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属于哪个区,合肥市的戴蒙健身学院怎么样?我一直想学习健身,但是不知道怎么下手,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2d41ccd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2d41ccd4_r.jpg&&&/figure&&p&&b&(三)万法源于三体式&/b&&/p&&p&无极到太极,主要是修内养,养出勃勃生机。太极到两仪,主要是修内动,其萌动出来的,即是所谓的“内劲”。太极生两仪练出来,可以说内家拳功的核心——劲法,练习者已经掌握了。&/p&&p&但是实战中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内家拳手也得有千变万化的能力。这即是三体式的意义所在,通过三体式的作用, “两仪发劲”这一势才有了演化为万法的途径,才能真正实用。&/p&&p&这也是形意拳从先天阶段正式步入后天阶段的开始。&/p&&p&真正由先天一气开始演化后天万物的开始。所以,化生万物是三体式的核心目的, 内含先天一气,却又深合后天变化之理是三体式的本质。&/p&&p&孙老先生在书中也专门强调“以后演习操练,万法皆出于三体式,此式乃入道之门,形意拳中之总机关也。”&/p&&p&故而,三体式,是自它之后形意拳其余所有拳势动作变化的“元形态”。可以说,形意拳的每个动作里都含着一个三体式。对于三体式,修为程度不同的人认识天差地别。初学者可能只是摆个架子耗筋骨、磨性子。有些基础的人,能从中找到骨力、筋劲,进而体悟到间架,水平再高一些的,能鼓荡丹田,运转周天,作为内功练……可以说,三体式的奥妙,只有全盘掌握了形意拳的全部内容之后,才能完全理解。所以在这里也不做“挂一漏万”的阐述了。仅就孙氏形意三体式里几个不为人所知的窍要,简单做一介绍。&/p&&p&&b&1、一气含四象&/b&&/p&&p&在《形意拳拳学》的“太极学”和“两仪学”之间,孙老先生专门写了这么一段“又云,式立定之时,谓之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取名一气含四象也……鸡腿者,有独立之形也;龙身者:三折之式也;熊膀者:项直竖之劲也;虎抱头:两手相抱,有虎离穴之势也。”&/p&&p&这里的四象,是源自形意老谱所说的“六艺”,即“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也叫“六相”。鹰捉是梢节通达的功夫,在太极式里还没有显现。雷声是内功的境界,不是具体的练法。所以孙老先生,只在这里提及了“四象”。&/p&&p&六相具现,是形意内外功夫有成的外在表现。现在很多形意拳练习者只知其名,并没有亲眼见过六相有成的高手,更不知道如何在自己身上体现出来。李旭洲先生从宋世荣先生那里继承了完整的形意训练体系,对六相有非常严格的要求。&/p&&p&其中,“鸡腿”,主要是指下盘三节胯、膝、踝的筋骨生理结构和力学支撑结构发生改变。髋骨和大腿骨之间的关节拉开,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间的关节拉开,脚掌骨和小腿骨之间的关节拉开,这三节一拉开,腿上的经筋就会自然弸起,整条腿形成一个三折的折叠弓,有点类似新型假肢“刀锋”。膝关节的负担大大减轻,而髋关节和踝关节,这两个普通人不太常用,但是力量其实很大的关节,就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了。&/p&&br&&p&新的腿部骨骼结构,真的跟鸡腿类似。每一条腿都能独立支撑躯干运动,而不失去弹性。另外,宋氏形意传承中有一个明确的要求,“鸡腿”功夫修炼有成的话,练习者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筋会弸起壮大,从后足跟直通后腰,功夫高的人,可以直达后脑。这根筋旁人可以用手摸到。这是鸡腿功夫的外在检验标准。普通人没有练出这根筋,虽然也能做个“金鸡独立”的动作,实际上是站不稳的,或者只能站在原地做些肢体动作而已,无法在单腿情况下自由位移。&/p&&p&“龙身”,主要是指脊椎的功夫,特别是腰椎、背椎这一大截。前文说过,脊椎是内家拳躯干力的发动机,是身体的实轴。它在初级阶段要求像铁轴一样坚固,以求整。但是随着功夫的加深,还得像龙蛇的脊椎一样有弹性、可弯曲,以求变。龙身的外在检验标准是脊椎两侧的两根大筋。这个家师身上特别明显,两根筋有婴儿的手臂粗细,像两根柱子一样夹着脊椎,所以老爷子的动作又整又活,捷若猿猴。&/p&&p&“熊膀”,主要是指肩胛和背肋这一片区域的功夫。普通人只有肩,没有膀。肩胛和后背是紧缩在一起的,是一坨硬肉。所以,普通人手臂做动作的时候,最多动到大臂骨,肩胛骨一般不会动。即使是刻意动肩胛,也多是两肩胛往里夹,能向左右两侧做伸展运动的幅度很小,在整体劲力的流转中起不了什么作用。相反,练内家拳的人就得把这一节练出来,让肩胛骨能够像拳头一样,向外打一截。这样,躯干力才能从上肢传递出去。这是桩劲外放的一个关键性关口。很多人站桩出了功夫,但是发不出劲来,就是这关还锁死着,劲力憋在了身上。熊膀的外在检验标准是“背阔筋”和肋下的两根“斜向筋”。“背阔筋”扩展开来,像一面小盾牌背在背上。肋侧的“斜向筋”(由背阔肌的边缘、前锯肌的一部分,直到腹外斜肌组成)像蝙蝠的翅膀,撑开后可以把腰和腋下联结起来。&/p&&p&“虎抱头”,是头颈这一片区域筋骨建构的功夫。它涉及的筋骨结构稍微复杂一点。老师传授我的时候,让我去观察虎豹扑食的视频,“虎抱头就是老虎蓄势欲扑那一瞬间,虎脊向后一弓,虎头向两虎爪之间一俯,而虎项同时一梗那个状态。”——是状态,而不是求某个外形、姿势。老虎不好找,可以观察猫,猫脖子根有块骨头,扑食的时候可以梗起来,领起全身的劲。这个普通人也做不出来,得是练过正确的筋骨桩的才行。虎抱头达标的标准一个是后脑的筋槽填平了——一般人后脑有两根竖向的筋,中间形成一个凹槽。练内家功夫的人,这个槽是平的,甚至有一根筋隆起来,比原来两边的还要高。还有一个标准不能公开说,只能告诉自己的弟子。这是门规,请大家见谅。&/p&&p&“鹰捉”要到劈拳里去练,“雷声”是内功有成的标志。就不在这里一一论述了。&/p&
(三)万法源于三体式无极到太极,主要是修内养,养出勃勃生机。太极到两仪,主要是修内动,其萌动出来的,即是所谓的“内劲”。太极生两仪练出来,可以说内家拳功的核心——劲法,练习者已经掌握了。但是实战中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内家拳手也得有千变…
心理学入门,我推荐这四部电影&br&&br&&p&现在的影视作品里,要没有一点心理学元素,这部作品多半会票房惨淡,影视制作商们无疑是懂得观众心理的,正如“太极侠”里面的经典台词:看搏击赛没什么特别,但亲眼看着一个人的命运被改变。这才是我的娱乐!你的人生才是焦点。&br&&/p&&br&&p&虽然心理学保证了电影的收视率,但它也因此做了冤大头。网上那些所谓的“心理电影”,很多是满足少数人猎奇的变态心理,这些电影与正统心理学相去甚远。毕竟,&b&我们的心理治疗是为了让那些行为异常的人更加能融入这个社会,而不是让本身在这个社会还算正常的人去敬仰变态杀人狂。&/b&在这一点上,国内的心理电影还不算成熟,心理并不是一种“罪”。&/p&&br&&p&&b&心理学是一门治愈的科学,真正的心理电影拥有很强大的治愈功能,它会揭开人性中最脆弱的一面并把阳光带进去,同时教会你一些简单的心理学入门技巧。&/b&&/p&&br&&p&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多通道参与的学习方式是最佳的。看完一部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的心理电影,很多时候胜过一本好书。下面我介绍四部我身边的心理大牛们(教授、硕士生导师)常推荐给学生的入门级心理电影。&/p&&br&&p&&b&一、心灵捕手&/b&&/p&&br&&br&&p&这绝对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值得所有的大学生一看。这部电影深刻诠释了当年国内教育的一大弊端:灵魂跟不上才华了。众多大学生忙于用奖状和证书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殊不知早把真正的自己丢到了九霄云外。&/p&&br&&p&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难的数学题,却被年轻的清洁工威尔(马特·戴蒙饰)解了出来。&/p&&br&&p&但威尔是个问题少年,因为袭警即将被关监狱。蓝波为了让威尔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浪费他的数学天赋,蓝波求助于他大学的好友,心理学教授尚恩(罗宾·威廉姆斯饰),希望能够帮助威尔打开心房。&/p&&br&&p&尚恩在公园的一段话深深打动了我,大致意思是:&b&你可以把一切事物说的头头是道,但其实你从未体验过真正的爱情、亲情和事业。只有当你体验过“失去”时,才会理解这一切真正的价值。当你“失去”过时,这份沉重会让你变得成熟,不再轻易点评他人。&/b&&/p&&br&&p&尚恩对威尔说:现在我看着你,眼前所见并非一位聪敏、自信的男人,而是一个无耻狂妄、内心恐惧的孩子。&/p&&br&&p&我觉得尚恩说的不仅是威尔,还是我自己,也是千万迷茫的青年们。&/p&&br&&p&&b&二、雨人&/b&&/p&&br&&br&&br&&p&这部影片最大的心理元素便是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已经是目前儿童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p&&br&&p&通过《雨人》这部电影,我看到了自闭症患者的表现,在常人看来,他们的一些行为是无法忍受的,甚至会有人将他们是为白痴,但是,我们知道,自闭症患者并不一定智力低下,这只是一种心理障碍,他们没法和他人正常沟通,并不代表他们是低能儿。&/p&&br&&p&治愈自闭症唯一的方法就是温情,而且这种温情是相对的,不仅是你可以温暖他,他也能温暖你。如果电影里,弟弟本想谋夺哥哥遗产,最终却被哥哥找回了亲情。&/p&&br&&p&大学期间,导师曾经安排我去治疗一些网络成瘾的少年。这些少年都或多或少患有自闭症,他们呆在他们的房间里整日打游戏。我的治疗方式就是我陪他们打一天游戏的话,他们就陪我去外面做一天我安排的活动,比如一些简单的兼职。&/p&&br&&p&我的治疗方式还算有效,但起效很慢,温暖一个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我自身的消耗也是很大。陪伴,实在是当今社会人士最自以为是但却做得最差的一项日常活动。&/p&&br&&p&如果你身边有一位有自闭倾向的朋友,我希望你好好看一看这部电影。&b&其实我们大家都有自闭症,如果我们的眼睛不自闭一点的话,我们很难保护自己。&/b&&/p&&br&&p&&b&三、以怒制怒&/b&&/p&&br&&br&&p&近三十年来,我在内心上最高的修炼就是——我彻底地克服了愤怒。但有一点我要强调,&b&我不是消除了愤怒,而是学会把它化作我力量的源泉。比起如何隐忍,你真正应该学习的如何表达愤怒。&/b&《以怒制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p&&br&&p&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为什么善良软弱的人总被别人压制呢?就在于他总会为别人控制住自己的真心,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最后导致没有个人目标和尊严。&/p&&br&&p&片中的大卫最后终于在万人面前守住了自己的目标,不停地为之抗争,最后胜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求婚,赢得了大家的欢呼。&/p&&br&&p&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反思造成自己柔弱的根源,为什么不愿意&直面惨淡的人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愤怒,向别人明确我们的底线。&/p&&br&&p&&b&吼叫并哭泣是弱者的生气,沉默并行动才是强者的愤怒,有人说愤怒不利于社会和谐,在我看来压制愤怒才是。&/b&很多人只是单纯的想恶心你,你却在心中自导自演了一出感动自我、原谅他人的戏。