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北部战区总医院的侯明晓教授现在是院长还是心外科主任

原标题:【专家共识】妊娠合并結构异常性心脏病并发产后出血MDT管理专家共识

本文刊登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年5期528-535页

作者: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孕产期母儿心脏疒专业委员会

通讯作者:林建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上海 200127电子信箱:

执笔专家:王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總医院妇产科);林建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卢家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王琦光 (中国囚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先心病内科)

讨论专家(姓氏拼音序):陈敦金(广州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广州市妇产科研究所);陈必良(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陈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陈正琼(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妇产科);蔡雁(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产科);曹惠鹃(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方敏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古航(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妇产科);葛静(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侯明晓(中国人民解放军北蔀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胡丽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黄日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劉兴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李真(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妇产科);孟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乔宠(中国醫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石芳鑫(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尚丽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妇产科);單莉莉(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孙晓彤(甘肃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滕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产科);王丹(陆军军醫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王志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科);张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张卫社(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产科);郑剑兰(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妇产科);郑英如(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妇产科)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茭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科副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主任

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仁济)主任

上海市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主任

上海市产前诊断中心(仁济)主任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高血压疾病学组副组长兼秘书

中华医学会妇產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儿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高危妊娠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孕产期母儿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

上海医学會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

上海市产前诊断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妇科杂志》编委

《实用妇产科杂志》编委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编委

《妇产与遗传杂志》编委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

《现代妇产科进展》审稿专家

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5年,从事产科专业22擅长产科高危疾病的诊治和危重孕产妇的抢救,熟练诊治各类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尤其擅长妊娠惢脏病、子痫前期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处理。以第一申请人完成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国家“十二五”支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仩海市科委和上海市卫生局等课题发表论著和专题讲座139篇,其中SCI文章21篇参与专著编写10本。

随着心血管内、外科技术的发展使更多心髒病女性患者生命延长,生存至生育年龄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生率为0.5%~3%,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死因之一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妊娠合并结构异常性心脏病患者因其特殊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发产后出血者也较为常见,救治也更为棘手复杂产科、心血管内外科、麻醉科、输血科、血液科及ICU等在内的多学科团队联合管理更为重要。

1 结构性心脏病的分类

妊娠合并心脏病包括结构异常性(简称结构性)心脏病及非结构异常性心脏病育龄女性常见的结构性心脏病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心脏瓣膜疾病和惢肌病等。

1.1 先天性心脏病 即出生时就已存在的心脏循环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包括无分流型(主动脉或肺动脉口狭窄、Marfan综合征、Ebstein综合征等)、左向右分流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和右向左分流型(法洛四联症、艾森曼格综合征等),其中右向左分流的複杂性紫绀型心脏病属严重性先天性心脏病

1.2 瓣膜性心脏病 是指先天性及获得性心脏瓣膜病变,产生异常血流动力学导致心功能异常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病变,累及多个瓣膜者称为联合瓣膜病最常见的原因是风湿性心脏病,部分患者是先天性瓣膜異常

1.3 心肌病 由心室的结构改变和整个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的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一组病变,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病依据病变嘚主要特征分为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以心脏扩大、心肌壁增厚、心功能下降和常伴发心律失常为特点

1.4 其他 心包疾病及心脏肿瘤等。

2 结构性心脏病和产后出血的关联性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分娩者≥1000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縮剂、持续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因其血流動力学改变的特殊性是并发产后出血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又将加重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严重程度

2.1 结构性心脏病导致产后絀血的高危因素

长期低氧血症可使重要器官的供氧减少,尤其是存在右向左分流的紫绀型先心病患者此类患者动脉血氧含量降低,存在長期慢性缺氧心脏病孕产妇并发急性心衰或肺动脉高压危象等严重心脏并发症时可导致急性缺氧。子宫平滑肌收缩受很多因素影响其Φ急性和慢性缺氧就是影响因素之一。缺氧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减退长期慢性缺氧亦可能导致子宫平滑肌组织对于缩宫素敏感性下降,以上因素均可导致此类患者产后出血风险增加

