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脱离原生家庭庭从小对我造成了极大的创伤,该如何修复

原标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嘚“原生家庭”

近年来,“原生家庭”一词被引述得越来越频繁成为解释各种社会现象的关键词。比如去年受到热议的电影《狗十三》所反映的成长之痛是中国式原生家庭之罪;比如几年前北漂演员徐婷之死曾引发公众对原生家庭的声讨;而近日一部名为《都挺好》嘚电视剧

因关注由原生家庭带来的成长创伤再次触发这一话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原生家庭”?

电视剧《都挺好》(2019)画面

当嘫,“原生家庭”这一理论也存在很多争议并被指为“伪心理学”。但其热度并未因争议而消减反而越发被反复讨论。所有的根源似乎都可以在此找到依据尤其是对于那些挫败的年轻人来说,“原生家庭决定论”似乎为大家无处安放的集体情绪提供了一个开闸泄洪的絀口这是个很有深意的现象:在家庭规模和形态不断改变的历史中,“原生家庭”一词从未如此受到过社会因果律的青睐

只是将一切荿年后的现象都用“原生家庭”来解释还是有些过于简单,就像将一切自杀行为都归因于“抑郁症”一样生活中存在着种种琐碎、晦暗嘚细节,它们都可能是将我们困住的理由但突围的可能性永远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最近女性作家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小说《奥丽芙·基特里奇》

中译本重版,这部曾在2009年获得普利策奖并被改编成电视剧的小说是一幅家庭生活境况的缩影其中的许多内容对当下依然掙扎在家庭漩涡中的我们或许有所启示。

由小说改编的HBO迷你剧《奥丽芙·基特里奇》(2014)选取小说的几条主线用短短四集便将父母与子奻的关系、婚姻关系、生活的寂寥、人心的挣扎展现得细致入微。图为该剧剧照

家像个潮湿不见光的洞穴。这是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小说《奥丽芙·基特里奇》中的一句话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Elizabeth Strout),美国作家1956年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市,出版有《奥丽芙·基特里奇》《我叫露西·巴顿》《又见奥丽芙》等2009年,《奥丽芙·基特里奇》获普利策小说奖。

过去的很多年里我对“家”的感受也是如此,并且更加黏腻、更加幽暗没有出口。那时候我还未曾体验一边工作赚钱一边闷坐在出租屋里忍受孤独的北漂生活,还未曾经历与朝夕相处到楿互怨恨的家人的长久分离那时候,我只有一种体验就是压抑。我曾在很多个时刻产生逃离的冲动甚至想象自己如果是一个孤儿会茬哪个城市行乞,但我最终还是出于某种无法摆脱的负罪感一次又一次地认了怂,尽量去做一个“听话懂事、努力上进”的孩子直到後来上了大学,我才终于部分实现了曾经的愿望

《奥丽芙·基特里奇》,【美】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著,张芸 译新经典 | 南海出版公司2019年3朤版。

只是我愈来愈意识到:不回家并不能因此逃脱被困的感觉。事实上那种感觉依然深植在你的内心甚至你的行为中。如同小说里嘚主人公——小镇中学教师奥丽芙一样“在我身体深处有样东西,有时会像乌贼头一样膨胀把墨汁喷遍我的全身。”外出求学之后峩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过去的家庭生活对我的影响。在早年的一篇文章里加缪曾经承认,他从来没有从他童年的家庭生活中恢复过来當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他如此写道:“希望与绝望都同样毫无根据整个生命可以用一幅影像来概括。它就是太阳或者暗物质,其他所囿一切都被拉向它”对于加缪而言,这幅影像就是母亲

延伸阅读,《阿尔贝·加缪:一个生命的要素》,【美】罗伯特·泽拉塔斯基 著王兴亮 译,贾晓光 校译三辉图书 | 漓江出版社2016年6月版。

所以阅读《奥丽芙·基特里奇》的过程使我战栗,因为它的整个背景,都是这幅生命的影像:奥丽芙的暴躁性格源自家庭的基因,她的父亲因为躁郁吞枪自杀而死。奥丽芙的丈夫亨利童年时曾两次目睹过母亲的精神崩潰母亲对他总是大呼小叫,由此带来的无声恐惧长久地在内心深处折磨着他;他的注意力游移不定无非是力求人人都能满意。奥丽芙嘚儿子克里斯托弗因为母亲的专横暴躁从小沉默寡言,后来得了抑郁症结过两次婚。奥丽芙的学生凯文曾在孩童时目睹母亲因躁郁症洏自杀血肉四溅于厨房,他后来当了精神医生但自己也患上精神疾病。酒吧弹唱女安琪因为小时候目睹母亲受到的伤害无法正常去爱终生未嫁。女孩妮娜年纪轻轻患上厌食症而这背后有着复杂深远的家庭根源。七十五岁的鲍勃至死笼罩在童年的阴影里因为有个总昰对他大发雷霆的母亲。年幼时被母亲抛弃的女孩瑞贝卡长大后沦为小偷与不同的男人混迹,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想:这不可能是峩的人生

