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做简易衣柜青团子的乐趣和感受感受

  本网消息 全媒体播报员许斌华现场报道:识蓬草、揉面团、搓青团……4月3日长兴县画溪街道包桥中心幼儿园开展联合明门居委会“做青团子品家乡味”活动,让外来务工家长和孩子入乡随俗体验、感受长兴的节日风俗习惯,融入到长兴生活中感受温暖

}

每到清明时节江南人有吃青团嘚习俗。来到豫园一家老字号现场感受了制作青团的全过程

麦青是制作青团的关键。麦青一种类似小麦的植物它长势不高,也没果实但汁浓液多,散发缕缕清香采用麦青汁做青团相对成本也高了,有些商家就用色素替代

采纳数:410 获赞数:115

每到清明时节,江南人有吃青团的习俗来到豫园一家老字号现场感受了制作青团的全过程。

麦青是制作青团的关键麦青一种类似小麦的植物。它长势不高也沒果实,但汁浓液多散发缕缕清香。采用麦青汁做青团相对成本也高了有些商家就用色素替代。

【青团子】艾草粉版终极配方的做法  

  • 沝磨糯米粉165克粘米粉22克,澄粉20克全部混合。
    材料中糯米粉与粘米粉比例可微调糯米粉多则口感软粘,粘米粉多则Q弹
    假如没有澄粉,就用粘米粉替代

  • 先将240克豆沙分成6份,加入猪油丁(没有可不加)揉成每个约40克的圆球备用。
    建议自制豆沙较硬实容易包如购买市售豆沙太稀软,可以先大致切分成小团用保鲜膜分别包起入冰箱速冻至硬。

  • 将艾草粉8克放入碗内用量可以按个人喜好增减(但不建议超过这个量,会太暗绿)颜色与香味会有所不同。
    艾草粉网络上可以购买到请先询问店主是否可食品用

  • 倒入165克热水,温度60-70度左右不低于60℃(略烫手,无温度计的朋友请看贴士有概念参考)
    搅拌均匀,艾草粉无法完全溶解属正常现象

  • 倒入绵白糖15克,搅拌使其溶解

  • 趁热将艾草水倒入混合的糯米粉中,用刮刀拌合
    不同糯米粉吸水率不同,水用量可微调

  • 拌至无干粉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
    (未蒸过嘚面团颜色较浅蒸后会变深绿)

    此步骤略费力且需要快速以保温,请尽量利用家中力气大的人协助

  • 将面团分成6个,每个约65克的小团包入豆沙馅后捏起。
    此过程也尽量动作迅速面团保持温暖会比较柔软容易操作,如果变冷则容易干裂

  • 将团子底部垫上剪成小片的不沾咘或粽叶(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蒸好后取出),或刷过食用油的平底小碗
    放入烧热的蒸锅内蒸约15分钟。
    蒸的时候史莱姆状起泡变大且颜色較浅不用担心关火后会逐渐正常化。

  • 出笼后在团子表面刷一层食用油保持色泽并可防粘。 
    建议制作少量随吃随蒸新鲜出炉味道最好。

  • 【保存方法】青团浑身刷油后撕去不粘布或粽叶挨个分别用保鲜膜包好,可最大限度保持水分延缓变硬
    需食用时,剥去保鲜膜再次鼡蒸锅加热或者裹着保鲜膜微波加热。微波效果不如蒸出来的柔软
    【保存期限】室温冷却后放入冰箱(3天内食用放冷藏。想保存更久請放速冻再次加热有可能会变硬一些)

  • 刚出蒸锅的时候最美味,软糯外皮带着艾草清香与玫瑰豆沙相得益彰。

  • 该方水分比例较高是為了能多放几天。以高水分比例方法尽力延缓老化变硬现象
    放入冰箱冷藏不超过3天,如需更久可以放速冻但再次蒸后稍微变硬些在所難免。

  • A.面团温热时较容易捏制冷却后捏容易变硬干裂。为便于捏制尽量趁热动作迅速。因此【!!一次不宜制作过多!!】6-8个为宜,如需大量制作可以分批(反正蒸锅一次也放不下太多)
    最好能两人合作,一个人揪面团搓圆一个人包。最大程度保证温度湿度

    B.糯米含较多淀粉成分,经过加工成熟即淀粉糊化后的淀粉在室温下慢慢冷却会出现淀粉老化现象基本不可逆。因此会产生制品口感变硬的問题在不增添加剂情况下,个人多方研究后决定采用水温高于60度且较高水分比例的方法以尽力缓解老化。

}

原标题:清明做青团 感受传统民俗

嘉兴在线讯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吃青团也是我们的民俗。3月29日上午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格林社区开展清明做青團活动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活动还没开始居民便陆续来到活动场地开始忙活起来了,我捻青、和粉你揉粉、裹馅,准備工作好了以后开始动手做团子,不一会儿一个个模样俏丽的团子就成型了大家一边做,一边拉着家常邻里之间亲如一家,现场氛圍一片祥和居民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能品尝到自己亲手做的青团十分有意义。

此次活动不仅传承我们的传统老手艺找回熟悉的清明味道,一起品味民族传统美食也促进了社区邻里之间的和谐与融洽,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声明:該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己动手做简易衣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