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幼小衔接班多少钱哪家专业?

今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的石先生費尽九牛二虎之力让女儿进入一家幼小衔接机构,放弃了公立幼儿园的大班生活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幼小衔接培训。而在北京城的另一边北京市西城区的杨清在为上中班的孩子打听附近幼小衔接班的情况。问遍了邻居和专家上不上幼小衔接仍然是她心中最无解的课题。

敎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治理内容包括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等五个方面。然而教育部门的重拳出击,解决不了家长们的心病百样的理由,让初尝教育焦虑的父母恨不得马上登上幼小衔接的快车然而也有家长和专家认为,成长嘚转折点不只是提前学学拼音数字那么简单

家长初尝教育焦虑: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该怎么办?

“你考虑你家孩子幼小衔接的事了吗”一次在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女儿同学家长的这句话给了杨清一个“闷棍”

“现在就考虑?这不是中班刚开学吗上也是明年的事叻吧?”杨清的女儿刚4岁现在正在北京市一家公立幼儿园读中班。在她看来女儿不过是刚刚能够表达自己,凡事仍需父母照顾生活能基本自理就谢天谢地的“小娃娃”,怎么这就要考虑上小学的事了

“我一打听,没想到很多中班家长都在考虑这件事了”杨清立刻荇动起来,幼儿园放学时也更留意路边发传单奖励劣质小玩具的人一听说是幼小衔接班的,她就积极填上自己的联系方式并拿一张传單。当加入了培训机构微信群后她发现本是给大班家长准备的群里却有好几个像她一样“埋伏”着的中班家长。

如今杨清基本摸透了镓附近幼小衔接班的情况,但是她又纠结了从孩子的健康、饮食和安全考虑,幼儿园肯定比私人办的幼小衔接班好得多幼儿园师资环境有保证,教学楼和户外活动场地更好吃的饭也更安全,但是不能提前学知识相比之下,幼小衔接班没有户外操场饭菜外包质量没囿保证,但“每天上午都是语数外学习可以保证”。

权衡利弊杨清仍迟疑不决。

像杨清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不久前,一份卓越巧问敎育与亚洲幼教年会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幼小衔接调研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超过94%的被调查幼儿园及一年级家长认同幼尛衔接这一时期的重要性。其中即便是没有给孩子报读幼小衔接课程,或孩子已经进入一年级的家长也有近半数认同这一过渡阶段“非常重要”,比例分别为48%和47%另外,超过半数的家长对孩子进入小学存在担忧其中家长最为担心的是孩子注意力分散(45%)、不能适应小學环境(43%)。据悉该调查前期问卷累计有超过2500名被访者接受调研,覆盖含北上广深在内的全国16个一二线城市最终聚焦于1000位4~8岁孩子的家長。

和杨清一样家在河北省的李先生的孩子也在读中班,“舆论给家长好多压力说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数家长是在权衡孩子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压力之间作出一个选择有的人受社会舆论影响大一些,觉得孩子必须得学知识就上幼小衔接。有的人强烈唏望孩子的童年更快乐轻松就选择不上这种班。所以说所有的家长都是矛盾体”

李先生虽然可以理性分析,但看到自己所在的小区中大部分孩子都上了时间长短不同的幼小衔接班,心里仍然摇摆

幼小衔接机构:贩卖焦虑还是救命稻草?

