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戒网瘾进行知识概括

余美夫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
英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总结语法现象
上传: 邬婷 &&&&更新时间: 15:04:08
七年级英语教学作为一个入门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看、听、说、 玩、 演、唱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并且通过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培养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为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学习一种外语,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内部规则,终究会影响学生准确地、成功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所以说,必须学习和掌握系统的英语语法知识,把握英语的基本结构,才能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必不可缺的内容。
语法学习本身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语法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事实上,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着语法。静态的、封闭的语法知识是在运用中为动态的、开放的、创造的交际活动服务,语法是帮助实现交际目的的手段。要真正掌握语言,就必须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所以语法学习是必要的,
一、明确语法教学的目的,把握语法教学的尺度
语法是用词造句规则的综合。语法教学泛指教学语言的结构形式,其内容主要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知识。语法教学的目的是掌握学习语言的工具,是用语法解释语言,而不是语法决定语言。它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发挥创造能力的依据和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并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交流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将语法教学放在以实现真实的交际意图为中心的交际活动中去进行;同时要明确教会学生语法,不是为了培养他们用语法分析语言的能力,也不是要他们掌握一系列复杂的语法术语概念。语法教法从属于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是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服务的。英语教师要围绕这一目的进行语法教法,但不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要在大量形象生动、直观有趣、富有交际性的语言活动中对语法项目的关键之处略作点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已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概括其特点,使语法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地帮助交际任务的实现。也就是说英语的语法教学要&淡化而不忽略,重视而不死抠&。
二、 遵循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天性,针对现行教材中的语法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英语语法教学生动起来,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交际性原则
英语语法的交际性在于语言呈形象化、交际化。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不应在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中进行教学,应该在交际活动中将零碎的语法点和真实有效的语境相结合,从视、听、说入手,在听说实践中使学生发现、掌握语言规律。通过、创造交际性语言环境,运用、实物、图片、表演、动作表情等,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组织真实、半真实的交际活动把语法点和交际性语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践的语言材料感知、理解和学习语言,在语言交际实践中熟悉语言结构,发展言语技能,培养初步的交际能力。
2.实践性原则
语言学习,离不开实践和反复练习。只有把所学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语言交际中去,语法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语法学习才有意义。正所谓:只有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这恐怕永远是语言学习的成功秘诀。因此,语法教学必须重视语言的实践性。英语语法主要出现在单词、句型和短小的文章中,因而语法教学要结合这些具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体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语法教学要做到精讲多练,适当点拨,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形成语感,从而建立一套新的语言习惯。
3.多样性原则
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单词、句型、对话或短小的课文形式出现,而且每一种感性材料和特定情景都为某一语言项目或语法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丰富的情景创设来活化语法,让语法项目生动起来,并且巧妙地融入到语言活动中去,从而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孤立和零碎的语言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法学的多样性原则就是主要体现在为一种语法项目设计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或为多种不同的语法项目多种不同的与其相适合的活动方法。比如:用对比、图表、歌谣、游戏、顺口溜等方法把枯燥的语法规则变成形象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语法知识。
4.阶段性原则
语法是语言内部规律的总结,学习英语要了解其基本语法。小学阶段的语法教法不是从语法到语法,而是要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让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指导下进行语言实践。小学阶段的英语实际就是对英语知识的感性积累阶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好好把握这一阶段性原则。
三、善用语法教学方法
对于英语语法学习,一直是困扰着我们学生的问题之一,而教师在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也同样感到很棘手。英语语法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本身是存在的,如果教师不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难于真正理解所学的语言材料,在运用语言时经常出现错误。如果讲解语法,又怕陷入枯燥乏味的传统语法教学模式。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那么英语的语法教学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呢?笔者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如下几种方法:
实物法是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生动和直观等特点,有效地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对学习主要是感性认识的小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很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教学方法之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时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之一。例如:&现在进行时&这一时态教学的时候,先通过自制的动画展示句子的基本形式及用法,然后再利用动画来玩游戏、猜动作、说句子。其间教师只需作些简单的解释,学生易理解和掌握这种时态的用法。接着还可以再呈现几个小朋友在公园各自玩耍的动画,让学生进行综合的文字描述和口头表达以巩固&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用法,通过动画教学,语法学习变得更有趣,学生也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归纳法即教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就能使语法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如:在教&情态动词can&的用法的时候,先列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他们:
I can swim .