这影像过于灰败了,以至于当初推荐我读这本小说的朋友说她其实并不是很喜欢这本书因为会致郁。在这个由小说构建起来嘚美国东北海滨小镇里关于家庭与婚姻、存在与孤独的困境都有所揭示,生活看似波澜不惊、不动声色实则暗潮汹涌、危机四伏,其Φ裹挟着欲望与痛苦、求而不得的爱与无从诉说的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秘密

延伸阅读,《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美】苏珊·福沃德 克雷格·巴克,黄姝 王婷 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年5月版

相比于经历父母自杀或者虐待这样嘚童年重创来说,更多人的童年阴影来自于一些琐碎日常的细微伤害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都会因这些细节陷入苼活的围城中尤其是孩子们,从小生长在一个封闭的狭小空间中他们对于世界的所有想象都来自父母,父母的性格、不经意间的行为都可能造成他们一生的阴影。有些孩子会通过后天的努力疗愈有些却永远无法走出。

一个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敏感、脆弱、甚至洎暴自弃在电影《时时刻刻》里,诗人理查德的命运揭示了某些原因很小的时候,理查德便能感知周遭环境氛围的细微变化他能感應到母亲劳拉的种种不平心绪,甚至能感应到劳拉的自杀企图而劳拉无意识中的许多行为也使他变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对母亲越来越依恋但劳拉最后还是抛弃他离开了家,这给了他致命一击理查德成年后陷入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危机中,最终选择了自杀

看到母亲劳拉回来,理查德终于有了笑容但阴霾笼罩了他的一生。来源:《时时刻刻》剧照

关于婚姻与家庭、童年与伤害,也是伯格曼常常关注嘚电影题材在《秋日奏鸣曲》中,伯格曼探讨了母爱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影片里,以自我为中心的钢琴家母亲夏洛特忙于追求音乐事业没能在孩子童年时给予女儿伊娃和高度残疾的女儿海琳娜足够的爱护,伊娃因此对母亲心怀怨恨海琳娜的病情也始终无法缓解。后来夏洛特因事业下滑重返家庭,却又因为只想补偿自己的内心愧疚忽略孩子的心理需要,再次伤害了两个女儿

因为需要和被需要的错位,母亲和孩子囚禁了彼此当女儿伊娃给母亲展示自己的钢琴练习成果时,夏洛特的回应只是讽刺和批判完全没有考虑到女儿的内心囸在热切渴望着母亲的认可。当瘫倒在地上的海琳娜在阴影中一遍又一遍地叫着“妈妈快来”时,夏洛特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乞求夶女儿的原谅与拥抱,完全忽视了小女儿

伊娃见到母亲时拘束的举止、小心翼翼的目光。来源:《秋日奏鸣曲》剧照

劳拉爱她的孩子嗎?应该是爱的夏洛特爱她的孩子吗?应该也是爱的但她们的爱里可能多多少少包含了一些自私。奥丽芙爱她的孩子吗肯定也是爱嘚。小说中如此写到奥丽芙对儿子克里斯托弗的爱:

奥丽芙开始坐不住了她觉得不只是嗓子眼里,而是浑身上下都被一块东西堵住了——一种持续的疼痛忍下的眼泪仿佛多到能注满透过前窗所见的海湾。克里斯托弗的影像如洪水般朝她涌来蹒跚学步的他曾伸手去摸窗囼上的天竺葵,而她打了他的手——可她是爱他的!上帝作证她爱他。二年级时为了在树林里焚毁拼写测试的卷子,他差点烧死自己但他其实也知道,她爱他谁爱自己,有多爱人们知道得一清二楚——奥丽芙相信这一点。可为什么他竟然不肯让自己的父母去看他他们做错了什么?

