的其他朋友告诉我,在国内你想做一个体面的工作? 他们几乎都碰到了HR私下宣扬隐私,也许他们的HR觉得Trans是邪恶,而自己是揭露魔鬼真相的英雄,而自己的对手又是人微言轻的弱势群体。每当我看到这三位的故事,虽然他们不是澳洲人,但我至少觉得这在东方的某个地方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这里,Trans可以自由地发挥他/她的才能,从事任何工作,我知道的自己公开信息的就有大学教授、医生、护士、商人,也有政府工作人员。光是这一点,就值得我为之付出一切。在澳洲呆了3年了,除了某些同胞和某些狂热绿教徒外从来没有人因Trans指责过我。倒是有几个同胞曾经跟穆斯林纠缠在一起,联名要求学校因为Tans而驱逐我,真是令人寒心。然而学校明确告诉他们: 这是违法的。实际上大多数人根本不关心别人的私事,没有某地那样满街的好奇宝宝,想尽办法去审判周围的陌生人。是啊,别人的私人生活方式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澳洲,做大多数事情没有人检查我的证件,即使看证件也不会有人注意性别一栏。因为没人在乎。至于语言问题,侥幸本人似乎很有语言天赋,虽然不是英语专业,但出国前英语已经相当流利,居住3年后语言早已没有障碍。现在,我有了男朋友(中国人),有了一群各种肤色各种国籍的亲密女同事,我觉得这才是我应该有的生活。我在澳洲感受到了我在中国从未感受到的一样东西:尊严。"它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
我只能说,当初离开北京翻墙的最大原因是,我发现因为雾霾频繁得病。因为我只要离开北京,不管是来美帝,还是回家,都没有事。果然在广东这种环境优美的地方呆久了,根本扛不住北京的雾霾。刚开始去北京的时候空气多好啊,结果不到一年迅速恶化。
我22岁才第一次离开中国,已经技术移民澳大利亚,刚刚收到了永居签证。对我来说,国外不是天堂,但是中国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此处原来的内容不予显示】。我只不过想找一个正常的人间生活。作为一个普通的女同性恋,我在中国社会里几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此处原来的内容不予显示】出国既是为了自身的未来发展,也是为了能够正常地生活。出国之前就下定决心,如果能够离开,绝对不再回去了。国外不是天堂,经济压力和语言压力对于第一代移民来说都是挑战,我也知道可能无论我再努力,我在这个国家都永远是个“外国人”,但我至少不是一个“精神病”或者“变态”。作为一个普通学生,政治的事情我暂时无暇过多关心,但我知道,如果我家里需要一个垃圾桶,我给市政府打个电话,第二天我家门前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垃圾桶。如果邻居深夜大声播放音乐,我给警察打个电话,20分钟之内音乐就会消失。如果我需要去政府部门办材料,我不用排长队,不用找人,不用给钱,不用受气,不用走冤枉路。在这里,当我出门买东西,遇到的所有人都是微笑相待。当我需要帮助,街上随便拽住一个人他就会愿意伸出援手。当我工作的时候,没有人嘲笑过我的口音和语法错误。我打开门,呼吸的是无毒的空气;开车15分钟,看到的是蔚蓝的海岸和翠绿的群山;去超市,买的是安全无非法添加剂的食品;去医院,医生会反复给我解释我的病情,护士在做一切操作之前都会询问我的感受。试问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大事小情,如果我是在中国,有几项能够享受到?如果我是一个中国收入底层的人呢?我觉得最终让我下决心移民的,是我在澳洲感受到了我在中国从未感受到的一样东西:尊严。虽然我目前的收入仅能刚刚满足生活需求,虽然我是个英语不熟练的外国人,但是我在这个国家获得的温暖和尊重超过了我在中国体验过的一切。从未有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在街上牵着我的女朋友,从未有学生、同事和领导因为我的性取向而对我提出过任何疑问。没有任何人把这当成一个奇怪的事。我的女朋友作为我的配偶,跟着我去法院办申请永久居留的材料的时候,公证人胸前挂着十字架,手边一本圣经。他严肃地指着我女朋友问:“这是谁?”我说:“是我的女朋友。”他低下头没有说话,帮我们办好业务后送我们出门。看得出这和他的宗教信仰相违,但他没有表示出任何的迟疑和不满,这不仅是因为法律规定了人人平等的权利,更是因为这是这个国家的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因为这个,我不用再担心别人怪异的眼神,我终于可以自由平等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周围的澳洲朋友没有任何一个抱有“你们是来沾光的”的心态,相反,他们和我说,他们相信像我们这种最后能留下的都是经过了筛选的优秀的人,是来和他们一起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的。就像国歌里唱的:For those who've come across the seas, we've boundless plains to share, with courage let us all combine to Advance Australia Fair.其他的国家我没有去过,不是很了解。但是目前我在澳洲这几年的浅显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而我希望把这份幸福尽可能地延续下去。另,种族歧视我不是没遇到,但是我的澳洲朋友告诉我,只有那些没有任何能力的垃圾,才会用自己出身和种族来歧视别人,因为他们除了这个也没有任何东西了。至于“透明的屋顶”,我们市长是华裔第一代移民。对我来说,我可能未必有优秀到此生能碰到“屋顶”的地步,所以我暂时不是很在意。说了这么多,其实移民就和搬家一样,如果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符合你要搬去的那个地方而不是你离开的那个地方,那就走吧。如果有哪位想知道一些澳洲独立技术移民的一点信息,请猛击:如果看过后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私信。手机党不方便一页一页翻评论,所以评论里的问题恐怕无法逐一回复。。我不是中介也不专业,只是个刚刚拿到永居身份的人,不过也许能提供一点个人经验吧。各位大牛请无视我。这个世界人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只求一辈子平平淡淡,内心平静。---编辑分割---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掩盖我的性取向。