You can write .
Janet can dance.
The bird can sing.
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马上就发现这些句子都用了情态动词can;接着启发学生继续观察can前面的主语和后面的动词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并分析,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原来can后面是用动词原形的,它前面的主语可以是任何人。这时教师可以让个别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情态动词can表示&能、会&,主语不用考虑人称,后面直接加动词原形。最后再给出一些动画,让学生用can来说句子或者各自说说自己能干什么,并以此类推其它情态动词类似的用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内化语法规则,掌握好其用法,并使他们逐步建构起清晰且完整的语法知识图式。学生学到的知识需要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和整理,才会更好吸收。这一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逐条讲解灌输语法规则,学生只记笔记不思考、少练习的教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图表法就是把学生容易混淆的一些相关的语法点归类列出表格,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启发他们找出关键点,并重点加以突破,化难为易,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语法问题。例如:对于&to be &与&to have&的用法,学生经常会搞错人称与动词的配对,如果列个表格让学生去观察和对比并加以练习,他们很容易就能够区分出来并掌握。如下表:
we, you, they
he, she, it
对比法是把学生容易混淆或犯错的相关语法点呈现出来,引导他们对其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找出关键点并加以突破,使学生最终理解和掌握这些语法知识。
(1)英语语法之间的对比
如:树上有一个梨。There is a pear the tree (on , in ) 学生通常会选择介词&on& 来填空,这是对的;可是再来一题:树上有一只小鸟。There is a bird the tree (on , in )学生还是选择介词&on &,这就错了。学生说:&老师,不都是在树上吗?怎么会错?&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认真思考&a pear&和&a bird&跟&树&有什么关系。分析、讨论后,同学们就发现:原来&a pear&是&树&上本身长出来的,而&a bird&是外来的事物,不是&树&上长出来的。所以,虽然都是在&树&上,但是所选择的介词却完全不同。经过观察、对比、讨论和分析,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2)英汉表达的对比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犯各种各样的语言错误,很能多时候就是由于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而造成的。如:每天操场上都有一些学生打篮球。因为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很多学生直接就翻译成:Every day there are some pupils play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这是错的,在英语中一个简单句是不能出现两个动词的,应该为:Some pupils play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every day.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容易犯类似这种错误的语法点作适度的中英对照,让学生注意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相应部分的表达方式与特点的不同,使他们有意识地避免受汉语的干扰,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更多类似的&中国式英语&的出现。
除了以上几种语法教学方法以外,还有演绎法、集中法、歌谣法和游戏法等。其实,每一种教法也不一定单独使用,可以灵活地把他们结合起来,多种方法一起运用,效果会更理想。比如:在教学方位介词(on ,in ,under &)时可以运用实物法、归纳法和游戏法。先用一只乒乓球和一个盒子通过改变它们的位置及在老师的引导下接触语法现象,激发学生兴趣,轻松认识语法知识;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这些语言材料中归纳、总结语法规则,通过自己思维加工的知识,掌握得会更好;最后用游戏法 ( 如:听音寻物或听句子画画& ) 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的巩固,从而可以得到较满意的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注意&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点到为止,注重运用&,让学生在练中有悟,在练中获得听、说、读、写等的语言运用能力,并建立起英语的语言习惯。
学习一门语言,必须学习其语法知识,学习语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语法教学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探索英语语法的最佳教法和积累经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版权所有 Copyright&.魁网.教育在线
备案序号:粤ICP备号
Copyright@
http://kui.cc All Rights Reserved.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
课时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是我的一个尝试。经过讨论,也受到了多数老师的认可。因为这个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的实验,如果放在讲完课以后做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而且用一节课的时间做这个实验也是必要的,因为通过我们的观察,课本上的许多实验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做是不够的,这就使学生做实验时匆匆应付了事,不利于他们独立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培养,也使得学生对实验不够重视,这样是难以适应以后的新课程标准的。这节质壁分离的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一节课的实验来做,可以使学生有时间仔细的观察实验的过程。
