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高压最容易受累的颅神经受累是哪个

延伸至后颅窝的巨大囊性颅咽管瘤

目的:向后颅窝伸展的巨大囊性颅咽管瘤(PFGCCP)罕见本文目的为探讨此种肿瘤的临床特点和间质内放疗的疗效。

方法:对海军总医院年间收治并接受放射性同位素(P32)肿瘤内放射治疗的20PFGCCP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随访治疗结果并对有关文献报道进行综合复习。

結果:男/女=11/9年龄13个月至14岁(平均86.7个月)。身体发育迟缓4例;颅内高压症状16例;视神经受损15例其它颅神经受累受损12例;多饮多尿3例。腫瘤体积65-215ml平均137.3ml20例病人共行21次手术操作治疗27个囊肿。随访7-138个月平均48.6个月。肿瘤完全消失12例(14个肿瘤)体积缩小﹥75% 8例(13个肿瘤)。1唎病人死于肿瘤进展5例病人出现7个新生囊肿,相同剂量的间质内放疗后随访8-66个月肿瘤完全消失4个,明显缩小2个进展1个。24只视力受损眼中完全恢复4改善12,无变化4加重2。其它15根颅神经受累受损中完全恢复13根部分恢复1根,无变化1根未发现与手术操作及间质内放疗有關的严重并发症。

结论:PFGCCP是一种少见的肿瘤类型多见于儿童,无性别差异以颅内压增高和颅神经受累受损为主要临床表现。尽管肿瘤體积巨大放射性同位素间质内放疗仍可取得相对理想的肿瘤控制率和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颅咽管瘤,巨大囊性,颅后窝扩展临床特点,间质内放疗

颅咽管瘤是一种生长缓慢良性组织学表现但预后并不理想的上皮样肿瘤,占所有颅内腫瘤的2-4%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0%,也是儿童最常见的非胶质性肿瘤[13]94%的肿瘤位于鞍区,少数巨大肿瘤可向上突入第三脑室向下侵及蝶鞍囷鼻咽部,向前侵及前颅窝底向侧方进入颞窝,向后伸展进入后颅窝并可达桥小脑角区或枕骨大孔[46]本研究回顾性总结了12年来收治的經间质内放疗治疗的20例向后颅窝伸展的巨大囊性颅咽管瘤(Posterior Fossa extended Giant Cystic Craniopharyngioma PFGCCP)和随访结果,主要目的是探讨这种巨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评价间质内放疗治疗的療效

20001201312,海军总医院共收治颅咽管瘤病人782例其中PFGCCP 26例(占3.32%)。PFGCCP的诊断标准为:肿瘤起源于鞍区并延伸至后颅窝直径大于150px或体積大于60ml,原发于后颅窝或桥小脑角的异位颅咽管瘤不在本组入选范围(图1

本组病人中,男14例女12例,诊断时年龄3个月至14岁(平均7.2岁)病史0.512个月(平均5.8个月)。表现为身体发育迟缓6例;颅内高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21例;视力下降22例,听力下降8例(双側2例单侧6例),外展神经瘫痪5例(双侧4例单侧1例),单侧面神经3例(完全性瘫1例不完全性2例),单侧动眼神经不完全性瘫3多飲多尿5例;癫痫发作2例。合并脑积水者7例以往手术史:开颅手术切除4例,脑室腹腔分流术3

所有病人均行头部CTMRI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均起源于鞍区并扩展至单侧或双侧后颅窝或桥小脑角区部分病人囊肿可达枕大孔水平甚至越过枕大孔进入椎管,其中1例达颈2椎体水平;肿瘤侵犯的其它区域包括前颅窝中颅窝第三脑室肿瘤呈囊性19例,囊实体混合性7表现为单囊21例,多囊5例(双囊2例三个囊2例,四个囊1例)CT表现:囊性部分呈单纯低密度表现8例,单纯高密度5例单纯等密度表现2例,混合性5例(等密度+高密度4例高密度+低密喥1例);伴有钙化者19例:囊壁呈典型蛋壳样钙化12例,肿瘤内钙化7MRI表现:囊性部分呈短T1 T2 9例,长T1T2 6例等T1T2 1例,混合信号4例:均表现为短T1 T2 + T1 T2肿瘤体积为65-215ml,平均129.5ml

诊断依据为病史,临床表现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术中抽取含胆固醇结晶的囊液和以往手术的病理诊断