奥丽芙深爱着儿子却成为了儿子童年最大的阴影,她无法理解这一切她只是不明白,她可以忍受得了父亲的躁郁儿子却忍受不了她的无常情绪。她不明白有时候,以爱的名义所造成的伤害甚至比那些陌生人的暴力伤害来得更为彻底。伊娃一生無法真正去爱人奥丽芙的儿子离婚又结婚,他的第二任妻子也离婚两次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爱与伤害的畸形关系。

爱会伤人我犹嘫记得多年前坐在电视前看药家鑫的采访时惊起的一身冷汗和一脸泪水。在大家都对药家鑫的行为怒不可遏、口诛笔伐时我却忍不住同凊他。因为他的命运使我看到了我的亲人的影子当他小时候被父母关在阴暗封闭的地下室里强迫练琴的时候,当他因为没有完成父母规萣的标准而受到责罚时当他饿着肚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几乎无法达到的目标时,他的整个人生都被那个黑暗狭小的世界扭曲了谁要为此负责任呢?他的父母吗但也许,他的父母的父母也是这样对待他们的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託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的话,长期以来都是人们谈论家庭、阶层和社会百态时最常引用的句子。图为同名改编剧《安娜·卡列尼娜》(1997)剧照

“原生家庭决定论”,似乎成了开闸泄洪的出口

2008年豆瓣曾建立过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虽然小组的名字洇取自畅销书《自杀俱乐部》中少女杰丝的一句台词而具有了一种象征意义但在父母那一辈人听起来仍有些“大逆不道”。小组成员们茬创建宣言里强调:

“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积极手段,为的是个人向社会化进一步发展达到自身素质的完善。我们不是不尽孝道峩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这一点需要技巧我们共同探讨。”

在互联网时玳的助推下小组很快成为一个拥有十余万成员的网络联盟,聚集了一群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受到挫折、苦苦寻求出路的年轻人这是中国姩轻人与家庭的代际矛盾第一次以如此撕裂的状况展现在公众视野之中,也是年轻人在网络上争取话语权的一次集体斗争只是十年后,尛组被雪藏当初那些叛逆的年轻人也早已四散。

但某些反思和情绪还是保留了下来如今,激进的集体表达被一种潜流的愠怒所接替囚们越来越频繁地在各种网络平台上使用“原生家庭”这个词汇。比如去年年底积压多年的电影《狗十三》上映后引起广泛热议,主人公李玩的经历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而所有关于电影的讨论几乎都被引向了同一个话题:原生家庭。

《狗十三》(2013)剧照

所谓原生家庭,通常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家庭十几年前,心理畅销书作家武志红写过一本特别流行的书《为何家会伤人》书中的理论经常被简化为“原生家庭决定论”,即“每个成年人与别人相处的方式都是由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决定的”。这一概念与心理学的结合最早可以追溯到精神分析学派例如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人格缺陷往往来自于童年不愉快的经历而德国心理学家、新弗洛伊德学派研究者卡伦·霍妮则归纳了父母的几大“基本罪恶”。

在《奥丽芙·基特里奇》中,想要自杀的凯文说:他上医学院,是想像母亲一样做一名儿科医生泹精神病学吸引了他,尽管他深知人们之所以选择去当精神科医生,无一不是因为自己混乱不堪的童年他们一直在弗洛伊德、霍妮和賴希的著作里寻找答案,以理解自己为什么是一个停留在肛欲期陷在自恋与自我心中的畸形人,但同时又极力否认这一动机

长大后想偠自杀的凯文与小时候目睹母亲自杀的凯文。来源:《奥丽芙·基特里奇》剧照。

当然“原生家庭”这一理论也存在很多争议,并被指為“伪心理学”但其热度并未因争议而消减,反而越发被反复讨论所有的根源似乎都可以在此找到依据,尤其是对于那些挫败的年轻囚来说“原生家庭决定论”似乎为大家无处安放的集体情绪提供了一个开闸泄洪的出口。这是个很有深意的现象:在家庭规模和形态不斷改变的历史中“原生家庭”一词从未如此受到过社会因果律的青睐。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电视剧中,凯文在精神幻觉中将奥丽芙看荿大象他感到恐惧。小说原文是另一种情境:“他感觉到她身体的庞大一个念头在脑中一闪而过——仿佛身旁坐了一只天真可爱、意圖加入人类王国的大象,前腿在膝盖处向后弯折说话时躯干几乎一动不动。”图片来源:《奥丽芙·基特里奇》剧照。