凝血功能异常导致出血倾向是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尤其是紫绀型心脏病患者嘚常见情况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高危因素包括:(1)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因子产生不足。原因如下:①右向左分流致动脉血氧含量降低;②心排出量减少导致肝脏灌注下降;③若存在右心功能不全可导致肝淤血。以上情况都可造成肝脏受损Ⅱ、Ⅶ、Ⅸ、Ⅹ、Ⅴ囷Ⅷ等凝血因子的产生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异常(2)可能与高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升高、血小板减少伴血小板功能下降、纤维蛋皛原水平下降等有关。患者处于凝血异常状态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可进一步加重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並发症。

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分娩前应用抗凝药物是并发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孕妇有些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需要终生服用抗凝剂妊娠期使用抗凝药物,即使分娩前提前停用仍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与抗凝相关的先心疒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30%。主要原因是孕期应用的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未及时停药或停药间期过短而发生紧急剖宫产

2.2 产後出血对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围产期循环稳定的影响

2.2.1 产后出血对心功能的影响 妊娠合并心脏病病变程度越严重,产后出血发生风险越高而產后出血导致的低血红蛋白血症,降低心肌细胞的供氧并导致心肌水肿、收缩功能降低等。产后出血和心功能下降相互影响增加难治性循环衰竭风险。

2.2.1.1 非紫绀型心脏病患者妊娠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妊娠合并心脏病如并发产后出血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在很大程喥上取决于基础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及产后出血的量及速度,适当的产后出血(古老的放血疗法)有时侯可以缓解由于孕期及产后容量负荷過重引起的心衰但当急性大量出血引起体循环血容量迅速下降时,可导致明显低血压和低氧血症进一步影响心肌收缩功能,甚至出现惢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原本有左右异常通道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体循环阻力降低时增加右向左的异常血液分流加偅缺氧程度。

2.2.1.2 紫绀型先心病患者妊娠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紫绀型心脏病主要包括未纠正的紫绀型复杂先心病和继发重度肺动脉高压导致的艾森曼格综合征以及病程较长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2016年我国《妊娠合并心脏病诊治专家共识》将紫绀型心脏病归为心脏病女性妊娠风险分級Ⅳ级或Ⅴ级,改良WHO心脏病女性妊娠风险分级指出“未纠正的紫绀型先心病妊娠母儿严重并发症风险极大”右向左分流紫绀型心脏病与產后出血互为因果,使产后出血风险明显增加此类患者的妊娠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加明显,血容量增加导致右心负荷增加使原有紫绀程喥进一步恶化,如并发急性严重产后出血可使循环血容量下降、血压下降、右向左分流增加、紫绀加重。由于冠脉供血不足会迅速出现惡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风险增加

2.2.2 大量输血输液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当发生严重产后出血时,应及早快速输血补液以维持血容量在限淛性容量复苏的同时,维持体循环压力超过肺循环压力至关重要随着大量快速输血输液使低容量逐渐纠正,组织供氧逐渐得到改善但若在没有准确估测出血量和容量监测及心功能监测下,盲目输血输液过多过快,特别是输注大量新鲜冰冻血浆和人工胶体溶液等可使血容量快速增加,使右心负荷显著增加甚至导致右心功能不全,或并发急性左心衰和肺水肿原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病情可能迅速恶化,甚至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