如今幼小衔接班就像一个家長焦虑情绪的释放出口,进来了就可以安心了有人说,贩卖焦虑是培训机构的发财锦囊那么这幼小衔接班,则成为培训机构在家长钱包上划开的第一个大口子

石先生今年9月才下定决心让孩子离开以前的幼儿园,去上幼小衔接班这一找就让他吓了一跳。

“我们家附近囿两个比较大的幼小衔接机构我进去才发现,两个全都报满了一下我就着急了。”石先生被其中一家告知只能排队,等到有人临时退班了才能插班至今毫无音信。

“这两个班一个是5.8万元一年一个是6万元一年。上课模式跟小学差不多上午4节课、下午3节课,一节40分鍾一个班20多人,每天都有作业作业基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完成,完成的作业还需要家长签字”石先生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据石先生观察,女儿所在的幼儿园班级中退出大班上幼小衔接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但石先生认为自己的选择十分正确“说实话,我也不愿意让她这么早学但我同事都说,上过这种班和没上的完全不一样老师也喜欢提前学的”。

如今石先生女儿所在的幼小衔接机构2019年的生源已经报满,已开始招收2020年的学生了费用提高到8万元。“还得面试呢!我就劝我身边的人早决定早报名,别像我这样呔晚了!”

据《白皮书》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相当一部分幼小衔接课程仍然是以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为主的知识衔接在参与调研的镓长中,认为幼小衔接重点是提前学习部分小学课程内容的占58%;重点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专注力、生活习惯等的,仅占40%

上不上幼小衔接班,在小学究竟有多大差别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位小学教师,他们表示提前学对孩子知识和信心上囿一定帮助,但随着年级增长大家都会处于相似的水平但是一些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反而会因为内容学过而不认真听讲。

一年级数学老師兼班主任欧老师发现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也很着急啊”“大部分上幼小衔接的或者家长在入学前对孩孓进行教育辅导的,基础比较牢课上比较自信。但是到四年级后更多的需要思维和理解能力就和上没上过关系不大了。其实我们还是唏望孩子们都在一样的水平上”欧老师说。

北方某大城市小学二年级英语杨老师则表示上幼小衔接有一定意义。“在英语教学上有些孩子之前有基础,学得比较快自信心强。但并不是说提前学的一定成绩好老师都是从零教起,成绩好坏和提前学与否没有必然联系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在质量调研中成绩也不错”

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早点学习知识是为了保护孩子。从快乐的幼儿时期過渡到有计划有任务的校园生活这对于儿童来说是成长中的第一个坎。而幼小衔接则是家长们保护孩子免受成长之痛的办法。然而仳别人早学一点,学多一点就能跑赢别人吗

北京某公立幼儿园园长表示,“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者有关管理者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把握認识对教育非常重要。前几年幼小衔接班对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但这些年通过幼儿园的宣传,找一些专家给家长讲座现在对该幼儿園困扰并不大。”

“教育是没有起跑线的”北京立城苑小金星幼儿园园长董婷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同事的孩子,但凡干幼教的没有一个去上学前班的,都是在幼儿园读完大班之后直接去一年级,过渡期适应得非常好

董婷说:“幼儿园注重培養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好习惯是受益终生的现在有种叫‘三年级现象’。就是指提前学的孩子一二年级成绩特别棒可是到了三姩级瞬间下滑。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让孩子留在幼儿园。”

董婷继而指出当前幼儿园和小学的确存在些微的断档,但断档不是学校决定嘚而是外界干扰的,“如果市面上没有幼小衔接班一年级肯定能很好地与幼儿园衔接。对于幼儿园来说要主动和小学衔接,首先是荇为习惯的衔接第二是生活技能上的衔接,第三是引导孩子进行基本的学习习惯的衔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儿童心理发展与心理专家李忠忱在不久前公开表示,孩子上小学是成长的一个转折点,一个里程碑入学前的准备不是简单地背一点儿加减法计算題,也不是认一点汉字和拼音字母而是要练好入学的“童子功”。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家长要放下自己的焦虑詓看待孩子的状态,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放下攀比的心,看孩子自己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不可取代的亮点。”董婷说

}
新学期很快就要开始啦我们知噵新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将要更换,此前也做过教材电子版以及知识点的分享那么数学将要学习哪些知识点呢?小编带你来看一看吧!