从这一点来说,原谅和暗恋没什么不同,总是充满各种脱离现实的意淫。恰当的情绪管理是人生中一堂重要的必修课。&/p&&br&&p&&b&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b&&/p&&br&&p&&b&四、致命“ID”&/b&&/p&&br&&br&&p&致命“ID”里的关键心理学元素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多重人格障碍”。&/p&&br&&p&有趣的是,我发现身边有接近一半的朋友或多或少都觉得自己有多重人格。他们神秘兮兮地告诉我,有时候他们会变成自己完全不认识的人。&/p&&br&&p&拜托,这不是多重人格好吧!多重人格彼此之间很难意识到对方的,而治疗师的第一步就是帮多重人格互相认识自己。研究表明,&b&多重人格不仅脑电波不一致,发出的声音也不一致,这并不单纯是一个性格改变的问题。&/b&大家之所以觉得自己是多重人格只是想把自己变得神秘一点罢了。&/p&&br&&p&这部片子的剧情实在太赞,最主要的一点是你必须全片看完才能完全理解。这是一个神来之笔,最难得的是,即便你反思一道剧情却很难找到BUG。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剧透剧情了。&/p&&br&&p&想要了解关于人格分裂的更多故事,可以看心理学小说《24重人格》。每个人格的出现都有其深刻意义。专业学习心理的也许可以介绍更多相关知识。&/p&&br&&p&人心犹如一座海上冰山,水平面上只是冰山一角。要洞察人心的深处,需要有一颗虚室之心。心灵的空间最大限度得到释放,一个人的气魄就大了,智慧就来了,他离伟大也就不远了。上述电影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我们接纳我们内心深处最大的不堪:心灵捕手里的&骄傲&、雨人中的&自闭&、以怒制怒中的“愤怒”、致命ID里的“另一个自己”。&b&当我们接纳了自己时,我们便刀枪不入。&/b&&/p&&br&&p&&b&你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起来;你对自己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强大不是因为你战胜了自己,而是接纳了自己。&/b&&/p&
心理学入门,我推荐这四部电影 现在的影视作品里,要没有一点心理学元素,这部作品多半会票房惨淡,影视制作商们无疑是懂得观众心理的,正如“太极侠”里面的经典台词:看搏击赛没什么特别,但亲眼看着一个人的命运被改变。这才是我的娱乐!你的人生才是焦点…
&p&蹲几乎是所有运动项目中都会出现的动作模式,深蹲也像是一门文化,从一个人对深蹲的理解可以看出他训练的大致目标和个人训练涉及的知识范围.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多年训练的人或一个私人教练的专业程度如何,问问他深蹲怎么练.我仅从个人角度发表点看法。&br&
一直以培养健身房私人教练为主要工作的亚洲运动及体适能学院(AASFP)对深蹲的标准说明大概是这样的(年代已久,如有偏差不要追究):&br&动作训练目的:锻炼下肢肌群&br&动作路线:上下直线运动&br&动作幅度:上至膝盖微屈&br&下至大腿与地面平行&br&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脚脚尖冲外,11点05方向。收腹挺胸,后背挺直,下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或膝关节稍小于90度,膝盖不要超过脚尖,上至膝关节微屈,不要超伸。&br&呼吸:下吸上呼&br&节奏:4-4拍&br&到目前为止,很多人也会认为这样的深蹲就是标准深蹲了。但是实际训练当中依旧很多问题,即使按这个标准执行还是可能受伤或没有效果。&/p&&p&
最先需要确认的是练深蹲作什么用?常见的,女性锻炼深蹲为塑形或提高下肢力量,男性锻炼深蹲为提高下肢力量,或是为了提高弹跳。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是说:“把能用的肌肉都用上,同时避免运动 损伤”。&/p&&p&
那回到人体功能,深蹲动作对于关节的活动要求是膝关节和髋关节的伸屈,严谨点说深蹲时髋关节和膝关节要同时屈和伸。而实际情况中很多人是膝盖伸展良好而髋关节伸展不足,很多人下蹲过程中屈膝良好,而屈髋不足。&/p&&p&
屈髋不足的人表现就是蹲不下去,说好了的90度就是到不了,谁也没办法,这样训练也就没有效果,你非要她蹲到90度,动作就变形了。很多人由于蹲不到90度,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多练练就好了”,这样训练最打击人的积极性。&/p&&p&
伸髋不足的人看起来柔韧性比屈髋不足的好,至少是蹲的下去的,不过他们在训练上却更危险,膝盖伸直之后髋关节还没充分打开,这说明不会调动伸髋的肌肉发力,例如臀大肌。长时间这么深蹲,全部练股四头肌,大腿后侧和臀部没有训练效果,导致前面肌肉紧张把躯干向前向下拉,形成骨盆前倾姿态,腰椎会承担整个上半身压力,于是一段时间后腰疼或腰肌劳损。很多人在负重深蹲后腰疼,时间一长膝盖也跟着疼,就说深蹲对身体不好,但他不明白自己可能还没做好最基本的徒手深蹲。&/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ff9d125adfc073b2d45d0a2_b.jpg& data-rawwidth=&198& data-rawheight=&1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8&&&/figure&&p&(骨盆前倾)&/p&&p&
为了改善以上两种情况出现了两种基本深蹲模式,一种双手在前,这种是为了维持动作平衡,让在你大腿后侧肌肉链条控制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让你蹲得下去而设计出来的动作。&/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ebccb6bddfee5ef6084aa4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br&&/p&&p&&br&&/p&&p&还有一种是双手抱头在后,像我发的那张图,这是真正的为了你找到肌肉平衡而设计的动作。这个动作让起立过程中大腿后侧及内侧参与伸髋的肌肉能更好发力,让髋关节能充分打开。&/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7a3b39a44e9a02c775fe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7a3b39a44e9a02c775fe5_r.jpg&&&/figure&&p&&br&&/p&&p&&br&&/p&&p&
另外有关深蹲幅度问题,膝关节是90度?,还是小于90度?,还是蹲到底?&/p&&p&
先回顾一下亚体曾经提到的关于深蹲的基本要领:双脚分开比肩稍髋,脚尖向两侧分开11点05方向,下蹲时挺胸收腹,后背挺直,起立时膝盖稍微弯曲不要完全伸直。基于这个前提说说深蹲幅度问题.90度是个分界线,但是小于90度,还是大于90度完全是因人而异,就像前面提到的有人屈髋不足,那就是到不了90度。在不了解每个人身体特征的情况下不能要求别人或自己做到90度或更低,更不能跟人说“不蹲到90度就没效果或者尽量蹲的低”。&br&&/p&&p&
如果一个人蹲不下去,深蹲到不了90度,可以选择双手在前的方式先达到90度,慢慢提高控制能力之后变成双手在脑后,学习如何让更多肌肉发力。如果此人使用双手在前的深蹲还是蹲不到90度,要考虑到踝关节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而不是髋关节。一旦他能很熟练蹲到90度时,应该逐渐过度到双手在后的深蹲。&/p&&p&
对于一个双手在后深蹲可以达到90度的人来讲,如果他可以保持上面说的动作标准,那应该再标准一点,到底怎样才算最标准?,标准动作就是把能用的肌肉都用上,让训练效率尽量高,所以需要从解剖学更多地理解这个问题。参与伸髋的肌肉除了臀大肌,其实还有腘绳肌与股内收肌的大收肌部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946cca055fab1d67d129ed7_b.jpg& data-rawwidth=&239& data-rawheight=&8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9&&&/figure&&p&(大收肌)&/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80ec187d724a41fce220e_b.jp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0&&&/figure&&p&(腘绳肌)&/p&&p&为了让这些肌肉也参与发力,下蹲过程中除了后背挺直,还要尽量保持臀部绷紧并试图向上翘起,尾骨垂直向下。参照这个标准,很多人都可能蹲不到90度了。如果后背挺直但是臀部的这个环节放松,会出现骨盆的反向卷动,腘绳肌,大收肌甚至臀大肌变得松弛,不参与发力,锻炼的效率也就降低,膝关节压力则更大。&/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ef0efda2c0a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从图中可以看到左图为标准动作,红线表示相关肌肉保持紧张,右图骨盆出现反向卷动,蓝线表示臀部相关肌肉变得比较松弛不参与工作,有关这个问题具体说明查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bs.dabin69.com/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经典译介】深蹲的力学&/a&&/p&&p&
另外蹲到小于90度的人往往是以为自己深蹲90度没有问题的人,如果按上述要求蹲不到90度,那建议立刻放弃小于90度的深蹲或者全蹲。因为蹲不到90度,说明伸髋肌群其实不仅仅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也意味这控制能力不足,在伸髋肌群控制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还蹲到90度以下,那过多参与伸髋发力的是离骨骼最近的深层肌肉梨状肌,梨状肌发力初期会让股骨外旋之后才是伸髋,这样会形成股骨与髌骨关节面的滑动不吻合,股骨与髌骨出现摩擦,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关节弹响和膝关节疼痛。所以全蹲有人能练有人不能练,在于身体能力不一样,和动作没关系。&/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94acab7689d1_b.jpg& data-rawwidth=&454& data-rawheight=&2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94acab7689d1_r.jpg&&&/figure&&p&(梨状肌)&/p&&p&