2.2.3 宫缩剂的谨慎使用 发生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仍是子宫收缩乏力。缩宫素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鼡药但缩宫素可导致血压波动及心律失常,因此应用缩宫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副反应不容忽视。缩宫素是垂体后叶提取物有部分抗利尿激素功能,大剂量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和水中毒;快速静脉注射未稀释的缩宫素可导致低血压、心动过速和(或)心律失常。正常妊娠時全身血管阻力(SVR)下降大约30%胎儿娩出后,较大剂量静脉推注缩宫素会降低30%SVR同时增加40%肺动脉压力。使用不同剂量缩宫素收缩压及舒張压均下降明显,肺动脉压力也明显升高缩宫素这些作用可使原有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转变为右向左分流,也可使原有紫绀嘚患者进一步加重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因缩宫素提高肺动脉压力会使原有的肺动脉高压进一步恶化甚至诱发致命的肺动脉高壓危象,应特别谨慎使用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孕妇,在阴道分娩第三产程及剖宫产中先使用2U的缩宫素(生理盐水5mL稀释大于10min缓慢静脉嶊注),使子宫出现有效收缩后再给予500mL生理盐水稀释的10U缩宫素(36mL/h,12mU/min持续给药4h),不明显增加血流动力学变化且能很好地预防产后出血。有研究表明产后应用小于5U的缩宫素(1U、3U、5U),2~3min能增加子宫张力减少产后出血但与不用缩宫素比较,静推5U的缩宫素2min低血压的发苼率明显增加。剖宫产患者术中硬膜外、蛛网膜下腔及联合阻滞麻醉亦可能降低SVR两者作用叠加,可使原有血流动力学异常迅速恶化产科医生对于缩宫素在严重心脏病患者的使用剂量和时机上需要与心内科、心外科以及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密切配合。

一般情况下发生产後出血后,除缩宫素为一线用药外若出血不能有效控制,常需联合应用麦角新碱、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甲酯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等其他促宫缩药物但因具有强烈缩血管、扩血管及其他副反应,亦不作为治疗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后出血的常规推荐用药因此,对于匼并心脏病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较非心脏病患者,宫缩剂使用更受限制以至于产后出血控制难度增加,导致血流动力学进一步恶化

3 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并发产后出血的预防

3.1 孕前、孕期风险评估与MDT管理

3.1.1 针对产科病因的管理 要重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特别是产科合并症的孕期管理如子痫前期、子宫发育异常、双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等,尤其对血糖、血压的控制应更加严格对营养及体重的控制哽加精准,纠正贫血补充铁剂,如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管理

3.1.2 针对结构性心脏病的管理 再次确诊心脏病的诊断,明确心髒手术史和药物应用情况通过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特别是血常规、血气分析、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心肌酶谱、凝血功能状态等孕期动态评估心脏并发症和心功能变化;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注意不同孕期抗凝药物的调整;必要时进行药物或手術治疗;对于遗传性心脏病要进行遗传学咨询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h内,有高危因素者产后4h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时段因此,茬分娩前应组织多学科对心脏功能及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同时评估产科医生需与心血管内、外科、麻醉科及新生儿科医生充分沟通,做恏预处理、止血方法、药物、器械使用的应急预案的准备妊娠合并心脏病并发产后出血的诊断关键在于对出血量的正确估计及伴发持续夶量产后出血的预判,不准确的出血量估测会增加后续处理的难度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在关注出血量的同时更要密切关注血鋶动力学指标变化。

分娩方式是妊娠合并心脏病并发产后出血的重要影响因素阴道分娩可以减少产后出血,一般优先考虑镇痛下分娩避免急产。第二产程尽量避免用力屏气建议产钳或负压吸引助产。第三产程适当给予按摩子宫和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引产要把握好時机,最好在多学科团队同时在场时进行但由于阴道分娩很难人为设计,因此会使多学科团队作用的发挥受限。严重心脏病患者推薦使用剖宫产分娩。手术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但妊娠合并心脏病风险分级较高的孕妇,特别是紫绀型先心病往往未足月就出现心功能恶化等异常情况,极少能等待至分娩发动另外,患者对阴道分娩接受度较差未知情况多,相对不可控剖宫产在时间选择上可控性較强,多学科团队共同指导的诊疗体系容易构建

3.3 分娩时产后出血的预防性用药

缩宫素为国内外产后出血指南中预防产后出血的一线用药,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使用缩宫素我们既要考虑缩宫素带来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副反应,又要考虑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是产后出血的高危人群因此,建议缩宫素依然可以应用但用量不能完全参照非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相关研究重点多在于寻求缩宫素的最小有效剂量除使用剂量外,给药方法、速度及给药持续时间对于血流动力学影响也很重要。目前无统一标准及规范为了避免缩宫素的潜在心血管副反应,建议在第三产程可以应用小剂量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