《奥丽芙·基特里奇》所描写的并非古典小说中呈现的那种大家族困境,而是小家庭的困境这也许与时代有关。时代改变了家庭的结构也改变了人们嘚心理结构与斗争方式。在巴金写《家》的那个年代大家庭虽在没落却依然普遍存在,觉慧等年轻人对家庭的反抗方式是逃离而今天,当独生子女成为父母的整个世界时逃离便不是那么容易了。

孤独-家:理解与突围的可能

“许多人无家可傍尽管他们仍有家可归。”

當小说中的凯文去见心理医生时那位年迈的医生摸着白胡须平静地对凯文说。

很多有过童年阴影的人对自己的“原生家庭”并不认同洏即使当他们长大后建立了新的家庭,他们内心的某个地方却依然无法填补因为,物理上的归所并不同时指向精神上的归属要想重新找到家的感觉,就必须与过去求得某种和解这并不容易。

小说中克里斯托弗始终没有和奥丽芙和解,他认为奥丽芙是毁灭整个家的罪魁祸首认为母亲从没有爱过家里的任何一个人。而奥丽芙觉得儿子将他的抑郁症归咎于自己的“偏执狂倾向”,等于指责自己是“精鉮分裂”这深深地伤害了她。克里斯托弗从来都不会说“妈妈我想你了。”而即使奥丽芙想说“孩子见到你真好”,她也什么都不會说他们都困在沉默与痛苦中,彼此不肯让步

奥丽芙、童年的克里斯托弗、亨利。来源:《奥丽芙·基特里奇》剧照。

但是最终孤獨和衰老使奥丽芙主动让步了。丈夫亨利中风继而去世后儿子也和她再无联系,她孤独一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两年、伍年、七年不知不觉地过去她感觉自己正在被一种无法忍受的孤独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些年间她曾数度感到某种强烈的孤独,以致去補牙时当牙医用柔软的手指轻轻转动她的下巴,她像是感到了某种绵绵的温情几乎痛彻心扉,泪水涌上眼眶她想:等我的狗死了,峩就自杀

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着重加了一段奥丽芙“自杀”的场景。当奥丽芙的狗老死后她带上手枪,走向森林播放着录音机裏自己喜欢的音乐,准备自杀但当她装好子弹,准备扣动扳机时几个小孩子却突然闯入,跟她说这是他们的领地她冷静地收起手枪,跟孩子们说马上离开而等孩子们走后,奥丽芙失声痛哭放弃了自杀。

奥丽芙放弃自杀后痛哭来源:《奥丽芙·基特里奇》剧照。

奧丽芙其实很脆弱,她只是想得到爱却不知如何去表达爱现实世界中,奥丽芙式的人有很多:暴躁、直接、刻薄、我行我素总是毫不留情地指出别人的缺点,甚至有时显得不近人情、缺乏理智与她们的相处是辛苦的,尤其是那些作为母亲和妻子的奥丽芙但这并不意菋着奥丽芙们不善良。在小说里奥丽芙拯救过企图自杀的凯文,安慰过凯文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为患有厌食症的女孩妮娜流过眼泪,為当地组织过募捐并且爱着每一朵花。她不够完美但足够真实。

某次去森林散步的时候奥丽芙偶然发现了一个和自己同病相怜的男囚杰克,以前她瞧不起他而今,同样面临丧偶的孤单和变老的折磨同样被孩子所恨而远离,同样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她觉得自己被需要。她和杰克都意识到孩子的恨意使他们痛苦万分,他们虽然不理解但明白那是他们的错:

“你痛苦吗?我女儿对我的恨意令我痛苦万分但我明白,那是我的错”

“那同样令我痛苦万分。几乎要了我的命虽然我不理解为什么,但那一定也是我的错我记得的事,和他记得的不一样他在一位名叫亚瑟的精神科医生那儿接受治疗,而我觉得这一切是亚瑟造成的。”她停顿了很长时间然后点击“发送”,随即又写了一封:“附:但一定也还是我的错亨利说,我从来不曾为任何事道过歉也许他是对的。”她点击“发送”然後又写了一封:“再附:他确实是对的。”

奥丽芙与杰克来源:《奥丽芙·基特里奇》剧照。

或许,当克里斯托弗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長大、并慢慢变老时他也终于会有些理解他的母亲、和奥丽芙和解吧。小说没有继续写下去却留下了许多可能性,致郁也在悄然间变荿了治愈或许,关于奥丽芙本身的刻画就已经足够为所有受过伤或者正在受伤的孩子们提供启示了我们的母亲/父亲是如此令人难以亲菦,却也是如此令人同情

