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赞美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精神?

各类法律书籍、案列评析、合同PDF、医学电子书,有些文件太大无法上传,如有需要其他文档资料,欢迎私信代找,第一时间回复。

}

小白求学记 给你最好的教育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祁念曾 ,出生于1946年12月,笔名祁星,汉族,河南洛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共党员。

曾任《红旗》杂志社记者,陕西某高校中文系副教授,《惠州晚报》总编辑,现任深圳商报社新闻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学生时代,曾以《大学生进行曲》、《校园的路》等诗歌作品传诵一时。近年来,出版诗集《人生之恋》、《春天的歌》、《站立的河流》,散文集《红烛之歌》、《艺术家的脚步》,长篇报告文学《千秋业》,论文集《新时期文学》、《新闻探索与实践》等。作品曾多次获奖,并入选《中国新诗选》、《朗诵诗选》、《新时期诗歌选萃》《名家欣赏》和全国统编的语文课本。

1968年,作者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陕西工作。作者曾多次到延安参观采访。1974年作者到延安采访,那里的人民依然比较贫困,作者心里难过极了。归来后,写一首《延安,我为你哭泣》的诗,留在作者的日记本上。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第一段(第1、2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1节用了两个比喻来描写这种追寻。第2节用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事物来描写延安。

第二段(第3、4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3节用“高楼大厦”代表现代化。第4节用“航天飞机”代表现代化。

第三段(第5、6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第5节主要从反面说明如果失去延安精神会怎样。第6节主要从正面说明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

1、全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歌颂表现出来的。如追寻“延河”,实际上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追寻“枣园”,实际上是指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2、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节奏和韵律比较鲜明。全诗压的是ang韵,听起来声韵铿锵。

1、文章的题目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歌的题目热情地抒发了作者想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强调了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也是对延安的尊重与向往。

2、“永远告别”、“毫不犹豫丢掉”、“忘不了”、“不能丢掉”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答案:要“永远告别”、“毫不犹豫丢掉”的是延安那时贫穷的生活条件与落后的生产条件;“忘不了”、“不能丢掉”的是军民同甘共苦,同吃同住的亲密和是民族精神脊梁的延安精神。这样写的好处是:更加突出我们现在生活富裕,生产能力提高了,经济发展了但我们仍然要继续发扬和继承延安精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泥湾赞美了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