步步地探究性学习,我设计了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而且许多原理和结论是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去积极的思考。在新课讲授完毕以后,又安排了几个由易到难的习题,最后是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这是因为考虑到这个班是史地生的混和班,所以要让所有的同学都得到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最后就让学生自己设计了一个比较容易的实验,旨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多角度多渠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实验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全班同学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让学生懂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这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同时,这也是我们学校生物科研究课题的努力方向。
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本课因为加上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所以容量大、学生活动多,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六点建议
文章摘要:用具体简单的“课后自学问题”来引导学生养成先学后教的习惯.换言之,要养成学生课后自学的习惯,只有把课后自学用具体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容易获得答案的问题来进行引导.通俗地说,就是把课后自学题变成学生的家庭作业题.二、听课习惯的养成1、……
一、自学习惯的养成1、重视课前自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课前3分钟进行自学,提出简明的自学要求,尽量以“问题式”的提示,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学习惯;在课堂上,对于能正确回答“自学问题”的学生,要进行恰当的课堂评价,以引导更多的学生养成自学习惯;中小学学生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其自学习惯养成的主要场所是课内而不是课外;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前短暂的时间,提出简单的自学要求,并进行课堂反馈与评价.2、加强课堂自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要把问题的提出尽量用书面的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不论什么问题都要先面向全班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明确地提出,并留足全体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才能够指定个别学生回答;要不断引导学生,在听教师讲课之前、完成课堂练习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自学;教师要传授给学生自学题目、分析题意的要领.3、关注课后自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自学,用具体简单的“课后自学问题”来引导学生养成先学后教的习惯.换言之,要养成学生课后自学的习惯,只有把课后自学用具体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容易获得答案的问题来进行引导.通俗地说,就是把课后自学题变成学生的家庭作业题.二、听课习惯的养成1、学会做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有两种:一是用专门的课堂听课笔记本做笔记;二是学生用笔在课文空白处做标记与批注.用听课笔记本做笔记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合上书本专心听讲与记录;用课本做笔记的好处是:学生可以边听课边在课文上画着重号、波浪线、提问题、写注释、写感悟……,把听、读、写结合起来,做到五官并用.2、学会提学习问题提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口头提问,二是文字提问.口头提问是指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向教师或学习小组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文字提问是指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用文字在笔记本或课文空白处提问.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学会主动举手提问题,教师对主动举手提问的学生应进行简短的鼓励,以引导更多的学生举手提问.3、学会记重要结论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记忆.不要把引导学生背诵记忆都斥之为“死记硬背”.教师一定要大力提倡背诵记忆,不用担心被扣上“传统教法”的帽子.没有记忆的教学与学习,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没有知识的积累,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没有充满知识的脑袋,就没有充满智慧的大脑.三、阅读习惯的养成1、带着问题阅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思维特点以直观性、形象性思维为主.教师要利用课堂时间养成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的习惯.必要时教师要为学生拟定阅读参考问题,让学生从根据“教师列的问题”与“书后练习题”读书,逐步过渡到学会在阅读中自己提出问题,学会带着问题读书,学会用问题来总结归纳学习内容.2、带着五官阅读“五官并用”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作用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尽量要多动用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阅读时要动口――最好是嘴唇动而不必出声响;动手――重要内容用笔帮助记忆;动脑――用问题式、比较式、归纳式、图表式、顺口溜等多种形式把问题简化,把书读簿.3、带着纸笔阅读带纸笔读书习惯的养成,是衡量学生是否学会阅读的重要标志.没有带笔的阅读,其效果比带笔阅读差得多.科任教师要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要求学生带着纸笔阅读,并把这一要求作为本学科课堂听课的常规要求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必有成效.