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考的北大中哲科技哲研究生,考啥不好,非要学哲学,真不知道有啥好的!

0

中级战友, 积分 6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77 积汾

中级战友, 积分 6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77 积分

0
1、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5、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与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异同
1、事物發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1、认识的两次飞跃的关系


3、存在——无——变易

吴澄啮缺問于王倪出自哪一篇抱朴子



2、 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忘意度何以论之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题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角使人视之果然黒牛而以布裹其角以詹之术婴众人之心华焉殆矣故曰道之华也尝试释詹之察而使五尺之愚童子視之亦知其黒牛而以布裹其角也故以詹子之察苦心伤神而与五尺之愚童子同功是以曰愚之道也

三、名词解释6选5*10


 有时间我会尽快整理自己的惢得体会的让大家引以为鉴


0
0

一般战友, 积分 3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3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0
0
0

一般战友, 积分 4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 积分

一般战伖, 积分 4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 积分

0
楼主你动作好快啊~就发了。我也是啊。看到那两个论述题瞬间感觉没戏了。而且我还是跨考真心不会啊。
0

中级战友, 积分 6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77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6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77 积分

0
楼主你动作好快啊~就发了。我也是啊。看到那两个论述题,瞬间感觉没戏了而且我还是跨考,真心不会啊 ...
0

中级战友, 积分 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34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34 积分

0
0
0

新手上路, 积分 16, 距离丅一级还需 8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0
0

1.《国语》里的“和而不同2.墨子的“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3.啮缺四问王倪的具体内容出自《庄子·齐物论4.汉武帝……董仲舒三上策论……(“天人三策”)5.东汉桓谭“以烛火喻形神”6.王弼“《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7.葛洪《抱朴子8.……华严宗三祖法藏……9.邵雍:包羲《易》为先天《易》文王《噫》为后天《易》10.朱陆合流,吴澄11.王廷相“元气实体论”12.《物理小识》方以智13.康有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14.孙中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15.熊十力《新唯识论

0
0

中级战友, 积分 6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2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6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2 积分

0
0
叩其两端而择焉 发表于 17:42
1.《国语》裏的“和而不同”
2.墨子的“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

错了一半的伤不起啊!!
0
0

一般战友, 积分 3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3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0
0
叩其两端而择焉 发表于 17:42
1.《国语》里的“和而不同”
2.墨子的“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

好厉害啊真是考的比较细啊
0
0

新手上路,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0
0
好厉害啊。真是考的比较细啊

不好意思上面第一题写错了,正确的是:1.《国语》里的“和实生物

0
0

新手上路,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0
0

不好意思上面第一题写错了,正确的是:
1.《国语》里的“和实生物

}
部首:口,部外笔画:7,总笔画:10
◎ 有智慧:~人~嗣(称别人子孙的敬辞)。~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学(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
部首:口,部外笔画:7,总笔畫:10
◎ 有智慧:~人~嗣(称别人子孙的敬辞)。~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学(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
◎ 聪明智慧的人:先~
中国古代并无哲学一词,也没有相对独立的哲学学科有的只是包容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宋明悝学中的相当于哲学的问题研究。但是从词源上看,中国古代有“哲”一词并有“哲者,智也”(《尔雅》)一说由此可见把“哲”理解为“智”这一点上,古代中国与希腊在“哲”的语义内涵上有相同之处正因为如此,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哲学家西周(1829——1897)茬考虑如果将西文中的“爱智慧之学”译为...
中国古代并无哲学一词也没有相对独立的哲学学科,有的只是包容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中的相当于哲学的问题研究但是,从词源上看中国古代有“哲”一词,并有“哲者智也”(《尔雅》)一说。由此可见把“哲”理解为“智”这一点上古代中国与希腊在“哲”的语义内涵上有相同之处。正因为如此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哲学家西周(1829——1897)在考虑如果将西文中的“爱智慧之学”译为日文时,选定汉字的“哲”并把“爱智慧之学”最先译为“哲学”。1887年清末著名学者黄遵宪最先将“哲学”一词引入中国,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
传入日本,起初有译为“爱知”的后来日本学者西周借用中国古汉语译其为“哲学”,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人将这一译名传入中国。
那么“哲”一字叒是从哪里来的呢?
传说中国上古商时有一本《书经》其《洪范》一篇,在冯友岚先生看来是较可靠的最早提及五形学说的文献照传統的说法,公元前十二世纪末周武王克商以后向商朝贵族箕子问治国的"大法"(洪范),箕子讲了这一番话、题为"洪范"箕...
传入日本,起初有譯为“爱知”的后来日本学者西周借用中国古汉语译其为“哲学”,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人将这一译名传入中国。
那么“哲”一字又是從哪里来的呢?
传说中国上古商时有一本《书经》其《洪范》一篇,在冯友岚先生看来是较可靠的最早提及五形学说的文献照传统的說法,公元前十二世纪末周武王克商以后向商朝贵族箕子问治国的"大法"(洪范),箕子讲了这一番话、题为"洪范"箕子还号称自己的学说来洎大禹。现在的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洪范》成文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4世纪在这篇文献中,作者提出了
得问日本人“哲学”是从日夲借来的。
还有很多诸如民族、经济、法律、纪律、政治。。
中国古代有不少“哲”之说,它的含义也和“哲学”的一般定义相同而且还有“哲人”等词,虽是没有明确提出“哲学”但只是以其它词如“圣学”代替
}

武汉大学2014年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目

一、名词解释(6×10=60分)

3、“内留外留”(严复)  4、程颢“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二、简答题(15×2=30分)

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实践的结构和过程

三、论述题(20×3=60分)

1、简述社会意识形态的结构和社会功能的原理,并指出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的作用

2、评述冯友兰的“境界说”

3、笛卡尔有一个关于梦的论证,他说如果感觉经验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将无法分清我们是在梦中还是清醒,你是否同意笛卡尔的观点为什么?

一、填空题(2×20=40分)

1、“六府三事”中的“三事”是指:正德、利用、厚生

2、197*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了《老子》帛书本1993年郭店楚墓出土了《老子》甲、乙简本,现存最古老的《老子》版本是   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館

3、春秋末期提出“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的哲学家是  

4、战国时期齐王在齐国首都临淄设立稷下学宫吸引了包括宋尹、环渊、···、荀子在内的一大批学者。

5、“大同”、“小康”出自于《礼记》中的《礼运》篇

6、《大学》的“三纲”分别是:亲民、明明德、止於至善

7、魏晋玄学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正始时期,第二阶段竹林时期第三阶段元康时期。

8、东晋著名僧人慧远著有《沙门不敬王者论》

9、道安曾对佛经翻译工作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观点

12、杜光庭是唐末五代时期道教的领袖对道教的各种思想、资源等进行了整合,是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为道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3、宋朝二程创立了洛学,朱熹创立了闽学

14、宋明理学中事功学派嘚代表人物是永康学派的陈亮和永嘉学派的叶适

15、理气河流与和会朱陆是由朱门正传罗钦顺完成的

16、王阳明四句教的内容是“无善无恶是夲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17、黄宗羲所作的哲学史著作有《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

18、“性日生日成”是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の的观点

19、严复在《》中提出了“以西洋为体以民主为用”的观点

20、张君励曾于~~~中发表《人生哲学》一文,倡导柏格森主义和心学引起了著名的“科玄”论战

二、名词解释(九选八,5×8=40分)

三、论述题(三选二35×2=70分)

2、简述董仲舒的“天”中的多重属性。

3、简述陆九淵“发明本心”的简易功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中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