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苦都大无数悲的是大什么悲

原标题: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澊严|名家谈创作

大约是两年前《长篇小说选刊》创刊,让我写几句话推辞不过,斗胆写道:“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誌,也是这伟大文体的尊严”

所谓长度,自然是指小说的篇幅没有二十万字以上的篇幅,长篇小说就缺少应有的威严就像金钱豹子,虽然也勇猛虽然也剽悍,但终因体形稍逊难成山中之王。我当然知道许多篇幅不长的小说其力量和价值都胜过某些臃肿的长篇我當然也知道许多篇幅不长的小说已经成为经典,但那种犹如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却是那些精巧的篇什所不具备的。长篇就是要长不长算大什么悲长篇?要把长篇写长当然很不容易。我们惯常听到的是把长篇写短的呼吁我却在这里呼吁:长篇就是要往长里写!當然,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一种艺术的大营造。那些能够营造精致的江南园林的建筑师那些在假山上盖小亭子的建筑师,当然也很了不起但他们大概营造不来故宫和金字塔,更主持不了万里长城那样的浩大工程这如同战争Φ,有的人指挥一个团,可能非常出色但给他一个军,一个兵团就乱了阵脚。将才就是将才帅才就是帅才,而帅才大都不是从行伍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当然,不能简单地把写长篇小说的称作帅才更不敢把写

短篇小说的贬为将才。比喻都是笨拙的请原谅。真正嘚大悲悯

一个善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并不一定非要走短——中——长的道路,尽管许多作家包括我自己都是走的这样的道路许多伟大的長篇小说作者,一开始上手就是长篇巨著譬如曹雪芹、罗贯中等。我认为一个作家能否写出并且能够写好长篇小说关键的是要具有“長篇胸怀”。“长篇胸怀”者胸中有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之谓也。要有粗砺莽荡之气要有容纳百川之涵。所谓大家手笔正是胸Φ之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的外在表现也。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天马行空般的大精神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感悟——这些都是长篇胸怀之内涵也。

大苦闷、大抱负、大精神、大感悟都不必展开来说,我想就“大悲悯”多说几句近几年来,“悲悯情怀”巳成时髦话语就像前几年“终极关怀”成为时髦话语一样。我自然也知道悲悯是好东西但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刚吃完红烧乳鸽,又赶緊给一只翅膀受伤的鸽子包扎的悲悯;不是苏联战争片中和好莱坞大片中那种模式化的、煽情的悲悯;不是那种全社会为一只生病的

熊猫獻爱心但置无数因为无钱而在家等死的人于不顾的悲悯悲悯不仅仅是“打你的左脸把右脸也让你打”,悲悯也不仅仅是在苦难中保持善惢和优雅姿态悲悯不是见到血就晕过去或者是高喊着“我要晕过去了”,悲悯更不是要回避罪恶和肮脏《圣经》是悲悯的经典,但那裏边也不乏血肉模糊的场面佛教是大悲悯之教,但那里也有地狱和令人发指的酷刑如果悲悯是把人类的邪恶和丑陋掩盖起来,那这样嘚悲悯和伪善是一回事《金瓶梅》素负恶名,但有见地的批评家却说那是一部悲悯之书这才是中国式的悲悯,这才是建立在中国的哲學、宗教基础上的悲悯而不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西方宗教基础上的悲悯。编造一个苦难故事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不算大什么蕜难事但那种非在苦难中煎熬过的人才可能有的命运感,那种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上的悲悯却不是能够凭借才华编造出来嘚。描写政治、战争、灾荒、疾病、意外事件等外部原因带给人的苦难把诸多苦难加诸弱小善良之身,让黄鼠狼单咬病鸭子这是煽情催泪影视剧的老套路,但不是悲悯更不是大悲悯。只描写别人留给自己的伤痕不描写自己留给别人的伤痕,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呮揭示别人心中的恶不袒露自我心中的恶,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垺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

长篇越来越短与鋶行有关

一味强调长篇之长,很容易招致现成的反驳鲁迅、沈从文、张爱玲、汪曾祺、契诃夫、博尔赫斯,都是现成的例子我当然不否认上列的作家都是优秀的或者是伟大的作家,但他们不是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托马斯·曼、乔伊斯、普鲁斯特那样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里没有上述这些作家的煌煌巨作里那样一种波澜壮阔的浩瀚景象这大概也是不争的事实。

长篇越来越短与流行有关,与印刷与包装有关与利益有关,与浮躁心态有关也与那些盗版影碟有关。从苦难的生活中(这里的苦难并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的贫困而更哆是一种精神的苦难)和个人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中获得创作资源可以写出大作品,从盗版影碟中攫取创作资源大概只能写出背离中国经驗和中国感受的也许是精致的小玩意儿。也许会有人说在当今这个时代,太长的小说谁人要看其实,要看的人再长也看;不看的人,再短也不看长,不是影响那些优秀读者的根本原因当然,好是长的前提只有长度,就像老祖母的裹脚布一样当然不好,但假如昰一匹绣着清明上河图那样精美图案的锦缎长就是好了。

长不是抻面不是注水,不是吹气不是泡沫,不是通心粉不是灯心草,不昰纸老虎是真家伙,是仙鹤之腿不得不长,是不长不行的长是必须这样长的长。万里长城你为大什么悲这样长?是背后壮阔的江屾社稷要它这样长

密集的事件、人物与思想

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挟着倳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不是那种用几句话就能说清的小说。

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当然不是流水账。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对这样的长篇小说同样适用

密集的人物当然不是沙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依然要个个鲜活、人人不同一部恏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而不是为了解决作家的叙述困难而拉来凑数的道具。

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和绞杀。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正确思想只有所谓的善与高尚,或者只有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那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小说很可能是一个思想反动的作家写的那些具有哲学思维的尛说,大概都不是哲学家写的好的长篇应该是“众声喧哗”,应该是多义多解很多情况下应该与作家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在善与恶の间美与丑之间,爱与恨之间应该有一个模糊地带,而这里也许正是小说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也可以说,具有密度的长篇小说應该是可以被一代代人误读的小说。这里的误读当然是针对着作家的主观意图而言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被误读一部作家的主观意圖和读者的读后感觉吻合了的小说,可能是一本畅销书但不会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长篇小说的难度是指艺术上的原创性,原创的總是陌生的总是要求读者动点脑子的,总是要比阅读那些轻软滑溜的小说来得痛苦和艰难难也是指结构上的难,语言上的难思想上嘚难。

长篇小说的结构当然可以平铺直叙,这是那些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的习惯写法这也是一种颇为省事的写法。结构从来就不昰单纯的形式它有时候就是内容。长篇小说的结构是长篇小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家丰沛想象力的表现。好的结构能够凸现故倳的意义,也能够改变故事的单一意义好的结构,可以超越故事也可以解构故事。前几年我还说过“结构就是政治”。如果要理解“结构就是政治”请看我的《酒国》和《天堂蒜薹之歌》。我们之所以在那些长篇经典作家之后还可以写作长篇,从某种意义上说僦在于我们还可以在长篇的结构方面展示才华。

长篇小说的语言之难当然是指具有鲜明个性的、陌生化的语言。但这陌生化的语言应該是一种基本驯化的语言,不是故意地用方言土语制造阅读困难方言土语自然是我们语言的富矿,但如果只局限在小说的对话部分使用方言土语并希望借此实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则是一个误区把方言土语融入叙述语言,才是对语言的真正贡献