我没有做错任何事情,没什么好掩盖的。错的是这个社会和社会上那些因为别人的不同就歧视别人的人,而不是我。我不会为别人的错误买单。那些说“你做了社会大众不接受的,就该承受非议”的,和说“你穿这么暴露就活该被强奸”的人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人的不同而歧视任何人都是错误的,而错误的事情就不应该做,这个道理太浅显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回答被建议修改。知乎认为我“违反了法律法规”。我没有。恐同反同是错误的,那些举报这个问题“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心阴暗的人是错误的,我不会向恶人低头。和知乎管理员沟通后对方表示因为我的回答里有“对中国政府或国情的否定言论”,所以违反了“法律法规”,所以必须要修改。这,完全就是对我观点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持。我本想就这样算了,可是自从我发布这个答案以来,收到了几千个赞和几百个感谢,以及众多的评论和私信。在这些评论和私信中,尽管有谩骂和指责的声音,但是大多数是询问移民的方法以及对我的感谢和祝福。更重要的是,很多曾经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告诉我,从我的回答中,他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看到了自由的希望。我想,如果因为我的赌气而不能帮助更多的人鼓起勇气,燃起希望,脱离苦海,那我会感觉很遗憾的。所以我把“对中国政府或国情的否定言论”修改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此处原来的内容不予显示”。-------分割-------这个答案赞同数很多但是排名却一直往下掉。这几个月也陆陆续续收到一些负面的评论和抱着猎奇心态的私信,没有浪费时间回应。除了是同性恋,我还是个女孩(han)子,逗逼,留学生,80(90?)后,新移民,(女)博士生和大学老师,但是有些人和我父母以及我成长过程中许许多多排挤我的人一样,只看到“同性恋”这三个字而已。
谢邀。。。既然你在我们的国家想用我们的母语来和我吵架,请至少先学好英语!这是一句实在得不能再实在的难听话。。。在工作过程中我遇到了太多英语不好而想要移民的人。。老实说,人家说的很对,连话都说不好。。你出国干什么?不管是移民,还是留学。。语言关过不去,就什么都不用想。。至于天堂什么的,哪儿有什么天堂。。。都在地上三尺活,差别没有那么的大。。就像大V 所说,完善的制度,干净的环境,更好的教育体系。。。但其实这些,只是生活的保障,能带给我们的只是最基础的大环境,不怕得病,不怕失业,有完善的基础教育。。。至于其他更高层次的东西,一定还是要看个人,看自己。。。所谓的天花板是对整体而言,对于真正厉害的个人来说,并不是不可以突破。。。哪怕是第一代移民。。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会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一个公平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也会给没有能力和才华的人一个可以平凡过一生的良好保障。。我大天朝若能把这两条做到,自然没有人愿意去别的国家远离亲人,寄人篱下,辛苦学习本无需学习的第二语言了。。。毕竟,移民只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事情而已。。。
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选择上的标准答案。移民,本质也无外乎就是一个抉择而已。生而为人,这世上便没有天堂这一说。选择了一样,必然失去另外一样。拿已有的换没有的罢了。事到如今还把西方国家当天堂的,都还活得太复古了。而得失两者之间更看重哪一个,则是一万人有一万种具体情况。这类问题永远是争成一锅粥的。讲自己的故事除了自我感动并没有什么用,原因很简单,就是@xu bin 说过的,自我行为合理化。你我每一个人,在人生抉择面前,都是需要不断自我麻醉自我感动的,不断强调自己的正确,小心掩盖内心的心虚,否则何以支持这个抉择。费劲巴拉的移民们,他们必然是权衡过多次才作出的人生如此重大的抉择,在他们的权衡中必然不断地接受移民是更加正确的,那么他们当然会列举一二三在中国如何不受尊重如何差劲,就算偶尔自己也觉得心虚,但也要想出一套一套说服自己的理论,让自己更加心安理得。曾经有移民机会而放弃的人们,当然也面临过重大抉择,当然也是权衡了自身情况和利弊之后作出的选择,你要这些人去说移民比不移民好?自我行为合理化,是非常普遍正常的事。然而知乎这些讲故事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总带着传教者一般的居高临下,想要把自己这种自我认定,强加到别人身上当然,他们会一直强调“我只是说我自己”“我没有强迫你接受”,然而字字句句,都带着毋庸置疑的权威性。想来这也正常,感动了自己也想去说服他人,这不正是自我行为合理化的进一步演变吗。要从别人那里得到认可,才能再一次强化自己的自我认定。其实,移民这件事,每一个抉择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特殊情况,利弊摆在一起,每一个人的抉择都是对的,都不需要别人认可,也更加不需要强加给别的任何人。毕竟我们每一个人做的每个选择,都是对当下的自己来说是最好的。
14岁拿到加拿大绿卡,大学最后一年gap回国创业,一句话告诉你,国外是保守者的天堂,国内是冒险家的乐园。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当国家从发展中变成发达国家的时候社会结构就会趋于稳定,我无法去评价谁的生活理念更加正确,因为这取决你自己对人生的选择。有的人生而为狼,有的人生而为羊。当你走过街道穿过人潮的时候,其实你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些时候可能是跨物种的差别
天堂永远在heaven,移民不过是想活的更有尊严罢了。我可以接受累,可以接受工作辛苦,可以接受白手起家,这些我都可以接受。但我接受不了被愚弄,被代表,被虚伪,被中国国情,被国家崛起。选择不了我出身的国,至少我可以选我生活的家。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民国外好不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