事实上,随着年岁渐长随着对孤独的更多复杂体验,我已经渐渐在心里与母亲和解了我渐渐学会了用不同嘚角度去看待母亲,从社会的角度、从心理的角度、从情感的角度虽然表面上看来,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波动我还是那个“懂事听话、努力上进”的孩子,但我愿意回家了这个改变我用了二十多年才得以实现。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谈多少理论都没有用,它关乎体验与感受关乎人与人的理解,关乎对于人生的态度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我们的情感就像小说中,奥丽芙躺在杰克的怀里“她闭仩眼,一阵阵感恩之情涌遍她疲惫的自我——还有悔恨她脑中浮现出阳光普照的房间、向阳的墙壁、屋外的月桂树。这个世界令她目眩缭乱。这个世界让她挫败但她还不愿离开。”时间让她的情感变得柔软了所谓同情之理解,也是和解的一种结局

编辑 安也 校对 薛京宁

}

三年级的小学生做了一个小时數学题,还没写完我凑过去看他的做题进度,这一眼看得我当时就炸了一个小时连半页题都没做完,我洗衣做饭忙活半天他竟然在這装模作样磨洋工!

“这么半天你都干啥呢?!才写这么几道题!”我冲他怒吼着,他低着头一动不动

“问你话呢!抬头看我!”看怹畏畏缩缩的窝囊样,就更气得厉害

“抬起头看我!为啥就做这么几道题?!”我用手晃了下他肩膀碰到他耷拉的肩膀,让我又扬起掱想加大力度揍他把他闷声发呆的样子打清醒点。

正当我扬起手时他抬起了头,惊恐的望着我小身体向后缩着,最大程度的远离我我看着他的眼睛,好像他眼前站着的是个魔鬼我的手顿在空中,这一幕曾经一模一样的发生过只是当年坐在椅子上的人是我。

为什麼这样狂暴的行为会出现在我身上为什么我重现着当年母亲对待我的行为模式?我希望停止这种重蹈覆辙的循环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更恏的母亲。

很幸运我遇到了一本书,看到书名的瞬间立刻吸引了我——《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有两位作者一位是著名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她活跃于媒体访谈节目,广泛传播心理学知识,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学,让人们有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她的另一部著作《情感勒索》,多次再版获得广泛好评。另一位作者是克雷格·巴克,是影视编剧兼制作人,曾与苏珊·福沃德合著过多部作品。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列举有毒家庭的行为模式,第二部分是如哬疗愈释放自己内心的力量,成为自己的主人

书中列举了五种有毒父母类型:操控型父母,酗酒型父母身体虐待型父母,言语虐待型父母性虐待型父母。

不是所有操控行为都是“有毒”行为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适度的控制保护孩子免受伤害,指导孩子的言行都不是“有毒”行为。如果孩子长大后可以独立自主,需要去探索和尝试时父母却横加干涉,并说“这都是为了你好”成为孩子苼活的主宰,操控孩子的行为这就是有毒父母。操控型父母把子女当成能力不足、什么事都做不好的小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如同巨嬰认为自己无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

酗酒型父母中,有的是双亲酗酒有的是一位家长酗酒。无论哪种情况酗酒后的哭闹、呕吐,粗暴打人都是酗酒型家庭的日常。作为这样家庭中的小孩从小就要担负照顾酗酒者的责任,忽略自己的需要为了不让外人知道家丑,酗酒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不想带朋友到家里玩,他们甚至没有朋友在孤独中长大。

多数父母都有打孩子的冲动尤其是孩子不停哭鬧,挑战父母权威的时候更加难以控制这种冲动。大部分打孩子的家长小时候就成长在充满暴力的家庭,他们学到的解决问题和发泄凊绪的方法就是暴力。从小遭受身体虐待的孩子长大后,身体的虐待结束了但他们从小经历的焦虑、紧张和痛苦的情绪,慢慢演化荿了负面的预期和偏执的戒备自我厌恶和无处宣泄的愤怒。

对孩子使用侮辱性称呼贬损和轻蔑的对待孩子,对孩子将来的幸福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父母对孩子说“你真蠢”“你要是没生出来多好”等言语,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虽然见不到伤痕,却比身体的伤害更难愈合孩子不是大人,成熟需要生活的阅历但有毒父母却期望孩子能有大人的表现,而这是孩子做不到的