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匼这个煽情的时代而牺牲自己应有的尊严。长篇小说不能为了适应某些读者而缩短自己的长度、减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难度我就昰要这么长,就是要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

  共有108位婴儿在寺内平安出苼。

  这些孩子们回到罗汉寺拍了一张合影。

  沈光耀的同学告诉她:

  信仰的外衣褪去以后裸露出的,是善良的力量

  泹我还是愿意相信:

  儿子的面前有无数条路,

  为了给村里筹款修渠他四处奔波。

  秦玥飞用自己的亲身实践

  即使不抽煙,也要在耳朵上夹一根

  把禅桌拼成了产桌,

  跑到了湖南衡山贺家山村

  无论是谋个官职,还是出国深造

  如今看他,不是在外面奔忙

  三是无条件地给灾民包括孕妇提供吃住的东西。

  大部分都是真正的高富帅

  并非不懂自保,但求无畏于惢

  缺的是,发自内心的悲悯和纯良

  在硝烟弥漫的年代里,

  在这个追求热度和流量的大环境中

  而是整个国家危亡,

  素全法师在寺院内立了三条临时寺规:

  兴致勃勃地,当起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十多年来一直无人修理,

  他为村里引进超过了80多万的资金

  考入耶鲁大学本科,

  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又不是别无选择,为何要执意如此

  是无数热血男兒的真实写照。

  村民质疑他天天洗澡

  “佛门确有很多忌讳,但最大的忌讳是见死不救!”

  都被“沈光耀”这个角色戳中了淚点

  是秦玥飞从每月一千多块钱的工资中,

  在他们的帮助下地震期间,

  尽管寺内的荤腥味

  早已告诉了我们答案:

  关于选择,关于信仰关于善良。

  秦玥飞不仅减少了洗澡的次数

  他更是以优异的成绩,

  他在最好的年纪里

  四川什邡市妇幼院,

  真实的历史里又何止一个沈崇诲。

  1985年出生的秦玥飞

  更是挽起裤腿儿,换上一双解放鞋

  去改变,让洎己的国家变得更好

  但他还是选择面对自己内心的声音,

  罗汉寺的壁画上正好是108个罗汉。

  并拿到全额奖学金

  弃笔從戎,投考了空军

  投身一场伟大理想,

  一是无条件地接收所有的灾民包括所有的待产孕妇;

  用现在的标准来看,

  他們又搬进了一间学校

  还给产妇们腾出了产房、食堂,

  进入航校轰炸科学习

  穿上西装,拿着高薪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是中央航校三期毕业的沈崇诲,

  更是默许产妇在寺内吃肉

  将近十年的时间里,

  开着飞机撞向了日本军舰。

  甚至有老人向他提出

  他们的生活当中有大什么悲样的喜怒哀乐,

  一起发起了一个公益项目:黑土麦田

  让长期食素的僧人們都吐了。

  出身富裕品学兼优,

  给孕妇和医护人员用

  二是无条件地为保健院提供一切能派上用场的物品;

  然而,让囚意想不到的是

  为大什么悲非要去当兵,非要加入飞虎队

  从此,走上一条只属于精英的成功之路

  这些,永远值得被我們看到

  一个个大着肚子,着急待产的孕妇

  是耶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毅然选择了最艰难的那条路

  尚未配好宝剑,絀门已是江湖

  能不能帮儿子找个女朋友的要求时,

  修缮水渠维修道路,

  “菩萨你都不管了你让菩萨淋雨?

  都值嘚被我们看到

  以清华高材生的身份,

  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

  住持不仅带着众人,

  人家不是说你作秀就是骂你傻X。

  已经慢慢有了雏形

  他发现当地村民每家都零散种植山茶树,

  大概也只有心中有梦的人,

  毕竟佛门圣地是有很多忌讳的。

  很快学校也不能住人了。

  他不过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

  不是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

  沈光耀还昰瞒着家人,

  他以托福满分的成绩

  帮村里人修热水器,

  就这样三年的时间里,

  素全法师与罗汉娃的合影

  《无问覀东》中教官的那句话

  牺牲那一年,他才26岁

  在一个追名逐利的年代里,

  可能只有一家同意

  而他们,却把全部的台階反转成一次隆重的返回。”

  从不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这个世界,不是只有随波逐流者

  做事,比作秀难多了。

  拿到了经济学和政治学双学位

  母亲担心独子的安全,

  扎根到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

  从村官到黑土麦田,

  然后用佷古老的方式榨油,

  想到了向未倒塌的罗汉寺求助

  用科技改变落后的现状,让大家挣更多的钱

  一点一点省出来的。

  什邡罗汉寺的住持素全法师

  干旱时,上百亩田得不到灌溉

  去传递着他心中的信念:

  到更偏远的白云村续任村官。

  战吙轰炸着西南联大的上空

  但院长还是忧心忡忡。

  “一份份学历很像一步步离开土地的台阶,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素全法师只说了句:

  他尊重村民的生活逻辑

  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

  更来不及回报父母

  期间,上万元的蕗费

  是嫌弃农村脏,浪费水

  这个世界,还是有一些人愿意为它做些事情的。

  都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无愧一段美恏青春。

  也有人因为他明白了:

  人的一生,就像一场修行

  还让平时供奉的菩萨淋雨,

  去找公益机构找企业,资助怹们

  帮老人修漏雨的屋顶,

  这些是他们的选择。

  他们称自己为乡村创客

  却绕开了无数条“坦途”,

  医院暂时紦病床搬到了街上

  却揣着一张村官报名登记表,

  千年古寺忌血光,忌荤腥

  于是,他带着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

  他紦姿态放到最低,

  还可以延伸做成护肤护发的高附加值产品

  发挥着各自的专业和智慧。

  所以我们都要去当兵了

  应該会选择一家跨国公司,

  他和耶鲁大学的一位中国同学

  为了保证孕妇们的安全,

  从不缺少狂欢的日子里

  才会,如此嘚乐此不疲吧

  他婉拒了组织提拔,

  重复着村官的工作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信徒

  然后用自己的所学,所长

  秦玥飞也跑到别的村子帮老人问。

  秦玥飞的目标从来都是农村

  一腔柔情,心怀天下

  他们从世界各地聚集而来,

  他们的苼活当中有大什么悲样的酸甜苦辣

  那一刻,我们才明白:

  钱似乎成了大多数人眼中

  就是在村里挨家挨户地走访。

  山茶树不仅可以生产出高端食用油

  与电影中的角色一样,

  秦玥飞当然明白这些

  可在面对人性的拷问时,

  或许低调得囿点不合时宜。

  也会留出食物给产妇补充营养

  而自己,却分文不取

  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人,

  原是出身名门的富家少爺

  秦玥飞3年村官任职期满,

  这3个故事却给了我同样深的触动:

  僧人们宁愿自己挨饿,

  当初心中那个小小的梦想

  随着街上灾民不断增多,

  选择加入到他们的队伍

  秦玥飞了解到村里有一条渠,

  尽管罗汉寺有很大的场地

  缺的是从惢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安装路灯扩建敬老院,

  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大学生

  有时候跑三四十家机构,

  伱去和别人聊理想聊家国情怀,

  不远万里跑到昆明求学。

  坐着绿皮车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那些舍身报国的年轻人,

  清华、北大、复旦、哈佛、耶鲁……

  有居士问素全法师:

  为了更好地融入其中开展工作,

  大家眼中“高精尖”的秦玥飛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

  想当年也是鲜衣怒马少年郎,

  同时引进了信息化教学项目

  俊朗少年,意气风发

  “哪管那么多,救活人要紧

  让院长没有想到的是,

  奋身做个英雄方不枉青春勇。

  人们把这些孩子亲切地称为“羅汉娃”。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这样一段话:

  就连给菩萨遮雨的棚,

}

优秀的作家应该坚持为内心写作

離开写作的平台方方的乐观豪爽和温和宽厚让人如沐春风。可是当她写作却成为悲观主义者。因为她在写作过程中追问的一些问题經常是无底的,问不出结果或进入虚无状态。她笔下的人物无论强弱通常会对人生感到悲伤。她说只能让自己这样,才能将生活带給你的一切——无论悲伤还是欢乐都承受下来

如果说过去只是把伤痕打开给你看,那么现在方方把这伤痕撕裂了,而且告诉你说无鈳救药。这是读完她2013年的作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之后的感受那种被深深的绝望紧紧攫住的悲伤,让人一下子透不过气来

这伤痕是社会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如果不予重视、不预解决将无法治愈的问题

她的作品颇有影视缘。2012年年底由方方的中篇《万箭穿心》改编的哃名电影被称为“2012年最好的国产电影”,这又是一部让人看了悲从中来的作品她的悲伤从何而来?

自十九岁当搬运工人时开始写作文學不仅帮助方方渡过了最困难、空虚和迷茫的时候,还让她有了倾诉对象有了发泄的机会。因此方方说:“文学不仅改变了我的命运,还是我的良师益友稿费是我主要的经济来源,我用稿费先是养活了我的母亲后来是我的女儿。有时我

甚至想文学就是我的救命恩囚。”

1987年方方以中篇小说《风景》一鸣惊人,不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且成为“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此后她的创作一路順风顺水,写作于她似乎是易如反掌

舒晋瑜:您对写作的兴趣是大什么悲时候萌生的?是受到家庭的影响吗

方方:是啊。我家人都爱恏文学是文学作品最忠实的阅读者。这种影响对我来说是默化潜移式的我从小学起作文就很好,经常被老师拿到班上念但那时仅仅昰作文而已。真正开始写作的时间大概是上初二时最初为《劳动快报》写诗,虽然很幼稚但却被登在当时的一个大人办的报纸上。这個很让我受鼓舞后来语文老师发现我能写诗,就经常为我办诗歌专版也就是贴在墙上或是在劳动简报上办的诗歌专版。最壮观的一次昰在我学工劳动的江岸车辆厂那工厂很大,大门口有一个大专栏有一次整个专栏都是我一个人的诗。当时真给了我莫大的激励这至尐让我一直写了下去。后来参加工作当了搬运工,就开始了正式投稿然后就发表,先是发表诗歌后来改写小说,一直到今天其实峩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成绩好,在我同学中是很有名的我当作家,他们一点都不惊讶反而觉得你不当作家那谁能当呀。

舒晋瑜:搬运工嘚经历对

方方:当年我是从一个纯粹知识分子生活的环境中突然被扔进社会的底层,当过四年装卸工人感观上是很受刺激的。这四年相当于上了一轮大学——社会的大学。这和下去深入生活是完全不同的进入那样的环境,你只能跟他们站在同样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苼活你只觉得自己和他们是相同的人。其间的一些见闻和经历可让我受用一生。从此后便总觉得自己与底层百姓有一种血肉相连的關系。现在虽然来往的人群已经完全变了但只要在生活,总归你能看到很多劳动的人民在为生存而奋斗 —— 像我年轻时一样

舒晋瑜:1982姩您发表第一篇小说《大篷车上》,这篇小说的基调是明快的

方方:那是大三的时候写的小说,当年虽然已经二十多岁了但还是挺幼稚。当时我出门旅行在西安住在我舅舅家,闲着没事就写小说玩。我也有着那个时代伪理想主义色彩现在我自己都不敢看那个时期寫的作品。

舒晋瑜:但是实际上某次访谈中您透露过,直到小说《白梦》的发表您才知道怎样写小说。这种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知道“怎样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方方:我一直觉得写作除了自己的天赋外相当重要还有个人阅历。你经历过大什么悲大什么悲東西触动了你,大什么悲事情引起你思

考大什么悲场面激起你的悲欢。如此等等与自己内心相撞的事情和情感,才会在你心里有深刻嘚痕迹这种个人的内心经历,会促发你延伸开来想很多的事和理写《白梦》就是因为一个朋友的背叛,她几乎是激怒了我我完全没囿想到她作为我的朋友,竟会在自己的小说里极尽能力来羞辱我以及其他也是朋友的作家们这件事当年对我刺激很大,当然也是因为年輕没有大什么悲个人阅历。换了是现在也就无所谓了。这事发生后引起我很多思考,关于友谊、关于市民、关于由底层奋斗而出的囚关于人性诸如此类,想了很多似乎一夜间明白了写小说的意义。明白我的小说应该发现大什么悲关注大什么悲表达大什么悲从1986年起,我自己觉得我的写作开了一窍此后我的小说质量也比较稳定。写小说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件非常享受的事。

舒晋瑜:说说您当时嘚经历好吗毕业后直接分配到湖北电视台担任编辑?

方方:我在1974年高中毕业后作为“多子女身边留一”( 这是当年的一个政策名称,即家里子女都在外地可以留一个在父母身边,不用下乡 )留在了武汉。1975年被招工当了搬运工人因那时我父亲已经去世,我希望靠自巳赚钱养活母亲搬运工人工资比工厂的学徒工高一倍多( 搬运工每月4

2元,学徒工只18元 )所以当招工挑到我时,我没有拒绝( 有一半人嘟拒绝了 )这真是一个辛苦行业,我简直干不下去了一直都想离开。所以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一传出我就决定考大学。

1978年我从搬运站考上武汉大学中文系。这时候我的命运真正得到了改变我在上大学前开始写诗歌,曾经参加过《长江文艺》杂志的笔会笔会中,我囷编辑李文老师同住一室大学三年级,我突然收到李文老师一封信她说听说你上了大学,在写诗之余能不能给我们写点散文和小说?我收到这封信很激动。因为笔会结束后我从未与她联系过。我是因这封信开始写小说小说《大篷车上》就是在李文老师手上发表嘚。因为有这篇小说大学毕业时,湖北电视台点名要了我这样,我在1982年分配到省电视台当电视剧编辑之后又到纪录片部门,在那里湔后待了七年那七年也应该算是我人生最愉快的岁月吧。我跟同事们关系都很好他们也都非常照顾我。我的很多小说都是在电视台工莋期间完成的包括我影响最大的小说《风景》。

但电视台毕竟是个热闹地方那份热闹,对需要心静的写作者来说并不适合。所以我唏望能调到省作协1985年,省作协曾问我要不要调去当专业作家我没同意,

因为我还是很喜欢电视台的这次我一提出要求,省作协就同意了1989年我就成了专业作家。

《白梦》之后方方的创作一直处在佳境之中。她对自己有着清醒的看法:“我的问题是自己太贪玩写作仩懒散了一些。”她不喜欢赶赶忙忙地成天写字把写小说弄成了一个体力劳动。她更喜欢在一种松弛的状态下从容写来

舒晋瑜:从早期的《白梦》开始,您就在小说里表达对人性的极度困惑、绝望是大什么悲原因造成这样的风格?

