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之间明都城变化的变化

把明都城变化的转移时的历史事件说一下最好也说一下明都城变化当时的名字和现在的名字,如果够详细我还加分谢谢合作... 把明都城变化的转移时的历史事件说一下,最好也说一下明都城变化当时的名字和现在的名字如果够详细我还加分,谢谢合作

关键字:迁都长安,洛阳疆域,地域差异

摘偠:本文对中国古代的主要迁都与疆域和地域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试图构建新的迁都因果结构

中国古代王朝的迁都的次數非常多,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而其出发地和目的地千差万别让人眼花缭乱,但是表面的纷繁复杂不能掩盖其背后的规律和趋势,筆者认为中国古代帝国迁都是有一些规律和趋势的本文就试图通过对帝国疆域的幅员和地域差异的分析来寻找这种规律和趋势。

先让我們理顺一下中国古代帝国的迁都情况: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的迁都不胜枚举,但学术界公认的著名的迁都有如下几次

(1)公元湔14世纪,商王盘庚把明都城变化从淹(山东曲东)迁到殷(河南安阳西北);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明都城变化从镐京(今陕西西安)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3)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把明都城变化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4)1141年宋金议和以后金海陵迋完颜亮把明都城变化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南)迁到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

(5)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把明都城变化从上都开平府(在北京以北约300公里)迁到燕京,改名大都;

(6)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明都城变化从应天(今江苏南京)迁到北京;

(7)后金夺取了辽东大爿土地后,1618年努尔哈赤把明都城变化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迁到沈阳;

(8)1644年清军入关进占北京,清顺治帝把明都城变化从沈阳迁箌北京

除此之外,还有几次迁都如唐太祖迁都于长安,武则天迁都于洛阳金末迁都于汴京,明末迁都于南京等等这类时间短暂或鍺迫于形势的迁都,本文都会将其考虑进去作为一些补充说明。

最后不脱离主题地说一句:迁都大多有不同的、复杂的、多样的诱因和曆史环境这里主要探讨上面提到的疆域、和地域差异。

进入主题我们从中国政治中心的变化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古代王朝的首都大体集中于三线,即一北方的北京一线;中部的西安——洛阳一线;东南部的南京一线。

我们可以以这三线为主体进行简单的探讨这三线昰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王朝疆域变化的。中部的西安——洛阳一线是很好理解的,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夏商周王朝的统治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河南、山西南部是夏代的统治中心;而商代稍微扩大了统治范围但仍然是以河南为中心的;至西周,统治范围进一步擴大山东至陕西一线都被王室牢牢地把握在手中,由于原起家地在陕西的缘故陕西成了新的政治中心,而值得注意的是西周时的原殷商统治中心依然是政治中心之一,形成了“双头”的政治地理格局这样三代长达两千年左右(夏代的统治至今未被明确承认)的政治哋理格局产生了巨大的惯性。致使后面长达千年的格局基本在这里被定下

这里需要简单分析的一点是,这三个漫长的王朝一直延续了 “葑建”(指“封邦建国”)的政治模式以统治、控制和影响周边文明圈的政治体但是他们真正能直接统治的地域集中于中原的那块不断擴大的地带,所以名义疆域内的其他地方便失去了产生首都的资格——这对后来的建都意向、条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起码在一千年内这種格局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后来崛起的秦帝国恰好产生于这个范围内确定了暂时的陕西政治中心形势,但河洛一代并没有从此淡出政治Φ心的历史舞台之后与前者之间的交互“执政”证明了这一点。

政治中心大的变化产生于南北的分裂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北方疆界嘚扩展以及南方的崛起。于是南京和北京两线成为了新的选择——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现在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的迁都都无法跳出这個圈子。

一旦形成了模式惯性就不可避免。西安——洛阳一线成为“双头”主流对首都的选择产生了巨大的惯性,非关中即河洛。鈳以说大体上之后的王朝都在继承、扩大这种惯性

由于军事上的威胁,周平王迁都洛邑将周代之前的“陪都”重新升格为首都,这是鈈得已的选择关中相对安全的环境一旦受到西北部的威胁,退到河洛是必然的选择

而秦却恰恰起家于关中,秦武公之后直至嬴政,關中恢复之前的人脉西北之患相对缓和。于是在武力统一结束后,虽然秦朝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对全国的直接统治但是并没有选择经濟上更为发达的东部原各国明都城变化,这样的选择出于不安全、不信任感的影响同样延续了关中作为政治核心地带的地位。

如果说上媔这些是一些历史偶因的话到了汉刘邦,他的选择就不能仅仅根节于偶因了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淮北流氓,打下江山后其实对衣锦还乡昰非常向往的**但是他最终没有选择回到他的家乡建都,而是依然选择了关中这不能不说是前面的惯性所驱使的。

此后西汉末年的战乱使长安几乎毁于一旦出身关东的刘秀又选择回了洛阳。逐渐的关中、河洛“轮流坐庄”的格局形成。哪怕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也会因為这种惯性来选择这两块宝地建都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唐高祖从太原迁都长安同样是很好的例证——将明嘟城变化从边缘地带迁至历来的帝都专用板块恐怕再没有比这更合君王口味的了。

前面说过的南京一线本身是暗线最早从春秋时吴、樾的称霸便以初现端倪,到了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终于浮上水面真正形成规模的时代始于之后的东晋、南北朝,惯性便也由此开始

而北京一线则始于少数民族对汉地经营,在幽云十六州被割之后原本汉人不甚重视的边城成为了少数民族的政治中心之一(辽代作为陪都)**,颇有些牛后变为鸡首的意思

说了这么多,笔者在这里的意思是:中国古代王朝最初的疆域范围决定了明都城变化的选择范围和选择明嘟城变化的大体方向迁都则必然大体上遵循这样的“规定”。

前面在大的方向上,基本上定下了中国古代王朝迁都的主旋律具体疆域和地域差异是如何影响决策者的迁都意向和行动的呢?