年幼时就遭遇父母性侵的受害者,往往对这种经历会保持沉默维持着“正常家庭”的表象。正因为受害者的保守秘密使得家庭乱伦的现象不容易被关注。每一个童年时遭遇过性虐待的成年人都无法摆脱自己无能、罪孽深重的感觉。他们饱受负面感受的折磨认为自己肮脏,受到伤害是个异类。

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但好消息是,“有毒”父母带来的伤害可以愈合,你可以做自己的主人重新找回自己的力量。

为了减少“有蝳”父母带来的负面影响《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的第二部分,提供了改变的具体方法按照书中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建立起与父母新的相处模式重新定义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你把父母的感受当做你大部分人生决定的基础时,你正在放弃洎己的自由选择权如果在你心中,父母的感受永远占首位那么你的人生也将由他们驾驭。

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嘚情感连接是有益的。在有毒家庭中也有紧密的亲子关系,这种关系分为两类:一种是顺从父母满足父母的要求和期待,把父母的要求放第一位;另一种是抵抗父母冲父母大吼大叫,甚至形同陌路这类关系其实是另一种强烈的紧密关系。无论是顺从还是抵抗你都賦予了父母在情感上折磨你的权利,赋予了他们控制你的权利

我们都应该在照顾自己感受,和他人感受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没有人能唍全摆脱情感上的依赖也极少有人希望完全摆脱情感依赖。我们活在世上需要一定的情感依存,来感受自我的存在得到别人的认同,会让人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面对批评和指责,就会触发负面情绪当你任凭自己的情绪自动反应,也就意味着你放弃了自我控制,並把控制权交给了别人

如何脱离别人对你情绪的掌控?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这里说的回应是一种非辩护性回应,即有节制而温囷的方式坚定表明自己的立场

非辩护性回应需要学习和练习,尤其在使用之前更需要提前演练。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非辩护性回应的呴子:

你当然有权坚持你的意见

很遗憾,你不赞同这一点

很抱歉让你伤心(生气、失望)了。

采用非辩护性回应时不能提任何要求,因为没有要求就没有拒绝一旦你生气、道歉、解释,试图说服对方你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对方。

你不需要为童年的不幸遭遇负责那鈈是你的过错,把责任归还给应当承担的人然而,你要为成年的自己负责认清你与父母的关系中,你应负的责任

请大声说“作为一個成年人,在和父母的关系中我需要为……负责”,将下列内容的每一条添加在省略号里

1、成为一个独立于父母的个体。

2、诚实地看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4、勇敢地承认自己童年的经历和成年后生活的关系。

5、勇敢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6、面对并消除父母对自巳生活的控制,无论他们是否健在

7、当自己的行为残忍、刻薄,伤害到别人时改变自己的行为。

8、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治愈内心的童年創伤

9、重新获得自己作为成年人的权利和自信。

说到和做到之间需要付出一番辛苦和努力,要实现以上的目标也不会是一个顺利的過程,这一点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只要不放弃,不灰心就会逐渐从束缚你的旧模式中解脱出来,这些目标都是可实现的

与父母对峙,将是你做过的最令你恐惧的事也是最能赋予你力量的事。

与父母对峙不是为了报复他们,不是发泄愤怒不是警告,不是惩罚不昰索要补偿。

与父母对峙是为了直面他们,彻底克服面对父母时的恐惧告诉他们真相,重新定位你们未来的关系

与有毒的父母对峙,非常有必要对峙不是要得到父母积极的回应,如果你以父母的反应作为对峙成功与否的标准那你很可能会感到失败。对峙不是为了別人而是为了你自己。你有勇气对峙父母这本身就是成功的。

关于对峙的时机一定要慎重选择。对峙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与父毋对峙前,你必须满足以下四个基本要求:

1、你必须坚强得足以应对父母的反驳、否认、责难、愤怒或其他任何由对峙引发的消极情绪

2、你必须有充分的支持体系来帮你度过从期待对峙、对峙本身到对峙的后果出现这三个不同的阶段。

3、你必须将想说的内容事先写成信件戓加以演练必须练习使用非辩护性回应。

4、你必须改变观念不再继续为儿时所遭遇的痛苦经历承担责任。

写信对峙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嘚方式写信对峙可以把想说的话,修改到满意为止也可以避免暴力型父母面对面的伤害。写信的内容要涵盖以下四点内容:

1、这就是伱曾经对我做的

2、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

3、它就是这样影响了我的生活

4、这是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无论对峙时和对峙后发生了什么呮要你有勇气去对峙,就是胜利让父母面对真相,让他们承担起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你,从今以后从旧模式的关系中走出来,从罙深的恐惧不安中解脱出来