方方:坦率地说这篇小说有些负气荇为。那个背叛我的朋友写了篇小说她虚构了一个笔会的经历,编造了一个很拙劣的故事她故事中的几个人物,选用了我们同去参加筆会的作家们的个人经历很多人看小说,能根据这经历猜测这人物是谁谁谁可是她的故事又纯粹是她自己瞎编的。并且还是些男盗女娼之类的事而在描述这些人物时,她选择的语言也很恶毒甚至下作所以,所有涉及的作家当时都相当生气

我是一个是非分明、嫉恶洳仇的人,在当时的愤怒驱使下我就写了《白梦》这部小说。尽管有回敬之嫌但我还是明白,小说还是要当小说来写因此,这也是峩真正开始懂得写小说的开始不过现在想来,当年多么年轻、多么受不了气多么容易冲动。我的写作因此事而变

化但从此这件事这個人都跟我没有了任何关系。我切割得很清楚

舒晋瑜:1987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风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评论界誉为拉开“新写实主义”的序幕是否也标志着您“先锋”的一面?

方方:新写实的提法是评论家提出来的我自己写这些小说时,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峩只是按我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而实际上我在1987年发表的中篇有四部,按时间排序应该是:《闲聊宦子塌》、《白雾》、《船的沉没》和《风景》这四篇小说是完全不同的题材和完全不同的风格。另三篇也是我自己很喜欢的小说只是因为没被转载,所以读者大多没读到有点可惜。对于新写实你提得很好换个角度来看,它同样也是极先锋的而实际上,我的小说大多并非新写实一类。

方方的作品多昰中篇着手写长篇,她选择了自己熟悉的生活《乌泥湖年谱》,对于她更是一次挑战她说,写这部长篇是她最想做的事

舒晋瑜:對于自己的第一部长篇《乌泥湖年谱》,您说过是写了一部自己最想写的书是大什么悲原因促使您写作《乌泥湖年谱》?

方方:仔细想想这不是一本讨好的书。首先不讨读者的好如果是写家庭、婚姻、爱情的书,可能更受读者欢迎;也不讨评论家的好有关知识分子嘚题材,知

识分子永远不会满足;评论家们最有能力、有权力从不同角度评论你的作品挑出无数的毛病。《乌泥湖年谱》中描写的知识汾子的题材很真实地展示人物的各种关系,他们太熟悉这段生活了所以不讨好。为大什么悲农村题材的作品很容易被叫好呢农村题材的作品写得好不好,农民是没有话语权的没有权力、地位,也限于文化素质说这些的人都是远离农村的人,远远地看就像我们拿來西方的作品,每拿一部都说好阅读的距离感很重要。不熟悉的东西拿出来很容易叫好,因为是开辟了另外窗口就是因为知识分子、评论家大多数不熟悉这种生活,所以稍微有点分量的就成为好作品读者、知识分子、评论家,几个方面都不讨巧这些我想过,但觉嘚无所谓我只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事,别人怎么想关我大什么悲事,我本来不是乖巧的作家作品也做不到乖巧。写法本身也不讨好我把自己放在一条不好走的路上了。很笨的作家才会去做但我只做我自己喜欢的事。

写这部小说时我正在主持《今日名流》杂志。洇为杂事多写作时间相对要少,印象中这部小说写了很久我不知道应该如何描述我的写作过程,有些作家觉得写作很苦但我始终没囿这种感受。没有觉得写小说有大什么悲难度我写的每一部小说,都

是我特别想要写的你如果非常想写它,想要竹筒倒豆子一样把內心的感受倒出来,又怎么会觉得艰难呢写了一段,不合适就推翻重写这是写作过程必然的事,这个不应该算苦这是创作的乐趣。頂多写长了会有点累而已。

舒晋瑜:那么您对于这本书最终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否感到意外?

方方:有一点意外我看到小说上了排行榜,大吃一惊好像不应该上排行榜,而应该卖不动现代人都喜欢情感纠葛之类的书,可能是我对读者误解了我原想书应该是写给四┿岁或者三十五岁以上的读者看的,现在我的看法改变了应该是三十五岁或四十岁以下的读者看的。很多知识分子读了感觉这正是我们經历过的更年轻的读者通过这本书了解了当时的情况,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所以说现在我对读者有点搞不清楚。

舒晋瑜:您会尝试改变洎己的写作风格吗

方方:很难说。在《乌泥湖年谱》中我尽量在一种环境下抹平虚构的色彩,做一种描述生存状态的尝试虚构是门偉大的艺术,没有虚构出更新的东西没有让我的想象力随着作品展开,没有阅读补充的话作品就没大什么悲意义。

舒晋瑜:《水在时間之下》、《武昌城》等长篇陆续出版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您本人怎么看这些长篇的创作是否中短篇更游刃有余?

方方:几部长篇尛说大多都远离我的个人生活阅历。《乌泥湖年谱》有一些我少年时的记忆因此阅读资料、看相关书籍、看同时代的文本这些都是非瑺重要的前期工作。这些案卷工作做得充实在写作时,便会很顺利我一共只写了这三部长篇,因为我一直觉得写长篇麻烦我属于性孓比较急、又有点贪玩的一类人,写长了自己会有不耐烦。而中短篇尤其是中篇,写到尽兴时刚好写完,所以这长度对我的性格来說最为合适,这大概是我特别喜欢写中篇的原因吧短篇则时常有不尽兴之感。

但现在随着年龄增加,没以前那样贪玩了所以,我現在似乎越来越爱写长篇尤其写长篇靠的不只是你的写作才华和艺术感觉,还有知识储备、思想深度以及对整个世界的宏观掌控和个体嘚微观体味以及原创能力。总之长篇最能展现作家的整体写作实力和审美趣味。一个作家最真实的水平还是得靠长篇来显示因为这個,热爱写作的人对于长篇小说都会有忍不住跃跃欲试的冲动

舒晋瑜:悬念、爱情、性、起伏跌宕的故事……您的小说具备了很多这样嘚畅销元素,也经常被改编为影视剧同时作品中对于人性的挖掘深刻感人。您是怎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方方:其实这跟我个人喜好有關。我自己喜欢看那些有故事

有命运感的作品所以我从写作开始,就觉得我应该写那些让读者喜欢读的小说我觉得好看和好小说并不矛盾。认为小说好看了就没有深度那是书呆子们的想法。他们是为了自己方便写论文而生出的怪论小说原本就是为好看而生的。但所謂好看也要看人怎么理解,并非情节紧凑就好看好看也是综合性的。取决于阅读者自身的能力

舒晋瑜:多年前就有评论认为,方方臸少有三副面孔:比较冷峻的如《风景》;比较深沉的,如《祖父在父亲心中》;比较轻松的如《白驹》。其实我觉得您不止比如您还写过公安题材的作品。能总结一下自己的作品有哪些类别吗您是否总是在尝试挑战自我?开拓新的领域

方方:你大体上说得不错。我的作品大概有几类:一类是写底层人生活的;二是写知识分子题材;三是写都市玩世不恭并且叛逆的年轻人;四是写女性命运;五是寫爱情小说;六是写警察五、六两类相对少一点,当年有点写着好玩的意思我甚至还写过农村题材的小说——也是我自己写得最好的尛说之一。我写作完全是凭兴致怎么舒服就怎么写,凭自己当时一瞬的想法喜欢给读者完全不同的阅读感觉。当然私下里大约也有點炫一下自己的本事的顽劣之心,那就是我大什么悲都能写。让那些做文学评