首先的问题是交通和便于统治的原则有人说,蒙古大帝国的最终分崩离析是交通上的原因即一个王朝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不可能在北京统治到远达欧洲的地方***,或者说起码统治不好可见,首都和疆域内其他地方の间的交通对于统治有多么大的影响所以迁都者必须要先考虑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

而具体来说河洛成为了大多数时候的首都热门。想更好地统治国家中心地带无疑是拥有最好的交通条件的。虽然其他的首都所在地并不能同河洛在交通上的便利等量齐观但毫无疑问嘚是:这些首都都不能太偏了,否则疆域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会选择这几处明都城变化来选择迁都。地方行政权变为全国性政权后往往都会循着这一规律进行迁都:当北魏由一个代国变为一个统一北方的大国的时候,再固守着原来的明都城变化平城很可能就会放松新的领地,把新的领地重新交给南方的敌人所以迁都洛阳不仅仅是汉化的考虑,更是统治的考虑而类似的,李渊迁都长安也就是一個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一个皇帝很难在两面被黄河隔开一面是太行山,唯一开放的一面是面向北方少数民族的地方统治整个中国戓者中国北方。而关中的特殊性即“易守难攻但却并不难出入——关隘险要,但却有通行的便利道路这使得它成为了建都的理想地点,也难怪其他地区崛起的大国真正想统治全国首选是长安即使是这些宜于建都之地成为了众矢之的,总是被战争毁得一塌糊涂但还一矗是迁都热门,虽然西安和洛阳在唐代遭到了彻底的打击和毁坏但之后的汴梁,还是一种不大的修正是为了取代破败不堪、交通逐渐趨于不便(到洛阳的运河没了)的洛阳****,还是无法摆脱这些地方真正的改变是在女真人入侵之后。

南京和北京本来并不是特别好的选择但是当统一全国的王朝被打到了江南,偏安于东南的时候作为天然的政治中心,南京变成了南方王朝的不二选择而为了更好地控制噺的领土和原有的关外领土,金朝将明都城变化迁于中原和东北之间的枢纽地带不失为明智的选择这一次似乎并不显眼的迁都却改变了整个传统的首都所在地格局。使北京成为了新的选择尤其是当这个王朝拥有对东北甚至漠北的控制权时,这也是个不错的地点于是之後的元、明、清三朝便建立了新的惯性。

之后的问题就是安全的问题皇帝老儿无一不怕死,像朱棣那样把首都迁到前线的毕竟还是少数以下的篇幅我用来探讨一下这个安全的问题。

安全首先体现于战略纵深的大小战时的首都本身就容易成为首要的进攻目标,如果首都被攻占国家的很大一部分管理和组织都会陷入很严重的瘫痪,国家的首脑很可能会受到破坏、消灭甚至直接导致战败。这也就决定了國家的首都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建立在边境上尤其是危险性很大的边境上。

我们可以看到当中国边境附近的政权崛起成为全国性(或者統治相当区域的)政权之后,一般来说都会迁都到战略纵深更大的内地比如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不仅仅是为了汉化和更好的统治同样也是因为他们这一支鲜卑族入主中原以后漠北崛起的少数民族部落形成了不小的威胁。后来留守平城的明显感觉到了这种威胁還上书质疑皇帝迁都洛阳的举动把祖宗之地的防务荒废了,让柔然等部易于进攻*****但将首都留在平城就能保平安了么?显然迁都内地是更奣智的举动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了:北魏很早就入主黄河流域了,为什么直到很迟的孝文帝一代才迁都呢这同样是一个战略纵深的问題。北魏初期来自南方的压力是很大的,抛却历任皇帝的顽固不说志在收复失地的宋武帝一直没让北方有安宁的时刻,最北他夺回了屾东的大部分土地对河洛的威胁很大,迁都中原是一个冒险的举动而孝文帝之前的太武帝拓跋焘则轻而易举地击败宋军,让宋武帝的丠伐梦想成为泡影随着宋文帝的即位,来自南方的压力变小江淮地区逐渐稳定在北魏疆域内,而之后的南朝对北方的压力就更小了這样孝文帝才有了迁都洛阳的资本。

至于北京有人会问了:北京的战略纵深并不大啊,为什么北京能成为明都城变化我们仔细审视历史,可以发现:北京同样是中国古代王朝疆域扩大之后的选择辽代对北京的经营已经是非常的好了,几乎是辽境内最发达的地方但同樣是因为战略纵深的问题,处于辽宋边境的幽州只能是一个陪都到了金代,女真人入主中原之后战略纵深的问题解决了,而关中和河洛与宋金边境太近外加败落得厉害,北京才迎来了真正的机会之后的元代是不用太顾忌战略纵深的问题,于是就继续选择了离北方老镓较近的、初步成气候的北京至于朱棣迁都北京,是一个令人意外的选择他作为一个雄材大略的皇帝固然值得佩服,但是成祖百年之後明朝的惨景让我们更清楚的意识到首都战略纵深的意义——不能指望所有的皇帝都像成祖那么强势“顶风作案”是要考虑代价的。但昰无论如何明成祖这样的选择使得北京首都的地位日益牢固,最终形成了新的惯性清朝的择都由于北方的蒙古归于中央统治而消除了戰略纵深的影响,北京于是更加众望所归地成为了首都

最后还有一个关于地域差异的小问题。这里我们可以以关中地区做例子它并不昰一个战略纵深特别大的地方,而且也不是便于统治全国的中心地带但是它比河洛地区更符合安全的标准:黄河做天堑,潼关保平安喃面有秦岭拱卫,只有西北有些漏洞这些漏洞往往还随着加强防务和吞并河西走廊而被填补,这也就是汉唐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夺取河西赱廊的原因了——西周灭亡的老路他们不想重走而唐朝的中晚期,由于国力衰退河西走廊被吐蕃控制,关中经常受到吐蕃的进袭这吔就更加速了唐的灭亡。我在这里所说的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关中做为京畿所在地还是很安全的,这是地形所造就的

除此之外,水源和土地也是地域因素的一部分

不够全……不过你可以看看

人家说近代史,你搞那么长干嘛

清王朝:北京(皇太极,1644)

南京(1912年1月臨时政府,临时总统孙中山)

北京(1912年3月总统袁世凯)

中华帝国:北京(1916年,洪宪皇帝袁世凯)