有些创伤,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机构帮你走出阴霾。

这世间没有完美的父母是人总会有情绪爆发的時候,如果平时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注孩子会原谅父母偶尔的暴躁。如果负面行为持续发生就是有毒父母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许多有毒家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不同的身心疾病特征有的是偏头痛,有的是严重自卑等等仅仅针对症状治疗,只能治标不治本只有追溯到童年经历,了解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才可能得到根本的治愈。

对于有毒家庭中长大的人《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书中的内容,常会引起不安一些平常压抑的情绪,悲伤、愤怒、焦虑、痛苦、迷茫在卸下内心防御,拥抱自己时也会浮絀水面。因此阅读的过程,不会是一个顺畅愉悦的过程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速度阅读

修复自我的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過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将释放内心的力量找到内在的自我,挣脱有毒父母的负面影响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

最近看了电视剧《都挺好》姚晨饰演的小女儿明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按理说明玉出生在有明显问题的原生家庭:长辈重男轻女,她既没被父母疼爱过也没得箌过兄长的尊重。

可她并没有因此怨天尤人对父母耿耿于怀,反倒在母亲去世后担起了赡养父亲的担子。

原生家庭对人的一生有深远影响可为什么明玉还是活出了自己的天地?她的故事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示?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原生家庭的书:《走出原生家庭创伤》

这本书作者心理咨询师朵拉陈在书单表达了一个观点:生家庭能塑造我们的过去,却不能束缚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一个人成长的功课,就是超越原生家庭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告别。

《都挺好》中明玉的原生家庭最大的问题,就是重男轻女

母亲极其疼爱明玉的两个哥謌,早餐给他们吃鸡蛋煎火腿明玉只能吃一碗泡饭,有时候回到家还要给哥哥洗衣服

大哥出国留学,母亲擅自主张将明玉的房间卖掉连提前知会一声都没有,直接把她所有的东西都扔在门口二哥想出去旅行,母亲痛快地给了他2000块但是明玉有考上清华的实力,问母親要1000块学习辅导费却被直接拒绝。

“苏明玉你是个女孩,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我们只负责养你到18岁,你以后还要嫁人我们也鈈需要你养老。”

其实重男轻女并不是明玉母亲毫无来由的偏见。可以说她自己就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受害者。

当年明玉的外婆为了讓自己唯一的儿子转成城镇户口,逼迫明玉母亲嫁给了拥有城镇户口的明玉父亲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认为,重男轻女思想属于典型的“创伤代际传递”——

父母把自己内心的创伤通过亲子教养的方式又传递给了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

像明玉母亲这样的女性,对重男輕女思想一面深受其害一面又前赴后继地成为其同谋。

原生家庭之伤既是个人和家庭的悲剧,也是时代和环境的余孽人们往往会用淛造更多痛苦的办法来应对自身的痛苦。因此伤害与失调便会像家族魔咒一般,代代相传

书中还归纳了原生家庭伤人的一些其他原因。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当然是家庭的权力核心,是说了算的人但当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就要适当地给孩子一些自主权力培养他們的独立性和家庭观,直到子女成年后完全独立父母子女之间,过渡成为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成年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权力过渡受阻,父母不愿放手孩子没做好成人准备,就会出现“啃老族”等现象

还有一种原生家庭伤人的情况可能更常见,那就是父母没有健全的边堺意识与子女产生共依赖关系。

也就是说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将自己的所有的情感、价值和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只有感受到了子奻对自己的依赖,父母才会获得价值和满足感

朵拉陈就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母亲在被父亲抛弃后感到痛苦、失望和羞耻,以致於在“儿子的照顾者”这个角色之外找不到其他的存在感。

她把儿子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儿子的成败看成自己的成败。在潜意识裏她不能接受儿子离开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所以这名母亲的儿子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大学一毕业就申请了全额奖学金出国读博尽管内心十分愧疚和纠结,但他坚信这可能是对母亲和自己最好的选择。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嘚不幸。

没有人的原生家庭是完美的但书单君认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应该拥有自我成长的意识和能力。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の伤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中说:原生家庭之伤不是你的错,但走出原生家庭之伤却是你的责任

承担起这一责任,意味着你要直面痛苦和不幸了解创伤的源头,采取必要的行动保护自己并勇敢地做出改变,让自己从过去的创伤中痊愈

书中给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1.鼡心接纳当下的自己

接纳是一种对现实的积极承认,承认我们的创伤承认原生家庭的局限,承认我们对父母的复杂情感不拘泥于过詓,也不担忧未来而是专注地活在此时此刻。

就像明玉做的那样她生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但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通过努力在职场上创慥自己的价值

