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x550带的动战地5吗?

作为一个折腾党,曾经也是各种追新、追求极致性能。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电脑的追求也越来越讲究沉稳实用,那些RGB之类的花里胡哨的东西已经难以激起本人心中的波澜,所以这次“升级”,不追新、不玩光污染,只求极致简约、够用就好,下面先看成品图。

后部网卡为BCM94360CD,四根天线看着很霸气。

这次折腾,与其说是“升级”,不如说是新瓶装旧酒更为合适,为了实现0光污染,这次只是更换了机箱、散热器等少数配件,相当于给老配置挪了个窝。哦,对了,还增加了个浦科特M9PeG 512G NVMe SSD。

所以总结起来,这次“升级”,只是新增了以下三样而已。

由于现在的游戏容量越来越大,一个战地5就要50G,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480G的Intel DC S3500 SATA盘已经有点捉襟见肘,所以增加了一块浦科特M9PeG 512G M.2,顺便体验一把NVMe盘的速度。

外包装上有个涡轮之眼,看上去很有感觉。

盘的背面是各种技术参数。

内部用塑料盒子装着,附件也很简单,只有一颗M.2螺丝。

SSD采用流线型散热马甲,中间一抹红色,上面写着浦科特的英文LOGO。

背面没有电子原件,只有一张贴纸和一个标签。

这里教大家一个小窍门,用吹风机+刀片可以无损打开标签,并不影响质保,我以前给SSD换第三方散热片时就经常这么整。

主板上正好有一个M.2接口,果断将其安装上去。

接着看机箱,Fractal Design Define Mini C TG,Fractal Design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北欧品牌,机箱产品主打静音和极致简约,在RGB大行其道的今天,依然坚持自己的初心,不随波逐流,实属难得。

本人几年前用过这个牌子的R5机箱,对其静音效果印象颇深,这次由于要用M-ATX板型,所以选择了支持M-ATX的Define Mini C TG。

产品的外包装非常朴素沉稳,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图案。

这一侧是机箱结构的简单图示。

附件一览,调(pei)料(jian)包、说明书和顶部防尘网。

机箱的造型十分简约,四四方方,没有什么奇怪的造型。正面侧板为钢化玻璃,本人不喜光污染,但对侧透并不反感。

内侧有一层厚实的静音棉。

顶部的接口也基本是标准配置了。

尾部配了一把12CM白色静音风扇,下部的PCI档条共有5根,比普通机箱的4根多了1根,这样的好处是空间更大,甚至可以实现M-ATX主板组双卡。

底部有一张很大的防尘网,有灰的时候可以抽出来清理。

由于近年来NAS的兴起,机箱右侧取消了那种传统的一排磁盘位,这样一来,整个机箱内部更大更通透,散热效果更好。底部电源位则采用了一个大罩子罩住。

背面,理线位全部在左侧,并且配了自粘扎带。机箱底部有两个铁制磁盘架,另外,在散热器背板部位还有个可拆卸式SSD架子,提供了3个2.5吋磁盘位。

散热器,为了和机箱配套,选择了同为Fractal Design旗下的Celsius S24一体式水冷。

散热器的盒子为蓝黑配色,右侧的金色“5”字说明其提供5年质保。

背面是产品的技术参数,纯英文的,左侧是说风扇可以工作于自动和PWM两种模式,右侧貌似在说冷头和水管采用的各种黑科技。

采用240薄排,材料为铝质。

这里有两个4pin风扇插针,可以将冷排的两个风扇插到这里,非常适合主板风扇插针较少的情况。

冷头的造型也非常简单。

纯铜大底座,吸热较快,并且预涂了硅脂。

扣具一览,基本支持I、A的主流平台。

标配的两把4针黑框白叶风扇,看惯了RGB风扇,再看这种风扇觉得真够清新的。

其他配件都是原有的,简单介绍一下吧,CPU:I7 9700K。

主板:MSI Z270M MORTAR,其实更想上ROG的M-ATX板子,不过网上得知Z270可以上9系后,果断决定省钱。至于9700K是怎么上到Z270上的,网上有教程,大家自行搜索。有需要这个主板BIOS的,我可以贡献出来。

当然,这块板子上9系U供电还是弱了点,不过本人默频用,应该能凑合用了。

除了供电,其实这块Z270的配置放到现在并不过时,各种接口也很全,甚至连USB 3.1 TYPE C都有。

内存,芝奇Trident Z DDR4 ,C14,B-DIE颗粒,话说幻光戟现在都烂大街了,这种黑红配色的Trident Z反倒成绝版了。

所有配件里唯一一个有光污染的: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不换掉它,主要是这张显卡的性能还足够带起本人的应用,另外,这张卡的光污染也不多,而且也可以通过软件关掉,所以就姑且放过它吧。