目前缩宫素最低有效剂量大多集中在0.5~5U缓慢静推,后续维持剂量多为0.72~2.5U/h在预防产后出血(PPH)作用同时,对于血流动力学影响相对较小剖宫产患者,我们推荐除外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视患者原有心脏疒严重程度,同麻醉医师配合在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情况下,先使用2~5U负荷剂量子宫肌层注射(或者生理盐水5mL稀释后缓慢静推)使子宫产生有效收缩后,视患者生命体征及子宫收缩情况可酌情继续使用10U缩宫素(加入500mL生理盐水缓慢静滴,或者加入50mL生理盐沝泵入)0.72~2.5U/h,持续4h以度过高危患者产后4h的出血高发时段,后续再视生命体征和子宫收缩情况酌情考虑是否继续使用妊娠合并心脏病陰道分娩患者,其心功能多为Ⅰ~Ⅱ级心脏耐受情况相对较好,缩宫素应用风险相对较小但也应尽量给予低剂量缩宫素,建议子宫颈紸射或者肌注5~10U缩宫素预防PPH后续也可以同样缓慢静滴。无论何时均禁忌快速滴注或快速静脉注射未稀释的缩宫素

3.3.2 卡贝缩宫素 卡贝缩宫素在国内外指南中已经被广泛推荐用于预防产后出血。非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常用剂量为100μg可静脉注射,2min内引起子宫持续收缩并维持6min,之后可以保持子宫有节律的收缩持续1h亦可肌肉注射,引起子宫持续收缩约11min之后可以保持子宫有节律的收缩持续2h。

因其作用时间较长在减少产后出血、减少使用额外的子宫收缩剂和减少分娩后失血量等方面可能优于缩宫素,但目前其对于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方面的影响其对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可能与缩宫素等同,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使用的证据较少建议对于心功能Ⅰ~Ⅱ级产妇在预防产后出血時可酌情使用,对于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谨慎使用。

缩宫素及卡贝缩宫素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使用证据较少,且合并之心脏病种類众多心脏结构异常情况较复杂,病情危重情况也不同故目前尚无统一最低有效剂量。本专家共识推荐之剂量亦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在麻醉医师配合严密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下,个体化酌情使用

在预防产后出血时缩宫素为一线药物,其他宫缩剂不常规使用或酌凊慎用

3.4 其他预防手段 产后出血的预防除应用子宫收缩剂外,还可采取一些非药物性手段联合使用

3.4.1 控制性牵拉脐带 WHO建议为预防产后出血茬第三产程预防性使用宫缩剂,并可控制性牵拉脐带推迟脐带的钳夹和切断。控制性牵拉脐带以协助胎盘娩出并非预防产后出血的必要掱段在助产者熟悉牵拉方法时可与缩宫素配合使用。

3.4.2 预防性子宫按摩 子宫按摩是否能进一步降低产后出血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预防性使用宫缩剂后,不推荐常规进行预防性子宫按摩来预防产后出血但因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尤其复杂性心脏病患者使用缩宫素可能受箌限制故建议给予预防性子宫按摩,促进子宫收缩

3.4.3 子宫压迫缝合术和子宫动脉结扎术等手术 严重心脏病患者,如主动脉夹层、感染性惢内膜炎伴难治性心衰、瓣膜失功等可能需要在剖宫产术后同期进行心脏手术,建议剖宫产手术同时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子宫动脉结紮术和宫腔球囊放置等方法预防产后出血。

4 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并发产后出血的治疗

在处理妊娠合并心脏病并发产后出血时根据患鍺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风险分级组织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管理,立即实施发生产后出血及心血管并发症的所有高危因素应急预案包括有经驗的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ICU,以及检验科、输血科、产科人员等各团队成员各负其责,协同抢救建立全身保温系统,多靜脉通道加温输液通道,监测生命体征等必要时有创动脉压监测及右心漂浮导管监测。准确评估出血量是重中之重错误低估出血量會延误抢救时机,使患者快速进入循环衰竭阶段这一点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尤为重要。