舒晋瑜:一个作家失去了想象力作品就失去了生命力。您如何看待想象和生活的关联

方方:我完全赞同你的看法。想象力在创作中实在是太重要了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消灭你想象力的过程社会生活,逼得人不知不觉地按照它的程序行进在这样的行进中,人们为了同步为了不掉队,不停地改变自己那种與生俱来的想象能力和逆反能力便在这种改变中越来越枯竭。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但文学却必须有辽远和深刻的想象。我想当一个作家是鈈能太过忙碌的生活节奏的松弛使人容易进入想象状态。想多了写作时,你曾经胡思乱想的许多东西就会自动涌来当然,有些东西昰天生的是学不来的。写作者有如一个会做菜的厨子生活中的素材是原材料,而他将这些原材料相互搭配的过程便是他的厨艺技术洏做成大什么悲样的菜,却得靠他的想象能力—— 老套子话啦。创作大概不外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作家的读者当然越多越好泹如果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而去改变自己,方方不会她说,作家应该始终遵循自己内心的原则去写作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坚持为自己嘚内心写作。

舒晋瑜:《水在时间之下》的创作起源是怎样的您在描写水滴的人生历程时是怎么想的?

因为写《汉口的沧桑往事》一书查阅资料,看到许多汉剧演员的旧事这些事给我很深的触动,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就有一种想写小说的冲动。但因当时手上杂事很多一直没有顾得上写。直到上海文艺出版社约我写长篇这个题材便蹦了出来。我一直想写一个非常“武汉”的女性武汉女性的性格特征其实是很突出的。在武汉住得时间长了便很容易感觉得到。在查阅那些汉剧史料时汉剧女演员有无数悲剧人物,有些几乎不用加工便能成小说。她们在成名前都非常苦相当多的人甚至就来自妓院。水上灯只是她们中的一个罢了

舒晋瑜:以往您的作品中的女性都昰善良的、坚忍的,但是水滴的身上有太多的仇恨纵然有太多的借口为她的不幸找到同情的理由,但是生存环境的恶劣与人性还是不能畫等号我不太理解为大什么悲您刻画了这样一个不招人喜欢的女性形象。

方方:你觉得她不招人喜欢吗我好像不这么想。我很喜欢她我觉得她真实。她不是那种我们的小说常见的伪善人物而是一个有个性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想法的人物。她的狠并非是天生,是建竝在被人欺侮的反抗上她的动力来自于反抗。我倒是不喜欢那种被人欺侮到死却依然唯唯诺诺地求活的人物。水上灯显然不是这种类型其实她从头至

尾都并没有刻意去害大什么悲人,而她却一直被人刻意地害着她只是在被害的过程因反抗激烈而显得比较厉害尖锐而巳,而这样的厉害尖锐也是生活所塑造生活中,这样的人物何其之多。只是我们的作品对他们视而不见罢了见到了也只写他们讨喜嘚一面。而我只不过把他们不讨喜的一面也写出来而已。

舒晋瑜:您长期关注底层生活作品中女主人公也往往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

方方: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但我看到的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悲剧只是外在表现和过程不同。

舒晋瑜:就写作气质而言我发现您和迟子建都属于性格开朗的作家,但是当你们写作作品中充满了悲观。也许您和迟子建的悲观还有区别

方方:迟子建的作品充满了温暖。因為这份温暖让许多读者喜爱,其中也包括我但我的可能不太一样。我想我的悲观情绪要浓重一点,因为我毕竟比她年长了几近十岁同时,我们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背景也不一样比方我经历了“文革”,而她因为年龄小而没有等等所以我们彼此对人世的理解当然会囿不同,这种不同表达在作品里就会以不同的形态出现。我的悲观来自我对人以及对生活的失望这种失望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樾强烈。虽然回头想想我也并没有过太大的希望,但却还是失望

深浓所以,我对人生何止是悲观有时甚至是厌倦。但是一个人活著,并非是为自己还为其他许多的人及事。还有责任还有义务因此还是得好好生活。所以我写小说以及我的所有的生活方式,我想其实都可说是在跟自己的悲观和厌倦感做斗争。

舒晋瑜:您总是能把人的心理描写得透彻、无奈、细腻很多作品看完,非常感慨命运嘚无常以及人生的无从把握。

方方:谢谢你这样说其实不是我写得透彻无奈而是生活走到这里,本来就是无奈那些人物只能这么做,只能这么想了甚至到最后,连选择都只能有这样一种

有些触动你的事,也不见得就是一个完整的事件或是人物有时会是一个场景戓是一句话一个词,或者一个人的动作等等它触动了你,唤起你一些联想或许这就是灵感。不过一切都在个人。

2013年方方的《涂自強的个人悲伤》出版。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在社会上能否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小说给出的答案是令人绝望的

舒晉瑜:《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实际上讲述的是“徒自强”的故事一个自强、乐观、积极向上的农村孩子,最终还是被生活拖垮了这蔀小说提出了很多残酷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答案看了之后让人绝望。而且这种绝望自您创作时

方方:人是不能一直追问的追问箌底,便坠入虚无包括涂自强,也是无法一直追问的追问到最后,其实是没有办法的事人生而平等,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但这只昰一个梦想。实际上人从来就是生而不平等的,也不可能有平等我们永远都能找到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不平等处。这没办法涂自强昰一个看问题透彻的人。他从来没有觉得这世界有过平等他只能自己去努力,试图以自己的能力来改变这种不平等其实我觉得乐观主義者之所以乐观,是因为他看得很透彻觉得人生只能如此,你不好好活着还能怎么样当然,悲观主义者之所以悲观他大概也是看得透彻,但他想的却是人生只能如此,好好活着也没有意义

舒晋瑜:小说的开头阳光明媚,涂自强一路遇见的都是好人这和他悲剧的結局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一时无法让人接受您在创作的时候,对把握这个农村青年是否充满自信——换句话说他是当下来自农村的夶学生的真实写照吗?

方方:其实我们在偶然中遇到的无论是否底层人,大多还是好人为多因为他与你没有利益关系。而我们多数时候认定的坏人、或是你格外讨厌的人更多是你相处已久并与你有着利害关系的人。

对于涂自强我是按我自己的思维逻辑来推测涂自强所

遇到的人是否好坏。其实那样短暂的相遇多半坏人少。还有一点有时候我们觉得坏人很多,很多时候乃是我们自己自身性格所致。换个角度你或许也是别人眼里的坏人。所以坏人不是随便可以戴帽子的。以涂自强的温和宽厚的性格他会觉得同学都很好。即使囿毛病的同学他也不会认为他们就是坏人。以我自己在大学的经历来说我就觉得我的同学们都很好。我以前在大学和单位长期住集体宿舍跟我的同室人都能相处很好。这里有两点或许是我运气好,或许是我性格能够容人我写涂自强时,心想涂自强的心理状态应该與我差不多他不是那种喜欢挑剔别人的人,是能与他人和平相处的人是能忍下小不快的人。关于不自信这一点涂自强当然是不自信嘚,但他同样也是要强的是咬紧着牙关的。他把自己放得很低所以这种不自信就不明显了,反而成了一种谦虚这样的人我觉得也不尐,当然底层出来的更多是那种既自卑又自尊的人,或者说更多是那种既不自信又把自己抬得很高的人。这种人在我们身边其实无处鈈在涂自强只是不属于这一类而已。

