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封装一个react reduxx

20000,可见大家对其的热情程度,究竟是什么魔力让大家为之疯狂呢?让我们上车,亲自体验一波试试~~本文章偏向于讲解redux流程。

宅印前端基于 react + redux 的模式开发,我们指定了一套分工明确的并行开发流程。下面通过一个 “苹果篮子” 实例,来看看整个应用开发流程。

(摘苹果的过程模拟请求网络,体现一个异步动作,所以响应看起来有些延迟)

更优雅的方式:如果你想更优雅地使用 react + redux ,欢迎查看我的最新系列文章 。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实例的原型:

看到这个水果篮子的样子,大家应该可以明白它的功能:你可以做两件事 -- 摘苹果和吃苹果。当你摘苹果时,应用会向后台发送ajax请求索取苹果,每个苹果有两个属性:编号和重量。当你吃苹果掉时,不用告诉后台,在前端偷偷吃掉就好啦~ 同时苹果篮子会显示当前的苹果量和已经吃掉的苹果量。好!那下面我们来开工!

下面先来总体了解一下 redux 应用的基本原理,一图胜千言:

可见整个redux流程的逻辑非常清晰,数据流是单向循环的,就像一个生产的流水线:

这一点对精细化分工协作很有好处。

我们来看看这三个概念:

  • store 是应用的状态管理中心,保存着是应用的状态(state),当收到状态的更新时,会触发视觉组件进行更新。
  • container 是视觉组件的容器,负责把传入的状态变量渲染成视觉组件,在浏览器显示出来。
  • reducer 是动作(action)的处理中心, 负责处理各种动作并产生新的状态(state),返回给store。

NOTE:从对象的包含关系上讲,reducer 是store的一部分,但在逻辑上我们把它分出来,这样会比较容易理解整个redux流程。

我们可以做个形象的比喻,把 js 比喻成巴士,把 store, container, reducer 比喻为三个车站,再把 state 和 action 比喻成两种乘客。这是一趟环路巴士:

redux 只是定义了应用的数据流程,只解决了 “数据层”(model layer) 的问题,一般还会使用 react, angular 等作为“显示层” (UI layer) 来一起使用,我们项目采用 react 作为显示框架。

在开始之前,这里先提供一些介绍react和redux的参考资料,如果在下文遇到哪些点不理解,可以来这里翻看参考资料:

下文的展示的js代码,会用到少量简单的 语法,可以在遇到时参考这里,或自己查找资料:

  • / :es6代码模块化模式

我们会使用 babel 编译器把es6语法编译成es5, 所以大家不必担心浏览器兼容性问题,可以大胆使用es6。

应用的基础配置工作由前端开发主管负责,大家不必详细理解。

按照开发的内容,我们把前端团队分为两个小组: “布局组” 和 “逻辑组”,每个小组有2种任务,一共4种任务。

  • 任务2:动态布局 - 使用 JSX 语法对静态布局做动态渲染处理

布局组 要求对 HTML + CSS 布局比较熟悉,只需要会简单的 js 即可, 不需要完整地理解redux流程。
逻辑组 要求对 js 比较熟悉,最好可以比较完整地理解redux流程, 但基本不需要涉及HTML + CSS布局工作。

接下来,先给出我们教程相关的 src 目录。这里大家可以先一扫而过,大概了解即可

- src 源码文件夹:包含项目源码,我们基本都在这个文件夹下做开发
 - containers 容器文件夹:存放容器组件,比如 “苹果篮子”
 - components 组件文件夹:存放普通显示组件,比如 “苹果”
 - services 服务文件夹:存放经过封装的服务,如 ajax服务, 模拟数据服务
 - images 图片文件夹:存放图片资源
 - apis 开发接口文件夹:存放开发接口文档

下面正式开始啦,先从布局组开始。

  • 能力要求:只需要会使用 HTML + CSS (SASS)进行布局即可
  • 同时静态布局开发人员还要负责书写样式,宅印的样式使用sass 书写, 下面是的例子是ponent {

    我们对比一下之前的写法:

    可以发现使用新的方式使代码简洁了很多!