很经典的微星红龙造型。

首先将主板和散热器安装好。

这个机箱要安装240冷排,可以选择顶置和前置两种方式,但采用顶置方式的话,会和高梳子内存打架,所以只能采取前置安装方式了。

水冷头上的雪晶图案特写。

装机的难点其实不在配件安装,而在理线,要想将线理的好看,真要花一番功夫。

而这次少了那些纷乱的RGB线材,突然发现装机也变得简单了许多,很快就理好线了。

黑色中一抹红,看上去颇为素雅。

机箱对背线支持比较友好,所以背线也很好理。

盖好玻璃侧板,基本大功告成了。

接好显示器,准备开机。

其实网上Z170、Z270等主板破解9系U的文章很多,但正儿八经进行对比评测的很少。再加上网上传言,用Z170、Z270等主板破解支持9700K、9900K后,存在性能下降、对M.2 SSD支持不佳等问题,所以本人特意借了一张Z370主板,进行了一番对比测试。

AS SSD Benchmark测试,可以看出两个平台互有胜负,且差距很小。

TxBench测试,差距也不大。

2.CPU内存性能测试

先来一张CPU-Z截图验明正身。

CPU-Z自带的测试程序,在这里,Z370平台还是占了优势的。

Superπ考验的是单线程,所以Z270平台并不吃亏。

到了国际象棋,Z270平台居然反赢了Z370。

内存及缓存测试,两个平台采用同样的内存及设置,在内存带宽方面,两个平台大差不差,但在L1、L2、L3缓存带宽方面,还是Z370平台占优。

由于游戏测试截图太多,考虑到有些急性子的读者估计懒得看,所以我这里直接上汇总表吧。

通过汇总对比可以看出,Z370平台在大多数项目都略胜一筹,不过幅度都不是很大,个人推测是Z370对9700K的支持度更好,不过考虑到换主板的代价,这点小小的差距还是可以忍受的。

由于本人这次测试采用的Z270是M-ATX板型,Z370是ATX板型,板型不同,无法放在同样的机箱环境中进行测试,所以这里就不进行对比了,只测试Z270平台的数据。

AIDA64 FPU烤机测试(室温25.1℃),得益于机箱风道和水冷散热器的强力压制,CPU的核心温度没有超过50℃。

显卡烤起机来还是有点热的,好在平常使用也很少达到烤机这样的严苛程度,所以也不用担心。

功耗三连,可以看出,待机和CPU烤机功耗还是很低的,唯独显卡烤机时功耗高一些,但550W的电源也足以应付。

此次折腾,尽管没有最新的RTX2080,也没有其他酷炫的配件,但对本人来说,已经达到完全够用的需求了。NVMe SSD的添置,缓解了存储空间压力,同时大大增加了游戏加载速度,新换的Fractal Design机箱、散热器也一如既往的沉稳低调,静音表现也很优秀。总体来说,本人对这次折腾颇为满意。

最后,关于光污染,只是个人观点,我并不反对其他玩家对光污染的追求,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

  今年年末EA公司给玩家们献上了一席饕餮盛宴,其经典大作《战地》系列推出了新作——《战地5》。这款经典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这次回归了本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带来不同以往的二战体验。


  《战地5》增添喵式坦克,喷火战斗机,丘吉尔步兵坦克,喷火战斗机,梅赛施密特109等著名载具。游戏画面延续以DICE旗下知名游戏引擎「Frostbite」制作的传统,并针对当代主流硬体进行优化,带来照片级的画面与震撼的音效,同时强化物理模拟的表现。



  《战地5》还加入了在半空中掷回并射击手榴弹的机制,能够呼叫破坏力强大的增援,拖曳定点武器。透过鲜活的现代视觉技术以及尖端的叙事技巧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那么说了这么多,最关键的是关于这款游戏配置,《战地5》由于良好的优化,方面最低配置要求为英伟达GTX 660/ RX 560等同级别显卡,推荐配置为主流的英伟达GTX 1060/AMD RX 580。下面来给大家推荐一些能够驾驭《战地5》的显卡~

}

显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最早电脑上的那个2D显示卡/3D加速卡,逐渐变为了能承载如今游戏电影级渲染画面计算的重要硬件之一,并且随着通用计算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卡也在机器学习/集群计算等领域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深。而在显卡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功能被集成进来,那就是视频硬件解码。

据我能查到的资料,1994年ATI基于Mach64芯片的显示卡是最早支持视频加速的显卡,其通过集成了一些简单的视频解码器,大大减少了当时播放视频时CPU的负担。之后显示卡的视频加速能力越来越强大,支持越来越多的格式、分辨率、码率等,并逐渐发展至现在。