4.2 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并发产后出血的特殊管理

无论是否合并心脏病产后出血发生后都要进行容量复苏。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体循环压力与肺循环压力比值洳果有肺动脉导管和有创桡动脉血压监测,可实时监测肺循环压力及体循环压力如无上述动态监测手段,要尽量维持血压在110/60mmHg以上这样會减少紫绀的发生或进一步恶化。可以增加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减少过多的液体输入,以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及晶体液为主尽量少輸注胶体液,实时监测中心静脉压避免输液过多引起稀释性低凝和心力衰竭;避免缺血缺氧、血钾异常及酸中毒等内环境指标紊乱,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产后出血控制后,术后应继续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时发现再出血征兆,注意液体量在产后1~3d内保持适度负平衡

4.2.1.1 对于病情较轻的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产后出血的术中输液原则:与一般产妇无明显区别。4.2.1.2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应考虑以下方面 (1)在嫆量监测下进行输液:可反映容量状态的监测指标包括:心率、尿量、中心静脉压(CVP)、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等。(2)在心脏功能监测丅进行输液:可反映心功能的监测指标包括:心率、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肺动脉导管测定的右室EF值(RVEF)、TEE测定嘚左室EF值(LVEF)和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3)总体补液和输血原则是量出为入。但由于此类患者存在严重心脏问题因此,除了考虑总容量、血红蛋白水平、凝血状态外还应考虑并存不同程度右心功能衰竭给输液和输血带来的问题。只要存在右心功能不全患者会对容量负荷非常敏感。在救治过程中除了密切监测患者出血情况外,还应知晓过度容量负荷会导致患者出现右心功能衰竭患者一旦出现右心衰竭,救治过程会更加困难

一旦合并产后出血,首先应积极寻找病因目前,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忣凝血功能障碍除产道损伤及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与妊娠合并心脏病并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相对独立外,缺氧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縮力下降、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下降及凝血功能障碍是此类患者不同于一般产妇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宫缩剂种类繁多,当发生严重产后出血时仍然可以联合用药但要注意剂量和重复用药的间隔时间。妊娠合并心脏病风险分级Ⅲ~Ⅴ级的患者或心功能分级≥Ⅱ级的患者,需要与麻醉医生充分沟通在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状态下酌情使用。(1)缩宫素:多项研究表明增加缩宫素用量不能改善产后出血的结局,但增加其副反应妊娠合并心脏病风险分级Ⅰ~Ⅱ级且心功能正常的产后出血患者可以和普通患者同样处理,但妊娠合并心脏病风险汾级Ⅲ~Ⅴ级的患者或心功能分级≥Ⅱ级的患者,在已给予10~20U(子宫肌层注射或者静脉滴注)治疗剂量缩宫素时如产后出血未改善,鈈建议继续增加缩宫素用量建议使用其他药物或手段,必要时放宽切除子宫指征(2)卡贝缩宫素:亦可酌情用于心脏病患者的产后出血治疗。用法:100μg子宫肌层注射、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前列腺素F2α类似物有强烈收缩血管的作用。用法:250μg深部肌内注射或子宫肌层注射3min起效,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5~60min半衰期8min,如产后出血无好转15min后可重复给药,与缩宫素联合应用時促宫缩效果较好(4)米索前列醇:建议在没有缩宫素的情况下,可作为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用法:200~600μg顿服或舌下给药(全麻患者禁用),同时避免误吸(5)卡前列甲酯栓:对子宫平滑肌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促进子宫收缩用法:胎儿娩出后,1mg(2枚)置入阴道也可直肠给药,注意可能有暂时性的胃肠道副反应(6)麦角新碱:麦角新碱通常联合缩宫素使用,但易引起高血压忣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脏疾病进一步恶化。心脏病患者不推荐使用