舒晋瑜:“我看到的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悲剧只是外在表现和过程不同。”您不止一次这么表达過我特别想了解,到底是大什么悲原因使您产生这

方方: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最终只能是悲剧,因你活着知道你必须死去你每一天每┅步都是在朝死亡进军。自我们懂事起我们对死亡就有精神畏惧。随时都害怕着它的来临而对每一个人来说,死亡来临又是件必然的倳从这一点上来说,人生本来就是悲剧而生活中,又因为各种不定性因为差别,因为人与人的无法相通因为人作为个体永远孤独,诸如之类人生的大悲剧中又镶嵌着无数小悲剧。这是没办法的事没有大什么悲特别原因让我突然觉得人生悲观,而是我的直觉一直嘟告诉我人生就是悲观的。我的小说不可能不追随我的内心我在以作家身份写作时,我是悲观主义者我的作品也随我心。但我站起身来面对生活时,我会想人既然活着,如不想死就尽量让自己乐观一点活吧。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中则是以一个乐观者的身份生活囚也是不得已而这样分裂,终究还是可悲

舒晋瑜: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其实是一个时代的悲伤小说传达出来的,就像结尾所说:“他夶什么悲也没有得到”年轻人无法通过正常渠道的奋斗和努力来改变命运,这样的信号会不会让人觉得悲凉?虽然现在社会恶劣的生存条件使涂自强这样的年轻人确实无法生存。

方方:这就是读者自己的事了我只是表达我

的。我从小是接受个人奋斗的教育长大的峩的父亲经常告诫我们,这世上没有人能够帮你只有自己能帮自己。一切都要靠你个人的努力才能有出息必须学有专长,并把它尽量莋好但这一切,都得仰仗一个有可能让你的个人奋斗得以成功的时代用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微博里的话说:“时光倒退回三┿年前,我相信自己还有我的很多同学就是那个时代的涂自强。所以我们要感谢80年代给了我们拼出一条生路的可能一个时代,如果不能给如涂自强这样的青年以希望或者说让他们左突右冲还是找不到生路,那它的前景是令人担忧的”

我们有幸刚好在对个人奋斗给予充分肯定的时代里成长。在那样的社会土壤里我们眼里没有官宦,概念中也没有富二代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本事。就算父母官当得再大他本人也得靠本事才能站得住脚。纨绔子弟有再强的背景如没能力在单位里也仍然不被重用。这样的环境给了平民子弟以机会。

可惜现在的涂自强们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大学毕业出来,却仍然像一只没头苍蝇一样乱窜读过书与没读过书,读得好不好有没有努仂,寻找工作的机会都一样渺茫所以,上大学以前是跳龙门能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现在几乎不存在这样的童话了尤其对穷人家

的駭子来说,上不上大学真的是差不多读书无用是以另一种方式在出现。

我心目中的一个好社会是让任何普通人甚至略有弱智的人只要努力工作,就能靠自己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而不是只有极端刻苦的人、或极有天赋的人以及不择手段的人才能如此;不好的社会,则是普通人靠了刻苦的努力不惜代价的打拼,付出漫长的过程才得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最坏的社会则是再怎么靠个人奋斗也没有絀路,反之只要有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帮助或是不择手段无须奋斗,便可得到他想要的一切我们现在处在不好和最坏之间。我们也都能看到那些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普通人家出生的孩子,尤其农村出来打拼的年轻人他们的付出是多么沉重。他们要改变命运有多么難他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无数的不公平都只能让他们个体来扛却没有人来帮助他们。再这样下去这个社会的危险将不可预料。

每写唍一部小说方方都会有一种“写得真舒服”的感觉。她的小说是她的真实她所做的是诚实的表达。

舒晋瑜:您的小说叙事一向有着積极的开掘和探索。比如说《风景》小说以亡婴作为叙述者。摒弃传统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叙述方法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这种巧妙嘚现代叙述方法是颇为引人注目的这是有

方方:其实每一篇小说在开始动手写它时,并没有去想我应该用大什么悲样的手法或是我应該借鉴谁的方式去写。我所有的小说写作都只是围绕着这部小说本身从不考虑是否摒弃传统或是借鉴国外,我要考虑的只是这样的题材峩应该怎么样写才适合于它用大什么悲样的方式才能让我表达得更尽兴,才能让小说写得更好所以我觉得我自己的创作是没有固定的。一切都由写作时的状态来定

舒晋瑜:回顾30年来的写作,您觉得自己的创作走过了一个怎样的历程

方方:我还真没有大什么悲可以细說的。自1986年起我一夜之间仿佛明白了我应该怎么写小说,于是就这样一直写了下去中间有些年,因为办刊物写得少一点( 大概是1993年箌2001年,我在主持《今日名流》杂志 )但仍然在写。只是发表量不是很大但我也有许多重要作品,是在这期间完成的写作对我来说,僦是件很享受的事

舒晋瑜:作家们都在追求变化,希望每一部作品都会有所突破您在这一方面,是怎么做的尤其写了30年之后,面对長江后浪推前浪的局面是否压力会更大?

方方:没有我从来都不去想突破这样的事,所以我从来也都没有过压力写作始终是我的个囚行为,这是我的爱好、我的乐趣它给我带来

的愉快无法用言语表达。我只是想写我心里的东西不介意别人写大什么悲或是写得好不恏以及长江前浪后浪的问题。我的个人写作从来不在乎这些。这就好像一桌人打麻将,而隔壁、甚至隔壁的隔壁也有人打麻将甚至芉千万万的人都在打,有人更年轻也有人打得更好,并且拿了世界冠军但关我这一桌大什么悲事?桌上议论一下自己照打自己的,該怎么和就怎么和我不会打麻将,但我觉得我的心态应该是跟他们差不多所以我只在乎我自己想要写大什么悲,我想表达大什么悲

舒晋瑜:有没有感觉创作资源枯竭的时候?其实这个问题是个伪问题因为我注意到您的很多小说题材来自媒体报道。那么关注到这样嘚素材,如何构思成一篇小说却是作家功力的显现您如何把握现实和虚构的关系?

方方:我觉得永远有写不完的东西永远有题材排着隊等着我去写。但并不是你所说的很多题材来自媒体报道媒体给我的只是启发而已。

我关注的是人是人的命运以及在这命运中人性的複杂和幽微,还有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和变幻媒体报道与我关注的内容契合时,我就会借助一点素材但小说写作跟媒体报道有着完铨不同的方向。我们更多是朝着事件的背后或人心的内部走朝着更寂寞更复杂更幽深更细微之地而去。媒体报

道更多朝着外围和影响走朝着更扩大更广众更表层更喧哗之地而去。仿佛一块石头扔进湖里小说会贴身石头朝湖水的深处落下,随石头一起承受水压和水温體会石头的处境,而媒体需要的是漾出的波澜和涟漪这就是说,我所需要的并不是媒体所需要的也因为这个,在写作过程中我根本鈈需要去想现实与虚构之间有大什么悲关系,我只是按我的理解去虚构与推测去触摸与体会,去想去写我的作品是我的真实,或者说昰我眼里的真实是我心目中的真实,至于是不是生活的真实那是读者理解的事。我把我自己的真实表达出来这就够了。

从有记忆起这座城市就在方方的脑子里成长,它从一个小小的角落生长成庞大的武汉三镇,方方对它的了解也仿佛从一片树叶逐渐到一棵树,洅到整个树林这种感情注定了她对武汉百写不厌。

舒晋瑜:作为湖北作家您的作品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武汉的烙印。无论是写小人物还昰《武昌城》背景都离不开武汉。对于地域对自己创作的影响您怎么看?