    但是,这对于有对象属性提示功能编辑器来说,这种方式会使编辑器无法分析对象属性:

    这时,需要一边看actions文件对该actions对象的定义,一边在目标位置填入action,不过这也不是很麻烦。而且对于使用没有对象属性提示的编辑器的开发者来说,这个 drawback 根本就不存在。我们相对推荐使用这种经过dispatch封装的action, 但不要求,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使用即可。

    对于普通显示组件的actions传递方式,我们统一使用actions属性传递,如下:

    普通显示组件使用统一actions属性接受父级的action,可以在组件内部建立mockActions, 这个mockActions 既有文档功能,也有测试功能,非常实用:

    * 开关这行代码,用于切换装入的state和actions来源。(为了开关的方便,请把两句代码合成一行) * 在开发阶段打开,使用内部 state 和 action, 开发完成后请注释关闭

    点击 “摘苹果” 和 “吃掉” 按钮,我们看看控制台,已经可以发出我们想要的action啦:

    好啦,actions 开发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对action所做的封装:

    开发内容: reducer的其实就是action的处理器。其开发的内容很明确清晰,就是开发一类函数,接受action 和 当前的state,返回新的state。

    技术要求:要求对js比较熟悉,需要会使用 immutable.js 这个数据静态化库。

    下面是reducer功能的图解:

    我们先看看我们苹果板块的state的数据结构,非常简单,这里是某个时刻的状态:

    • isPicking :表示是否正在摘苹果,我们在上面已经知道,摘苹果其实是发送一个ajax请求,向后台摘一个苹果,这个请求在进行时我们会把 isPicking 设置为ture, 表明正在摘苹果,同时禁止在完成前再发送摘苹果请求
    • apples:是苹果列表数组,存放着苹果对象,苹果对象的结构在apples数组里有给出实例。

    我们上面提及actions分为广义的action和狭义的普通action。其实,非普通action, 如thunk,一般会以发起普通action结束。我们reducer只需要处理狭义上的普通action,。在我们摘苹果应用里,总共有这4个普通action:

    //通知store应用开始摘苹果
    

    我们可以看到,reducer是一个函数,接受state和action两个参数,在函数内部,根据 action.type 来确定要做哪些操作,并且每种操作都要返回state(或者是新的,或者是原来的)。

    我们以 apple/EAT_APPLE动作为例,讲解如何书写reducer。EAT_APPLE 动作的含义是吃苹果,我们可以非常简单地处理这个动作:直接把对应苹果对象的 isEaten 属性设为true即可。

    按照一般的思维,我们会这样处理:

    但是,这种方法在 redux 应用里看不到作用,因为这种写法不会使store触发react进行重新渲染,为什么呢?因为 newState == oldState ! 下面我们来做一些解释:

    首先,要先从js对象的相等判断运算说起,我们看下面的代码

    redux 是根据返回的state是否改变来决定是否通知 react 更新的。根据这种情况所,可能有人会这样改进刚才的reducer:

    这样一来,点击 “吃掉”按钮,看到了有效果了,苹果不见了!但是,这种写法只是迎合了redux更新视觉组件的触发条件,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是我们redux规定的reducer。下面我们来看看正确的reducer:

    首先,reducer有这样的重要约束:在reducer里,不可以修改原来的state,需要保持使每个版本的state不变

    这种保持数据不变()的方式在函数式编程()非常常见。在我们的redux应用里,其意义在于:

    1. 调试意义:保持每个版本的state的不变性,使得我们可以跟踪每个时刻的state, 跟踪应用的“发展史”,这个特性为调试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2. 性能意义:保持state不变这个约束引导我们使用局部更新对象的方法,这样会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react或其他显示框架的渲染效率。我们先来看看为了保持数据不变性,要怎么对state做更新,以我们的苹果篮子state为例:

    为了保证每个版本的state不变性,我们有两种实现方式:“深复制”,“浅复制”。我们来看两种模式的内部原理:

    深复制方式:有人会这样想:“保持state的不变性很容易,只需要深复制一个state, 让后在新的state要怎么修改就怎么修改,不ok了吗?”,如下就是深复制

    这种方式是一种很低级保持不变性的方式:

    1. 没有为渲染环节提供提高渲染效率的铺垫

    它只是简单迎合保持数据不变性的约束,虽然有一定调试意义,但是,不但没有提高程序的性能,反而降低了程序的总体性能!没有实践意义。

    浅复制方式:浅复制模式只对内部数据发生变化的引用做更新,如下

    “state” 对象的内部数据发生变化,所以创建新的state引用;而apples array 内部数据不发生变化,所以就不对该引用做更新!在这个操作中,这种浅复制的方法运行效率比较高,而且其简单地实现了数据不变性,为调试带来方便,同时,也是更重要的,这种浅复制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视觉组件渲染阶段的运行效率!我们来对比一下:当用户点击摘苹果时,如果使用“深复制”,渲染程序需要重新遍历整个state对象树来做视觉更新,而使用浅复制来实现数据不变性时,渲染程序只需要遍历state对象的一级子节点即可,而不需要对apples array 做遍历,性能大大地提高。尤其是当苹果很多的时候,两种方式的性能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备注:在react组件里面,要开启条件更新这个生命周期函数 shouldComponentUpdate, 才会对把这个性能提高点释放出来,类似这样:

    下面我们再给出 “吃苹果” reducer 进行浅复制的例子:

    现在大家应该理解了用浅复制实现数据不变性的原理和意义了,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代码实现。

    我们的代码用 es6 编写,这里要用到 es6 两个非常方便的特性:

    1. 方法,该方法用于产生新的对象

    大家可以稍微看一下文档,或者看我下面的例子就知道其用法了:

    大家会发现这种浅复制操作在开发的过程会复杂一点,于是就有了 这个专门处理不变性数据的库(也是facebook出品),它可以使用类似赋值的方式生成浅复制的不变性数据,下面来看看它怎么简化我们的开发:

    用了immutable.js后,轻松一行代码搞定!如果团队约定 state 都用 immutable 内部的数据类型,就可以连 fromJS 和 toJS 的转化都省了,超级方便!

    到这里, reducer 任务的介绍就结束啦~

    至此,我们四个任务都介绍完了,大家应该对redux流程有一定概念了,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的4个任务:

    这样子,我们通过流程化把 react + redux 的主要流程都定义好了,这种模式的可构建性很高,可以构建非常复杂的单页面应用,不会因为应用的业务复杂性增加而增加开发复杂性。

    并且在这种分工里面,布局组对专注于写样式布局,大多是基本的HTML+CSS 工作;逻辑组专注于开发应用逻辑,基本都是JS工作,分工得到非常明确的规划,人们可以更好地做精自己负责的工作,各个部件的耦合性很低,人员安排灵活性比较大。

    这就是我们用苹果篮子实例讲解的react+redux开发流程,大家形成redux流程基本的概念就好,具体的理解还是要在实践中慢慢参透。

    一些依赖的JS库没有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大家可以在后面的相关js库中查看。

    (摘苹果的过程模拟请求网络,体现一个异步动作,所以响应看起来有些延迟)
    • : js开发环境和打包器
    • : 当下非常火的显示框架
    • : 与react搭配的前端路由器
    • : web应用的状态容器(定义了一套非常清晰的数据传递 流程)
    • : js 持久化数据框架
    • : 用于产生模拟后台数据的框架
    • : 在项目中,我们仅使用它的非常通行的 ajax 功能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回复和讨论。

}

传智播客是一家覆盖全国17所城市,成立超过1...| 总评分0.0| | 浏览量 0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专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edux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