四、作业习惯的养成这里所谓的“作业”从完成地方来说分两类:一是课堂练习,通常在课堂或学校中完成;二是家庭作业,一般在放学回家时间中完成;从完成的时间来说可分为三类:课前作业、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1、完成作业的程序完成作业的程序可归纳为三步骤:认真看书――仔细审题――自我检查.首先,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前,一定要先认真看书:至少阅读一次全部课文、例题及课堂教学笔记,掌握解题规范与思路之后再动手完成作业;其次,学生在动手完成作业时,要仔细审题:养成认真阅读题目,仔细审题,全面领会题目已知条件(包括隐藏条件);作业完成之后,一定要自我检查:形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不断减少作业的差错,提高自我检查修改的能力.2、完成作业的时限完成作业的时限应提高学生的两个时间意识:一是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时间意识;二是完成作业后及时缴交作业的时间意识.前者,建议学生在准备完成作业时先粗略预估需要的时间,争取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或提前完成.教师必要时可让学生把计时器放在面前,增强完成单位学习任务的时间与效益意识;后者,建议学生做到作业及时完成,上午的课后作业争取中午完成;当天的作业争取当天完成,及时缴交作业,决不拖拉.3、完成作业的规范作业规范详见“书写习惯”.教师同样要强调“三要三不要”:即作业的字迹要工整、大小要适中、空间安排要科学;不要抄习、不要粗心、不要涂改.对于规范的作业教师要及时进行示范与表扬.建议教师在处理学生作业时,要养成“先学生互批后教师批阅”的习惯,反对教师用一己之力批改作业,替代学生修改作业的错误做法,让学生养成互批作业、互对答案、及时订正的习惯.五、书写习惯的养成1、工整是书写的第一规范字迹工整、大小适中,是汉字书写规范的第一要素.教师不可能把每位学生培养成书法家,但可以让每位学生书写一手规范的汉字.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靠全体课任教师的共同努力,决不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为此,教师自己要从书写规范的粉笔字、水笔字开始,用自己良好的“文字形象”,去引导学生的书写规范.2、规划安排是书写的要求针对不少学生在作业与考试过程中存在的“答题缺乏规划安排”的现象,各个年级的教师都应大力培养学生书写前先规划安排好版面,而后选择适中的字体大小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板书的黑板空间科学安排入手,引导学生在作业与考试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减少涂改是应试的需要教师要从作业、考卷的批改中,不断提高学生对书写中涂改危害性的认识.教师要告诉学生,涂改是考试中影响得分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展示书写工整、无涂改的作业本,退回涂改的作业本,在考试中加入卷面成绩等手段,减少书写涂改现象的发生.建议学校要求学生禁带涂改液进校园.六、互助习惯的养成1、建立学习小组在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利用学习小组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没有建立学生学习小组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将主要靠教师个人的力量;能够建立学生学习小组的教师,他们的教学目标主要靠学生集体的力量来实现.2、有问题找同学“有问题问老师”这是中国小学生从父母那里最常听到的话.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有问题先问同学、后问老师”的好习惯.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观念,教师应在教学全过程加以重视与引导.3、培养学科小先生在班级授课制下,再小的班级,教师都无法同时满足全体学生的解疑需要.因此,培养学科小先生,是教师实现班级授课制下的个性化教学的唯一出路.要“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教师务必要重视培养学科小先生,用于课堂学习互助,为每位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是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减轻两极分化的重要途径.给教师课堂教学的八条建议作为中小学教师,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努力养成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研究课堂教学艺术,汲取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钻研教材与课标,研究所教学生的身心特点与知识能力,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课堂组织能力和课堂调动与评价艺术,保持学生学习的欲望,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就课堂教学提出如下八条建议.第一条&&&&&&&&转变观念、改革结构把“教师为主、先教后学、课后训练、集体教学、个体学习”的传统课堂教学策略,转变为“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个性教学、合作学习”这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课堂教学策略;树立“课堂是师生情感与信息交流的地方,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是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自信、快乐的地方,是师生共同质疑释疑、解决旧知产生新知的地方,是师生共同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等课堂教学的“五种教学观”.改革课堂结构,压缩课堂讲授时间,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坚持“四不”――“不以讲代教、不以教代学、不以少数代多数、不以口头代笔头”;努力实现“把课堂时间科学地还给学生,把课堂机会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的目标;确保“三分课堂”主张的逐渐推行;在一节45分钟的课堂时间里,教师持续授课时间不超过10分钟,生生互助、师生互动时间不少于10分钟,学生当堂训练的时间至少10分钟,教师要把这一“三分课堂”变成可变式,而不是呆板的教条,灵活运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第二条&&&&&&&&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目前,我市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个通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目中无人”、胸中无学生,或者是目光只“关注”个别学生或前几排的学生.