方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在武汉生活了半个多世纪,这哋方对我的影响是深刻至骨的这没办法,因为我只在这里生活过我的小说大多以武汉为背景,理由也非常简单:我熟悉这里的一切囚物性格、说话方式、生

活环境等等。小说中的人物总是需要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和行动,把他们放在武汉会让我在写作时有充分自如感。他怎么样说话朝哪条路走,进哪家商场买东西用大什么悲方式,见人怎么样打招呼诸如此类如在外地,我会琢磨半天可能还會因不像而显得不真实。放在武汉想都不需要想,人物就都会按我所认识的本来方式行动说话文学作品不可能是孤零零地写情节或是囚物,它需要生活环境、需要氛围烘托而这些氛围是由细节营造出的。只有武汉这地方才能给我取之不尽的生活细节。

舒晋瑜:回到您的上一部作品《武昌城》虽是对正史的描述,但是与五六十年代战争题材小说不同也不是“政治编年史”类的小说,更不同于感性描写这和您惯常的写作风格有太大的变化。在创作中最大的问题和难题是大什么悲出版之后,您觉得还有大什么悲遗憾吗

方方:我呮是想用我自己的方式写作,所以我几乎不参考别人怎么想所以我在写作过程中,也不考虑风格不风格的事我只是按照我的题材我的構思寻找适合这题材这结构的最好方式。《武昌城》也是如此它略有一点不同的是,我原本只打算写一部中篇但在完成守城篇之后,洇为不少人都觉得这小说可以写成长篇同时手上查找的资料有许多,我也觉得浪费

了可惜于是又写了攻城篇。因为是历史小说那么,将一个历史事件的两个方面都摊开来放到读者面前各自都是窘境、各自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无论城里城外人们怎样站在自己的竝场考虑问题如此等等,这样对于理解和认识历史进程中的人类到底是怎样的状态很有意义。对于我来说无论攻城方还是守城方,他們都是我的自己人我的敌人是战争本身。

舒晋瑜:在众多作品中刻画了那么多人物类型那么能否总结一下您笔下的“武汉人”具有怎樣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

方方:武汉这地方江大湖多行船走水,码头很多所以武汉人是很有江湖气的人。他们豪爽、讲义气但也囿些马马虎虎。武汉这地方地处内陆洋风吹刮过来,已经强弩之末所以,武汉的文化更多是自己长出来的有些土俗。武汉在南方之丠北方之南,所以武汉人有着南方人和北方人共同的东西。武汉人有着南方人的精明也有着北方人的直爽。有天真浪漫气也有十足的市井气。武汉人过着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远不及上海人那样讲究生活情调。但由于久在内陆开放度不够,武汉人对外来人特别好

在多部作品中,方方常常对笔下的男性表示出失望发掘出女性生存困境的悲剧主题。事实上许多女性经济上获得了独立,走

进了广闊的社会生存空间可是她们却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面临着对爱情的失望、绝望到走入婚姻苍白与无奈的境地

舒晋瑜:相信爱情吗?您对婚姻怎么看

方方:在中国这样历史悠久、男权深重的国家,女性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现在虽然叫妇女解放叫得响,有些女性也很大膽解放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当多的女性、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她们自己都不觉得自己需要这份平等看我们的媒体引导和广告宣传,亵渎女性的画面、轻蔑女性的言语无处不在,大家都习以为常包括那些支持女权的人,不经意也显露出对女性的轻视所以,中国女性要争取平等还需要努力。

关于爱情和婚姻我一直希望自己能相信爱情,也一直希望能有一个美好嘚婚姻我认为这都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但我的运气不是太好这一切与我失之交臂。所以我现在已经离婚十几年了。可能也是被婚姻所伤我有很深的“怯场感”。离异后的十几年我几乎没有交过男朋友,也没有再婚的愿望可以说我现在是一个不相信爱情的人,并且也是一个不介意有无婚姻的人遇到一个彼此相爱并且能和睦相处的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这一切,我是一个消极主义者采取的是听其自然的方式。有了不拒绝

没有也无所谓。但同时我也觉得一个单身女性,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前提是她的经济必须独立。

舒晋瑜:《春天来到昙华林》隐隐地涉及了同性恋。虽然社会和公众也逐渐地对此有所认识但总体上是敏感的。怎么会关注到这一个領域呢

方方:其实小说中所谓同性恋,只是主人公一个人内心深处一点点的感觉而已我很想写一个没大什么悲用的庸常之辈寻找一种強大的过程。他对强壮的事物和人有兴趣便也很自然。其实并非有意去关心某个领域而是小说写到那里,觉得人物只能如此

方方的寫作没有明确的规划或是目的。总觉得有写不完的东西她坦率地说,自己算不得是一直勤奋的作家“如果我不这么懒散,我的创作量會比现在多很多”

舒晋瑜:您觉得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作家?

方方:我只能说是一个非常喜欢写作、热爱文学的作家当然,我想我也是┅个有着很强原创能力的作家我写作不会去模仿别人,不会去参考别人也不会跟风。我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我也有能力写我自己想写嘚东西。

舒晋瑜:有各种出其不意的讲故事的手法有取之不竭的素材,您对于自己创作生命力的持续性是否持乐观态度您认为自己能寫到多少岁?

方方:是的我对自己的创作一直持乐观态度。只要我身体健康我会一直

写下去,并且我现在想写的东西以及构思好的作品就足够我写十年,甚至十年都写不完其实,写与不写以及写多久一切听其自然。

舒晋瑜:写了三十年回过头来看,您认为自己嘚写作有遗憾吗

方方:还好吧。当然多少也会有一点有的小说,如果再修改一次可能就会更好一点另外,就是我经常觉得我自己还昰太懒了太贪玩,这让我浪费了许多时间所以,我不是一直勤奋的作家尤其跟张炜这样的作家比,还有我们省里的陈应松比我真昰懒得没有救了。在这点上我自己也经常在告诫自己要改,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怎么改掉。如果我不这么懒散我的创作量会比现在多佷多。

舒晋瑜:您关注同时代作家的创作吗对中国当代文学做何评价?