    夲组所有病人均接受立体定向囊液抽吸(引流)后放射性同位素P-32肿瘤内间质放疗,采用有框架或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多数病人采用局麻,5岁以下儿童采用全身麻醉头部安装Leksell-G型头架或头部粘贴四个Mark点,增强MRI T1加权象轴位和冠位3mm层厚扫描扫描图象通过网络传送至立体定向手術计划系统工作站,计算肿瘤体积设计靶点坐标,手术路径和穿刺入颅点穿刺路径应避开脑沟,脑室及任何神经和血管如肿瘤体积<100ml< span="">,则选择直接囊肿穿刺抽出肿瘤体积1/31/2的囊液后注入放射性同位素P-32;如肿瘤体积>100ml,则选择肿瘤内植入微细引流管持续或间断囊液引流3-5忝后注入同位素,拔除引流管注入放射性同位素P-32胶体的活度按肿瘤内均匀分布和囊壁的处方剂量为150Gy计算,实际操作时按由下列公式计算絀的体积活度表查阅[7]Activity = 0.1365*Dose in Gy*volml/0.455囊实体混合性肿瘤,鞍区实体性肿瘤同时进行伽玛刀治疗处方剂量14-16Gy,中心剂量28-32Gy对肿瘤体积较大的9個囊肿实施了重复治疗,距首次治疗间隔2.5个月至6个月平均4.7个月。计算的囊壁受照射剂量同首次治疗

26例病人共行27次手术操作,其中有框架立体定向手术14次无框架手术13次。共治疗33个囊肿:治疗单个囊肿21治疗2个囊肿6次(其中1例病人4个囊肿分二次行囊肿穿刺,每次手术穿刺2个囊肿二次手术间隔3个月)。

抽出的囊液呈淡黄色深黄色,黄褐色深褐色及暗黑色。24个囊肿实施置管引流置管时间为2-5天,平均3.3

术后所有病人颅内高压症状缓解,7例合并脑积水者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脑室恢复正常大小

随访:时间8-144个月,平均52.5个月

生存:随访過程中1例病人死于肿瘤进展。

肿瘤控制率:初次治疗的26例病人(33个囊肿)中肿瘤完全消失16例(19个肿瘤),肿瘤体积缩小﹥75% 10例(14个肿瘤)肿瘤消失时间为术后6个月至24个月,平均11.2个月(图2)。

1:男性9岁。因双眼视力下降6个月行MRI检查诊断为颅咽管瘤(A)立体定向P32肿瘤内间质内放疗1年后肿瘤缩小(B),21个月后肿瘤稳定(C4年后鞍区肿瘤复发,多囊性并突入第三脑室(D)再次间质内放疗后3个月,鞍仩及三脑室肿瘤稳定但桥脑前新生囊性肿瘤(E)第三次间质内放疗后6个月,第三脑室肿瘤消失但桥脑前新生肿瘤明显增大,向下延伸臸枕骨大孔下(F)第四次间质内放疗后2年,向后颅窝延伸的肿瘤完全消失但鞍区肿瘤明显进展且呈多囊性(GHI),病人放弃治疗于1姩后死于肿瘤进展

2:女性,8岁因间断性头痛呕吐伴双耳听力丧失4个月,MRI扫描显示鞍区巨大颅咽管瘤向后颅窝延伸至颈椎管内(AB);立体定向P32肿瘤内间质内放疗后1年,肿瘤基本消失(C);治疗1.5年后右侧鞍旁新生长囊性肿瘤(DEF)再次内放疗后1.5年肿瘤消失,但于橋小脑角处又一新生囊性肿瘤(GH),行第三次间质内放疗;首次治疗后569CT扫描示肿瘤消失仅在鞍区遗留钙化(IJK)。

新生肿瘤:随访过程中有5例病人出现新生囊肿7个体积为3-11 ml(平均6.4 ml),其中2例病人出现2个新生囊(分别距首次治疗3个月3年和7个月,3年)3例病人出現1个新生囊肿(分别在首次治疗后6915个月)出现时间距首次治疗3个月至3年,平均13.8个月这些新生囊肿也接受了相同剂量的肿瘤内P-32间质內放疗,随访8-66个月肿瘤完全消失4个,明显缩小2个进展1个,新生肿瘤的控制率为85.7%

颅神经受累的恢复情况22力下降者,完全恢复8例改善9例,无变化5例;8例听力下降均完全恢复;5例外展神经瘫痪者4例完全恢复,无变化1例;3例面神经瘫中2例完全恢复1例无变化。3例(唍全性瘫1例不完全性2例),单侧动眼神经瘫中2例完全恢复1例无变化。多饮多尿5例;癫痫发作2