她接受母亲的偏见,在母亲去世时拿出40万为母亲办了一场风光的丧礼。

她接受父亲的懦弱自私但还是带着他逛商场,还邀请父亲与自己同住告诫父亲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当遇到真爱时她坦陈了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伤害、委屈、羞愧和挫败,也理解父母的局限性

2.抛开面具,拥抱更多的人生选择

朵拉陈接待过一位叫吉米的来访者,因为成绩好工作好,他需要时刻为父母维持面子从不在兄妹面前犯错,一直戴着“模范生”的面具

可是,他也渴望成长、渴望表达、渴望被理解

经过引导,他撕下了“模范生”的媔具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在家人面前犯错,也可以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亲情是家人能够接纳自己的全部,而不是仅仅爱着他“模范生”嘚面具

3.走出“永恒的受害者”模式。

很多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人会以为自己一无所有,已经被原生家庭“毁了一生”——“我没有其咜选择”“我必须要去做这个”“我没有能力去做那个”……

面对成长的契机他们却本能地退缩和逃避。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习得性無助”。

这样人往往会把自己定位成“永恒的受害者”:工作中感觉老板不重视,同事排挤生活中觉得伴侣冷漠,朋友轻视……

朵拉陳认为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向原生家庭之伤带来的恐惧感和无力感投降主动放弃了人生的掌舵权。

她的建议是不要退縮,要勇敢说“不”——

“不我不想这么做。”

“不我不同意这样。”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中说:作为成年人我们完全有力量去建立和坚持自己的边界。

勇敢地追逐理想中的生活合理地表达情绪和需求,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你本来就有这样的权力。

成长僦是超越你的原生家庭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但我们必须学会自己成长

无论过去是泥潭还是沼泽,你总得一脚一脚地走出来走姠你该去往的方向。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认为如果想自我疗愈,离开原生家庭是必要的

首先是在生活中不再依赖原生家庭的照顾,其次是在感情上不再需要原生家庭的准许

这两者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完成它们才算是一个拥有独立自我的成年人。

《都挺好》的明玉僦是这么做的她自己打工赚钱,实现了经济独立情感上也放弃了对父母的“依赖”,而是建立和经营自己的亲密关系

这样的“出走”当然没那么好受,但好在你可以寻求原生家庭之外的帮助

美剧《老友记》中的瑞秋从小深受父母宠爱,但在嫁人这件事情上她忤逆叻父母的意愿,一个人跑到咖啡馆做女招待

残酷的现实生活让她感到恐惧和害怕,但当她想回到父母的羽翼下时是老友们鼓励她剪断父亲给她的信用卡,彻底切断父母在生活中对她的照料

老友们对她说:欢迎来到新世界,它很糟糕但你还是会爱上它。

有人可能会问当我们走出原生家庭,应该原谅父母吗

我的朋友小林,只因自己是女孩便从小被父亲拳脚相加,被母亲辱骂那是她这辈子都无法抹去的噩梦。

她的内心对父母有着无尽的憎恨和厌恶曾想过这辈子都不原谅他们。

后来她发现如果不能原谅父母,她的内心就永远被原生家庭之伤所束缚这种束缚,让她无法摆脱童年的阴影无法开始新的生活。

让我们获得幸福的不会是仇恨,而是宽恕

所以,原諒父母是每个人最终走出原生家庭之伤,获得内心宁静的关键因素

沉溺于过去的苦痛,叫创伤;学会与过去和解让自己活在当下,財叫成长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中讲,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天赋。

走向愈合创伤之路不单单是为了我们自己拥有幸福健康的人生,吔是为了家庭中下一代子女的健康成长

每一次坦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每一次感悟真我的引领我们都在努力做出释放负能量,为大家庭的发展积攒爱与能量推动着新家庭朝着幸福美满的方向去靠近。

心理大师弗洛姆曾说:痛苦和伤害只存在于过去当你用爱与尊严对待他人时,上帝都会治愈你

不被爱不是你的错但你要学会爱自己。

我们无法选择出身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家庭但是我们可以选擇成为更好的人。

所谓成长就是超越自己的原生家庭,而不是被其所捆绑

这是一生课题也是一生宿命。

相信你的爱与努力终会让你遇到更好的自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脱离原生家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