而如今,随着视频分辨率、码率的提升,以及越来越高效的视频编码技术,主流性能的X86处理器面对如今高码率高分辨率的视频时往往力不从心,或者虽然可以通过软解播放但是却需要消耗巨大的功耗。现在绝大部分采用HEVC编码的4K 60FPS视频,使用一些低于四核心八线程的处理器解码已经很吃力了,并且随着10bit、HDR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软解码已经无法方便的和硬解码一样轻松处理HDR内容并正确显示。视频编解码单元已经成为了红绿蓝三家任何GPU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来讲,红绿蓝三家均大致遵循GPU代数越新,其对新解码技术支持的越好的规律。对于同代GPU,尤其是老黄家,或许是因为先布80旗舰卡后发布中低端卡的原因,其同代中性能更低发布更晚的显卡支持的解码格式反倒更多,如GTX960支持HEVC 10bit解码但是GTX980不支持、GT1030这种亮机卡支持VP9 10bit但是GTX1080不支持等。当然总体趋势依然是越新的GPU,其解码能力越强。最新的RTX30系列、RX6000系列以及UHD700系列均已支持AV1解码,而这是知名404视频网站油管高分辨率视频的主流编码格式之一。目前1080P视频已经普及,4K视频也在部分主流视频网站的带动下逐渐铺开,随着以后视频技术的发展,4K乃至8K也会迟早成为像现在的1080P一样大家司空见惯的视频分辨率(当然8K还是太远了,4K应该还好

)。如果你的显卡不支持对应视频格式的硬件解码,那么在以后可能会非常难受,因为在不支持硬件解码的情况下,一些高分辨率高码率视频只能通过CPU进行“硬算”,而解码这样的视频有时候CPU负载比玩战地5多人都高。

目前我所能查到的比较详细的主流GPU解码能力一览来自于这个网站:
DXVA Checker网页中详细列出了统计的红绿蓝三家GPU解码性能,可以点进去查看非常详细的表格。其中H.264与HEVC依然是绝大多数在线视频网站、离线压制的动画番剧/网剧/电影的主流编码格式,普及性最广,也最容易被支持,B站的非HDR 4K依然是H.264,查看信息可以看到是AVC编码。VP9和AV1说实话我只在某404网站见过

从中可以简单得到如下信息(因为牙膏厂核显和农企APU核显与处理器系列/型号绑定,之后不再讨论,以及忽略受众较少的专业卡):
而如果想要解码8K视频,那么A卡起步需要RX5500(而这张显卡首先定位不是亮机,其次因为矿潮价格已经起飞

),N卡依然仅需要一张GT1030(性能更强的GTX950并不支持)
另外顺带一提,Maxwell之前的N卡,有很多是不支持HDMI2.0且没有DP接口的,比如750ti这张卡,就无法直接实现4K60Hz的显示。

本次图文还顺便出镜了四张N卡参与测试,以体现不同阶层的显卡解码能力差异

首先是GT730的测试:
这张显卡虽然根据DXVA的表格支持4K的H264,但是实际上60帧就扛不住了

解码器全程满载,视频也出现了间歇性卡顿

而实际上这玩意儿要解码4K30帧的视频才行,但即便如此,占用也是很高了。当然,解码1080P肯定是没问题的。如果你看的视频是1080P H264,那么一张GT610其实都能满足需求

970在面对H264时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压力了

而到了GT1030这张五百元内最强独立解码显卡,除了AV1,这玩意儿啥都可以解。我去404网站找了个8K60的VP9编码的视频,很完美

2080ti能解的1030都能解,属实视频佬福音了,尽管这张卡打游戏非常拉胯(以后我会再说),但是论视频解码,GTX1080都未必如它

最后是RTX3070,8K的AV1?小意思,404最“先进”的视频都难不倒它

面对视频内容越老越丰富的今天,一张显卡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视频播放工具,当在选购显卡,尤其是矿潮期间选购亮机卡时,切记明白自己的需求,如果有看视频的需求(尤其是现在B站等在线视频网站都有4K了),尽量不要为了游戏性能更高去选购一些发布更早3D性能更强的显卡,最后发现看个1080P可能都要靠CPU硬算

。每当谈起几百块钱的亮机卡有什么选择,大多数垃圾佬想必第一反应都是GTX750Ti HD7850 GTX670等这种年代较为久远但是凭着其不俗的3D游戏性能依然活跃在二手显卡市场的老显卡。尤其是在2020年底兴起的这批矿潮导致新老卡一起涨价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一块不那么贵的老显卡作为暂时的亮机解决方案。
而提到GT710、GT1030这种亮机卡,很多人更是嗤之以鼻:“切,同样的钱买个XXX他不香吗?买这种智商检测卡?”
可是,你真的需要一张“智商不检测卡”吗?

说打游戏还是要看视频,切记按照自身需求来。
最后:现在老黄还在生产/品牌还有库存的一些“过气”低端显卡主要有两款:GT710和GT1030,至于GT1010听说这玩意是OEM专供,我现在也没在小黄鱼之类的平台搜索到,纯视频用户真的挺适合的,当然如果你打游戏,那么这两张卡不要优先考虑,性价比贼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8400带的动gtx750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