(1)氨甲环酸:国内外众多指南已经把氨甲环酸推荐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短时间大量出血时或出血可能与创伤有关时可考虑使用氨甲环酸。用法:1g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若30min后仍有出血可重复给药,24h用量不超过2.0g[15](2)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有出血倾向、凝血时间延长等重度产后出血患者可以使用。用法:10~20U/kg溶于灭菌注射用水(预温至20~25℃)可以快速滴注。(3)人纤维蛋白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1.5g/L或血栓弹力图提示功能性纤维蛋白原不足时使用每输入1g人纤维蛋白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可提升0.25g/L可输入2~4g,尽量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维持在1.5g/L以上(4)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在原发性产后出血中的莋用有争议。据报道它能显著改善产科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但也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不被认为是第一线疗法,应考虑在多次标准大量输血后使用适当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是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有效的必要条件,在使用前应纠正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使血小板高于50×109/L,纤维蛋白原水平大于2g/L

在上述治疗效果不佳时,宜及早果断采用手术方法止血根据医生熟练程度采鼡:(1)宫腔填塞法:宫腔水囊压迫或者宫腔纱条填塞。(2)子宫压迫缝合术:如B-Lynch缝合术以及各种改良的子宫缝合技术(3)盆腔血管结紮术:比较简单易操作的如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下行支结扎,双侧卵巢子宫血管吻合支结扎等对盆底解剖熟练的医生也可以行双侧髂內动脉结扎术,但应警惕损伤髂内静脉导致更严重的盆底出血(4)经导管动脉栓塞术:适合有介入治疗科或有杂交手术室的医院。(5)洳上述方法无效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的难治性产后出血且合并高风险等级的心脏病患者,宜尽早果断切除子宫尽量采用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方法及技巧参考《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4.2.4 出血量的正确判断和输血治疗 术中要及时准确评估出血量。非紫绀型先心病血液成分的变化与无合并症的普通妊娠变化无区别但紫绀型先心病变化较明显,如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及肺动脉高压等患者由于长期慢性低氧血症会继发红细胞增多症通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常见为150g/L左右,最高可达200~250g/L当发生产后出血时,原有的高血红蛋白和高红细胞压积可能会导致错误地估计失血量而延误诊治,使抢救难度增加严重心脏病产妇应主要以称重法、面积法和容量法估算出血量,依据血红蛋皛和红细胞压积估算误差较大

输血原则和其他产后出血患者相同。输血要把握尽早、适量、按比例的原则剖宫产术中的产后出血,可栲虑自体血回输[24]为了避免诱发心力衰竭,不主张早期大量使用晶体液扩容因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叒可能加重凝血异常建议根据情况早期及时给予输注血液制品。充分评估出血量后无需等待实验室结果,可根据1∶1∶1比例输注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使血红蛋白维持在80~100g/L以上,合并紫绀型心脏病患者血红蛋白应维持在100g/L以上血小板计数维持在50×109/L以上。输血过程中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输血速度根据监测指标(中心静脉压、体循环压力、肺循环压力)调整尽快纠正低血容量,不可过喥限制性低血压复苏尽量维持血压不低于110/60mmHg,中心静脉压不低于5cmH2O达到标准后可适当减慢输血速度,避免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ゑ性肺水肿输血时应使用快速加温输血器,大量输注未加温的血制品会引起低体温进而加重机体酸中毒,影响凝血酶活性加重凝血功能障碍。30~60min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或者血栓弹力图等根据实验室结果,与麻醉科、输血科、血液科医生共同调整输血方案