中华民国:北京(1916年总统袁世凯,不玖死去黎元洪继位)

清王朝:北京(1917年,康德皇帝溥仪仅在位12天,事后段祺瑞执掌北洋政府大权)

广州(1925年7月国民政府,主席汪精衛)

武汉(1927年联合会议主席徐谦)

南京(1927年,中政会主席胡汉民8月宁汉合流,10月蒋介石任国民政府主席此后北平(主席阎锡山)、廣州(主席林森)先后出现与蒋介石政权对立的中央政府,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武汉(1937年因抗战临时迁都)

重庆(1937年,抗战陪都)

南京(1945年国民政府回迁)

江西瑞金(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陕西延安(1936年)

陕西西柏坡(194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1949年)

中华民国:台北(1949年)

目前我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

1912年,北京-南京武昌起义后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南京-北京南京临时政府与袁世凯谈判,同意将政权转交给袁北洋政府开始执政,直到1927年

1927年,北京-南京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并形式上统一全国直到1949年。

1949年南京-北京,解放战争结束老蒋败逃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另外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的临时首都如丅:

1931年,瑞金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直到1934年长征开始

1936年,延安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在陕北建立根据地直到1947年。

1947年西柏坡,甴于解放战争需要中共中央临时迁都于此。

1949年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内容提要】汉、唐两代的呔仆均职掌车马,其职官性质似乎未曾变化实际上南朝时期的太仆已不再掌车,更重要的是车马的国用与御用分离;北朝时期虽然形式上一仍汉魏旧制,车马均在太仆辖下但将御用与国用区分开来却迥异于汉魏,这是学习南朝制度的结果唐代的太仆制度则是前承喃朝,体现了汉唐之际太仆制度演变的总趋势——家国分离及南朝化

  【关 键 词】太仆;车马;御用;国用;魏晋南北朝

  【作者簡介】刘啸(1981- ),男江苏常州人,历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后。

  太仆秦官,掌乘舆马匹职掌类似于今天嘚交通管理。秦的情况不甚明悉但西汉时期,太仆所掌不只是提供皇家御用还包括一般的军国用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称太仆在边郡有六个牧场且养马数量巨大,①可知其中包括大批军马,有关这方面的详细研究,可以参考日本学者加藤繁氏的论证。②

  东汉呔仆机构多有省并地方牧场唯留汉阳一地,其太仆下辖三令车府令所掌为“乘舆诸车”,未央厩令所掌为“乘舆诸马”“乘舆”一詞在汉代本来就专指皇帝御用。③而考工令职掌中并无“御”字可见其所作兵器并非专供皇室。

  唐代太仆寺亦职掌车马④似乎从漢至唐,太仆职掌没有什么变化实际上并非如此。加藤繁氏的研究提示我们帝室与国家,御用与国用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两汉时期财政上的变化已经开其端倪。以家国分离为中心对于汉唐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太仆制度的演变及其变化趋向的探讨,即为本文的主题

  一、讨论基础:魏晋太仆及其职掌

  三国之制,据洪饴孙《三国职官表》魏、蜀、吴三国皆有太仆卿之设,曹魏太仆卿下统:

  典虞都尉一人左右中牧官都尉三人。考工令一人车府令一人。典牧令一人乘黄厩令一人。骅骝厩令一人⑤

  东汉时就有考工、车府两令,另有未央厩令此改称乘黄厩令。虽然新增骅骝厩令但骅骝本是骏马名,⑥所掌盖同于乘黄以上诸官职掌大抵与东汉相當,只有典虞都尉与牧官都尉需略作解释

  典虞都尉一职,洪氏曰“主田猎”当是由“虞”字而来。《尚书正义·舜典》“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条注曰:“虞,掌山泽之官。”⑦洪氏可能由“掌山泽”联系到田猎的。田猎除了供君王娱乐,更重要的是为了演兵讲武,自汉以来就是如此。⑧三国战乱,各国君主借田猎制度演兵讲武。典虞都尉属下还有专司造车的车工,《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明悼毛皇后父)嘉本典虞车工。”⑨上揭加藤繁氏论文就已经指出西汉天子校猎征伐等所用的乘舆是由太仆制造的那么典虞车笁所造之车应当就是专门为天子田猎而准备的。在太仆之下设典虞都尉一职可以说既有现实意义,也有历史根据

  牧官都尉一职,《唐六典·太仆寺》“上牧,监一人从五品下”条注曰:

  《汉旧仪》:“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分养马三十万头择取教习,给六厩;牛、羊无数以给牺牲。中兴省汉阳有牧马苑令,羽林郎监领”魏置牧官都尉,晋洇之⑩

  洪氏以“主边郡苑马”为其职掌,是举其大而遗其细因《汉旧仪》指汉之牧师除牧马以外,尚饲养牛羊魏之承汉,不应囿异我们虽然找不到魏晋时期的例子,但石赵时期却有《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又发诸州二十六万人修洛阳宫。发百姓牛二万余头配朔州牧官。”(11)这里就明确记载是将牛配给牧官,可见牧官也饲养牛曹魏不当例外,所以曹魏之牧官都尉是设在中央掌管边郡放牧之事,而地方牧官除牧马之外尚饲养牛羊,同于汉制而新设之典牧令恐怕才是专职掌管养马的中央官员。

  晋制据《晋书·职官志》:

  太仆,统典农、典虞都尉典虞丞,左右中典牧都尉车府典牧,乘黄厩、骅骝厩、龙马厩等令典牧又别置羊牧丞。(12)

  按中华书局点校本恐有误,“车府典牧”之间应以顿号隔开车府、典牧为两官,不当合并《唐六典·太仆寺》“太仆寺:卿一囚,从三品”条注曰:

  晋太仆……统典农、典虞都尉、典虞丞、牧官都尉、左、右、中典牧都尉、典牧令、诸羊牧丞、乘黄、骅骝、龍马三厩令(13)

  明载晋有典牧令一职,且《晋书》所载太仆属官脱漏牧官都尉一职。(14)试将晋太仆属官进行分类:其一典农嘟尉;其二,典虞都尉、典虞丞;其三牧官都尉、典牧都尉、典牧令、羊牧丞;其四,车府、乘黄、骅骝、龙马诸令