再说说膝关节超不超过脚尖的问题。这个要点,早期可能是一些运动康复机构或亚体提出来的,我不清楚谁是第一个说膝盖不让超过脚尖的,不管谁说的,这句话有意义但是没有完全对,膝盖超过脚尖膝盖周围肌腱的压力会比较大,对肌肉力量考验会相对高,大概出于保守才有这样的训练建议。但实际上很多人练深蹲是为了更好避免运动损伤更好提高运动能力,那这个深蹲训练需要和具体运动项目中的蹲和跳动作相一致,否则这个深蹲就变成了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新动作”,实际上是任何体育运动项目当中,没有蹲的时候膝盖不能超过脚尖这个说法,立定跳远如果膝盖不过脚尖肯定跳不远,跑步如果膝盖不过脚尖你可以想象那个姿势很滑稽。所以深蹲很多时候是膝盖超过脚尖才能对专项运动起到帮助,我们只要保持重心在足底,保持膝盖一直和脚尖方向一直,不要左右晃动,膝盖就不会受伤,而保持膝盖不晃动的主要肌肉就是前面提到的伸髋肌群,所以做好上一步比膝盖是否超过脚尖更重要。我个人喜欢修改深蹲动作,让一些蹲不到90度的人在某种角度下尽量膝盖超过脚尖,很多人可以通过1分钟之内的训练蹲到标准的90度。我从徒手训练和运动表现角度分析认为膝盖不过脚尖弊端更多,实际上负重的深蹲训练如果膝盖不超过脚尖那问题则更严重。&/p&&p&肩关节的作用在深蹲里是什么?,不管是囚犯深蹲(双手抱脑后的深蹲)还是负重深蹲,肩关节向后收紧和抬头都是在带动后背的多裂肌与竖脊肌发力,帮助更好稳定脊椎与骨盆,保持动作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同时肩关节向后收紧会让重心靠后,迫使你提高伸髋肌群控制能力。&/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3e4bb04e3c90381cdd56_b.jpg& data-rawwidth=&432& data-rawheight=&6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3e4bb04e3c90381cdd56_r.jpg&&&/figure&&p&(多裂肌)&/p&&p&总结一下:&br&手在前的深蹲:如果你蹲不下去,大概就蹲到45度左右,那就使用这种深蹲先蹲到90度慢慢练习,熟悉深蹲的动作结构,熟悉深蹲膝盖和髋同时发力打开的感觉,慢慢过渡到手在后的深蹲。如果手伸前面还是蹲不到90度,那你的选择是做健身球深蹲(网上查查)或脚底垫高,或者提高踝关节灵活性让你的深蹲幅度达到90度。&/p&&p&手在后的深蹲:练深蹲必须练这个动作,在挺胸收腹,后背挺直的前提下注意加上两个要点,肩胛骨向后收回和臀部绷紧并试图向上翘起,避免骨盆出现反向卷动,让股内收肌也参与发力。&/p&&p&(难度增加可以改进到过顶深蹲,双臂伸直,肩胛向后收回与头和躯干在一个平面上)&/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64b088e6342172cfe50de61ad057815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br&&/p&&p&&br&&/p&&p&&br&&/p&&p&膝盖不过脚尖的蹲与过脚尖的蹲:&br&不过脚尖是一种保守训练推广理念,没有实际功能性,对运动损伤预防与运动表现起不到什么作用,负重训练时过度强调膝盖不过脚尖会出现更高的损伤风险。下蹲膝盖超过脚尖是顺应人体自然活动动作的方法,不会伤害膝盖,只要重心保持在足底就行。&/p&&p&从我的角度看,标准的深蹲是应该是这么做:&br&动作要领:&br&
站姿,双脚分开比肩稍宽,双脚脚尖稍微冲外成11点05方向,挺胸收腹,双手交叉抱在脑后,稍微抬头,肘关节打开肩胛骨向后收紧,下蹲时保持后背挺直,收紧小腹并且努力保持脊椎笔直(当然不是要你破坏生理弯曲,就是后背看起来始终是直的,不要弓背),让臀部绷紧并稍微向上翘起,保持重心在足底,起立时重心稍微靠后,并且注意发力次序,尽量让膝关节和髋关节同时打开,膝盖始终保持稳定并与脚尖方向一致。深蹲幅度在动作标准的前提下越低越好。&br&呼吸:不管。&br&节奏:慢。&br&训练目标:熟练深蹲这个动作,找到良好的肌肉本体感觉与发力次序,以此为基础去学习其他下肢类动作。&br&
我说的深蹲动作可能还不是最标准的,举重运动对深蹲会有更深的解读,但是我在改善肩关节与骨盆位置练习深蹲后,在爆发力没有任何提高的情况下,立定跳远提高了10cm。
深蹲这个动作起到的作用不仅是塑形或增加肌肉力量,它是一种人体的基本动作模式,出现在多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当中,良好的深蹲动作与发力模式可以带来更好的运动表现,和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塑形变得更像是能力提高后的附属品。&/p&&p&&br&&/p&&p&我希望大家变得更好,但是练习动作仅供参考,有任何病理问题的人请谨慎把握练习程度或遵医嘱,训练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自己解决,我会提供建议,但不承担责任。我会一直和大家继续下去。&/p&
蹲几乎是所有运动项目中都会出现的动作模式,深蹲也像是一门文化,从一个人对深蹲的理解可以看出他训练的大致目标和个人训练涉及的知识范围.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多年训练的人或一个私人教练的专业程度如何,问问他深蹲怎么练.我仅从个人角度发表点…
上篇深蹲的回复当中有人说写太复杂,我也曾担心过写多了没人愿意看,但我认为把真相完全摆出来,是件负责任和有功德心的事情。药医不死病,有缘人看看吧。&br&
先明了一件事,为什么练习剪蹲?&br&
在众多健身的诉求当中,塑形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俗一些说,女性塑形就是要个正常状态下的S形身材,而不是芙蓉姐和小S那种拧出来的S形,而剪蹲是在你掌握深蹲之后另一个让你臀部更加凸显,线条更好的动作,可以让你获得像Pauline Nordin一样的臀部&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23d175d5e13b165bbc6_b.jpg& data-rawheight=&800& data-rawwidth=&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23d175d5e13b165bbc6_r.jpg&&&/figure&&br&&br&
好,我把最不想说的说完了,下面开始我要说的东西。&br&&br&
剪蹲可以让臀部看起来更挺拔更丰满绝对是个事实,但是问题其实出现在了另一方面。我不知道谁提了塑形这个词,这词一出潜移默化地把男性与女性训练隔离开了。以前在健身房里建议别人练习深蹲时,到处能听到:哎呀呀,我就塑塑形,我不练这个,会把腿练粗的(女的)。我去,这太简单了,女的塑形练合适,我练其他的好了(男的)。&br&&br&
健身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设定和提出了很多概念并推广得很好,这也让很多人被框住,局限在那个所谓的“专项训练”当中,比如“塑形”,比如“增肌”,比如“减肥”。 专项训练固然带来了很多实际的变化,在大家还不清楚“我要做什么”的时候,这些概念或诉求的提出让很多人有了健身的冲动和去健身房消费的理由。
但是这些概念实际上让很多人变得固执不愿改变,变得懒惰不愿意思考,同时也会失去包容性不愿意去接纳,甚至还误导了很多的健身教练。导致的结果就是训练效果不好,没进步,受伤,然后把问题推卸到一些动作上面(例如我碰到过健身教练、北体体育教育研究生、健身会员说练深蹲伤膝盖,现在不伤以后总会伤的。太悲催了,我练了13年,膝盖还真没受过伤)。&br&&br&
所以建议大家尝试把思维打开一些,你可以继续保留那些健身目标,但是建议以更实际的人体功能或活动能力为最终目标。人体功能你可以很简单地认为就是加速、减速、旋转、跑、跳、攀爬、推、拉、举、翻滚、落地等动作,这些能力会出现在生活中,各项运动中。当中每一项都需要综合训练,当你真正开始进行这些训练的时候,你会发现人体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你对自己的评估和把握得更准确,对伤病的预防变得更加到位,训练效果更明显和直接。良好的肌肉形态只是运动表现提高后所带来的附属品,这一点很轻松就可以获得。&br&&br&剪蹲就是常见的减速动作模式。想像一下&br&你在上下楼梯中出现的姿态,其实就是剪蹲,很多人上下楼梯时间长了膝盖疼就是剪蹲这个动作没有练好。&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f886abe6a2c4c1f8fc9e511d9c61180_b.jpg& data-rawheight=&450& data-rawwidth=&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f886abe6a2c4c1f8fc9e511d9c61180_r.jpg&&&/figure&&br&再想想,你在打篮球时做了一个变向,变向之前的跨步急停就是剪蹲姿势&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2259eecdeddb6dc831abce_b.jpg& data-rawheight=&436& data-rawwidth=&3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figure&&br&&br&你打网球时接球出现的急停是剪蹲姿势&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62ba90e59dae04_b.jpg& data-rawheight=&1994& data-rawwidth=&30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62ba90e59dae04_r.jpg&&&/figure&&br&足球射门前的跨步急停也是剪蹲姿势&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f55a6dbe_b.jpg& data-rawheight=&768& data-rawwidth=&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f55a6dbe_r.jpg&&&/figure&&br&&br&而跑酷运动中剪蹲姿势作为减速和能量积蓄的必要过程出现在了墙面上&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abdae02ce74c64ba1e5b17f631ae8b5_b.jpg& data-rawheight=&424&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abdae02ce74c64ba1e5b17f631ae8b5_r.jpg&&&/figure&&br&&br&&br&练习剪蹲的终极目的,在于学会减速,学会如何在爆发性动作之前做能量储备。&br&要做好剪蹲这个动作&strong&至少需要&/strong&:良好的本体感受能力、正确的肌肉发力次序、良好的稳定性与身体平衡、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张力平衡、良好的动作幅度。&br&&br&这些素质给身体带来的变化是:本体感受提高与正确发力次序的形成意味着训练可以安全,不会有关节出现过多负荷和不必要的损伤,并且可以让肌肉从体态上更加平衡,避免很多所谓左右屁股不一样大,左右胳膊不一样粗的情况出现。稳定性和平衡能力提高意味着身体姿态的改变,身形更挺拔或体型更好。肌张力平衡和动作幅度的改变意味着柔韧性、灵活性的提高,也就是肌肉不会出现死大块儿,而是围度与线条感并存。&br&&br&因此只要稍微一改变训练的出发点,你会发现那些塑形,增肌之类的目标其实特别容易实现。(不过如果你要练成一棵树一样,那还是要去健身房死磕大重量并且像健美运动员一样训练)&br&&br&ACE(美国运动委员会)对剪蹲这个动作提出的标准说明是这样的:&br&&br&这个动作可以练到:腹,臀,腿&br&&br&第1步起始姿势(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29feed83a128b7da57d255e_b.jp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2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1&&&/figure&&br&&br&站立,双脚并拢。肩胛骨收紧,腹部收紧,以稳定你的脊椎。&br&
第2步&br&&br&慢慢地抬起一只脚离地面,另一条腿保持平衡,不要晃动。保持这个姿势向前跨出一步脚跟先落地。重心慢慢前移,上半身直立,膝盖不要超过脚尖。&br&&br&第3步&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c3aeae7a61c871ddbd286a5b7fdea84_b.jp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2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1&&&/figure&&br&