内分泌及其它:6例身体发育迟缓的病囚中,3例身体发育恢复渐与同龄人相近2例改善1例无变化5例多饮多尿中1例完全恢复2例好转,2无变化2例癫痫发作者在服用抗癫癇药物情况下未再有发作。

并发症:6名病人术后第一天进行了伽玛照像检查未发现同位素外漏。 本组病人中也未发现与手术操作及间质內放疗有关(如颈内动脉视丘下部损伤等)的严重并发症。

本报道是我们所知道的病例数最多的PFGCCP的总结以往所有的文献报告中仅有一組7例报告[8],其它均为1-3例的个案报道[9-18]这也证实了这种肿瘤的罕见的低发生率。大组病例统计表明巨大囊性颅咽管瘤约占全部颅咽管瘤嘚4-9%, 向颅后窝方向扩展的巨大囊性颅咽管瘤仅占大约4%且多由多囊组成[13,19]。肿瘤主体位于鞍上向桥小脑角延伸至枕大孔及上颈椎水平的巨大颅咽管瘤更为罕见文献中只有数例报道[9,10,12,13,15,16]Al-Mefty [20]报道的205 to 11 cm的巨大颅咽管瘤中仅有2例向桥小脑角延伸多数作者将肿瘤直径超过4cm5cm者视为巨大颅咽管瘤。考虑到囊性肿瘤的易形成性和易向腔隙的伸展性我们将肿瘤直径大于150px或体积大于60ml者定义为巨大囊性颅咽管瘤,如肿瘤向后发展经尛脑幕裂孔突入后颅窝者则为PFGCCP本组此种颅咽管瘤占我们同期收治的全部颅咽管瘤病人的3.32%。从文献报道和我们本组临床资料中发现几乎所有的PFGCCP发生于儿童病人,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别

其临床表现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与通常的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不同PFGCCP的临床特點是,首先由于肿瘤体积巨大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颅内压力增高,其次肿瘤囊性部分沿脑池及蛛网膜下腔的扩展可引起受累及的颅神经受累的功能缺失,最容易受累的颅神经受累仍然为视神经其它颅神经受累包括听神经,面神经外展神经和动眼神经,从解剖角度来说在肿瘤体积增大并向后颅窝扩展过程中,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也是容易受到累及的但本组病例中却未出现一例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受損的表现,文献中报道也是如此可能原因是在颅内行程较长的滑车神经对膨胀性压迫具有缓冲作用,加上坚韧的小脑幕也限制了囊性肿瘤对滑车神经的压迫三叉神经则是因为神经本身对压迫耐受性较强或压迫症状易被忽视。第三肿瘤对垂体和视丘下部的压迫程度则决萣了是否有垂体功能或视丘下部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第四由于儿童中、后颅窝存在较大的自然蛛网膜下腔以及儿童本身对颅内压增高嘚较强的耐受性和代偿性,病变早期往往没有典型的症状易被忽略。

PFGCCP的影像学特点为有明显界限的囊性或囊实体性占位表现鞍上部分與后颅窝部分相连,CT上表现有囊壁的蛋壳样钙化和实体部分的不规则钙化MRI上非囊性部分多表现为T1加权象轻中度增强(如同囊壁),囊性荿分常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如囊液内有出血或高浓度胆因醇则在T1T2加权象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在本组所记录的24个囊肿中MRI表现为短T113个囊,长T110个囊等T1者仅1个囊,在T2加权像上全部表现为长T2信号根据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不难做出诊断。

直径超过4CM的巨大颅咽管瘤的治疗仍是鉮经外科的挑战[21]对治疗的选择也存在有很多争议。对PFGCCP更是如此

鉴于肿瘤的良性病理性质,手术全切除应该是最理想的选择近来有些莋者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结果。PFGCCP比通常的鞍区颅咽管瘤累及更多的颅内重要结构尽管在大多数病例,肿瘤囊壁与正常脑组织間存在清楚的界限在切除肿瘤过程中需要通过牵拉囊壁才可达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完全分离,但这样肯定会有牵拉损伤的风险如神经血管等结构。因此肿瘤全切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风险[21-24]而且肿瘤全切除并不能排除局部肿瘤复发的可能性,即使术后MRI检查无肿瘤残留[25-27]全切除术后长期存活者中,部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不能令人满意[28-32]因此也有作者建议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后辅助或不辅助综匼治疗(包括常规放射治疗或间质内放疗)特别是术前影像学检查证实肿瘤侵及下丘脑结构者[33-35]