有的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熟视无睹,对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甚至“课堂睡觉”等现象不闻不问或束手无策.所谓“面向全体”,就是“教师要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全体学生,把深沉的师爱洒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就是根据绝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调整教学进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控制教学难度;“面向全体”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考试的范围、内容与难度.所谓“关注个体”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应时刻关注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给予“走神”学生以适当的提醒,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恰当的激励;在课堂上,应安排时间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让学习后进者在课堂中得到表现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产生自信与兴趣,从学习成功走向人生成功.没有个别指导与关注的教学是缺乏灵气的教学,缺乏生命力的教学;没有面向全体、兼顾个体的教学是“目中无人”的教学,是“麻木不仁”的教学,也必然是低效的教学.第三条&&&&&&&&培养情感、养成习惯长期以来,不少教师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把知识与技能的重难点等同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把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等同于课堂教学的目标.实际上,对于我市多数学校来讲,课堂教学的最大困难已不再是知识与技能重难点的把握,而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学生学科情感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集体调动、学生个体表现、教师恰当评价、学生间的互助、个体指导、恰当的表扬与鼓励等多种手段,对课堂进行全方位的调动,以激励全体学生的课堂学习欲望,不断增进师生情感、增加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情感与欲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自己的教学底线――让学生养成最基本的学科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良好的预习习惯、听课习惯、作业习惯、提问习惯、书写习惯、合作习惯等.我们提倡教师要让学生上课带“六件基本学习用具”:一本课本、一本配套练习、一本课堂练习本、一把刻度尺、一支蓝笔、一支红笔.其中的“红笔”用于学生之间的练习互批.这就要求全体中学教师,努力让学生带足学科必备的课堂学习用具.我们相信,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可以做到的.第四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小学课堂教学应坚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基本原则,这是经过众多实践检验的成功策略.这里所说的“先学后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尝试动笔”的机会.教师应面向向全体学生提问,而不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师生对答”;提出问题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全体学生思考,而不是未经大多数学生思考就直接向学生抛出答案;或是在大多数学生未理解的情况下,就有个别“学科尖子生”给出答案.换言之,先学后教既有“在课前与课内,让学生自学后教学”的意思,更有“先学生思考、后教师讲解或师生共同释疑”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当堂训练”,是指教师应将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落实于课堂之内.教师不可呆板理解教科研理论,而应灵活运用教科研成果.也就是说,教师集体授课的总时间不应超过课堂时间的一半;教师要努力浓缩课堂教学目标,压缩集体接受时间,尤其要压缩教师持续单向传授的时间.坚持“分段讲解、讲练结合”的教学策略,把需要讲解的内容分解后逐一解决,压缩持续授课时间,插入形成性、检测性、巩固性的课堂练习与师生互动.在目前考试下,“加强笔头训练、提倡当堂训练”无疑是正确的教学策略.第五条&&&&&&&&简练语言、简化教程教师应有意识地养成在课堂上“惜言如金、惜时如金”的好习惯.我们提倡“精炼教师的课堂语言,明晰教师的课堂教学指令”.只有精炼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革除无用的“口头禅”,消除可有可无的“课堂废话”,避免过多过高的课堂指令等才有精炼清晰的课堂语言.我们提倡要“精炼语言、简化教程”,反对一味以“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为借口,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反对把本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记忆、简单师生对话可以快速解决的问题,用诸如“小组讨论”、“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程序加以复杂化;把本来要求简单的问题人为地拔高要求、增加难度.一节课只有教程简明,才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言.如果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安排了众多复杂的教学程序,教学内容面面俱到,那就无重点可言.有些教师有这样的“课堂追求”:总想多讲几个问题,多对几道题目的答案,讲得越多越全面心里月踏实.实际上,教师在一节课所能解决的问题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反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平均用力”,提倡“一节课重点解决一到两个主要问题”,次要问题的解决,要通过学生自学教材、练习过程的质疑释疑、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教师简练的提示等多种方式加以实现.第六条&&&&&&&&指令明晰、落实到位判断一位教师是否有经验的标准之一是:课堂教学指令是否明晰.