这时候已经形成弓步(或剪蹲姿势),臀部朝地板向下一定,避免向前。继续降低到你认为舒适的位置,直到你的大腿前侧变与地面平行和胫骨轻微前倾。在运动过程中,后面的腿也跟着臀部下降而弯曲,注意保持背部挺直。&br&
与用力蹬小腿前侧,激活你的大腿和臀部肌肉,返回到你的起始位置。&br&
我们建议您先学习如何在地面上进行单腿站前执行此向前跨步。&br&&br&&br&个人感觉这种动作说明方式挺好,而且比亚体的动作说明更务实一些。&br&&br&但如果从人体功能训练角度出发,为了动作表现更好以及训练效率更高,我们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br&&br&&strong&1.
起始姿势的稳定与平衡:&/strong&&br&&br&这个动作在弓步之前会出现单脚站立的动作,确保你单脚站立可以平衡,再向前迈步,如果单腿不能平衡会导致后续的一系列不稳定。因此先学会单脚站立平衡&br&&br&单脚站立保持平衡需要从 肩、脊椎 髋,膝 踝整体的保持稳定。&br&&br&因此动作上&strong&要求抬头,双手交叉抱在脑后,肘关节向两侧打开与躯干在一个平面上&/strong&。这样做目的是让竖脊肌和多裂肌率先发力稳定脊椎(深蹲动作讲解中提到过),另外需要将小腹向内收作为脊椎的第2重稳定(双臂位置如下图所示)&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83a1610caa91820cdc46b36f84b46f5_b.jpg& data-rawheight=&1500& data-rawwidth=&11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83a1610caa91820cdc46b36f84b46f5_r.jpg&&&/figure&&br&&br&&br&再往下到髋关节,需要收紧臀部一侧,保持臀中肌收紧,臀中肌的作用是髋外展,防止你的髋关节相对膝盖向外侧移动,也就是防止你左脚站立时屁股和膝盖向左侧倒。&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9b1a2a88c80bedeae6169d_b.jpg& data-rawheight=&433& data-rawwidth=&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9b1a2a88c80bedeae6169d_r.jpg&&&/figure&(臀中肌)&br&&br&
针对臀中肌本体感受能力提高的动作是&strong&站姿髋外展&/strong&,如下图所示,单腿站立扶个东西保持平衡,另一条腿向一侧打开,感觉臀部一侧收紧时停留1秒回到原位。&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2dd64a010b4f3afad6853_b.jp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17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6&&&/figure&&br&&br&&br&另外还需要提高股内侧肌发力感觉,其作用是保持膝盖的中立位置。&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1da6a2d3be74_b.jp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1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7&&&/figure&&br&(股内侧肌)&br&针对股内侧肌本体感受能力提高的动作是&strong&45度剪蹲&/strong&,如下图所示,向外侧45度下蹲,下蹲幅度不是特别重要,你只要靠这个动作找到大腿内侧发力的感觉,一般重复10-15次就会出现大腿内侧酸痛。&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02252acbecd1a87c5c1264eab364382_b.jp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br&&br&&br&以上2个动作帮助找到臀中肌与股内侧肌本体感受能力,提高单脚站立平衡姿势,从而在剪蹲的起始位置可以保持稳定。&br&&br&&strong&2.&/strong&&strong&下蹲过程中的稳定&/strong&&br&
当起始姿势稳定之后,要开始下蹲,下蹲过程也有很多人出现臀部或身体晃动,下蹲晃动的包括众多健身教练。除了不重视自身体重训练的心里原因,技术上造成这种原因有2个,一是股四头肌的力量弱,特指下蹲过程中肌肉离心收缩控制能力弱。二是是主动肌与拮抗肌的肌张力不平衡。只要改善其中任意一点,下蹲过程的稳定性都可以得到改善。&br&&br&第1种提高办法是先下蹲到自己不会晃动的幅度内就起来,并记住这个最大安全幅度。然后快速做6-8次剪蹲,并且每次都在最大安全幅度处停顿1-2秒保持身体稳定。做完之后你应该可以发现再次剪蹲时可以控制身体稳定的幅度比之前更大了,经过几个循环,你应该可以平稳地蹲下去。&br&&br&&br&&br&&br&不过在我以往带学员练习的过程中,通过让肌肉张力平衡可以更快实现下蹲过程的稳定。练习动作应该叫&strong&45度剪蹲前移&/strong&,这是我从跑酷体能训练中改过来的一个动作,网上也没有相关的图。大家按上面的45度剪蹲姿势,你需要扶个东西保持平衡,保持重心靠后,关键点在于蹲下去之后,膝关节前移要尽量超过脚尖,并且保持脚后跟贴紧地面(参考下图),整个过程臀部和膝盖以及脚尖在一个方向上。一般每侧重复做10-15次,很快就可以平稳地蹲下去。&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6ed9384e_b.jpg& data-rawheight=&210& data-rawwidth=&2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0&&&/figure&&br&这个动作为什么可以快速提高下蹲的稳定性,其实并没有提高力量,而是改善胫骨前肌与胫骨后肌的张力平衡,从而释放了膝关节部分压力,外在表现就是下蹲幅度明显增加。这个动作对提高深蹲幅度也同样适用。&br&&br&&br&&strong&3.下蹲之后,起来的过程需要有正确的发力次序&/strong&&br&&br&很多人练剪蹲依旧是大腿酸的不行而臀部感觉不充分,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会导致骨盆前倾和腰痛问题产生。(腰疼解释可以再次查看深蹲动作)其实,最直接的,如果臀部没有正确和及时发力,起立过程就会出现膝关节相对于髋关节向内移动,时间长了膝盖内侧压力持续过大就会产生疼痛。&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d4a88b26cd37cb9db8d113e4a91d2b9_b.jpg& data-rawheight=&150& data-rawwidth=&1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0&&&/figure&&br&&br&正确的发力次序应该是臀,腘绳,股四。也就是说先打开髋关节再打开膝关节&br&如果你有练习剪蹲臀部没啥感觉而大腿酸的要死的经历,推荐你先练一下lunge
forward reach (见下图,不知道中文名字该怎么说)&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394a8efd18b911ad335a7c300e9eed4_b.jpg& data-rawheight=&350& data-rawwidth=&3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4&&&/figure&&br&这是一个教练不久前教我的动作,当你臀部无法控制发力的时候,上半身先向前倾45度,起立的时候腿向后蹬,并率先让上半身回到直立位置,这样就迫使你提前打开髋关节,提前用臀部与腘绳肌发力。注意这个动作不能再向前倾了,超过45度力量转移到了躯干,率先发力的就不是臀部而是腰背部肌肉。&br&&br&
当然最简单的找到臀部发力的动作,大概就是臀桥(见下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e78d9db5a2edba803d6f64_b.jpg& data-rawheight=&362& data-rawwidth=&41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5&&&/figure&&br&和肩桥稍有区别,脚的位置必须垫高,这样髋关节完全打开时受力最大的是臀大肌上半部分,而非腘绳肌或竖脊肌。另一方面臀桥又脱离了剪蹲这个动作,选择哪个动作看你自己具体情况,如果你下蹲无法控制稳定,那先练臀桥,先找好臀部发力感觉。如果可以稳定建议练习lunge
forward reach ,让你更快进入到实际训练环境&br&&br&4.动作幅度&br&&br&
动作幅度剪蹲要求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同样有很多人像深蹲一样蹲不下去或者硬往下蹲就会身体失去平衡。这和前面第2点提到的肌肉离心收缩能力差,肌肉张力不平衡有很大关系,另外还和大腿外侧的髂胫束及相关肌肉过紧有关,对于蹲不下去的人来说,除了练习针对下蹲稳定中提到的两个动作,还需要练习交叉剪蹲(见下图)让整个大腿外侧放松下来。动作要领是左腿向右侧跨步蹲,但是上半身还是冲前方。你可以手扶一个东西保持平衡,下蹲过程中应该可以明显感觉到大腿外侧的拉伸感。&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edf68007e9ade2f42d1c5f_b.jpg& data-rawheight=&291& data-rawwidth=&2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7&&&/figure&我喜欢不用道具只用动作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动作,或者不太容易找到动作感觉。&br&那和臀肌训练一样把髂胫束放松这一项抽离出来,用泡沫轴放松髂胫束,参考下图,把大腿外侧压在泡沫轴上,如果感觉到疼痛就停留30-60秒,直到疼痛减轻1半再向大腿外侧其他地方移动,如果你特别疼痛难忍并伴有撕裂感,可能早已经受伤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d12dff81fc00ca8ffafec0_b.jpg& data-rawheight=&532&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d12dff81fc00ca8ffafec0_r.jpg&&&/figure&&br&&br&&br&&strong&总结一下:&/strong&&br&&strong&有关剪蹲:&/strong&&br&&strong&1.剪蹲可以给你一个很好的下肢及臀部线条&/strong&&br&&strong&2.如果从动作模式或人体功能角度出发练习剪蹲,你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训练目标更容易实现&/strong&&br&&strong&3.我认为一个标准的剪蹲应该是这样做:&/strong&&br&&br&
1)双脚站立,抬头看前方,双手交叉抱头后,肘关节向两侧打开,肩胛骨向后收紧,腰腹收紧保持身体稳定&br&2)抬起一条腿,站立腿收紧臀部和大腿内侧保持平衡,慢慢向前跨出一步,脚后跟先着地重心前倾过度到全脚掌着地,成剪蹲姿势&br&3)继续保持髋关节与脊椎稳定,重心稍靠后并且向下移动到大腿与地面平行&br&4)臀部主动发力髋关节先于膝关节打开,回到起始位置,整个过程保持髋,膝盖,脚尖在一个平面和方向上,各关节不要有左右晃动。&br&&strong&4.动作改善:&/strong&&br&&strong&1)如果单腿站立不能平衡练习臀中肌与股内侧肌,动作分别是站姿髋外展与45度剪蹲&/strong&&br&&strong&2)如果下蹲不稳定改善股四头肌离心收缩能力或下肢肌张力平衡&/strong&&br&&strong&3)如果练习剪蹲大腿发力过多而找不到臀大肌感觉,那先练习lunge reach forward 或臀桥来激活臀部肌肉&/strong&&br&&strong&4)如果蹲不下去,练习交叉剪蹲动作或用泡沫轴放松髂胫束,并且把第2步做好。&/strong&&br&&br&&strong&5.&/strong&如果基于人体功能训练的角度出发,对于一个初学者,你完全可以分为深蹲训练日,剪蹲训练日,核心训练日,等等。一天就在练习与一个动作相关的各种动作,这种练习让你变得更好适应生活与更好地参加各种运动。而且动作训练非常综合,动作之间又互相关联,这样你的训练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而“塑形”,“增肌”,“减肥”等健身目标实现起来就变得轻松很多,它们往往都是人体活动能力提高后的附属表现。