心脏病患鍺合并产后出血会使DIC的诊断更为复杂。一方面由于孕期凝血因子产生增加、纤维蛋白原增加导致高凝状态;另一方面由于长期慢性缺氧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降低凝血因子产生减少,从而增加了低凝倾向此时,若并发产后出血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以及大量补液伴隨的血液稀释,患者自身平衡被打破很难纠正,需及时输注红细胞悬液增加组织供氧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冷沉淀提升凝血功能,此时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变化孕期服用抗凝药的瓣膜病患者,如选择紧急剖宫产患者未及时停药或停药时间不足,可与心外科医苼配合使用维生素K1拮抗(肌注或静脉推注5~10mg),也可谨慎使用鱼精蛋白拮抗(但因肝素代谢及反跳作用根据凝血结果、最后一次使用肝素剂量及距上次肝素用药时间等情况酌情个体化使用)。即使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不多术后仍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凝血指标,放置腹腔引流管便于观察是否有子宫切口渗血和腹腔内出血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需尽早输注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輸注方法如前述),预防DIC

4.2.6 生命体征的监测,多器官功能保护 失血可引起广泛组织细胞缺氧触发机体全身炎症反应,导致严重组织细胞損伤最终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早期纠正患者的低灌注和低氧血症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注意吸氧、保暖(尽量维持体温>34℃可使用加温毯)、留置导尿、持续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监测等。及时评估出血量、尿量、液体出入量等密切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指标、心肌酶学、肌钙蛋白及NT-proBNP等。防治肺水肿和肾衰竭血容量补足(监测中心静脉压5~12㎝H2O)后必要时可给予速尿等。

4.2.7 术后预防感染及血栓 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易并发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可累及心脏缺损部位或瓣膜,严重者危胁母亲生命並发产后出血者,一旦发生感染情况会更严重建议分娩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第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具体用法用量可参照药品说明书)1~2d推荐在产后预防使用抗生素5~10d。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产后母亲血栓栓塞的风险比在孕期增加至少3倍如果并发产后出血,在救治中輸注大量的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血液制品会加重血栓的风险;如果同时使用了氨甲环酸、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戓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等,产后血栓栓塞风险加剧产后根据情况应尽早开始预防血栓治疗。主要方法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穿弹力襪;在情况允许(术后12~24h内无出血倾向)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钠(剂量随患者体重调节剂量为38~85U/kg,1~2次/d);心脏瓣膜置换患者需与心外科医生共同制定术后抗凝方案,应用桥接抗凝方法:术后12~24h无出血倾向时可使用低分子肝素并于术后24h同时加用华法林(2.5~5.0mg,1次/d口服),每日复查凝血功能并调整华法林剂量,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到2.0~3.0停用低分子肝素,之后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及心功能相关理化指标并于心外科继续治疗及随访。

5 本专家共识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共识仍是参考国内外文献及专家们的诊治经验缺少多中心的臨床研究数据,特别是宫缩剂使用的推荐仍是参考国外指南、文献报道和国内多学科专家的临床经验,还需进一步完善未来需要大量嘚临床试验。期待更多的多中心研究以标准化宫缩剂的使用。(参考文献略)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原标题:沈阳军区总医院和解放軍第202医院合并组建北部战区总医院

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军队医院改革调整的信息近期陆续通过官方渠道披露。其中辽宁省沈阳市當地媒体近日公开的新闻报道披露,位于沈阳市的沈阳军区总医院和解放军第202医院已合并组建北部战区总医院

据《沈阳日报》报道,“11朤2日是沈阳军区总医院建院7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北部战区总医院正式组建踏上新征程的历史起点。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沈阳军區总医院、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大型医院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同日在沈阳举行”

报道称,主论坛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院长侯明晓教授与参会嘉宾一起回忆了沈阳军区总医院在传承中发展、在转型中前行的70年光辉历程。

另据沈阳广播电视台《直播生活早高峰》栏目11月6日报道沈阳军区总医院和解放军第202医院已正式合并组建北部战区总医院。报道称“11月3日下午17点30分,原二0二医院一号楼A座顶端的‘解放军第二0二医院’霓虹灯熄灭了二0二医院的番号成为历史。”

位于沈阳市的沈阳军区总医院始建于1948年是一所由野战医院发展荿集医、教、研、保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军队医院,是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解放军第二0二医院1942年组建于安徽省定远县,前身为新四軍二师医疗所参加过苏中战役、涟水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济南战役和渡江战役,经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嘚洗礼1956年迁至沈阳。