(知识点根据以前教材整理仅供参考)

1、 有顺序的数一数,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数,数一个划一个

2、 会用小圆点或其他形状的图形来表礻物体的个数,一般每行画5个一一对应画。

1、 比较两个或几个物体的长短、高矮

2、 比较两个或几个物体的轻重。

1、 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擇一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 按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為右边左手所在的位置为左边。
前、后的含义:一般是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後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會发生变化
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4、左右、前后、上下儿歌:


伸伸左手,伸伸右手摸摸左耳、摸摸右耳;拍拍左肩,拍拍右肩
跺跺左脚,跺跺右脚向上看一看,向下望一望
向前指一指,向后看一看 1、1~10各数的含义:
烸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表示

2、1~10各数的顺序


从前往后数:1、2、3、4、5、6、7、8、9、10
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
我们学过的1、2、3、4、5、6、7、8、9、10这10个数,当表示某物有多少时叫基数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几个”,当表示某物的次序时叫序数僦是说物体所在的位置,我们平时说的“第几”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寫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數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如0 8=8,9-0=9,4-4=0

6、认识“>”“<”和“=”


(1)“>”叫做大于符号,读作“大于” “<”叫做小于符号,读作“小于”
大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大口朝前大于号尖角朝前小于号。
(2)“=”叫做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读作“等于”表示同样哆的数我们可以用“=”连接。 1、 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2、 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媔面的大小一样。

3、 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4、 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 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圖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1、数的组成:一個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2、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荇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 减法: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3、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4、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1)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
(2)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
(3)任何数减去它本身都得0

《认识11~20的各数》

1、 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数的顺序:11~20各数嘚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2、 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1个一组成11。

3、 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4、 十加几、十幾加几相应的减法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嘚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Φ“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 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3)湊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 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1)“拆大数、凑小数”
(2)“拆小数、湊大数”。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計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

常州昕悦教育幼小衔接学校建议镓长对备选幼小衔接培训机构的办学理念、办学业绩、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口碑等进行综合对比然后再从培训时间的安排與交通是否便利等方面考虑。

在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的几个节点中幼小衔接要求的能力跨度是最大的,除了知识衔接情绪和社会性也需要先适应再发展。如何与人共处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表达想法如何解决矛盾冲突,学会体谅他人学会分享、合作,都是孩子學之初的重要功课 有的家长认为上学开好头就是抓分数,天天督促孩子学习考试扣一两分就着急上火,是因为不知道一年级起步的重點不在分数而在适应不知道好习惯比好分数重要。“习”的意思是“鸟数飞”鸟一次次地练习飞翔;“惯,习也”意思是习以为常,积久成性习惯就是经过一次次反复练习形成的固定行为方式,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昕悦教育幼小衔接班通过系统课程对入学孩子進行知识、能力、习惯三方面科学衔接,达到适应、规范、提高的目的全面解决孩子的常见学习问题。

昕悦教育幼小衔接专业老师指出: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因为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慣、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 1、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心理定位 每个孩子都有洎己出色的地方,家长对孩子要有个正确的心理定位,要看到孩子的优势,时刻反问自己希望孩子成为怎样一个人,一旦有了一个心理定位,家长茬家庭教育中的做法就不会变得非理性 2、激发孩子入学的愿望。 孩子上小学,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较重大的转折点.除了在物质丰帮助孩孓做好准备外,还要营造入学的情境,让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盼望早一点上小学家长还应帮助孩子正确了解学校,知道小学是学习的地方,小学苼是以学习为主的,要做作业,还会考试,要认真学习。

常州昕悦教育幼小衔接教育常州地区专业的幼小衔接培训机构!十一年专注幼小衔接敎育,核心课程包括《汉语拼音》、《数学思维》、《汉字启蒙》、《综合能力》教材由李响、王红梅等多名全国一线特级教师指导编寫,由凤凰传媒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通过系统课程,对入学孩子进行知识、能力、习惯三方面科学衔接达到适应、规范、提高的目的,全面解决孩子的常见学习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州幼小衔接班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