&br&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关注跑酷这项运动吧,我写的所有东西,所受启发都从跑酷而来。客观上来说这项运动最为关注人体功能的训练,跑酷的训练值得所有人参与。只是媒体一直以报道新奇为主,从不深入,国内很多团队或俱乐部也有年龄结构过小和本身不深究训练的问题存在,这都让跑酷变得过于负面,但跑酷本身没有问题,我后续会发一些跑酷基础训练的内容上来,希望大家关注这项运动。事实上只要你开始练习深蹲,剪蹲,猫爬,那就已经开始练习跑酷了。
&br&&br&我希望大家变得更好,但是练习动作仅供参考,有任何病理问题的人请谨慎把握练习程度或遵医嘱,训练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自己解决,我会提供建议,但不承担责任。我会一直和大家继续下去。
上篇深蹲的回复当中有人说写太复杂,我也曾担心过写多了没人愿意看,但我认为把真相完全摆出来,是件负责任和有功德心的事情。药医不死病,有缘人看看吧。 先明了一件事,为什么练习剪蹲? 在众多健身的诉求当中,塑形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俗一些说,女性…
一直没空回复,来补充下答案。&br&驼背+骨盆前倾其实叫圆凹背(英文:kypholordosis),一般是中老年人长期的生活压力和日常活动姿势错误所形成,或者青少年的姿态教育不良导致,见下面2张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8d08c3843ebcdcbadd4ab_b.jpg& data-rawwidth=&228& data-rawheight=&2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8&&&/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3d262b36e463facd5fbd_b.jpg& data-rawwidth=&150& data-rawheight=&37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0&&&/figure&&br&这种体型容易形成的问题是腰痛,上背痛,颈部酸痛。&br&还可能突然头晕恶心,也可能突然头晕呕吐,但是去医院检查没有任何病理现象,这种体型也容易导致膝关节受伤,因为一般都伴随了一定程度的膝盖超伸和小腿后侧肌肉紧张。&br&还有很多人卧推或俯卧撑时肩关节疼痛要考虑与这个姿势的上半段相类似。&br&&br&&b&骨骼特征:&/b&&br&颈椎下段曲度变小,而胸椎和腰椎的生理曲度增加&br&胸椎灵活性与腰椎稳定性都大大降低&br&&br&&b&相应的一些常见的肌肉张力不平衡表现如下;&/b&&br&上段(头肩胸):&br&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缩短,胸小肌胸大肌缩短,肩胛提肌缩短,上斜方肌缩短,前锯肌缩短,背阔肌紧张,岗上肌缩短或直接形成慢性损伤,岗下肌实际情况常见是缩短&br&中下斜方肌和菱形肌拉长。&br&中段(骨盆):&br&竖脊肌缩短,腰方肌缩短,髂腰肌缩短,股四头肌缩短,臀大肌上部缩短,腹直肌也许长也许短&br&腹横肌拉长
臀大肌下半段长&br&下段(腿):&br&腓肠肌下段短,股四头肌短&br&胫骨前肌长 腘绳肌长&br&&b&心理成因:&/b&&br&长期情绪压抑无法合理宣泄,平时容易发怒或容易急躁,自我保护过度,对某些东西过于执着,缺乏专注力,拖延。&br&&br&&b&解决办法:&/b&&br&肌张力平衡的原则:长的缩短,短的拉长&br&&b&肌肉拉伸:&/b&&br&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 肩胛提肌
上斜方肌&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9b3ba9f166af6fef94114_b.jpg& data-rawwidth=&205& data-rawheight=&3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5&&&/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8af34e0fc1d8da449b6_b.jpg& data-rawwidth=&393& data-rawheight=&3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3&&&/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4133fcf6d2a46c9f934353_b.jpg& data-rawwidth=&492&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4133fcf6d2a46c9f93435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a5e1cffc783ea63a69177c1_b.jpg& data-rawwidth=&486&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9a5e1cffc783ea63a69177c1_r.jpg&&&/figure&&br&胸小肌胸大肌 还有背阔肌&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4beddd5c990e7bab480f66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bff9c3e7a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defc4b4810efd5418e3eb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br&前锯肌,自己不好拉伸,拿泡沫轴去松&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cf0cce8de2db6b2153d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cf0cce8de2db6b2153d_r.jpg&&&/figure&&br&&br&竖脊肌下段和腰方肌,对于肌肉过度紧张的人也不好拉伸&br&下背肌肉外侧自己先拿手去按按,有酸痛就先来回揉2分钟,然后泡沫轴来回滚&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ee590d3eae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aee590d3ea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96aa7a96c164909fcb150084fbb1658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96aa7a96c164909fcb150084fbb1658_r.jpg&&&/figure&&br&股四头肌,臀大肌上部,腓肠肌&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effb632ab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effb632abd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e8b525f6e2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e8b525f6e2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4da83f13b975d598b801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4da83f13b975d598b8019_r.jpg&&&/figure&髂腰肌拉伸:其实这里拉伸的是髂腰肌在内的肌肉筋膜链,图片是拉左侧:左脚向左侧翻,左侧腹部臀部用力收紧,左臂顺着躯干向上延伸,左手外旋掌心向后或向左,保持抬头抬下巴。这个动作帮你建立一些链条的概念,然后拉伸拉伸过紧的体前肌肉。每侧3组,每组维持30秒&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16b3ba0d8c287abce317fdcdfb390c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16b3ba0d8c287abce317fdcdfb390c3_r.jpg&&&/figure&&br&&br&&b&力量训练提高(即缩短):&/b&&br&中下斜方肌和菱形肌,腹横肌,臀大肌&br&体前屈练习:下巴收回保证后脑勺和后背一条线,肩胛骨收回保证胳膊尽量和躯干在一个平面,掌心冲外保证上肢尽量贴近躯干,躯干一条直线;维持这个姿势5秒再回直立位置,一共练习30-45次。&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e0_b.jpg& data-rawwidth=&453&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e0_r.jpg&&&/figure&&br&&br&腹横肌 :起始位置是屈膝抱腿膝盖贴近胸,然后慢慢伸腿,保持腰椎始终贴地,控制不了时把腿收回来,一共30次,可以分5-6组完成。这个动作是走路和跑步的基础,维持躯干稳定&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01a7d3c11f8e93ec136eb16cd5ac7f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01a7d3c11f8e93ec136eb16cd5ac7ff_r.jpg&&&/figure&&br&臀大肌和腘绳肌:练臀桥,不挂图了,自己找找。&br&&br&胫骨前肌:&br& 屈膝勾脚尖&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1dee6e8e0f6f47252e4_b.jpg& data-rawwidth=&453&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1dee6e8e0f6f47252e4_r.jpg&&&/figure&&br&&br&走路的慢速控制:注意前脚掌缓慢下落即是练胫骨前肌&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fbba66d0c6bd31f642a1bd69aca246e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fbba66d0c6bd31f642a1bd69aca246e_r.jpg&&&/figure&&br&&br&&b&动作模式稳定:灵活性与稳定性统一&/b&&br&画纵圆:以下巴为笔尖,前后画纵圆&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8fd95a02ed59faa3634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8fd95a02ed59faa363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9a690e520b3bb3af93f5b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9a690e520b3bb3af93f5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eafc3de9da783ac82315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eafc3de9da783ac82315_r.jpg&&&/figure&&br&&br&练爬:&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adapt/& class=&internal&&爬行 - 健康管理 - 知乎专栏&/a&&br&练蹲:&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完成标准的深蹲?