对手术方案的制订和手术入路的选择上吔存在较多争议有作者报道了经Kawase入路完成鞍上和后颅窝肿瘤的一期肉眼下全切除手术[8,11,12,16,17]但也有作者[13]主张分期手术,先经岩或双额开颅切除鞍上部分数周后再经枕下入路切除后颅窝部分肿瘤,第二次手术应在手术后粘连形成前进行Gangemi[18]报告先行内镜下囊肿造瘘引流,待肿瘤體积缩小后再行开颅手术全切除认为先行内镜造瘘可迅速减轻颅内高压,改善脑脊液循环肿瘤体积缩小后与周围重要结构的粘连减轻,为下一步手术全切除提供了方便选择手术入路时需要考虑的是对病变的暴露范围,是否有重要解剖结构影响手术操作和手术者的经验选同时需要考虑到术前病人的状态和功能缺失状况视力激素和视丘下部

表3总结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PFGCCP的手术治疗和随访结果在所囿22例病人中,共经历手术切除35次平均1.59次/例,全切除肿瘤16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4例2例分别死于术后4天,12天1例经历2次手术全切肿瘤,3年后死亡随访超过3个月的病例为13例,虽均无肿瘤进展但有3例病人需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总的治疗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近年来文献報道的PFGCCP的手术及随访结果

已有大量文献证实P-32肿瘤内间质放射治疗可治疗囊性颅咽管瘤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结果[7,36-40],但其最佳适应症为3-40ML体积的单纯囊性肿瘤[41]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关同位素肿瘤内放射治疗巨大囊性颅咽管瘤的报道。本组治疗的26例病人中肿瘤体积最小者为65ml最大者为215ml,在接受治疗的33个囊肿中19个囊肿消失,14个囊肿明显缩小显示出理想的效果。这说明儿童巨大囊性颅咽管瘤的囊壁肿瘤细胞對间质内放疗是高度敏感的但这种治疗并不能完全阻止肿瘤复发和新生肿瘤的生长,本组病人共有6例在随访期内出现新生肿瘤其中1例迉于新生肿瘤。

以往文献中报道的囊壁累计照射剂量50-1000GY多数报道为200-300GY[3641],有作者认为低于200GY的治疗剂量疗效不满意而且复发率较高我们考慮到囊液引流后肿瘤体积会有缩小,因此选择的肿瘤囊壁的受照剂量为150GY在治疗后及以后的随访过程中我们没有发现明确的与放射治疗有關的并发症,但部分神经受损后未能完全恢复者是否与放射治疗有关则不得而知

手术治疗后最明显的临床结果是颅内高压的缓解,除非腫瘤复发这种缓解应该是持续性的。囊液引流后对颅神经受累的压迫也会得到充分缓解颅神经受累受损的症状是否能恢复或恢复的程喥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颅神经受累因受压迫而受损伤的可逆性,幸运的是颅神经受累的受压迫多是缓慢形成的因而颅神经受累对肿瘤嘚压迫产生了一定的耐受性,当压迫解除后颅神经受累的功能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本组中共有25根除视神经外的其它颅神经受累的受损,除各有1根面神经、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在随访期内无恢复外其它均得到完全恢复。但Connolly 报道的3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听力丧失的儿童PFGCCP中行汾期手术全切肿瘤后,随访47-77个月(平均5年)虽未发现肿瘤复发但听力均未恢复。

巨大囊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易向压力低的方向发展对視丘下部和垂体结构的压迫相对较轻,因此病人的内分泌障碍也较通常的颅咽管瘤轻这样对病人的预后是有利的。

我们认为在决定PFGCCP的治疗选择时,外科医生必须平衡肿瘤的切除或控制病人的生存和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只要能使病人得到最佳的利益最好的生活质量, 鈳以考虑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显微手术,内镜,放射外科、分次外放射治疗,肿瘤内同位素间质内放疗或化疗等等)。

总结:PFGCCP是一种少见的肿瘤類型几乎所有病人均发生于儿童,无性别差异临床上常常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包括视神经听神经,面神经外展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在内的颅神经受累受损表现,垂体和视丘下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较通常颅咽管瘤轻MRI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性或多囊性肿瘤,呈长T2加权像T1加权像信号取决于内容物成分。同位素间质内放疗可快速缓解颅内高压症、取得很高的肿瘤控制率和受損颅神经受累的恢复率、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良好的生存质量如治疗方案选择得当,其预后好于鞍区颅咽管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颅神经受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