方方:当然关注很多作家都是朋友,看到他们有作品发表就會赶紧找来欣赏。中国当代文学相当不错尤其1985年之后,带有强烈政治投诉意味的右派作家逐渐退场而知青作家以及50后的一批作家如阿城、韩少功、王安忆、莫言、张炜等一批人登场,文学作品开始脱离政治控制和宣传元素走向自己独立。我认为中国当代绝不落后于世堺而与现代文学相比,它的总体水平也高出很多只不过要命的是,它也缺少鲁迅这样的顶尖大家它有很多高山,却

没有珠穆朗玛峰这是当代文学的憾事。

舒晋瑜:愿意介绍下您目前所编辑的《长江文艺》吗您担任主编之后,对刊物的发展有何新的想法和举措

方方:我去当《长江文艺》主编,纯是上级派的活儿我也犹豫了近半年,才答应接下来既然做了杂志主编,还是想把它办得像模像样所以我对《长江文艺》在形式上做了改造。其实好的小说也是需要好的包装的。我想在内容一时间不容易提高时,先让读者们看到杂誌就有保留的欲望他留下了,就会看此外,有相当的版面实行了栏目主持人制像诗歌呀,人物对话呀等等以增强杂志的可读性。此外我们与湖北省美术馆合作,开辟了“三官殿”这样一个美术栏目湖北美术馆重点强调作品的当代性。在这一点上美术界比文学堺走得远,它更前卫更虚无更时尚而我们的文学、尤其是湖北的文学,强化写实已久我一直觉得有陈旧感,非常缺少湖北美术这样的當代气息所以,我与美术馆馆长傅中望先生商量后开始合作。既开阔和美化了杂志也给画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效果真的相当不錯

一本杂志对一省文学的引领,是比一个人的力量要大得多以前,作家们经常不愿意在《长江文艺》上发表作品如要发,也是把自巳都看不上的作品给《长江文

艺》但现在,他们努力让自己的作品能够在《长江文艺》上发表以作品能上《长江文艺》为荣。这样的效果连带起来就能提升湖北文学的水平。我一直跟大家说《长江文艺》不是习作者的园地。习作者的园地应该是各地市州作协办的杂誌《长江文艺》是面向全国的杂志,是发表好作品的地方湖北作家只有拿好作品出来,我们才能选用杂志社提出开放、包容、坚持、尊重这八字的原则。从目前来看杂志的反响超过我们的预期。每个拿到《长江文艺》杂志的人都首先会说,真漂亮呀一本文学杂誌能得到如此评价,我们也是蛮高兴的当然,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得有好中加好的作品。这个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努力

2009姩年初,因为湖北省作协规定了网络作家加入作协的细则作协主席方方成了大忙人。这个作协成员在一分钟之内就全体通过的细则却引起轩然大波。

舒晋瑜:湖北作协是较早吸收网络作者加入作协的在吸收他们入会时,会采取大什么悲样的不同于传统作家的具体评判標准吗您认为此举对于繁荣文学创作有何推动?

方方:我一直觉得作家协会本就是一个把文学爱好者团结在一起的群众团体机构,让┅群志趣相同的人在一起活动也好交流也好,或是彼此间相互促进

它没有必要设一个高门槛。这世上能有许多人热爱文学该有多么好以我的观点,标准还可以再低点因为一个会员,又没有任何利益可图只不过是想跟诸多与自己同样爱好文学的人在一起玩而已,不昰大什么悲大不了的事网络作者愿意来参加,就来呗我不觉得我们非要本着繁荣和推动文学的精神去做这些事。其实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相互交流,丰富一下生活满足一下精神爱好,哪怕没有提高水平也是很好的事呀。或许无意间它就繁荣了,就推动了也说不萣。总之这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呀,我不知道为大什么悲有那么多的人不理解

当然,有许多网络作家不屑于作协那也没关系呀。这跟玩一样玩得到一起去,就一起玩玩不到一起去,不也就算了没大什么悲大不了的事吧。网络作家入会的标准跟以往非网络作镓入会标准差不了多少之所以设一个标准,至少让我们知道申请者是一个文学爱好者

舒晋瑜:您对网络文学怎么看?

方方:既然有了網络网络又冒出文学,一切自然而然好像没大什么悲过多的想法。当然网络文学因为发表容易,又没有编辑审稿有些质量很低,垃圾作品也不少( 说是垃圾也不一定就是坏的。就跟垃圾饮料一样也挺好喝。只是没大什么悲营养而已 )但正因为它的发表容易

和無人把关,它倒是显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非常有个性因而也充满生气。我想这是网络文学中最可贵的东西。

舒晋瑜:您的作品在網络传播情况如何网站转载您的作品,付给您稿酬么您对于纸质传媒与网络传媒有何不同的看法?

方方:我的作品在网上应该是蛮多嘚有时候你觉得昨天才发表,今天网上到处就可以下载了当然没有人付给我稿酬。我也没去讨过以前觉得网络正是生长期,人家要鼡一下你的小说就让人用好了。也算支持一下新型事业但现在好像改变了一些想法。我对纸传媒和网络传媒的看法是:各有所短

对於版权输出,有些作家看得非常重要有些作家顺其自然。方方说千万不要以为洋人比我们高明,世界就这么大大家都差不多。不见嘚作品出版到国外就是你的作品好有时候是运气;也有时候是作家个人的活动能量;还有时是国外汉学家不懂中国文学,到国内来后認识谁就介绍谁——大多中国作家都能举出自己得过大什么悲样的奖项,哄他们太容易了

舒晋瑜:第一部作品是在大什么悲情况下被介紹到国外的?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方方:大约是80年代末期吧,加拿大的一个学者到武汉来找我她说受法国一家出版社委托,要翻译一夲中国作家的小说很多人向她推荐了《风景》

,她读过后决定翻译。

舒晋瑜:您大概有几部作品的版权输出到国外是通过哪种渠道?

方方:我的作品翻译到国外的并不多主要是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美国等,日本和韩国都出过单篇我因为比较懒散,基本上没有主动跟国外联系过除了其中一本是国内翻译和海外汉学家合作翻译外,其他都是汉学家自己翻的他们找我,我觉得版税合理就同意。很简单意大利和葡萄牙的版权都是法国出版社代理的。

舒晋瑜:哪部作品“走出去”最值得您回忆或有趣,或艰难或一波三折,能否介绍一下

方方:小说《落日》在法国出版后,似乎引起一点小轰动翻译给我寄来一堆报纸,都是当年法国各报评价这部小说的文嶂有几张报还登了我的照片。我因不认识上面的字也不知道写了些大什么悲。

舒晋瑜:对于中国作家如何走出国门您有大什么悲好嘚建议吗?

方方:也提不出大什么悲建议吧国外出版社跟国内出版社差不多——都是需要赚钱的;国外读者的心态跟国内读者的心态也差不多——谁被炒作得厉害就买谁的作品。千万不要以为洋人比我们高明世界就这么大,大家都差不多不见得作品出版到国外就是你嘚作品好,有时候是运气;也有时候是作家个人的活动能量;还有时是国外汉学家不懂中国文学到国内来

后,认识谁就介绍谁——大多Φ国作家都能举出自己得过大什么悲样的奖项哄他们太容易了。何况中国的文学奖项也不见得是见好作品就评作品之外的因素太多了。再有汉学家们读中国文学作品的水平比较低( 因为他们的汉语水平大多不高,真正读懂中国小说是有难度的——虽然他们常常自以为昰地觉得自己懂了 )翻译作品也有点像猫抓老鼠,抓着哪个是哪个所以,我对自己的作品翻译不翻译到国外持无所谓态度。有人翻譯了让一些洋人能顺便读到,也挺好没人翻译,就光国内读者去读也不错——在我心里,他们才是真正的重要的读者

舒晋瑜:您佷长时间都不写诗了。很多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不怎么写诗了

方方:这个在个人吧。写诗是需要激情的有些人的激情能维持很久,┅直到老都觉得心里有诗情在燃烧。但也有些人年轻时没大什么悲激情等到长了年龄,又突然有了还有些人,生活不停地变化总昰有新鲜内容在让他激动,激动得自己扛不住了就来写诗。我想他们大概属于这些类型吧但我不是。我年轻时的确写写诗但后来的惢情发生变化,觉得写小说更能让我尽兴表达所以改写了小说。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写的东西,还是小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喜过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