&/a&&br&练走:&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adapt/& class=&internal&&走 - 健康管理 - 知乎专栏&/a&&br&&br&&b&不良动作习惯纠正:&/b&&br&&b&呼吸:&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adapt/& class=&internal&&呼吸 - 健康管理 - 知乎专栏&/a&&/b&&br&坐姿: &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adapt/& class=&internal&&坐 - 健康管理 - 知乎专栏&/a&&br&站姿:&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adapt/& class=&internal&&站 - 健康管理 - 知乎专栏&/a&&br&&br&&b&心理:&/b&&br&严重或明显的非结构性体态不良需要自己去探究家庭原因,体态不良都和心态不良直接相关,无一幸免,而导致心态问题的社会关系或个人成长问题根源都在原生家庭。&br&如果自己也明显感觉到情绪心理都有些问题又不打算找心理医生,先看看佛教小乘部派的经,或者直接读《大念处经》,学习如何专注和接纳,再看不下去直接去看关于正念的心理治疗方法吧。(据说正念疗法在未来20年将成为美国心理治疗行业的革命性力量)&br&书籍推荐:《图解观呼吸》 《正念的奇迹》 《催眠之声伴随你》&br&&br&&b&我希望大家变得更好,但是练习动作仅供参考,有任何病理问题的人请谨慎把握练习程度或遵医嘱,训练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自己解决,我会提供建议,但不承担责任。我会一直和大家继续下去。&/b&&br&&p&2015年相关课程说明:&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_10_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的三门课程_高科&/a&&/p&&p&鞋店: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hop.taobao.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首页-OLLO跑酷北京 高科&/a& (一双让脚有真实触感,促进足底肌功能恢复的普通运动鞋) 欢迎关注&/p&&p&我的公众号:jlgaoke
助理教练丁丁微信号:dingdingzulaoda(课程咨询联系和身体问题咨询)&/p&
一直没空回复,来补充下答案。 驼背+骨盆前倾其实叫圆凹背(英文:kypholordosis),一般是中老年人长期的生活压力和日常活动姿势错误所形成,或者青少年的姿态教育不良导致,见下面2张图 这种体型容易形成的问题是腰痛,上背痛,颈部酸痛。 还可能突然头晕…
&p&腰痛一般就是指肋骨到髂骨之间的腰椎区域出现疼痛&/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0cc914bae03a295b535fe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0cc914bae03a295b535fe_r.jpg&&&/figure&&p&(L1-L5:1-5节腰椎 Lumbar region:腰部区域 )&/p&&p&
医院经常接触两类病人,一是呼吸道感染,另外一类就是腰痛病人,年龄多数集中在30-65岁,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腰痛,腰痛仿佛成了一种生活常态,就像感冒一样正常了。&/p&&p&
造成腰痛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大概60多种,病理上常见的腰痛问题有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关节骨裂。然而,除去一些直接的病理现象,相当一部分的病人因为不能从核磁共振或CT或医生的经验中精准辨别出造成腰痛问题的解剖学原因,于是被医院定位为肌肉劳损和肌肉拉伤,告知回家休息养着,或者练练飞燕(就是俯卧两头起的动作,可能有人有类似的经验)这样的结果就是腰痛迟迟得不到缓解,而且不久后者一批新的要椎间盘突出患者出现了。&/p&&p&
其实这不是医院的错,医院已经行使了他们的责任,你最多只能责怪医院的医疗技术不够完善或某个大夫不负责任。当我们更深的了解腰痛问题的根源时,你会发现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大夫和私人教练只是给你建议,监督或者某种程度的引导而已。&/p&&p&
即使导致腰痛的原因虽然说有60多种。但大部分病因可以归结为5类:举重物,突发性的意外伤害,肥胖,不良情绪,不良生活姿态和运动姿态。而根本原因其实只有1个:关节超负荷。&/p&&p&不用解释的是举重物导致腰椎超过正常负荷而受伤,和突发性的意外伤害。&/p&&p&下面着重说明一下其他几类原因&/p&&p&&b&肥胖引起腰痛:&/b&肥胖是如何导致腰痛的呢?这点很简单,看下面对比图&/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45f8ba8bb01cd9944312c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5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45f8ba8bb01cd9944312c_r.jpg&&&/figure&&p&&br&&/p&&p&&br&&/p&&p&左侧是正常体态,但如果你是肥胖人群,想像一下你肚子上一堆肥肉,相当于你的脊椎上挂了一个大铁球,把你的上半身向前向下,当然你不可能以上身前倾的姿态走路,于是你抬头挺胸,颈椎和胸椎一定程度上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但是由于肚子上那堆肉,你的骨盆位置依旧是趋向于向前向下,腰椎也过度前屈并且失去了下端的支撑,一旦失去支撑就会超出正常负荷,时间一长就腰痛,并且下背部肌肉收缩过紧同样导致了腰痛。这就如右图所示,所谓的骨盆前倾姿态,导致腰痛。因此针对肥胖造成的腰痛,先把肚子上的肉减掉,腰椎压力就小,腰痛就缓解了,就这么简单。&/p&&p&&b&长期坐姿引起腰痛:&/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e90d5fce1ac9326cac1d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1e90d5fce1ac9326cac1d_r.jpg&&&/figure&&p&&br&&/p&&p&&br&&/p&&p&以前大家去电影院看电影,看完走路回家。后来有了家庭影院,一家人在家看电影,看完睡觉。再后来,有了视频网站,最新电影都在网上可以看到,可以一次看一天的电影。互联网的发展让很多工作也在电脑前完成,一个程序员在封闭式开发环境中更可以对着电脑连续工作12-15小时,然后睡觉,睡醒继续开发程序。看看长期坐姿的情况下身体发生了什么:&br&&/p&&p&下图髂腰肌,它连接了腰椎和髂骨,以及股骨&/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cc4f774b07d16dc0dc3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cc4f774b07d16dc0dc3d_r.jpg&&&/figure&&p&&br&&/p&&p&&br&&/p&&p&长期坐姿会持续保持屈髋姿势,这个屈髋姿势会让髂腰肌持续收紧,髂腰肌一直收紧就会出现正常髋关节打开的状态下也趋向收缩,这就是所谓的张力过大。髂腰肌如果张力过大,就会把腰椎向前向下拉并带动骨盆转动,这样同样出现骨盆前倾状况,最后出现了腰痛。比较惨的是,如果你没注意到这一点,这就会引起更多的问题,&/p&&p&&b&再看竖脊肌:&/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ecffd3f8a794324bed1bf2bd86e5315_b.jpg& data-rawwidth=&291& data-rawheight=&31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1&&&/figure&&p&竖脊肌的功能是让你的腰椎伸展回到正常的位置,稳定你的整个躯干。髂腰肌的张力过大会拉长背部的竖脊肌,让竖脊肌出现所谓的“锁定延长”现象,即竖脊肌被持续拉长并且出现力量降低,腰椎便进一步失去了保护。很多大夫对于腰痛患者练习飞燕那个动作的出发点就是强化竖脊肌。这个建议并不具备普适性,或者说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很多时候腰痛患者的竖脊肌长期被锁定延长,神经控制能力已经相当程度上受到了抑制,练习那个动作很可能就是其他肌肉发力出现代偿行为。而且动作幅度上如果控制不好,也会导致腰椎压力过大,伤的更重。&/p&&p&&b&另外:&/b&长期的坐姿必然导致不正确的坐姿,比如躯干转向一侧,肩膀的歪斜,同时伴随骨盆前倾,这里就不是单纯的哪几块肌肉过紧,而是涉及到了多个活动平面上的功能不良,侧倾,前倾,骨盆与腰椎的旋转都可能同时集中在你身上,叫关节紊乱更合适一些,这一点没必要挂图说明了,大家应该想象得到。&/p&&p&&br&&/p&&p&&b&直接引发骨盆前倾的其他情况是:&/b&&/p&&p&1. 长期穿鞋跟超过5cm的高跟鞋,重心前移,骨盆前倾,下背部紧张出现腰痛,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把高跟鞋收起来,不得不穿的时候再穿&/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be5e176af2fc8de1a6374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be5e176af2fc8de1a6374_r.jpg&&&/figure&&p&&br&&/p&&p&2. 练镜子肌肉,就是镜子能照的到的地方就练,照不到的就不练。经常看到人练胸不练背,练胳膊不练腿,练推不练拉,比如前面紧张后面弱脊椎自然就向前带,腰椎受力就大了。所以建议练胸的同时更注重背阔肌训练,而练习背阔肌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激发后背竖脊肌的控制能力并且提高腰背筋膜的张力,从而进一步稳定脊椎。 &/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aaccabd2e2a008a4da3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br&&/p&&p&&br&&/p&&p&3. 锻炼完不做拉伸,比如跑完步,练完收腿动作,髂腰肌都会收紧,需要拉伸。&/p&&p&&b&4.