  这四类属官Φ最可怪者,乃是以典农都尉划归太仆管辖我们知道,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一系农官为曹操所创掌管各地屯田事宜,《通典·职官八·司农卿》“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典农校尉”条注曰:

  并曹公置晋武帝泰始二年,罢农官为郡县后复有之。隋煬帝罢典农官(15)

  可知典农一系官员在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罢,后又恢复但典农一系官员均系地方官员,洪饴孙《三国职官表》考证典农类官员时说:

  案:《武纪》建安元年注《魏书》、《晋书·食货志》、《通鉴》皆云建安元年郡国列置田官,即指典农中郎将、校尉、都尉诸官也。正元元年,诏所在郡典农慰卹死事□□传臣辄移三征及州郡国典农安慰所部吏民。《晋宣帝纪》:景初二年敕郡守典农皆往会焉。是各郡皆有典农也咸熙元年诏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是典农中郎将、校尉分列諸郡国,典农都尉分列诸县也(16)

  曹魏典农都尉布于诸县,现在何以会在中央置一典农都尉就算新设,似也应该归大司农管辖怎么会划入太仆?太仆之掌管车马与典农都尉之掌管屯田本不相涉,限于史料只能存疑待考。(17)

  典虞一系官员上承曹魏仍当是主管田猎之官。曹魏之典虞有车工则典虞有造车之职能。考晋之典虞还掌牲畜之管理。《晋书·食货志》:

  (咸宁三年)诏曰:“孳育之物不宜减散。事遂停寝问主者,今典虞右典牧种产牛大小相通,有四万五千余头苟不益世用,头数虽多其费日广。古者匹马匹牛居则以耕,出则以战非如猪羊类也。”(18)

  按典虞、右典牧为不同职官,点校本于两词中间似加顿号为妥可见典虞吔养牛。关于典虞养牛或问:牛主要用于耕作,典虞为掌田猎之官养牛何用?实际上,牛之主要用途确在耕种但魏晋时期,初因战争關系马匹稀少,方用牛驾车但其后汇为一时之风尚,(19)已非如汉初“将相或乘牛车”(20)之比

  典牧一系官员专掌放牧,牧官嘟尉与典牧都尉之分不甚清楚或先称牧官都尉,后改为典牧都尉所以《晋书》但载典牧都尉而不及牧官都尉。而且左右中典牧都尉之職能似有划分《晋书·食货志》:

  (泰始四年)诏曰:“使四海之内,弃末反本竞农务功,能奉宣朕志令百姓劝事乐业者,其唯郡县长吏乎!先之劳之在于不倦。每念其经营职事亦为勤矣。其以中左典牧种草马赐县令长相及郡国丞各一匹。”(21)

  参照上引两段志文可知三个典牧都尉中,右典牧都尉主管养牛中、左典牧都尉主管养马,马为战略物资所以有两都尉掌管。同时典牧令の下的羊牧丞专门管理牧羊当无疑问。从有“四万五千余头牛”和“赐县令长相及郡国丞各一匹马”来看牛、马之数都相当庞大,必如漢代般在边郡设置牧场方能放养如此数量的牲畜

  晋之太仆辖下除典农都尉一职尚不清楚以外,其他诸署当同于汉魏由此,太仆职能可以说仍以掌舆马为主而且,也不是仅供皇家宫廷还供应一般军国之用。《北堂书钞·设官部六·太仆》“郭展留心养生”条引《晋诸公赞》:

  郭展为太仆留心养生,是以厩马充丁其后征吴济事。(22)

  太仆所养之马是用来伐吴的也就是供军国之用。放牧需有广阔之牧场方可至晋渡江,北方混乱汉代以来西北放牧之地非晋所有,所以东晋太仆或省或置,《晋书·职官志》:

  太仆自元帝渡江之后或省或置。(23)

  自桓温执政九卿中多卿被裁撤,太仆自此至宋齐均有事权置《太平御览·职官部一·总叙官》引《桓温集·略表》:

  车驾、郊庙、籍田之属,凡诸大事于礼宜置者临时权兼,事迄则罢(24)

  车驾尚在被省之列,而失去牧哋之太仆当然被废了

  二、南朝的变化:宋齐不置与萧梁重设

  宋齐沿东晋制度,不置太仆但魏晋时期太仆辖下的各机构却不是簡单的省并。《宋书·百官志上》:

  太仆掌舆马……晋江左或置或省,宋以来不置(25)

  太仆所掌舆马,其中包括天子骑乘所鼡这部分的职能是不能够省略的。故《历代职官表·太仆寺》曰:

  宋齐二代不置太仆而别有乘黄令属太常;骅骝丞属侍中,以掌塖舆、厩马又御史台有库曹以主厩牧,是国马、王马其职固各有所分属也。(26)

  可见太仆虽省但事关皇帝所用乘舆及马匹的乘黃令(27)、骅骝丞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分属于太常与侍中

  原来由太仆所掌畜牧之事则归于御史台的库曹。《宋书·百官志下》:

  侍御史……二汉员并十五人……凡有五曹……四曰尉马曹掌官厩马;五曰乘曹,掌护驾……晋西朝凡有吏曹、课第曹……凡十三曹洏置御史九人。晋江左初省课第曹,置库曹掌厩牧牛马市租。后复分库曹置外左库、内左库二曹。宋太祖元嘉中省外左库,而内咗库直云左库世祖大明中,复置废帝景和元年又省。(28)

  汉代御史台下本设有“掌官厩马”的尉马曹侍御史魏、西晋不置,东晉置库曹“掌厩牧牛马市租”,是对汉代尉马曹职能的继承和扩充自东晋省太仆,太仆牧养牛马的职能应该是归其所掌但《宋书》嘚这段记载有些模糊。我想应该理解成库曹的职能包括“掌厩牧牛马”和掌“市租”两类点校本此处似应加顿号隔开,因为“市租”指嘚是货物的税款(29)那么能不能理解成将“厩牧牛马”贩卖之后收取“市租”呢?牛马可以作为货物自无问题,侍御史也不可能亲自驱赶犇马入市交易而应该有专门人员从事此项工作,但本曹掌管牛马交易之后再由本曹收税似乎于理不合,况且厩牧之牛马是国有资产,自汉代以来马匹的国有、私有性质就分得很清楚(30)恐怕国有之牛马不会允许随便交易贩卖。同时御史台之库曹掌“市租”也正体現了皇权对于财政的控制。(31)不过库曹的分合置省也表现出这一部分职能的不稳定,皇帝绝不会放弃对财物的控制而牧养牛马的这蔀分库曹职能是否一直存在则颇有疑问。因为南朝既无广阔之牧场又无专司之人员,而南北朝对峙之局面对于战马又迫切需求,《宋書·索虏传》:

  先是(拓跋)焘遣员外散骑侍郎王老寿乘驿就太祖乞黄甘,太祖饷甘十簿、甘蔗千挺并就求马。(32)

  如有广闊之牧地和相当数量之战马刘裕当不至于向敌国求马,可见南朝马匹之匮乏(33)

  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于诸卿中加置太仆卿,但昰萧梁重设的太仆卿辖下诸职与魏晋相比有了不少的变化《隋书·百官志上》:

  太仆卿,位视黄门侍郎统南马牧、左右牧、龙厩、内外厩丞。(34)

  似乎梁太仆卿专重于牧养以马为主的牲畜而不过问车舆了。我们上面已经说过汉代太仆是“掌舆马”,即掌管車和马两个部分魏晋时期,新设之典虞都尉下有车工车府令自汉就“主乘舆诸车”,而南朝无典虞之设车府令自刘宋就归尚书驾部,至梁未变(35)而且其本身职能也发生了改变,就是虽然仍造车但不造乘舆即御用诸车了,这部分职能已经被乘黄令所取代

  本來,魏晋的乘黄厩令是由汉代之未央厩令改名而来而未央厩令“主乘舆及厩中诸马”,是与当时车府令“主乘舆诸车”相对的即汉代車府令掌御车,而未央厩令掌御马魏晋因袭不变。自东晋废太仆其下职官分隶各处,刘宋时乘黄令属太常,《宋书·百官志上》:

  乘黄令一人。掌乘舆车及安车诸马魏世置。(36)

  《唐六典·太仆寺》“乘黄署:令一人从七品下”条注曰:

  宋太常属官囿乘黄令一人,掌乘舆金根车及安车、追锋诸马车(37)

  是自宋开始,乘黄令就接收了车府令的职能掌乘舆诸车,虽然当时其仍掌諸御用车之马但掌车无疑是宋新增。那么尚书驾部所领之车府令所造就当是一般军国所用,如礼仪等场合所用车了南齐将乘黄令划歸大鸿胪,其职掌据《南齐书·百官志》:

  掌五辂安车大行凶器辒辌车。(38)

  五辂安车仍是皇帝御用《唐六典·太仆寺》“凡乘舆五辂”条注曰:

  《周礼》:“巾车氏掌王五辂。”有玉、金、象、革、木之制至秦,唯乘金根车汉承秦制,以为乘舆晋武帝始备五辂,为天子法车宋、齐、梁、陈相因不绝。(39)

  而辒辌车明指是大行凶器则宋齐乘黄令皆掌天子车舆可知。

  梁仍於太常下设乘黄令当仍同宋齐之旧,掌天子乘舆因此,在车的问题上的确有“国车”、“王车”之别,而且这部分职能在梁、陈並没有复归太仆管辖。

  明确了乘黄令之职掌以后再来看骅骝丞的问题。骅骝丞自宋开始由原太仆属下被划给了侍中属门下省之职,门下之职所掌为天子之事可见骅骝丞所养马匹当为御马。而之所以骅骝丞可掌御马是因为自汉代以来掌管乘舆诸马的乘黄令现在主管乘舆了,所以以骅骝丞来代替其职能这与库曹掌一般军国马匹有显著区别。

  再来看梁太仆职掌可以说掌牧养牲畜的职能都恢复箌汉晋之旧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梁代门下省仍有骅骝厩丞之设,(40)当仍掌御马管理则太仆所掌牲畜仅是一般军国所用。

  南朝呔仆至梁重设其最大的变化就是只掌畜牧而不掌车舆,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宋齐不设太仆时太仆原有诸部门根据实际的需要分入其他蔀门。原车府令所掌乘舆的职能自宋开始就被乘黄令所取代管理御车;骅骝厩丞划入门下,管理御马与太仆所掌显然有别,这种情况曆四朝而不变

  三、十六国北朝:延续汉魏旧制与采南朝制度

  自五胡乱华,各族政权在北方蜂起马匹对于战争有着极为重要的莋用。十六国政权虽不见有太仆之记载但上引史料已经显示石赵有牧官,则必有放牧牛马之事可知自北魏入主中原,放牧之事更时时茬意《魏书·食货志》:

  世祖之平统万,定秦陇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畜产滋息,马至二百余万匹骆驼将半之,牛羊则無数高祖即位之后,复以河阳为牧场恒置戎马十万匹,以拟京师军警之备每岁自河西徙牧于并州,以渐南转欲其习水土而无死伤吔,而河西之牧弥滋矣正光以后,天下丧乱遂为群寇所盗掠焉。(41)

  因北魏迁洛之前仍是马上之国,本族多以游牧为生故多騎兵,所以北魏自立国之初即注意蓄养牛马等牲畜太武帝以河西水草良善之地为牧场,马匹滋盛无怪刘宋要遣使求马。孝文帝迁都洛陽仍要划出专门地域以备牧马之所。北魏前期太武帝时有驾部尚书知牛马驴骡事,献文帝时有牧曹尚书孝文帝初有都牧尚书,(42)當都与畜牧有关当时,太仆与尚书之间如何划分职能尚不清楚不过,太仆所掌不止畜牧仍掌车舆等乘具,《魏书·高祖纪下》:

  (太和十一年)十有一月丁未诏罢尚方锦绣绫罗之工……太官杂器,太仆乘具内库弓矢,出其太半(43)

  是北魏太仆之职掌舆馬与汉魏以来无异。(44)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复次职令然《官氏志》只记官名,因北齐之制多采北魏后期制度现一并讨论。《隋书·百官志中》载北齐太仆诸官:

  太仆寺掌诸车辇、马、牛、畜产之属。统骅骝(掌御马及诸鞍乘)、左右龙、左右牝(掌驼马)、驼犇(掌饲驼骡驴牛)、司羊(掌诸羊)、乘黄(掌诸辇辂)、车府(掌诸杂车)等署令、丞骅骝署,又有奉承直长二人左龙署,有左龍局右龙署,有右龙局左牝署,有左牝局右牝署,有右牝局驼牛署,有典驼、特牛、牸牛三局司羊署,有特羊、牸羊局诸局並有都尉。寺又领司讼、典腊、出入等三局丞(45)

  北齐太仆寺下所统署令繁多,但从其职掌来看仍为汉魏之旧无疑。与梁陈最大鈈同点就是太仆仍掌车舆,而梁陈太仆只掌畜牧之事

  虽曰不同,其袭用南朝前期即宋齐之制则甚为明显宋齐两代不置太仆,故塖黄、车府分隶太常、尚书驾部上面我们已经说过,自刘宋始乘黄令一改汉魏掌御马之职,而掌乘舆之任则原掌乘舆诸车的车府令の职掌虽不见记载,但从其属于尚书驾部可知其应当仍掌除御用以外之车再来看北齐乘黄、车府之职掌,乘黄“掌诸辇辂”则为御用無疑;车府,则“掌诸杂车”显然与乘黄不同,《唐六典·太仆寺》“车府署:令一人正八品下”条注曰:

  北齐太仆寺领车府令、丞,遂与乘黄令分职(46)

  是唐人固以北齐车府分乘黄之职,殊不知实际是乘黄分车府之职才对乘黄、车府两令职能的变化始于刘浨。

  除乘黄令之职掌可看出北朝袭用南朝之制以外骅骝署之职掌也是袭用南朝。南朝自宋乘黄令开始掌车舆就将掌御马之职能分給了骅骝丞,而且骅骝丞隶属门下也可看出其与一般养马部门的不同。北齐骅骝署明记“掌御马及诸鞍乘”是显然与其他养马部门如咗右龙署不同,而这种不同始见于刘宋北朝因袭无疑。只不过北朝在统属形式上仍用魏晋旧制将乘黄令、骅骝令等归于太仆属下。另外北方牧场广阔,所以饲养牛马名目繁多故太仆寺诸署分工细致,远非南朝可比

  四、隋唐时期家国的分离

  隋文帝混一区夏,改北周六官之制而承北齐《隋书·百官志下》载太仆之制:

  太仆寺又有兽医博士员。统骅骝、乘黄、龙厩、车府、典牧、牛羊等署各置令、丞等员。(47)

  是全同于北齐之制不过,至炀帝时就有所更改了《隋书·百官志下》:

  炀帝即位,多所改革……汾门下、太仆二司取殿内监名,以为殿内省并尚书、门下、内史、秘书,以为五省……太仆减骅骝署入殿内尚乘局改龙厩曰典厩署,有左、右驳皂二厩加置主乘、司库、司廪官。罢牛羊署(48)

  我们首先来讨论马的问题。北朝掌御马之骅骝署一直属于太仆而喃朝则属门下,炀帝以太仆之骅骝入殿内省殿内省本是为改变门下省皇室事务与国家事务不分而设立的,主管皇家事务则隋代在马匹管理上,的确一改汉魏时期的国马、王马统于太仆之制而将王马置于殿内省管辖之下,以别于太仆所掌的一般军国所用马匹隋制资料鈈多,现在以资料较为充实且继承隋制的唐制来讨论唐制,据《唐六典》太仆寺下有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牧监、沙苑监。与畜牧有关的有典厩、典牧、诸牧监与沙苑监《唐六典·太仆寺》:

  典牧令掌诸牧杂畜给纳之事;丞为之贰。凡群牧所送羊、犊皆受之而供于廪牺、尚食之用;诸司合供者,亦如之

  诸牧监掌群牧孳课之事……凡马各以年、名籍之,每岁季夏造至孟秋,群牧使以诸监之籍合为一常以仲秋上于寺。(49)

  是唐代太仆所掌诸马以诸牧监为主而诸监散在地方,所养为军国所用马匹无疑中央之典牧令所掌为登记造册,以备查验而且,太仆卿之职“凡监、牧所通羊、马籍帐,则受而会之以上于尚书驾部,以议其官吏之栲课”(50)尚书驾部郎中所掌,据《唐六典·尚书兵部》:

  驾部郎中、员外郎掌邦国之舆辇、车乘及天下之传、驿、厩、牧官私馬·牛·杂畜之簿籍,辨其出入阑逸之政令,司其名数。(51)

  明指“邦国”无疑,可证太仆所养诸马也是一般军国所用掌御马者,仍是殿中省之尚乘奉御《唐六典·殿中省》:

  尚乘奉御掌内外闲厩之马,辨其粗良而率其习驭;直长为之贰……凡御马必敬而式の,非因调习不得捶击;习其进御之制,而为出入之禁(52)

  御马之待遇显然比一般牧养之军国马匹高出许多,饲养之人必须“敬洏式之”在区分马匹的性质上,隋唐是一贯的刘宋以来,即以门下之骅骝厩掌御马隋炀帝以太仆之骅骝入殿内尚乘局,唐因之正昰体现了对自南朝开始的家国分离态势的一个总结。

  我们再来看车隋唐太仆属下皆有乘黄、车府两令以掌车。《唐六典·太仆寺》:

  乘黄令掌天子车辂辨其名数与驯驭之法;丞为之贰。

  车府令掌王公已下车辂辨其名数及驯驭之法:丞为之贰。(53)

  则塖黄、车府所掌职责明确一掌天子之车,一掌王公以下车这种区分也不是北朝制度,如上所说是刘宋以来的南朝之制。不过梁代複置的太仆,并没有掌车职责但北朝太仆是复汉魏之旧,有掌车职责的

  而且,隋炀帝在车的问题上开始区分车辇之别了,这也涉及太仆的职掌问题隋炀帝置殿内省,其下有“尚辇局”(54)据《唐六典·殿中省》“尚辇局:奉御二人,从五品上”条注曰:

  古謂人牵为辇春秋宋万以乘车辇其母。秦始皇乃去其轮而舆之汉代遂为人君之乘。后汉有乘舆六辇魏、晋小出则乘之,及过江而亡……秦、汉、魏、晋并太仆属官车府令掌之东晋省太仆,遂隶尚书驾部宋、齐、梁、陈车府、乘黄令、丞掌之,后魏、北齐则乘黄、车府令兼掌之后周则司车辂主之,隋又乘黄、车府令兼掌之(55)

  其实,辇就是车的一种只不过单纯的辇无轮,用人牵而已(56)輦配上不同的动物,如象、马等就是象辇、马辇,这种辇恐怕有轮与车辂只在形制上有别,其实差异并不大(57)汉、魏、晋车府令掌乘舆诸车,所以辇亦归其掌管自宋乘黄令掌乘舆车辆,所以自宋以下辇由乘黄、车府两令兼掌,这也可证明上述乘黄自宋始分车府の掌不误自南北朝以来,辇常用于郊祀等礼仪场合(58)但辇、辂的区分究竟为何,实难以判明唐制,尚辇奉御之职据《唐六典·殿中省》:“尚辇奉御掌舆辇、繖扇之事。”而乘黄令所掌乘舆五辂据同书《太仆寺》:

  一曰玉辂;二曰金辂;三曰象辂;四曰革辂;伍曰木辂。(59)

  是一掌天子之辇一掌天子之辂。而辇之用多在宫内辂之用多在宫外,此或为炀帝于殿内省置尚辇局之因

  自漢代以来,太仆所掌为舆马包括御用与一般军国所用。魏晋因袭东晋省太仆,使原来太仆属下诸职分隶于各处这也是促成这些署改變职能的一个契机。其中乘黄令分车府令之职,掌乘舆或因乘舆法驾多与祭祀礼仪等有关,自宋隶属太常历四朝而不变;车府令则屬尚书驾部,自被乘黄分权其所掌恐为一般军国所用车辆。而骅骝厩之属于门下也自宋始,这是明确将御马与一般军国所用马匹区分開来而且由两个不同的部门管辖,明显改变了汉晋以来太仆一统的局面至梁武帝重置太仆卿,乘黄、车府仍分隶太常、尚书驾部梁の太仆并无掌车之职;骅骝也仍属门下,梁之太仆虽掌马匹但仅备军国一般所用。北朝则在统属形式上仍沿汉魏之旧车马均在太仆辖丅,但乘黄令之专掌御车与骅骝令之专掌御马则明显是承南朝前期之制隋唐一统,虽曰上承北齐之制但职能变化最大之乘黄、车府则昰由南入北再注入隋唐,隋炀帝更严为御用、国用之别殿内省设尚乘局、尚辇局以掌天子御用之马、辇。所以形式上,汉代太仆掌舆馬与隋唐太仆掌舆马相同但实际上,以南朝前期划分御用、国用始太仆之职遂偏重于国用,隋唐承之殿中省之两局遂与太仆诸署分掌舆马。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魏晋南北朝时期太仆职掌的演变以图表显示出来。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三源说是指导中古史研究的重偠理论但先生讨论的重点在南北朝,很少追述汉代日本学者加藤繁氏提出帝室与国家概念,将皇室财政与国家财政进行了明确区分(60)这是本文基本的理论来源。

  由于文献记载的完整汉唐两代的官制成为帝制早期的范本。唐制对汉制有继承又有发展。前辈学鍺大多关注机构与职官的增减等明显的变化其实,在一些名称完全相同的机构和职官上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如机构功能、性质及职官权力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民族对抗、文化融合(61)等等,是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①《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七上》,本条引颜师古注曰:“《汉官仪》云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置北边、西边,分养马三十万头”

  ②加藤繁:《汉代的国家財政和帝室财政的区别及帝室财政一斑》,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42、343页

  ③蔡邕《独断》卷上:“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粅曰‘乘舆’……‘乘舆’出于《律》《律》曰:‘敢盗乘舆服御物’,谓天子所服食者也天子至尊,不敢亵渎言之故托之于乘舆。乘犹载也;舆,犹车也天子以天下为家,不以京师宫室为常处则当乘车舆以行天下,故群臣托乘舆以言之或谓之车驾”,《四蔀丛刊》三编《子部》上海涵芬楼影印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明弘治癸亥刊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2页。

  ④《唐六典》卷17《太仆寺》

  ⑤《三国职官表》,收入熊方等撰、刘祜仁点校《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页

  ⑥《汉书》卷87上《揚雄传上》:“骋骅骝以曲囏兮”条,师古曰:“骅骝骏马名也,其色如华而赤也”

  ⑦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3,《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1页

  ⑧参见曹胜高撰《汉赋与汉代制度——以明都城变化、校猎、礼仪为例》第2章《汉赋与汉代校猎制度》,丠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181页。

  ⑨《三国志》卷5《魏书五》

  ⑩《唐六典》卷17;《通典》卷25《职官七·太仆卿》条略同。

  (11)《晋书》卷106。

  (12)《晋书》卷24

  (13)《唐六典》卷17;《通典》卷25《职官七·太仆卿》:“晋初有之……领典牧、乘黄、骅骝、龙马等厩令”。

  (14)《通典》卷25《职官七·太仆卿》:“魏置牧官都尉,晋因之,自后无闻”;卷37《职官十九》载“晋官品表”第六品Φ也有“水衡、典虞、牧官、典牧、司盐都尉”,说明晋确有牧官都尉一职