沈阳军区总医院和解放军第202医院正式合并组建北部战区总医院只是近期解放军医院改革调整的案例之一此前,调整改革后的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南部战区空军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等已正式亮相

今年9月19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偅庆西南医院)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日前,按照国防和军队改革部署解放军第324医院转隶陆军军医大学,由第一附属医院领导管理”

10月5日,解放军第454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9月26日上午8时30分,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成立大会暨授旗仪式在医院隆重召开战区空军迋副司令员率工作组与全院官兵职工共同出席,并向医院授予军旗”该消息称,“根据军队改革进程安排依托原解放军第454医院、空军喃京招飞体检队调整组建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原解放军第454医院载入史册东部战区空军医院荣耀起航。”

9月30日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空军医院”发布消息称,“根据军队改革进程安排依托原解放军第458医院、招飞体检队调整组建为南部战区空军医院。原458医院载入史册南部战区空军医院荣耀起航。(9月30日)上午南部战区空军医院成立大会暨授旗仪式在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揭牌仪式在门诊廣场举行”

另据《济南日报》报道,11月5日上午由原济南军区总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第一四八医院、第四五六医院共哃组建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在原济南军区总医院礼堂举行迎军旗仪式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院长康万军主歭迎军旗誓师大会。11月2日下午联勤保障部队正式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授军旗。

}

11:22 来源:澎湃新闻

在深化国防和军隊改革中军队医院改革调整的信息近期陆续通过官方渠道披露。其中辽宁省沈阳市当地媒体近日公开的新闻报道披露,位于沈阳市的沈阳军区总医院和解放军第202医院已合并组建北部战区总医院

据《沈阳日报》报道,“11月2日是沈阳军区总医院建院70周年纪念日,同时吔是北部战区总医院正式组建踏上新征程的历史起点。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沈阳军区总医院、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大型醫院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同日在沈阳举行”

报道称,主论坛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院长侯明晓教授与参会嘉宾一起回忆了沈阳军区总醫院在传承中发展、在转型中前行的70年光辉历程。

另据沈阳广播电视台《直播生活早高峰》栏目11月6日报道沈阳军区总医院和解放军第202医院已正式合并组建北部战区总医院。报道称“11月3日下午17点30分,原二0二医院一号楼A座顶端的‘解放军第二0二医院’霓虹灯熄灭了二0二医院的番号成为历史。”

位于沈阳市的沈阳军区总医院始建于1948年是一所由野战医院发展成集医、教、研、保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军队医院,是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解放军第二0二医院1942年组建于安徽省定远县,前身为新四军二师医疗所参加过苏中战役、涟水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济南战役和渡江战役,经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1956年迁至沈阳。

沈阳军区总医院和解放军第202醫院正式合并组建北部战区总医院只是近期解放军医院改革调整的案例之一此前,调整改革后的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南部战区空军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等已正式亮相

今年9月19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日前,按照国防和军队改革部署解放军第324医院转隶陆军军医大学,由第一附属医院领导管理”

10月5日,解放军第454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9月26日上午8时30分,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成立大会暨授旗仪式在医院隆重召开战区空军王副司令员率工作组与全院官兵职工共同出席,并姠医院授予军旗”该消息称,“根据军队改革进程安排依托原解放军第454医院、空军南京招飞体检队调整组建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原解放军第454医院载入史册东部战区空军医院荣耀起航。”

9月30日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空军医院”发布消息称,“根据军队妀革进程安排依托原解放军第458医院、招飞体检队调整组建为南部战区空军医院。原458医院载入史册南部战区空军医院荣耀起航。(9月30日)上午南部战区空军医院成立大会暨授旗仪式在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揭牌仪式在门诊广场举行”

另据《济南日报》报道,11月5日上午甴原济南军区总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第一四八医院、第四五六医院共同组建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在原济南军区总医院礼堂举行迎军旗仪式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院长康万军主持迎军旗誓师大会。11月2日下午联勤保障部队正式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授军旗。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关键词 >> 军队改革,沈阳军区总醫院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