&/b& 错误的蹲起类动作,让股四头肌发力过多或腰椎压力过大,而臀大肌与腘绳肌参与过少,股四头肌的股直肌部分过度紧张时同样将导致骨盆前倾&/p&&p&&br&&/p&&p&&b&不良情绪引起腰痛:&/b&不良情绪出现的时候,呼吸变得不均匀,而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它会因为情绪的变化而受到明显的影响,同时膈肌又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把胸腔和腹腔隔离开,托住了心,肺,肝等脏器。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其实所有脏器都悬挂于脊椎上。情绪为什么会引起腰痛的逻辑就变得很简单,比如说如果你心情沮丧并且呼吸无力,于是膈肌工作能力就会下降,时间一长膈肌就会松弛,承托脏器的能力就下降,脊椎的负担就大,不但腰出问题,肩背都会有问题。&/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ad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br&&/p&&p&&br&&/p&&p&[膈肌像一把伞一样上下活动]&/p&&p&而在解剖学上,这仿佛仅仅是个开始,肋骨、横隔、腹腔、骨盆和下肢肌群在体前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连接机制,被称为前深线&/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157e2bd049d1abad34a37e29d5bbc57_b.jpg& data-rawwidth=&411& data-rawheight=&7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1&&&/figure&&p&&br&&/p&&p&&br&&/p&&p&【前深线】&/p&&p&前深线一个部分出现问题可能会引起其他大量问题,比如肋骨疼痛,骶髂疼痛,膝盖疼痛,足底疼痛,哮喘,肝炎。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腰痛,激烈的社会竞争与生活压力让很多人情绪不稳定,出现腰痛是更小的开始而已。在这我只是建议大家尽量真实对待自己尽量开心,如果你长时间心情沮丧,焦虑,生气,烦躁还能每天抬头挺胸那也实属难得。更多情绪和身体相互影响的问题大家可以查看《生理心理学》一书。&/p&&p&
不良情绪引发腰痛的根本原因是前深线过紧,使得脊椎压力过大,出现疼痛。如果可以从前深线这个整体概念出发,那很多腰痛问题都变得容易解释。&/p&&p&导致前深线过紧的其他情况:&/p&&p&1. &b&不注重小腿肌肉拉伸&/b& :比如长期跑步或者健身房跳团操课,长期的小腿重复蹬踏会导致胫骨后肌过紧,让前深线紧张,躯干重心前移,引起腰痛。和腓肠肌与比目鱼肌过紧,腰背筋膜张力降低,重心前移,前深线缩短,引起腰痛&/p&&p&&b&2.不良坐姿:&/b&如果长期久坐加上不良坐姿那必须腰痛了。不良坐姿包括身体前倾,膝盖内扣,躯干旋转,含胸弓背,股内收肌,髂腰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br&膈肌通通都可以改变你的腰椎位置,&/p&&p&有关前深线或者更多肌肉筋膜连接机制以及身体结构问题请查看《Anatomy Trains》&/p&&p&&br&&/p&&p&&b&不好的生活习惯引起腰痛:&/b&&/p&&p&&b&翘二郎腿:&/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50fb5fe252fdcefe1d66c_b.jpg& data-rawwidth=&318&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8&&&/figure&&p&&br&&/p&&p&例如,左腿搭右腿上,左边臀部的梨状肌被拉长,右边臀部的梨状肌被收紧,左右肌肉不平衡,骨盆就出现了侧倾,从体态评估上看就是左侧髂骨高,右侧髂骨低,或者左腿长右腿短,其实这个时候不仅仅是骨盆侧倾,还伴随着腰椎侧弯,这种姿态往往导致一侧腰痛。&/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4c6345f7ddd2ace54eaf_b.jpg& data-rawwidth=&23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0&&&/figure&&p&&br&&/p&&p&如果梨状肌持续收紧还会引发坐骨神经痛,让人误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而实际上这被称为梨状肌综合症。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不要翘二郎腿。&/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efd9c42fac7b9be2f4da2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efd9c42fac7b9be2f4da2_r.jpg&&&/figure&&p&【坐骨神经痛】&/p&&p&引起骨盆侧倾或腰椎侧弯的其他情况:&/p&&p&&b&单肩背包&/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13b86d183580edb584cfb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13b86d183580edb584cfb_r.jpg&&&/figure&&p&&br&&/p&&p&如果你的背包只背到肩膀一侧,问题就会引起一肩高一肩低,同时肩胛骨上附着的很多肌肉链接到了脊椎,所以肩的一高一低会导致脊椎的侧弯和骨盆侧倾,出现腰痛。这只是一个典型,还有很多情况都可能出现肩的高低不平。&/p&&p&&b&不良运动姿态导致腰痛:&/b&例如:做深蹲或者硬拉时膝盖先伸直,髋关节还没打开,或者整个动作过程髋关节就没有完整打开过,髋关节打不开重心就在前面,腰椎压力就过大,然后腰痛。实际上髋关节可能不是真的打不开,我以前在健身房遇到这个问题时,让学员不负重或小负重去做动作,完全可以控制关节活动幅度。其实这种错误姿态形成的真实原因是他用了一个超过自己控制范围内的重量,而选择这个重量的出发点是为了让旁边的人觉得他不是那么弱,好面子引起腰伤的情况很多很常见,即使有人不愿承认,但是已经潜移默化变成习惯了。&/p&&p&当然,除了要面子确实有一些根本上的关节活动能力不足导致了腰痛,比如说髋关节活动能力不足,见下图,骨盆和股骨构成了髋关节,骨盆又与脊椎链接到一起。&/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11cd60a7e343a64cc5aba_b.jpg& data-rawwidth=&356& data-rawheight=&5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6&&&/figure&&p&&br&&/p&&p&当你和别人一起做一个高踢腿动作,你身边也许有人脚都快碰到头了,但是你还抬不到90度,也就是髋关节灵活性不好,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踢得也高一些,你不得不弓背让自己的头靠近腿,这个时候动作幅度虽然看起来一样,内部发生的变化是腰椎过度弯曲来补偿了这个幅度,腰椎过度弯曲或被拉长就会导致腰椎不稳定,时间一长引发疼痛。更为常见的情况是人们在做很多屈膝的动作都存在这种关节代偿活动。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坐的时间太长,坐姿不对,关节丧失原有活动幅度,并且不自知的情况下喜欢和人比拼。&/p&&p&&br&&/p&&p&&b&由于关节活动能力不足引起的腰痛,除了髋关节灵活性不足还有以下情况:&/b&&/p&&p&&b&1.肩关节的对称灵活性与稳定性不足&/b&&/p&&p&肩关节在解剖学上不仅仅是和脊椎相关,在众多运动中肩和髋是直接联系的,比如跑步,如果肩关节的对称灵活性不足,就会出现两侧髋关节摆动幅度不一致,长期下来导致髋关节两侧肌肉不平衡,影响腰椎,出现腰痛问题&/p&&p&&b&2.胸椎灵活性不足,引发腰椎代偿工作&/b&&/p&&p&3. 膝关节稳定性不足影响到髋关节,间接影响腰椎&/p&&p&4. 踝关节灵活性不足或者足部姿态问题,直接引起腰椎疼痛。&/p&&p&相关资料请查看《Movement--Functional&br&movement system》《骨关节功能解剖学》,太多解释不完。&/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6f22e740be61c8f56d583d99958fd36_b.jpg& data-rawwidth=&298&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8&&&/figure&&p&&br&&/p&&p&&b&针对腰痛的相关训练&/b&&/p&&p&&b&我只给出一些基本训练,一段时间训练后都可以见到成效,但不一定都能解决问题,个体的差异化需要私人教练来检查,评估与针对训练。&/b&&/p&&p&&b&静态拉伸:每个动作拉伸25秒 2组 左右侧对称都需要拉伸&/b&&/p&&p&&br&&/p&&p&&br&&/p&&p&拉伸上斜方肌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1b88b7ef782b4fe06c3de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p&&br&&/p&&p&肱三头肌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b29aefbf34e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p&&br&&/p&&p&肱二头肌 &/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81b199e0e1bc0d3e0fb34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p&&br&&/p&&p&三角肌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68ee16521f77ebfef273d06d7a45985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p&&br&&/p&&p&胸大肌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cbbf55336bacbed8ffc4816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p&&br&&/p&&p&胸小肌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6f58ced99c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p&&br&&/p&&p&背阔肌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2c186dc5b5317ed2fdd6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p&&br&&/p&&p&&br&&/p&&p&拉伸腹直肌&/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8f77dd73f89bd8f9960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8f77dd73f89bd8f9960_r.jpg&&&/figure&&p&&br&&/p&&p&腰方肌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31f4a20fd4cef139a6538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31f4a20fd4cef139