一个明晰的教学指令应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明确的任务;二是约定的时限;三是恰当的检评――完成任务后的检测与评价方法.教师要用清晰的指令,让全体学生明确下一时间段他们要用多长时间干完什么事,完成后将得到教师怎样的检查与评价.教师要有意识地不断明确总计的课堂教学指令,在课堂上要“说到做到”,决不含糊.教师给学生的课堂许诺务必逐一兑现,这是教师树立课堂威信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提出的课堂要求务必要亲自检查落实到位.对于每一个课堂教学程序,教师都要精心安排.如,让学生在大约多长的时间内完成什么学习任务,教师随后就要通过学习小组长、学科小先生、教师本人来主要检查落实.对于没能按照教师指令进行学习的学生,教师要用灵活多变的、艺术的办法给予提醒、帮助与引导,切忌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当众批评不执行教师指令的学生.否则,一定会适得其反.教师应当知道,学生任何一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耐心与智慧,更需要教师的执著与自信.第七条&&&&&&&&调整进度、控制难度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确定教学进度.坚决反对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压缩正常的教学时间,挤出时间进行“反复复习”,这是教学的大忌.我们要追求“当堂训练、当堂过关”,不提倡“多轮复习、多次重复“.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学力差异,教师应引导学科”尖子生“大胆地超前学习,拓展学习内容;教师布置课堂训练和课外作业时,至少要分两个层次,切忌一刀切.不论是平时作业的布置、还是考试难度的选择,都要智育兼顾考试的检测功能与激励功能的体现.为此,我们要求平时课堂训练的易、中、难比例控制在8:1:1,校内考试控制在9:1:0,即平时校内考试,其难度应比平时课堂训练相对小点,以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功能,让每位学生都看到“蓝色的成绩”.这是培养学生学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的最重要的途径.平时教学还是建议采用“百分制”来进行评定.实践证明,“百分制”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保持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目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当然,对于分数我们要恰当地加以利用,而不要唯分数论英雄.第八条&&&&&&&&建立小组、合作互助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出较完整的班级授课制理论的同时,就提出建立“十人长”.即,现在所谓的“学习小组长”,以协调助教师管理课堂、帮助学有困难的同学.在提倡改革中小学课堂结构、提倡当堂训练的今天,中小学课堂上已有了越来越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建立自然学习小组(一般为前后桌4人一组,也可以6人最多8人),选择小组长,协助教师管理本小组同学的学习;培养学科小先生,协助教师为需要帮助的学习小组及个人提供及时的解疑服务.我们认为“把问题解决于课堂之内,让教学延伸到教室之外”,应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两大目标追求.课堂上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个性化学习困难,是实现个性教学的最佳途径,也是树立学生学习信心、保持学生学习欲望的有效办法.我们建议,中小学教师要大胆尝试“建立学习小组,培养学科小先生“.教师要养成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先找小组长、再找小先生、最后找老师“的好习惯;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要养成”先学生自己修改、同桌同学互批、再小组长、小先生批改、最后再由教师检查批阅“的好习惯.大胆摒弃长期以来,教师以一己之力替代学生批改作业的错误做法.众所周知,组成一位教师的基本素质有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素质,二是职业素质.我市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都具备了国家的要求,许多教师对于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重难点已把握得相当精确,对于教材的熟悉程度也与日俱增;但是,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如何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顺畅地传授给学生是有亟待研究的课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教师不要热衷于寻求“考试内部信息”,而应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研究如何把下一节课上得比上一节课更好.让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对学习的情感,对自己的信心”通过教师恰当的课堂教学逐节课得到提升.我们希望,我市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能越教越少而不是越教越多;都能越教越轻松而不是越教越累;都能成为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学能手,而不要成为平庸的教书匠;我市所有的中小学生,都能在充满教师关爱、同学热心帮助的环境里,在充满笑声、掌声、欢呼声的课堂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与做人的自信.
上一篇:切实减轻老师繁重的劳动.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归结为“十二条准则”,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受到了带课老师的好评.2、养成学生专心学习的习惯.无论是自习课,还是老师上课,禁止学生相互讨论,……
下一篇:我多接触家长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行为表现,与家长联手关注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继续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不讲卫生.我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堂进行趣味教学……
合作伙伴提供补充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习工会帮助患病教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