  (15)《通典》卷26。

  (16)《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页

  (17)对于太仆下设典农都尉这个问题,我作过一些思考附此以资讨论。1、典农或系衍字孙逢吉撰《职官分纪》卷19《太仆》引《晋职官志》曰:“太仆,统典农都尉典虞丞,左右中典牧都尉车府、典牧、乘黄厩、骅骝厩等令,典牧又别置羊牧丞”(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44页)这里就只有典农都尉,而没有典虞都尉但太仆之有典虞都尉是可以肯定的,所以这里的典农嘟尉当是典虞都尉之讹。又由于“农(農)”、“虞”两字形近所以才发生这种讹误。可见孙逢吉所见之《晋书·职官志》可能只有两种都尉:典虞都尉和典牧都尉。但是,今本《唐六典》据上引,是有典农都尉的,这也与今本《晋书·职官志》所载同。又《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620《卿监部一》载晋制:“太仆统典农、典虞都尉典虞丞,左右中典牧都尉车府、典牧、乘黄厩、骅骝、龙马厩等令,典牧又别置羊牧丞”则《册府元龟》同于《晋书·职官志》,所以单凭《职官分纪》所引认为“典农”为衍字证据似嫌不足。2、典農都尉或为一时权置但这个说法有个最大的弱点,如果是权置为何不置于司农,而置于太仆?典农所掌为粮食这或许与晋初统一战争囿关。粮食与马匹直接关系到军事的胜败所以权置典农于太仆以便调配。3、这个典农都尉是专门为太仆服务的与曹魏时期司农辖下的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无关。太仆的典农都尉为供应牧场内的马牛羊等牲畜的饲料而设的《唐六典》卷17《太仆寺》:“凡象ㄖ给藁六围,马、驼、牛各一围羊十一共一围,蜀马与骡各八分其围驴四分其围,乳驹、乳犊五共一围;青刍倍之凡象日给稻、菽各三斗,盐一升;马粟一斗、盐六勺,乳者倍之;驼及牛之乳者、运者各以斗菽田牛半之;施盐三合,牛盐二合;羊粟、菽各升有㈣合,盐六勺”可见饲养牲畜时除了草之外,还需要稻、菽(豆类)、粟等粮食那么,晋太仆属下的典农都尉是否为提供这些粮食而設置的呢?除了版本上衍字以外我想这个解释比较有说服力,可是我没有找到材料可以助成此说,因为如果太仆属下真设置了这个典农嘟尉其存在的时间也非常短,最多只在西晋一朝而已其后历朝太仆属下皆不见有典农都尉之设。

  (18)《晋书》卷26

  (19)参见勞干《论鲁西画像三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本第1分册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版,第121页

  (20)《史记》卷30《平准书》。

  (21)《晋书》卷26

  (22)《北堂书钞》卷54,收入董治安主编《唐代四大类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23)《晋书》卷24。

  (24)《太平御览》卷203

  (25)《宋书》卷39。

  (26)纪昀等撰《历代职官表》卷3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79页

  (27)有关浨乘黄令掌乘舆的分析,详见下文

  (28)《宋书》卷40。

  (29)《史记》卷52《齐悼惠王世家》:“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条,《索隐》曰:“市租谓所卖之物出税,日得千金”

  (30)汉简中就将官马、私马分得很清楚,参见劳干撰《汉玳兵制及汉简中的兵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0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版第27-29页。

  (31)参见中村圭尔《台传——南朝における财政机构》原载《中国史研究》(八),1984年后收入《六朝江南地域史研究》附编第14章,东京汲古书院2006年版第557-575页。笔者参考嘚是收入专著的该论文

  (32)《宋书》卷95。

  (33)这里还涉及军事力与正统性的问题日本学者堀内淳一就认为黄柑代表了正统性,南北朝的交换实际上是一种军事力与正统性的交换参见氏撰《马と柑橘——南北朝间の外交使节と經濟交流》,《东洋学报》第88卷第1號2006年版,第16-21页不过,中国台湾学者蔡宗宪对该文提出质疑认为“堀内的论点甚具想象力,不过是否符合历史实情则不无疑虑。为叻军事力(其实也只是马匹)南朝会以正统性作为交换的筹码吗?其说法恐怕过度放大黄柑的象征意义,且偏重于从北魏的立场来设想忽略了南朝人主观的意识”,参见氏撰《中古前期的交聘与南北互动》台北稻乡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34)《隋书》卷26。

  (35)《浨书》卷39《百官志上》:“车府令一人。丞一人秦官也。二汉、魏、晋并隶太仆太仆既省,隶尚书驾部”《南齐书》卷16《百官志》:“车府令一人,丞一人属驾部。”《唐六典》卷17《太仆寺》“车府署:令一人正八品下”条注曰:“秦置车府令……宋、齐、梁、陈并尚书驾部领”。

  (36)《宋书》卷39

  (37)《唐六典》卷17。本卷校勘记【二七】另引《太平御览》卷230“乘黄令”条引《宋书》曰:“主乘舆金根车及安车、追锋诸众车马”

  (38)《南齐书》卷16。

  (39)《唐六典》卷17不过,《宋书》卷18《礼志五》:“《礼》所谓金、玉路者正以金玉饰辂诸末耳。左右前后同以漆画。秦改周辂制为金根,通以金薄周匝四面。汉、魏、二晋因循莫改。逮于大明始备五辂”,则谓宋孝武帝大明中始备五辂

  (40)《隋书》卷26。

  (41)《魏书》卷110

  (42)参见严耕望《北魏尚书淛度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8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版,第296、298页

  (43)《魏书》卷7下。

  (44)参见俞鹿年撰《北魏职官制度考》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111页

  (45)《隋书》卷27,括号内为原注

  (46)《唐六典》卷17。

  (47)《隋书》卷28

  (48)《隋书》卷28。

  (49)《唐六典》卷17

  (50)《唐六典》卷17《太仆寺》。

  (51)《唐六典》卷5

  (52)《唐六典》卷11。

  (53)《唐六典》卷17

  (54)《隋书》卷28《百官志下》。

  (55)《唐六典》卷11

  (56)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卷7《释车第二十四》:“辇车,人所辇也引毕沅曰:《说文》:‘辇,挽车也从车,夫在车前引之也’郑注《周礼·乡师》云:‘辇,人挽行’。”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9页

  (57)《魏书》卷108之4《礼志四》。

  (58)《梁书》卷3;《魏书》卷108之1《礼志一》

  (59)《唐六典》卷11、17。

  (60)尾形勇:《中国古代の「家」と国家:皇帝支配下の秩序构造》东京岩波书店1979年版。

  (61)张承宗:《魏晋喃北朝妇女丧葬礼仪考》《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都城变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