a6538_r.jpg&&&/figure&&p&&br&&/p&&p&&br&&/p&&p&&br&&/p&&p&髂腰肌&/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e293b54c98a07dbe918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e293b54c98a07dbe918_r.jpg&&&/figure&&p&&br&&/p&&p&股四头肌&/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bd771ff2def7ff8c39ad541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bd771ff2def7ff8c39ad541_r.jpg&&&/figure&&p&&br&&/p&&p&股内收肌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de2d64b7e84e332a95f5fd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de2d64b7e84e332a95f5fd_r.jpg&&&/figure&&p&&br&&/p&&p&臀大肌及外旋肌&/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c15c1deefced7ce17b309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c15c1deefced7ce17b309_r.jpg&&&/figure&&p&&br&&/p&&p&&br&&/p&&p&腓肠肌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7f90ab7dc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7f90ab7dc_r.jpg&&&/figure&&p&&br&&/p&&p&比目鱼肌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5a26e90de3f071acabe36605afa681e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5a26e90de3f071acabe36605afa681e_r.jpg&&&/figure&&p&&br&&/p&&p&&br&&/p&&p&加强: 腹直肌 腹斜肌 腹横肌 腰方肌 &/p&&p&练习动作:平板支撑和平板侧撑,保持身体一条直线&/p&&p&训练安排:支撑到力竭,3组 组间休息1-2分钟&/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43bb8e8bf872b83d0d3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43bb8e8bf872b83d0d3c_r.jpg&&&/figure&&p&&br&&/p&&p&(平板支撑)&/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ee5e55afe1d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ee5e55afe1df_r.jpg&&&/figure&&p&&br&&/p&&p&&br&&/p&&p&&br&&/p&&p&(侧撑)&/p&&p&加强:中下斜方肌 菱形肌
竖脊肌 多裂肌&/p&&p&练习动作:后置支撑
肩胛骨向后收紧靠拢,身体一条直线,可以抬腿也可以不抬腿&/p&&p&训练安排:支撑到力竭,3组 组间休息1-2分钟&/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1ffa4adbe4eedb2c009b3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br&&/p&&p&&br&&/p&&p&加强:背阔肌&/p&&p&练习动作:引体向上或者高位下拉&/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dcaec2d18ee94fabc668d98cd06617e_b.jpg& data-rawwidth=&290& data-rawheight=&3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fc83cbbfd5_b.jpg& data-rawwidth=&296&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6&&&/figure&&p&&br&&/p&&p&训练安排:15-20次 3组 组间休息2分钟&/p&&p&&br&&/p&&p&&br&&/p&&p&加强:臀大肌 臀中肌 腘绳肌 &/p&&p&练习动作:&/p&&p&桥式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c90e25b23c1fe5ef2876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br&&/p&&p&过顶深蹲(查看:&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完成标准的深蹲?&/a&)&/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64b088e6342172cfe50de61ad057815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剪蹲(查看:&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完成标准的剪蹲?&/a&)&/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83a1610caa91820cdc46b36f84b46f5_b.jpg& data-rawwidth=&1143& data-rawheight=&1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83a1610caa91820cdc46b36f84b46f5_r.jpg&&&/figure&&p&&br&&/p&&p&训练安排:15-20次 3组 组间休息2分钟&/p&&p&&br&&/p&&p&&br&&/p&&p&改良的飞燕(俯卧两头起动作 下图为结束位置,其实位置是俯卧姿势)加强竖脊肌,臀大肌,股内收肌&/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a0dcf144c3d58e1be1c9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a0dcf144c3d58e1be1c9f_r.jpg&&&/figure&&p&&br&&/p&&p&&br&&/p&&p&上图动作稍微做改变,双脚不要分开,脚后跟夹住一本书,整个过程都不能掉下来。&/p&&p&&br&&/p&&p&
其实大家都能看到,腰痛问题需要综合训练,它反映了肌肉或关节的功能不良,因此更具实际功能性的是各种综合训练也慢慢受到更多人的重视。下面介绍一个跑酷体能训练动作,也可以有效防止和缓解腰痛:&/p&&p&猫爬 :&/p&&p&猫爬需要持续以四肢做支撑,模仿动物行走。&/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17f8ec5f2a2fd04f90bb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17f8ec5f2a2fd04f90bbd_r.jpg&&&/figure&&p&&br&&/p&&p&从一般意义讲,只要解除站立姿势,就可以释放大部分腰椎的压力,猫爬也可以实现这个功能。从基本解剖学上理解,猫爬可以提高三角肌,前锯肌,胸肌力量,进而提高肩关节稳定性,爬行过程中为了控制身体转动,腹斜肌,腹直肌,腹横肌力量都会得到练习,这些肌肉会帮助提高躯干稳定性,躯干稳定意外着下肢的稳定,这样可以降低运动安全风险。如果你有更好的本体感受,你会发现猫爬其实全身都练到了,包括手腕,脚踝。&/p&&p&另外所有爬行动作都是人体发展很早期的动作,早于行走,爬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动作模式,爬需要动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与走,跑一致,在训练当中爬可以放大对灵活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帮助你提高走和跑的功能。同时爬也可以作为提高和检测躯干转动的对称稳定性的手段。&/p&&p&重点是,如果在解剖学上做一点扩展,身体的所有肌肉都被一种叫筋膜的结缔组织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包裹在一起,肌肉和筋膜统称肌筋膜。筋膜包裹肌肉形成的各种连接被称为肌肉筋膜链,从筋膜链角度看,猫爬动作所涉及的主要肌肉比如胸,腹,前锯肌,股内收肌都在前功能线(front functional line)&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eb6ccd379bd4ad21ded5_b.jpg& data-rawwidth=&310& data-rawheight=&53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0&&&/figure&&p&&br&&/p&&p& (前功能线)&/p&&p&&br&&/p&&p&了解筋膜链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对于人体而言,每个人可以做的任何动作都会出现在特定的筋膜链上,而每项运动都会有一些特定动作出现在同样的筋膜链上。就像刚才提到的你在走路时的摆臂与抬腿,在跑步时的摆臂和收腿,同时你在回忆一下,在练习自由泳时的侧压划水,推铅球时上下肢的配合,划船时手持船桨摆动,打羽毛球的挥拍都是在动用前功能线上的肌肉,因此跑酷中所有爬行训练动作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爬行类动作,不仅仅是一个锻炼身体的动作,它还可以提高人体最基本的活动能力,从而帮助你提高参加其他各种运动项目的能力,这可以被称为功能性训练动作。所有关注人体功能本身的训练都值得大家去关注和学习,中国早有练习爬行的传统,只是很多人不关心,下面是起源于东汉时期的华佗五禽戏:&/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efb7cfcb98c_b.jpg& data-rawwidth=&443& data-rawheight=&3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efb7cfcb98c_r.jpg&&&/figure&&p&&br&&/p&&p&&br&&/p&&p&更多综合训练动作请查看我4月份即将出版的新书&b&《城市就是健身房-跑酷与自身体重训练》&/b&总结一下:&/p&&p&
形成腰痛机理很简单,就是关节超负荷,但是关节超负荷的原因太多,我只是粗略解释说明了一些引起腰痛的原因,这没有办法写细,算是介绍。并且提供了一些针对常见腰痛的基本训练方法,也建议大家练练爬行动作。执行这些训练方法的前提是医生说你可以运动了,我无法行驶医生的权力。这些训练手段对很多人会有效,对很多人也可能无效,因为个体都存在有差异性,效果我无从统计,你单独找我会好一些。不过大夫只能给出引导,教练只能在那一节课的时间里陪着你,他控制不了你的上网时间,控制不了你的训练态度,更加控制不了你在工作生活中的情绪。最终还是靠自己。&/p&&p&
另外解除腰痛需要综合的功能性训练,简单来说,脊椎做为一个稳定四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市牙科最好的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